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之恋与修茸教堂 「贫穷女士」是何许人? 法兰西斯又如何看出她的高贵? 他与「贫穷女士」的赤忱之恋,并不表示只是爱那些贫苦之人罢了,法兰西斯无法见到他们受苦,自己却在享受;他们缺乏,自己却物资丰裕;他抛下一切变成贫病者之一,正如耶稣道成肉身一样。 他不只将金钱分给贫穷的人,甚至将自己穿的衣物、享受的美食都与他们共享。当法兰西斯幡然悔改之后不久,他去了一趟罗马,参见彼得的墓地,这是当时基督徒的一种虔敬表现。 就在那儿,他又一次体会到富有与贫穷间的天壤之别,「要将财富献与富有的神职人员?抑 或与群聚乞讨的人同分? 」当他祈祷完走出纪念堂,就毅然地走进那群穷人中,将自己的衣裳与他们互换,并和他们一同沿街乞讨,分享他们所得的食物,他体会到完全的释放与喜乐。 法兰西斯不只关怀穷人,对人见人怕的痳疯患者,也克服了恐惧感,向他们认罪。 他不只将钱财分给他们,更到痳疯隔离区照顾他们,在以后弃家修道的日子里,他与同伴们十数年如一日的关爱这些不幸的人。法兰西斯与过去的生活渐行渐远,也与父亲对他的期许差距愈来愈大,但他还是不清楚自己未来该如何? 他可以给贫穷的人饱食,给痳疯病人 适切的照料,但对钉在十架上的耶稣,要如何服事祂? 有一天,法兰西斯来到圣道明修会一间已倾颓的小教堂祈祷,他仿佛听到十架上的耶稣对他说:「修复我的教会。」刹时间,惊恐与不可名状的兴奋充满了他, 就这样,他不假思索地开始沿街向人募款或请人捐献石块,着手修茸这所教堂。 他自战争中习得的修建城墙的技艺,也因此派上了用场。他又将自己的马、衣物等等卖了,把得来的款项,奉献给这所教堂的牧师,自己也住在那儿。不想可知,这样的举措,大大激怒了这位「教堂修复者」的父亲,虽然法兰西斯躲藏了将近一个月,终究在回城时,众人取笑戏弄之下,被他的父亲捉了回去,捆锁在地牢中。父子二人终于面对面了,法兰西斯告诉父亲,为了对基督的爱,他愿放弃及忍受一切,而这位父亲却想如何切断他一切物资来源, 甚至将他驱逐出境,期望因此可使「浪子回头」。 愤怒的父亲,悲伤又满有爱怜的母亲,却唤不回铁了心的「浪子」,最后父子二人对质于亚西希城主教及公众面前。 其实法兰西斯绝非无情无义之辈,他为了何去何从,就如前述诸多事例,挣扎了很久,荣华享乐与永恒价值的争战,早就在他心中打翻了;当个富有的商人?抑或与「贫穷女士」缔结盟约? 这不是买什么衣装、吃何等口味的选择,这是 一个生命与历史的抉择。 七百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庆幸这位貌不惊人、身材瘦小的青年,敢将所有财物及身上穿的衣服,全归还给他肉身之父,近乎赤裸地宣布:「从此时起,我只有一位父亲,就是创造、供养及关爱万物的天父。」 法兰西斯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宣告为中古西欧社会开启了一扇「天窗」,让一股馨香清新之气,流入了一段闭塞又喧腾的时空;其实,不只是那一、两百年及西欧地区,这股气息与天光,更穿透历史而来,进入20及21世纪,也进入经济及自由思想蓬勃发展的时空。法兰西斯可能完全 不知道,自己的挣扎、转变、抉择与宣告,会带给当代及后世什么影响,他如常人一般, 有着情欲之惑,但他也有非常人的勇气、毅力与信心,向前飞跃,创造了心灵世界的新天地。他给平凡人立了典范,因为他原本平凡,只是他抓住了「挣扎」,坚持下去,以单纯的信心,塑造了其不凡的一生,也为比他早约一千两百年的耶稣,提供了新注解。 修道与社会关怀 法兰西斯对基督教社会的影响,与其后三百多年的马丁路德截然不同;前者是宁静和平,后者是壮烈火爆;前者对当时的教会是认同接受,却将耶稣教训验证于社会;后者则对罗马教会强烈质疑,以致毅然绝裂,高举因信称义,另创新局。马丁路德所展现的是造物主的阳刚之气,奋然前进,轰轰烈烈的扭转了历史;法兰西斯却是以上主的母性温柔, 缓慢推进,涓涓滴滴的透进历史。 法兰西斯与「贫穷女士」之款款深情,他对待自然生物、对待人们的温文委婉,他于十字军东征中,与同伴二人深入回教王苏丹帐中,以和平关爱 之心,传递福音,在在显示他体会到基督的「母性之爱」。 这是法兰西斯为何直到今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不论是在教会、社会及生态环境中,他诠释并彰显了素来欠缺与被忽略的「母性」特质。 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后,法兰西斯又修复了另外一两座教堂,除此之外他还可做什么?他开始街边布道,宣讲认罪、悔改与爱神爱人的福音,但这是当时罗马教会所不允许 的,因为宣教只能由受过训练的神职人员担任,法兰西斯终其一生没受过神学宣教训练, 也从未成为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当时曾经有一群号称「里昂的穷人」的僧侣,他们谨守圣经中教导人放弃世上财富、关心贫困疾病者的教训,曾经吸引了不少人;可惜就是在宣道一事上,没有遵从教会的规矩,因此被教宗喻令逐出教会,斥为异端,而日渐式微。 法兰西斯会不会引起类似的麻烦呢? 在他所修复一座圣本笃修会的教堂内,他静静聆听着神父朗读到「你白白得来的,要白白地舍去。 …… 不要带金、银或钱财,也不要带钱囊,……不要带两件衣裳……当你进入接待你的人家时, 当说愿你们平安。 」他简直无法克制自己的兴奋,因为这就是他想要行的。 自此之后,他就如此地踏上传道之途,简陋的衣装、赤脚、没有钱囊、只有充足的热心与信心。日后, 当他有了同伴及跟随者,他也要求他们如此行。 西元1209年,法兰西斯与十一个同伴,首途罗马,预备去见教宗,希望教宗能认可他们修道与宣教的方式。法兰西斯几乎完全依照福音书,草拟了他们这个修会的规范,也据此宣告了他们将如何遵守教会规章、教宗喻令等,但更确定要遵守绝对的贫穷,不拥有财物及房地产。 起初教宗并未完全相信法兰西斯之词,反而试炼了他,要他去对猪传道;平常人也许会视此一「喻令」为一大悔辱,法兰西斯却没等第二次吩咐,就照办了。教宗为何会有此 一不合「常情」的指示? 实因当时社会中,有不少「反对」教会或向教会只顾世俗事务与权利挑战的小群体,如前述「里昂的穷人」及「迦塞圣人」等, 尤其是后者对罗马教会冲击最大,他们在吃喝、嫁娶、财产等世俗之事上有严格的规矩,要想与世界恶者分离,就需认真执着,又要在死前悔悟并遵守规则,方可成为「完人」。 罗马教会为了这批人,曾在现今法国南部掀起多次流血征战,却无法阻止他们在义大利北部及法国南部的发展。 这批「亚西希的穷人」会不会又是另一小群「反叛者」?当教宗看到法兰西斯一身污秽地自猪圈回来时,他知道眼前这个「穷小子」是与世不同的奇人,甚至可能是上帝的使者。 教宗因此口头上应允认可了他的请求。 这就是法兰西斯的「小托钵兄弟会的源起(后人又称之为Franciscan)。 我们很庆幸法兰西斯没有就此退隐山林,过着隐居修道的生活;他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但却因着更进一步体会到「修建我的教会」这一启示,并不仅指有形体的建筑物,更是针对人及社会的灵性重建而来,要将人由世俗物欲的贪婪中解放出来,再创天人合谐的关系。法兰西斯对教会的行政管理与教规完全接受,也丝毫没有兴致去改造它们,但他却致力于服务、关怀、施与、照顾贫病、宣达和平信息、谨守贫穷与简朴的生活。 除此之外, 他不是在旷野就是在教堂内静思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