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在印刷五彩画的时候,印刷者要用各式的印版一批一批地复印。在着色的时候,更要留心颜色的深浅;假如某种颜色太浅了, 印出来的画就不精彩,一定要将这种颜色再在版上加深一些,重印一次,然后那画方能色彩鲜明,光线调和,可供人家欣赏。本书的目的,也只在着色问题,添加颜色而已;并不是因为通常论祈祷的书本有什么缺陷,只因有许多人,好像在祈祷工夫上过于轻描淡写,需要添加颜色。

所以读者看到本书所研讨的轮廓,有多少和先后的不均,请勿见怪:因为本书关于祈祷的方式,祈祷的规范,只是抉其大意; 它的细则,已经详见其它论祈祷的书中。所以本书之作,是专为一般对于普通的祈祷程序感觉困难的,或是起初觉得容易,而现在却觉得无法实行的人士。

为了给一般的祈祷「图案」施行这项「复印」手续,本书全部的资料仍是提纲挚领,一一指陈;有几个阶段,似乎需要作详细研究的,也就把它们充分地加以讨论。另外还有一个理由,使我们坚决主张把我们所谓信德的祈祷,包罗本书之内,一同讨论,还要请读者将这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不论他的祈祷工夫达到何等程度。不论祈祷进展的法则如何,总有多数的人,觉得前进的步骤纡回曲折,变化多端。所以除了初行祈祷工夫者,或可不论外,其余不论已到何种阶段,如熟谙祈祷各阶段的性质与方法,非但有益,而且必要。,本书的题名虽为《心祷的困难》,但并非要用科学方法来分析祈祷,或将各种难题分门别类写一手册,而同时在每个难题之下,附以解释及答案;本书的宗旨,是在讨论祈祷的方式和性质,不根据科学,只从个人的见解,就是把他人所看到的加以讨论而已。用这方法,人们便可在个人的立场上解决他大部的困难。再者,作者本意,并不是要讲明关于祈祷的一切教训,而是要鼓励读者加紧他的祈祷工夫,并进而研究其它更深论祈祷的书本。本书对题材的讨论,是很紧缩的,务使读者必须一读再读,方能深切体味到作者的本意。作者所以敢向识者建议反复阅读,乃因看了后文,便易了解前文之故。

论祈祷的书本,已经汗牛充栋,读者当然已经注意到默想的需要。一个不行祈祷的基督信徒,好像是一个不会思想或全无主张的人,同时在超性生命中好像禽兽一般地生活着。因为不行祈祷,我们便不能修德纯全『 当然祈祷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干脆地说,一个人倘若不行祈祷,就不能救自己的灵魂。 我们必须强调,我们绝不能把修道人或司铎地位上所持的勤劳工作的生活,视为祈祷路上前进的一种阻碍。相反,修道人的地位、如果真是有名有实,必能辅助其人祈祷工夫日新又新。须知修道的宗旨,首在帮助每一位修士德行纯全,否则他们便是有名无实。总之,祈祷工夫求其深造,必须德行纯全;而欲德行纯全,祈祷工夫亦非深造不可,彼此并进,相辅而行。

在世俗中的司铎们(即不入修会的司铎),不要以为工作忙碌,事务纷繁,对于祈祷工夫似可无需与修会会士一般积极,这种见解是错误的。所以在本书中,另有一章是专为他们写的。

 

教友们也不要以为自已非修会会士,亦非司铎,不必兢兢业业地效法他们。无论是谁,凡是善意地准备奉事天主的,并且每日规定充足的时间来念圣书和做祈祷工夫的,必能增长与天主间的友谊,就是在祈祷上的进步。教友们对神修的困难,确非本书所能完全消释,但是这种困难,并非不可克服,我们做教友的切勿望之兴叹。

进而言之,我们反对所谓在普通方式的祈祷和潜移被动的祈祷之间,没有一种折衷的祈祷方式的理论。读者在读本书的时候,就可知道,祈祷是和天主亲近来往的结果。如果祈祷工夫有退无进,则与天主来往,自亦不能增进交情了。

这一点实际上有绝大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对于此点如有误会,就是没有希望和天主结合。所以作者在本书中,明白陈说, 如何凭借祈祷,凭借工作,与耶稣日益亲密,以求结合天主,由此可见修道生活的每一功课,都是一个会晤的场合,在这个场合中,修道人非但可以寻到耶稣,而且能更进一步和他契合,融化为一。这个见解,可说是一剂灵丹妙药,足以挽救那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病痛『 身在修会,尘心未断的病痛』 因为它把修道人的厌倦单调而又刻板的生活,改为焕然一新的,引人入胜的生活,给许多灵魂增加新的力量,萌发新的志气。

本书对于祈祷的阶段或层次,没有作精细的序次条例;所下的定义,既不切实,且近浮泛。但在我看来,无关宏旨,只要祈祷是实实在在的祈祷,那么所谓定义,尽可不定而定;所谓分类,尽可不分而分。尤其就个人而论,祈祷的境界,往往极难捉摸; 即使各人各有造诣,照常例而论,亦无需知道工夫究竟到何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拾级而登,切勿半途而废。

我们在祈祷的道路上迈步前进,往往会在每一个阶段上遇到同样的困难;并且同样的一项原则,在神修生活的过程中能作各种的应用,因此,本书内常有重复讨论之处。须知著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应付各人的需要,而且每论一点,亦必须从各方面观察而后可以解决种种误会,种种谬见。所以这种重复,想亦合乎情理,当蒙读者见谅。

我很抱歉,用了一枝拙笔,试行阐发圣保禄宗徒的大训,即: 天主圣三居住在领洗者心灵之内,及人灵和基督浑然合一。这端道理,也是当日圣保禄宗徙传教布道的基础。而且也是祈祷生活独一无二的基础,不但是祈祷生活最有力的鼓励,而且是希望祈祷生活大功告成,最可靠的依据。特别是圣保禄宗徙自己亦经证明圣神扶助我们祈祷工夫的缺陷;更有许多神学家,亦看到圣神的恩宠,确与祈祷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祈祷的成功也就是圣化的成功,这点是确切无疑的。我们的救世主从死亡中复活时,他已经克胜了各种可能的困难。不论这困难是在我们过去,是在我们将来,是我们本身,或在我们周围,都不能阻挡我们修德成圣。试问吾主在山园祈祷时,何以忧闷痛苦,心为之碎?正因他想到为了我们的成圣问题,本可不需身受这样厉害的苦难,乃既受此苦难,而我们复因一己的儒弱而不去信仰他,依赖他,那么他的圣血,不是等于白流了吗?所以我们对于耶稣基督的困难,所能采取的最大价值,乃是相信我们虽然卑污微末,仍然也可以成圣。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修德成圣,让基督在我们心灵之内复活起来,用以完成基督在他奥身——亦即在我们的身上所要做的事业。

读此书者,如获得恩宠福佑,那当归功于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的转求;归功于天主圣神的宠佑使他的微仆写成此书;归功于耶稣基督所受的苦难:因了他的苦难,我们人类才能获到种种恩宠;又当归功于在天大父的仁慈,祂的圣意,要在基督身上,使一切的一切,重新复原,祂的光荣,在于同基督与圣神的结合。

愿圣三的圣名永世无疆受赞美称颂。

一九四二年九月八日圣母圣诞瞻礼于爱尔兰圣若瑟山隐修院。(译者是朱义生(沙勿略)先生。他于1958年被捕,1960年在狱中去世,享年六十。)

 

西斯德苦修会士

鲍蔼蓝序

第一章 引言

在无神唯物主义横行的今日,人们觉得修德成圣日益困难, 这无疑的是我们圣教会历史上一个重要关头。有许多人已经警惕而注意到他们灵魂上的健康状况,并且寻求神修进步的方法。他们感到灵魂的力量极需增强,因此而领悟祈祷是他们神力的泉源,神修的中心。

 

结果他们发见灵心情况,距离理想的境界还相当遥远,因而气馁。许多人见到他们的祈祷发生错误;他们不是觉得缺少进步;便是觉得祈祷越来越难,甚至觉到厌烦乏味。于是以为祈祷工夫,只是浪费光阴,视祈祷为几乎难以胜任的重轭。所以这本书写作的动机,正是设法解决这些困难。虽则是专供修道人的需要,但是普通教友也将获益匪浅。就是初学祈祷者,亦可因之激发信德,步上神修的坦途,只要对祈祷真义,有正确的认识,自能倏然省悟,勉行日常祈祷神工。惟请注意:本书所讲的一切,必须在日常演习中,恒心实行,方能收其全效。

 

这本书的原意,不是在有条不紊地写出一张节目单,罗列着祈祷的难题,而一一对症下药;而在说明祈祷的性质,讲论祈祷的演习,指出祈祷困难之所在,希望读者在实验以后,可以获得其本身问题的解答。惟有许多困难,发生于误解祈祷的性质,那么我们只好先行约略地衡量一下祈祷的发展,确定我们的观点,然后再回来做一个更详细的讨论,研究祈祷的各种因素,各级层次。

 

按专用术语而言,祈祷是把心神高举而向往天主,钦崇他, 赞美他,感谢他的洪恩,求他赏赐圣宠,宽赦罪恶。更狭义地说来,所论祈祷,不外乎祈恩求福,也就是向天主求赐正当的事物。而祈祷的效果;要在能使我们日益爱慕天主,翕合天主圣意,使我们真正谦卑自下,而与天主结合,亲密交往。所以祈祷尽可以说是和天主娓娓情话;既名谈话,则必有说有听,更可如知己莫逆,默默晤对,心心相印。我们用经文程序,滔滔不绝地述其意愿,是即所谓通常的口祷;但须牢记,祈祷而有口无心,那么祈祷也便有名无实了。所谓心祷,我们则用思索之力生其意愿,而述以言语『惯常相似我们自己的口气 或竟不用言语,心神凝注,一往情深,用无声的口舌赞扬天主。可是即或有时心口相和,不禁咨嗟仰慕,啸歌咏怀,而仍不失其为心祷。或以心祷之所以为心祷,必须禁口无声,不着一语,这是错误的。相反,每每唇舌之动,适足以使心中情意更加热烈而恳挚。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出声祈祷,究非必要,但亦尽可各随其便,要在正心诚意而已。

 

我们在祈祷中激发的情意,就称为情感。故情感在祈祷中, 当为欲司激发的情意,情意一发,欲司乃悠然向往天主,而更发出其它种种美德的情意,有如信、望、爱三德的情意,悔恨,谦逊,感恩,赞美等种种德行的情意。在神修的初步,这种情感常须苦心研思,探讨而出。因为人生在世,世务俗事的繁琐,耳目口腹的需求,像司之中,憧憧往来,弄得我们心烦意乱,方寸之间,那里还有余地把一千九百年前渺茫幽远的吾主真训奥迹嵌进去呢?所以有时应把祈祷的时间,用在重温一遍吾主的真训奥迹,因而激发心中的情意,灼热心中的愿望。惟按默想一字的本义,严格而论,应当解作思索及审察的筹备工作。思索审察,实际上不可说是祈祷,不过走祈祷的前奏。必须情感和祈求两者相和,然后成为真正的祈祷。为了这个缘故,一般人士把「默想」的名称混用于心祷的全部工夫,相沿成习成,真是不幸。关于此点,我们在后文中,尚须加以论述。现在先说明「默想」一字,用于祈祷全部工夫,意义之广,远在其字本义之外。总之,如欲把默想视为祈祷工夫,那么这一默想,定须祈求和情意兼而有之。

 

神修工夫逐渐进步的人,对于超性事理的信念亦必随之发展,尤在祈祷时,可以一触即发;圣书和思索『 神修生活主要的粮食 』足使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天主,更加明白清楚天主的训示,同时又使我们在天主的圣爱中生长起来;于是我们对于一切超性事理,见解日益真切。结果,先行审察的筹备时间,可以愈缩愈短;情感之生,亦愈来愈易,渐渐侵占了祈祷的大部时间。这种祈祷,就叫做「情感的祈祷」。这时,正如两人友好,成为知己莫逆,情投意合,三言两语,彼此已可完全心照:我们同天主,一朝交情深密,德行上进,便可觉到我们的情感即欲司激发的情意,及各种美德的情意 传情达意尽可不必多用言语;有时只须端跪俯伏,默默朝拜,或则悔过恨罪, 黯然神伤;或则一往情深,寂无声息。这样祈祷,工夫向趣简单。简单的祈祷往往称为「简化的祈祷」。可是一般作家虽然一致同意这个名称,但是应用起来仍是混淆;故在此处宁可避而不用,以免误会,而姑名之曰「情感简化的祈祷」。

 

 在上述祈祷的种种情形中,当然天主的圣宠有其神化妙工。可是有时一位谦谦君子,激昂慷慨,对其自爱之私,誓不投顺,誓不妥协 不问其仇曾否侥幸获胜 』天主那时鉴其心诚, 大规模地策划其人的祈祷工夫。不过天主的神工此时另换作风, 竟使人灵一时无从觉察。他在人的心坎里潜移默化,极少借用或竟不需用人的像司或人的情绪,甚至不劳人的悟司照常効力。这种祈祷,本书称之为信德的祈祷『作者并不坚持这一名称的准确性』 这是价值最大的祈祷,又是同天主结合最有効力的祈祷。它也有它的困难复杂之处,必须琢磨砥砺,坚忍不拔,方克有成。可是我们果能恒心坚持,对于天主慷慨大量,一心信任,那么这种祈祷,自会邀主洪恩殊宠,辅助我们祈祷深造,优入圣域。这样说来,称此祈祷为成圣的快捷方式,亦不为过。

 

以上所写的祈祷各种境界,不过先述大略,待后细细分析, 可是此处需要说明:作者虽按人灵祈祷工夫的境界定其祈祷工夫的先后阶段,又从祈祷工夫的阶段,分神修程度的高下,可是先后高下之间,并没有划清界线;即在同一程度,同一阶段,不论其为高为下,为先为后,亦无一定例程。有时尤其在喜乐或忧苦时,初学祈祷工夫者,竟如驾轻就熟,行其简化的祈祷;而彼老成练达者,反因一时呆滞,往往迫不得已,需用默想技术来临时补救。在这种情形之下,每易发生误解;而心祷的困难,又多由此误解而生。因此以后几章,先略讲人灵从事祈祷所用的各种官能(三司,五官),再行详论本章所谈祈祷的各种境界。

第二章 灵魂的能力

按术语而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其与畜类同者,为有知觉的能力和觉司的欲望;其与天神同者,则因其有悟司、欲司。当人灵魂上沾有圣宠的时候,竟亦分享天主的本性,而且具有能力运用信、望、爱三德来认识天主、爱慕天主。其本性方面的知识,全凭外部官能的运用;但是他还有内部的司能,其中像司和记忆二者,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两司。我们凭看这两种能力,可以在脑海中回忆。重映从外部五官得来的种种形像,正如目下所发明的电视或无线电传真。他还能从往昔获得的资料中另造新像或幻像。除了觉性的知识外,还有一种极重要的官能,叫做觉欲(即上面所称觉司的欲望)。一遇内部司能提供一个展实的或虚构的美好事物,觉欲就生愿望。所以这一官能是自动的,就是每当一件事物呈现在它而面,它马上生情起意动作起来。这种动作往往足由哲学家所谓情欲陪伴而来,再由情欲产生肉体上多多少少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欲望的动作,──(欲望一字,意义之广,远出通常所谓欲望之上,因为三司中任何一司所有趋善避恶的行动,也都包括在欲望之内)── 譬如在发怒的当儿, 不觉声色俱厉;或在斋期日面对若禁用的食品,不禁馋涎欲滴。我们在此附带地说明:既然觉欲所生的愿望是自动的,那么非欲司所能控制,所以这个愿望,由其本身而论,决不是罪。如果能明了这一点,那么有些人一觉邪念之动,怒气之发,就以为是顺从了诱感,这种烦恼是可以避免的了。因为邪念里面,固然含着一种愿望,然而不过出自觉司的欲望;所以除非是悟司的确认为有罪,而欲司又偏偏愿意,那么就真是罪过了。譬如在瞻礼六的早晨,一个人的胃「欲」想大吃其肉,但是只要他的欲司坚决拒绝,非但无罪,而且有功。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们所以把这一枝节加入本文,一则因其与其它事理大有关系;一则欲请读者注意悟司与欲司的卓越力量。悟司是引人认识真理的一种能力;这一能力,可以由它认识抽象的真理,认识因果的关系和一般普遍的观念等等而知其范围的大小。在我们的生活中,── 也尽可以说悟司在其自然的动作中 ── 悟司把像司中所描述具体的个别事物予以抽象化的认识。可是悟司虽已获得运用思想的资料,像司还继续着设法构成一个形状,用以绘出悟司中的想象,此即抽象的观念。所以它常是劳碌不已,因为像司从来不能圆满完成它的目标;往往像司如能把一个字的意义形容出来,随即构成一个依稀彷佛的想象。所以只要设想我们在描摹天主作何「形状」时,便可想到像司的用力如何。由我们如何形容「附属」,「原因」,「诚实」等抽象意义的名目,便可窥见像司的范围如何了。

欲司是悟司的欲望,这一能力,便是我人所用以「愿」、以「爱」一切悟司所认为美善的能力。任何东西有它的好的一面: 便是罪,也可以被意愿认为是好的如五官的愉快是。至于立功行善,完全是属于欲司的行动,而罪过之犯,亦惟欲司独任其咎。

所以我们的神修生活,全靠欲司的努力。欲司是一种自由的能力,它的运用,全凭我人自己作主,不是其他受造物所能强制的。 为了人的一身有着这双重的性格,所以能生出许多的反应,我们且称它们为感情或热情。这感情或热情根于人的觉性或灵性。一个学生听到自己考取了第一名时,他喜形于色的快乐,可说是多出于理性而少由觉性;但当受人欺侮,回手报复时,他忿然作色的怒气,则多由其觉性的刺激,而非定属悟司的鼓动。我人在祈祷中所可发现的这许多「感觉」,有如安慰,干枯,忧伤,快乐等等,都是属于觉性的反应。作者所以在此把这问题相提并论,即为此故,因为事实很明细,一人喜怒哀乐之情,既皆来自觉司,这些动态的本身无功可立,亦不能说是真热心的表示:因为真正的热心,惟在欲司之诚心诚意奉事天主。可是这些动态,尽能大出其力以助我人克制「肉身」,使之臣服于灵性,又能辅助我人殚心竭力奉事天主。实际说来,除非人的觉性觉得与天主接近有乐趣,没有一人可能全心奉事天主;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天神。但须注意,那来自高级的能力的「感觉」,那有时洋溢在我人的觉司中的「感觉」,尤其时或滋长在神修的最高过程中的「感觉」,和这种来自觉性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这种觉性的感觉,只顾自己,专把那高级的能力往下拖曳与之同化。故凡初登神修道路者,多可自身体验他们的「热情」成份含有大量的觉性的「感觉」。可是天主不容我人轻视这种感觉,因为我人所得到的这种快慰,往往是从天主来的。而且我人也可借它的力量抛弃尘心,不再恋恋于受造的安慰,而惟专心壹志寻求天主。但是如果我们以为真正的热心系于这种感觉,那使是大谬而特谬了。

本书论题,尚有其它重要之点,但上文所讲。既在此际尽可告一段落,那么其余各点,不妨留待后文再谈,现在我们可一观祈祷工夫第一级的各种情况。

第三章 推论的祈祷

所谓推论的祈祷——就是著重思索或审察一件奥迹,一端信德道理的祈祷工夫。推论的祈祷,英文所用一词的意义,就是由推论而步步进窥探索真理,正如几何学上用逐步推究的方法,证明一项定理。现在先讲一种和推论对立的悟司动作,这一种动作,名叫直观。所谓直观,即我人对一真理,或因其本身原是显而易见,尽可不假思索,一望而知:有如几何学所讲:一物的全部,大于它的一部。或就广义而论,此一事理,屡经推敲,为日既久,驾轻就熟,尽可一索而得,正如许多定理,教员业已熟知,简直可说是用直观而算出来的。作者在此采用「推论的祈祷」这一名称,而不用默想一词,因为默想一词意义太广泛。按「默想」一字的意义严格而论,专谓运用脑筋,会同像司记含相互工作,推求事理。但修会中,多有把默想的名称加于每日规定时间专务心祷的功课。而默想一字,即往往混用于任何方式的心祷,即如一位修士已到了默观的最高境界,也说他是「在默想」。可是这样的混用,有其弊病:一则使人把一个大有用途的字,只好弃置不用,有如本篇只好用「思索」或「审察」来替代「默想」一字:一则使此辈咬文嚼字者,会把「默想」一字的意义拘泥起来,以为心祷的主要工夫,当专靠审察。

    现在、接事实说来,必待灵魂开始劝其情意或情感,才是真正的祈祷,然而这一点,也不能认为常例。严格而论,思索及审察(或即默想)的宗旨,不过在引人灵产生「情意」(默想还能产生其他效果,且待后章讨论)。但情意一经发生,审察的工作就算完成。无须接续下去,只让灵魂把所发的情意,发而又发「直到无以复加为止——换言之,就是到了灵魂把话说完,再也不能继续和天主交谈时;那么只好再行审察,因为真正的祈祷是在和天主神契默谈。如果能在祈祷的开始,便和天主倾心而谈,则可用不到审察,尽管和天主交谈下去,那么思索推理,尽可省却。(我们的意见如此,但有许多人未必尽以为然·关于此点,可参阅附录一)

    照普通情形而论,这种光景,既非常有(至少在初行祈祷时不属常有),那么有几种思索方法可以给人极大的帮助。讲论默想的书本,多不胜数,至少普通的默想诀窍,大多效人当已多少熟悉。许多内修学作家曾经拟设,阐明和发挥一种方法。其主要之点,大致与圣依纳爵神操一书所写的大同小异:就是在隔夜先把题目拟好,划分几「点」,随以结论,情意(激发情意),求恩,立志等,节目依次排定。祈祷的时侯一到,开始就想自已置身天主之前,并作祈祷的前奏,用「设身处地」的方法来固定我们的心思意念。作再一个初步的祈求。此后就作默想的第一点,按照方法运用我们的悟司和像司,于是情意激发:再依次转人第二第三点,都用同一方法来做。待至预定的情意,祈求,定志或其他临时生出的善意善愿,一一完功,那么就用和天主谈话圣人们谈话的方式,加上几句谢恩的话;再加一番省察,检讨自已方才做的功夫是否合宜,祈祷就此结束了。

惟在默想中所生的善念,尽可整日存携,使早上默想的效果能重新发生出来。我人凡是用过这类祈祷手册的,都熟识这个做法。而且有许多书本,不厌其详,排列许多节目,作者不必在此加以排陈出新。

          我人如能按照这类的方法做去,成功可操胜券。这是初学心祷者最合适的一条途径。凡熟谙此道的人们,无需我们再加指出:但须留意,如遇这种方法不复适用,必须政变方针,同时要留心因着误解祈祷的主要性质,而造成的错误,有时还误会到思索就是祈祷,从此不肯用充分的时间来激发情意而和天主讲话。这类的人,如果我们告知他们,此外还有其的祈祷方法,或者他们还可以进步。可是有许多人好像是从来不曾利用或需要其他的任何祈祷方法:却达到了圣德的高峰。我们说「好像是」,因为就如以后可以见到的,人「在默想」中正用下级的能力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特殊变化,竟用高级的能力晤对天主。这种现象,刚在念经口祷时,尤其是在集体颂唱日课时,亦能发现。总之,成圣的路,非只一条,祈祷深造的恩宠,固是进德成圣的有力的帮助(虽非最大的帮助),但它本身不足以构成圣德。一人苟能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慕天主,那么他已经尽好了天主的诫命,不论他用何法祈祷,他的德行已经纯全了,

    还有许多人虽则不停地在努力,而且确是万分诚意,可是他们不但觉得这种祈祷方法毫无裨益,且反受到阻碍,有时更觉祈祷是不能胜任的重负。结果他们所当认为神修的泉源者干枯了;他们的恒心难于保持,必须发奋图强,显出英雄气魄,方得在祈祷上有所进境。或有竟至自暴自弃,至于不可收抬。或在起初,进行顺利,但是时过境迁,却觉祈祷不如往日那样容易,愈来愈难,竟至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像这类的人,可能在下文讨论心祷的各篇中,得到对症下药之方。世俗中人亦勿以这书所说,明明专为司铎及修道者写的,因之望而生畏。如果有意欲度祈祷生活而圣化其日常工作,那么,这本书所指的各点,所说的各种原理,多半可资借镜。

第四章 祈祷方法的改变

极多祈祷书籍,载有推论祈祷的详细方法,可是这些方法,对于普通一般人,每每格格不入,视为难事。这种方法,起于近世,大约到十六世纪,才开始流行。古时修道生活,比较更集团化,人们的信德或亦更活泼,所以这样详细的祈祷方法,大都不觉得什么需要。而且当时对于「私祷」这个名称,也都莫名其妙,不过视为一种「例外举行短期性的工夫而已。古代修士集体举行祈祷,究竟有什么范围,现在也无从确定:大约他们那时的祈祷,可以说,是专以燃起祈祷神火的一法,使于一燃之后,炎炎不熄,稳可烧一整天,因为他们直把整天工夫作为祈待时间。

 

 当时的默想工夫,确是按照思索和审察的意义,以圣书为资料,一字一句慢慢地念,一面念,一面想,而且这样一个默想还可在日间两手工作时或游息时继续下去;或把信德的真理萦回脑际,或取耶稣的奥迹悬诸心目。一再在日间时行短祷,庶几此心不绝归向天主。还有诵念日课,其为祈祷,既有一定程式,且又出于灵感,抒其情怀,述其需要,不但作私人祈祷口吻,直作耶稣的奥体圣教会全体的祈祷口吻。这样一来,一位修士到了他自己私祷的时候,他的预备工夫已经做好,尽可直接爽快正式行祈祷工夫了。

 

其后,时异势迁,修道人事务增多,纷纭忙碌,竟至对公念日课都难以实行:于是通权达交,认为不如每天规定时间来做心祷,作为日常主要功课。此举并非限制祈祷工夫,只是保持最低限度工夫。当时欧洲的文艺复兴,或许加速了这项转变,然而世衰道微,中古时代弥漫教中上下的信德精神,真是渐形衰颓。故到现在,各处修院及各隐修院,亦每天规定时间专做心祷。圣教法典且谕无会籍的司铎做同样的神功。总之,这项改变的结果,将往昔隐修院士整天的祈祷工夫,缩成一小时左右,配合在近代的修士或司铎的日常生活中,使能忙里抽暇,每天总有多少时间和天主神交密淡。

 

这一转变的目的,不在限制祈祷工夫而在保持工夫至少限度,所以一座修院,或一个人,如能把紧缩的时间稍加宽放,而又部份地恢复一些往昔的精神,使祈祷工夫浸入日间的其他时间,那么真可以说求之不得了。因此,神修生活上,念圣书的一举,关系极重,因为且念且想,多少可以当作默想。须知圣书和心祷,是灵魂生命不可缺少的日用粮。一人不肯常念圣书,非但祈祷无从进展,且在神修路上,亦无望其能保持恒心。然而每天定要抽出多少时间来念圣书,这句话也是难说。但是天主的圣宠常能适合各种的环境。而每一修院,天主因地制宜,亦各有其特别的部署。惟如一人原有充分时间,竟无正当理由,而把念圣书的工夫,减至每星期不足三小时:那么他使灵魂绝粮,大闹饥荒,结果,定必不堪设想。再者,念圣书的时间,最好用其一半以供私人自念:因为公念的资料,难以适应个人的需要。

 

在若干修院中,因为情形特殊,不能时常划出,甚至不能断断续续抽出每天半个小时来诵读。在这种情形之下,私人方面,务必设法在主日,或休假日争取机会,念诵适宜的圣书,来滋养他的灵魂。有许多修院,圣书公念,那么私人方面,尽可在三餐之外,另服补品。须知我们救主的言语行实,人人应当熟悉,因为这是天主圣言的启示。常念圣书,可在我们心目中构成救主生动的印象,这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更进一步,我们还该明白神修生活的大纲,尤其是祈祷的道理,就是祈祷的最高阶段的情形,亦当深知熟晓。一人必须具有这些知识,然后可与天主变化莫测的神工,里应外合。即如有时请人指导,亦可容易领会。

 

 这些神业上的知识,一经获得。那么念圣书时,不可念快,一字一句该咀嚼玩昧,即借书中启发的情意,随时祈祷。凡看圣书,先念短经一遍,热心求主佑助。而且应有信德精神,在念圣书时,该想天主的亲笔来示,就在字里行间,但是我们须有信心和依恃之情才能领会。须知念圣书是祈祷生活的基本要素——还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要素——又是绐祈祷工夫一个最好的预备,如果我们把念圣书一事很忠实地做好,则可无需再在祈祷之前墨守成法做深长的审察。因此心祷的普通方式,为适合此类人的需要,就应有所变动。一个人神业上的知识所得愈多,尤其是神修功夫造谙愈深,则不但审察可以减少,而且情意激发——或情感激发——也更来得省力。由事实而论,凡情意一经激发,自会举一反三,把祈祷方法所列的其他情意,渐渐地全部包括进去;而且情意的性质,可能千变万化,难以捉摸,因为一人心中的爱情,千头万绪,殊难条陈缕述。譬如一个母亲伴著孩儿睡觉,望着孩儿,千爱万怜,请问谁能计算母亲缕缕的情绪呢?所以一人祈祷的工夫到了这种境界,当然不能墨守成法,那么所谓成法,此时自当酌予变通,或竟弃置不顾。

 

 心祷方法所说的审察,主要目的是在激发情意——或情感——那么情意一发,便可停止审察,——实当停止审察——工夫到了,祈祷一经开始便能「祈祷」——谓能激发情意,那么这番审察,除了默存须臾收敛心神外,尽可省却而迳行祈祷。当然,这种便捷的祈祷,如果一朝便而不捷,忽告停滞,那么只好重还故道,再用省察发动祈祷。可是我人切勿误会,以为审察是心祷的主要部份。不过审察还能产生其他珍贵的果实,就是对神修上各项原则的信念,对超性生命真实性等种种信念,由于时常的审察和思索,且可逐渐发展加深。但须留意:当我们祈祷不再运用思索时,这种信念,不可让其停止。审察可由念圣书来代替,尤其用默想的方式来念,或在一日中,把方才所念,有意无意间,时常存想。请看一般孳孳为利者,一天到晚「默想」着他的业务,图谋改进,思量发展。那么一人治其神业,如果认真的话,自当竭尽心力,探求门路,追寻真理,一旦觅到,恪遵信守,誓不放松。所以神业问题,理当无间须臾,放在心头,左思右想。这样的默想,总不可稍懈,因为不用心作默想的人,他的神业必致全部荒废。

祈祷方法常勉我人决心定志,这也是祈祷要点,我们切莫忽略。如果我们心祷时,漏去了此点,那么就在行省察查问自己良心时,把我们的志向,重新定过;这样日就月将,决心定志一事,便会习以为常而觉较易为力。惟如染有毛病,须加克制,尤其此病已成恶习。那么便当对症下药,用特种的决心来对付。总之一个人的神修工夫,如果到了可以不用一层一节思索审察而进行祈祷,并能每日另用时间行其省察而重定志向,那么方法式的默想,尽可省却,以与天主倾吐心意,娓娓长谈。一言蔽之,默想不过是「想念天主」,而祈祷是「和天主谈话」,而且这场谈话,大可进而至于「瞻仰天主,爱慕天主」。

第五章 困难的根源
 

凡于神修工夫已有进步,能取圣书且读且思,钩玄提要,供其默想,生其信念,以行其心祷者,其工夫必已到相当程度,若再墨守成法,祈祷之前,层层次次,行其默想,非但可以不必,且反引起困难。这是理有必至,势有固然,尤其在祈祷工夫已有根柢,尽可另换第二种方式之际,因为这一方式,思索尽量减少, 而惟着重于激发情意或情感。此时全部祈祷工夫,无非与天主喁喁情话而已。若其拘泥不化,定要墨守成法行其祈祷,是无异令赛跑者扶杖而行。在这种情形之下,无怪其人对于默想,如压重负,不堪胜任了。可是在讲论第二种祈祷方式之前,我们先要研究一下,为何这种祈祷方法,就是对于此辈神修工夫未臻老练,尚属新进者,也有其窒碍难行之处。

大凡神修学作家,论神修工夫之拾级而登,每以素行冷淡, 罪恶满身,一朝悔改,如何着手者为言。因为一个罪人,或许昧于教理,信德根浅,且又纵其私欲,逞其偏情,这样的人学习祈祷,自当从头做起,不能越级而登。但如从小得到良好教育,道理明白,信德根深,年龄弱冠,天真一片,当其学校毕业,进入修院,虽未深明修道意义,却有其圣召,这样有根基的青年,当然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为之指导,自当变通办理,若必执一不化,定要使之呆行「默想」,足无异落成之屋,责令翻造。

这种有根基的青年,如其对于新习的各端超性事理,以他们信德的笃实,热心虔诚,未能自动感发应有的信念时,那么念适当的圣书,便可产生此项信念。又志向之定,本赖默想功夫,而在他们,则往往可在情感的祈祷中自动定志;如果在祈祷中不定志,则可定之于省察中。所以这般有根基的青年,可说时间已届成熟,不妨应用情感的一类祈祷,虽然在日后或须再行采用默想办法,作为临时调剂。总之,做他们神师的,应当万分审慎,若必要他们墨守成法,强做默想,难免铸成错误;还是引导他们径与天主接触,说情谈爱,成为天主的友好为是。须知人和天主,一朝感情融洽,极易改除毛病,日新又新,仰合吾主圣意。

另外有一个理由,证明这种办法再好没有。现代的司铎或修道人,职务繁重,碌碌终日,只余极少时间,行其神修工夫,治其祈祷生活。所以他在当此重任之前,如其未曾与吾主有所联系,此时责任加身,欲用一种祈祷工夫来配合他的日常工作,定必相当困难。但是如果他在事先早已多少习于情感的祈祷,那么他可很快地养成习惯在工作中和耶稣交谈。即使他在工作之后,再用规定的时间行其默想的祈祷,以便造就他的神业,他已经习念短诵,作为祈祷,而这种习惯却有其无上价值,因为他已因此走上一切动作变成真正的祈祷的第一阶段。

还有一种人的性格,觉得推论的祈祷难乎其难。因为每有其人,见事论事,只凭直观,而怕用理智去层层推究。题目到手, 立即东扯西拉,把所有现成数据,收括起来,下其结论,而不肯多费工夫,苦思力索,探取题中的精理妙义。像这种人,必须磨以岁月,待其见多识广,茅塞顿开,然后对于超性事理的信念,可以增长加深。故在初时,如欲他们立即大动脑筋,把一默想题目,层层次次,前推后敲,定无多大好处,不如即让他们激发情意设法同吾主谈话;再或如此做去而仍难收效的话,则可取其平日喜诵的经文,且念且想,反复玩味。须知这种祈祷上的因难,极易发生,譬如在若干修院中,往往将默想题目和题目的重要各点,隔晚提出,又在次日早上祈祷,再提一遍。修士们第一次听到题目,每在当下,尽多尽少,搜集资料,跃跃欲试地立刻祈祷。可是到了明天,再一听了隔夜的祈祷,已觉明日黄花,不胜厌倦,那里还有心绪去一点一点层层推敲?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惟有设法同吾主谈话,或者另换一个题目。所以默想题目,最好多拟几个,以备不时之需。譬如玫瑰经十五端的奥义,或十四处苦路,为许多人是极好的祈祷题目。还有一法,是世界之上每时每刻总有一地举行圣祭,如能心向神往,参与这时的圣祭,也是祈祷的良好资料。

还有一个心祷困难的来源,是在默想题目的选择。因为出一题目,须得顾到每人的需要,每人的兴趣。有的修院,题目听人自择,那么这神修院,当必有其贤明的常规常例为之范围 ── 特别是有老成的神长指导 ── 自无问题。但如在若干修院,题目必在隔夜当众提出,次日早上,再又分别层次,重提一遍,请问逢着这种情形,如何是好?这倒是一棘手问题,须求一个办法,两全其美。这里就有两个应当避免的极端:第一,每一位修士,不论他灵魂的需要是怎样,不论他祈祷工夫已到如何境界,务必十分留意,切勿鄙视憎厌长上供给的神粮。须知长上供应的资料,自有天主上智特别的作用,充满着天主的圣宠。任何人秉着信德的精神,听取这个题目,心中说:「看,主呀!你讲吧!你的仆役在这里恭听呢!」必可觉到天主深意,正要利用这个题目来光照洗刷他的灵魂。天主所要利用者,或许仅是题目中的一小点,或许仅是片言只语;可是此语为默想者,却含有非常深奥的意义,完全配合天主一贯的指引;那片言只语竟为他是圣宠的泉源。须知天主常把我们所相信的,成就在我们身上。所以人们,特别是在神修路上相当前进的人们,应当在这种情形,要十二分的谨慎。

第二个极端:如其必要人人按照公众的默想题目,划一不二的行其祈祷,硬夺个人追随圣宠指引的权利,这也似乎不合情理。最好取一折衷办法,避免极端:凡是意志诚笃之士,在此情形之下,尽可一面保持他精神上的自由,一面宁可舍己从人,取用那位负责指导者提供的材料,只要所供材料可以应用,即使仅可借以和天主谈话,亦当尽量酌用。但如实在一无可取,既不能切合灵魂的需要,又不能策应天主圣宠的神工,那么尽可心平气和,必恭必敬地把这材料搁置一边。须知在公共提出的默想题目中,天主往往有其寓意,提醒人灵在某端道理上,或在某一德行上须再度加以学习。那么人灵蒙天主宠照,此时尽可按其方法照常祈祷,而另在其它时间,再用思索或念圣书的方法,把天主所示者研究学习。总之,处此两端何去何从,极应出以审慎。如果本人祈祷工夫,欲求上进,必须自由追随圣宠指引,不应受公众默想的拘束,亦当常请教于资格高深的神师,不论其为长上,司铎,或是一位明智的同志。

目前欲求一位适当的神师,每苦难得。但在常年举行的避静中,或在暑假休息时,尽有机会请教一位「专家」,而和他保持联络。这样有资格的指导,一日得到之后,可以向他倾吐衷曲,使他洞悉你灵魂的状况。此后,只须和他不时通信,讨论神修上的疑难。须知我们神修问题,天主始终把他圣宠随机应变就合我们的情况,我们即使无从求取高明指导,天主亦另有办法。惟如神师指导,近在咫尺,而不肯请教,那真愚不可及。

在修院中,尤其在一老幼不齐,程度参差的修院中,如见有人不照公共提出的题目默想,或在默想时觉得有需手执一卷,以定心神,便以此人为标奇立异,自命不凡,这就未免太冒昧了。须知在这样的一个团体中,灵魂食粮同一配给,自不能人人合宜,而个人的嗜好,当然也不能纵容,要在审慎辨别,而保其精神上神圣的自由。但如此一修院,其中习惯已成法规,那么修士们应当接受各种环境之下所引起的种种限制 ── 如灯光的管制 ── 或长上所出的命令。须知天主的圣宠常配合他上智安排的环境,只要一心委顺,托付于天主慈父之手,必定得到天主特别的帮助。我们可以确定、凡在祈祷中,或其它功课中,遇有拂情逆意,总要心平气和,乐天知命,这样神修之进步定比孤行己意,更速更稳。我们须切切牢记,天主往往把祈祷中所必要赏赐的恩宠,留在日间,甚至正当我们百忙之中,赏赐我们。实际说来,乐天知命的人,总听天主上智安排,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尤其在天主好像故意阻塞他的路径时,表其一片委顺之心。可是天主的作风,起初看来,似不合理,而事实上,正是天主千爱万怜,顾惜我们。

第六章 情感的祈祷如何引起

 

    前章论祈祷工夫的困难,由于所用方法不合其人个性,或则不配其人情况。大概方法之合与不合,可从两点测验:第一,观其方法之是否便于施行:第二,观其结果之是否稳妥。此二测验,后者比较可靠,且可说是祈祷入门惟一的明征;因为一人对祈祷方法,如果用得其当,完全适合他的情况,则必能从他的为人和善,爱主情热上反应这方法的确适当。若其资格未到。年龄未足,而贸然用一种艰深的祈祷方法,则必自讨麻烦,不旋踵间,困难重重,而至有始无终,反失其原有的热心。但如一人,能在祈祷中和天主情往情来,虽则言语无多,而同时在其他神修工夫上并不减其热情,且又不自矜骄,尽人侮慢,绝不计较,像这种人,正当让他自动感发的行其祈祷。这是情感的祈祷、我们待后章详如讨论。

 

    但如遇有一人,意志未尝不诚,用力未尝不勤,然而既做不来这类的祈祷,且即普通的默想方淡,也都觉得不济,那么请问怎样办呢?读者且慢,各人固有各人的需要,我们这里提出几个意见,以供采纳,作为解决这类困难的途径。

    时到今日,感谢天主,日领圣体,非但在修院中,即在教友中亦成为习惯。有许多人只用经本谢圣体,亦有很多人,在领圣体后,尽可不用经本,行其通常十五分钟的祈祷。前者因误会了吾主需要我们与他交谈的方式,遂致只用经本上固定字句,而不敢用我们本人散漫无层次的谈话。须知这种谈话式的谢圣体,倒是一条接近心祷的路径,因为我们必须明了,这种淡话式的谢圣体,竟可以说即是真正的心祷。惟如只将谢圣体经文,从首至尾,背诵而已,那就不得算为心祷了。再如我们神领圣体,——不拘用什么方式——作为祈祷的开始,也可不必怎样顾虑如何措辞,敦请耶稣驾临我们心中(因为在私人祈祷中,当如避疫,切忌浮词俗套),只须全神贯注地向往他:因为我们祈祷的缘故,是因他在我们心中,况且他从我们领洗到如今,早已寓居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的灵魂上有天主圣宠,他始终居留着。所以我们神领圣体,竟可加在实领之后,一样进行祈祷。有许多人行其神领,还制成一个节目单来配合他们的需要。

    又如弥撒圣祭的四个宗旨,也可作为祈祷的四个标题,加以发挥,演成一篇与我主亲热的谈话。这四个宗旨:一是欽崇天主,二是赞美和感谢天主所赐种种洪恩,三是痛悔已罪,四是求主赐宠矜怜。这样一篇和天主的淡话,尽可蜕化而成一个主点,分析而成几个层次,作为我们祈祷的题目。通常默想题目,往往分点提出,那么这篇淡话,即可取以应用。譬如我们拿耶稣昔年的隐居生活做题目,那就可和吾主谈起他在纳匝肋时的日常生活,亲亲热热好似良朋好友把臂谈心。我们可问吾主当日的种种情形,而听他如何答覆。我们可以告诉他我们自己一天所作的事情,把我们的工作和他的工作比较一下。我们可以问他,你的工作不太麻烦吗?”你的主顾是不是吹毛求疵,难以应付?你伛偻著身子使锯弄斧,是否使你腰酸背痛?你制造各式器具是不是比若瑟老人家更见精巧?你是造天地万物的大主宰,怎么强迫自己三十年中度这种卑陋的生活?而同时全世界却等侯着你来教训,来救援?……诸如此类问长问短的战话,说了一会,然后我们应当告诉他我们的生活情况,我们的艰难困苦,我们的软弱,我们的缺失,我们的罪恶。是的,特别是我们的罪恶!……因为天主子的降生,是来收留我们罪人,是来从罪恶中拯救他的子民。须知我们的罪过一经真切痛悔,可以引导我们攀附我们的救世主,而我们与耶稣情往情来,交谊深密,也不外乎给他一个机会,做我们的救主。

    如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特殊的困难,如在眼前有拂情逆意,尽可陈述于耶稣。如有一事,纠缠不清,乱我心曲,那么就拿这件事情转入祈祷,告诉吾主。我们再告诉他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困苦,告诉他我们某种世俗的牵累,一时未能或竟不肯斩断。须知欲把分心化作祈祷,把恶劣的或不纯粹的意愿化成圣善的意愿,最好的方法,是向吾主开心见诚,好像和朋友交谈一样,想他是天主特地派来从罪恶中救援我们,从一切引我们犯罪作恶的机会,从我们疏忽懈怠的机会中救援我们。我们切勿忘却,他既是天主,当无所不能,他必能从一切罪恶,懦弱,黑暗,及失望的深渊中救拔我们。我们又不可忘记他的深情厚爱,竟至把他自己进到十字架上为我人类受难钉死。所以不论何人都用不到恐惧,人人都有权利去亲近他,去和他谈话,给他看我们的罪过,和他讨论我们神修所经历的各种情况,有如对医生讨论病情,对朋友讨论业务,对情人畅谈生平,谈其吉凶顺逆,谈其希望,谈其忧虑。

    这一行动,实有至理,且当视为神修工夫各个阶段中最重要,最有关系的阶段。因为在神修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愈早愈妙与耶稣接触,就是在每一神业功课中,尤其在祈祷中,应用各种方法,用任何代价和耶稣接触。这一接触,可使对于默想乏味觉得有味:感到困难者,转觉容易。这一接触,可以纠正对于心祷本旨一般普通的误会:因为大有其人,以为心祷不过是一种心思的演习,是悟司和它的附属诸司的一种工作,借以发现正理,彻悟真理,造成信念,激发志气而已——,是脑的工作,而绝对不是心的工作。然而凡此云云,一究其实,不过是祈祷的前奏,并非祈祷的本身。

    上文讲论神修生活与耶稣接触的妙处,还有一点,亟须在此补充。有许多人,对于一种空洞的观念,所谓德行,纯全,天堂的快乐,每每无动于衷,不能观感奋兴,引不起祈祷的心意,也鼓不起修德的勇气。可是他们自身一经与吾主接触,竟可使全部的神修豁然开朗,顿改旧观,而且往往可以不必苦思力索,不必定下什么特别的决心,竟在不知不觉中,自会修成许多德行,精神抖撇,奋其神业。这种情形,即在世俗场中,亦比比皆是。譬如一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旦见友青云直上,不禁私心仰慕,也奋发有为起来;又如一人情有所钟,党至移情易性,一改其往日恶劣面目。

    这一原则,对神修的困难,虽不能全部解决,至少也可大致解决,因为耶稣是道路,是真理,又是生命。须知我们即在默想祈祷中觉得干枯无味,灵魂好像不能萌发善念,激动情意,看看天主,只是两个字拚成的名词而已,在这时候,我们还是可和耶稣接触——是凭信德接触——深信他的爱情,他的仁慈。我们又可凭着望德来抱持他,凭著爱德来依附他,不论我们感发的情意是如何干枯,只要甘心情愿的接受天主的圣意。这点在后面的一章中当再加讨论。

    对于心祷,有的导师和布道者往往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把心祷当作工作时候心的准备,而不把它当作祈祷或爱天主的鼓动。有人用其默想时间,对着自己大「讲道理」一味殚精竭虑,运其巧术,觅其佳句一有所得,自鉴自赏。这种病态,其治疗之法,就是改用「本人的口吻」和天主谈话。有时候,书本上开列祈祷中所应激发的种种情意,冗长繁琐,疲劳精神,竟使一场祈祷,如执一番苦役。不知书中开列节目,无非指陈原则,并非限人一一做到。若取其一而觉得尽够应付,那么不必再求其次,只要此心悠悠已与天主两情结纳,不论彼此有话无话,已经尽够尽够的了。

    再如过分注意方法之运用,亦足以妨害祈祷的进步,结果祈祷中所发的一切情意,竟成为反射的情意。譬如在激发信德的情意时,一面激发,一面还是监督自己,注意每一举动,心下忖度,是否有当,这样祈祷,可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的心本该归向天主,而反转注自己:所以这种工作实是破坏祈祷,因为祈祷是一心向往天主,不肯抛弃自己,鄙薄自己的力量,祈祷工夫决不能深入。同样的,不断审察自身的缺欠,效力之不过,亦可令我们失望,除非我们能将天主和祂的无穷仁爱常常保存在我们心中。以上的种种毛病,皆可用常和耶稣亲热来往的方法医治之。

这样说来,好像如此这般地把灵魂和耶稣接触,捧了默想的题目和耶稣谈话,我们还是不出乎祈祷规定的方法,仍旧返回到什么「设身处地」和「觉司的运用」两句老话。的确,我们没有理由说我们不可以稍加伸缩地做:因为若是我们不设法将我们的觉司机能镇定下来,这种机能暗中摸索,可能把祈祷事功,全部倾覆。然而于此,另外有一个不同的观点,极其重要,即是这种亲近耶稣的办法,出于自然,自动地配合著各人所到祈祷的境界之外,尚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引人和吾主接触,和这位随时随地驻在我人灵魂,活泼地作我们的主宰,作我们的模范,作我们的情人者接触。这一主点,作者认为极其重要,许多人士行其祈祷和热心功夫,是否有进,皆以此为准则。

第七章 情感的祈祷
 

    关于情感的祈祷这一问题,尚须作进一步的讨论。诸凡熟悉方式行其心祷者,当能记忆在把默想题目所有各点逐一审察之后,接着便激发几种情意,于是全部的祈祷,在和天主或圣人圣女们谈话中结束。祈祷而能在大部份时间激发情意娓娓而谈,这种祈祷便可说是「情感的祈祷」,所以这是默想的自然发展。的确,假若默想而不多少含有情感的祈祷,这就不名为祈祷。故按实际而论,根据一定方式的默想和情感的祈祷,被此之间的界限原来无从分划清楚。在情感的祈祷中,或因默想题目已经熟悉,或因阅谈圣书时已有所感,故即行其审察,亦不过属于次要。工夫到此,只须思索片刻,便尽够想起祈祷题目中的各种意义,而述其衷曲,激发情意,请求,赞颂或其他种种祈祷的动作。这些动作名之为「情感」。「情感」的名目,诚如我们前面所云,是专用于欲司向往天主的各种动作,这种动作通常在激发各种德性的情意中表示出来。因此,祈祷而能始终在这种情意之下进行的,即可称之谓「情感的祈祷」。但是情感的祈祷并不拘泥在定要感觉,或则情绪应当怎样热烈。

    这种祈祷,既是个人和天主面面相对的情话,那么各人倾淡方法,自然千变万化,不能限于章法。要在即用本人口吻和吾主谈话,朴朴实实,随便讨论一件事关双方利益的问题,用不到花言巧语。吾主也不要你高谈阔论,更不要你大做文章。真的,情感的祈祷,花样繁多,难归一致。有时片言只字,而情意无穷。有人明理积衷,只一耶稣圣名,已足供其祈祷。因为这样一个奇妙的名词,含义宏深,尽可以玩味无穷。可是亦有人,搜索枯肠,竟莫措一辞来表示寸衷。他们祈祷只能用诸如此类的说话:「我要……,我不知要什么……,我只是要」而吾主却也会意。无论他们说明不说明所要何物,吾主尽能明白他们所要的,正是他自己。总之,性格人人不同,说法自然各异,但是作情感祈祷者,十居其九不外乎与吾主谈情说爱。而世人的情话,删其粗俗,存其风雅,正为与主谈心的绝妙好词。当然这样祈祷,不是尽人皆能,但如有人对此祈祷,性情相近,那么世人剖心析肝一类的话,正是和天主谈话的大好格局。须知吾主愿意据有我们的心,且愿把他自已的心赠赐我们,所以只要我们会讲一句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话,那么这句话不论如何说法,便是一个完美的祈祷。从另一方面看,拿世俗人的谈情说爱来做譬喻,亦足使我们恍悟祈祷范围扩展到何地步。我们看到一对男女喁喁情话,他们讲的或许是日常的琐琐屑屑,但是正在这些琐琐屑屑上说得两人情投意合。同样在祈祷中,我们的言语或题目,可能是极平凡的,但是我们对吾主所表示的情爱,可能是极大的。

    有许多人,秉性特殊,他们只能引用所熟悉的经文,圣咏,或弥撒经上的祝文等来做祈祷。惟当注意,如果圣教会公念的经文,字句声调正合本人口味,那么再好没有;如其不合,则勿尝试定要叫他作经文式的祈祷。所有「伏祈」「俯允」等字句还是不用的好。圣依纳爵曾提出一个方法,可使不善辞令者慢慢的反覆诵念经文如「在天」「万福」及圣母祷文等。诸凡习诵日课经者,单是一篇圣咏,照样反覆地念,尽可产出良好的结果。我们可把圣咏的言语,祝文的字句,推陈出新,或用「自然流露」的方法把这一句搭上那一句,而让自己的心在天主面前情不自禁地自然流露。我们在前章中已经指出和天主接近其他的种种方法,但是一人情到极处,自能助其灵机,另辟蹊径。

    有几种错误,应当避免。最普通的,是一味的自说自话。须知在祈祷时,应当说说停停,静听吾主是否有话。他在我们的心中,答覆我们,而且他所说的,惯常词义确切,不容误会。当然在这情形之下,我们应当留意,不要让我们的幻想,把自已的切愿当作吾主的圣意,因而自已欺骗自己。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错误,就是想在听不到吾主说话时,应当刺刺不休地讲。不,我们当如刚才说的,在激发各种情意之间,保持一种「自然流露」的恋度。我们会这样祈祷,也证明我们的诚心诚意。有如我们向耶稣说全心爱他,讲这句话,我们必须在默默无言之际,总是这般爱他,方见这话出自真心。否则必须急忙再添几句致其歉意,深怕耶稣要对我说:「某某,你若是真的爱我,你就不应该做这个那个」。这是吾主陶铸我人心灵契合主心的一种方法。

    另有一种错误,是想「感觉」我们激发的情意。须知爱慕天主的情意,定从欲司激发,所以除非这一情意充塞胸际,情绪万千,跃跃于心的情意的本身定是无从感觉的,如欲解释这个理由,我们可把大家熟悉的真心痛悔的道理记在心头。真的悔罪,是把欲司掉过头来趋善避恶,更用欲司痛下决心,谨避犯罪机会,以表其悔心之真。然而此时欲司痛下的决心与专寻淫乐强烈的性欲,及与舍弃淫乐必然的痛苦一彼一此,固仍同时存在。我们在祈祷中亦然,如果我们情意是由欲司激发,那么这些情意是否触动我们的感觉,尽可置之不问。只要我们心中念念不忘是「愿」爱慕天主,那么即凭此「愿欲」,再加圣宠的帮助,我们便真真实实的在爱慕天主了。

    除了我们有时觉得心神干枯,一个善念和一句好话都不能产生外,祈祷的最大困难,究其根源倒是来在祈祷以外。因为祈祷工夫与神修工夫,两者之间,有一个极密切的关系,这点我们到观在还没有提起过,此处我们可先提起和情感的祈祷相关的一点,神修生活上,措置一有失宜,便会影响到这类的祈祷。有一种人对于天主至尊之义,没有了解清楚,所以战战兢兢,唯恐失礼,不敢放胆进谒,纵情而谈。当然祈祷的时侯,理当必恭必敬。但在私人祈祷中,我们是和爱我们的天主彼此交谈,祂要我们膝下依依,非常亲近,祂爰我们万分热切,甚至把他的圣体圣血,绐我们做粮食,用以表示祂是如何热切争取我们的心。祂愿我们很自由的和祂谈话,祂且优容我们,如果我们对祂大献殷勘,虽稍有不恭,祂也不同我们计较。此外祂是疗治我们疾病的圣手。我们在祈祷中,有什么不合的地方,如失礼等情,祂也能立予纠正。我们宁在恭敬方面有不到之处,而和祂亲近;求祂把疾病治愈,不要拘泥礼貌而和他疏远。

第八章 进步的发展
 

    我们从这一点攀登祈祷的高峰,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正式祈铸时,将祈祷的本身简化;第二条是将祈祷交织在整天的工作中。这两条路径,彼此关系,且深且密,所以最好一起讨论。祈祷在化成情感的祈祷后——即不假思索而始终专务激发情意的祈祷——应于一日之间用念兹在兹的方式频频重发此种情意;但情意重发,不求其长,但求其不失本意而多用其本人的口吻,或竟不看一语,但行一笑,一盼,一睐,心神的一向一往,这些小小动作,可能连自己都没有觉察,而对我们的挚友耶稣,是含情脉脉,无异倾心而谈。如果我们能习以为常,祈祷可能在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不断地保持着。如果我们在困难时能心中默祷,求赐佑助,保其忍耐,又在天主上智特别的安排中,能出口赞颂,或如圣斐理伯内利,遇到逆境,「不称心的事」,便感谢天主。这种欣然接受天主圣意的习惯,特别在患难痛苦之中,虽然只在内心嫣然一笑,亦不失为极有价值的祈祷,而且感动主心,更有非常效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正式规定的祈祷,固不容忽枧,可是我们不必怕惧这个正式规定的祈帱,在自愿添加的祈祷中,可抽用一部份的时向来作无言无语的默祷。譬如拜圣体的工夫,尽可只用几句话,或竟不发一语,此一办法,如果我们觉得容易的话,可勿存心想得什么大赦,或其他的神恩;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念诵一套经文,反而使人精神疲倦,终觉祈祷乏味,而至心神不属天主。有许多人喜欢效法玛尔大,跪在吾主足下时,絮絮叨叨,渎请不已,贪得大敕。而不知伯大尼的玛到亚却占了优先,多得便宜。我们如欲多得便宜;也当力占优先,用其大半时间静伏吾主足下,一次所得,定必多于他人累次伏主足下而渎请不已者。

    如此静伏吾主足下,有时竟会怦然心动,用一会儿工夫,含情脉脉地想念天主,瞻仰天主,这种有其特性的祈祷,可称为「简化的祈祷」(通常称为「简单的祈祷」但前面说过,此一名称,可能引起误会,此处宁可避而不用)。这简化的祈祷即是极有价值真正的祈祷,倘能把它尽量发展,还是听其自由,不让它受思索成激发情意等刻板手续的拘束为妙。实际而论,如果所谓情意容易滋发的话,或则激发而感有兴趣的话,那么为稳妥起见,这一激发,自当不容忽视。但如情意滋发,实非偶然,既感不便,且觉乏味,那么可不必拘泥硬干。在干枯无味的祈祷中,这种难以激发情意的光景,更为普通。此时,人与天主彼此联系,只赖欲司的一缕情丝,看来真是微乎其微,那么此时可以不时地激发微意,以免「分心」走意,可是也当做是自然,不可硬做。当知祈祷干枯之际,亦有时稍觉慰籍,灵魂享受天主的甘饴,这种一甘一苦意志的磨练,实为天主所喜,亦为灵魂大有裨益。可是祈祷时,如果分心干枯得实在利害,任何热情都发不出来,那么此时只能专用欲司来祈祷,当如比尼神父所云:「愿意尽用祈祷的时间来爱天主,而且爱他甚于爱己;愿意尽用祈祷的时间『愿』求天主赏赐圣爱之情;愿意尽用祈祷的时间来,『愿』将此身委交天主圣意安排。人们须懂得清楚,如果我们用心『愿意』爱慕天主(姑待后论圣宠如何潜移默化发人爱主之情),即此一愿便是真真实质的爱慕天主;再者,如果凭其欲司所发真切的情意,甘将此心臣服于所爱或所愿爱之天主的圣意,用以契合主心,则亦能因此一愿之动,我们立刻实行此一契合。故实际而论,爱情非他,不过『欲司一愿』之动而巳」。

    祈祷工失,谓可无需念其句斟字酌的大套经文,好些人视为奇谈,我们不妨稍予引伸其义。这条真理,作家们每引用母子的臂喻来解释。当一慈母坐在摇篮旁边时,她往往不知不觉地流露出许许多多又爱又怜的神情;当她怀中紧抱着孩儿时,她对孩儿一片柔情,却尽在不言中。即在世俗朋友来往中,更其在情场相恋中,不用说话,只足一倩笑,一盼睐的姿态,效力之大竟不可以言语形容。同样的,我们和天主来往,有时也可把天主要我们说的,全在默静中表白出来,这种祈祷,当然不能引以为常,也不是尽人皆能。但是如能在祈祷事功中激发各种情意时,中间时作小小顿挫,跪在主前,一意地承行主旨,那么我们往往自然而然会作片刻默存,而且觉得这一默存,真是获益匪浅。如果这点真能做到,我们很可确定我们真在祈祷,因为我们如此默存,正是行其信望爱三德功夫,实使天主喜悦,又是默默的求他赐宠垂怜。这样的祈祷,可能时常行之于拜圣体时。基于此点认为容易办到而愿继续深究者,可参考高撒得司铎所著之祈祷论·或祈祷的进境二书。

    行此简化的祈祷,最有利益之一点,是在容易把祈祷伸展于日常的工作中,圣化一日的工作,使它竿头日上。因为我们倘能圣化工作,即圣化自已。这种祈祷,固有程度高下之分。有时极感密切。从中我们的三司全心向主,而且虽则对于祈祷还是新进,资历未深,竟亦得一尝天堂所给可感可爱的快慰。有时却感像司空空洞洞,飘荡无着,就是悟司也觉无所依归,欲司只能工巧匠凭其信,系着天主。但在任何光景之下,我们尽可保持这种祈祷的姿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欲司既转向天主,其他诸司亦在尽好我们本分各自表示与主给合,本分尽好,当然就算承行主旨了。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真正的祈祷。而我们在做劳心的工作时,更可明显这种祈祷的功效。

凡是习于热心,勇敢地恒心每天做默想的人·他们的祈祷可能是属于这一类。因为他们欲司凭其信德归向天主,再凭爱德把欲司和天主结合,而默默的祈祷着;其他诸司则奉行着天主的圣意,或行默想,或诵经文,或做其他功夫,如执教,做手工等,一如天主圣意所定。的确,为好多人行此信德的祈祷,似乎少不了运用五官,有如念攻瑰经或热心短经。因此往往我们可以看到一人忙于诵经默想,但是他确已达到凭着信德而行其祈铸了。那么,我们在此可以不必多说信德的祈祷如何便利,尤其是为司铎或终日勤劳的修士修女们,他们比隐修者更当注重这点,因为学会了信德的祈祷,他们此生此世,大可连续不断地祈祷,而且因此他们尽可以说工作就是祈祷。

 

 

 

 

笫九章 生活的完善
 

   在前几章中,我们指出祈祷是和天主友善亲爱的来往,而且还看到祈祷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和世间朋友交往一样。真的,祈祷确是一种超性的功夫,所以需要依靠天主圣宠的力量。这是我们主题中要点之一,前论未能顾到。但是涉笔至此,必须一讲:原来圣宠的神工,是和一人本性的工作密切联系,彼此并行,所以人和天主的亲密,说是本性的加深,倒也是极合情理的。

    我们还可借著讨论这一「并行」的机会指出一点错误,这点错误,传布之广,出乎意外,而且往往阻碍祈祷的发展。这一错误便是有人相信除了苦思力索,层层次次反复推论刻板的祈祷之外,别无其他简化的祈祷,除非奇特的光景,有如到了默观祈祷的最高境界,时或有「神视」及「神魂超拔」等事;这些纯然是次要的,对于祈祷的全部发展,并非必需。这一极端论调,拘泥不化,真是大错而特错。须知祈祷的展开和人与人间交谊的展开是一样的,也有它的时节和变化。所以, 假定我们祈祷的方法和我们同天主结合各人特殊的情况不能适用,那么困难会就此发生。譬如一人能做情感的祈祷,若叫他一定要做所谓推论的祈祷,那正是加以重负,益处全无;再如有时发一情意,或单发某一种的情意,已可心专神一的祈祷,那么再欲强其多发情意,反而使人心烦虑乱,无所适从。故凡欲和天主默谈心照者,任何方法强他分们别类连发情意,结果每至弄巧成拙。还有,但若天主只赋圣宠于我们的欲司,愿意我们单凭信德和祂结合,那么任何方法运用悟司像司,只能引起分心,成为圣宠的真正阻力。还有些人巳经达到祈祷功夫的高峰,而失足倾跌,陷于重罪,这种人自当先行痛悔私欲,补过赎罪,然后以恢复到祈祷的原来功夫;他们虽或无需再如初学拾级而登,但欲恢复原状,其人自身也大有问题。所以在同吾主亲密的每一个阶段中,祈祷的格式必须因人制宜,若是选择不当,势必引起重重困难。

    但是祈祷工夫的最大困难,祈祷进展的最大障碍,却生根在祈祷本身之外,即在我们神修生活的一般情形中。祈祷之有效与否,全看我们的宗旨是否纯正,我们的忠贞是否真实,我们的爱情是否出于至诚。任何事物凡能使人和天主亲近者,即足以帮助祈祷,如其不能,则足以破坏祈祷。我们在前章已经见到;何以念圣书为祈祷之必要,因为念圣书可使我们和天主相熟而习其教训。但是单看圣书,殊感不足,须知从事祈祷求其进步,基本的要点,即是须存自谦心,信赖心,以及渴望和需要天主之心,而在祈祷中追求天主时,及在平日一心承行主旨时表示出来。凡此存心,如缺其中,便可从祈祷中反映出相对的失败。

    还有,凡人的良心,心灵,明悟和行为,如此四者不能日趋纯洁,祈祷不能有所发展。良心必须纯洁,因为祈祷是和天主来往亲密。故如习犯罪恶,玷污良心,就是直接否认爱慕天主,我们的心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宣告与天主脱离。那么祈祷自然不会成功了。就是通常习犯规矩,如果已觉其非而又明知故犯,不肯痛改,那么过失虽小,亦足以使我们无颜晤对天主,亦即不能与天主谈话,用其一片至诚,趋赴主前,听受使令。须知真正的热心与祈祷之成功,全在专心一志侍奉天主。为此,每位司铎或每位修士修女,和凡愿在修德成圣道路上前进者,应当至少每天一次,恭恭敬敬,口不出声的面对天主,此举关系重大,幸勿等闲视之。

    良心的纯洁,欲求达到纯金粹美的程度,必需坚心定志,决不容许自己故意得罪天主,违背天主圣意。思言行为,一经觉察有违天主圣意,立予克制,不容稍缓。一人软弱跌倒,粗心冒失,时时不见,但是我们应当刻刻留神,加紧防范,绝不客许故意犯罪。即使一犯再犯,竟至一日之中犯至七十个七次,我们仍当每犯一次,立予痛绝,一面悔恨,一面深信天主仁慈,急求天主宽免。这样,我们所获于谦逊者,反比失于罪过者为多,而此时有恃无恐回归天主,所给天主的光荣,亦较当时犯罪所剥夺天主者为多。所以一人私通天主的仇敌,而欲祈祷成功,岂非南辕北辙,作其空梦?须知人性的软弱,沉湎恶习,未能勇于改过,自在意中,但是上阵奋斗,应当勇往直前,再接再厉,抱定宗旨保持良心的纯洁,诸凡足以得罪天主者,誓必扫除一空。

    心灵的纯洁,在于保持此心一切的爱情,专为爱慕天主,不过专爱天主,单将我们心中有邪的缕缕情丝,斩绝净尽,尚嫌不移,因为我们对于世物,即属合法的游戏,工作,人物或任何东西,若是念念不忘,过分牵挂,是即心有所分,不能说是全心爱慕天主。一人心中固然不见有所牵挂,但当放在天主和祂的圣意之下,务使不能篡夺天主地位,因为天主是我们思言行为的原动力。须知神修生活,是和耶稣谈情说爱;耶稣把祂整个的心赐给我们,在苦架上钉死时,流出了他最末了的一滴宝血,他也要求我们奉献整个的心,我们要愿意将心全部给他。如果连这个意愿都没有,我们决不能含情脉脉地静对看他。所以心中只要有了一个稍微过分的牵挂,就会昏迷,我们向往天主的视线,薄弱了我们需要天主的愿望,减少了我们投奔天主的努力,聋了我们的听觉,再也听不到天主的声音,这就是祈祷诸多困难的一个大根源。

    这种世物牵挂的作祟,不但是为简化默祷之累,即在我们正式祈祷工夫中,激发情意,如其一发之后,觉得我们的心,一心两用,半属天主,半属世物,那么这种情意,有名无实,自己听了,亦必汗颜无地。所以我们必赖天主指示何物牵挂掠夺我们所献的全燔之祭,然后我们得与天主尽欢和好,因为天主愿独占我们的心灵——祂是一团烈火,所着之处,必须全毁全灭而后可。

    讲到明悟的纯洁,我们必须严格控制,经常控制思想记忆,小心翼翼,把所有一切不需要的,无足轻重的,空虚的事事物物。一概屏绝,而把天主和天主的神工,一一回溯追忆,绘声绘色地历历悬诸心目。凡要在神修路上前进者,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克苦工夫,这种工央比打苦鞭效力还要好得多。的确,没有这种克苦工夫,单是肉体上的苦工,可以说是无运用处。这种内心的克苦,应当展开到我们的情感上面,特别是须控制忿怒,恐惧,希望,忧愁,喜乐等情…人如把他的希望,爱情及信赖完全集中于天主,那么遇到天主试探他时,或被人们磨折无可奈何时,他可不被怒情所夺,而又决不空自怕惧天主上智圣意的安排:因为他深悉一生之中,琐琐屑屑,莫非笼罩在天主的圣意之中。他逢到物质损失时,内心也不致陷入重扰,因为他知道天主的财产便是他的财产:他视世俗的快乐,真如烟云,无足留意,因为他认识天主圣受的真趣真乐。

    行为的纯洁,吾人每称之为意向的纯洁,这一纯洁,在继续不断的监视着我们行为的动机。其次,在时刻不停的努力,一举一动,无非为爱慕天主,无非为承行主旨。所以欲求行为的纯洁,必须和我们自爱的偏私,发动铁面无情的斗争,因为我们一举一动,常被这自爱的偏私所怂恿鼓动。所以一位修道人,当其已经习惯修院生活而能忠实地守好会规时,那么,此时应该更上一层:所谓更上一层者,非谓用力猛进,务求出人头地,只要致力于如何在平日普通事功上使他的意志纯一不杂。我辈基督的信友,修德进业,欲达纯全之境——除却几种特别情形之外一一这条路径是最可靠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施诜的若翰说的有理:「彼当日长,我当日消」。所以一切凡是追求一已的荣誉,一已的非分安适,一切只为一已小我的这种动机,无论借用什么名目来斯骗自已,尽其爱人之道呀,求其德行深造呀,总是与基督叫人「弃绝自己,追随其后」的大经大法完全相反。

    这样说来好像过于高深,反而令人望洋兴叹。但是祈祷工夫的进展,并不严格要求这四种纯洁的尽善尽美,因为人如能将这四种纯洁做到尽善尽美,实已超凡入圣;但是我们仍须兢兢业业向着这类纯洁的境界迈进。我们应当愿望这种纯洁,我们应当求主赏赐这种纯沽,而尽心竭力去争取。可是如果没有天主特别的助佑,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多大的成就。但是天主仁慈,无限无际,他惯在这种情形之下悯伶我人的软弱而出手帮忙。像宗徒们那时候整夜下网,劳而无功,耶稣奇工妙运,一刹那时,便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但是他要求我们尽一方面的力量,继续出海去下网,恒心做好,使他欢喜,不管怎能样劳而无功,只是一咏祈祷。圣女小德肋撒给与我们神修上一个极好的榜样,足以激发我们的勇气。有一次,她看见神修小路,有如一架云梯上通于天,天主站在顶端等候着,用亲父亲母慈爱的眼光,俯视他的一个小儿使劲用力拾级而登。这个小儿——就是代表我们——想爬上第一级也力不济;惟有把他小小的脚拚命的往上跨。天主终于可怜他,亲自降下来双手抱了他,返身上去,直到顶上。所以圣女小德肋撒很肯定地说天主的仁慈固然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亦不可或缺,就是我们的脚应当拚命的往上跨,切勿因着一再努力,劳而无功,便自望洋兴叹。这好像是神修上的一条定律,一切的进境最未了还是靠天主,但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自己虽碌碌无能,但是天主有言在先:「我必来求援救你们」。

后续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灵魂的能力

第三章 推论的祈祷

第四章 祈祷方法的改变

第五章 困难的根源

第六章 情感的祈祷如何引起

第七章 情感的祈祷

第八章 进一步的发展

第九章 生活的完善

第十章 祈祷和神修生活

第十一章 前进的途径

第十二章 不祈祷的害处

第十三章 司铎的祈祷

第十四章 天主的儿女

第十五章 怎样和耶稣同化

《心祷的困难》

目录 ~2

第十六章 基督生长在我们内

毙十七章 主与我们同在

第十八章 祈祷的责任

第十九章 信德的祈祷

第二十章 「蒙召者众……」

第廿一章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这本书一共21,是一本非常好的灵修书籍,可惜小德兰只有前九章,如果那位朋友手上有这本书,不愿独享,愿意放到网上与大家分享的,可以电邮:dadelan@xiaodel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