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默主歌耶这个名字在教会内激起了太多讨论。作为一个在信仰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平信徒,我曾对这个吸引了数百万朝圣者的地方充满好奇,也不免困惑。走过最初的热情,当我静下心来,用教会传承的智慧和理性的眼光去审视时,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
一、 这不像是圣母妈妈一贯的作风
我听着露德和法蒂玛的故事长大。那些显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简短而深刻。圣母妈妈带着重要的讯息而来,话说完便离去,从不拖泥带水。反观默主歌耶的显现:持续数十年,近乎“打卡上班”:从1981年至今,一位“圣母”每天(或定期)出现,传递了大量信息。这种无休止的、日常化的显现模式,在教会历史上闻所未闻。说句心里话,这让我感到不太对劲。
我认识的一些去过默主歌耶的教友,他们带回的信息集厚得像电话簿,但翻看内容,常常是“要祈祷”、“要平安”这类重复的劝勉。不是说这些不对,但当这些信息被无数日常对话稀释后,那份直击心灵的力量似乎也被冲淡了。
二、 神视者们的生活让我困惑
我常常想起那些被教会认可的见证者——露德的伯尔纳德在修院中度过简朴余生,法蒂玛的路济亚修女终生隐修。他们领受殊恩后,生命彻底转向天主,背负起特殊的十字架。
而默主歌耶的六位神视者,大多数选择了结婚生子,过着和我们差不多的世俗生活。这当然没有错,但当我对比历史先例时,心里总有个声音在问: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更让我不解的是,其中三人的显现居然变成了“每年一次”或只在“生日”出现。这不禁让我想到孩子的生日派对——神圣的显现难道也需要配合个人纪念日吗?
三、 那些未实现的承诺
记得刚开始关注默主歌耶时,我听说了关于“秘密”和“世界性大征兆”的预言。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预言并未按当初描述的方式实现。作为一个普通信友,我不禁要问:如果这真的是来自天上的讯息,为什么预言会落空?
另外,我不能假装没看到围绕默主歌耶的商业化现象。书店里相关的书籍、组织的朝圣旅行、各种讲座...虽然组织者否认以此牟利,但这片商业阴云始终让我心里不舒服。
四、 恩宠从哪里来?
也许有教友会问:“可是很多人在默主歌耶获得了恩宠啊!”
这一点我需要澄清:使我们获得恩宠的,永远是对耶稣基督的信赖和真诚的悔改,而不是某个地点的“魔力”。一个朝圣者带着满满的信心去祈祷、办告解、决心改变生活,天主的恩宠绝不会因为这个人找错了地方而拒绝一颗真诚的心。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圣保禄的警告:“连撒殚也常冒充光明的天使”。魔鬼最狡猾的地方,就是用九分真理掺着一分谎言来误导我们。就是那“一分谎言”,足以让灵魂长期陷入困惑。
在稳妥的道路上行走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不得不对默主歌耶的显现保持谨慎。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友,我选择回归到教会两千年来传承的稳妥道路:
在至圣圣体台前静静祈祷
诵念教会认可的玫瑰经
敬礼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圣母显现
阅读《圣经》及经典的灵修著作
在这些磐石上建立的信德,才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避开陷阱,稳步走向成圣之路。
说到底,信仰不是追求神奇体验,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活出基督的爱和真理。也许,最真实的圣宠就在我们身边——在每天的弥撒中,在告解亭里,在服务近人的行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