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玉簪
圣若望•伯尔各满小传
一 家庭
若望的家庭是一个没有失落了一向的传统的美德的家庭,那便是“兀立不动的信德,和敦厚的信德”,这,使家中出了许多神父和修士。
父亲叫做曾加禄•伯尔各满,曾受过高等教育。他尽可以谋得一官半职。但他却喜欢自由不羁的生活;他靠着造鞋和制皮的手艺来维持家中的生计。天主早已定下了要他将来做他的大臣,就是作一位堪称为典型的司铎。但那时,他那里会梦想得到?他将会是棣思城的顾问团的主席,城里的居民对他很表示爱戴。
圣人的母亲叫依撒伯尔•云登•豪护,出身望族,具有一位良好教友的资格。她体质素弱,跟病榻结了不解之缘。前后七年功夫,度着病榻的生活,但她却以圣女式的婉顺去承受一切痛苦。
他们的子女共有五人,小若望是长子,他生于一五九九年三月十三日瞻礼七,圣母的日子上。第二天就在圣稣比爵堂领了圣洗。
到今天,他出生的房子还备受一般人的敬爱,远近来参谒的人络绎不绝。
二 孩提时代(一五九九——一六一三)
圣德小孩性情和顺,热诚而温柔,在家中或在学校里,常是父母师长受爱戴器重的中心点。年纪很轻,便去上学读书。七岁时,有一天,祖母发觉他大早上爬起来,问他早起的缘故;他答道:“因为我求准了神父,每天在上课之前,准我辅三台弥撒。”放学归家时,若是家门关着,敲不开,他不会生气,你猜他要干什么?他静悄悄的走到附近的小圣堂去,跪在圣母像前,虔心数着念珠的珠粒。那时,他对于天后早已显现出一片孺慕之忱。
八九岁时,这位可亲的孩子变成了母亲的慰籍者和勤恒的、热情的看护。他除了上课读书或是祈祷的时候,有空,便寸步不离母亲的病榻,给母亲送过来一点慰籍,一个微笑,一句熨帖的温言。
在一六零九年至一六一三年间,他在棣思中学读书,才德兼优,远驾乎同学辈之上。他的老师是华灵略与恩美力。恩美力是一位修士,圣母堂的本堂,他是第一个帮助了圣人的;这位修士对于小若望有如生身父母,而小若望却是他奇迹般的学生。教师三年的工夫拿出全副心灵来教育他。华灵略与恩美力总找不到机会纠正他的毛病,责罚他的过失,因为他是个典型的学生。论道德、论学问,都超过一切的同学。同学们所见到他的,常侍非常端庄有礼、谦恭自下殷切侍奉人家的态度。他往往趁同伴们游兴正浓时,悄悄的离开大家去祈祷,读书。他们知道若望跟他们截然不同的:在饮食上他知道节约,在行动上听命、恭谨、读书精勤;他是“不和睦”的仇人,总不开罪人家,给人家开罪了,他也不记仇,而且若是在同学中发生了小争执,小嫌隙,他会巧妙地避开,他不但不愿参加,也不愿在场好奇地看人家争吵,或从旁做啦啦队。若是有谁敢在他跟前说出稍微相反洁德的言语,他便毅然决然掉头走开。
十一岁上,第一次领耶稣的圣体,他将自己领洗那天接受了的洁白无疵的领带原封的还给耶稣,他写到:“天主使我做了教友,耶稣的伴侣与朋友;他跟我的灵魂缔结神婚,保存我不受大罪的玷污。”
他跟天主的契合也表露在外边:在他的脸儿上,显出一种超越的、令人起敬起爱的神情。他的灵魂好像游离了肉身,手头干着的工作,有时好像漠然不觉似的,同学们叫他做“过路旅客”,就是暗指他不是这世上的人物;他准可以跟圣达尼老说:“我生于此世,不是为这世界,而是为着天堂。”他每主日办告解一次,每月领两次圣体,瞻礼日上也去领主,每天辅好几台弥撒,每瞻礼六赤脚拜苦路,又为恭敬耶稣圣名,用拉丁语做了一些轻妙的诗词。
他从耶稣身边走到圣母身边去。后来他说:“我若一日对于这位极甜爱的母亲取不到孺慕之忱的爱情,我总不甘休!”谈及圣母时,他的眼睛、声调、手势,都表示出他内心的快乐和情爱的缠绵。
在童年的时候,他屡次到圣母堂去朝圣。圣堂距棣思城三公里,他赤着脚,空着肚子走这段路。
艰难困厄快要光顾这个天之骄子了。
三 玛利纳的小修院 (一六一三——一六一五)
母亲的病势越来越危急,父亲每天蝇头般的入息,填补不了日常的生活费。一天,叫儿子到母亲跟前来,说明需要他帮助家中生计,劝他中缀学业,另学一门可以赚钱的手艺来维持家计。这消息对若望就如平地一声迅雷。起初,他不觉惊呆了,继而他虔求天主与圣童贞的呵护,跪倒在地上,合掌当胸,哭求父亲看在天主的份上,不要中断自己的学业,因为他切愿作司铎。在他,只求吃面包、喝清水度日,于愿已足。他凄切的声调感动了父亲的心弦,叫他在玛利纳小修院里继续学业,同时叫他到一个热心人家去干点工作,减少家庭的负担。这位热心人是裴孟神父,他是主教府的赞牧司铎。一六一三年,若望有十四岁,就在他家里当仆役,他待若望宛如慈父,没有摆着丝毫主人的架子。
工作无论多谦卑下贱,若望都不推辞。他尽仆人的职务时,具有信德的眼光和诚意忠贞的精神。在主人家中也住着三个小孩子,若望也担任教授他们课业。他同时还得到学校去读书,不久,便为师长们所器重,玛利纳的总主教也很景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