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天主上帝。教会内曾出现了很多圣人,如圣伯多禄、圣保禄、圣鲍思高……,所以「成圣」也是信友追求的目标。在圣经中,耶稣经常提到要「爱人」,爱小兄弟,爱陌生人,医治病人,宽赦罪人……,所以作为一个完全的基督徒,应该具有「真善美圣爱」各种德行。在天主十诫中综合起来,就是:「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也就是:「爱是最大的诫命」! 在圣经的描述中,我们常见到一个图像,就是:耶稣把一只小羊抱起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非常爱惜,耶稣也常常说,祂来是为了救赎祂的羊群,甚至犠牲性命,在所不惜。祂就是善牧。可见耶稣除了爱小兄弟外,也爱动物的。 现在我们的世界已到了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巅峰时代,可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也到了严重危机的时候。基督徒要学习耶稣的爱,不应该只限于人类,也要普及至万物,对动物植物大自然也要付出一份爱心与关怀。 人类在发展之初,以人为万物之灵的高姿态对待大自然,认为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可以控制自然万物,于是予取予携,骄傲自大,以为人定胜天。到了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出现,感性地称太阳为兄弟,月亮为姊妹,手上肩上都有雀鸟来亲近,让基督信徒有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态度,把自然万物亲切平等地看待。其实人类应该知道,人类与大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人要靠大自然才能生存,大自然是母亲,没有人类反而更自然,无拘无束,不会因为人在生活上的需求与开发而受到干扰、破坏、污染。 如果我们回头用心看看圣经的创世纪,在天主创造宇宙万物的经过中,我们会发现,天主先造了天地、日月、山水自然、动植物,最后才创造人,每一受造物都是美好的。人类虽然得到特别的灵魂和智慧,接受了上主的一口气,但是人是在最后才受造的,所以应该谦逊地利用智慧和爱心来管理好自然万物,这也是天主所交付给人的责任。 基督宗教一直认为人有灵魂,是天主的肖像,高于一切其它的受造万物,此观念因此曾被批评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根源(1967 Lym white 「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后来教会经过反复自省,最终提出新的生态神学观。 二十世纪初期曾有一位生态先行者(1939 W.C. Lowdermilk),拟订有关生态关怀的第十一诫,要求所有相信造物主的人要善尽上主所交托大地管家的责任,爱护大自然,为后代子孙的持续生存尽力。从六十年代起,历任教宗在多次的有关环境生态的通谕、牧函、演讲中,都提出同样的观念与要求。(1972-2002 Stockholm – Johanmesburg, 「教会的生态关怀」),所以爱护大自然,善尽管家之责,成为基督徒不可疏忽的使命。 那么我们做为基督信徒的应该做些什么呢?要爱护自然生态万物,首先要承认人类因无限制的发展而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过错,然后改变生活态度与方式,不要跟着消费主义潮流 ─ 奢侈浪费,也不要随着快餐文化 ─ 用后即弃。要过简朴的生活,降低需求,节约能源,减用资源,物尽其用,过绿色的生活。 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应经深刻反省,然后改变。行,多用大众交通工具;住,尽可能少用耗能源的电器(冷气……);衣,不穿濒临绝种动物的毛皮,不受时装诱惑而周期性购买;食,不要放纵欲望,因大鱼大肉而杀生,自愿实行素食。 素食其实在圣经创世纪已有记载,天主给人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由亚当到诺亚,前十代始祖均长寿健康,平均八百岁。如果我们因为爱而不杀生,改素食,那就更有灵修的价值了。 为了关爱保护自然万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要尽量不制造垃圾污染环境,有废物不随便抛弃,要尽量再利用;如塑料袋、瓶等不用、少用或重复使用,这些都需要修行的心配合才会做到。在爱护动植物方面,不吃牠们,不砍伐它们是最起码的。现在世界上已有犹太人和基督徒共同推动素食的组织。其次是直接对他们的保护,可以加入各种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团体,尽一份义务,出一分力量。 关怀自然万物最主要有爱心,其实它不单只是一项环保工作或运动,它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态灵修。 世界的进步和美好,不是以科技工业、经济状况来衡量,而是看我们有多少爱心。爱才是世界进步的最后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