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灵界的默示」一书中,尝试描写属灵世界的故事及其真相,现在我愿借着这本小书,尽力叙述不同时候,不同地点所发生的故事。 现在我以会话的方式来表达有关我在入神状态中所相交的各种人,在地上生活时所发生的奇异故事,以及他们所叙述极其宝贵的经验。在描述这些故事与小插曲时,并没有提到相关者的名字与地点,那是因为这些故事的相关者,都对这些保持沉默听致。不过,我曾经接近其中大多数的相关者,并且向他们询问这些问题。有主人曾经给予必要的说明,可是要求我不要公开他们的秘密。因此我就应他们的要求,删除了这些部份,同时也省略其姓名与故事发生的地点。 过去二十除年间。我曾多次旅行,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气候下持续漫长的传道旅行,其间遭遇到极大的艰难与逼迫,由于四处游历与辛劳的缘故,徤康隋形有相当大的改变,且受到伤害。因为目前的身体已不如往昔,不能像以往一般频繁地旅行。因此我经常为了人们灵命上的益处,而将一些属灵文字印成书刊问世,我也知道借着这种方式,可以使自己所领受的传于还未直接到达,或无法到达的地方。 我在以前所出版的书刊中,曾经举出许多实例,证明神借着祂的旨意与恩惠,确曾在过去祝福这样的事奉。它们都是一些很笨拙的文字,可是却被翻译成世界上三十种不同的语文。我真诚而热切地盼望主能以同样的方式来使用这本书,振兴读者的灵命,并藉这卑微的事奉,归荣耀祂自己的圣名。 拙著的附录中,并收录了我的论文「真正的属灵生活」,几个月前,它曾刊载于某一份宗教报纸上。 孙大信于撒巳至 主彼一九二七年九月 |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想必有许多比小说更奇异的故事,或是比想象更为宝贵的事实,没有被记录下来,以致于人们遗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隐藏的事没有不显露出来的」,在灵界中几千年前的事件,一定也宛如今日的事,被记载在永远的书册上,并且供人阅读。对于能够沈潜于此一境界的人来说,就能够自由地与数千年前的人交谈,也能够发掘出在地上所传达的历史中,被遗漏的各种珍贵宝物。那些在学者之间所争论的问题,也在等待他们使其显明出来。 然而他们今天所要诉说的并非对历史的探求,而是拾缀一些惊人的故事,并藉此阐明属灵的真理。以卓越的灵觉与身居死亡彼方者相交的人,都以大同小异的表现向我们说话。 「天人所言,是由其内在心情的动作立即产生出来的……地上人类半个小时也无法诉罄的事,他们在一分钟内说完还足足有余。此外,地上人类需要数页篇幅才能记载清楚的事,天人只要二、三句话就可以表达完全。」引自(薛丁保尔格著「天堂与地狱」》而孙大信本身也曾如此描述天堂:「当他们想与我谈话时,只要在一瞬之间就可以把他们的思想倾注于我心中。就好像我们在谈话的时候,未发言而先知其意一样。灵界的语言是不必学习的,当我们舍此世而达彼岸时,立刻就能轻易地使用,就好像婴儿刚降生这个世界时,就能自由地呼吸空气一样。引自「孙大信的生涯与思想」》他还曾多次提到,即使以几本书的篇幅,也无法将他听见所闻的深奥意义表达出来。那是因为他经常以自然界和人生为材料,以其中的一点一划来捕捉其背后的深奥意义。当我们阅读这些简单的故事之后,会觉得人间充满了凄惨、悲痛、不公平、黑暗的事,可是不久他们完全隐入坟墓的彼方,而那里却闪烁着父神的灿烂光辉。那里不容许金与玉混淆,分别一切的义与不义、爱与无情,我们都要在那里接受公平的审判。这并不是陈腐的劝善惩恶主义的权宜之计而已,我们的良心;天地间无可造假的法则;以及用永恒观点所见的世界历史,都可以为这件事作见证。因此,即使我们是最徽不足道的人物,仍然应该从各人的立场,日日夜夜地寻求祂的国和他的义。因为祂保证,任何一个真诚的祈求,都不会白白地落空。 原著者在书未出版之前,就为了日本读者而把原稿送来日本翻译,遂使本书日本版能及早付梓,鄙人在此由衷表示感谢之意。附录的「认识神也认识自己」一文是其后另行送来的。为了方便起见乃补在后面,希望著者得以见谅。 当此书即将在日本出版时,他正以孱弱的身体勉励自己在有生之年殷勤能做主工,仿佛独自冲入黑暗世界一样地展开传道旅行。愿神保守他,在逼迫和饥饿等所有的危险中保护他,愿所有读者与我们一同祈祷,求神彰显伟大的荣光再度带领他平安归来。 日大版译者金井生 主后一九二八年五月七日 |
从前有一位富翁,他为了得到今生的平安与慰藉,极尽平生之努力,赚取金钱,享受丰富而奢侈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他没有孩子。他身旁的熟人和所有的朋友,都非常尊重他,也都想尽办法来使他快乐,可是有一件事却使他非常痛苦、烦恼。他经常恳求他的明友和妻子说:「请你不断地为我代祷,求神恩待我,赐给我一个孩子,使他能继承我的财产、家世和名誉。」不久,神垂听了他们的祷告,赐给他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为此,他与人们一起欢欢喜喜地庆祝——大摆宴席以感谢神的恩惠与怜悯,招待所有亲戚与许多朋友,并且捐献大笔金钱给慈善机构。所有的宾客都一齐为这婴孩感谢神,并且祈求他有长寿和荣耀的人生。双亲为他们的儿子准备好各式各样的计划,充满无限的期待与希望。幼儿不断地成长,父亲供给他各种的欢喜与快乐,当他六岁时,他父亲已为他作好十五岁教育安排。甚至让他在家中接受特殊的个人教育;十八岁时,他结婚了。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乃过着平静而富裕的生活,邻居们对他们都有很深的印象。 善变的人生 当他们正享受着人生的各种欢乐时,根本无法想象什么是痛苦与烦恼。 但是在他们婚后几个月,却遭遇到相当大的灾难。起先是深爱他的父亲因罹患霍乱而去世,几乎花掉了所有的财产。不幸的是,人生往往是祸不单行。当他正为凄惨的死别伤痛时,强盗却浸入他的家中,抢走了金钱与所有值钱的物品。富足眷顾他的朋友,恶运却试探他们,这些变化使得那些为私己的利益而前来巴结的朋友们,一个个舍他而去。这些飞来横祸,乃使他不得不对这个善变的世界大声任呼:「噢!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我当往何处去呢?我的妻子也快要临盆了。下幸的是,我对孩子的出生,无法像父母对我的出生一样感到欢喜与幸福;而且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无法像我父母一样用尽一切方法去照顾他。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何这么不幸?」他善良的妻子听到那充满悲哀与痛苦的哀号时,就用她那温柔而充满爱意的手拭去他的眼泪,并且安慰、鼓励他说:「我亲爱的丈夫啊,请不要哭泣和悲痛,只要仰赖父神。无论神现在让我们遭遇何事,都是对我们有益的;无论祂带领我们走何路,一定为了使我们有更美好的将来。请你不要失望,像个男子汉一样地振奋起来吧!」 几天以后,他们在悲哀的逆境中生下了一个孩子。他竭尽所能地照料妻子与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隔天就夭折了。他埋葬了婴儿的遗骨后,回来竟发现妻子已陷入昏迷的状态。于是他用冷水灌入妻子的口中,然后坐在床上,让妻子的头靠在自己的两膝之间。过了一会,妻子恢复意识,张开了眼睛。丈夫因苦恼与失神而疲倦不堪,而妻子则极其衰弱且心情恶劣,因此他们只能以爱怜的眼光互相对视,静默无语。他们极其难过,泪水从苍白而无助的睑颊上淌下,丈夫擦拭着妻子的眼泪,但不久,她的眼睛就永远闭上了。可怜的丈夫因为无法承受这打击就昏倒了,只有神知道他们的景况。一位邻居刚好经过那里,发觉他孤单可怜的昏倒在地上,于是跑去通知附近的朋友和熟人们,他们才赶来为他那死去的爱妻准备葬礼。当他们扛着棺木往墓地去时,他也跟着去了,他站在墓旁悲痛地哭喊着:「我愿意替我的妻子死,否则希望能把这份悲伤与苦恼深深地埋在墓中!我真正的朋友、同情者,我所爱的竟然弃我而去,进入冰冷的土中。噢!我是何等不幸,何等可怜的人啊!我所有的都已被夺去,在这世界上就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一说完他就昏倒在地上。这足以撕裂人心的悲恸情景,使墓地周围的人都掉下了眼泪。他们轻轻地把他扶起来带回家中,休息片刻之后同情地安慰他说:「事情既已发生,便无法挽回,再怎么悲叹也没有用。早晚我们也都会永别这个世界。」 弥赛亚 到如今,这个善变的人生才真正对他造成莫大的变化。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他便去拜访一位宗教家,并且深感兴趣地向他学习信仰上的真理。但光是这样,仍然无法使他混乱的心灵得到满足与平安。于是他单独进入森林中,住在洞穴内,用整个心灵迫切地向神祈求:「噢!创造我的主啊,请把我从这个世界挪去,否则请祢怜悯这个可怜的罪人,让我看见祢那神圣的真理与亘古不变的荣光,使我得着新的生命。」他不断地等待神的回答,继续迫切地祷告,过了几天,神终于以祂的应许回应了他迫切的祷祈:「凡寻找的,就寻见。」(太七8)某天清晨,当他坐在洞穴入口回想自己的往事时,看到一个人正朝他的方向过来,这情景深深地吸引着他。当他看到这位新鲜的陌生人时,心中浮现了各种想法。他一边想一边告诉自己:这个人大概和我一样,有许多苦恼,因而厌世,才流浪到森林里来,想找寻可休憇的地方和平安。或许他是个真正事奉神的人,想在俗事繁忙之中保有一颗爱神的心;我现在暂居的洞穴,也许是属于他的。或者他是一位迷路的旅人;要不就是一位牧人,到这里来找寻他失丧的羊。总之,他的前来一定具有某种深奥的意义。」不久,这个人来到洞穴附近,以无比的爱和同情向这个失望的隐士打招呼。他立刻站起来,极其诚恳地请那人坐在铺于地上的毛毯上。旅人坐了下来,他们之间就展开一段饶有意义且令人感动的对话。 寻道者:「请赐告你的大名,好让我得着欢喜。并请容许我请教你来此的目的?及将往那里去?」 弥赛亚:「你无法了解我名字的意义和内涵。我是真正的牧人,为寻找拯救失丧的羊群而『从天降下』。」(参约三13) 这位真理的追寻者无法充分了解弥赛亚的位格与话中的意义,不过此刻他心中却深烙了难泯的印象。这黑暗洞穴中的黑暗心灵,在这旅人的荣耀光辉映照下,他顿觉自己就是一只迷失的羊,为寻找真正的牧者而在他面前悲伤地站立着。这位真理的追求者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恭敬地询问弥赛亚:「祢从什么时候开始您的工作?」 弥赛亚回答:「从创世之初就开始,直到如今。」 寻道者又问:「真的吗?那么,祢是一位预言家了。请把祢自己完完全全地告诉我,也请祝福我,让我成为祢的弟子。」 弥赛亚是互古不变的 弥赛亚说:「我为了拯救人类而道成肉身,从那时到现在还不到二千年,不过在更早以前我就已经存在了,我是永远存在的?永在的父』(参赛九6;约十四9)。谁也无法像我一样,既是君王又是祭司。从这世界的观点来看,我是「无族谱」的(参来七2 ~3;路一30~36)。在我还没道成肉身之前,我乃向那些爱我者显现,帮助且祝福他们(参创十四18~19,;约八56~59;但三26)。现在又垂听了你的祷告,要赐给你平静、安息和永远的生命。」 真理的追寻者听到「永存者」这一番令人感动的话后,立刻情不自禁地冲到弥赛亚面前,大声呼喊道:「噢!我的父,,我的神!我今天才发现在祢里面有创造我生命的造物主。我现在已经得到一切了,因此我觉得这地上的损失根本算不得什么。从今天起,我就是祢的儿子、祢的奴仆;而祢就是我世上唯一的一切。祢为什么一直向祢卑徽而可怜的仆人隐藏自己呢?」 不受苦就不能得益处 弥赛亚回答说:「我的确长久远离你,那是因为在此以前,你尚未准备好接受这启示。 但实际上我仍是与你同在的。而且我在人的心灵中显现自我的内在启示,比起我有形的显现更合乎我的本质。就连你被许多灾难所捆绑的悲苦,也是为你将来所要行的特殊道路而预备的。借着悲伤与苦恼,可以吸引真理的追求者来归向我,这种方式能扩展人类心灵的容量,引导人走上奇异的道路,充满了神圣的祝福与喜悦。痛苦与烦恼,往往会使人认清自己的缺点,并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开始寻找满足,至终发现自己唯从神方能得到完全的满足。」 寻道者:「噢,我是何等幸福的人哪!噢,我的救主!即使我身上所有的毛孔能大大张口,也无法诉尽我对祢所应当献上的感谢。现在我又知道,祢不是只求嘴唇的赞美,乃是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以及祢所居住的心灵能够靠着祢充满喜乐,希望藉此促使我们不禁要赞美祢。噢!创造我的神哪!请原谅我的无礼与背谬,容我问祢一件事,我在一生中得着这么宝贵的机会,难道就如那些主张只有今生的人所说的,是一种主观的经历吗?但我绝对相信这个启示是客观而真实的。」 启示是客观的 弥赛亚:「我儿啊!不要为这世上的博学者烦心,他们多半是没有信仰的自我主义者。因此他们的思想谬误,而且是「瞎眼领路的」(译注:太十五14)。上帝借着祂,创造了可以容纳造物主的整个宇宙,但受造物本身不是神,也不是神的一部份,然而它们并非与神的存在毫无关系。因此如果说受造物没有客观的形体,只有主观的存在,这是绝对错误的。实际上,我的仆人们所表明的属灵经验并非主观的想象,而是客观的真相。不容置疑地,他们一定与我有亲密交通才能得到这些经历。」 真正的财富 寻道者又说:「噢!我的神啊!请祢赐给我恩惠,好让我今天所得到的祝福能充满我整个人生,因为我很软弱,又经常漫不经心的,请祢不要让我失落了这些祝福,能忠实地持守到最后。」 弥赛亚:「你的根本问题是在于不断地张开眼睛祈祷。即使你丧失了地上的财富,也不必在意,因为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而你目前拥有的真正财富,若不是你将它丢弃的话,谁也无法从你身上夺去。现在你就像一个坐着小船,在洪涛巨浪中载沈载浮的人,船被狂风巨浪打翻了。那个人拚命地游泳才平安抵了岸,可是除少数揣在怀中的金钱之外,所有的行李都随波而去了。当他上岸时,一些强盗又把他所拥有的少数金钱抢走,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不过,他心中却拥有任何人所无法夺去的真正财富与平安,因此绝对不会苦闷。于是他边以颂赞主奇异恩典的诗歌来崇拜主,边离开那里,开始从事所交付他的工作。现在你心灵已经空虚了,因此你也能藉丧失地上的财富与尊荣,来接受真正和永恒的财富,你应该为此感恩才是。『看啊!我经常与你同在!』因此你要去『喂养我的羊』(参约廿一17。」 真理的追求者甚为尊崇与感谢地冲到弥赛亚的脚前。弥赛亚为他祝福后就不见了。于是他重新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以心灵去为主作工。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圣徒,当他做完每天的工作后,就会进入丛林中的一个洞穴里祷告、冥思和代祷。 有一天,一位哲学家经过那里,看见圣徒在洞穴中跪着的样子便大吃一惊好一阵子,只能目瞪口呆地站着。 不久,他进入洞穴中询问,可是圣徒却因已深深入神而没有回答。哲学家至少等了半个小时,当他正要离去时,圣徒发现他,于是请他进入洞内,他就坐在圣徒旁边。二人片刻无语,不久哲学家打破沉默,对圣徒说:「这洞穴就是有名的『强盗的巢窝』,你知道吗?」 强盗的巢窝 圣徒回答说:「是的,我很久以前就知道这件事了。这个洞穴是强盗的聚集处,可是它也是我的避难所。因为在城中我被许多人包围,过着忙碌的生活,因此想逃开那里,以便清心祷告和冥想。我觉得,当我被许多事故与杂务缠累而无法灵修时,心情就会混乱,这时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或是对我的属灵生活,都无法得着真正的益处。因此我才离开嚣嚷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拦阻和混乱,安静地退到孤独的地方,以安息在神的宝座前,敬拜其神圣的荣美。在这里我为自己祷告,也为别人代祷。此种属灵的功课,不但使我自己蒙福,也使别人蒙福。强盗与小偷经常到这里来,可是他们绝对不会打扰我。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曾经告诉我:『喂!伟大的圣徒!我们不是瞎子,也不是白痴。我们抢别人的东西,可是都是抢那些欺诈者的。他们虽非强盗,可是却用尽各种方法去抢别人的东西,其行径并不会比我们高明多少。』我不会把他们的名字泄漏出去,或是向治安机关报告。因我知道,这世界的短暂政府所实施的有形处罚,唯使他们的心更加刚硬而已,绝对无法改造他们。但是我会在神面前为他们代祷,因为神能改变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得到新的生命。因此他们中间有些人的生命已经有了转变——变成新造的人、变成善良的平民,并且不断在帮助别人的灵命。于是我就继续这种孤单的事奉,一如我在人群中从事我的工作一样。」 沉默的神 哲学家又问:「『沉默的神』到底是什么意思?」 圣徒答道:「它的意义极其明显,『我们的神是沉默的神』,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曾经听过神的话,也没有人曾经听过祂吵闹的声音。因此,我们要听『沉默之神』的声音,其根本的条件就是,我们必须在沉默中等待祂。因为,神在心灵的隐密处向人的灵说话,并不藉声音或语言为媒介,神本身就是灵,因此祂是用属灵的语言向人类的灵魂说话,使人心灵满足,得到新的生命,终至永久复活、重生。 神活在沉默中,同样,具有神形像的人类,也在沉默中以思考、感觉、记忆等各种方式来做工,譬如各种不同的发明与发现便是在沉默中进行的;简单地说,所有的大事都是从沉默中发显的。人类会向他四周的人们寻求帮助,或是帮助别人,必要的话,还会利用语言为媒介,把他的思想或计划传给别人。但是神在创造万物时,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是在沉默中创造万物,是独立执行创造的圣工。但是当神要唤回迷途的羔丰时,就会藉先知和使徒等向他们说话。且在时候已届的末世,祂道成肉身,向人类说话,并完成救恩的工作。」 潜入互古的大洋中 「有些人误认为张开眼睛安静地祷告,并非怠慢或不专心。但是实际上为了自己或别人的丰盛,就必须浸在神圣的真理大海中采珍珠。潜水员在潜水的时候要停止呼吸(译注:这本书还是六十多年前写的,现在已不需如此。)同样地,祈祷或冥想的人,要禁闭在静室中以逃避这纷扰世界的混乱,但是为要深深潜入这世界繁忙生活的大洋中,就必须藉助祈祷。这样就能使人像呼吸一样持续不断地祷告,在圣灵中继续那从上头来的呼吸。若不如此,绝无法过一个持续的属灵生活。」 哲学家:「我也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承认这事实,如果我的思想与注意力,不是长久沉默在一个主题中,就无法专心来思考,因为若没有适当而正确的判断,就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虽然我了解这个道理,但是对于你所说「沉默的神』或是『亘古的海洋』的存在,就无法充分地理解。你是不是能对神的存在,提出一个有力的证据?」 神存在的证据 圣徒说:「我可以感受并发觉到,我的里里外外都有神的存在,这件事明确得就像我本身存在的一样。不!祂其实比我本身的存在更确切。不过,在我们尝试了解神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那么,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形像了解那按祂形像造人的神。不过我们必须知道,神远超过人类所有的智慧与理解。因为如果光靠人类的理性就能把祂了解透彻的话,那么祂就不是神了。 今天有好几万的信徒,随时准备作见证,证明他们个人经历到神常住在其心中,在他们如幼儿信仰般的心中,充满了神的爱。当我们把手伸入火焰中时,就可以经历到火的炙热,进而证明火的存在;同样地,当我们与神相交,得到甜美生命的属灵经验时,它就成为对神存在的一种不可动摇的证据。 我们即使没有这个世界的外在知识,仍然可以了解神,并且感觉到祂的存在。譬如,我认识一个人,他既聋且哑又眼盲,当他十五岁时,有人问他是否可以凭触觉来了解神,这时他以符号回答说:『我几乎完全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外在模样,但是基于我自己的理解与要求,我非常了解创造我的造物主。我经常以内在的眼睛观察祂,并且以祂的佳美为喜乐。』(参罗一19)。一位世界知名的人物——波士顿的海伦凯勒,也有同样的经验。当她十二岁时,布鲁兹克斯博士开始教导她关于神和祂的爱时,她说:『是的!我老早就知道这一切事了,但是我到现在才知道祂的名字』。」 哲学家又问:「好!我不想针对这个问题和你辩论,不过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什么是『撇下世界』?你是厌世,或是自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呢?还有,为什么要撇下这个世界?」 「撇下」的意义 圣徒回答说:「我并不喜欢争论,这是我们之间的对话。我要针对你的问题告诉你;我早巳告诉你撇下这个世界和这个生命到底是什么一意思了。我绝对不讨厌这个世界,而且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我和别人一样,是个软弱且罪孽深重的人。但是神救赎的爱拯救了我,而且帮助我。你可别认为我已经撇下了这个世界,我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而且也不想这么做。虽然这个世界有我非常讨厌且欲舍之而后快的「恶」,但是我只想舍弃一些对我属灵生活有妨碍和搅扰的东西而已。否则的话,长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想舍弃也绝对无法做到的。因为假如我们讨厌某座城市或某个殖民地,而住进丛林中,这丛林仍然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份。这就像我们居住在地上的帐幕中,却又想把它舍弃,真是荒唐透顶。因为无论我们身居何处,自然会与世界结合在一起,除了肉体的死亡能解除与大自然的结合之外,谁都无法舍弃它。如果神把我们摆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在这里生活、行动以及思想,而我们却自认为与这个世界毫无关系,而且觉得不是神把我们摆在此地的,那么这种想法是不讨神喜悦的。神至高的旨意是要我们以正确的途径来掌管世上的万物。因为,地上的生活是要我们在此逗留期间,能预备自己,好成就神至高的旨意以进入天家。」 哲学家:「是吗?既然你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并且还认为自己与所有罪人一样软弱且罪孽深重,那么,为什么世人却祢你为『圣徒』呢?」 苏格拉底全然无知 圣徒回答说:「你是否记得,有名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毫不犹豫地坦白说,他这一生中只单单学会一个教训,那就是——他全然无知。于是别人就问他,既是个哲学家却又全然无知,那么他与别人究竟有何不同呢?他回答说,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他晓得自己全然无知,可是别人却连自己全然无知都毫无所悉。 我的情形和他非常相像。我晓得自己的软弱与罪孽深重,可是别人却连自己是个罪人都毫无所悉,因此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医治自己的罪,只好随着自己的罪而死。 如果他们称我为『圣徒』,那就是他们的过错了。其实,我只是在学效父神,藉着与祂相交而努力成为圣徒而已,我绝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圣徒了。当然我经常准备在公开场合,见证我与我所爱慕的救主相交时,所享受那远超过一切能理解的『平安』,但是这种属天的喜乐,却是世上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出来的,因此世人对它毫无所知。」 人与动物的差别 哲学家又说:「我们不要谈属世或属灵的话题了!不过我还想向祢请教别的问题。如果这些喜乐与属灵经验是非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那么人类与动物到底有什么差别?动物当然无法描述或表达牠的感情,可是人类既拥有神所赐与的语言能力,却同样无法表达,那么,无理性的动物与有理性的动物(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因此,根据我的判断,这些属灵经验只不过是想象出来的幻觉罢了。」 圣者:「请不要把它们混淆为一谈,切记,属灵生活的经验绝对不是凭空想象的,它们都是真实的。所有属灵人的生活,都可以为此事作见证。属灵的事必须用属灵的方式来解释(参林前二13、15)。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则由几方面能很明显地区别出来。除了深刻的属灵思想与经验之外,人能够随其所接受的量而以属灵的语言互相交谈,而其它所有的冲动与情感,也能够借着人类的语言与说话方式表达出来。不过,动物虽然也有舌头,却无法如此,只能像个哑吧似的。 那是因为动物既没有说话的能力,也没有足以发出语言的任何思想所致。不仅如此,人与动物之间还有其它相当大的差别。人类是被赋与有理性的,而动物则只是被赋与本能而已。譬如,鸾鸟(译注:形似鹊,也祢山鹊,嘴短,鸣声悦耳。)筑巢的方式与好几千年前的全相同,看不出在设计与结构上有任何改良与进步,其形状与构巢方式简直一成不变。可是人就不同了,他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进步,除非学习加上努力,否则绝对无法得到知识或有所进步。但动物却没有任何教育或努力,只晓得做工而已。请看看小鸟筑巢,或蜜蜂筑巢、采集花蜜的方式,牠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依照本能来进行的,也就是毫无变化的定型,其过程毫无伸缩的自由,因此既无法改良也无法进步。而人类却借着年复一年的努力与奋斗,获得了一切,并且人类可以藉其漫长而艰难的奋斗与努力,达到永恒的生命,享受与其造物主愉悦和亲密的交通,并不断地在稳定中求进步,与按照自己形像造人的神相似,且被祂改变得愈来愈像祂,而永远喜乐地住在祂所祝福的神国中,得享永恒的属天生命;这才是父神明确的旨意。」 经过这一番谈话之后,哲学家与圣徒以爱互相拥抱。哲学家说:这样我明白了。」他又补充道:「希望以后能再来拜访你。」圣徒跪下祷告片刻之后,就离开洞穴去从事他日常的繁忙工作了。 |
从前,有一位善良、正直的国王,他爱护百姓并怜悯他们。他经常微服出巡他那广阔的领土,以了解人民的困难与疾苦,又帮助他们脱离困苦,远离悲伤,因此人民也打从心里爱戴他们的国王。 有一天,国王装扮成一般农夫的样子出去探查民隐。忽然看见一位孱弱不堪的老人,一边挑着沉重的担子,一边在野地放牛。国王很同情他那虚弱的模样,立刻靠近他对他说:「亲爱的老先生,我来帮助你好吗?请让我担负你的重担,替你挑到草原那里去吧!这位几乎被重担压垮的老人吓了一跳,立刻把重担丢到地上,他一边喘气一边回答说:「您真是一位仁慈的人,可是我却贫穷的无法报答您。」国王说:「你不用担心是否能报答,若是因帮你挑了这困扰你的重担,藉此除去我内心的烦恼的话,那就是报答了。」说完他便把重担扛在自己肩上,和老人一起工作。 农夫非常感谢他的帮助,因此询问了两个问题:「请问您贵姓大名?住在何处?」国王请老人坐下,然后坐在他旁边。国王由于做了粗重的工作,略感疲倦,休息片刻之后才与老人攀谈,于是二人聊了起来。 国王问:「为什么要打听我的名字和住所呢?我并不想因我的服务而得到任何报答。我想请教您,您已年纪老迈,为何还得这么劳苦呢?」 农夫热泪盈眶地说:「这该怎么说呢?或许不说出来才是聪明的。但当我想起自己的不幸、所受的残酷伤害、劳苦和伤痕时,我的心就会极其难过。」 国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您告诉我,我非常同情你,我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你,请你完完整整地告诉我!」 农夫:「我觉得就算把我悲惨的故事说出来,也于事无补,可是你既然同情我,又坚持要我说出来,我就简短地告诉你吧! 我非常贫穷,育有两子,后来年纪大了,便得依靠他们奉养。去年,我们国家闹大饥荒的时候,大家都十分困苦。我就吩咐一个儿子到几英里外的大街上去购买小麦。不幸的是,我也顺便差了他弟弟一起去。 他们立刻到那家生意兴隆的杂粮商店去买小麦,随即返回我们的村庄。当他们向掌柜买小麦时,有一个人正好在远处窥视,然后逐渐悄声挨近。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个强盗,与那个杂粮商店的老板结下深仇大恨;因为很久以前,由于这个老板出来指证强盗的犯罪事实,致使他被定罪下到监里。他才刚刚出狱,想伺机杀掉这个老板以报多年下监的寃仇。就在我儿子们刚跨出店门时,那伺机已久的强盗察觉店内除了老板之外别无一人,于是急忙把他击杀了,并且收拾了店中所有的金银后逃逸。不久,受害者的仆人来到,发现主人被杀,流了很多血,不禁失声大鸣,引来许多人。警官立刻赶赴现场,并且扣住受害者的仆人。仆人为了自救,就设下阴谋并作伪证。他说,数分钟前,当他要离开商店时,碰到二位年轻人,他们是非常粗野的乡下人;但当他回来时,主人已经被段,而强盗也把店内所有值钱的财物带走了,因此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才赶快去报警,请警察去追捕他们。警官便马上派五名警察去追捕我的儿子。结果我的儿子被逮捕了,并且被带回杂粮商店。但他们并没有犯罪,也不知道他们离开后所发生的事,因此当警察说要把他们带到杂粮一面店去时,他们就极力找证据证明自己既不是强盗也不是小偷,只是老实的乡下人去该商店购买小麦而已。况且我的儿子身上既没有什么凶器,衣服上也没有沾染丝毫血迹,身边更没有强盗所抢走的财宝箱。当他们随警察抵达商店,看到横躺在地上的死尸时也不免大吃一惊,因此心中混乱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毕竟他们都是纯朴的乡下人,一生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可怕的事情。 看热闹的人见他们吃惊得一言不发的样子,几乎大家都认为是他们闯下滔天大祸。不过,其中几位有智慧有经验的人,观察我儿子的心理状态后说,这二个年轻人不是凶手。可是残酷的警官们却听不进这些话,且不断用鞭子重重地抽打他们,我的长子就昏倒了,血流斑斑,身上的衣服几乎全都染红了。当这可怕的消息传来时,我急忙托邻人照顾我的牛,随即赶往现场。到了那里,我先去找镇上的最高长官,以极至谦虚和尊敬的态度,恳求他可怜我和我的儿子们,并原谅他们。但这些长官们却气红了脸,命令属下把我拘禁起来,又说:『愚蠢的老家伙,你难道是瞎了眼吗?你岂没有看到你儿子们杀了杂粮店的老板,衣服上都沾满了他的血吗?你难道没有听见被害人的鲜血正大声地驳斥他们的申辩吗?」噢!我的朋友啊!你看,我们的政府何等瞎眼,警官又何等残酷!人民为正义大声疾呼,但正义却丝毫不彰。残酷而歹毒的人可以逍遥法外,贫穷而无辜的人却是何等不幸!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事实——杂粮商的仆人和别人一起去找行政长官,且送给他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包。他微笑地接受了贿赂,然后向部属使了个眼色,随即释放了他。他们把我恐吓一番之后也放我回家了,但我的儿子却遭到狠毒的鞭打,而且被拉到法院去审判。我和两个可怜而纯朴的儿子不断地提出证据,证明他们并没有犯杀人罪,可是那些伸寃和有力的辩证,都像进入聋子耳朵般地徒然。警察和其他人都对我的长子揑造莫须有的罪证,说他是蓄意谋杀,又说他的弟弟是共犯。法院听了这些虚谎控诉之后,就把我的长子判处死刑,又判我的次子七年徒刑;我哭了,并且为正义而呼天唤地,可是没有人垂听我这可怜虫的卑徽声音。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强盗又在市场上杀死了另一家商店的老板,这次他逃脱不及,被许多人围捕了,虽然佯装疯子,仍无法逃脱。如果这次警察和政府官员也想象前一次那样包晓这强盗的话,人民就会骚动起来反对政府,因为这个强盗实在是恶名昭彰。官员们也知道他罪大恶极,因此在审讯后,就依照法律判他死刑。 无罪者和强盗之死 当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逃脱刑责时,就坦白承认自己的罪行说:『其实是我故意栽脏,使那二个贫穷的兄弟受无辜的拷问、惩罚,我觉得他们非常、非常可怜,其实我才是真正的杀人犯。我初次犯杀人罪时还有别的共犯,但我不想说出他的名字,不过我想警察和官员们都非常清楚他是谁。』 我认为大概就是那位杂粮商的仆人。因为他把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包送给官员,而且不久,当我再次遇到他时,他却和那强盗在一起。当上级长官听到强盗毫无隐瞒的招供时,立刻派遣二位差役到我儿子将被处刑的监狱,想把他带出来。可是,唉!那时他已经被处死一个星期了。而我的小儿子听到他的死讯时,也因心情混乱,三天后死于狱中。我把儿子一一埋葬后,失魂落魄、胆战心惊地回到这里。大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悲伤、痛苦得什么事都不能做。但现在为了晚年的生活,不得不工作直到撒手尘寰的那一天。噢!死亡啊,你在那里?希望你早点来临,好让我这痛苦面该死的身体得到自由。」 国王说:「听了你的悲惨遭遇,令我甚感悲伤,甚至悲痛的浑身颤抖。但为什么你没有为公理正义,向国王投诉呢?」 农夫说:「噢!我很想以这种卑贱的阶级,尽可能地接近国王,以伸张正义。可是政府官员却不允许我这么做,我只好强自忍耐地饮那悲伤、痛苦、难堪的苦杯。我们的国王即良善又和蔼,可是他的官员们都很残酷,他们不会把所有的真相告诉国王的。虽然我听说国王经常乔装成百姓,以了解人民的需要,或是痛苦与不幸,可是只有那些碰到国王的人才有机会禀告,否则伤痛根本无法治愈,只好强忍痛苦渡过一生了。」 国王:「唉!事情既已发生,再也无法挽回。但我保证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你,不过你必须尽量忘记过去的事。因为悲伤并不能使你儿子从死里复生,而且我们早晚都会蒙主恩召离开这个世界。让我们换个话题,不要再谈这些事了!请告诉我,你住的村庄和邻居们的情况好吗?」 这个世界谁才幸福? 农夫:「这是我们国王所统治的国家,其中有些人哭泣,有些人欢乐。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家中的君王,但有些人觉得自己幸福,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依我看来,并非有钱人就觉得自己比穷人幸福,穷人也不见得比富人不幸。不过,那些比较不缺乏的人当然比那较缺乏的人幸福,且容易忍受。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在没有遭遇这悲惨事件以前,我所感受到的喜悦与幸福,并不亚于国王在宫中所感受到的。即使是现在,我仍然在神所安排的境遇中尽力尝试使自己幸福,而我心里也真正拥有神所赐的平安;幸运的是,这种平安与别人——无论是穷人或富翁;乞丐或国王,所拥有的并没有两样。」 国王:「如果国王邀请你到王宫去住的话,你会感到幸福吗?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会更觉喜悦?」 农夫:「我的小房子比国王的王宫好多了。在这间小房子里面岂不比王宫更不会遭遇到悲伤、痛苦与死亡吗?我每天劳苦,吃的是很粗糙的食物,但依我看来,在王宫中过着奢侈的生活,却无法享受我在这个小房子所过的快乐生活。不只如此,我觉得无论神把我摆在什么地方,际遇如何,我都是幸福的;实际上,我在「受苦学校」中学到许多以前所没有的宝贵教训。我儿子们的死的确令人难以忍受,与他们永别无疑是凄惨且痛苦的事,不过这些事都极其短暂。」 一粒麦子 「我的余生已屈指可数,有一天我也必须渡过死亡的长河。今天我撒下这颗麦种,过几天,它就会破裂、死亡,然后从地里长出新的麦子来。同样,所有东西的本体都会过去,可是在必死的物质中所隐藏的灵,都会变成新的存在物,而不再死亡。譬如说,从那粒死去的麦子中所长出来的麦子,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同样的子粒。那是撒下的种子死去、破裂,而从这老旧、败坏的生命中长出来的新种子。同样地,我们这老旧、败坏的肉体将会因死亡而分解,但我们的灵魂将会飞到造物主的身边,且永远与祂住在一起(参约十二24;传十二7)。在那里既没有死亡,也没有悲哀、哭号和疼痛(参启廿一3、4)。」 国王非常喜悦农夫的回答,就对他说:「请不要认为我曾经帮你什么忙,实际上,我从你的话语中所得到的益处,远超过我对你的同情和帮助,因此我非常感谢你。请你告诉我,你从什么地方得来这神圣的智慧?」 平安的生活 农夫回答说:「当我非常悲伤、沮丧的时候,有一位基督徒经常来探访我。他不仅同情我的忧伤与痛苦,还给我属灵上的帮助,并以神的真理安慰、教导我。他告诉我,我们的国王经常徽服遍历各处,以帮助他的百姓;同样地,万王之王也道成肉身从天上降临这个世界。祂不只是爱祂的百姓,又教导、帮助与安慰他们,甚至还为全世界的人被钉在十字架上,借着祂所牺牲的生命来显明祂那深不可测的爱,为罪人完成了救恩的计划,打开了天上的门。这就是「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祂名为「耶稣基督』,自从信祂以后,我就得到了新的生命,因此我要感谢神,以及祂那经常来探望我的仆人。」 国王:「我能从你身上感受到那充满平安的幸福,心里实在非常喜悦;但我不想再躭误你宝贵的时间,妨碍你的工作了。以后有空的时候,我会再来拜访你的。」 于是国王就和农夫道别,继续他前面的道路。然而农夫并不知道他就是国王乔装的,才会毫无顾忌地与他谈话。当国王回到王宫后,立刻彻查办理那位贫穷又受压迫的农夫之案件,并且非常认真地惩罚了那位杂粮商的仆人和警察,以做为其他人的鉴戒。后来国王还非常诚恳地邀请农夫到宫里去,且以无比的敬意和爱来接待他;同时还答应每个月给他一百卢比的津贴,让他得以安享晚年。这事使农夫非常惊讶,所以在归途中,他不断赞美父神和国王。 |
前一个故事中,那位帮助贫家农夫的国王,有一个儿子,他一如他的父亲善良而正直。不过由于他居住在远离百姓的王宫中,因此并不知道人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无法知道他们的需要。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必须和百姓生活在一起,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生活的疾苦,以便在日后继承他父亲的王位时,比他所敬爱的父王更加能帮助他的百姓。于是他得到父亲的允许离开了王宫,住在首都中一间简陋的房子,如同普通两人一般无拘无束地和人民一起来往,一起工作。除了极少数的随从之外,没有人知道他是个王子。他因过着这种生活,便有机会知道百姓的思想,并且充分了解他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状况,进而拟定妥当的计划,更有效也为他们眼务。 当他过着商人的生活时,曾经和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交往,也结交了各种不同品性和气质的朋友,于是逐渐对坚忍、虚假、欺骗、自私以及残忍等有了深刻而正确的认识。这一切的智慧,都是他从生活中直接体验出来的。因此他经常忙着做各种计画和提案,设法根绝那盘踞在人民生命中一切的罪恶。有几次他曾秘密地要求父王拯救那些无辜良民,脱离那诈欺以及压榨者的卑劣迫害。他这种充满爱心和勤奋的生活实在美好,而且他从来没有对那些欺骗、虐待他的人施以报复。他常原谅别人,不记他们的恶行,使他们有机会在父王所统治的国家内,做一个善良而守法的百姓。譬如,有一个强盗经常伤害夏民,强夺他们的财产,因此王子就把他送进监牢。当刑期届满,强盗从监狱被释放出来后,为了报仇,就潜入王子的屋内,将所有昂贵的财物全都偷走,当他要逃走时被发现后,结果被王子的随从逮住。王子对他可耻而不法的行为严加比责之后转而和蔼的态度劝他说:「你应该以勤劳和正当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绝对不会拒绝你的要求。可是你伤害那些无辜的人,偷取他们的财物,使自己沦于可耻的行为中,这是何等羞辱、何等不正当!你以为这样的行为只伤害到别人吗?其实你也伤害了自己,在审判的日子来临时,你必定更悲伤、痛苦。不过,这一次我可以原谅你,只是你绝对不要告诉别人。记住,绝对不可以再犯,否则我必把你抓去审问,让你受极大的刑罚。」 有一段时间这强盗变得非常老实,他禁绝了所有恶事与不义。但是几个月后,他那老我的败坏的生命又出现了。有一天,他和几个同党一到遥远的村庄去偷东西,这回他遭遇了一些事情。 寡妇与她的儿子 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寡妇,在她婚后一年丈夫就死了。丈夫去世后不久,她生育了一个男孩。贫穷之外,又加上亲爱的丈夫突然意外死亡,这对她来说,真是难以忍受的打击;不幸的是,又没有善良的亲戚朋友可以帮助她。但是她是个敬畏神的妇人,因此即使遭遇到这些不幸,她仍然祈求神,寻求眼前的平安与幸福。神所赐给她的儿子,是她失望中的安慰,并且为黑暗的岁月带来光明,使她忘记过去的灾难。当儿子还在袜褓中时,她就在信仰中养育他,使他成为一个既敬畏又爱主的人。她坚忍地承受所有的困难与劳苦,为了自己的晚年,和儿子能在特殊道路上出人头地,她勤奋地工作。由于她是个年轻的妇人,也曾面临许多诱惑,可是她都以惊人的勇气胜过了。有一次,她甚至穷到没有钱为儿子买牛奶,这时有一个卑劣的青年就趁机想诱惑这个美丽的妇人陷于不义中,但她儆醒祷告,借着在神的宝座前以及祂的力量,胜过所有从撒旦而来的攻击。这孩子在这敬虔母亲的抚育下成长、受教育,所有好的品性以及与神的交通都随着年岁一齐增长。他长大后,由于王子的推荐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地点离所住的村庄相当远,为了方便起见,他只好暂时寄居在工作的地方,将母亲留在乡下,按月寄上生活费。工作了两年后,终于有特别的休假,可以回家探望久违而朝暮思念的母亲。由于两年来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他们都彼此挂念,日夜期待相见的日子早日来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儿子从老远就跑过来要见阔别已久的母亲,母亲也趋前抱住儿子。他们心里早已充满喜乐,不禁流下眼泪,令人非常感动。儿子极其温柔,以无比的尊敬和爱俯首于母亲脚前,然后把他所储蓄的薪俸全交给母亲。母亲因着爱,也把儿子按月寄来的金钱,从中储蓄了一些,以做为儿子的结婚费用,于是便把这些钱全部放在杂物柜内。她为儿子张罗了一些美味的食物,料理妥当后送到他面前。这时,儿子先向神献上感恩,继而感谢母亲,才开始吃饭,饭后他作了简短的祷告便和母亲闲话家常,然后怀着等待明年再与母亲相聚的喜悦入睡。 但是,唉!由于命运作祟,他们却无法在晨曦中再度相见。就连我要写出这些事,心中也觉得极其痛苦和悲凄。在黎明前,喜极而泣的眼泪却变为悲伤与痛苦的泉源,这是始料未及的。 寡妇与儿子的悲惨结局 前面所提到的那个残暴强盗,不知道何以晓得寡妇存放现款的地方,他便潜入寡妇家中,等待可以下手的机会。他静静地潜伏着,直等到寡妇和她儿子睡着,听到他们的鼻鼾声,才悄悄地靠近杂物柜。当他打开杂物柜的时候,寡妇和她儿子都被吵醒了。强盗虽已取得财物,可是为了自卫得以脱逃,就以一把又尖又大的匕首攻击他们。他一刀就砍断了寡妇的一只手腕,又把她儿子剌倒在地,由于失血过多,几分钟后他就去世了。唉!他那灵魂的鸟儿已脱离必死肉体的牢笼向外飞去,飞往坟墓彼方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凄惨!可怜的寡妇!她不只失去钱财,还失去了比蜜甘甜、比黄金更宝贵的爱子。爱子的去世使寡妇所有的希望都成泡影,她的眼睛也因而昏暗,对她而言,世界已变得黯然无光。由于极大的悲痛重压她,令她失魂落魄,连哭号声一点也发不出来,只是极其软弱、疲惫地倒在儿子的尸体上,发出非常徽弱的求助声。 邻居们听到这悲凄危急的求救声时,立刻跑过来。他们发现寡妇的儿子已经去世了,而她也毫无知觉地躺在他身体上,那模样极其狼狈无奈。过了一会儿,寡妇恢复了知觉,她勉强抬起头,却又倒了下去。可怜的寡妇!邻居们为她儿子打点葬礼的事情,时间就订在早上。她好不容易才从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当人们抬着棺木前往村庄的墓地时,有三、四位妇人扶着她勉强地跟着行列走。当人们把棺木置于墓穴中时,她弯下腰想看看死去爱子的最后一面,但却又再度昏跃掉进墓穴中。当人们将她救起时,发觉她已经断气了,因此他们就把这一对母子葬在同一墓穴中。 神十分怜悯她,因此将她从痛苦、苟廷残喘的欲死中救出来,允许她进入荣耀的应许之地见她的爱子,与他相逢。在那里不再有离别,也没有强盗与小偷进来;那里没有罪恶的恐惧;也没有因罪致死的可怕结果,她永远息了世上一切的劳苦与悲伤,与她的儿子一同展开天上喜乐的生活。 善人与恶人的结局 当这悲惨事件传到王子耳内时,他非常的痛心。许多人都设法找寻那惨无人道者的踪迹,国库也悬赏巨额奖金要捉拿这个强盗。只要认识寡妇和她儿子的人,都竞相走告所发生的惨剧,且非常惊恐地说:「他们都是非常敬虔的好人,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而又不得善终的结局?」有一位德高博学的人回答说:「恶人享受义人应得的福份与祝福,而他应受的灾祸与咒诅都归在义人身上,像这样的事情往往隐含了神大有智慧的旨意。虽然看起来好像不合理,但在这世界只是短暂的生涯,终必匆匆而逝。从表面上看来,这件事好像神在处置上有所错误,但实际上在这整个事件中,却隐藏着神至高而隐密的智慧及纯全的旨意。我可以举出两项实例来说明这样的事。譬如,有一个人为了他儿子的重病而苦恼,他从城里找来许多医生和博士,与他们商量治病的方法,他们也想尽方法来医治这个孩子,但只是见患者的病情益加严重、愈发恶化。他的父亲反复地问,到底有什么东西不能吃?每位医生都回答说,病人已病人膏肓,只能存活几个小时而已,只要他想吃,就尽量让他吃吧!因此只要病人想吃什么,父母亲就尽量让他吃,过了几个小时,正如医生所说的他就死了。几天后,他的弟弟也生病了,他的父母亲同样找来名医为他治病。他也和哥哥一样,想吃医生禁止他吃的食物,但医生曾嘱咐,如果能多加注意,不让患者吃医生所禁止的食物,愈是遵守这些禁忌,就愈有治愈的希望。但他的父母亲实在不忍心见到病人频频要求对自己有害的食物,这时他的母亲说:「儿子啊!你很清楚你哥哥的下场吧!不要认为我们如此做是不疼爱你;在这么严重的病情下,最重要的是在痊愈之前,只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当你痊愈后,你现在想吃的东西,我们都会让你吃的。」孩子听了母亲的话后,就忍耐地遵守这些禁忌,由于他默默地控制着食欲,因此身体就逐渐康复,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痊愈了。他的母亲便按自己的应许,为他准备了所有他喜爱的食物。孩子甚为欢喜,衷心感谢父母亲的智慧与爱心,从此他完全顺服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像这样的事,只是义与不义的差别。神不待恶人祈求,也把所有美善的事与祝福赐给他们,但他们对神并不感恩,也不顺服神的旨意。不过施恩惠怜悯的神,仍然赐给他们所有必备的福份。时候将到,他们不能心怀不平地埋怨神没有给他们这些福份或祝福。 神知道恶人的道路,他们我行我素,毫不悔改,走向死亡之路,已定命进入永远的地狱里去。所以只要他们在这世上求什么,神都必照样成全。但义人在这世上却受尽嘲笑,被夺去许多心爱的事物,为许多事烦恼,因为神要他们在这些事上学习敬虔的功课。因此,当他们从罪的疾病中被治愈时,就得以进入永恒的家中安息,而神要赐给他们所有的祝福:「神为爱他的人所豫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一如一粒种子,当它埋在地下尚未迎向阳光之前,虽是埋在昏暗大地的胸膛内,却仍然借着阳光所带来的温暖而得以成长;同样,一个人在公义的太阳那具疗效的光线来临之前,也必须经过悲伤与痛苦的漫漫昏暗路程,而在昏暗中靠着他本身的经验与太阳(公义的)的温度,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益处。 王子即位 当警官与民众都在找寻那名抢劫杀人的逃犯时,从首都却传来了国王驽崩的不幸消息,全国人民听到这恶耗,无论王公贵族或平民百姓都深感悲伤。但在国王崩殂之前,王子早巳回到宫中替父王分忧解劳。 父王的崩逝给王子带来相当的刺激,但他并没有因悲伤而怠忽职务。当正式的服丧届满后,王子就在王宫中继承父亲的王位。 在就任大典中,群众由四面八方前来观礼。有许多人发现那位像普通商人一样长年生活在他们当中勤奋工作的人,竟然就是王子时,都非常吃惊,尤其是一些曾经犯罪的人,知道自己的罪在王子面前无所遁形,都惊恐战栗不已。 在治理国事期间,他与各阶层的人齐心将国家治理得日益昌隆,因为按过去的经验,他晓得如何对待人民,并且不断设法从各方面教导他的百姓成为更优秀的国民。 「善行」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结出丰硕而佳美的果实;同样地,恶行早晚会背叛那恶者并使其灭亡。 强盗被捕处死 当恶人度过他那自由与放纵的日子后,就是该交帐的时候了。有一天,这个强盗在酒店中饮酒作乐,因为很多人都在搜捕强盗,有人就指认他是强盗的同伙。那一天,由于他喝了许多酒,结果醉得不醒人事;在烂醉之下,他不知不觉地供出了自己所犯的罪行:「是我杀死了寡妇的儿子。我用由她那里抢来的钱,享受好一段时间了。如果那一个人想抓我的话,就请出来吧!」他的话才说完,就立刻被逮捕下到监狱。当他酒醒。恢复知觉后,深深懊悔自己的胡涂。他曾筹划各样计策想要逃走,可是却无法如愿。次日,当他被审判长提审站在长官面前时,他要求法庭将他送到国王面前,直接接受审讯。但当他看到国王时,立刻吓得脸色惨白,因为他知道无论怎么抗议,怎么辩解,都是白费心机。因为,他在国王还是个商人的时候,曾偷过国王的财物,但却蒙他怜悯、饶恕,同时被再三告诫,以后不可以再做坏事了。 国王问他:「你早就认识我了,是不是?」强盗回答:「是的,陛下。」国王又问:「你还是想再为自己多方辩解吗?」他说:「不,陛下。」国王:「你看!几年前我曾经再三劝诚你,而且也饶恕你。我给你相当充分的时间,希望你能悔改成为良善守法的市民,可是你却错失宝贵的机会,『你的罪使你无所遁形」,现在使你无所遁形的,不只是你的罪而已,『罪」现在也抵抗你、控诉你,并且向你吼叫。因此,我以国王的身分,依照『以正义与和平的守护神自居而杀人者,亦将被杀』这一条法律,宣判你的罪刑。」 后来,他被公然处决。当末日来临,主将要审判活人、死人,那时罪人也将这样受审判。 最后的审判 祂以人子的身分住在地上,祂了解我们的一切。「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2)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脱罪呢?(参来二3)记住!要审判我们目前的行为且定罪的,并不是祂,而是祂所讲的道。我们的罪确然使我们无所遁形,而罪人将死在罪中。(参约十二47、48,八21) |
「神就是爱」,祂创造万物,并且「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那是为了使人爱其它的受造物。所谓「神就是爱」,并不是由自爱所引出来的——若是如此,世上恐怕没有人能够尝到神的爱——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那是为了使他们能全心全意来爱造物主;且在无法测度的爱中,爱那些同是受造物如爱自己一样;且能常常喜乐。亦即,先爱神,然后爱所有的人。但是由于罪的缘故,人从原来纯洁无邪的景况中堕落了,背弃神而以不自然的爱来爱受造物,因此神虽想带领人得到真正的平安与幸福,可是人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与烦闷,而且逐渐被领往灭亡之路。人简直忘了什么是根本且真正的爱,可是有时候人的爱,也会从爱人转向爱神,那是由于人被受造物所欺骗,因而了解到这种爱的不完美与不充分,于是转而亲近那最初爱的源头——神——并喜悦与神相交。 一位青年与一只熊 有一位出身高贵的青年,经常在他读书和工作之余,总喜欢在森林里散步。他拥有美好的品性、高贵的气质、对人有礼貌,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因此他的双亲都非常疼爱他。当然,他对自己的家世也颇引以为荣的。有一天,他走了一段很长的路,浑然忘我直走进森林深处。后来,等他察觉,便急忙地想趁天还没暗,寻求出路尽快赶回家。但不幸的是,他却被困在黑暗的森林深处,无法赶回来。当他在赶路时,突然听到野熊的叫声,随后就受到野兽的攻击,祂攻击他之后,又立刻隐人森林里。 村姑的同情 那时,在离他不远之处,正好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村姑在捡柴火。她听到了可怕的叫声便觉得非常害怕,后来就鼓起勇气走到发出哀哼声的地方探望,这才发现这位身世高贵的年轻人血流如注地躺在地上,且因伤势甚重已陷入昏迷状态,可是附近却没有人可帮助他。她非常同情这个受伤的青年,于是扶起他,边用手撑着他,边用河水清洗他的伤处,然后撕下自己的衣裙为他包扎伤口,之后她丢下柴火打算送他回家。可是,少女并不知道怎么送他回家,因此必须由这位青年指示她。夜逐渐深了,然而年轻人和村姑并没有回家,使得他们的父母亲都十分担心。于是这村庄就派人出去找寻青年,而另一村庄的人也热心地去找寻少女。大约在晚上十时左右,他们二人才备极艰辛地抵达年轻人的家。他的双亲看到他那可怜的样子,以及扶助他回家的少女,都感到吃惊。当青年与少女把他们的遭遇告诉了他的双亲后,他们都甚觉悲伤,也对这位少女深致谢忱,但却难免以某种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她。 少女在那里过了一夜之后,隔天早上一大早就离开他家,青年十分感谢她的帮助,因此送她一程,而她那亮丽的美姿,以及天真而亲切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他,于是他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与她成亲。但是这中间却横亘着一个相当大的障碍——因为少女既贫穷又属低下阶层。 少女离开他家,回到昨天放置柴火的地方,然后带着这捆柴,在艳阳高照下回到自己家里。她的父母亲与一些亲友,花了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去找她,在极其疲倦及失望之余回到家时,却赫然发现这位少女已在家中,他们都大为吃惊。可是他们却找不出适当的理由来解释,何以一个大姑娘会整夜没有回家而在外头逗留?她的哥哥于是怀疑妹妹的品行与纯洁,认为她一定整晚跑去做败坏门风的事,因此想把她毒打一顿,然后赶出家门。 然而少女认真地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可是却没有人相信她所说的,甚至她的父母亲也把这个无辜的女儿毒打了一顿,并且禁止她不得离开家门一步。 少女爱上了青年 当青年听说自己所深切爱慕的少女,因他的缘故被其父母如此残酷对待时,他决心待自己伤势复原后,到少女的村庄去探望她。 等到他完全康复后,便前往探视那村庄,找到少女与她的双亲后,就把整个过程加以详述。可是因为没有证据以资证明,因此他们仍是不信。少女专注而沉默地聆听他所描述的一切,由于他言谈动人,样子俊美,她便暗暗自忖他必定是个尊贵的人,所以在心底滋生了爱苗,当青年要离去时,她心底乃涌现十分强烈的爱意。因此她对父母亲说:「如果你们怀疑我,又不相信我的清白,那就请你们让我嫁给他吧!」这使得她的父母更加气愤,拒绝了她的要求。青年回到家后,向父母禀告,自己已爱上那位拯救他的女孩,希望能和她结婚。他的父母亲听了之后非常愤怒,不但严严的处罚他,还嘲笑地说:「难道你找不到比那低贱而贫穷的姑娘还好的对象吗?为什么你要羞辱我们这体面人家的门风?」 阻扰他们相见 有一天,他啃悄地离开家。当他到心上人的村庄时,正好只有她一个人在家,他们遂得以自由地表明彼此的心意。他告诉少女,父母处罚他且禁止与她结婚的事。但这样的迫害却使他们更加彼此相爱;由于双方父母都强烈反对他们的要求,因此要见面实在是极其困难的。于是他们约定在半夜待双方家人都入睡后才约会。有时,青年在自己的村庄尽头等少女,有时少女在青年的居家附近等他。但欢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某一天晚上,不幸的意外临到他们身上。当少女爬上青年人家中的楼梯,正要进入他房内时,不慎失足摔断了一条腿。青年听到声音立刻出来探视,当他发觉他所心爱的人跌在地上时,即刻下楼帮助她。当他小心地抱起她,发现她摔断了一条腿时,心里非常难过。他马上将她送往医院诊治,并且为她张罗所有的东西,每天到医院探望她,后来她复原了,和以前几乎没有两样。直至一天,有个人到她家去,向她气愤的父母透露有关那离家出走而住进医院的女儿的事情,他们立刻赶到医院,把女儿迁至相隔十分遥远的亲戚家,使得她的行踪无人知晓。 不告而别 隔天,青年到医院探望他的心上人,可是却无法找到她,心中非常混乱。她的主治医师告诉他说,她已经完全复原了,她的父母以及亲戚们在昨天夜里已经把她带走了。他听了之后,立刻毫不犹豫地赶到她的村子去。但是,她芳踪杏然并不在那里,他怀疑少女背叛自己,和别人逃到别的地方去了。自他失去少女之后,日夜焦虑,花了好几天找寻她的下落,却找不到任何线索,只好失望地返回家中。而少女也因痴痴地念着他,日夜饮泣,好几天仍然没有情人的消息,就认为他已忘怀自己,和别的女孩谈恋爱了;不仅如此,她的父母亲又强逼她和别人结婚。有一天,她趁家人都熟睡之后,悄悄地离家逃到情人那里去,可是找不到他,她悲泣狂呼:「噢!我的父母和亲戚丢弃我,已闹得水火不容;而我所献心的爱人也离我而去.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已形同地狱,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说着说着朝河边走去,藉此洗去爱情的悲苦。 重逢 这段漫长的离别,既痛苦又难以忍受,她就自暴自弃,预备跳河自杀,因此就往河流纵身一跳。这时她的情人正坐在附近的大岩石的阴暗处沈思,由于被岩石挡住,并没有发觉自己亲爱的人。当少女投身入河晦,他以为有人失足落水,即刻跳入水中,将那溺水的人拖到岸边。救上来后一看,惊喜交加说:「噢!我日夜思念的人啊!」这一切恍若梦境般。少女昏迷后逐渐清醒过来,当她看到心上人那怜爱的眼光,而自己正躺在他的膝上慢慢恢复了知觉,瞬息间忘却了那缠在她身上的痛苦。二人紧紧地拥抱亲嘴,欲诉别后衷情,可是心里却激动得无法言语,他们只是默默地互相拥抱,半小时后来才开始谈话。 青年:「我所亲爱的人哪!妳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还掉进河里呢?」 少女:「我所亲爱的人哪,我等你等得好苦哟!我曾到你家找你,可是你却不在,为了逃避离别的悲哀与目前的痛苦,才到这里投水自尽的。我并不是失足掉落水中,而是看透一切,想要溺死自己才到这里来。没有你的日子,简直像生活在地狱中一样啊!而你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请告诉我吧!」 青年:「我也和妳一样决心跳河自杀,所以才到这里来的。自从妳在医院消失之后,我便到妳的村子去,可是无论怎样也找不到你。我的生活变得非常烦闷,离别之苦像火焰一样地燃烧我心,使我无法忍受,宁可选择死亡之路,也不愿意活得这么痛苦,因此我才决定到这里来跳河的。当我正要自杀的时候,却听到妳跳水的声音。如果妳稍迟一点的话,我们两人都会葬身在这条妳当初为我洗涤伤口的河上。这一切实在太奇妙了!在这里妳又救了我的命,而我也救了妳的命。我们不仅做了相同的事,我们也得着新的生命,我们应该展开新的生活。」 神所喜悦的感恩 「我们要敬拜那赐给我们新的生命,并且让我们能在长久离别之后再度相逢那位生命的源头。在我心中渴望遵他的旨意前行,如果只在嘴巴说说而已,那么根本毫无帮助,现在该是我们表达感谢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去拜访传道人,他在我烦恼不安的时候,以各种话语来安慰我。当我心灵受伤时,他那充满同情的言语,安慰我伤痛的心。他还说:「若没有创造者的爱,受造物的爱就是不充分与不完美的。正因为不完美,所以在离别的时候,便产生不安与悲伤,但是神绝对不会离弃我们,并且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祂绝不改变,并且不会受到地点的限制与管辖。因此,无论在何处遭遇了什么,真正的幸福都是永在的,并且只有在神面前并且与祂有甜美的交通时才能够发觉」。我们到他那里去吧!因为我想他可以使我们在一起。」 少女:「我所亲爱的人哪,我打从心里喜欢跟随你。无论你往那里去,我都要跟着你,我愿意竭尽我的心、我的灵来服侍你。印度的妇人在他的丈夫火葬时,总是守在尸体旁边活活地被烧死。如果我吝于把我的生命献给使我存活的神与祂的仆人——我所爱的丈夫,那是何等的可耻!可是我父家非常贫穷、低贱,我想这大概是你父母反对的原因。我们的父母都非常生气,恐怕如果你和我结婚的话,你的父母亲想必不会让我进你们的家门。」 青年:「我的情人哪!如果我以我那有名望的家世夸口的话,我一定不会爱上妳。阶级问题是一种咒诅,它使人变得傲慢与自私,造成人际的隔阂。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如那按照自己形像造我们的神的儿女一样,全然合一。如果我的父母亲不让妳进入我的家门,我们就搬离此地,赚钱来养活自己吧!神既然使我们在一起,谁也别想拆散我们。单纯地信靠神吧,祂必定会以各种方法来保护我们的。」 幸福的结局 他们就到传道人那里去,向他说明了所有的遭遇。他欢欢喜喜地为他们二人举行结婚典礼,训勉并且祝福他们,然后为他们送行。他们夫妇就一起到大都市去,租了一间小房子,为了生活而殷勤工作,并且过着充满平安、爱及幸福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富豪在华丽的家中。并且在这个世界的丰盛慰藉中所无法享受得到的。他们不只拥有人类的爱,同时也被神的爱所充满,日子过得非常幸福且充实。 当他们的双亲知道他们结婚的消息之后,都非常生气。过了几年,青年的父母亲去世,便将所有的财产留给他。神趣顺他们,赐给他们儿子。过去他们曾在年轻时温暖而纯洁的爱情交融之下,为了避免双亲发现他们偷偷的约会,并且少女曾因此跌断了腿,如今他们可以欢欢喜喜地搬进去了。曾有那一天,他们在那个令人勾起回忆而且充满爱情的房间内彼此勉励说:「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并且爱神,正如祂为我们舍命一样,这祝福是何等的大呢!我们岂不是该尽心、尽性、尽意,爱主我们的神,并且爱人如己吗?」(太廿二37~40)因此,他们就全心全意地奉献给主,也就是那一位爱我们,为我们的罪而差遣自己独生爱子为我们牺牲的神(参约一11、19)。神也祝福他们,使他们凡事兴盛。 |
在人类心中,有一种自然而深沉的需求,除了神之外无法满足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短暂的试炼与准备之后,才可以愈行愈高以致到达天上。但是如果悖逆神并轻视审判的日子,而去追求世上的满足与其中的一切的话,他们为自己所做的经营与努力,将终必失望与破灭。 有一个人,他有这种强烈的内在需求,可是却欠缺正确的经验,因此在他的脑海中充满了虚妄的思想,就是要在这个世上寻求满足。于是,他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就出发环游世界了。他决心要找寻一处毫无痛苦、不公平、担心、饥饿、悲哀与烦闷的地方,期望在那里过着平静与安息的生活。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他一处一处、一步一步地去探求,却找不到他理想中的地方。 老人与墓地 有一天,他非常伤心地来到一块墓地旁边,发现邪夷有一座新坟,而旁边坐着一位老者。旅人问这位老人说:「您在想什么?」他回答说:「我在思考世上的变幻无常,以及人生如梦。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可以把关于这座新坟的宝贵教训告诉您。」于是他就开始讲故事了。 二位樵夫与二颗金球 老人说:一几个月前,我们村子里有二位樵夫到森林里砍柴。那时我正好从那条路经过,他们就坐在草丛旁边。我向他们打招呼,可是他们太忙了,既不回答也不走过来。于是我便向他们走去,他们其中一人发现我走近他们,立刻用一块布盖在某件东西上面。我问他:「布下面是什么东西?」刚开始时他们逃避我的问题,想要掩饰这个秘密。可是后来终于把事情全盘说出来,并且与我商量,请我提供意见。 他们说:「当我们经过这条路时,发觉这里有些什么东西正在闪闪发光,因此就过来看个清楚,这才发现是二颗黄金的球块。请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它们,或分配它们?」我告诉他们:「这并不是致富的金球,而是致死的炸弹。最好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赶快离开。因为在两天前,有一些强盗侵入一位银行家的家中,抢走许多昂贵的财宝和金钱。我看多半是强盗把这两颗金球藏在草丛内,并且在附近监视它们。如果你们把强盗抢来的金球带到街上的话,立刻就会被逮捕。」他们回答说:「对啊!你说的对极了,好吧!您请先走,待我们把柴火捆好之后,就会回去的。 」于是我就留下他们先走了。这时又有另一个人从那里经过,看到这二个憔夫正为了他们所拥有的金球争论不休。有一个樵夫说:「我先发现的,应该分一个半。」另一个就说:「我们应该平分的。」他们就这样僵持不下。后来,要求多分一些的樵夫就说:「好吧!我非常回意你的意见。不过,我们必须等到天黑才能把它带走。你现在先到街上买些食物来再说吧,我们都已经饿了。」于是另一个樵夫就往街上去了,剩下那个保管金球的,则在心中暗自盘算。他把斧头磨得非常锐利,想要等他朋友从街上回来后,立刻用锐利的斧头砍下他的脑袋,好独吞那二个金球;而到街上购买食物的樵夫,也在心中设计歹毒的计画:「好,我就在食物中下毒,然后带去给那个贪心的家伙,好毒死他,那时黄金球都是我的了。」过了一阵子,到街上买食物的樵夫拎着一些食物回来,另一个樵夫立刻偷袭他,用斧头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他为了拥有两颗金球而满足,休息片刻之后,就吃掉另一个樵夫为他带来的食物。这些食物早已下了毒,因此过不久他就毒发而死了。这抢劫案调查了好几天后,当警官们经过森林时,看见有二个人倒在远方地上,走近一看,才发觉他们已经死了,身旁还有二颗黄金球,闪闪地发出澄澄的亮光。最后他们把金球还给原主,并把樵夫们埋葬了。如果当初他们听了我的劝告,就不会如此惨死了。心中顾念这世界的金银财宝的人必将灭亡,因此,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应当舍去一切,全心全意地爱神。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因为我们在神的爱中,必能享受祂所赐的平安。」 旅人:一非常感谢您讲述如此有趣且颇具教训的故事。我希望您能够再多谈一些。 老人:「若不妨碍您的话,我还想谈一些别的故事。因为我相信,这些事对您来说将会更有趣,也更可得到教训。 请您观察一下这座坟墓。它是用大理石建造的,上面还刻着名字,这个人是非常有钱的大富翁,死去之后埋在这里。这块石头是使人想起他的纪念碑,让每个时代的人都重新想起他。他的灵魂究竟是在天上欢喜快乐,或是在地狱熊熊烈火中受苦?只有神才知道,请您稍为想一想,世人是否不在乎自己的声誉如何,都喜欢别人过份地记念他?那么请您再留心看一看,这里有一个土堆,埋在下面,正是那个傲慢而残酷者的枯骨。他凭着强大的威权与谋略,纂夺了王位,由于他非常傲慢,因此压制全国上下,强迫百姓把他当做神一样来敬拜。 但是他却感染了足以侵蚀他生命的疾病,由于在他身体内长出一种繁殖力非常惊人的虫。那虫不仅吸他的血,也吃他的肉,不久,他便因此去世,结束了那残忍的生命。当他埋葬几天后,就有野熊来掘开他的坟墓,吃掉他的腐肉;野狗与花豹也来吃食,把他的骨头拖出墓地,散落在公众的道路上,任来往的行人践踏。有一天,当我外出散步时,不经心地踢到一种东西,使我心里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赶快避开它,因为我碰到了那个傲慢人的头盖骨。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也获得很大的教训。当他威权极盛的时候,衣繁华、头戴冠,人人都要在他面前弯腰,甚至下跪;而这颗脑袋,现在却在人们脚下受到可耻的践踏。因此我不得不说:『噢!你们这些世上的王侯哪,应当受教,今天你们戴王冠、坐宝座;明天你们的头盖骨却在尘土中碎裂。」我把那些零零散散的骨头收拾起来,再度把它们埋进土里。因此,您想想看,这个世上所有的繁华与奢侈,却只获得悲剧性并可怕的结局。我恐怕让您逗留太久,耽误您的行程,我们就此告别吧!」 大湾流 旅人说:「可尊敬的人哪!这个世界既是邪恶又悲惨,您可否告诉我,应该如何来改正这种情形呢?」 老人答:「是的!我的确了解这个世界的邪恶。但是仍然有一股清流——无限的伟大与庄严;无限的爱与生命——涌流出洪涛巨浪。只要跟随它,就能从这个世界的邪恶与痛苦被拯救出来;只要借着祷告面对这个巨浪中的小浪,或微波中所潜藏的神奇,就能得到健康、喜乐与真正的平安。一如沿着赤道流动的墨西哥湾那温暖的大潮流,它可以溶解北极的冰山,使北国的居民从酷寒与冰冷中被拯救出来。那份无限的爱与生命,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神迹,也是神所预备的。在这种无限的爱的波动(神)中活着的活物,总是平安的,他们不会搅乱自己的遭遇,并致力于使人向善。即使人们对他们怀有恶意,以恶相对时,他们也不会以怨报怨,乃是以德报怨。我想起一则故事,可以用来充分说明这件事。曾经有一位富翁,神赐给他一个儿子。但是在他儿子诞生不久之后,他便撇下他的儿子、妻子和未婚的妹妹突然去世。这两位妇人悲伤了一阵子,就开始继承他遗留的事业。寡妇和小姑谈到亡夫的事业时,她说:「妳不可以与我相争。我丈夫在临终时说,要将全部的财产留给我和我的儿子。不过妳结婚所需要的费用,我可以向妳保证,一定会完全照付的。」但是这位小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高兴,由于剌伤了她的感情使她异常愤怒,她便暗下决心施行报复,以纡解自我的愤怒、嫉妒和恶意。有一天,当寡妇外出的时候,她偷偷把婴儿带走,由于不愿亲手杀死他,就把孩子装在一个防水的箱子内,将他丢弃在距离自己家颇远的河流里。 河流中的婴儿 离她丢弃婴儿不远的地方,有许多人在钓鱼,当箱子在波浪间飘流过来之际,有人见了这箱子就跳入水中,从急流中把箱子拖到岸上来。当他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睡着一个幼小的婴儿,令他们大吃一惊。其中有一个人便欢欢喜喜地把他收留为自己的儿子。寡妇发现孩子不见了,找遍许多地方都没有发现,便又哭又叫的闹着要自杀,她的亲人纷纷设法苦劝她打消这消极的念头。有些人认为她的小姑就是嫌疑犯,可是却毫无证据,她只好默默地把疑问留在心中。在这种痛苦的情况下两位妇人住在一个屋檐下,却仍然为了财产的问题而经常摩擦。不久幼儿逐渐长大,成为一个渔夫,有一天,他带着自己所捕获的鱼到附近的街上去斗卖,正好朝他母亲的家去,可是他们彼此毫不认识。寡妇向他买了几条鱼后,就对少年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如果我儿子还活着的话,他也差不多像你这个年纪了,可是却……。你的母亲还在吗?」少年回答说:「这位阿姨!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在那里,不过我知道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有一位渔夫把我从河中救起来。」妇人说:「既然你不知道谁是你的母亲,那就请留在这里和我一起同住吧!希望你能做我的儿子,对于那救你生命又养育你的渔夫,我会给他一份相当的厚礼,如果他也喜欢这种工作,我可以雇用他。」少年听了,非常欢喜地跑回家,然后把渔夫带来见寡妇。渔夫把救那婴孩的事,全部告诉这个妇人,并且把那装着小婴孩的箱子拿给妇人看。寡妇拿起那个箱子,就立刻知道那是属她的,因为她看到箱子里有一块小铁片,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她知道当她的稚子失踪时,这个箱子也同时不见了。她又想起了孩子的手臂上有一颗痣,于是妇人就查看少年的手臂,终于确认他就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立刻情不自禁的大叶起来:「噢!年轻人啊,你就是我的儿子,我那非常宝贝的儿子。」说着就激动地抱住这个少年。经过仔细的追查下,才知道偷走他儿子的人就是她的小姑。而她也为自己的罪感到羞愧,坦承一切,并且为这不义之事打从心里认真的悔改。 寡妇找到了失踪的儿子后,恢复了往日的神彩,看起来好像年轻了许多。她感谢神奇妙的眷头,对善良渔夫的付出,感到甚多亏欠。但是她再也无法容忍她的小姑了,每看到她,就满怀愤怒与激动,几乎难以控制;但是她儿子却劝母亲抛弃所有报仇的念头。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少年人竭尽所能,良善来对待他的母亲与姑姑。因为每一个了解她姑姑的品行与气质的人,皆不愿意和她结婚,她就终身孤独了。这位有为的轻年,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以善胜恶,就足以见证这个『善』了。」 这位令人尊敬的老者所说的一番话,给予旅人深刻的影响,他衷心的感谢他才告别离去。旅人另外访问了许多陌生的地方,看到许多新鲜的事物,也体会到各式各样的人生百态,学到许多东西,并且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一天,他看到一个高大的人和一个乞丐在谈话。 摔角选手和乞丐 他走过去,静静地观察这个人,才知道那个高大的人是一位摔角选手,而乞丐则是一位痲疯病人。摔角选手问这麻疯病人:「你是如何得到痲疯病的?」痲疯病人回答说:「那是因我败坏的行为和罪恶所引起的。由于我的血液污秽,这种病散布我全身体内。你当然是锻炼过身体,尽能力保持健康,才会有这么强壮的体格。不过,事实上我们的肉体都是徽尘,终必归于尘土,因此无论是痲疯病的身体,或摔角选手的身体,都没有什么差别,总有一天,我们必将到达人生的终点。这种遭遇,使得我拒绝所有的邪恶与罪恶,彷若以缰绳勒住自己,尽可能经历属灵的操练,并且以全身全灵来敬拜神。因此,所有真理的探求者,都能够从那因自己的罪而受捆绑的痲疯病中被拯救出来,并且进入天上。」 孤儿与旅人 隔天,旅人又看到了更有教训意义的事情。他看到有一个人带着幼儿在湖畔散步,他们走了一会儿就在岸边坐下,而在他们附近站着一个幼小的孤儿。这位父亲把儿子抱在膝盖上亲他,又给他几颗糖果。这时,在旁边观看的孤儿就开始哭泣流泪。旅人以同情和爱心,轻轻地唤他,并且问他为什么哭泣。孤儿回答说:「当我看到其他的父子,以爱来互相亲嘴时,就会想起我自己的父母亲。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也会那样地爱我、亲我的。」这些话打动了旅人的心,于是他把小孩抱在自己的膝盖上疼他,又给他几颗糖果。这种情景感动了那位带着幼儿出来散步的父亲,于是他说:「今后,我不会在孤儿面前如此疼爱自己的孩子,我想我会尽力帮助这些孤儿。」 旅人在这一趟旅行中,体会了人生各种不同的困难。他觉得非常失望,不过,经过如此漫长的旅程之后,他总算能够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归纳出一个结论来,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使人得着满足的。他发觉真正的幸福与任何气候、国土、或物品都毫无关系。无论在那里,何时或何事,只要与神有正确的关系,并且顺服其圣洁的旨意,就能够得着真正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只能脱离外在的苦恼与仇恨,却不能脱离内在的罪恶,就好比笼中鸟被释放出来,愉悦地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可是牠的翅膀却又被树林中的细绳缠住了,任牠如何挣扎,都无法脱离细绳的捆绑,这只可怜的小鸟后来就死掉了。像这种情形,笼中鸟被释放出来并非等于得救,而是逃离牢狱,却又掉进死亡的网罗中。 人类的本性与永恒 有些事情是必须仔细地观察的,譬如说世界上有许多各种不同的地方,无论是民族间、团体间、人际间;正如地理、气候、物产、经济与社会状态,甚至民权与语言等,追根究底都有一种「永恒」的存在。因此无论在那里,人类的本性都是相同的。而这个「永恒」,无论在那里,都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和需要。一如太阳以其光辉普照世界,供给世人亮光与生命一样,「公义的太阳」(参玛四2)也把属灵的亮光与生命赐给所有的人,医治他们,并且给他们智慧。因此,所有人类都同样是由那属灵的母亲所生的,也都是真正的兄弟姊妹。 旅行与真正的安息。 不过有些事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不只是孤儿或寡妇,贫穷或困苦的人才有悲伤与不幸,那些王中之王、富中之富,以及博学多才的人也同样有不快乐,欠缺平安。实际上,这些都是「虚空的虚空(传一2),正如挪亚的鸽子一样在遍地找不着落脚的之地(创八9)」。由于我们是「在世上是客旅寄居的,要找一个家乡。」(来十一13、14)因此,无论在世上的任一角落,都无法找到真正的平安。我们若不顺从那一位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的主,从今直到永远,都绝对无法找到平安。 |
你们不是从他们的根认出他们,而是「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七20)树木不必理会它的果子是好是坏,也不必保存那些果子,尽管任凭别人去食用它们。如果所结的果子不好,时候到了,它就会被砍掉。人类的情况也和树木极为相似,即使身体朽坏,但在世却留下不好的种子。而好树借着结好果子,便成就了创造者的目的,并留下好种子,使他在来世的时候得享欢喜。 同样地,真正基督徒的人生是服事他人,以便和好树留好种子一样,留下善良的模范,并使人藉此在灵命上感受与创造者的同在。因此,不久之后,「他们就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十四13)以上的比喻,岂不促使我们伫足,沈思有关将为世人留下什么果子,以及能在永生中过怎样的生活吗? 当一个人用枪杀死别人时,那杀人的并不是手枪,而是那一只握枪的手,更进一步的说,就是使用枪的动机,也就是主宰手的「意志」。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心改变成为灵宫的话,就不会做出这种行为了,因为神是个灵,祂能直接在我们心里启示。如果神在人类眼前显现,那么祂那显现的肉体只是一个媒介,而神的启示就是间接的了。因此,主只在圣保罗以及其他极少数人的面前以肉身显现;对多数人则以属灵方面来显现,——就是用圣灵来启示人的灵。于是,当一个人有了属灵的生命,又与神有接触的话,他就会成为一个救人的器皿,而不会成为杀人者,他会藉着拯救别人来完成属灵生命的目的。 西藏与尼泊尔附近所出产的「麝」(译注:会分泌出麝香的一种鹿),在脐部附近有香腺,下面就是一则与牠有关的故事。 这种鹿有时会去寻找香味的来源,为了寻找的缘故,终于弄得混身疲惫,从悬崖上掉下去,以致粉身碎骨。有时他们会在痛苦时踢自己的身体,一不小心就会踢到脐部,才发觉这个香味来源是藏身在自己体内皮肤下的隐密处。这个世上有些住在荒野的人,也与此相彷。 印度教的信徒为了敬拜他们的神,会步行好几百里到他们的圣所去,以苦行来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回教徒在前往麦加圣地朝圣时,不惜尝试各式各样的痛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所追求的神常与他们同在,而且是「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罗十8)。主说,祂比呼吸更接近,比手足更亲密。你们拜父不在这山上,也不在邪路撒冷。真正拜父的人,无论在那里都可以拜祂。(参约四20~24)不过,如果要实现祂的祝福并且以此为喜乐的话,人类就必须重生才行。 由于在世上无法得到知识上充份的满足,有很多人就对属灵生命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是他们必须晓得,他们所追求的幸福与恩惠,是无法从知识进步与排除疑问上获得,乃是必须在生活中相信神,以及顺服祂的旨意才能得到。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即使知识有所增加,也不能超越无限。因此,我们对于天上的景象,永远无法完全明了。因为只有在我们的知识上完全和全能的神一样达到无限的状态时,我们才可能排除疑惑。因此我们应当信赖那爱我们的天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或什么处境,都应当喜悦祂所量给我们的佳美之处,因为其中必定有满足和幸福。因为那创造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的需要,以及何者为善,何者为好。 我们不必勉强尝试瞻望自己的未来,无论何事只要有神的启示也就够了。我们往往会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在地上生活中,预知所有将来要发生的事该有多好,可是这与其说是对我们有益,倒不如说是对我们有害。因为: ㈠如果在我们人生的旅程中,将所有会面临的遭遇或烦恼,都巨细靡遗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话,正如我们站立在令人战栗的大山面前,那令人震惊的姿势将向我们压迫过来一样。如果我们在面对一个小困难,都无法维持自己的锐气免受挫折的话,那么,如果所有疾病与痛苦同时临到的话,我们又怎能站立得住呢? ㈡如果我们的善报与幸福的结果都同时显现出来的话,我们就会觉得既然有这样的善报了,又何必努力呢?于是就会陷入疏忽与漫不经心的危险中。其结果将会导致我们的善报被取去。因此为了承受这些善报,我们就必须加倍努力,更必须靠着神的恩惠。人生的目的不只是得到外在的报酬而已;更重要的是在于借着今生的激烈奋斗,去赢取所有可以得「道」的品性。如果不具备这种品性的话,善报就不能成为善报,因为这时的灵魂并未具备喜悦善报的雅量。因此,我们的主就曾警告我们要持守我们所有的,免得有人夺去我们的冠冕(参启三11)。那是告诉我们,即使有善报在等着我们,我们仍然有失去它们之虞。人如果受惠于真正的属灵生命,并且尝到与主同在的滋味的话,他就有义务竭尽全力,把别人带到那位祝福之源的神的面前来。如果连人类所制造的机械,都能够完成重大而有意义的工作的话,那么我们这些照神自己形像造出来的人类,岂不是更应当勤奋地服事别人,并且使人得着益处吗? 看看蚕儿吧!祂牠们为自己披上绢衣之前,先为别人造出绢丝来。牠们先为别人付出,然后才化为飞蛾,甚至为了给人绢丝而牺牲自己。我们应当好好思想!我们是万物之灵,神创造我们远比那些小动物更高贵,而我们对于那些同样受造的兄弟,其奉献与服事的态度岂可比蚕儿少呢? 地球上有许多非常寒冷的国家;也有非常酷热的地方。有些地方的水冻得结成冰;有些地方的人却是汗流夹背。善与恶这种极端相异的状态同时存在,也是同时相对的。恶人的心中不断有不安与痛苦;但是善人在同样的遭遇下,即使外在环境有烦恼之事,然心中却正洋溢着真正的平安,使苦境化为乐园,因为那位和平之君正住在他里面。 为了得着神所赐真正属灵生命,并得着永远赐人生命平安的主同在的喜乐,我们就应当检视自己的心灵,并且向神祈求。 |
人若认识自己——自己是谁以及自己是什么?才能认识那位「按照自己形像」造人的神,因为「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显明。」(罗一:19)但是我们必须先了解,人无法借着教育,以及「这世上的智慧」来认识神和自己。各式各样的「论」、「说」,以及空谈,使人愈来愈远离真理,因为属世的学问与智慧,经常压抑我们内在的声音与感觉,并且发出技巧性的声音,误导人进入错误之中。然而真正的智能知识,必须借着祈祷与冥想才能得到,唯有单独面对神,祂才会在心灵的密室中与我们谈话。世上的知识,只有藉着传授才能获得;属灵的知识,却只有借着神所赐的亮光与感动才能得到。 为了获得属灵的知识、意志力与内在的感觉,就必须使因罪所受麻痹,以及致死的各种因素中苏醒过来。曾有一位盲人在阅读点字圣经时,由于天气非常寒冷使得手指都冻僵了,因此连一个字都读不出来。于是他在火炉旁边坐下使手温暖些并加以摩擦,几分钟后热气使手指的血液顺畅,可以自由弯曲,他就能轻易地继续阅读了。同样地,借着祈祷与冥想,可以使「公义的太阳」(参玛四2)的亮光、圣灵的火在我们心中动工,使我们重新得力与苏醒。当我们认识神与我们自己之后,我们就能面对好怜悯,赐生命的主,并且得着永远的喜乐。 当我们借着「重生」成为神的儿女时,神的灵并没有以人的言语向我们说话,但祂仍然能够直接与我们谈话、教导以及启发属灵生命的奥秘。当我们得到重生的时候,属灵的言语就会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言语,因此我们可以毫无困难地学习祂的教训。地上的言语只不过是传递外在意义的手段而已,而一个属灵的人——就像孩子一样,即使没有言语,也能够了解神所要他知道的事。譬如说,当我们要用自己的国语向孩子教导神的事情时,英语祢之「GOD」,而梵语则祢之为「伊斯瓦鲁」——也就是当我们祢呼「伊斯瓦鲁」时,是在祢呼「神」。但是,在了解「神」(指本国语所祢呼的)就是神之前。是如何祢呼祂的呢?那时会直接传递到他心里而无需言语,这就像波士顿那位既盲又哑的海伦凯勒一样。她说,在她还没有学会用地上的语言来祢呼祂之前,她就已经认识神了。 太阳用它本身的亮光来普照事物,同样地,「公义的太阳」与「世上的光」,也利用它本身的亮光来彰显祂自己;而人类本身也在这个真光之中,并能够了解与看见。正因为如此,所以人就需要属灵的眼睛,因为盲人与那「看也看不见」的人都无法了解这种永恒的存在。(太十三13) 为了了解基督的神性,我们就必须成为真正的「人」。因为动物的生活无论如何完美,它仍然是不够的。罪孽深重而堕落的人类是无法认识祂的,但是「新人」或「新的受造物」(西三10)就能够认识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西一15),而新造的人就是按他的形像受造的。人类的形像由于罪的缘故而受到扭曲与毁损,因此必须重新受造与改变,才能认识那位救赎他的主。 ¨ 由于罪的关系,人类不仅失去真正的尊严与人格,甚至还因罪致死,因此无法感觉到如空气般充塞于天地间的那位神的同在。死人无法感觉到其四周的空气,也无法呼吸;同样地,死在罪中的人既无法认识神,也无法因祷告的呼吸而喜悦,更无法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当神往亚当的鼻口吹进「生命的气息」(创二7),于是他就成为「有灵的活人」。但是由于罪的缘故,「有灵的活人」就死了,主必须再一次把新的生命吹进他里面,使他拥有永远的生命(约廿22)。人必须借着真正的悔改来归向神,以认清在神面前真正的自我。若非如此,就有双重危险存在。第一,就是会被剥夺在神面前的祝福;第二,自己满足于自我,并且自认为自己就是那位赐人平安的「永在者」,同时就开始幻想自己就是神。 为了认识神和自己,以获得真正的生命,人就必须舍弃自己(路九23、24)。舍弃自己的愿望与意志,是为了满足神的旨意,同时也可以在造物主的旨意中得到完全的满足,并且满足灵魂所有的要求。相反地,人如果设法满足自己,并且照着自己的意志生活,将会与自己的需求一同毁灭。换句话说,任何舍弃自己的人,都将找到神、自我,以及他所需要的一切,但是那些没有真正舍弃自己的人,就是属灵的自杀。 神使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因此人类可以自由地向神或向撒但敞开自己。如果他滥用这一项自由的恩赐,他就必须在主的面前交帐,并且受到严厉的处罚。 如果那些按着神的形像受造的人类,由于背逆与愚昧而成为自己的敌人,可是却没有伤害自己的话,那么整个宇宙间就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他了。然而他必定像浪子一样地伤害自己。人的心灵与感觉若是死去的话,就会使自己受亏损,并且伤害别人;由于自己已经死了,就算是伤害了别人也毫无感觉。当他活在灵里或是苏醒过来时,就不再伤害自己与别人,并会竭尽心力地去改善自己与别人的属灵生命。这样,就可以在生命中完成神的旨意与目的。 这个世界的痛苦与烦恼迷惑了许多人,都是由于罪所引起的。但是也不尽如此,因为神也经常借着痛苦与烦恼,把他的百姓带到自己面前。十字架对我们的属灵生命及进步而言是必须的,如果痛苦与烦恼对神的百姓毫无益处,就必定从地上抹去,但是祂并未如此。如果神要我们走近十字架,为要藉此叫我们得益处,那我们为什么老是尝试逃离祂呢?请思想一下那从地面上所收取的麦穗吧!当它呈现在太阳的光与熟并成熟之前,它必须在黑暗的地底下生长,这和我们的情形一样。这个世界不但有白昼,也有些地方的黑夜是几个小时;有些地方是一连数天;在南北极则有一连好几个月。因此这个世界也有或重或轻的苦难与十字架,通过那死荫的幽谷(诗廿三4);但是对真正的基督徒来说,「看来虽是死的,其实却是活的」,即使遭受迫害,即使树叶在寒冬中凋零,但是到了春天就会重新绽放,同样地,他们也可以证明实际上他们是活着的(林后四8 ~10;六4~10)。总括来说,无论是悲伤或烦恼,都可以藏在神里面,就像港湾的潮流一样,它可以借着横越大洋的暖流,在严寒中保护北方诸国。正如神充满爱的隐密潮流和圣灵的潮流,会保护祂的百姓,并使他们得到喜悦和满足。 当属神的人完全认识自己时,他会知道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因此即使他比别人更为良善,却不会有丝毫夸口或骄傲。譬如说,有一位哲学家去拜访圣徒并且问他:「为什么大家都祢你为圣徒?」他回答说:「那只是大家对我的敬爱而已,其实我只不过是一个蒙神恩惠,得拯救的罪人而已。」哲学家又说:「如果你是罪人的话,那你和我有什么差别?」圣徒为了使他想起苏格拉底,就说:「我所知道的事情,只是知道我一无所知而已。」当他说完之后,哲学家接着又问:「你身为圣徒都毫无所知的话,与普通人又有什么差别呢?」当时苏格拉底的回答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甚至连自己二无所知」都不知道。」圣徒就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同样地,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知道自己是个罪人,而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个罪人也不知道,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救赎,就毫不关心也毫不在意。」 人类的灵魂远较肉体重要,因为在思考或行为的时候,只有通过精巧的头脑,才能够把表达出来。同样地,圣灵唯有借着重生并且奉献己身的人,才能使祂那救赎世人的目的与功效彰显出来。 公义的太阳也借着这种人,把祂自己与祂的工作彰显出来。但可悲的是他的仆人们,往往只是像月亮一样,借着祂的亮光来映照幽暗而已,并且还不常如此呢。 有时当它来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经常造成日蚀。同样地,当我们来到「公义的太阳」与世人的中间时,我们不但使他们被黑暗所包围,并且还羞辱了主名。为此,我们必须经常迫切地祷告,怪不得主说:「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六23)我们的眼睛虽然这么小,却是我们身上的光,并且能够观察人与物的远近大小。如果眼中的小小瞳仁因白内障而受损的话,不只是它本身黑暗而已,那时我们的周围将除了黑暗之外别无一物,并且绝对看不到任何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谨慎,以免神圣的光在我们里面变暗了。相反地却要如主所说的:「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 潜入大海采珍珠的人,到了海底必须停止呼吸,或是靠着气管与水面上的新鲜空气联合;同样地,我们虽然在这世上,却不应该成为「世俗人」。我们不应该生活在这个世俗的风气中,而是要像保罗所说的一样:「对世界是死的」,「对神是活的」。我们可以借着祷告的「管道」,在圣灵中「呼吸」,并藉此永远活着。 因此我们应该认清自己,才知道自己的需求,就能竭尽一切来认识神,然后我们所有的需求,就可以在神里面得到永远而完全的满足。「这个世界不认识神」并且「无法认识他」;但是「他们」认识神,而且「那爱的化身——基督,把神显现给他们看。」(参约十七25;太十一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