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耶稣就来到圣殿——不过这次不是去平时讲课的地方,而是到了当年玛利亚做献仪的那个厅堂。在厅堂中央、靠近门口的位置,放着一个献仪箱。这箱子像根半人高的方柱,上面开了三个漏斗形状的口子让人投钱,底下还有一扇小门。箱子盖着红布,红布上面还挂着一层透明的白纱。左边放着司祭的座位,他负责维持秩序,旁边有张桌子,用来放人们献来的鸽子或其他祭品。门口左右两边分别是男女信徒的座位。大厅后面用栅栏隔出一块地方,祭坛还在当初玛利亚献小耶稣时的位置。
这天,耶稣就坐在献仪箱旁边。这一天是所有要为逾越节行洁礼的人献仪的日子。法利塞人后来也来了,看见耶稣坐在那儿,心里很不高兴,但耶稣要让位给他们时,他们却推辞了。宗徒们两个两个地站在祂身边。献仪的人先是男人,再到妇女;献完以后,他们就从左边的另一个门出去。外面群众排着队等候,一次只准五个人进来。耶稣在那里坐了三个钟头。快到中午,献仪差不多结束了,但耶稣还多留了好一阵子,法利塞人越发不满。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以前祂宽恕犯奸淫妇人的那个厅堂。
圣殿就像三座连在一起的教堂,一座接一座,每座都在巨大的拱顶下面。最前面是圆形的讲厅;耶稣所在的献仪处在这座讲厅的右边,稍微靠近圣所的方向,一条长走廊通向那里。
最后来献仪的是一位贫穷而胆怯的寡妇。没有人看清她投了多少钱,但耶稣知道她献了多少,就对门徒说:“她投下的比所有的人更多,因为她放进去的是她这一天赖以活命的全部钱财。”祂叫人传话,请她在若望马尔谷家附近等祂。
下午,耶稣又回到平时教书的地方——就是圣殿的廊下——继续教导。圆形讲厅正对着大门,左右两边都有台阶通到圣所,从圣所再上一段阶梯,就是至圣所。法利塞人走近耶稣的时候,祂提起他们昨天本来想逮捕祂,却不敢动手,尽管祂给了他们机会。但祂的时候还没有到,他们不能提前;时候一到,一切自会成就。祂又说,法利塞人别想像往年一样平安地过逾越节,到时候他们会不知往哪里躲;他们杀害的先知的血,必要归到他们自己头上。先知们都要从坟墓中起来,大地也要震动。可是就算有这些征兆,法利塞人还是固执不改。这时,耶稣提到了那位穷寡妇的献仪。
傍晚,耶稣离开圣殿,在路上跟那位寡妇见了面,告诉她说,她的儿子将来要跟随祂。这话使这位贫苦的母亲非常欢喜。她的儿子在耶稣被钉以前就成了门徒。这位寡妇为人纯朴正直,虽然恪守犹太规矩,但心地十分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