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究放生,认为动物有可能是自己的前世或后生。一不小心的话,自己就会沦为异类。所以佛教徒常把捉到的、买来的,或者受伤的动物好好的放掉,为自己积一分功德,免得下一辈子沦为动物。 天主教没有轮回之说,故有人认为天主教人士不喜欢动物,因为有人发现天主教徒什么肉都吃,连血也吃(某些基督教派别不吃血),便认为天主教徒大都是“冷血动物”。其实,天主教是一个爱的宗教,爱字包括甚广,当然包括动物。一个连动物都喜欢的基督徒一定也会喜欢所有的人。小爱之中见大爱,精微之中见真情,这是不能怀疑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云南滇池曾有很多海鸥栖息,由于人们的不友好渐渐离开,市民们也曾开展过几次拯救海鸥的行动,可结果总是不了了之。但是,有几个经常去滇池的大学生发现:有一位老人不管刮风下雨,总是每天坚持悄悄地饲养着海鸥,他按时步履艰难地来到水边,从提包里取出早已捏成碎粒的饼干,极细心地召唤海鸥过来。时间久了,海鸥竟然跟他熟了,每次总是在他要到的地方聚集,围在他的身边。 有一天,一位大学生发现,老人的步履艰难了,十分感动,就顺手拿起照相机为他拍了一张照片,第二天,老人破例没有来,第三天第四天也不见踪影,大学生感到奇怪,朝老人来的方向打听,终于知道,老人已于日前去世。他们来到老人居住过的小屋,屋里简陋狭小,四壁萧然。只在墙上挂了一幅耶稣苦像,一个方便袋里面还有未被“加工”的饼干。人们告诉大学生:这个独身老人这几年来唯一的事就是参与弥撒,关爱海鸥。大学生震撼之余,就把那幅最后拍摄的照片放大到与真人一样大的尺寸,竖立在水边,傍边写了行字:老人已去,让我们继续关注海鸥。“说来奇怪,照片刚刚竖立起来,无数海鸥立即围拢过去,宛如仪仗队。这个大学生深受感动,信了天主教。 能够身处孤独也不失对世界的关爱,这是何等的宗教情怀?这个老人在孤独之中献出了一分真诚的关爱,连海鸥也不会让他孤独——耶稣更不会让他孤独。 我想起来我看过的《方济亚西西传》,方济就是一个喜欢世界的人。天主创造世界,真爱天主的人也会真爱这个世界。他称太阳为兄弟,月亮为姊妹,称无数的动物为朋友,他为众鸟讲道的那一段我读了深深动容。仿佛动物们也有灵性。献一分关爱,便会回报一分温馨。在春天播种,注定会在秋天收获。 我还在哈尔滨修院的日子,有一天傍晚在外面乘凉,凑巧有一只受伤的小鸟非到门口停住了,大家一时兴起赶过去扑打,终于将它捉到。正在议论怎么发落它的时候,修女出现了,把鸟要了去,她说:“好好的一只小鸟,为什么有人伤它呀,太残忍了……”她将鸟养了起来,给它治伤,伤好后把它放飞了。 这件事正好和一位老教友跟我讲的一个类似的故事很相似,于是,我就写出了《缘已尽·情未了》作为纪念。我以为,能够爱护小鸟的人,一定也很爱耶稣。 宋朝的苏东坡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勾帘挂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把珠帘钩起来以便让乳燕归巢;把窗户打开以便让苍蝇们出入;为了不致让老鼠们饿死常常留一点饭给它们;可怜蝇们而不会点那让它们投火的灯。这首诗明白如话,然而境界上却高妙深远,读来让人赏心悦目,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流于心间,激动不已。 关爱苍生,还爱天主。我想,能够把爱心献给小动物们的,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人。 我很喜欢福音中耶稣关于鸟们的比喻:“你们仰观天空中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也不收获,也不在粮仓中囤积,你们的天父还是养活它们……”(玛6:26)“两只麻雀不是只卖一个钱吗?但若没有你们的天父许可,它们连一只也不会掉到地上来。” (玛10:29)试想,天主连毫不起眼的鸟们都万分照顾,何况是我们这些祂钟爱的人呢? 唯有怀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才能悯怀广大的世界;也唯有珍视天主的爱,才能在生活中懂得信仰的真谛呀!耶稣已经在历史中走出了第一步,我们要不要跟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