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声音只能在静默中听到。当我们在静中面对面见到自己时, 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在静默中才能见到我是谁? 我应该做些什么?现代人都怕静默,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 可惜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 人生智慧只能在静默中去寻找。
静默不是叫你不与人往来,然而某些人生经验与真理, 似乎只能在静默中去寻觅。(美 美国人只强调团契、分享、合作; 他们已不知如何享受独居生活。 愈能静听你自己的心声, 你愈能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种种切切。 你不要认为我远离人群,就会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贫脊; 非也,我只是在静默中吐丝自縳,然后变作一只美丽的蝴蝶飞上天空! 你若有意在灵修生活上前进,你必须先摆脱世界上的许多杂念; 你应该远离世俗的混乱及喧闹,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 只有在静默中,你才会找到天主。(圣女大德兰) 我们必须找到天主,可惜在喧闹中是找不到的! 请看看大自然、树木、花草等都在静默中慢慢长大…… 愈是生活在静默中祈祷的人,愈能在公开的生活中大量地去施予 你若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安宁,又怎能在其它地方找到? 伟大的绘画灵感是在静默中得来的,你若独自一人, 你百分之百属于你自己; 但若有另一人同在,你只有一半属于你自己……(达芬奇) 孔子说「仁者静」;或「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这里所指的静, 就是一种正面的、能使人悦愉的那种静吧!
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就立刻感觉到,耶稣当年非常珍惜静默。 三十年隐居纳匝肋暂不提,一旦开始福传工作, 耶稣第一件所做的事, 就是独自在旷野中独居了四十天。 以后宣讲、治病等工作虽整日忙碌, 但祂一定设法去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祈祷。
教会深知静默对灵修生活的重要性, 于是建立了月年避静等神修规则。 某些苦修会如此重视静默, 竟严格禁止会士们不得随便开口说话, 以致这些会士被人称为「哑巴会士!」
不但伟大的计划及艺术作品是在静默中获得灵感, 即使宗教信仰也只能在静默时才能发扬光大。 人在静默时才能认识自己究竟是谁?
他的一生究竟为了什么? 由于天主往往在默静中与人相遇, 因此,人也只有在静默时,才能听到天父的声音。
让我们也跟随耶稣, 尽量设法在忙中找静吧。 静以后才能安, 若你的心灵找不到安宁, 以致天天感到焦虑不安, 请问你又能怪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