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霍费尔是一位活出来的德国神学家[1906-1945] 。
他以坚决的态度面向法西斯,也面向教会的问题。德国属于新教的路德宗,凡是路德宗教会,都有程度不一的政教合一传统。不像加尔文宗和清教徒那样强调政教分离。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变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一个教会”。当帝国主教穆勒向希特勒致敬时,朋霍费尔提出了抗议。希特勒干预教会选举,把反犹政策强加给教会时,他和上千名牧师一道签名,宣称“顺从神不顺从人”。他辞去了牧师职位,发表演讲说,“教会没有权利将国家的资源占为己有。但当国家将基本人权置于法律之外时,教会也不能置身于政治之外”。这就是他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新的立场,也是一个更倾向于加尔文宗的、符合《圣经》的立场。 问题之二是信仰和世界的关系。朋霍费尔猛烈的批评“廉价的恩典”,一方面教会热衷于向世界推销打折的福音,以至当世界陷入绝境时,教会也变得一文不值。另一面是在苦难面前关起门来的敬虔生活。朋霍费尔相信真正的跟随基督,就是进入世界,与哀哭的人同哭。他说,“‘你当为哑巴开口’,他甚至如此宣称,“只有为犹太人发出呼喊的,才能够高唱圣歌”。因为“追随基督在今天只剩下了两样,就是祷告和在人群中行公义”。 朋霍费尔的一生,见证了与钉十字架的上帝一道受苦的一生。他的死则充满了对复活的基督的信心。
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潘霍华被逮捕,囚于柏林之提格监狱。同时他的二姊(Christine,后来活到一九六五年)和二姐夫杜南毅也被捕。他们都被控告阴谋叛变。 来年七月二十日,舒道芬堡伯爵谋刺希特勒失败,反抗运动的组织曝光。十月初,潘霍华和朋友原本计划越狱,但旋即放弃,因为在十月四日哥哥克劳斯和大姐夫施来舍等人也遭逮捕,潘霍华不想因越狱再连累家人。十月八日,潘霍华被移到高度设防的阿布雷希王子街监狱。 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潘霍华在福洛森堡,被处绞刑,享年三十九岁。姐夫杜南毅同一日在沙身豪新受死。四月二十三日,克劳斯和施来舍也在柏林被处死。 自一九四四年六月到十月,潘霍华从提格监狱,先后寄了九首诗给他的好友贝德格--同时是他的学生和亲戚,因贝德格娶了潘霍华的外甥女,就是大姐乌苏拉和姐夫施来舍的小女儿雷娜特。最后一首诗,是潘霍华于一九四四年底,从阿布雷希王子街监狱寄给母亲的。这些作品按照寄出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 回忆 2. 忧伤与喜乐 3. 我是谁? 4. 基督徒与异教徒 5. 囚牢夜语 6. 通往自由的四站
7. 朋友 8. 摩西之死 9. 约拿
10.受苦
11.善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