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神对婚姻的旨意 在圣经历史中,神所使用的第一个家庭就是亚伯拉罕的家。因着蒙召,亚伯拉罕与撒拉在迦南支搭帐棚,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因着信心得了神所应许的艾萨克,并且被神称为义,成了信心之父,使地上的万族因他得福。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几点蒙福的原则: (一)婚姻是为了成全神的旨意。创世纪第二章十八至二十四节:「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配偶帮助他。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神造人乃是要人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起初神造了亚当,将他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但是亚当一个人在伊甸园独居,无法成全神的旨意,所以为他造一配偶帮助他。夏娃受造,被带到亚当面前,乃是要帮助亚当修理看守伊甸园。所以合乎神心意的婚姻,乃是要借着家庭成全神的旨意。故此基督徒的家庭的建立,是为神治理这地,彰显神的权柄。如果不明白神的旨意或是不能遵行神的旨意,它就失去神配合的意义了。 (二)婚姻预表基督和教会。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二至三十二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为这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因它是预表基督和教会。基督徒的家庭是一台戏,为要把基督和教会关系表演出来,使世人认识基督和教会(羔羊的妻)的关系,因而得着永远的生命。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1)丈夫爱妻子预表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地上没有真正的爱,惟独有的就是基督为教会舍己的爱。基督徒得了神的爱,神为他们安排一个家庭,让世人因着信徒家庭彼此相爱的生活,看见基督徒的爱及舍己,故此爱与舍己乃是信徒婚姻的基本标记。 (2)妻子顺服丈夫预表教会顺服基督,以祂为头。按照神所安排等次,丈夫是妻子的头,妻子因着爱凡事顺服丈夫,乃是正常家庭的根基。但更重要的乃是藉此显明基督对教会的地位及权柄。只有借着教会的顺服,显出神和基督在人身上的权柄。而信徒的家庭正是教会的小影,故此信徒家庭顺服生活的见证,是对撒但最大的打击。其它宗教是建立在惧怕上,只有基督教是建立在爱和顺服上。 (3)夫妻连合成为一体预表基督和教会的合一。人类堕落之后,人与神,万物与人,走向分裂败坏的深渊,在地上再没有真正的合一。基督在十字架上裂开了祂的身体,使教会(羔羊的妻)与祂联合成为一体。所以只有借着十字架,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在基督里,人才能与神合一,与信徒合一,万物万有在神的众子显现时,也在基督里同归于一。这是神美好的计划,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奥秘。(弗一10)所以信徒的家庭,夫妻合一的见证是为了见证基督和教会的合一。 (三)婚姻是为了成全姊妹。彼得前书第三章七至八节:「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他比你软弱,(原文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婚姻是神所安排的。按着神的旨意成全的婚姻,是蒙神祝福的,神必亲自看顾与保守,因它是神的见证。历世历代许多蒙神祝福的家庭,也成为别人的祝福。如亚伯拉罕成全了撒拉,(彼前三1-6)借着撒拉生了艾萨克,带下以色列族,成为地上万国的祝福。成全别人乃是爱的流露,和生命的供应,信徒的家庭应该成为生命的泉源,供应地上所有将亡的人。 贰、神对婚姻的安排 圣经中明确的表示:「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十一3)「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三20) 神是依照「头的职责」定下家庭的规矩,家中每一个人都在「头」的权柄下生活,而「头」是由神指派的。 基督是全家之主,是丈夫的头。丈夫是妻子的头,也是儿女上面主要的权柄。妻子为丈夫的帮手(创二18),是儿女上面次要的权柄。儿女要凡事顺从父母,这是神在家庭中所定规的秩序。 丈夫活在基督的权柄之下,并在对家庭的领导和照顾上向基督负责。妻子活在丈夫的权柄之下,并在管理家务和照顾儿女上向丈夫负责。儿女则活在双亲的权柄之下。 神就如此立下权柄和责任的明确定规,而依此定规把家庭组织起来。开始就对家庭的组织有正确的认识非常重要,因为现今的人具有这种认识的不多,而能实行的为数更少。然而神却使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完全奠基于绝对遵守祂的神圣家规上。对神的定规作任何改变只会使家庭形态变为畸形。除非回转到神原来的定规。 (一)神对妻子的旨意 在说到神对家庭的定规时,圣经先对妻子说话。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全教会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弗五22-24) 在神的眼中,顺服的意义却另有所指。顺服是对神所授与的权力或权柄以谦卑和智慧的态度表示顺从。最佳的例子便是教会顺服基督的治理。这绝非地位的贬低而是教会的荣耀!神并非对女人有所不满,才制订这条妻子顺服丈夫的律例。相反的,祂作这样的定规乃在保护女人和使家庭和谐。祂意在使女人在生活的诸般困难中得到庇护。圣经中并没有什么一半对一半的「民主婚姻」。神的定规是一百对一百的。妻子是百分之一百的妻子,丈夫是百分之一百的丈夫。 基督顺服天父是出于祂的选择,神也给女人自由选择的机会,以决定是否接受这个顺服的角色。「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腓二5-9)神不归荣誉给死要权力的人,却给由衷顺服祂的人。 箴言第三十一章十至三十一节对好妻子的样式提供一副最佳画图: 贤慧的妻子谁能找到? 她的价值远胜过珍宝, 她是丈夫心里的倚靠! 她能干肯为家庭摆上,怀有理想;她聪明仁慈,可以信赖,态度愉快;她照顾家庭,也帮助别人。她知道自己在神和家人前的价值,把自己的聪明智慧、精力、敬畏神的品性用在建立良好家庭的目的上。她的丈夫、孩子和周围的穷乏人因着她都能使生活过得更充实。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那她各种建设性的作为是从那里获得动力的呢?是不是她的丈夫高高在上,命令她顺从他的意思做这做那呢?完全相反,她的丈夫非常欣赏她,并且极口称赞她:「贤慧的女子不少,但你远超过她们!」如妻子的顺服是出于丈夫的苛求,神的家规就被推翻,所剩的只是人的权柄而已。但若丈夫也按照神的定规尽其职责,就是「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他」(西三19),那么妻子对他的顺服就变为一个彼此相爱、互相奉献的泉源,达到道德和灵性上的最高美境,这是神在基督徒家中显现的秘诀。 顺服使妻子获得保护 女人在世界上容易受到身体上的攻击,因此需要丈夫的保护。这是一项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基本事实。因此,不论那一个世代和那一种文化背景,为求生存,这项事实已构成习俗的一部份。 事实上,女人的脆弱不仅在于身体。在情感、心理和灵性的层面上,她也比较脆弱,也需要丈夫的权柄和保护。 丈夫保护妻子,使她免外人及孩子粗鲁无礼的对待,实在是在孩子心中培养了尊敬女性的态度。这样的家教,加上自己以身作则,对妻子体贴有礼,是父亲传给儿子的最佳财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女人也会遭受灵性方面的攻击。在对付来自这幽暗世界中执政掌权者的攻击(弗六12),丈夫是妻子的盾牌和保护。 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十节中保罗对此点有所提示:「因此,他(妻子)为了天使的缘故,应当顺服他(丈夫)的权柄并应当蒙着头作为记号,象征他对权柄的顺服。」(修订标准本广解圣经)我们知道保罗使用「天使」这个字既可指天使中属神的忠贞份子(帖后一7),也可指天使中属撒但的叛逆份子(林前六3;罗八38)。根据上下文的涵义来看,这里保罗是指后者而言。保罗所关心的不仅是蒙头是否合乎礼节的问题,他更深深的体会到,一个没有丈夫权柄保护的女人,对(邪恶)天使所产生的影响力而言,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神知道,女人易在灵性上遭受攻击,尤其是易受欺骗,而获得保护之道就在顺服男人的权柄。所以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十二至十四节所作的忠告:「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因为不是亚当被引诱。」作为儿童和其它女人的教师,姐妹能作很大的贡献。姐妹也可以说预言和公开祈祷(珥二28、29;林前十一5),但是她们不可制订教条或在教会中成为男人的领袖。由于女人失去了建立在丈夫权柄上的保护伞,不知道在家庭和教会中造成多少祸患! 当一位姊妹生活在丈夫的权柄下时,她在属灵的事情上便能享受极大的自由。撒但诡计多端,随时会向她发动攻击,但她有人保护,可以安心在祷告生活中和在运用属灵的恩赐上,摆上有力和有效的事奉。 神的计划是把丈夫安置在妻子和世界之间,由他来承担很多身心灵三方面的压力。不然的话,这些压力就会落在妻子的肩上。对家庭、社会和教会,基本上应负责任的人是丈夫,而非妻子。如果丈夫逃避这项责任,或妻子夺取这项责任,家庭延伸出去的社会都会遭殃。 在主里顺服丈夫 「但若丈夫的决定会给家庭带来灾害呢?如果情势严重,妻子难道袖手不管吗?对丈夫的顺服岂是没有底的?」 圣经说:「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西三18)使徒的意思很明白:妻子顺服丈夫是正当合宜的事。然而他还有一层的含意,就是妻子的顺服必须在主里面;也就是说,妻子的顺服不可导使她去做任何可直接称为罪的事。但这决不是指在有关妻儿的灵命问题上,如夫妻之间意见相异,妻子就可违抗丈夫的权柄。 在南美洲有一个教会在经历一次福音的复兴后,产生一个问题。许多妇女接受了主,可是他们的丈夫却不肯相信,有的态度冷漠,有公开反对,更有的禁止妻子去聚会或参与教会的事奉。教会领袖就叫作妻子的姐妹要顺从丈夫,并把丈夫的心交托在神的手中,让神来改变他们。果然,很多丈夫后来受洗归主。 这是一种很困难的情形,因为人也可言之成理的辩称,圣经中不是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吗?(徒五29)但是这个例子说明了:信实的神为维持祂自己对家庭所作的定规,必有奇妙的作为。 然而在一切事上,重要的是在分别顺服和奴性。妻子若看出丈夫的判断不对或不智,应该用尊敬的态度,不加保留地据实以告。妻子的判断、智慧和意见,加上她的爱心,实在是男人的财富,使他得以避免许多愚蠢的错误。因此,男人应该为接受妻子的婉言相劝是一项特权和责任。反之,妻子纵使看出丈夫把家庭驱向深渊,仍一味说:「你认为好就去办。」而不表示任何意见,这样的妻子所表现的其实不是顺服,而是愚蠢的奴性。她必须充分表示她的想法,作有力的陈述,既不忽略对丈夫的尊敬,也不把真诚的怀疑藏在心中。她对丈夫的坦诚相告,然后让丈夫作决定,相信神会给他一个聪明的判断。 顺服不仅在外在的形式,而应发自内心。妻子的性格可能刚强,表示的意见也极坦率,却仍能顺服丈夫的权柄,因为她从内心尊敬丈夫,并且愿意让丈夫作最后决定和实现所作的决定。相反的,虽然有的妻子难得开一次金口表示意见,不管丈夫的计划多么荒唐仍亦步亦趋,却不知她在内心深处正酝酿着一股反叛的积怨。神迟早会把她放在一种情况中,这股积怨就爆发出来而弄得不可收拾。神看我们外在的行为,却更察验我们的内心。 特别在属灵的事上,明智的丈夫欢迎妻子的意见和忠告。女人往往比男人更能利用直觉去直接把握属灵的实际。举例而言,如妻子发现家人忽略个人祷告和家庭祷告,借故不去聚会,渐渐与神疏远而热衷于世界的活动时,她必须把这项洞察性的发现提出来与丈夫自由交通。与丈夫谈这种事并不违背顺服,事实上,还应敦促丈夫采取行动返回正途。闭口不言的妻子反而错了,因为她销灭了圣灵在这一件事上特别给她的感动,而没有与丈夫交通,使他失去衡量利弊得失的机会。家庭的灵命健康和方向固有赖于丈夫的权柄和保护,也十分需要妻子的洞察和关切。 如此,妻子的从属地位并不扼杀她的人格,反而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使她得以尽量发挥她的创造力和个性。这是神的方式,藉以使用她在智能、洞察力和判断上的恩赐,同时又不将作决定的权柄和责任,放在她肩上,来加重她的负担。妻子从属地位不仅对她本身的幸福是必须的,也对维持家庭和社会的平衡有所贡献。 顺服使妻子获得属灵能力 一个妻子不仅是母亲、管家、厨师、司机和顾问,她内心深处不会因这些事,甚至教会工作而满足。如果她把自己的快乐全部寄托在丈夫或子女身上,也注定要失望。神原不计划叫我们在祂以外获得满足,把耶稣放在首位的妻子,必成为她个人的主(丈夫)和一生的主(耶稣)的喜乐。(参阅彼前三6) 有一位妻子一直用追求智识的方式来生活,她透露如何在生活中获得满足的秘密。她容光焕发地说:「我的秘密就是去做耶稣要我做的事!」她说明耶稣能改变我们的态度;祂甚至将我们例行的繁杂工作变为喜乐。她的结论是:「植根在基督的里面,而不是在丈夫的身上,然后你就能得到释放,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成为一个贤慧的妻子。」耶稣邀请你把一切烦恼带到宝座前,让你来改变你的丈夫。信靠神的人必不会向丈夫啰嗦个不停。 顺服不仅在于外在的形式,主要在发自内心的态度。顺服不仅是蒙头,而要在心里尊敬丈夫,避免公开为「尚未得救的」丈夫作虔诚的祈祷。 妻子的灵命领先丈夫是屡见不鲜的事。就在这一方面妻子有犯错的危险。她常以此为借口,认为自己不必顺服丈夫的权柄。她以为必须由她来积极领导全家的信仰活动,才能保证子女的正当教养和丈夫的最终改变。神不喜悦的离经叛道就是藉这种所谓的属灵虔诚而行!实际上,这样做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在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丈夫对属灵事情的兴趣会更背道而驰。反过来,如果妻子一直对丈夫都保持顺服的态度,她就能靠着神运用属灵的力量,神也必保证她获得理想的结果。「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毋需她们讲片言只字)。这正是因看见你们(对丈夫)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彼前三1、2) 有一个姐妹去找她教会的牧师,抱怨她的先生灵性太差,她不知道是否该继续同他一起生活下去。她曾一再设法要她先生去教会、举行家庭崇拜、不要讲粗话等等,但毫无效果。她先生也对她的教会活动冷嘲热讽,并且这种态度对孩子渐渐产生不良的影响。他这种亵渎神的言行使她对是否应维持婚姻关系产生怀疑。 牧师说:「依我看,你们夫妻间的问题不是出在你先生,而是出在你自己。你没有顺服的见证。你内心讨厌先生对你的权柄。我劝你,姐妹,今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向你先生道歉,承认自己不顺服他的罪。从此以后,不要再向他说教,把他的灵命完全交托给神掌管,你不要插手帮神的倒忙。你该做的是烧好菜给他吃,关心他的生活,做一个好妻子。『凡事顺服丈夫』。(弗五24)」 牧师的忠告给这位姐妹一个很大的冲击。然而,她接受这忠告并且付诸行动。一星期后,这位姐妹的先生来看牧师。这位原来对聚会事奉很冷淡的弟兄忽然一反常态,变得热心起来,最后成为教会的执事。他的妻子想靠自己的办法来达到理想的目标,结果失败,差一点弄到婚姻破裂的地步。但在她依照圣经的教训顺服丈夫的权柄后,神就动工,结果圆满,超过她所求所想。 假若妻子的信仰非常虔诚;丈夫却满心向往世界,不信神,秉性凶暴苛刻。然而,依照神的教训,妻子的地位并不因此有丝毫改变。她对丈夫应负的责任也没有两样;她敬重她的丈夫,就好像他是一个温文有礼、灵性很好的人一样。根据她对基督的认识,她这一项责任非但不应减轻,反而要加重。相反的,妻子应继续以端庄和敬重对待丈夫,在一切事上,她应该显出温柔、沉默与顺服,以这些美德来肯定对基督的信仰,缺乏这些美德也就是否定基督所代表的一切。妻子在生活中默默的实践对丈夫的顺服,满心相信神会在丈夫的心里工作。神看重她的信心,拯救了她的丈夫。不仅如此,丈夫也负起妻子在信仰上保留给他的职分。事实上,丈夫后来变为她的「头」,她的盾牌和她的保护人。他运用属灵的权柄求神降福给他妻子,要天使来保护她。神的定规就如此动工,使家庭、教会和民族蒙福。 |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他们。」(弗五25;西三19) 一般人说自己爱妻子,他这样说,是指他对妻子的感觉,也许也表示他借着对妻子的关怀和顾念,指他为她所做的事。但是使徒保罗所说的爱,却指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的爱,不是用感觉来衡量,甚至不是用行为来衡量,而是用一个人自身的牺牲来衡量。 丈夫要为了妻子牺牲自己 神对家庭的定规有一个属灵的根基,这根基就在这里。乍看时丈夫和父亲是被安置在妻子和儿女之上的权威,而这种安排似乎也很合乎大男人主义者的胃口。「我乃是一家之主」,不过,且慢,让我们再深入查考一下。神赋与丈夫和父亲的权柄是以基督为模式的,而基督的权柄却奠基于牺牲自己。主耶稣一直等到自己经过了髑髅地这一幕才向祂的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二十八18)因此,基督的权柄,也就是丈夫和父亲的权柄,并非属世和属肉体的权柄,也并非君临天下,大逞威风的那种权柄,而是属神的和属灵的权柄,这权柄奠基于牺牲自己。 一个为人丈夫和父亲的人,如果用认真的态度来接受神所指派给他的角色,就必须实践耶稣的话:「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十六24)神说丈夫应当爱妻子,这爱是牺牲自己的爱,超过男人爱女人时最纯洁自然的爱;这爱好比来自天上的异花,惟有靠着否定自我、牺牲自我,甚至包括舍命在内,才能成长。因此,「要爱你们的妻子」这句神的话中,包含一个呼召,叫我们和基督的受苦完全契合,也就是和十字架完全契合。 基督徒丈夫最重大的责任便是关心和帮助妻子成为圣洁。基督为教会舍命,就是丈夫的榜样。他不但应该带领妻子过基督徒的生活,走基督徒的道路,更应尽其全力使妻子在教会中能得到神的全部祝福。在家中,借着祷告读经,他必须在灵里面支持妻子,巩固她对属天事物的渴慕,促使她在属灵智识上求长进。传道人都无权在属灵的事上教导一个女人,与他丈夫的意志相违。丈夫的责任是尽力使妻子非但得以保持圣洁,而且能坚定的追求圣洁,直至完美。一个女人在追求属灵的事物上,最大的拦阻来自丈夫,然而最大的鼓励也来自丈夫。神安排丈夫成为妻子获得属天祝福的通道。从丈夫的口中,妻子可以学到他从教会领受的东西(见林前十四35)。也许在属灵的智识上,妻子落在丈夫后面;也许妻子对救恩之道还心存抵拒,而丈夫却已经走过这条路径;丈夫对妻子决不可灰心、失望或怀疑,他应当以坚定、柔和的态度择善固执。借着他,神会光照他的妻子,改变她的心思意念,引领她走上正道。他切不可认为在信仰的重大问题上,妻子和他之间有极大的距离。他应当在洗礼中承认自己与妻子的神圣结合。除此以外,其它可能存在他们两人中间的障碍都属无足轻重。丈夫应该抱有这样一个喜乐的想法:「神托付给我使妻子幸福的使命,不仅此刻在世上她感觉幸福,而且借着我的牺牲自己,她更能得到永恒的福气。我要爱她,好像基督爱教会一样。」 丈夫如果用认真的态度接受神所指派给他的角色,就不会把妻子与主之间的良好关系认为理所当然。他不会逃避责任,而自圆其说的表示:「这是她和神之间的事。」他应体认神的呼召,叫他作妻子属灵的「头」。基督保守教会,也负起教会成长的责任,照样,丈夫和父亲也该关心妻子和全家的灵命,并且负起他们灵命成长的责任。这样的平行行动可以很清楚的在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五节至三十三节中看出来。 丈夫应在妻子前面背起十字架 丈夫应如何来尽他的责任?是用高压手段?是发号施令,叫妻子乖乖的去做?还是向太太长篇大论,高谈属灵原则?都不是。丈夫应为妻子舍弃自己,背十字架。也就是说,他在妻子的前面走十字架的道路。他要以身作则,使妻子明白什么叫做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圣洁,同时也是为了妻子的缘故。总而言之,在这件事上,丈夫不「驱策」妻子,甚至也不「领导」妻子,而是将她吸引到主的里面,就像他自己接受十字架对生命的熏陶一样。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好了。如果在生活中发生争吵,丈夫应首先谦卑自己,为自己行为中所有不对的地方请求妻子原谅。这就是把「自我」钉死在十字架上。也许妻子同样有罪,也许妻子的罪更大,但没有关系,因为主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罗五8)」祂谦卑自己,担当我们的罪过,为我们死。夫妻争吵时,丈夫不要论断妻子的罪,更不必估量他若首先认罪悔改会在妻子心中产生何种后果,只要直截了当走十字架的道路,否定自己,放弃应享的权利,实践对丈夫的定规。进入一切灵命和福气的大门就是悔改。身为全家的属灵领袖,作丈夫和父亲的人必须率先悔改。 摩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然而,根据圣经的记载,「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十二3)当以色列人背叛他的领导时,他就到会幕里去向神诉说。然后神必对付那想造反的人(民十二10,十六33)。但当摩西靠着自己的力量来对付以色列人而发脾气的时候,神就用最严厉的方式对付他,剥夺了他带领以色列人进入神应许之地的权利(民二十2-12)。 丈夫向妻儿行使的权柄并非来自他本身,而是神赋与的。丈夫行使这种权柄时必须兼备坚定和智慧,也不可忘记这权柄的设立和维持都是神自己。如果丈夫发现妻儿不顺服他的权柄,首先必须仰望神,也必须抱着悔改的态度来到神的面前。求问神: 「为什么你不能在我的家庭中建立起我的权柄?我的里面究竟存有什么东西,使我不能成为你的器皿,来达到你的目的?」 「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林前十一3)如果妻子不顺服丈夫,原因很可能是丈夫自己或在明中或在暗中背叛了基督。唯有顺服权柄的人才配执有权柄。一个男人的家庭若宠罩在叛逆的气氛中,他该检讨自己与基督的权柄之间的关系。也许他首先该谦卑下来,从谦卑中出来的一颗破碎和悔改的心,必使他重新能以柔和谦卑对待家人。奇妙的是,因着他的改变,他就得到权柄,而且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因为他首先钉死自己,神才能在他的家中建立起他的权柄。 丈夫把自己「钉死」,究竟会不会吸引他的家人,什么时候吸引,如何吸引,那都是圣灵的作为。丈夫的生命和爱情应该是每天献上的「燔祭」,就是焚烧自我。圣灵要依照他无限的智慧来耗用这自我。为了家庭如此奉献自己,无可避免的会使作丈夫和父亲的人受苦,然而这是神的旨意和要求,「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 所以,圣经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时,话中之意实超过丈夫该用爱怜珍惜的态度对待妻子,而是指他该为她舍命,有如基督为教会舍命一样。从这种「死亡」里,圣灵会在全家结出果子来,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 参、建立美满的婚姻之原则与实行 (一)彼此尊敬 「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有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三12)「恭敬人要彼此推让」(罗十二10)。 夫妻相敬如宾,并且双方都对神赋与各人在家中的地位具有正确的了解,是获得幸福婚姻的基本条件。 尊敬配偶的意思是不仅把配偶当作人,也尊重神赋与这个人的神圣地位。我们尊敬一位高级公职人员,是出于我们对他所任职务的尊敬。因此我们更该尊敬在婚姻中一生相随的伴侣,因为被神特定为「丈夫」或「妻子」,就是在神的国中获得具有最高度尊严的地位和信任。 尊敬是爱的基本元素。没有尊敬,爱就不成其为爱,剩下的只是情欲而已。婚姻的道路一定有兴衰顺逆,互相敬重使婚姻获得保障。要相敬如宾,就得在生活中有礼貌,不因夫妻互相熟悉而忽略,礼貌是正常生活的规律。如在话语上学习说「谢谢」、「对不起」、「可以不可以」等等。在外表衣着上要穿对,穿得整齐。在举动上,态度上要如对待朋友一般。 (二)舍己与顺服 基督徒的婚姻应反映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因此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婚姻中真正的喜乐大部份是来自给而非得。婚姻就是以基督和教会关系作为模式,让世上的人从每一件基督徒婚姻中看见互舍和舍己,因为这是基督和教会关系的特征。 有基督为教会舍命以显出祂的大爱那样的榜样在先,作丈夫的每天该有多少舍己的机会足以显出他对妻子的爱!像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四和二十七两节所说的:「凡事顺服基督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那样,作妻子的每天该有多少舍己的机会足以显出她对丈夫的顺服!这不是一个理想,这是圣灵对每一对基督徒夫妻所定的目标。夫妻因为天生个性,家庭背景不同,虽然因信主,蒙召有同一心志为主而活,然而在生活、属灵经历、生命上常有不同。因此舍己是家庭和谐之唯一途径。唯有彼此舍己才能在爱中彼此建立,成为儿女、其它周围之人的榜样。 |
「你们先求神的国。」(太六33)以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为优先,唯有不断地追求以基督居首位的生活,夫妻才能有真正合一的基础。如亚伯拉罕与撒拉追求那座有根基的城,全家得蒙建立。其次双方要追求灵性,人格不断地成长、成熟,长成基督长成的身量,满有基督温柔、谦卑、舍己的生命,否则会无法和谐及彼此相爱,因为属灵生命及性格的健全是美满婚姻的基本条件。而且,应全家背起十字架跟随基督时,家庭得以建立在基督这盘石上,雨淋水冲都不致倾倒,任何患难、试炼都不致摇动,基督的美德就得以建立在家人身上,全家人的合一自然就得以实现。 |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即对配偶讲和善的话,而祝福你的婚姻,也可藉适时的沉默来祝福。另一种是藉实际的为对方造福行善。这不但在夫妻方面,在父母与儿女的方面,与其它任何人相处,都是同一金科玉律。 另有一种是常常表示感激、欣赏。只要你觉得配偶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就要以口头表示。常常感激你的配偶,也要常常感谢神。 最后,可借着为配偶代祷而祝福他。你是否常常为配偶祷告?为了什么动机?为了让你更容易忍受他?或为了他的好处及福祉设想? 总括来说,你可以用四种方式祝福你的配偶和婚姻: 1.透过对他讲和善、有爱心的话,并替他说好话。 2.透过实际的行为,以大大小小的善举,向他表露你的爱与关怀。 3.透过感激与欣赏的言辞,表达你的心意。 4.为他代祷,求神赐福与他。 5.嘉言善行感激的态度恒切的代求。 祝福之举若发挥至极致,必能产生神奇的功效。不管你的配偶对你的态度怎样,你都报以祝福。圣经告诉我们;主保守并尊重那些愿时时遵行圣经教训的夫妻。借着祝福,神应许你将「享美福」,祂且要保护你并垂听你的祷告。当你祝福配偶时,就不拦阻神的旨意,而让神自由在配偶身上动工,挽回他的过犯,建立他或她的工作。 |
从新约圣经提到造就的经节里,我们可找到三条交织的金线:个人的激励、建立内在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举例来说: 「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造就与发展)的事。」(罗十四19) 「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使他灵命增强,得着造就)。」(罗十五2) 「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帖前五11) 哥林多前书第八章一节更为此原则作了一个总结:「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但你要如何建立配偶呢?仔细研读新约圣经里的教训及雅歌的范例,我们知道夫妻双方各有其造就人的方式。简言之,丈夫当藉赞美、劝勉及扶持来造就妻子,妻子当以受取悦及顺服的反应来造就丈夫。 以弗所书第五章奉劝做丈夫的要顾惜、珍爱他们的妻子。这点至少可借着口头的赞美与激励办到。女人对自己的自信,绝大部分是建立在丈夫对她的观感。她需要你借着夸奖来助长她的自信及感情,而非藉批评来贬损她的身价,特别是在她觉得最没信心、最容易受刺伤的地方。 记住,造就即意谓建立,非拆毁。因此爱能使你的配偶自由发展、成长,不怕失败,不怕被批评刺伤。 有些丈夫虽然竭力做到不批评的程度,却仍然没有学会赞美。有人说:「造就妻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频繁的赞美她。」相反的,你若三缄其口,则你俩的交通及爱情很快就会死亡,枯萎! 造就之道,始于腓立比书第四章八节的思想方式:「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练习常常思念神赐给你配偶的优点--他所拥有天然及属灵的特质。让你的言语受此原则的约束:我说这话会建立他抑或拆毁他?然后问自己:我现在当对我的配偶说什么造就他、建立他、鼓励他、支持他、安慰他的话? 根据圣经的教训,一个妻子最能以反应来造就丈夫。「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弗五33),以新约涵意丰富的希腊文来说,「妻子应当敬重、仰慕、敬畏、尊重、欣赏、赞美、崇拜、深爱她丈夫。」这是她全时间的职务。而根据希腊原文,她也将因善尽此职守,而使丈夫得到鼓励、信心及认同因而蒙福。 |
「所以在基督里交通可以满足。」(腓二1、2)夫妻越尝试以各种方式与配偶分享,他们的爱也越随之增加。分享应该涉及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属灵的道路、时间、活动、兴趣、所关心的事、思想、内心深处的感受、家庭的计划目标等等。 分享需要付出自已、倾听配偶的谈话,并在共同的生活中,敏锐体察那些时机是可能促进你俩的属灵交通及感情。 |
(一)目标: A.祈祷之祭坛-- 1.每天全家人的祷告,定时的献祭赞美。 2.为神的国、教会、圣徒、福音。 3.为亲友蒙恩、长进、奉献。 4.为全世界人类平安。 B.服事的祭坛-- 1.接待圣徒带进身体的交通,建立身体。 2.接待亲友向他们作见证。 3.接待外邦人向他们传福音。 4.帮助贫穷信徒及外邦人。 (二)个人的操练: A.亲近主的操练:每人每天最少半小时至一小时,亲近主、等候主。 B.生活、工作上的见证:个人在职业、家庭、工作上,追求长进,舍己之见证。 (三)家庭信心的学习: A.财物信心: (1)全家信心--由供应周围信徒、外邦人开始(由十分之一起始学习)。 (2)个人信心--个人所经手零用钱及财物。 B.属灵信心: (1)祷告之信心--求到应允为止。 (2)恩赐之信心--个人负担、应用及信心的操练。 |
夫妇成为一体是基督和教会的象征, 在凡事上让基督居首位,是夫妇间的荣耀。 同心祷告、同读主话是每日的需要, 妇顺夫爱是一切生活的原则, 彼此敬重、互相体恤是爱的表显, 敬爱对方的亲人是蒙福的本份。 谢谢和对不起是该常说的话, 因为熟而失礼是失和的开端。 第一次的失和是撒但的门户, 对别人说对方的短处是给撒但作工的机会, 计算对方的短处是接受撒但的提议, 不让自己成为对方的十字架, 常常接受对方为自己的十字架是得胜的秘诀。 |
神的拯救是包括全家,这是有圣经根据的,挪亚便是一个例子。他建造方舟为要拯救他的一家(创七1;来十一7)。腓立比的禁卒是另一个例子,他和他的一家都得救(徒十六31)。逾越节是纪念旧约中最大的一次拯救,神晓谕以色列人「取羊羔,一家一只」(出十二3),而我们就是以色列人,故此信徒得救是包括全家的人。 身为父母的人应慎重思想这些圣经范例,而为神得到全家。圣奥古斯丁把他的改变归功于慈母蒙尼卡的恒切代祷。最后,他刚硬的心溶化,终于被基督得着,继而成为教会蒙福的源头,直至今日。惟有神知道,多少孩子被神重用是由于他们有信仰坚定不移的父母! 这是基督徒家庭生活的起点。家中每一个人需要在他自己能了解和应用的范围内,来经历神透过基督向我们显示的饶恕、爱心和接纳及任务。每一个人务必要确知耶稣是自己一家人的救主。圣经很清楚的让我们知道,小孩子也能进入这种经历。耶稣提到小孩子的时候说「这信我的一个小子」(太十八6)。在马可福音的相关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抱起这个孩子,可见这孩子还很小(可九36)。使徒保罗在写信给以弗所和歌罗西的「圣徒」(弗一1,西一2)时,很清楚的在称呼中包括小孩子在内,因为他后来在信中针对他们说话,告诫他们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弗六1-3)。要「在主里」做什么事一定是对信徒而言。 (一)在祷告中遇见主 信徒的小孩若已信主,父母的责任便是让孩子已经具备的信心成为通往经历的门户,以具体和实际的方式,帮助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中认识耶稣的爱。没有经历的信心是冷的、死的、形式的、讲究律法的。我们不仅教导孩子相信神,也得进一步按照圣经的要求,帮助他们去经历「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一个孩子的信仰若全部都从教导而来,到他进入高中大学遭遇别的思想教条时,原有的信仰就可能动摇。但若他在小时候就曾一再遇见那又真又活的神,我们就不用为他能否持守信仰而担心,因为他的信仰已在信心中深深的扎了根,难以动摇。 父母应带领全家在生活上信靠仰望神,学习如何正确的祷告,真正与神相遇。如果小孩能从父母身上看到,信心的得以成长和成熟就是因为有失望与失败的冶炼,他们就能运用这种信心,并接受失望与失败。神必不叫他们受试炼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林前十13)。惟有藉不断的操练,信心才能成长,惟有在这种操练中,他们才能认识耶稣是又真又活的神。信心并不建立在理论上,乃建立在与神的相遇上。信心的开始也许仅是相信别人作的见证,但必须从那里进展到个人与神的相遇,就好像那些撒玛利亚人,他们听了也相信那妇人作的见证,然后他们自己遇见了耶稣(参阅约四39-42)。你们的孩子也会如此说:「我相信耶稣爱我并不只因为我的父母如此对我说,更因为我自己经历了神的爱,确知祂是我的救主。」 (二)基督是一家之主 耶稣居住家中就是我们教育儿女的目标。我们得殷懃教训,因为耶稣住在家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其重要性远超过任何其它事情。现今这个世界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事层出不穷的吸引孩子的耳目心思。我们如只教他们一套伦理规范或几句陈腔滥调的祷告词,是绝对不够的。我们的家中必须充满耶稣的同在,使儿女到处都能遇见祂、认识祂,也能出乎真情地爱祂,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们才能忠贞爱主,想象主的荣美。今日的世界充斥黑暗的权势与败坏,而耶稣的同在是唯一的解救之道。从前的父母给儿女一些轻松愉快的宗教外表,那时代已过去。我们的儿女要不心中充满耶稣而感觉有平安喜乐,就是心中充满罪恶并被罪恶所胜。除非把耶稣带给儿女,否则我们为儿女所做一切均属徒劳。 家庭既有耶稣是救主的经历,这家庭必尊祂为一家之主。耶稣在这样的家庭中并不安身在客房,而是全屋归祂居住使用。家中的一切谈论、活动、决定,与家人有关,也都与耶稣有关:祂是全家人的主。 就在这个耶稣居首位的节骨眼上,很多人退缩而与耶稣的关系疏远了。人要扼杀信心的真实感必先不顺服。反过来,要真切的体验神的同在,也没有比尊主为大、凡事顺服更为重要。家庭若要与主同在,必须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顺服主的权柄。 家庭生活中有两大要素,是耶稣在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中行使管理权的关键所在,这两要素便是时间和金钱。 (1)家庭聚会 时间就是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作家庭崇拜。在这里我们只简单的指出,特别为这个目的拨出时间有其必要。如耶稣又真又活,如祂真是我们家庭中的主宰,那我们若不能每天专为祂拨出一点时间,实在难以想象。 每天特别拨出时间举行家庭聚会是很简单的事,但这样简单的事竟然能在家中的每件事上产生变化的作用,实令人惊奇不止。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只要在某一件事上摆上时间,你就会在你与那件事之间建立起一种反应情况来。例如你花时间打电话给一位朋友,约他共进午餐,你的约会便会影响你当天的生活;而且除你自己以外,也会有限度的影响一切有关的人,包括你的朋友、停车场的管理员、餐厅的服务生和厨师等在内。因此,如家庭把时间奉献给耶稣专为祂所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在他与天地之主的耶稣之间建立起一种反应情况来,家庭的门便为耶稣打开,得以领受祂乐意赐给人的一切福气和力量。 (2)金钱的奉献 家庭生活中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金钱。有人曾这样说,金钱是由血汗凝聚而成的,是我们付出时间与工作的结果,藉以解决一些物质上的需要。人自从在伊甸园受到咒诅以来,就一直在恐惧和贪心的两种情绪之间为物质的需要劳苦不息。人一直为物质的需要焦虑不止,惟恐用血汗换来的金钱仍不敷所需。若一个家庭按神指引,把收入中的一部分给主,这家庭在物质上的需要便与神连结起来。圣经中清楚地提到十分之一捐是一种责任,「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敞开天上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三10)在全部圣经中,神要求一个家庭把当纳的交出给神,是要这家庭除去恐惧和贪心。神有应许,祂必在物质上祝福这样行的家庭。事实上,无数在这件事上信靠神的家庭真能经历到神在工作上祝福他们,也在平时保守他们,使他们不必作无谓的开支,因此在物质上感到毫无缺乏。神要家庭知道,凭这一点来获得安全的保障,而安全的保障应奠基于祂。安全的保障不在工作、房屋、股票、存款,因为这些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变为乌有,因此祂要我们把收入的一部份交给祂,而以祂的宝贵应许作为安全的保障。在这一点上学习信靠神的家庭定会发现,他们所获得的保障胜过任何稳当的财产不知多少倍。 在时间和金钱这两个基本要素上忠心付出给神,就是打好了家庭中耶稣是主的根基,这根基把我们与耶稣紧紧连结一起,使我们与神共有共享的最高理想终能实现,并使我们生活上最基本的需要,就是日用的饮食,也获得解决。 (三)家庭有主同在 「你们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父母是家中的祭司,也具有这两种基本的立场。首先,父母有责任把神介绍给他们的子女。他们可以借着自身的榜样、教导和不同的方式的家庭聚会达到这个目的。其次,父母有责任把儿女带到神的面前。要达到这个目的,基本上他们该摆上恒切的祷告。 申命记第六章四至九节对身为祭司的父母很有帮助,他们可从中领会一些如何面对儿女的原则。「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圣经中这一段我们很熟的经文,实际上是神指示父母的开始。父母要子女认识神,自己必须先和神建立关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要有祷告的生活。道德教育、家庭规矩、宗教智识和教会活动不管多严格、多频繁,如父母不祷告,都无济于事。从理论进入实际以致获得个人经历,主要是靠祷告。 从祷告的生活中会流出一种虔诚爱神的生命,有了这种内在的生命,你才会自然的向子女讲述有关神的事。既不尴尬为难,也不用矫揉造作,你就能把神带进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层面。神的同在对父母既然是实在的事,对子女也必定成为实在。孩子有如此虔诚爱神的父母一定快乐幸福! (1)借着神的话语把神带给儿女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懃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六6) 神命令我们给儿女的信仰教育不可敷衍了事,我们务必殷懃教训儿女。这里殷懃的意思是全面性的,不是小学校长严厉的填鸭式教育,而是一种安详自然的方式,把神的话语编织在家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家中休息,外出散步,上床睡觉,黎明起来,借着交通应用神的话,随时都可把神的道与家庭生活揉合成为一片。透过神的话语,耶稣就在你家自自然然的住下来,犹如把窗帘拉在一边,阳光就透过窗户,照进你的家中。 (2)借着祝福把孩子带到神面前 除了私下为儿女祷告外,大人也可借着直接加在儿女身上的祝福把孩子带到神面前。家庭和我们共享一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上床时为他们祝福。父亲按手在每个孩子的头上,作一个祝福的短祷:「求全能慈爱的圣父、圣子、圣灵赐福与你,保守你。」我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甚至在他们会说话之前就开始这样做了。耶稣自己对小孩岂不是也这样行么?「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可十16) 家庭灵修时间中有时也可以祝福,譬如说学期开始时、出发旅游、每天上学、上班前等等。在这些时刻,父亲可以特别求神赐福给家人。 孩子生病时,父母的祷告能把孩子带进耶稣医治的能力里。如果病情严重,父母可以请求教会的弟兄姊妹同心祈求。但很多轻微的小病都因父母诚心的祷告而告消失,因为神已赋与父母属灵的权柄,可以用在子女身上。这并非表示父母不需要医药的帮助,神透过很多途径施行医治--有属灵的途径,也有医药的途径。因为一般而言,父母都能负起责任照顾子女的健康,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较易疏忽的乃是在信仰的领域中神赋与他们的责任、权柄和能力。当父母能照神的心意认识自己具有祭司的地位时,他们来自神而加于子女的福份可触及子女生活中的每一角落。 为人父的!为人母的!神已呼召你当子女的祭司。透过这种祭司的事奉,耶稣要进入你家的生活和经历中。你和你的孩子将预尝在地如天的生活究竟有何等甘甜。 (3)家庭聚会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家庭与耶稣间如果要有良好的关系,必须拨出时间作家庭聚会。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我们可谈论有关耶稣的事;在家庭聚会中,我们与祂自己谈话。当全家都聚集在祂面前敬拜时,耶稣在家中的同住就成为最显著的焦点,因为敬拜是神与人团契的最好方式。在敬拜中,我们在祂的慈颜前聚集,在祂的主权下生活,向祂领受恩典,聆听祂的真道,顺服祂的旨意。人的麻烦在不以神为中心,而以自己、家庭、兴趣、利害为中心。借着家庭聚会,我们得以每天调整自己,使基督成为我们生活的真正中心。 家庭聚会的关键是要有圣灵的感动和引导。与耶稣同在的生活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来表达。没有什么固定的方式可以适用一切的家庭,甚至对同一个家庭也不可始终采用固定不变的方式。聚会的方式常需随孩子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与所属教会的关系等种种因素而变更。但万变不离其宗,最主要的一点总是家中每一个人要与神有活生生的接触。我要在下面作一些建议,请读者以这些建议为基础,倚靠圣灵的帮助,自行设计一种符合自己家中需要的最佳方式。 唱诗 家中每一个人应有一本自己的诗歌本。买诗歌本所费不多,受惠无穷。在我们家中,每周一开始我们就选好一首新歌,然后在每天敬拜开始时唱这一首歌,短诗很容易背诵,长者可选一、二节,或副歌,如此在每天生活、工作、个人、全家随时都可以吟唱。。每周一歌的选择由家中各人轮流负责。孩子们喜欢选「心爱的」老歌,父母应不时挑一首没有唱过的新歌。在这样的方式下,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储蓄很多诗歌,成为信仰的产业。 家中如果有人具有什么音乐才艺例如钢琴、吉他等等,不妨在唱诗时配合弹奏。如果没有,也可使用唱片或音乐带伴奏。有没有伴奏是无所谓的,笔者不过提出一种变化的方式而已。 旧约中的诗篇是敬拜的经卷,其中有很多篇都劝勉我们应当向我们的主歌唱,并当向祂唱新歌。唱诗具有一种独特的功能,能释放我们的情感及心灵,使我们从各种限制中脱身而出,让我们有完全自由的心灵进入敬拜。 背诵金句 很多经文都强调背诵默想神的话的重要性。「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一一九11)「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尽都顺利。」(诗一2-3) 家庭聚会的场合对背经非常理想。背诵是记忆的不二法门,大多数孩子具有惊人的强记能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记得无数电视中听来的广告歌曲,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一家人不妨每周背几节经文,几年后聚沙成塔,每个人心中都拥有神话语的宝库。 开始背经时,拟订单的计划也许有帮助。例如由诗篇中比较重要者开始如:诗篇一、二、八、十六、二十五、十九、一五?等。新约有马太福音第五至七章,罗马书一、三、八、十二章等,还有以弗所书、腓立比书、希伯来书、约翰壹书等均有重要章数。 家庭养成背经的习惯,往往会由浅入深,自易而难,接受愈来愈难的挑战,甚至背整章的圣经,为了避免使背经变为单调乏味,有时候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经文的容。但是只要背经在家庭崇拜中仅占不多的时间,不致于使人感觉呆板枯燥。 阅读属灵书刊 透过阅读属灵书刊,我们可以把古今中外的圣者请入我们的家庭。不论是新约中的使徒、旧约中的先知或近代的属灵伟人,都可和我们同坐一堂,让我们分享他们的信仰历程。 在我们最初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家庭聚会遭遇彻底的失败。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是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一直推行下去,有的只有几天,有的不出数周便须改弦更张,就是无法起飞,走上轨道。我们缺少那种信徒间透过神的话语彼此分享的活泼感受。我们是在实行,而非享受每日举行的家庭聚会。 有一天我们比较轻松,少年圣经故事书(若有图画版更能吸引年幼儿童)中找了一篇念给孩子们听。第二天他们就提出热烈的要求说:「再念一篇给我们听嘛!」于是一天一篇,欲罢不能,我们的圣经故事节目就这样连续下去。故事的作者成为我们家的常客,向我们讲述神的爱和神的道。圣经故事真是管用!当书快念完时,我们也邀请本仁约翰来我们家讲他那著名的「天路历程」;李斯博士「中国的耶稣家庭」;还有一些属灵人小传或传记,例如在中国传福音的戴德生等。 孩子长得更大时,我们就直接读圣经了。马太、约翰、路加和旧约中编写历史的作者一个一个进入我们家中,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信仰。我们避免和他们匆匆忙忙地会晤,而是从从容容地细心咀嚼他们留下来的话,一天只读几节经文而己。这些来宾有时只消说两三句话,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意义,我们必须反复的思想才能全部领会。全家每一个人轮流一节经文,每读毕一节,接下去的第二人就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节经文。这样,即使最年幼的孩子也跟得上所读的经文。戴维韦克逊牧师曾参与我们的家庭聚会有一个月之久,他在他写的「十字架与弹簧刀」那本书中告诉我们吸毒成瘾的青少年如何蒙恩得救。对孩子们而言,这是一剂烈药,但是他们在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中生活,不得不防。然而更重要的是,从家庭聚会的立场来看,韦牧师让我们分享他那活泼的信心,证明耶稣的能力断金削铁,任何顽强的锁链碰上了都必粉碎。 我们发现在读经的中间不时穿插阅读一些古今圣徒的属灵著作,会使读经充满生气。尤其是近代著名基督徒科学家、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的见证。这些圣徒既说明也应用了圣经真理,使我们更清楚的看见圣经真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表演 假如我们研究一下旧约中神对敬拜所作的指示,接着再看启示录中围着宝座敬拜神的各种方式,便会发现敬拜是一种极富于仪式的活动。敬拜中不仅有建造灵性的讲道,也借着仪式使整个人随着身体、行动和心智进入敬拜。简单的仪式和表演提高了敬拜中与神相遇的感受。 圣经故事本身能使人作即兴的表演。念完故事后,全家人不妨集体表演其中的情节。在故事中寻找产生冲突的因性,演出的重点应围绕这些因素,因为戏剧的力量都由冲突而来。迅速而简单地布置好场景,便即兴进入剧中。演出的目的不在表演有多精彩,而在参与。 神命令以色列人借着遵守仪式来重演他们从埃及被拯救出来的大事(出十三5-10)不是没有意义。往事的重演使真理和神话语的真实性倍增力量。在家庭敬拜中,一个小女孩扮演复活节清晨到耶稣坟墓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后,多少会领略到遇见复活的主,会在心中造成何等剧烈的冲击。同样的,一个小男孩在扮演过圣殿美门口的瘸腿乞丐后(徒三1-10),也会进入实在有神迹奇事的信心里。 家庭可以发展属于自己的、具有意义的仪式,藉此来强化耶稣与全家同在的感受。最简单而有意义的仪式便是围着桌子手拉手作感恩祷告。在主的面前,这样的仪式象征家庭的团结,连最幼小的孩子也能参加。另一个方式是在作完感恩祷告后,全家手拉手彼此对说一句适当的话,例如:「这是蒙福的一餐」,「主与我们同在」,或「信靠神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等等都可以。 (4)祷告 把孩子带到神面前的最佳途径便是透过祷告。关于这一点,我们要略加引申。但在教导孩子祷告的过程中,祷告就成为我们带领孩子到神面前的媒介。借着祷告,他们得以认识真神,知道祂听祷告、对他们说话、并且独行奇事。 我们如何教导孩子真实的祷告?有什么秘密的诀窍能帮助孩子进入祷告的实际,使祷告不致流于无聊的行式?有,就是父母暗中的祷告生活;换句话说,父母要用祷告来托住家庭聚会中的祷告。惟有靠父母自己暗中的祷告,才能使家庭祷告获得生命和实际,此外别无他法。 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可作为祷告的模式及内容: 「我们在天上的父过犯。」(太六9-15)这种祷告如加以变化会妙趣横生。作父亲的先带头背一节经文,然后大家针对这一节经文为具体的事情祈求。例如父亲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接着就有人求神把平安赐给我们的家庭或社会或国家、世界各国,及有灾难的国家。「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全家若想到日常生活的需要、灵性的需要或别人的需要都可以提出来祷告,因为「我们」这两个字是包括住在地上所有的人们而言。「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后,小孩子也许会承认自己讨厌同学、不肯原谅别人的罪,求主赦免,而宽恕同学。 每天为不同主题祷告 如果家庭祷告有较多时间,每个礼拜每一天应有专心为一个不同主题祷告。例如: 周一,为神的国度祷告。保罗说:「我劝你们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可蒙悦纳。」(提前二1-3)为全世界各地福音工作及教会及传道人祷告,特别该为宣教工作及宣教士祷告。每人为一位宣教地区宣教士代祷,这种祷告会使我们不断关切基督的福音有否传到地极。也该为世上各国君王,及一切执政掌权者祷告。 周二,为本地教会及信徒祷告。每人找一件有关教会聚会事项祷告,特别是为教会传道人、服事的人,也该为你们所认识本地或外地教会及传道人祷告。 周三,为本国及小区祷告。每个国家及小区都有重要事情,我们都该列入祷告,包括为国家及社会,各个机构的负责人祷告。 周四,为亲友祷告。包括家人及朋友祷告。每人选择一位不拘住在近处或远方的亲戚及朋友,为他可能有一些需要代祷。 周五,为自己灵性,及认罪祷告,每人公开承认一件破坏学校、家庭和睦的罪。这种认罪对小孩子还容易,对大人却困难得多。小孩子因做错事,对接受纠正和惩罚已习以为常,大人却经常扮演审判者和施刑人的角色。然而大人同样需要赦免,在面对天父的环境中,大人可以对付生气和发怒的罪,恳求慈爱的天父赦免。 有一个星期五,一个孩子想不出什么罪好认,就说:「好,请各位指出我的过失吧!」他的兄弟姐妹就凭爱心说其诚实话了。大人可以提出建议,也常有接受建议的雅量,才能引出真实的罪和伤害。当然,大人应密切注意发展的过程,务使侮辱性的言词和含有怨气的非难不得其门而入。只要是凭着爱心而说的诚实话,一定会带来真诚、深切的悔改。 周六,信心的祷告。或作特别祷告,家中每一个人自行决定一件祷告事项,并仰望主在本周或近期赐下答应。或者全家人一同为全家人及所关心的特别事情(包括神的同在、教会、亲友)祷告。 |
(一)慕勒 虽然我们常是很忙的,我们向来不容许我们的工作阻碍我们对灵性的培养。我们开始工作前,习惯了分别出一个时间来祈祷读圣经。神的子女一旦疏忽了这责任,任由他们的工作,甚至对神的事奉,阻碍了他们的灵修,他们就不能够长时间在神中有喜乐,他们的婚姻幸福也从中受到影响。 最后,这是至要注意之点:二、三十年来,我们除了有私人祷告和家庭祷告外,还有一同祷告的一定时间。多年来,爱妻和我,每早在家庭祷告完毕时,又立即有一个时间一同祷告,把一天至要感恩,至要祈求之事,都在主前陈述出来。我特别把这家庭祷告以外的夫妻祷告,介绍给基督徒的夫妇。在我们的经验中,这种祈祷不只是婚姻幸福延长的秘诀,更使我们更加相爱。我们结婚的第一年是十分恩爱的,经过一同祈祷,我们的爱更新鲜热烈。 (二)三浦绫子 我们夫妇祈求的祷告首先是为工作祷告。 「请让我们透过你赐予我们的工作,颂扬你神圣的名。我们今天将要写的每一段文章,希望能够使读者产生力量。现实的世界充满了苦难,请将??的光照射在这些苦难中的人们身上,并且给予软弱的我们在工作上产生必要的力量和智慧。盼望使我们的心眼常开,以便正确地了解??赐予我们的这项工作的意义。」 我们的祷告就是这样开始的,当然祷告词每天不同,不过工作开始之前的祷告,大体上都是如此。每一个人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有的人负责危险性的工作,也有的人负责单调枯燥的工作。各人因工作性质不同,祷告词也各异。家庭主妇有家庭主妇的责任,有职业的人又自有他不同的责任。此外老人、病人可能并不担任工作,但为了度过这一天,自有他的使命。我在生病时总是这样祷告: 「如果我的疾病对于我的生涯是不能避免的,那就请赐给我力量,以便能够怀着感谢的心情来接受它。赐给我忍受痛苦和单调的勇气,把病床做为赐予我的教室,度过今天这一天。如果这是??的旨意,那么让我借着疾病向人们传播基督的恩惠。」 如果是家庭主妇,可以这样祷告: 「我是家庭主妇,今天这一天负责守护这个家庭。在每天反复做相同的工作之中,生活容易流于惰性,所以盼望引导我,让我今天比昨天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生动。让我透过所做的每一件家事,安排温暖舒适的家,培养对家人更关怀更体贴的心境,并且能够从这里发现活着的意义。」 我现在所记述的是没有任何意外,没有遭遇任何问题时的祷告。自己的家庭平静无波的时候,要祷告的事仍然很多。我们夫妇俩每天为父母、兄弟、亲戚、恩人、熟人、邻居、牧师们、有来往的出版社、插图画家,以及日本的政治和政治家们而祈祷。这是相当费时间的事,但想起来,这祈祷是与人们的交际中,最基本的一件事。 这些人们也许想都不曾想过我们每天为他们向神祷告,然而,我认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嘴里念着这些人的名字,为他们祷告,是意义深刻的交际。 朋友生病住院时,一般人都会去探病。可是,不论是健康的时候或生病的时候,都为这个人奉献必要的祷告之举,恐怕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 有一次我感冒时,附近一个小孩子为我祷告。看到我病愈时,这小孩为我欣喜万分。这件事我时常记住不忘。为别人而祷告,可以说是与这人共受喜悦和悲哀。 现在,让我们翻开笔记簿,把我们想要代祷的朋友们姓名一一列举出来,从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吧。 |
史哈拿 孩子是我们塑造出来的。从前在斯巴达,当孩子犯了罪,他的父亲要受处罚。而今天,如果按照严格的审判,会有成千的父母应该与少年感化院或监狱中的孩子调换位置。或者,可能很多次应当是母亲或褓姆罚站在墙角,而不是孩子。我曾经仔细观察一些孩子的生活,而且我不断地发觉他们那么不听话,显然是被照顾他们的成年人直接或间接引发和培养的。他们的反抗是由严酷、不平、不够体谅或嘲笑所引起的,然后他们又因为我们所造成的顽劣而受到处罚。 成年人似盼望孩子以耐心且温柔的态度来忍受其实他们自己一刻也无法彼此容忍的待法。他们似乎认为孩子没有感觉,也没有任何他们必须尊重的权利。我想要是他们能跟孩子交换一下地位他们会有何等不同的看法! 因此,我想最基本的养育原则就是同情。我的意思是母亲必须对孩子具有真实的同情。她必须把自己放在他的地位上,并且必须透过他们的眼光来看事情。若不是这样,她就无法公正地或智慧地训练孩子。我们有时似乎忘了孩子也是人,他们并不是长大才变为人的,乃是生来就是,而且也生来就有人类一切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的感觉来了解孩子处在某种待法之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太少人了解这一点,很多人似乎认为他们在对待孩子时一般礼节可以撇在一边,不管孩子们多少有点无助、无法自卫。成人的权力很大,很多时候父母和其它的人就利用这种无限的权力,以无礼、粗鲁、不仁慈、不公正和不公平来对待孩子,如果他们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成人将会受到大众的指责。 「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项稳妥的原则。成人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被挑毛病,不喜欢他们的脸、身材个性的特征成为话题,不喜欢别人不停地唠叨着,不喜欢严厉、粗鲁、无礼、嘲笑、不公、不平。因此成人若利用自己权威的地位以无情和粗鲁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实在是严重地违背了神的原则。 但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啊!就拿嘲笑来说,成人对这点是非常的敏感。这会令人多么尴尬、气恼和反感啊!他们宁愿被人得罪而几乎不愿被人嘲笑。然而孩子却时常成为被嘲笑的对象。也许在很多人面前或是在餐桌上,孩子发表意见或讲一句成语,成人听来觉得可笑就立刻爆出一阵笑声。可怜的孩子就会不好意思而难过起来,然后很可能又因为闷闷不乐而挨骂。但是在这些人中若有成人讲错话大家都会故意不去注意,我们都会去顾到成年朋友的感受,但显然认为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感觉需要被顾到。 我听说过一位老师,她的学校因为秩序良好而出名,而且她似乎总是对从别的学校转来的坏学生特别好。一位女士请教她成功的秘诀,她回答说:「如果我有任何秘诀的话,我相信只是因为我对学生有礼貌,我对待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所以他们总是对我很有礼貌。」这位女士希望能了解学生自己的看法,所以她利用下课时间跟一群孩子谈话,然后问一个聪明的小男孩,看他觉得这个学校如何。小家伙很快的回答说:「这是镇上最有礼貌的学校,还有我们的老师最有礼貌。」大伙中好几位都点头同意他的话。另一个男孩又说:「我们的老师不像别的老师那样随便指挥我们,她总是说『请』和『谢谢你』;当老师这样有礼貌时,学生总会愿意听话的。」凭着正确的本能;那个孩子发现了一项人类本性的基本原则,也揭露了那位老师成功的秘诀--一个能在许多家庭中造成奇迹的秘诀。啊!现在的父母和褓姆常常粗鲁无礼,因此孩子当然就会反抗起来。如果我们在客厅中所表现的礼节和体恤也能一直运用在家庭和教室中,那么情形将会改变,这样做比多年的教导和责备更能教人学会圣经的法则「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有一个对孩子长大以后很要紧的功课应当在幼年就学会的,但由于孩子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法而无法学会,我是指东西的所有权。孩子就跟大人一样,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必须绝对属于他们自己,但事实却常常不是这样。有时成人需要用到某种属于孩子的东西,或者想要把它送给别人时,就会哄骗、责备或侮辱孩子,直到他被迫放弃那个东西。有时候连说也不说就把东西拿走。成人不会受到这样的待法,孩子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法,任何顾到孩子感受的褓姆也不会这样对待孩子。我们如何小心地去尊重成人的所有权,对孩子也应当一样小心。这样做以后,孩子自己会很快学会尊重彼此的权利,如此他们之间的争吵就会减低到最少。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本身的权利被所谓绝对不会错的老师无情地轻看时,自然他就学会去轻看别人的权利。另一项令孩子苦恼的就是关于发问,神放在他们里面的本能促使他们不停地寻求知识。有见识的父母会了解这是人类与生俱来最重要的本能之一,并且会在他们平静的时刻说:「当你想知道什么,就发问好了。」但他们如果有别的事情、紧张或生气时就会以烦燥和不耐烦的态度来对付所发的问题。这当然不是孩子能了解的,他们不知父母情绪的变化。你有没有见过在发问之后一个原来活泼的小脸被下面一些急燥的回答吓到而变得忧伤?「你怎么那么多嘴?」或「孩子多烦人哪!」「不要老是这样地打扰我。」或类似这些不耐烦的话。这些严厉的拒绝会使敏感的孩子退缩,不晓得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时候不可以提出他们小脑袋中所充满的问题。 在对待孩子时,我们应记得他们的看法和成人的不一样,因此不必因他们的标准不同而惊讶。他们常常完全不了解成人的标准,甚至很多次连看顾他们的人所讲的话也完全被误解。一位很有名的女作家告诉我,在她小时候常因着拒绝跟父母念「也不要按我们的过犯待我们」而受罚。对成人来说她的拒绝似乎纯粹就是倔强,但对她这个可怜的孩子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她以为那个祷告是求神在她作一次错事以后不要再给她任何赏赐。 另外一个小女孩因着必须唱一首诗歌被良心责备而受了说不出来的痛苦,那首诗是「更近我神」,但她以为那是「尼罗,我神,更近你」,对她来说要向尼罗这么坏的人唱诗又称他为神,那是极其可怕的事!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孩子不说出他们的错误,使成人有机会解释一下,但是诚心了解孩子的人会明白孩子很会将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也许是因为害羞、惧怕或是智力的不成熟,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部份孩子的思想与感情的领域是不容许别人进入的,特别是成人。若是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适当地或有智慧地对待孩子,并尊重他们的小秘密和看来愚昧的行为。 最大的错误就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那就好像是以蝴蝶来衡量毛虫!但既然他们不能不是孩子而我们也不能是成人,因此两者之间必定会有摩擦,除非一方或另一方能站到对方的立场。显然孩子是无法站在我们的立场,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好站在他们的立场。我们总得设法站在孩子的地位上,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事情。养育学会教导我们这件事,这样一来我们将会顾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所带给他们的影响,而不是顾到带给我们的影响。 举个实例,让我们拿幼童不断地动来动去这件事来说。这种不停的活动是大自然用来帮助孩子身体健全发展的方法,但是对周围已经不需要再长大的成人来说,这种不停的活动常是很大的搅扰。因此很容易就有试探要大吼一声:「不要动。」叫一个无法停息的孩子「完全不动」,这是很残忍的,因为它阻塞了过剩精力的天然出口,也因而刺激了全身的神经系统,引起脾气暴燥、忧郁和全身不舒服。如果强健的精力能被适当地疏导,而非压抑,那么孩子通常都会快乐。善解孩子的母亲会了解这些,也会因而产生正确疏导的智慧,她会不再说:「不可以这样!」而说:「去作」,她会安排无害的活动来填满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总有「一些事可做」,用好的事情来使孩子的注意力从坏的事情上挪开。当男孩子想用力敲打墙壁或把钉子钉到家具时,就给他木板来敲打、木块来钉钉子。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她最大的试探就是在妈妈的窗帘或她自己的衣服上剪洞,后来被智慧的褓姆完全改正过来,没有处罚她也没有责备她,只是给她很多鲜艳的色纸去剪,并建议她做「假」钱,最后再有点解释为什剪纸比剪窗帘或衣服更好。 我建议称赞尽可能的代替责备,通常人会发现这是更有效的方法。我认识一个小男孩,他有大声关门的习惯。这叫他的母亲和奶妈很头痛。虽然一再地责备和处罚,都没有用。最后,他母亲请教一位稍微懂得养育学的朋友。朋友建议她,孩子大声关门的时候不要去注意,可是偶尔声音小的时候要称赞孩子,说他好乖,好让妈妈高兴。但要小心,绝不要提到他大声的事,甚至好像不晓得他「会」把门关得很大声。这位母亲照着去做,不久令她很快乐,也有点惊讶的是,她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完全改过来了。 孩子总喜欢做那些被称赞的事,甚至成人有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因着待人和气和体贴别人而被称赞,他们就会努力朝这方向走。我非常相信明智地称赞在训练孩子时是非常有用的,比我们所想象的更有用。 好像很多成人都有试探,想对孩子所要求的说「不」。其实如果考虑一下,常常就会发觉说「好」才是最智慧、最温和的方法。成人似乎认为孩子所要求的每一件事必定是错的。孩子很快就会发觉到成人的这种心理,因此自然会被成人急燥的「不」所激怒,于是就粗暴、反叛起来了。最好先等一等,考虑之后再作决定。尽量养成说「好」的习惯,而少说「不」。亲切地说一声「好」会让孩子觉得我们了解并同情他们。在训练孩子时,最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盟友,而不是奴隶或是敌人。这样一来,他们将会加倍的长进。 母亲要引起孩子自己对善的渴望,这应该是母亲不断努力的目标。要让孩子的心灵充满快乐和可爱的善。每一种过错都只是因着缺乏某种美德而导致的。如果这种美德能培养并发展起来,那么与此美德相反的过错就会因着没有受到栽培而消逝。因此母亲应该尽量帮助孩喜爱良善并赢得他们走向良善。 我年纪愈大就愈相信,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争论常是可以避免的。忍耐和机智通常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而不一定要互相敌对。我觉得最明智、最成功的父母都晓得这一点,他们尽量避免正面的冲突。他们的作法是弄弯树枝而不折断它。改变河流的方向而不堵塞它。我们也能从所有的家畜身上看出这一点来。五、六个人围在一匹不肯向前走的马旁边,无论怎么打、拖、咒骂都没有用。这时通常会有内行人走过来,怀着对马体贴的心,使用温和的机智,就改变了动物愚昧的想法,高高兴兴地走开,完全忘掉刚才顽固的决定。明智的母亲也是这样,只要运用一点小聪明,改变一下话题,时常就能将不愉快的气氛一下都赶跑了。这不是放纵,乃是常识和机智。 也许有人会问,是否训练孩子时都不需要处罚了(译注)。我相信如果照我所说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就很少需要处罚。当需要处罚时,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应该根据他们的行为来处罚。神对处罚的看法是:「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 译注:圣经对此问题的看法,请参考箴言第十三章二十四节:「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并箴言第十九章十八节;二十二章六、十五节;二十三章十三、十四节;二十九章十五、十七节。 哈里逊小姐在她所写有关训练孩子的书中说:「受报应的处罚法是非常要紧的。它的训练价值远超过最常使用的任意处罚法。受报应的处罚法能符合孩子公义的本性。只要帮助他明白所有的不方便、不舒服、疼痛和羞耻都是由他的行为所造成的自然后果。那么他多半就会毫无反抗或仇恨地接受这个法则。大自然就是这样来教导我们学习她的法则。譬如孩子的手放在火炉上,大自然不会派旋风来骂他不懂事。只是他会被烫到而已。他被自己行为所造成的自然后果所处罚。 要是他再次违反了这个法则,他又会被烫到,很安静地,没有从大自然来的劝告、威胁或警告,他会很快地学到功课,远离火而毫无怨恨。大自然的方法总是这样,每一个行为会带来后果,而不是没有原则的,做母亲的难道不能从大自然学习这个伟大而必须学的功课吗?难道她不能静下来安祥地教导孩子学习人生的这个重大功课吗?就是一切的罪和过错都会带来相关的报应,母亲愈让孩子受到行为的报应,孩子愈容易学会这个必须学的功课。 我很相信和孩子交谈并讲理由也是一种训练的方法,最好尽可能对孩子灌输原则比叫孩子害怕更好,有时候我们会说孩子都不讲理,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恰当而善解人意地和他们谈他们所能了解的事,那么我们会发现他们实在是有理性的人,而且善解人意的知道如何在孩子的理解范围内去解释事情,并且使他们爱她所爱的,恨她所恨的,在她手中握着大有功效的武器,就是利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不晓得什么原因,大多数孩子都活在一个「假的」世界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早到晚,正常、普通的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不断扮演着他们曾经听过的人物,不论是天使、神仙、圣经人物、国王、王后、公主、小马、家畜、花朵、蔬菜、玩具甚至桌椅,这些他们所巧妙并耐心地扮演着的人物,对他们来说显然是比周围真实的人物更加真实,那么了解孩子的母亲会知道如何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将想要教导的高尚理想和智慧观念带给孩子,她会用某个「假的人物」让它在假的艰难环境中奋斗成功。这样能激发孩子渴望效法那些伟大、高尚的行为。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孩子特别自私或残酷,母亲也许会教训、指责、胁威、责骂和处罚,但都没有效果,如果她利用孩子的想象力描述某个具有美德的英雄或女杰(译注),好让他看出顽皮的可恶和善良的美好,这样就能激起孩子里面喜爱善良的心,并渴望将想象中的理想观念「扮演」出来,换句话说,她能藉此于罪恶还没有在孩子心里建立权势之前,先让善良占有他的心。几天以前,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必须做一件相当难的工作,当她去做时,她很高兴地说到母亲跟她提过的一个幻想的女孩,「当然伊蒂斯也会愿意做这件事」,因为幻想的伊蒂斯,这个小女孩以这个工作为她的喜乐。 我认识两个小女孩,她们的母亲把她们容易遇到的试探扮成各样可怕的巨人,让她们去与巨人争战,就帮助她们得胜了这些试探,她们知道这些巨人和战争都是「假的」,但却帮助她们在许多次容易顽皮的时候,得胜了试探。 译注:魔鬼就是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借着电视上的节目来使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念趋向不善,并灌输世界的标准在孩子的心里。 当我想教导孙女某种美德时,我会给她讲一个小女孩做了某件事的故事,那件事正是我所希望她做的,通常过了几分钟,她会说:「奶奶,你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吗?」然后她会开始重复我所告诉她的事情,但很明显地,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她自己所想出来的,经由孩子天生迅速的同化过程,她已经把我的想法变成她自己的了。 母亲是孩子最伟大、最坚强的老师,其它人的影响力是短暂的,但她的影响力却是持续的。 因此我要向作母亲的说:「把你最好的给孩子,把你的时间和精神给他们,和他们说话,时常我们好像觉得把休闲的时间给孩子就够了。富有的母亲常常将照顾自己孩子的特权让给了奶妈和褓姆,而且她们似乎认为只要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在她们面前有好的行为,就已经尽到了作母亲的全部责任,啊!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 我听说过一位母亲,她在她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作了一项决定: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完全不间断地陪孩子,在这个小时内,她整个精神和注意力都用来参与他们的计划,了解他们的个性,并影响他们走向对的方向,所有的生意,邀请和客人,任何会打扰那个小时的事都被撇在一边,她总是用这句话来回绝:「我已经有约会。」后来她的儿女都长大成熟,而母亲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会将所有的计划、快乐和烦恼的事情都带到她面前,而且他们总是相信她会完全的了解和同情,他们尊重她的意见胜过其它人的意见,看重她的赞同胜过其它人的赞同,她一直都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和顾问,而他们是她无穷的安慰,有谁敢认为以前每天的那一小时是白费的?或她因为与孩子黏在一起牺牲了一些乐趣而后悔呢? 「接受这个孩子并为我养育他」,这是对每位母亲发出的神圣命令,每位母亲当然有责任去学习一些好方法来达成这个神圣的使命,因此让我们学习养育学使自己成为最好和最真实的母亲。 最后我想对看过本书的中年母亲说几句话,她们已经把孩子抚养大了,但或许回头看会发现自己以前大错特错以致现在从孩子身上收取悲惨的后果,我们无法弥补我们的过去,但是神在我们的后面,甚至能将我的从前对孩子的错误变为我们和他们的益处,只要我们肯完全地交托给祂。 最后我要提到的,就是「交托」,无论如何,要把你的孩子交托给神。 古代每一座城堡里都有一个坚固的地方,叫做「保障」,在危险的时刻,所有软弱、无助的人和贵重的东西都藏在那里。神是我们的保障。我们必须带着孩子藏在祂可靠的照顾下,且如果我们自己已经隐藏在这个神圣的保障里,那么当然我们不会让孩留在外面。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我们已把他们交托给神,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们,而且我们所行出来的也应该表现出这种依靠的态度。要当心不让你的儿女长大以后对你的印象是焦急、忧虑、暴燥的样子,乃是要在他们面前活出充满信心的生活,以致每次他们想到你时,总是有那么一副安祥和信靠的影像。 记得我有一次听过一个牧师作见证时说,虽然他有个好母亲,但年轻他被引诱,误入歧途,有一段时期变得很坏。但他说即使在他最坏的时候,他母亲宁静、信靠的脸孔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使他对自己的罪难以忍受,到最后他不能再忍受下去。至终他母亲的影像,赢得他归向神,从那时候起,我时常问我自己这个严肃的问题;「到底我们在孩子脑海中是什么样子呢?」 我认识一个可怜的母亲,她有一个男孩子被关在监狱里,而她就一直长期为他忧虑、悲伤。她觉得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忧虑,但是有一天圣灵很清楚地提醒她这条命令「应当一无挂虑」,特别是「一无」这两个字。她以前从未注意过这句话,但现在它那样强而有力地临到她,以致她觉得不敢再忧虑了,甚至不敢为他的儿子忧虑。那「一无」的字包括所有的事情,当然也包括监狱。她立刻把他完全交托给主,说:「主,我的儿子是你的,我把他交给你。我自己无法照顾他,只有你才能照顾他,我把他留在你手中,我再不忧虑了。」她遵守了诺言,从那时起,再不让任何的忧虑进到她里面。而主总是这样保守我们所交托给祂的,祂救了她的儿子,就是在那看来十分可怕的监狱里,她的儿子重生了,最后从监狱里出来,成为一个有用的基督徒。 愿主教导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将孩子交托祂! |
到底我的孩子属于谁?是我还是主?当然对基督徒父母来说这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应该知道,甚至孩子还没有出生以前,就已经「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一二七3)因此当他们一进入这个世界,我们的第一项责任就是为神照顾他们,并将他们献给神。 一位母亲若牢记这个事实,这就是训练孩子的最好原则。就是因着基督徒父母常常忘记他们的孩子属于谁,以致在训练他们时造成很大的错误。因此我要对你们作母亲的说,要记清楚你的孩子属于神,而不属于你,你只是神的管家,替神看顾和训练他们。 作母亲的,无论多么贫穷,没有学问或忙碌,只要有神的恩典,又肯付代价,就能尽到责任。一个受到正确训练的小孩子,对父母会有毫不怀疑的信心,对这个孩子来说,父母所说的话没有争辩的余地,也不需要进一步的证据。这种影响力,若智慧地运用,将形成一种气氛,护卫并塑造他一生的品格。 有时我和一些作父母的谈话,他们说他们十二至十六岁的孩子变得那么难管,父母再不能影响他们。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特征之一,就是孩子似乎对父母不太尊重,许许多多十二岁至十六岁的男、女孩子,父母几乎完全管不了。这种情形是怎么来的?难道这些孩子是一下子从父母的影响和权威之中跳出来了吗?哦,不是的,乃是多年来的不顺服并缺少适当管教而逐渐演变出来的,也就是父母的影响力逐渐消失,直到有一天孩子把它完全弃绝,立志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因而我们常会看到年轻人有堕落、非法和反抗等可怕的表现。 我想有的母亲会说:「我知道自己有责任,也很想训练孩子走当行的路,可是--怎么做啊?」 首先,我们来看看「训练」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教导而已。有的父母似乎觉得训练孩子的正确方法就是教导他们。所以他们就将一大堆的宗教理论、圣经、诗歌等等装到孩子的脑子里,这些都非常好,但父母或许在这样教导孩子时,仍然没有符合神的要求和孩子需要的真实训练。不但如此,这种填鸭式教育引不起孩子心里的兴趣,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所以常常就会驱使他们远离神和良善、恨恶一切与基督有关的事。 婚后最初几年,我常常随着亲爱的丈夫出远门。很多次我会到一些基督徒家庭住上三、四个礼拜。我也常常想:「为什么这些孩子比不信主家庭的孩子更不喜欢信仰的事情?」经过不断的观察之后我找到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父母只教育孩子的头脑,而没有训练他们的心。他们所教的有时候自己不去行,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去实行。于是孩子就看透了这些空洞的理论,因而不尊重父母和父母的信仰。 作母亲的啊!如果你真的想训练孩子,你必须自己实行口中所〞满A也教导他们去实行,你必须付上代价留意你的孩子,一定要他去实行才可以。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有一棵葡萄树,而这棵树有理性、意志和道德观。你对栽培这棵树的人说:「我要你训练那棵树。」(意思就是让它长成特别的样子,好结出最多的果子。)假如这个人每天早上去跟葡萄树说:「你必须让那条枝子朝这边长,那边那条枝子朝另一个方向长。你不应该在这里长出嫩枝,也不应该在那边长出那么多卷须。你不应该浪费树液在太多叶子上。」讲完之后就不再管它而任凭它长。 这就是许多人对待孩子的方法。但是看哪!这棵树还是照自己的意思生长(光是理论无法改变本性),话语不会限制它的自由生长,也不能改变枝子的方向。栽培葡萄树的人应该做一些比空谈更有用的事情。他应该把那根枝子绑起来,使它能朝他所希望的方向生长。他必须把看为多余的东西砍掉。如果这棵树为了美观或多结果实而受栽培,他就应该修剪并整理它。母亲也该这样,如果你想为神和公义训练你的孩子,你就必须修剪、约束、指教并引导他走当行的路。 但是有的母亲会说:「多麻烦啊!」喔!这就是许多父母失败的原因,因为他们怕麻烦。史托太太说:「要是你不在孩子小的时候花工夫训练他,他长大之后就会给你更多的麻烦。」太多愚笨的母亲为了怕麻烦就任凭孩子,而「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二十九15)许多父母拿对的理论教导孩子,但是因着疏忽和漠不关心,就任凭孩子朝不对的方向生长。 试想母亲急着要完成某项重要的工作,她那三个小孩子在她旁边玩。一个在看图画书,一个在玩马和马车,而婴孩在玩她的洋娃娃。那是星期一下午,而昨天她刚教导他们要彼此相爱,亲切待人。那是教导,现在训练的机会来了。不久,哥哥不想再看那些图画书,于是问也不问就把弟弟的马和马车抢走了。弟弟大叫一声接着就打起来了。母亲没有放下工作,去把东西归还主人,没有跟老大说抢弟弟的玩具是不公平、不亲切的行为。她也没有告诉小的说忍耐比大叫和打架更好。她只是继续工作,对老大说他「非常顽皮」。说了这么一句普通的话以后,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实在很麻烦。 要是母亲这时不嫌麻烦地去帮助他们明白、承认自己的错,并主动地和好,这在孩子们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将何等不同啊!要是她那时肯花这半个小时,收获岂不是比她手中的工作(不管如何重要)更多吗?母亲们哪!若你真的希望孩子能走上当行的路,你不但应该教导他们,还应该不嫌麻烦地去训练他们。 可是怎么训练法呢?第一要紧的就是要求他们顺服。顺服在上的权威是一切美好道德的根基。这个原则不但适用于幼年时期,也适用于成年时期。近代有这么多违背神、对不起人的事情,原因就是这些人在小的时候没有学会顺服父母的权威。现在纵使你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说顺服神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幸福,但他们那从未受过拘束、未曾被征服的意志,根本不习惯顺服任何人。这就好像要驯服一匹年老的野马一般。先知问得好:「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作恶的,便能行善了。」(耶十三23) 神将这项工作交给父母,他们有责任在孩子幼年时期使他们的意志顺服。为了帮助我们作这项工作,祂使所有孩子都有顺服的本能。你仔细观察任何一个小的孩子,就会发现多半他的天性倾向都是顺服的。他偶而不顺服是例外。 所以在正确的训练当中,利用这种顺服的本能是很重要的。无论如何不要因着鼓励偶而的反抗而削弱了这种本能。为了作好这一点,你应该够早开始。许多母亲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开始得太晚。大多数孩子在五岁以前,因着被母亲无知的放纵,个性成形而被惯坏。 有时候人会问我,「你觉得训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会说,够早开始,不让撒但比我们早开始。」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母亲们会说:「哦!可是要处罚一个婴孩真不容易啊!」当母亲早开始,又有智慧,就很少需要处罚孩子。有一种口气和待法不会违背爱心和温柔,却能教他明白不能对母亲随便。虽然母亲爱他、抱他,但一定要顺服她。一个受这种训练的孩子都不会故意反抗。也许有时他会想胡闹,但这时母亲就应该显出她的权威来。 比方你六个月大的儿子心情不好,早上不肯睡觉。你把他放在摇篮里,要他睡觉,他就是不肯。你就应当抱起娃娃,用很绝对的态度把他放下,用很绝对的声音说:「娃娃必须安静地躺着、睡觉。」一面说一面用手压着他,免得你说完之后他又坐起来或翻身。要是这个孩子已经受过这样的训练,他很自然就会安静躺下睡觉。但要是他还不习惯这种待法,也许就会继续闹下去,反抗你。在这种情形下,你必须坚持。无论如何你不应该让步,不,纵使闹到晚上也不能让步。要是他这一次胜过了你,下一次就更难了,会愈来愈难。几乎所有的母亲都错在这里。她们因着怕麻烦而让步,她们忘记了这一次的失败一定会导致将来与孩子之间无止尽的争执。 记住,你在头一场争执中,必须得胜,无论这场争执是哪一方面的,否则你就完了。「哦,那需要花多少时间和忍耐啊!」是的,但这只是一两次而已,若与长久争执的时间和力量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但你会说:「这多难啊!」任凭孩子所带来的结果会更难受。因为当孩子发现母亲不好欺负时,他自然会低头。我想我已经在几个意志非常强的孩子身上证实了这一点。在他们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征服了他们。从那时候起,我很少需要面对正面的反抗。我有一个儿子,现在是传道人,使我感到非常喜乐。我和他之间唯一的大争执是在他十个月大的时候,我不是说从那时候起他从来没有违背过我。他有时会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而不听话。但我敢说我从不记得他在幼年时期曾经用过意志正面地敌挡我。那次的大争执很痛苦,但付出代价所得的结果岂不是几千倍值得吗? 哦,母亲们,如果你爱孩子的话,就得趁早开始强迫他们顺服。若需要处罚,就去处罚。你所受的痛苦,所流的眼泪将会换来安慰、尊贵和荣耀。 然而也许有的母亲会说:「现在我明白了,但已经太迟了。我的孩子已经太大了。」对这种人,我说迟作总比不作好,现在就开始尽你所能的去作。或许你永远无法拿掉所有的顽皮,但一部份总是可以的。要叫你的孩子来到身边,承认过去没有忠心地尽到管教的责任。要和他们一起跪在主的面前,告诉祂你没有好好地训练孩子,求祂帮助你以后能做好管教的工作。然后马上开始强迫他们顺服。要明智并有耐心,记着他们这些不顺服的习惯是从你自己的愚昧所造成的。若情况许可,尽量用温柔的方法。但无论需要付多少的代价,一定要叫他们顺服,绝不要再让你的命令成为孩子的耳边风。现在就是你的机会,若要再等几年就来不及了。 不要怕运用你的权柄,我从一些父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觉得自己一点儿管孩子的权柄都没有。所以他们只敢跟孩子理论、劝告并巧言诱哄。没有命令、不绝对、没有决定、没有权威。孩子如同动物一般能看透父母的这种心理,人类对驯服训练动物比驯服训练自己的儿子更有办法,因此动物比儿子更会顺服。 以利在这方面所表现的行为和结局与亚伯拉罕多么不同啊!耶和华说:「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咐吩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创十八19)他不只是像以利那样告诫、劝导而已,乃是吩咐。他会站在神这一边来运用权柄。而结果,主应许说「他们会遵守我的道」。 另一个训练孩子走当行的路的重要方法就是要训练他们作诚实和正直的人。有人说人类的本性「从出生就走错了路,说谎话!」毫无疑问,不诚实是最纠缠人,最盛行的罪之一。因此消灭这种倾向并建立诚实和诚恳的习惯,应该是我们训练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父母要小心,免得掩饰或宽容孩子身上这种撒谎的倾向。没有比这件事更叫我惊讶的了。我亲眼看见母亲对孩子企图欺骗父母和掩饰过失所用的小聪明一笑置之,并差不多称赞起来了。难怪这样的父母无法让孩子完全明白不诚实的可怕。而诚实是长大以后,维护美德的来源之一。 作母亲的无法使孩子恨恶罪恶超过自己恨恶罪恶的程度。孩子最会看透人的心理,他们能很快地凭着本能侦察出一切的伪善。他们不是凭我们口中的话来判断,乃是凭我们的感觉来判断。举例来说,有人来拜访你,你的孩子知道你一向不尊重也不喜欢那个人所属的团体,可是你满脸微笑,嘴巴很甜,好像她的光临使你非常快乐。有什么能够比这样作更能教导你那困惑的孩子学会欺骗和口是心非呢?然而这种事情在许多家庭中是很普遍的。一个孩子碰到桌子很痛,母亲就打桌子说:「哦!坏桌子,你把宝宝弄痛了。」但以后这个孩子很快会知道犯错不在桌子,这时他就会对说这样话的母亲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再举个例子,查理生病了,需要吃难吃的药。他平常就没受过好的训练,所以母亲知道若跟他说这个很难吃,他一定不肯吃。于是她采用了一种策略,告诉他说刚刚买了一种好吃的东西,骗他吃到口中。但是在东西还没有吞下去之前,他就觉察出了这个骗局,于是药和母亲的信用一块儿被吐了出来。就是在这些事情中,多少孩子学会了欺骗和说谎。后来你再努力可能都无法教导他们学习诚实和诚恳了,因为心地已经被早期的坏习惯所破坏了。 作母亲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作诚实、诚恳的人,你不但应该教导,还应该作他们的榜样,要留意看孩子有没有确实做到你所教导的。你不应该因为他是你的孩子就假装没有看见或遮掩他身上说谎和欺骗的行为。在你所爱所看顾的人身上的罪,应该更叫你觉得可怕才是。 哦!作母亲的啊!不要再受骗了。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属于主。如果你希望你的儿子经得起将来未知的试探(如果你希望他长成公义、正直而高尚的男人),不向世界的不诚实、欺诈和残暴屈服,你就必须训练他以清洁的良心和神的喜悦为喜乐,而将万事都看为粪土。如果你希望你女儿长成一个真实的女人,乐意为真理、人类和其它高贵的利益而牺牲并受苦,你必须现在就激起她轻视俗气的事物,就是许多女人用生命及灵魂所追求的虚假事物。你必须教导他应该为永恒而活。当日子一天天过去时,你必须努力唤醒孩子们的灵魂,让他们了解他们是属于神的,让他们知道神将他们带来这个世界,不是要他们追求自己狭窄的利益,乃是要奉献自己来帮助神达成祂的心意。这么做时,他们会找到快乐、本身的价值和荣耀。 |
前言:敬虔的下一代是教会的产业。如何得着蒙神悦纳的儿女,本文见证的弟兄述说他的一点经验。弟兄的整个家族三代都敬虔事主,他父亲在忧患中数十年仍信守主道,弟兄的四个儿子媳妇都学有专长,人人敬畏主,其中也有蒙主呼召,放下一切,全职服事主,照顾群羊。以下是这位年长弟兄的见证。 这题目非常严肃。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我们实在没有做什么。若是孩子们敬畏主,是因着主的大怜悯,为此我只有感谢和赞美。一个家跟一个家不一样,一个孩子跟一个孩子也不一样。我亲眼看见有些父母不敬畏主,但孩子却非常好,我只能说这是主亲自做的奇妙事;也看到有些父母非常敬畏主,把一生都摆上,但孩子总不听话,甚至有不好的见证。我们不能责怪弟兄或姊妹,只能心里伤痛,为这个家祷告。一个家若是蒙恩,这是神做的,千万不要把荣耀归给人。我要感谢主,我生在一个敬畏主的家庭里,从小就得着很大的益处,不知不觉的得到成全。敬畏神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从生下来到稍懂人事,这段时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险的。 先人敬畏主 一般父母总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自由发展,岂不知小孩就像幼树苗,需要关心和照料。树苗的成长,首要是不让杂草把它吞了,再高一点,风一吹就容易折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小木条插在旁边,用细绳绑一绑,还要常常去看看绳子有没有松脱,小狗有没有在旁边便溺,小孩子有没有把小棍拔走。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当你发现不妥,要赶紧再插上一根,再绑一绑,直到树苗自己能站得稳,棍子就不需要了。 在此看到一个原则,就是越是幼小的生命,越显得稀罕和宝贵,在它待长的时候,越需要照顾。小小的树苗,照顾两个月就够了;一株花苗,只要半个月;一根小草,可能一天也不用;可是小猫小狗,一直要照顾到能吃能跑,而人呢?还要照顾到里面的生命(属灵)长大。 为所怀的胎祷告 人以为婴孩不懂说话,只会哭,不对,小婴孩其实很懂事。记得妻子怀头胎的时候,为着所怀的胎祷告,她说:「主阿!如果这个孩子是??赐给的,求??保守他到生出来,我愿为他尽我当尽的一份。」等到胎动时,她就更加感谢赞美主,她说已经觉得生命成形在里头,她就把心愿告诉主,并且喜欢搜集小孩子的画片,挂在墙上。 大孩子生在香港,是难产,差点儿出事情。我看着整个生产的过程,就迫切祷告,主怜悯了。及至生出来,我整个人像飞了起来,上班的时候,心里老想着孩子。亲戚朋友看见都欢喜,第一天第二天我尽往留产所跑,第三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真是开心! 我们兴高采烈地带着孩子回家,进了房间,妻子就抱着孩子坐b床上,我在旁边看,突然怎么地上有水了,我就奇怪,一看,原来妻子在哭,「怎么搞的,哭什么?」她说,我们怎么养这个孩子呢?这一下我也回到现实来了,心想对呀,不但有了孩子,还要养啊。 头一课--由主来负责 那时的香港薪水很低,付了房租勉强够生活。而一个孩子是一个半大人的生活费,怪不得妻子要掉眼泪,我也难过得哭了起来,「那怎么办?」「那就祷告吧!」「阿们。」 她把孩子放在床上,我们俩转过身来,跪在床前,对着孩子,向主祷告,将感觉告诉主:「主阿,你这么爱我们,赐给我们一个孩子,现在我们遇到问题了,赚的薪水不够,怎么养活这个孩子呢?」妻子祷告,我也祷告,祷告到末了,当我们说主啊!我们怎么养活这个孩子的时候,主就提醒我们:「这不是你们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 我知道怎么会是祂的孩子,但我有个感觉:「主啊,是你的孩子,对了,现在才对了。」我跟妻子说:「感谢主,这是主的孩子。」的确是主的孩子,我们是主的工人,是替主来养这孩子。我俩就祷告,将这孩子的责任卸给主,你说傻不傻呢? 但这是最大的拯救,我们学到了,我俩立即赞美主,说:「主啊!赞美你,这是你的孩子,你不过是托付我们的。主啊!谢谢你,根本就不用担心,你的孩子你养嘛,我们用不着担心。」我们就站起来,抱着小宝宝跳起来。感谢主,是主的孩子给我们养,是主养他! 不求人,只求神 这是心理作用吗?是自己骗自己吗?我当时没有分析,我俩只是欢喜的说:「感谢主,既是主的孩子,主会养,我不管了。」 但到了月底,现实摆在眼前,我说:「主啊,是你的孩子,你要养。」我们没有和任何人提到有难处,或是写信给我父亲说,你现在有个大孙子了,我的力量够不上啦。你第一次作祖父啦,你看怎么办,我们没有作这些,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只信主既说是祂的孩子,祂也就要负责。 到发薪水时,还是那么少,很好,先付了再算吧,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继续在主面前祷告说,「主啊,你的孩子,你知道怎么办。」 过了大约半个月,突然工厂的董事长叫我去,对我说:「听说你有了个孩子,你的工作我们很满意,工厂方面预备给点帮助。」于是我感谢主,向他说谢谢。他说:「以后你的薪水就加上这个数目。」我高兴得不得了。回家对妻子说:「你看,我们没有要什么,工厂给我加了薪水,主负责养祂的孩子了。」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一个功课。 先祷告后喂奶 孩子开始长大,我注意到内子一件事很是宝贵,就是当孩子哭着要吃奶的时候,她不是立刻给他吃,她先祷告说:「主啊!这是你的孩子,现在要吃奶,你祝福这些奶,叫孩子得到益,祝福他的胃口,阿们!」跟着才喂奶。 我心里想,你跟主说你的孩子怎样怎样,这个祂不懂吗?以后不论是睡觉啦,洗澡啦,盖被子啦,她都说:「好了,你吃饱该睡觉了,祷告吧。」跟着带着他祷告。你说,刚生下来几天,跟他讲,带他祷告?我越来越觉得虽不是迷信,总是太过份了。但妙得很,满月后,小孩子哗哗大哭的时候,妻子都对他说:「你哭什么,要先祷告。」她就祷告说:「主啊,谢谢你,你给他胃口这么好,刚刚吃了一会儿又饿了。」 祷告的时候,奇怪,孩子不哭了,安安静静地等待,那么奇怪!他懂!若祷告完了,发现忘记熄火,或者忘了拿围涎,再去拿的时候,他又哭起来了。每次总是跟他祷告完了才喂奶,他也能安静等候,知道是祷告的时间不可以哭。弟兄姊妹,你不信的话可以试试。 给孩子一颗敬畏的心 孩子再长大一点,两三个月了,更不得了,他会假哭,还未到吃奶时候他哭什么?妈妈在,他就哭,妈妈走开,他的头就转向一边,等听到有声音靠近又假哭起来。 别看小孩子不懂事,他们很精灵,怎么办呢?我们要给他一颗敬畏的心。这么小的孩子,你要向他守信用,绝不可骗他,你最好照着他习惯的时间,为他准备,否则就会抗议。刚生下来他们耳朵有判断力;长大一点,眼睛会判断,再大一点,就用脑子判断了。要把握时机,教孩子们学习敬畏神。敬畏就是在你生活中每一细节里,教他能以神为大。 比方说:小孩在两岁左右特别会吵闹,当他看见我们夫妻俩在读圣经,立刻就安静下来,不作声了。要给他知道父母读圣经不是小事情,若是哗哗大叫,一定要受对付。我将圣经摆在床上,他爬着玩,碰到了圣经,我会轻轻地打他的手,别的可以玩,圣经绝不可乱搞,以后他就不敢碰了。所以我的大孩子从来没有撕过圣经一角,他很知道自己的分寸。 要让孩子认识神,父母首先要有敬畏的心。孩子大约一、两个月,就抱着他去聚会,对他说不要哭不要哭,他就不哭了。有位作护士长的姊妹,她就奇怪,说完全不知道你抱着孩子在这里,这么多人在聚会中唱诗,他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我第二个孩子也是这样,以后我就看到他们从小就学会什么是他们的范围。教他,让他知道。或者轻轻打一下,他就会明白,当然有些时候要重重的对付一下。 不可骄傲 有时神也藉孩子对付我们的骄傲。 有一次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好,「你看今天某某的孩子,在聚会中不听话,他妈妈骂他,他就坐在地上又哭又搓脚,越骂他越哭得大声,感谢主。我们的孩子还没有一个坐在地上哭的。」说话不到两天,我第二个孩子受了一点点责备,就立刻坐在地上,又搓脚又哭。我说:「主啊,我的报应来得这么快!」一想起这个,我就没有资格批评人,都是主你的怜悯。 其次也要教孩子知道自己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父母在家中的权柄。要带孩子无论在家里,或到聚会的地方,都知道要谨慎小心,绝不大声吵闹,不乱跑乱跳。有事情相告,在聚会中不敢直接跑进来,要悄悄地从旁边走进来,靠近妈妈或者爸爸细声的说。如果作父母的自己进到聚会地方就是哗啦哗啦,随随便便的,孩子一定跟你一模一样。 记得我们在北方的时候,聚会的地方是不可以谈天的,谈天都是在外头。一进门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有人责备这是宗教,其实不,这乃是敬畏主的表现。要小孩子从小就养成敬畏的心,不是给他看一个像,也不是看一个十字架,而是要他知道这里是敬拜主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心,这样对他一生都有益处。作父母的在家里就是榜样,小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你一不小心,他就学会了。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记得多年以前我们全家回来香港,在一个聚会里,我的大孩子站起来交通,我也坐在那里。很多人只认识我,不认识我的孩子,但一看见我的孩子,就说这是马弟兄的孩子嘛,他的说话,他的手势跟父亲一模一样。聚会完大家就来找我说,我一看那个孩子就知道你在这里。 你看,也没开训练班,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着我便学会了。还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我隐隐听到弟兄姊妹在那里朝着我笑,原来我这么站,大孩子也这么站;我这样祷告,他也这样祷告;等一会我的脚往前伸开,他的脚也伸开了,弟兄姊妹都注意到,笑得不可开交。聚会完了以后,他们说真是可爱,你祷告抓抓头,他也抓抓头,我祷告时怎样,他也怎样;所以你要小心,你若有挖鼻孔的习惯,孩子也会跟你啦! 若是你有一个孩子,就有两只眼睛看住你,要是有两个孩子,就有四只眼睛,这不是开玩笑。我承认有些时候实在亏欠,有时妻子作的菜太咸了,或者味道不合适,我就不高兴,说这么好的材料作成这样,就推开一边,妻子难过得不得了,说你就勉强吃了吧,我说这怎么勉强得来! 有一次我们去旅行,我叫了个菜,等端上来,大孩子向妈妈说:「妈妈,这个菜不能吃。」你说什么?他说这个菜不能吃。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学会找麻烦,什么好吃不好吃的。我心里难过起来,为什么学得一模一样。我说:「主啊,真可怕。」以后在餐厅里,有些菜的味道不好,我绝不说不好吃,立刻拿起筷子吃。如果我说味道不对,孩子都把筷子放下不动,那我怎么办呢?我就吃,我用另一种说法,说这个菜真好吃,真好吃,就吃下去,你们不要随便多吃呀,是妈妈特别给我做的,他们就赶快的抢着吃。 但孩子们不傻,第二次我再来这一套,他们只是看看我,用筷子夹一点来尝尝,不吃了。他们知道我作假宣传。所以你不要说孩子傻,他们很明白,就是你肚子里的诡计也知道。你跟朋友说话,随便说一句话,他们都听进去。 说话要小心 有一次孩子在读书,他妈妈在旁边轻轻地说:我忘了,不知是怎么回事。孩子连忙插嘴说,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把我们都给吓坏了,你看他们的耳朵专听闲话,他读书的时候把耳朵拉到你嘴边,什么他都听见,所以父母在家中不可以随便。有时随便打了一个眼色,他们就猜出你的意思,你随便说一句话,他们就学会了,知道爸爸这句话的意思,下一次就如法泡制。你也不能打他,如果你打他,他会说:你昨天不是这样说的吗?你说我什么时候说过,他会说,是那一天你跟某某讲的! 神替你养,父母要亲自来教 所以你在主面前的责任重大,你不要向主说,「主啊!我没有责任,我的孩子你没有替我管好,孩子是你的嘛,你没有管好是你的错呀。」不错,孩子是神替你养,但教育孩子是你的事,最后主要向你讨账,你要跟神结账。你种的你就会收,你不能说我随随便便做一件事便做了。不是的,当你种的时候,必须想到,将来有一天它会结果子,所以你要看准,在你孩子身上,从小种的是什么。 怎么种呢?除了神的话是种子,你的榜样也是最好的种子。种的是闲话,收的就是死亡,将来还有许多麻烦和难处。 先有榜样,后有主的话 不错,「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孩子的智慧,不少是从耶和华来的,但也因着你是个好榜样。因为你在家里就代表天父,这个代表天父的榜样作得好,你再将主的话读给他听,他就有敬畏的心来听。因为他只认识你,你是他的父亲,当他对你满了信心、尊敬,这个时候,你再将天父的话告诉他,说「我们的父,就是天父,也是你的父。」他就懂了,就听进去了。 若你是一个酗酒的父亲,回家后,小孩跑到你面前,你说滚开,小孩子说爸爸买颗糖给我吃,你一个巴掌打过去。等一会儿,你吃饱喝足了,叫孩子过来说:「孩子,你要听我的话,也要听天父的话。」孩子会想:干嘛要听天父?天父是不是跟你一样?小孩子不认识甚么叫天父,他所认识的父,就是他生身的父,生身的父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是代表父和父的权柄,你这榜样显得尊贵,你再对孩子说天父比我还大,他就生出敬畏的心。好比马太福音第七章十一节:「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这是说你这个父亲,对着你的儿女,跟天父在地位上是一样的。 另外在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十五节:「妇人焉能忘记他吃奶的婴孩,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说明天父的心也像奶孩子的母亲。所以在家里,你这个作父亲的、作母亲的,都是活生生代表了我们的天父。你的一举一动向着父神,给你儿女应有一个对的、积极的印象。 如果你代表错了,给孩子不良的印象,你再读天父的话给他听,他连你的话也不愿听了;一个父亲已经吃不消了,再来一个天父,比你还大,比你还厉害,还凶,那还受得了! 不可欺哄孩子 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新发明,使得孩子比什么都聪明,他们的理解力不得了,所以欺哄不得。 有一天,我小孙子做错了事情,他妈妈打他,问他,你做错了没有,他说,错了。伸出手来打了三下,他就哭个不停。他妈妈说,哭什么?他哭着说,你打得不公道嘛。妈妈觉得怪了说,你做错了事,打你怎么不公道呀?孩子说因为我这个手做错,你打了另一个手呀。 我听了这个,几乎吓坏了,他若作律师不得了呀,我说:「主啊,我真是恐惧战兢,我对着这个孙子要好小心,若被他捉到毛病,就不得了。」 再一点,要培养孩子敬畏的心,当然是借着认识神的话。但也不是死板的坐下来教,要懂得在生活中一切小节上随时施教。请留意申命记说的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懃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六6-9)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无法时常安静下来教孩子。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是教养他们的机会,这个忙乱的世界那有机会给你时常坐下谈论呢?所以你坐在家里时谈,走路时谈,你躺下、起来时谈,吃饭时谈,玩耍时谈,要把握机会,随时将主的话种在他心里,并且也把神的信实、神的爱告诉他,在他面前作榜样,这样他的一生必受用不尽。 千万要守信用 守信也是父母在儿女面前最基本的操守,否则就失去了孩子。你对他说的话要千万记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说出口一定要作得到的,否则就不要说,更不要说过份的话,若你说过份的话,就是不敬畏神;你不敬畏神,他也不尊重你。神要兴起环境来考验你,叫你在孩子面前羞愧。 有时候我们自知错了,宁愿向孩子们认错,也不要说我作爸妈的怎么可以向你认错!爸妈若肯向孩子认错,你们在他们的心中就更受尊重,因为他知道认错是最不容易的事情。 记得在巴西南方住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大孩子、二孩子和我侄儿一起玩,做了不好的事情,用石头打碎了邻居的玻璃,揪了邻居的狗的耳朵,人家就来告状。我当然查问是谁干的,他们回答没有做。不可能嘛,石头不会自己跳到玻璃上去,狗不会无故哗哗叫呀,一定是他们做的。 全体跪下,流泪认罪 但没有一个承认,我就和大儿子说:「你是哥哥带着他们一起玩,现在我找不到是谁干的,那责任在你,现在,你说错了没?」答说:「错了」,问:「那么你要挨罚,打多少下?」他说打五十下。 这下我给吓坏了,因为通常打两三下已经不得了,这次他自己说打五十下。我很为难,但他的话说出来,我就要执行,他说五十下我不能只打五下,那怎么办呢?我相信这件事多半不是大儿子做的,我心里很难过,说:「好吧,伸出手来。」我就认真的打了五下,再换另一只手,打到第十二下,他抱着手,呜咽着说:「我以后不敢了!」我难过得差点儿掉下泪来。突然那两个孩子,一个是我二儿子,一个是我侄儿,跑上来抱着我的腿,一个叫爸爸,一个叫大伯,他们哭着说:「哎呀,不要打了,不是他呀,是我们做的,对不起,你打我们啦,不要打哥哥呀!」我看着他们,心里又难过,又欢喜。感谢主,我赶快对大儿子说:「对你不起了,你为他们挨了打。」我又向那两个小孩说:「看哪,你们多狠心。」这时大家就掉下泪来,两个小孩说,「打我啦,打我啦,不要再打他了。」 藉孩子看见自己的错处 好,我说你们既然认错了,还要向神认罪。我就带着他们一块儿进入房间祷告。结果呢,大的认罪,老二认罪,侄儿也认罪,我也认罪,大家一起认罪流泪,感谢主! 我们现在不一定用体罚,好多时候祷告更有用。从那次以后,我就不用体罚,我第三个、第四个孩子差不多都没有挨过打。但我感觉最宝贵的、最可以实行的,就是当孩子错的时候,我在主面前先认自己的罪,或者和他一块跪下,然后在主面前说:「今天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主阿,这个是错的,我知道孩子有错,但是主要借着孩子给我看见我的罪和我的错,主阿,赦免我!」我常流着泪在主面前认罪。流着泪认罪的时候,稍一停顿,孩子就会跟上去祷告:「主阿,是我得罪了你,是我犯了罪,主阿,赦免我!我再不敢这样了。」你看多美,比打更好。 |
前言:家庭中的祷告,是产生敬虔下一代的主要原因。本文见证的年长弟兄因为一家有凡事祷告的习惯,危难有赖。在几次危急之中看见神的真实,全家动了敬畏之心。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十四26-27) 许多时候,我们要为孩子付祷告的代价,在这一点上,我和妻子非常同心。无论对孩子的看法怎样不一致,但是一回到家,妻子告诉我怎么一回事,我就立刻执行作父亲的责任。完了以后,我俩就跪下一同祷告,总是把孩子从小摆在祷告中。等到孩子结了婚,为人父母的是不是就不用再为他们祷告了呢?恰巧相反,要祷告得更多!还要加上媳妇呢!等他们生了孩子,你还要为孙子祷告,所以祷告愈来愈长。你一旦把这个责任接到身上,一生都拿不掉,一直到你见主,或是主再来的时候都拿不掉。 代祷的责任是一生之久 这些祷告都不会白费的,你为他们付上膝盖和眼泪,在主面前都算得数,主都把这些祝福浇灌在你子孙身上。 家庭里要有祷告的生活。盼望弟兄姊妹们看祷告比一切教养的方法还重要。作父母的细节你可以忘记,在管教的事上没智慧、没有经验都不怕,但祷告的生活要天天实行,时时实行。早上起来见孩子一醒就跟他说:「好啦,小宝宝醒了,我们祷告祷告啦!」不一定要闭上眼睛或跪下,你就跟他说:「赞美主,昨晚你睡得好,没有哭,这么乖呀。赞美主,你看太阳出来了,这么好的空气啊!」就这样祷告。睡觉时、吃饭时都跟他祷告,从小就学,他不会忘记的。到了两岁开始说话了,就可以开口祷告。你就教他生病时要祷告,病好了要谢谢主;有难处要告诉主,有好吃的要先谢谢主;在学校得奖赏和受罚都要告诉主,总之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祷告。 为孩子付上膝头的代价 容我作几个关于祷告的见证。我的大孩子还是几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我们带他去太平山玩,临出门我们作了个祷告,延迟了片刻。走的时候,楼下邻居的小孩想跟我们一起去,他妈妈怕孩子增添我们的麻烦,就不准。可是我们祷告了,觉得可以带他去。 到了山上,我妻子推着婴儿车,我们一面走一面交通,很有意思。突然妻子看见我肩头上有条大毛虫,她赶紧说,「不要动,不要动!」就拿了孩子的尿布,想把毛虫打下去,正打的时候,那婴儿车直向下坡冲去,速度很快。妻子喊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说着飞快地跑过去。我看见这情景,也不知所措。 太平山沿山的斜坡,为了让雨水可以往下流,在筑路时就作成向旁边倾斜。这时婴儿车不但向下滑行,而且向旁边,就是往山沿直驶。我也急得开始跑,正在千钧一发间,见邻居的小孩已跑在我们前头,他赶上那车子,紧紧地抓住,大叫:「我捉住了,我捉住了。」我吓得一身汗,只差一秒钟,车子就要翻到下面去了,而那些地方都插着尖尖的树枝!回头来想,弟兄姊妹,因着那个出门前的祷告,主实在怜悯了。若不是带了这个小朋友去,我的大孩子一定死了。这是我们一次厉害的经历,以后更不敢随便,一定凡事先告诉神。 求雨忘了赞美 还有一次我在巴西的农场,好一段时间没有雨水,孩子又吵吵闹闹的,我就告诉他们:「不要吵闹了,农场现在没有雨,前途很危险,你们要好好为这事祷告啊,不单爸爸妈妈祷告,你们也需要告诉神。」他们有祷告的习惯,就到房间里去祈求,感谢主!不到一个礼拜就下雨了。大家很欢喜,但我们忘了感谢主,也忘了告诉孩子,主已听了全家人的呼求。 过了些日子,见孩子在那里祷告,我就问他们现在祷告甚么?他们说,我们祷告求主下雨啊。其实那时雨早已连续下太多了,我们正在纳闷为甚么雨总是不停。听孩子这么一说,我想真是傻气,就说:「早就下过雨了,应该求说不要下了。」小孩又乖乖地说好,就求不要下雨。那时他们只有十岁、八岁,我觉得是我们的亏欠。要是我们带着孩子感谢主,他们就知道主已听了我们的祷告,就不会再求雨了。这也给我们学了家庭祷告的功课。 爷爷快出来 另有一件事是为着我父母从中国大陆出来与我们团聚,天天祷告。祷告了几年,孩子也祷告,早晚祷告,吃饭也祷告,求主怜悯,使爷爷奶奶快出来与我们团聚。 有一天我们刚祷告完,儿子从房间里拿了一张相片出来,说:「爸爸妈妈,我们祷告了这么久,怎么爷爷奶奶还不从这里出来呢?」他以为我们说的出来是从相片里出来!所以每逢祷告完了,就去看一看相片,总是不出来。祷告了这么长久了,为何不管用! 我们大人也应该问一问,为甚么主不听我们的祷告呢?为甚么还没有出来呢?你看孩子都深深地感觉到了,祷告这么久了,应该从相片出来啊。别说孩子傻,他们的信心真大!这证明如果真是教他们祷告,孩子是非常单纯和认真的。 学习直接求问主 还有就是孩子大了,有一次说,「爸爸,有出电影是教育片,我们想去看好不好?」那时两个大的儿子已经十岁、十二岁,快要受浸了。我说:「这个不需要问我,你们有主嘛,你们问主吧!」我没说甚么,因为最重要的不是该不该看电影,该不该作这作那,而是要藉凡事帮助孩子到神面前去学习祈求,不是甚么事都由父母代他们判断。 半个钟头后,他们说祷告完了,都觉不平安,就没有去。我实在感谢主,我也不是不耐烦地说叫他们祷告,我是非常和善地说:「主会告诉你们怎样决定。」按我的感觉,他们一定会去的,因为年纪轻祷告应该不会有多少感觉,但至少让他们学会了问一问主。孩子第一次问主可能没有感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迟早会有感觉的。那一次他们的定规使我非常得安慰,因为他们又直接从主学了一课。 等他们初中快毕业,应该升高中,到别的城市读书。我告诉他们,在那最后的一年,我要看看他们如果没有父母在一起,能不能独立靠主生活,是否在主面前有见证。还要看甚么事情主带领了他们,最好是不用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怎样做。感谢主,在最后一年学习以后,他们实在做到这一点,有里面的感觉,知道主怎样带领他们经过事情,也在我们面前作了见证,我就说你们可以出外读书了。主也保守了他们,读完了高中、大学,在大都市里不但没有失落,并且主藉他们和另外两位青年人,在读大学那个城里带人得救,兴起了教会。直到今天,教会还蒙主祝福,主也祝福他们在教会里的事奉,因为他们都是从小学会了怎样求问神,怎样过祷告的生活。 危难有赖 多年前,内子一直盼望第二个孩子受浸,那时教会在圣保罗,离我们住的地方大约一千二百公里。那次我没有去,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拖着一个,抱着一个出生不久的,还有另一位弟兄的孩子,四个人坐公交车去。出门之前我祷告,将他们交托给主,求主保守,这是我们的习惯。 汽车开出一个钟头,就出了事。内子后来告诉我说,她在翻车前,感到有点不对劲;那时本来是第二个孩子抱着小弟弟,但当妻子醒来发现车子四轮朝天时,她站在车的天花板上,手里抱着孩子,但孩子本来不是她抱的。这时她记起来了,当车子开始翻转时,她觉得不对就一手把孩子抢过来,紧紧地抱着。车身翻了几个筋斗,她只有点皮外伤,两个孩子都没有受伤,同行那个孩子也没受伤。车里三十多个乘客,除了七、八个人没受伤外,其它的人都受了伤,有些伤势还很严重呢!但是内子怎可能翻了几翻而不受伤呢?就算是个皮球,也要受点损呀,是主保守了。之后公司又派了辆车,说谁还有胆量去圣保罗?妻子又去了,主保守他们平安到达。 当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也学会带着他们的家来祷告。几年之前,我的大孩子刚从美国回巴西,他将工作辞去,全时间事奉主。事奉的担子很重,有一次邻城有特别聚会,离他住的地方有三百公里,所以一定要早一点赶到,真忙得不得了。(去特别聚会带着全家,得把孩子预备好,也把车子预备好,时间非常仓促。) 车祸中看见神的保守 那天晚上有交通聚会,他得全速开车赶三百公里的山路。行前带着全家好好地祷告:「主啊!时间很短,我们在路上求你保守。」巴西的公路有许多地方不够水平,在一个转弯的地方,按他在美国的驾驶经验可以用某个速度,但是在那里原来不可以,于是整辆车飞了出去,下面大约有二十至三十公尺深,车子一直向下滚,全车人都昏了过去。 等醒过来,车子好好地坐在地上,再看看,没人受伤,孩子在车往下掉的时候,一直呼求:「主啊,主啊!」我儿子是近视眼,到处找他的眼镜,眼镜当然飞脱了。糟糕,这下怎么翻译?怎么看圣经?而最迫切的是怎么从车子里出来!车门卡住了,完全不能开,他们就在黑暗里摸啊摸的,摸到前面挡风玻璃那里,发现甚么都没有了!没有玻璃,也没有玻璃碎片,大家很容易就爬了出去。过了些时候,大家再回到出事地点,带着手电筒去找眼镜,发现那块挡风玻璃好像被人卸下来似地躺在车旁,一点也没有碎!你看奇妙不奇妙,玻璃没有碎,人也没有受伤,只是眼镜不见了,奇妙不奇妙! 看看主的手就动了敬畏之心 更妙的事在后头。那天晚上的聚会因下大雨而取消了。第二天早上聚会,儿子把他的圣经包拿起来,里面有诗歌、圣经,还有他的眼镜。咦!怎么眼镜竟然在圣经包里,谁把眼镜放在这包包里的?而且是两个眼镜脚好好地折起来,就像刚从鼻梁上拿下来放进去似的。原来巴西开车的是在左边,他妻子坐在右边,圣经包在姊妹的脚边,必定是车子翻转的时候,眼镜掉进圣经袋里去了。 他们就在聚会中见证主的怜悯,这眼镜就是见证!是主的手放进去的。真是奇妙,眼睛没有伤,车窗没有破,眼镜没有碎,而且还好好地放在包包里,若不是在包包里就早已踩碎了。直到今天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个谜! 上面几个见证告诉弟兄姊妹,你祷告了,主就在凡事上负责。你想想孩子若从小就亲眼看见主的作为,知道祷告主一定有果效,知道凡事告诉主主就会负责,主是听祷告的主,这样他长大以后,一定会祷告,也会带他的家祷告。自然他们就过祷告的生活,这样子的生活下一代难得不敬畏神啊! 弟兄姊妹,不是说这样的家庭就完全了,其实一样有亏欠、有软弱,孩子的家庭也有软弱亏欠,但是主总是带领我们,靠着祂的怜悯过敬虔的生活。起步时是神同着我们过生活,在学校里祷告,在事业上祷告,在教会圣徒生活里祷告,日久成为习惯。不是用尽气力来养育敬虔的后代,不是你我的力量,是主让他们长出来的。在我家里神这么作,在我孩子的家里神这么作,在你的家里神也会这么作。我敢保证,只要你向着主真心,把你的心愿在祷告中天天告诉主,主就为你成全,你负责你的心愿,成事却在乎主。阿们! |
假若你有几个孩子,切记先教好头一个。我在大儿子身上下了更多功夫,感谢主,他从小敬畏主。教好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就跟着学会了。就像羊一样,你先把头羊牧好了,其它的便跟着来。若头羊乱蹦乱跳,那就麻烦了。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多年来我和孩子在神面前是平等的。因为为人父母的在神面前也需要接受评核。谁来评核呢?神可能藉孩子来指出你的错来。不要对孩子说:「你说什么?你是谁?」绝对不要这样作,否则他嘴里不说,但心里知道,还不如给他自由,让他来告诉你,当他敢指出你的错时,他就没有一样事不能告诉你了。 孩子因着看到父母敬畏神,就会亲爱长辈,也感到父母是他们的荣耀。你接受他给你的劝告,他反而更尊重你,因为知道父母比他更有勇气。因着你的榜样,他也就敢在尊贵、卑贱的人面前认错,这样的人,无论在神的家、在自己的家,在学校、在社会都有益处。 切忌溺爱 家庭是爱的生活。爱子之心,天下父母都一样,但却不是溺爱。溺爱就是他想怎么都由他去作、去得着。要趁小孩年幼时校正他的人生观,就如小树苗一样。传道书里有一句很宝贵的话:「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王是富足的,但却不肯接受劝告,就怎么也赶不上这少年人。王的智慧是什么呢?便是肯接受别人话语的评核。若自以为是,以为我是王,这世界、财富、地位、生死都在我手中,但却有一个弱点--不听人的话,一切便完了。许多古代的王子,自幼受过度溺爱,长大了就任意而行,老年便成昏君。 眼目不要放在物质上 教养孩子不要只把眼睛放在物质上,不要夫妻两悄悄地说:「你知道吗?我今天听见某某人发大财了,儿女穿得好、吃得好,有几辆车,房子怎么怎么。我们也要再拼一拼,再赚一些。」你若是这样说,便把孩子带偏了。若是丈夫说:「赚钱是他的事,但主给我们的,是丰丰富富的。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孩子听见,心想,不错呀,爸爸说得很好,如此他便学会了。要把孩子带到正路上,宁可贫穷点,但要使他有智慧。 在儿女身上学功课 主应许我们寻找的就寻见。该如何培养敬虔的后代,也是必须先求神。 要天天交托在主手中,仰望祂的怜悯、恩典。神在我们身上有祂的旨意,叫我们天天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样的功课在哪里学呢?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家里。神常藉儿女来使父母学功课,所以不要说孩子不听话,错都在他们身上,很多时候刚好相反。 有位姊妹曾作见证说,姊妹们常向她抱怨,说孩子毛病多多,不听话,不诚实,脾气暴躁,我祷告这么久,主仍不听。姊妹就说,孩子不听话、不诚实,其实很可能是你不听话、不诚实。你要先在主面前认罪,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一位姊妹听了就照着去行,主就光照,说孩子偷钱是因为作母亲的不老实,克扣丈夫的奉献款,留下一部分买东西自己用。她偷神的钱,孩子偷她的钱,她就向丈夫认罪,向神补回亏欠,不久孩子也不再偷了! 可见很多时候父母因着没有敬虔的生活,反而要在孩子身上学功课。 以弗所书第六章四节说「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注意在这里的「不要惹儿女的气」,一般总是作儿女的惹父母的气,这里却是叫父母别惹儿女的气,尤其父亲,什么时候行使父亲的权柄,什么时候就易惹气。至于作妈妈的,通常是有求必应,要是孩子缠着她,她会说「可惜你爸爸不给你,我是愿意给你的」,于是替孩子求情,爸爸拒绝了,孩子就生气了。 父母必须一致 父母看法必须一致,不能有两个原则、两个定规,否则孩子会利用这个矛盾。比方说爸爸责备了孩子,孩子跑到妈妈跟前诉苦,妈妈很不满意地说,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你责骂他干吗?是不是你自己在外面受了气,回来把气出到孩子身上?再一面哄着孩子说,可怜的小宝宝呀,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妈妈原来不同意爸爸的作法,下次等爸爸一开口,孩子马上就跑到妈妈身边躲起来,母亲成了孩子的保护伞了。 孩子再大一点跟爸爸要钱,爸爸不肯,他就跟妈妈借,屡借不还,他会欺骗说爸爸太忙,我没有见到他,你借给我吧。妈妈总是心软,好了,拿去吧,你上次借的还未还呢?最后孩子有钱花,爸爸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若是夫妻俩有原则的话,妈妈会说,对不起,家里管账的是爸爸,我都要跟他要呢!这样孩子就不会两边要钱,你也不会一管孩子就惹孩子的气。 尊重孩子的小天地 夫妻之间要彼此尊重,孩子与父母之间也要彼此尊重。有一天我到小孙女的房间,拿了玩具玩了玩,顺手把它放回去。孙女放学回来,就问谁动过她的玩具了,最后就找我兴师问罪,她说,「爷爷不是说过,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为什么爷爷拿了,就不放回原来的地方呢?」 那次给她捉到,把我羞死了。这本来是我教她的,她现在来对付我了,真是糟糕!孩子也讲理,她生气了,会不痛快。 所以你不可以随便到孩子房间里去,拉开他的抽屉,翻他的日记、信件。绝对不要,不要干犯他的小天地,也不要凭己意替他布置布置,这样你爱他反而伤害了他,他会永记在心上。 若是父母作错了,一定要向儿女认错,说:「对不起,你放心,我再也不动你的东西了,不小心做了这件事,对不起。」这对他是很大的帮助,以后他也会学你的榜样,做错了事就不会硬着心错到底。 到老不偏离 传道书十一章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年轻人很喜欢读这里。阿们,主的话真宝贵,真太好了,「看你眼所爱看的」。哎呀,我可以随便做这做那啦!但是你再念下去,「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这样教你不必打他骂他,孩子就有敬畏的心。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内子和我都能见证这句话,孩子年纪小时你教他怎么走,他很容易接受。到长大以后,他的同学会讥笑他,「哎呀,这么大了,还听妈妈的话,一点也不成熟,你看我们,男子汉大丈夫,说做就做,还要问爸爸妈妈!要不要奶瓶呀?」孩子气了,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胡闹了,但你不要以为他上了当,他会因为主的话藏在心里而对罪恶的事有不平安,越走越不平安,最终还是会对朋友说,「你说我不成熟就不成熟,算了吧,我还是不跟你去胡闹了。」 不可无法无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自小学习的。有很多教育家给孩子太多的自由,让孩子随便发展,不想限制他智能的发育。其实倘若智育发达了,却无法无天,对社会、对家庭、对教会、对父母有益处吗? 当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做人。孩子到人家里去,不可以随便到人房间钻来钻去,试想你家里来了个朋友,带着孩子,大人在谈话,孩子就在你家穿梭般地跑来跑去,你跟朋友讲话时,你的心就随着孩子飞,你的耳朵就张开听,扑通一声,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他妈妈还说放心吧,他在家里已经习惯了!你问小宝宝要不要吃糖?一会儿,沙发上,桌子上,凳子上都是巧克力浆,你看着心里痛,眼泪往肚里吞,还要装笑,说吃呀,吃呀,多多地吃呀。他妈妈也说没关系,在家他能把一包都吃了。你愿意你的孩子也这样吗? 教孩子认识权利与义务 教孩子凡事有个范围,不应该侵犯别人的自由。有权利也有义务,不尽义务就没资格享受权利。这样他就会尊重人了,不会掏你的袋子,撕你的圣经,因知道是爸爸的东西,妈妈的袋子,不可以随便动的;知道这是汽车的钥匙,这是锁大门的,这是不可以玩。要不然他把家里的钥匙全堆在一起当玩具,又送给邻居的孩子当记念,弄得天翻地覆! 管教不一定是打,要先尽父母的义务去教导他,如此你才有权柄责备他。孩子错了,不要一开始便打骂,要先劝他,每一天每一点来教,一旦教导以后,就记住你已经教给他了,他再犯,你就有权来责备他,说:你知不知道主话说不要这样呢?你记不记得爸说的话呢? 接着第三次他又犯了,你说,「孩子啊!你犯得太多了,你想想你怎样伤爸爸的心,你知道爸爸不愿意打你,但现在你犯了第三次了,我上次不是告诉你,第三次我要罚你吗?」「没有,没有,」孩子战兢地说。你再跟着说,「对了,我忘了说,好,这次饶了你,现在告诉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不要等爸爸找你,你自己拿棍子来找我。」 这很有效,过了不多几天又犯错了,他真的拿着棍子来,很羞愧地说又犯错了,「那你为什么再犯呀!」「我忘了,」「那你觉得错了吗?」「我觉得错了,我玩了才想起来。」「好,你说你悔改,我不罚你,拿回去吧,」我还亲亲他,再给他一块糖吃,说「好了,下次绝对不要犯了,再犯就要受罚。」 教子女的轻重很难量,只好每次求主给我们智慧。 带着爱的感觉 祷告的时候也不要说,主啊,你怎么给我个不听话的孩子。主不喜欢这样的祷告,主会说,「你就是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最好是和孩子一同向主说,「主啊,是因为我不听话,孩子才不听话,我们都作错了事,求你责罚。」孩子听了这个祷告,他心里一定有所感动,你再叫他祷告,他的祷告一定从心里发出来,不会装假。一祷告神就开启他的心,很硬的孩子也会掉下泪来,「主啊,我真是对不起爸爸,对不起你,我再也不这样作了。」你听他祷告就知道他真悔改了。 孩子在受教过程中,若只感到受罚,不感到有爱,效果就低,也不会服。「爱」是为你将来使用权柄铺路的,你付出多少爱,就能使用多少权柄。 试想爸爸整天喝酒,妈妈整天打牌,孩子的鞋袜都穿了孔,到孩子做错的时候骂他,哪里管用,因他知道爸妈没有爱。所以我们在主面前要非常谨慎,爱是家庭的基础。 轻重主次要分清 父母一定要有原则性,这个原则更必须让孩子知道。 孩子犯了错,不能光从表面来责备。比如打破了古董花瓶,就骂他,「简直太可恶,古董值一万五千美金呢,我要打死你!」不要这样,可能是你自己把花瓶放在不当的地方,小孩子跑来跑去碰倒了,责任可能在我们这边。又比如你发现他偷走小东西,你就不以为意,不值钱的东西也算不上是偷,那就错了。不在于东西的大小,乃在于他的行为,随便拿人东西比打碎古董严重得多。这就是原则!你要告诉他什么是偷,一针一线,只要是没经过对方同意就拿了的,就是偷!要分清楚哪些是大原则,那些是小枝节。 若孩子为了小错不肯认罪,他所受的罚就要比做大错而肯悔改所受的更重。不是小错可以随便得到赦免,大错就难得赦免,他若能悔改,一样都能得到赦免。他知道你的原则后,今后做人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恩义两全 总结来说,判断事情更要求主给智慧,知道如何平衡公义和恩典。如果神整天只以公义待我们,我们还能活得了吗?平时神对我们那一面更多呢?是公义呢,是恩典呢?你可以数一数。教导孩子也是一理,尽量有恩典,也要有公义,如果孩子不知道有公义,他就放肆了。许多时候要解决大问题,你就要祷告,「主啊!我没有这个经历,我不知道怎么办。」等清楚主的带领,然后再向孩子说话,你再罚他,再带他祷告,结果必定比用棍子打来得更为有效。 |
生活教育 戴德生的母亲常常和他在一起,看顾教导他,不断的对他发出光和爱。她的感化力非常之大,子女服从她已成为第二天性。她静默寡言,而接物待人,灵巧婉转。说话行事,态度安娴,而效力弘大。她暗示一句,比他人反复叮咛更有效力。比如她说:「亲爱的孩子们,吃午餐的时候快到了。」小孩立刻知道必须洗手、梳头,快到餐厅去等候父亲。家里的陈设,清洁整齐,一丝不乱,物无大小,都有一定位置。小孩年龄虽小,也必须整洁。作事必须按步就班,有始有终,做好一件,才准开始做第二件。该做的当天就做,不许等到明天。玩耍的时候,更不许烦扰别人。母亲教小孩,完全以身作则。她自己的东西绝对整洁,从来没有见过例外。小孩的手脸衣服必须时时干净,衣裳褴褛不整绝不能容。平日在家,必须将指甲修剪,将手脸洗净,将衣服刷好,将皮鞋擦光。这样做目的不是求人的好评,乃是在培养好习惯与自尊心。父母不在的时候,也要认真读书做事,不可阳奉阴违,当面讨好。下午她做针线,兼课子女读书,生字及难记之名,必须熟习牢记,不许胡混过去。德生日后做事勤慎精细,不辞劳苦,都是幼时从母亲学成的。 德生的父亲戴雅各布,虽然威严可畏,有点性急,可是他影响德生的品格非常之大。他确是一位笃信教导的家长。他认为迁就小孩的好恶,叫他开心,绝非正道,必须教练他们怎样尽一生的责任,成一世之事功。他有无上的责任感,也是最有信心的--不是空谈的信心,乃是切实有为的信心。光使儿女快乐、健康,乃至顺服,不能满足他的标准,必使他们时时尽责,作完每日的工作,习惯成自然,变为第二天性,来日做个绝对可靠的国民,才能使他满意。他以身作则,培养子女守时间的习惯。他常说:「假使你使五个人等你一分钟,岂不白白牺牲了五分钟,无法挽回吗?倘若每日三餐叫人等候,一年之内,要荒废多少时候呢?又如每日穿衣解衣,若多耽搁时间,该做的事,慢慢下手,就是耗费光阴。」他常对小孩说:「穿衣要快,因为每天最少要穿一次衣;如果每次慢几分钟,一生合算起来,必有惊人之数。目前有甚么工作,立刻就做,拖延无益,只叫工作更觉烦难。」 还有一个格言叫他的子女遵守的,就是「试看能不能减去一点享受」。就如少吃一点好东西,少穿一件好衣服。这个教训,目的在训练儿女节制和自治的能力。不久之后,父亲解释说:「许多的时候,你们不能不对自己说『不』,可是对于你最喜欢的东西说个『不』字是不容易的啊!所以要趁早练习,越早开始练习,越能养成坚定的习惯。」小孩若做不到标准,父亲并不责备他们;如能做到,就奖励他们。母亲在晚上,早预备好一些奖品--几粒杏仁或葡萄干,一只红柑或几个额外的香吻。 小孩必须努力工作,才可以赚到一个「便士」,所以很知道钱的价值,因此从来不想自己买糖果饼干来吃。每个小孩有一个瓦瓶收钱,积到十一个「便士」,父亲就加一个「便士」,而兑一个明亮夺目的「先令」给他。这种「交易」是小孩切切盼望的,也很有效的教他们对于用钱的谨慎,事虽微小,似不足道,却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坚强的品格。 灵性教育 对于小孩的属灵生命,父亲尤其注意。每日早餐、晚茶之后,必做家庭礼拜,全家大小必须参加。读经之后,父亲用最切实简易的话加以说明,叫小孩也能知能行。他必将全部的话依次讲给小孩听,一点也不漏掉。礼拜日虽然很忙,也必亲自领导子女读经,详加解释。 每日父亲必在一定时候,恳切为子女祷告,并教小孩作祷告。从作婴孩的时候,每天所遇到的事,不论大小,都要带到神的宝座前。他以为生身的父母,因为疼爱子女,就没有一件关系子女的事看为太小不足注意的。天父的爱既比父母的爱更大,就没有一件事祂不注意的了。小孩若有甚么要感谢父母,或请他们帮忙的,决不等到晚上。对于天父也当这样,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习不断的祷告。阿美丽雅妹妹,三岁的时候,就很自然很恭敬的祷告说:「主啊!求??把我的顽皮性除去,给我一个新的心。」有一个时期,每天父亲必带德生和阿美丽雅到他的房里作祷告。三人跪在床边,父亲双手抱着子女,把他的心事,一一吐露在神的面前。小孩有了这种经验,是终生所忘不了的。他不能把许多钱财给子女,但他能够,也确已实行,将他的赤诚坚固的信仰种在儿女的心中,并教他们尊重神的话。圣经要从头到尾笃信不疑。「神不能说谎,」他强调的说:「神不会领你走错路,祂不会误事,不会失败!」不知不觉小孩也这样信了。 等到小孩较大,能够明白的时候,他说明每日读圣经和祷告的必要,正如身体必须日日饮食运动一样。忽略了这一件事,便是忽略了人生最大的需要。他常常力言这件事的重要,并在家里布置适当的环境,叫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半个小时单独亲近神。结果连小孩也发觉了快乐的秘诀。每日早餐之前及黄昏的时候,都走入自己的房间去读经祷告。他们也实在需要这样做,也渐渐觉得非这样做,无法在一日之内做一个快乐的好小孩。但是他们是从好榜样学会的,不是从话语得着的。 德生身体孱弱,不能上学,但是他从父母所学的,远超过学校所能教的。他的父亲常和爱主的朋友谈到国外布道的事,尤其注意中国的需要。他对于外国可怕的需要,以及教会冷淡的态度甚为焦虑。想到中国有四万万人民,而传福音的寥寥无几,他感叹说:「我们为甚么不派传道人到中国去?这样多的民众,精明强干博学的民族该成为我们当注意的目标啊!」德生在此时,即立志要来中国传道。后来全家屡读巴彼得的书「中国」,兴趣更为浓厚。德生来华传道之志益坚,父母因他身体软弱,负不起出国传道的重担颇感忧虑,望其自动放弃。 关于家教还有一点,戴雅各布十分注意的,就是服从。他说:「放任小孩随自己的意思而不服从长辈,不但是对神不忠,而且是对小孩不仁不义,叫他完全误会了片刻不能脱离关系之天父的品性。家长必须训练子女迅速诚实的服从生身的父母,然后他们才会同样顺服神的旨意。」他并指示小孩,真正顺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运用最大的能力--信心、爱心、忍耐和克己--才行。除非从小学起,将来必长成刚愎自用,恣情任性的野人,那能服从天父的旨意呢?他深恐小孩过于放纵情欲,因此管理往往过严。小孩有时心中不服,母亲便从旁说:「亲爱的,他是你的父亲,不可出一言。圣经说:『当孝敬你的父亲。』」 但德生的父母教导子女虽严,全出乎至爱,所以也常常让小孩享受正当的娱乐。礼拜六下午必领他们到野外郊游,或让他们自己到树林里去采野花,捉蝴蝶,观察昆虫飞鸟。但是绝对不准虐待下等动物,有违必罚。父亲常说:「你种了因,必自食其果;若故意使生物受苦,后来自己也必受苦,因为神是无所不知的神。」就是花草,若无正当理由,也不准小孩剪拔。一年二次的赛会以及耶稣圣诞,更是快乐的日子。但是最快乐的时日,却不在节期,乃是在礼拜天。这一天,母亲必为小孩的喜乐而用心。最好的玩具、图画、衣帽,都在这一天拿出来,并用她美好的声音和小孩一同唱歌,讲圣经的故事给他们听。下午必有好水果吃。母亲嫣然含笑,态度安逸,也是大家快乐的一个大因素。是的,世上最近天堂的莫过于这个家庭,因为堂上的母亲有神的爱,大量浇灌在他们的心中。 |
(一)韦斯利的母亲 韦斯利的母亲有子女十九人,自然很忙,但她极其耐烦。一天,她的丈夫对她说:「我希奇你的耐性,一件事情你竟能向孩子们讲二十遍,而不以为麻烦。」她回答说:「我若是只题十九遍就不再题,以致孩子不能领会,岂不是把以前所题的工夫都失去了么?」她每天除了公开的对十九个孩子施教外,还要每天携带一个小孩到密室去,母子共同祷告神。有时还要特别的对他们个别讲道,讲故事,今天这个,明天那个,轮流的施以属灵的教育。后来这十九个人,出了两个世界驰名的布道家,就是约翰韦斯利,和他的兄弟查理。 约翰韦斯利,是第十五个孩子,生于一七○三年六月。当他生时,家庭中只有兄姊六人,其余八人都于婴孩时殇卒。他母亲久困于穷乏的苦痛中,但她并不因此灰心和失望。她训练儿童养成守秩序、忍耐、礼貌,和顺从的习惯,这种训练却作了他们未来事业的根基。韦斯利夫人以顺从为各种美德之首,某次在一封信中表示了她的意见,「我竭力以为必须趁早压服孩子的意志,使他养成顺从的习惯,因为这是宗教教育唯一有力和合理的基础,假如缺少了这一点,那么诫命与礼节两者都获不到效果。等到这一步完全成功以后,一个孩子才能被父母用理知和虔敬来把他管束,等到以后他自己的悟解力完全成熟的时候,这宗教的要义也就深深地种在他的心中了。」韦斯利夫人也留意到孩子们宗教的训练,所以他们在年纪很小时已能背诵主祷文以及其它的祷告文了。污秽和粗俗的言语是从来不准他们出口的。母亲很早就令她的孩子们学习读书,每日早晚必须诵读一章圣经。所以从婴孩时起,这些孩子都饱受宗教和道德的训练了。 (二)司布真的母亲 司布真,有一热心事奉主的好父亲,也有一位常常为他祷告的好母亲。他的母亲伊利撒身体虽然不高,心胸却是非常阔大。她给司布真的帮助,远非人言所能说出。她有一次跪在神前,双臂抱着司布真的颈项,祷告说:「哦,但愿我的儿子活在你的面前!」她又随时针对孩子的毛病,加以劝导,莫怪她的八个子女个个蒙恩得救。某次,他的父亲因为不能兼顾儿女属灵的栽培,心中感觉非常不安。可是当他回到家里,听见妻子正在楼上为其孩子们一一题名祷告,他就觉得说:「主阿,我可以继续关心你的工作,因为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照顾。」 (三)克丁全家得救 守望弟兄曾到一个地方去看克丁先生,就是写那一本很有名的「救知乐」的。那一个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须发都白了,并且是躺在床上,头脑也已经不清楚了。当他去看他的时候,他就说:「守望弟兄,你知道我们没有祂不行,祂没有我们也不行。」他是和主有这样交通的人。全世界的书,本数最多的,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救知乐」。这一本书虽小,却是全世界印得最多的一本书。感谢主,克丁的全家,有八十多口人,没有一个不得救的。他的儿子、媳妇、孙女、外甥、曾孙,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得救的。克丁自己,就是相信「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的话,所以他全家也都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