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重要的动机和动人的情景,却不为一般人所知,那就是哥伦布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传教的热忱。他不但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他还加入了方济各第三会。他特别恭敬圣母,在他的遗著里多次提到玛利亚的名字。他初航新大陆的旗舰就命名为“圣母玛利亚号”。他寻找新航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向印度人(他所想象的目的地是印度)传播福音。 他曾给西班牙女王伊莎白拉写信说,他要使那里的人民都归化为天主教徒。他在纪程书的序文里写道:“我曾和陛下提到印度和中国有个大可汗,人们称他为万王之王。大可汗及其祖先屡次遣使至罗马教廷,访求我们教会中的博学之士来教化他的国家。教宗至今还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以至让亿万的崇拜偶像者仍然信首着他们的邪道,而不得沾基督的恩。……今年(1492年)一月,王师大获全胜,国内升平,乃命我克里斯多夫.哥伦布往印度拜见大可汗访问各城极其国家风俗,就此机会传播福音,使其改奉天主圣教。” 1981年11月8日《北京日报》用“坚定的目标和高尚的志趣”为题目来纪念哥伦布,这位“高尚志趣”即应为传教热诚,而不应是其它。 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女王伊莎白拉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斐迪南的别号“公教徒”。伊莎白拉也请了一位热心的神父做她的神师,每次办告解必须下跪。他两合力从回教摩尔人手中收复了西班牙失去的徒弟土地,使之从新回到天主教怀抱。当哥伦布从新大陆回来时带来了两个印第安人,在他们入教领洗时,国王做了代父,女王做了代母。 由于国王和女王的赞助,哥伦布便开始实现他伟大的计划。他携带着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条帆船,水手八十七名,于 在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一副画《哥伦布之梦》里,哥伦布右手执君王大旗,左手挽船绳上岸,一位主教持权杖出来迎接。画的上下左右满都是十字架,左下脚有无数多的小十字架,两面帆上印着巨型的十字架,空中也飞来了几个十字架,还有隐约耶稣被订十字架像和圣容像。上部中间似是一土著人奔向耶稣前。达利是依照弗洛依德的心里分析,画出了哥伦布的“潜意识活动”和“梦境”,正好是哥伦布虔诚信仰的心里写照。 在了解到了新大陆的情况和航线后,哥伦布又于第二年(1493年)第二次西航到西印度群岛去,这一次,他便带领了12位教士到新大陆给土著人宣传耶稣的福音。以后他又分别于1498年和1502年到新大陆去,每次都有传教人员随行。他先后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以及中美和南美的沿海地带,传教士的足迹也跟着他走遍各处。在他死后,就在新发现的美洲这块大陆上建起了主教区。 哥伦布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奇伟的业绩,但他自己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晚年贫病交加,抑郁而死。北京日报的文章赞美他说:“哥伦布55岁的一生,没有追逐享乐,没有追逐地位,而是为了高尚的志趣―――探索人所不知的世界秘密,现出了自己的一切,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话是对的,但没有说出全部。哥伦布还有比这更高更大的理想,是无信仰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信守着他的祖师圣五伤方济各神贫教训,过着贫苦的生活,直到去世。 附记:1513年9月25日,另一为探险家西班牙人巴尔博厄穿过巴拿马海峡来到西岸,第一个发现了太平洋。探险队的日志上写着:“巴尔博厄双膝跪下,感谢天主让他发现了这片大海……。”他们在山顶上放置了一个十字架,又手挽手唱了感恩歌。 |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祖籍江苏丹阳。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阴历3月17日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一个数代笃信天主教的家庭中。他父亲以教书、行医为业,也开过药铺、布店及米店。因为父母信奉天主教,所以马相伯襁褓间便受洗礼,洗名若瑟。 他5岁入学,先学天主教经典,后学儒家书籍。马相伯对儒家经典的烦琐考据不感兴趣,而对天像运行,则喜欢寻根究底。12岁时,经友人介绍,背着父母独自离家,用了十天的功夫从镇江来到上海,进入天主教耶稣会开设在上海徐家汇的依纳爵公学(1927年改校名为徐汇公学,现名徐汇中学)读书。马相伯在依纳爵公学读书期间,学习勤奋,对自然科学与数学尤其感兴趣。15岁时他开始学习法文和拉丁文,成绩优良,多次受到嘉奖。20岁时学习希腊文。1862年,耶稣会在上海设立初学院,马相伯进院当修士,接受“神修”训练。初学院学习期满后,他进入大学院学习哲学与神学,31岁时获神学博士,并加入耶稣会,授职为司铎(神父)。 1902年11月,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学生反对学校当局的专制压迫,集体退学,蔡元培介绍部分退学学生到马相伯处求学。当时已年过六十的马相伯先生欣然允诺,将属于自己名下的祖传家产——松江、青浦良田三千三百亩捐献出来,创办复旦大学的前身震旦学院,他亲自出任院监。震旦学院的创办得到了法国教会的资助。 当时法国教会将徐家汇老天文台给震旦作校址,并派了数名外国司铎(神父)担任义务讲座,震旦遂于 马相伯办学之目的,在于救国。震旦学院以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为办学方针。他亲自授课,于右任、邵力子、马君武等人都是该院学生。1908年震旦学院拟在法租界建设新校舍,向马相伯募捐,他为震旦购买了卢家湾基地100亩共捐现金40000元,又捐英、法租界地基8处,约值现金10余万元。马相伯将全部家产都捐给了震旦。他还将自己历年所积薪金10000元捐献给启明女中,晚年一度靠翻译为生,后来在震旦领取生活费。 “九· 一八”事变后,马相伯积极参加救国工作,坚持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他发表演说,书写文章,号召团结抗日,呼吁人民自救,因而被尊称为爱国老人。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马相伯撤退至昆明途中因病滞留越南谅山。 |
1940年代的印度,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地统治已告结束,印度教徒与回教徒爆发内战,血腥冲突不断,加尔各答的紧张情势升高。加尔各答遍地充斥着穷困、废疾和孤独者的绝望哀嚎;但就在这哀鸿遍野的景象中,出现了一位屹立不摇的修女,她受到神的感召,决心帮助这群受苦受难的众生,她就是--德雷莎修女。 靠着几位满怀报负与热情的朋友及年轻修女的支持下,德雷莎修女成功的创立了仁爱修会,但考验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其中一件中伤她最深的事情,就是一位英国记者对她的不实指控。 但那次的事件并未击垮德雷莎修女,他仍然努力不懈地一步步完成上帝的使命,如此义行终于让她在1979年获得国际间的认可,当年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往后的岁月她仍持续奔走各国,为的就是宣扬神爱世人的理念。 德蕾莎修女简介: 五十年前,德蕾莎修女三十七岁,已经是加尔各答一所天主教贵族学校的校长,但她决定放下努力了前半生的成就,舍弃已经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去服务「穷人中的穷人」,与街头上满身是病、浑身脏臭、衣不蔽体的流浪者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 只因为,她强烈感受到基督对她说:「我饥饿、我裸身、我无家可归」,来自内在深沉的召唤,召唤她走上加尔各答老旧、脏乱的大街小巷,走近穷人中的穷人,侍奉他们,如同侍奉基督。她的信仰和她的怜悯,让她毫不迟疑地放弃一切,以笑脸响应上帝的召唤。 她总说:「在每一个人身上看见耶稣」,对于这句话,凡夫俗子如我,能够体会到的是,我们当以敬虔、奉献、舍身的爱,看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服侍每一个人。而当我们以不为自己成就什么的无私、不忍有人受苦的怜悯、不分别贫富贵贱的谦卑,去医治世上的贫穷、自私、冷漠、剥削...时,就能够吸引人心甘情愿放下一切种族、语言、贫富、国界...的隔阂,诚心地用一颗单纯的心,一份简单的行动去付出爱。 活着就是爱:德蕾莎修女 在德蕾莎修女房间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刻着这样一些话: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 德蕾莎的一生,都在带领仁爱修女会一起服侍世人。她并没有达官显要在背后作为支持,修女会也没有获得社会名流的积极赞助,她只是单纯地依靠她那份几乎是无限的、但却是坚韧的爱。 外表毫不起眼 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 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 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有不少富豪,对穷苦人慷慨解囊,有不少慈善家,开办了不少孤儿院养老院……然而,她不是富豪,因为她没有留给自己一分钱,甚至她不去挣钱,不去募款;她也不是一般的慈善家,因为她的目的,不是仅仅为穷人和鳏寡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不是仅仅为病人和遭灾遭难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是要在这一切之中,这一切之外,给这些人带去爱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尊严、感到自己被人爱! 为此,她愿意向这些人下跪;她立志要服侍穷人,所以先变成了穷人;她放弃了安适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五十年如一日;她的追随者们为了让服侍的对象觉得有尊严,也仿效她的榜样,过着穷人的生活,以便成为穷人的朋友。 这种远远超过一般慈善事业的宗旨,体现在她的这句话中: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所以,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的德蕾莎(亦译德肋撒或特雷莎修女)。她也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德蕾莎嬷嬷。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 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向克己的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诺贝尔委员会当然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把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予了她领导的仁爱修会。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支持。 从印度伟大女儿奖到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卡内基奖到史怀泽奖,全世界至少有八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都向她颁发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她的态度从以下两例可见一斑: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和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德蕾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农家,本名阿格尼丝。她的家乡位于现在脱离南联盟独立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那一带至今还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她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 17岁时,她发了初愿,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随后到印度大吉岭受训,27岁时发终身愿成为修女。结业后在加尔各答修会办的圣马利亚女校教授地理和历史。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又多又脏,在世界大城市中是出了名的,以至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恶梦之城,德蕾莎所住的修院就位于其中最贫穷最肮脏的地区。 在这位在女子学校和修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欧洲女子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薰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不但是不应逃避的,而且是不能漠视的;不但是不能漠视的,而且是必须帮助的;不但是必须帮助的,而且是值得去爱的! 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退出了劳莱德修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无偿地服侍受苦人的修会,即仁爱传教会。她身无分文,只有两名志同道合的修女作帮手,先是到一个美国医护修女会学习医疗护理,然后向加尔各答市政府申请到一间旧神庙中的两个房间,收治被遗弃的危重病人,给予细心的护理,让孤苦的濒死者在修女们的爱抚中得到临终的关怀,最后还按死者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办理后事。 这是仁爱传教会创办的第一个机构,被称为纯洁之心。随后,她又设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为他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的境况,这种已可治愈的疾病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痛远胜于身体的病痛。德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汉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当艾滋病开始被人们视为新瘟疫,一般人对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德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护理。在所有这些事情中,德蕾莎不仅仅表现了罕见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本真的爱心。她细心地从腐烂的伤口捡出蛆虫、亲切的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所有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们。 靠着这种爱心,也仅仅靠着这种爱心,她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类似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他们。 在这些事情中,德蕾莎和她的追随者的爱心已达到自我牺牲的程度,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越是人们的自私自爱之心阻挡人们前往的地方,他们越是要去:大城市里的贫民窟,荒凉贫瘠的高寒山区,饥荒和瘟设流行的穷国,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震区和战区…… 为了这些,有时她甚至得冒险犯难去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碍,例如,为了帮助海湾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她曾同一位神父两位修女前往巴格达;为了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地区帮助受害者,她曾到当时禁止宗教团体办慈善事业的苏联去提出建立工作站的愿望,并终于在两年后得到批准…… 德蕾莎也曾经上法庭打官司。1984年,她同一个名叫赞助德蕾莎修女基金会的组织对簿公堂,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她反对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募捐筹款;她希望人们不要关注她而只关注她要去帮助的那些人。确实,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及其资产,都来自她个人的奉献和人们自愿捐献。 她要求手下的人只为受苦的人们服务,绝不要操心金钱的问题,因为,要让人感到被爱,需要的只是充满爱心的行动,其余的事听凭主的安排。她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必注重成果数字。凡是有益于穷人和被弃者们的爱的行动,不管怎样微小,在耶稣看来都是重要的。 1969年,被这种精神感动的人们成立了德蕾莎嬷嬷合作者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现有会员数十万人。这个组织不要求会员缴会费,也不筹集资金,只是通过祈祷、克己和为穷苦人服务来支持仁爱传教会的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无组织的组织。 德蕾莎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在另一位以慈爱之心感动千百万人的妇女,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德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群众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德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要学习耶稣的爱,最好和最明确的途径是家庭 神按他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人类。 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部分都是破碎家庭引起的。有很多父母忙于工作,从不在家。 假若他们得不到这一切,便会跑到街上,那里会有许多人准备吸纳他们,而孩子可能会迷失。当孩子因家庭而失落,许多怨恨和破坏就会出现。 我们要像马利亚和约瑟一样,前往找寻我们的孩子。当耶稣迷了路,他们不会坐着等待,是不歇地找寻,直至找到耶稣为止。 我们必须把孩子带回来,让孩子知道我们需要他。 有一次,一位女士来到我跟前,她心里有极大的忧伤。她告诉我她女儿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她女儿把心中的怨愤都发泄在她身上。她甚至不想看见母亲。 因此我告诉她:“现在你试想一想你女儿童年时所珍惜的一些小玩意。也许是一些花朵或特别喜好的食品。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而切莫指望回报。” 她依我的话去做,把她女儿喜爱的花朵放在桌子上,或留给她一块漂亮的花布;她并没有期望女儿的回报。 几天后,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来我这里,我爱你,我需要你。” 这母亲所做的事,唤起她女儿童年时的欢乐,使她联想起她的家庭生活。她必定曾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重新领会母亲对她的爱是何等令人欢乐愉快。 父母必定要让孩子听神的事情,好让孩子能够问有关神的事。 有一次,我教一个人祈祷,他回家后跟孩子一同祈祷。 他再次见我时说:“德蕾莎修女,你没法想象你的祷文使我的家庭产生如何重大的变化。孩子们都想知道神是谁;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德蕾莎修女会这样说。” 孩子都在渴慕神。 假若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就懂得-- 可用主祷文开始,就是这样简单! 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然后把她带回施舒柏瓦(Shishu Bhavin),我给她洗了一个澡,并给她衣服及好的食物。当晚,这孩子跑掉了。 我把她寻回,但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跑了。 她这样逃跑三次后,我派一位修女跟着她,看她往哪里去。修女在一株树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亲、姊妹坐在一起。那里有些食物;她的母亲正用她在街上捡来的食物做饭。 她们在那里做饭 直到那时,我们才明白她逃跑的原因。她的母亲爱她,而她又非常爱她的母亲。她们在对方的眼中都是美的。 那女孩说:“我的家!”——那里就是她的家。 【联合国秘书长也做不了的事】 1982年,以色列和死对头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发生激烈战斗,德蕾莎修女来到战地指挥官跟前问:“为什么你们要互相屠杀呢?村庄里一些妇女和儿童被围困着无法出来。” 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 德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中了她,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中山先生自檀香山回到故乡中山县翠亨村,见乡人愚昧无知、膜拜偶象,便对他的同伴陆皓东等人慨然长叹,并且义愤填胸,跑到北帝庙,指着偶象说:“这种人手所造的偶象,自己都不能帮助自己,怎幺还能帮助人?我且拉断其臂,看它是否有灵。”这事传遍了全村,引起了群众的公愤,认为他罪孽深重,便敲锣聚众。中山先生既为乡人所不容,只得离亲别乡,前往香港。此举虽不能与改教运动的马丁路德相比,却可与以色列民族救星、士师基甸相媲美,乃是反对"所流传虚妄的行为"(圣经彼得前书一章十八节),也可以想象中山先生的思想信仰,乃神圣崇高、睿智不凡的。 民国元年五月也于广州基督教联欢大会上致词,说:“兄弟今日返来,得立于二十年前从学之地,与牧师兄弟姐妹同聚一堂,诚梦想所不及------基督徒正宜发扬基督之教义,同负国家之责任,使政治宗教同达完善之目的。”民国十三年,中国基督教育年会廿五周年庆祝大会,敦请孙中山先生致词,谓:“教会之入中国,既开辟中国之风气,启发人民之思想,使吾人卒能摆脱异族之羁绊,正如摩西之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惟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犹流离困苦于荒凉沙漠间四十年,而必待约书亚以领之,而至迦南美地,------是欲求一团体,而当约书亚之任,以领中国人民至迦南乳蜜之地者,舍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其谁乎?" 脱险之后,孙中山先生亲笔写信给区凤墀长老说:“弟被诱擒于伦敦,牢于清使馆,十有余日,拟将弟捆绑乘夜下船,私运出境------初六、七日内,无人知觉,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此时唯有痛心忏悔,恳切祈祷而已。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祈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无忧色,不期然而然,自云此祈祷有应,蒙神施恩矣。------但日夜三四人看守,窗户俱闭,严密异常,惟有洋役二人------前已托之传书,已为所卖,将书交与衙内之人,密事俱俾知之,防范更为加密!而可为传消息者,终必赖其人,今蒙上帝施恩,接我祈祷,使我安慰,当必能感动其人,使肯为我传书,简地利(按:即康德黎)万臣两师,他等一闻此事,着力异常,即报捕房,即禀外部,初时尚无人信,捕房以此二人为癫狂者,使馆全推并无其事,------初报馆亦不甚信,迨后彼二人力证其事之不诬,报馆始为传扬,而全国震动,欧洲震动,天下各国亦然。------沙侯(首相)行文着即释放,不然即将使臣人等逐出英境。此十余日间,使馆与北京电报来往不绝,我数十斤肉,任彼千方百计而谋耳。幸天心有意,人谋不藏,虽清勇阴谋,终无我何。------弟遭此大故,如浪子还家,亡羊复获(参阅圣经路加福音十五章),此皆天父大恩。敬望先生进之以道,常赐教言,俾从神道而入治道,则弟幸甚,苍生幸甚!” |
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乃是传道家庭,双亲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我从小就上主日学,参加主日聚会,以及每天的家庭礼拜。有时我心中极不高兴那样勉强坐着听那冗长的讲道,然而就在不知不觉中,倒吸收了不少主的道理。甚至我和蒋先生结婚之后,我实际上还没有重生。在知识上我相信基督的神性,我也相信耶稣到世上来救赎罪人;但这对我个人并无大关系。虽然祂是为我死,也是为全世界的人死,这事实在我身上并无特殊意义。至于罪吗,人人都是罪人,我决不会比一般人更坏啊! 神的托付 |
|
蒋介石出身于佛门世家,为什么要把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放在一边,而去信奉外国的上帝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与宋美龄联姻所致。宋美龄的一家和蒋家恰恰相反,称得上是一个基督教世家,其父宋耀如就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其母倪桂珍和她的兄弟姐妹,都是受过洗礼的基督教徒。蒋介石要与宋美龄结婚,开始时宋老太太坚决反对,一是因为他有妻妾子女,二是因为他是个军人,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是一个基督教徒。对蒋介石来讲,不改变宗教信仰,是娶不到宋美龄的。 |
苦难的开始 生命的转机 原来,造物主无意要我们受苦,受苦往往只是一个过程,藉此帮助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并且肯定自己。 |
五月十八号上午,富柯慕慈太太到我们学校来演讲,她站在台上,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西门十基督=彼得‘自己’十基督=?”我看见了之后,脑中忽然起了无数的感想。她的演讲,我几乎听不见了。 谁愿笼盖在真光之下?谁愿渗在基督的爱里?谁愿藉着光明的反映,发扬他特具的天才,贡献人类以伟大的效果?请铭刻这个方程在你的脑中,时时要推求这方程的答案,就是:我十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