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投资报酬率 1投资报酬率 ——北美洲大山猫的狩猎原则 一只北美洲大山猫正在追赶一只野兔。它们总是相隔十几米远的距离,但是它又始终难以遂愿。就这样,它们一个在为自己的生命努力,而另一个则在为剥夺他人的生命努力。它们跑啊跑啊,转瞬间就已经跑出一二百公里的距离了。从外表上看,那只可怜的小兔子已经累得就要跑不动,如果大山猫再坚持追赶用不上十几公里的路程,这只野兔一定就会成为大山猫的美味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令人难以琢磨的事情发生了。当大山猫追着追着的时候,它突然停止了追赶的步伐,眼看着野兔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而自己则转回身去,寻找另一个目标去了。 其实,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在寒带,体型较大的动物往往占优势,因为较大的体型有助于保存体温。但较大的身躯在运动时,也需耗费较多的热量,特别是必须追赶猎物的肉食动物,而它们通常又必须找遍一大块地区才能吃到足够的肉,因此在捕食猎物时,常需考虑热量的“得”与“失”。北美洲的大山猫吃野兔也吃驯鹿,但当它在追一只野兔时,追了 启示:较大的投资回报率,会使人有较大的恒心与毅力。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两种经营方法 2两种经营方法 ——鱼类的生命经营法则 鱼类的产卵量,从一次几百个到几百万个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般说来,不照顾自己卵的鱼,会产下天文数字般的卵,譬如一只雌鳕鱼一次可产650万个卵,虽然不加理睬,让它们自生自灭,但总有一些能活下来。回到出生地河流的鲑鱼,将卵产在上游的浅坑里,而且用沙埋起来,免得被水冲走,有了这种保护措施,它们的产卵量就少很多,但仍有14000个。有一种非洲吴郭鱼在产卵后,将卵集合起来放入口中,然后吸引雄鱼过来,释放出精液,鱼卵就在雌鱼的口中受精,并孵化成鱼苗,这种保护措施更周到,所以它们的产卵量更少,只有千百个左右。 启示:小本经营,需要付出较多的心血;而无为而治,则需要投下较多的本钱。这就是两种经营方法不同的地方。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筹划在前成事在后 3筹划在前成事在后 ——鼹鼠的洞穴 鼹鼠是一种完全在地下生活的地鼠,它们擅长在地底挖洞,挖的不只一条,而是四通八达、立体网状的坑道。要挖出这样的坑道当然很辛苦,但一旦完成,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门。同样在地底钻土而行的蚯蚓、昆虫、甲虫等,常会不知不觉闯进鼹鼠的坑道中,而被来回巡逻的鼹鼠捕获。鼹鼠在自制的网状坑道里绕行一周(有时要花上几个钟头),就可以抓到很多掉进陷阱的猎物。如果俘获太多,吃不完的就先将它们咬死,放在储藏室里。有人曾在鼹鼠的储藏室里发现数以千计的昆虫尸体。 启示:只有先多花些时间做好完善的硬体设施,才有安逸清闲的日子可过。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榨取的牧场 4榨取的牧场 ——蚂蚁们的食物生产绝招 蚜虫吸取叶汁,然后分泌(排泄)出一种带有糖分的液体,蚂蚁喜欢吃这种液体,于是它们想出一种聪明的办法,将蚜虫驱赶到多叶的地方,用泥土围起来,形成一个好像人类放牧乳牛的牧场。蚂蚁不时地来汲取蚜虫分泌液的甜液,并保护“牧场”,若有其他昆虫侵入,蚂蚁即会不客气地释放出蚁酸来躯赶。到了夏天快结束时,蚜虫纷纷死亡,蚂蚁就把蚜虫所生的卵扛回自己的蚁窝中,到了第二年春天,小蚜虫孵化出来后,蚂蚁又把他们扛出来,带到一个新鲜的草叶区去放牧,汲取它们分泌的甜液。 启示:人类放牧的动物更多,甚至还包括“人”在内,但保护的美名,是掩不住剥削与榨取的事实的。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生存空间与生活质量 5生存空间与生活质量 ——短尾鼬的“小九九” 野生的肉食动物,需要有它的猎场,猎场的大小通常以它能够捕食到足够的猎物为依据,但并非食量大的肉食动物,就要有较大的猎场。 譬如就同属鼬科且猎物大致相同的短尾鼬和长尾鼬而言,短尾鼬的身体约为长尾鼬的两倍,但它的猎场却是长尾鼬的8倍,原因是短尾鼬只能在地面追猎,而长尾鼬在追猎同样的猎物时,却能追到地洞里。所以它不必太大的猎场。 又譬如 启示:日本是一个地小、人多、物薄的国家,然而他们的经济却在世界数一数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很多国家望尘莫及的。这么小的弹丸之地,却能养这么多人口,就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长处。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繁殖的策略 6繁殖的策略 ——海龟的生产原则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有这样一种海龟。它们虽然生活在大海,但需到岸上产卵。在夏末秋初的某几个晚上,成千上万的这种海龟都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某几个荒僻的海滩,挖洞产卵,每只龟约产下100个卵,用沙子盖上,再回到海中。但没隔多久,又有另一批成千上万的同类海龟来到同一个海滩产卵,它们经常弄破了前批海龟所下的卵,结果能够孵化出来的还不到1500。这种集体而密集式的产卵虽有缺点,但却因为海滩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荒凉的,而不会有定居的掠食者,这种海龟反而因此成为数目最多的海龟。 启示:短时间的大量耗损,还是比小量但却持续的耗损来得划算。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重新消化 7重新消化 ——牛、羊、鹿的食物利用法 牛、羊、鹿等食草动物,又称反刍动物,在进食时,它们先以门牙剪断青草,直接送入瘤胃中,瘤胃花数小时的时间挤拌压榨食物,并借寄生的细菌分解不易消化的纤维素,等到食物变成半消化的糊状物后,再吐回嘴中,用臼齿一次一小口地慢慢咀嚼,然后再将它们吞下去。反刍过的食物这次即直接越过瘤胃,进入有吸收功能的正常胃。这种摄食方式有很多优点,它不仅是消化纤维素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可以减少进食暴露于旷野中的危险,快速吃进所需的食物,然后躲到安全的地方反刍,细嚼慢咽,品尝得来不易的成果。 启示:年轻时代读过的不易消化的东西,也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及分解后,重新反刍,才能真正吸收它们的精华。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劳心与劳力 8劳心与劳力 ——澳洲营冢鸟的孵卵诀窍 澳洲的营冢鸟以奇特的方式孵蛋,在秋末时,雄鸟先挖个15尺宽、3尺深的“冢”,放进湿叶、青草等,然后用沙把它盖好,冢里的植物即因腐烂而散发出热气。春天来临时,雄鸟即在冢上挖一个洞,让雌鸟下蛋,利用冢里的热气来孵蛋。雌鸟每星期下一个蛋,持续约六七个月,雄鸟则经常以其舌头为“温度计”去测量冢温,温度不够,就增加沙量;温度太高,就减少沙量。雌鸟要下蛋时也会先测温,如果温度不足华氏92度,它就在旁等候雄鸟调节好冢温才“进场”。每一个蛋在冢里要孵7个星期,雏鸟始破壳而出,自行爬出沙堆。 启示:没有一只鸟受得了六七个月的马拉松式孵蛋,多动一点脑力,就可以减少很多劳力。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顺势而为 9顺势而为 ——一只老虎的驯养经验 美国国家动物园有一只老虎成天懒洋洋地躺在假山上,管理员亚特以行为主义的“操作性制约”训练这只老虎在有水的壕沟里推啤酒桶,在一再的奖励、强化、制约下,这只老虎做到了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但这主要归功于亚特是顺着老虎的习性去训练,因为猫科动物(虎属猫科)会游泳,而且喜欢用爪去抓会动的东西,这是它的本能,所以能训练它在壕沟里玩啤酒桶。但猫科动物也有“遇事犹疑”的习性,因此,老虎经常要在沟边徘徊20分钟后才下水。精于“操作性制约”的亚特很难改变它这种习性,只能耐心等待。 启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气质,顺着他的气质去教导,通常能事半功倍,想要改变其气质,则相当困难。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沉潜功夫 10沉潜功夫 ——鲸鱼的节能方法 一些从陆上又回到海中生活的哺乳类(如鲸)及鸟类(企鹅),必须用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但这些动物很少在海平面上活动——一边呼吸一边游泳,而宁可采行潜泳于海中,隔一段时间再浮出水面换气的方式。主要原因是潜泳于海中比浮游于海面耗费较少的能量,譬如每小时要前进5海里,浮游于海面所需的能量约为潜泳于海中的两倍,如果每小时要前进15海里,所需的能量更增加为10倍,这是因为浮游于海面时,很多能量浪费在激起翻滚的波浪上头。换句话说,在一定的体能极限下,潜泳于海中,再偶尔探头换气,能走更远的路。 启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下沉潜的功夫比将精力浪费在“浮面的应酬”上,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废物回收的益处 11废物回收的益处 ——兔子的节约行为 专门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其牙齿和胃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演化,因为植物的根、茎、叶比起动物的肉来,是较不容易咀嚼和消化的。兔子除了有两颗大门牙外,臼齿和胃都没有什么特别,但它们却以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兔子吃下一大堆叶子时,经牙齿咀嚼后,送进胃中由消化液和肠道细菌来处理,初步吸收养分后,残余物就变成一个个小圆球般的粪便排出体外,但这样丢掉太可惜了,兔子往往会将它们又吞进去,让它们在胃里重新被消化吸收。这比它们冒着生命危险再外出摄食,可能获益更多。 启示:废物的回收与利用,不仅可节约能源,而且还能“减少危险”。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让别人发挥潜能 12让别人发挥潜能 ——澳洲沙漠鼠的补充水分独特方法 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身体水分的含量与其他动物差不多,约占身体的60%~70%(哺乳动物),但在沙漠中却经常看不到一滴水,它们到底从那里获得水分呢? 澳洲沙漠里有一种老鼠,以植物种子为食,但在找到种子后并不马上吃,而是先收集起来放在洞穴里。这些非常干燥,渗透压很高(高达400~500个大气压)的种子,会从洞穴里的砂或土壤里吸收水分,老鼠等种子吸饱了水分之后才吃它们,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当然,沙漠空气中的水蒸气到晚上温度降低后,也会在岩石裂隙或深坑中形成露水,这亦是老鼠们的水源之一。 启示:懂得欣赏别人的潜能,让它尽量发挥,然后为己所用,是一种大智慧。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不在场证明 13不在场证明 ——一只毛毛虫的伪装智慧 一只肥硕的毛毛虫正在从刚刚用过餐的树枝上向另外一个树枝上爬行。虽然很艰难,但它必须完成这段“征程”,否则它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 像蛾、蜂、蝴蝶等昆虫,生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毛虫的阶段,唯一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吃,以储备蜕变所需的养分。毛虫是很多鸟类的主食,经常以保护色或拟态来保护自己,当毛虫的色泽和形态近似它们栖身的枝叶时,很难被发现,但捕食它们的鸟类还是能找到它们,方法不是找虫子本身,而是找它们刚吃过的叶片。所以有些毛虫在吃叶片时,若不是整片吃光,就是耐心咬断吃剩的叶柄或叶片,不留在此进食的痕迹。如果要休息,也不会在刚吃过的叶片附近,而是爬到较远的地方。 启示:不管做什么事,毁灭会暴露身份的证据都比伪装来得更重要。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接收武器 14接收武器 ——海麒麟的假借手法 海蛞蝓又称海麒麟,是海中的“无壳蜗牛”,和海螺是亲戚。从进化的观点来看,它们不是“长不出壳”来,而是“抛弃”过分沉重的外壳,露出色彩鲜艳的身体,结果成为最美丽的软体动物。虽然没有外壳的保护,但却另有御敌方法,其中最特异的是某些海蛞蝓会在近海处用触丝捕捉水母,在吃了水母后还废物利用,将水母身上有毒的刺丝胞贮存在自己的裸鳃内,并把刺丝胞的尖端朝外,结果这些原来属于水母的武器,就成为它们防御敌人的利器。这比以鲜艳的色彩或分泌有恶臭的汁液来退敌更具巧思。 启示:打倒对方后,接收对方的武器、资源、人马乃至文化,化为己用,是高度智慧的表现。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掩饰与窥伺 15掩饰与窥伺 ——禾凌龟的掩体 禾凌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龟,它们常在满潮的月夜,数十只一批地出现在马来西亚东部的海滩产卵,用巨大的鳍支撑600公斤的体重在沙上蹒跚而行,每隔几分钟就要停下来休息,大概要爬行半个多钟头,才能找到适当的产卵沙带。在抵达后,它们用前鳍拼命挖沙,挖出一个大洞后,再将一个个的卵产在洞中。它们常一边产卵,一边发出深沉的叹息。产卵完毕,用鳍把沙盖回后,它们又会在岸上各处游走,挖坑推沙,似乎想混乱它们来此下蛋的行踪。但这一切往往是徒劳的,因为在岸边通宵守候的人们,早就知道蛋下在哪里,甚至在禾凌龟下了蛋,还来不及将沙盖回时,就已蜂拥而上捡拾龟蛋了。 启示:最佳的“掩饰”只有一种,那就是不让人“窥伺”。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实习课程 16实习课程 ——水獭、老虎等肉食动物的捕食演练 打猎是肉食动物在独立之前的最后必修课程,这一堂课通常是由母亲教导的。母水獭在抓到鱼或青蛙时,会以此作为见习材料,叫来子女,将猎物松口,让孩子们再去追捕这些死里逃生的鱼或青蛙;小水獭们兴奋地追逐,开始时显得有点笨拙,但一回生两回熟,慢慢就学会抓鱼捕蛙的技巧。猫科动物也有这种课程,小虎在一岁左右即跟着母亲出猎,母虎会将一头小牛或小鹿击倒,让小虎上阵,对猎物的脖子施以致命的一击;而母猫则将被它折腾得半死的老鼠带回窝,让小猫们猎杀。母虎和母猫通常只在一旁观看,只有当猎物看似要逃离时才会出手帮忙。 启示:对生手而言,实习乃是必要的磨练;但对被实习者而言,却无疑是恶意的捉弄。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纸尿布的发明动机 17纸尿布的发明动机 ——从雏鸟排泄处理引发的灵感 多数动物都是随地大小便的,这对能四处走动的成年者较不成问题,但无行动能力的幼雏,若将大小便都解在窝巢内,就会构成严重的卫生问题,特别是窝巢小、雏鸟不只一只、而且大小便又“合流”的鸟类。但自然也给它们一种巧妙的安排,很多鸣鸟的幼雏,它们的小便不仅浓缩(水分少),而且在与大便一齐排出时,会被包在一个膜状的小囊里,像个纸尿裤或垃圾袋,好方便这种鸟将它们捡丢到巢外。有一种燕子更妙,雏燕先是张大嘴巴对着亲鸟求食,在饱食之后不久,即又翘着屁股对着亲鸟,让亲鸟将它们突出于泄殖腔外的“废物袋”衔出,抛到巢外。 启示:人类没有天生的纸尿布,所以就自己发明一个。发明乃是由于“不足”。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快速的影像 18快速的影像 ——鹰的眼睛 鸟类在空中飞行,除了要有相当完善的飞航设备外,还要有特别敏锐的视觉,以利于在高速飞行时,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并正确估算着陆扑杀的距离。就拿鹰来说,其视力的敏锐度约为人眼的8倍,可以从数百尺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其周边视野也远胜于人眼。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视觉暂留的时间非常短,人眼视觉暂留的时间约为1/24秒,而鹰眼则为1200秒,因此,一秒钟放映24张照片的电影,被人眼看成连续的动作,但若给老鹰看,就变成呆滞、沉闷的幻灯片了。视觉暂留短,才可使它们在快速飞行时,看清地面上移动的猎物。 启示:生活步调快速的现代人,每件事情在他们心中“暂留”的时间也比较“短”。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聪明的杂食者 19聪明的杂食者 ——乌鸦食物 一般说来,只以一种东西为食物的动物,适应力经常较差。不少濒临绝种的动物就有这种倾向,譬如熊猫,它们只吃竹叶。杂食性的动物不仅适应力较好,而且常是较“聪明”的。在鸟类中,乌鸦几乎什么东西都吃,谷类、水果、昆虫、鸟蛋、老鼠、腐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它们甚至还吃贝壳类动物,用喙夹着贝壳,猛力摔向岩石,击破硬壳,然后吃里面的肉。很多民族都讨厌乌鸦,但它们还是生活得很好,这表示它们在不利的生活环境中,仍有极佳的适应能力。事实上,人类社会有很多关于乌鸦“智慧”的传说。 启示:人类也是杂食性动物,食物的多样化反映的不只是胃肠的适应力,还有头脑的弹性。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果断放弃,才能活得更好 20果断放弃,才能活得更好 ——能舍人之难舍的海参 海参是一种棘皮动物,圆筒形的身体像一条香肠,身体一端的开口是口,另一端的开口是肛门,中间是一些可起消化及呼吸作用的小管。海参自卫的方法非常特别,当它被人类捉住时,会把体内又粘又湿的小管、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从肛门排出来,缠到人的手指上,当你还来不及“脱手”时,它就乘机溜走了。碰到虾蟹前来招惹或大敌压境时,它也同样“弃甲卸兵”而逃——排出粘稠成团的内脏器官,让人“惨不忍睹”,而它却“无脏一身轻”地从容离去。只要经过几个礼拜,海参就可以重新再长出一套新的内脏器官来。 启示:海参“能舍”人之“难舍”是因为它能够从中得到人之“难得”!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最后的晚餐 21最后的晚餐 ——袋鼠牙齿 袋鼠虽名为鼠,但并不像啮齿类动物,有终生不断成长的锐利门牙。它们像其他草食动物,以臼齿来咀嚼野草。野草对臼齿的损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动物在臼齿脱落后,都可以马上再生。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齿无法再生,所以虽然它们左右各有四对臼齿,但平常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对,等第一对耗损而自动脱落后,第二对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对。平均一对臼齿约可使用五六年,到了15到20岁之间,它们只剩下最后一对的臼齿,除非不吃东西,否则势必耗损。而当这一对臼齿磨尽脱落时,则“食禄已尽”,即使无病无痛,也会死于饥饿。 启示:人类可用的资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损后才想到要节约,已后悔莫及。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无壳乃大 22无壳乃大 ——退壳大乌贼 乌贼跟海螺、海麒麟等同属于软体动物。海麒麟因摆脱了外壳,而成了海里最美丽的动物,乌贼则因摆脱了外壳,而成为最大型、也最聪明的软体动物。乌贼体内平滑的海螵蛸,就是其退化的外壳,在没有外壳的限制下,乌贼可以长得很大。1933年,新西兰海面曾出现长 启示:有壳保护的生物,一定“大不了”;要做“大哥”,一定得“脱壳而出”。人也如此! 第五章 从动物身上学习如何开创你的人生天地互为消长 23互为消长 ——野兔与狐狸的关系 加拿大野生动物局的官员发现某个地区的野兔突然锐减,科学家们于是费心去研究这些野兔是否得了什么传染病,结果找不到答案。几年以后,野兔又忽然增多了,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再度减少;野兔数量的增减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这时,有另一位官员发现同一地区的狐狸,其数量也莫名其妙地增减循环,当然也找不到原因。 最后,有人将这两份报告合而观之,才找到答案。原来野兔是狐狸的猎物,当野兔量多时,狐狸因食物充裕,也跟着增加。但狐狸增加到某个程度后,野兔就被吃得越来越少,在食物缺乏下,狐狸的量也跟着减少,结果野兔又获得喘息与繁殖的机会,于是再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