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251~356) 安东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十七、八岁时父母过世,留下他及妹妹二人。有一日,安东尼读圣经,圣经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以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太十九:21)他的心受感动,立刻变卖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并将妹妹寄托给当地的教会照顾。之后。安东尼到邻边的村庄追随一个长者,这个长者终生专心单单祈祷,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渐渐地,安东尼愈迁愈远,往沙漠而去。起先,他到坟墓去住,在那儿他学习胜过死亡所发出的一切黑暗权势。 圣本笃(480~550) 本笃生于吕西亚,七岁被送至书院学习,十三岁被神呼召做最大及最危险的事。后创立的修道模式,他的修道院位于卡西诺山;他为修道院立下的「规条」,名为圣本督会规。修士都要发三个愿,第一是贞洁(道德上),第二是贫穷(物质上),第三是顺服(意志上)。 圣道明(1170~1221) 西班牙人,早期在加斯特里工作,在巴里西亚大学肆业,后来移居沙勒曼加,成为附属奥斯曼座堂一宗教团体的成员。道明要以福音来赢取异端和异教徒,自己又过简朴的生活,因而吸引了一群人跟随他。他小心地教导他们,又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梦想,要建立一个有学问的托僧传道群体。 瓦勒度(1140~1217) 瓦勒度本是里昂富商;1173年受马太福音十九:(「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果然变卖所有赒济穷人。他使新约武加大本再译成通俗语言;从1177年起,更召集一班男女,以传福音为终生职事。天主教人士论到他们说,「他们二人为一小队,赤足,身穿羊毛衣服,完全一无所有,却像使徒一样,凡物公用」。 圣方济(1182~1226) 圣方济直到1209年,听到福音书中的篇章,马太福音十章7:10节记载着,耶稣差遣门徒身上不带钱财、出去「传道」,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痳疯的洁净。这段经文又为他带来极大的启发。曾经,圣方济体会到过去仰赖父亲钱财的生活彷佛一埸梦,遂渐远离昔日的奢华与流行的时尚,唯独钟情于贫穷之美。创立的教团,为十三世纪四个最重要的托钵僧团体之一。圣方济会修士与以前的修道团体不同的是,他们不活在修道院的围墙内,乃是活在世界中,周游四方,过着仅堪餬口的生活,却竭尽所有所能帮助贫穷人。其主旨是完全禁止方济会或其属员拥有财物;他们必须为每日之粮工作,或行乞。圣方济以传道和服事穷人为己任,这两个目标亦成了方济会多年来工作的特色。 圣安东尼的贫穷观 圣安东尼的贫穷由两次经文所启发。第一段是在他父母死后尚未到六个月,他常常前往教堂默想。有一次,当他走路时,他便思想使徒是怎样舍弃一切,跟随救……。 他认为使徒将财物储蓄在天,这是很大的盼望。他怀着这些思想进入教堂,听到「你若顾意作完全人, 可去变买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太十九 21) 他深深感受是神选召他为圣徒,他立刻离闻教堂,将他的遗产(肥沃和十分美丽的田地,约中国的十二顷)及所有财物分给村民及穷人,只留下少部份给他的妹妹。第二段经文是后来他再一次进入教堂,听到「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太六 34),他随即离闻教堂,把仅有的财富也分给穷人,将其妹妹交托贞女们抚养,他就专心操练。 安东尼不单只要过贫穷的生活,他更要过克已苦物的生活。他认为照顾身体是一件不属灵的事,甚至是羞愧的事。所以他进食的次数很少: 每日黄昏后才进膳一次,有时两天、三,甚至四天后才进食,他的食物是面包和盐,他只饮清水,酒和肉绝不会吃。 从圣本笃会规看圣本笃的贫穷观 圣葛利高里这段表明的话,为代代期待的人推荐圣本笃的会规,充足而有余:在这会规内我们便看出生活完善德行光辉的圣本笃;他把整个自已都放在他所写的会规中了。而这些会规亦为当时的主教所批准,所以本笃会规是一直影响着以后修会的会规的订立。现在且看看本笃会规的贫穷观。贫穷当显示在饮食上,应回避一切稀有和昂贵的食物;在衣服上,应以普通的布料缝制,甚至用以最低廉的价钱购买者。修士应为天主弃绝一切,供他用的东西,什么也不可据为己有;圣本笃强调说,因为不当视自己为任何事物的主人,连他的身体和意志都不是。隐修会宪的原作者对门徒有同样的声明:「你已经死了,已将你的身体奉献了,已经不属你权下,你当视它为献给天主的东西」。他不准许额外的禁食,一切都该受长上权威的统治。圣本笃的贫穷观是圣本笃的会规中心思想。 圣方济的贫穷观 在此让我们简单看看方济如何得到神贫的启示,也看看主要的神贫观念,但详细分析方济的神贫的起因和深入探讨神贫思想,则在另段落外详细交代。 当弗朗西斯幡然悔改之后不久,他去了一趟罗马,参见彼得的墓地,这是当时基督徒的一种虔敬表现。就在那儿,他又一次体会到富有与贫穷间的天壤之别,「要将财富献与富有的神职人员?抑或与群聚乞讨的人同分?」当他祈祷完走出纪念堂,就毅然地走进那群穷人中,将自己的衣裳与他们互换,并和他们一同沿街乞讨,分享他们所得的食物,他体会到完全的释放与喜乐。有一天,弗朗西斯来到圣道明(修会一间已倾颓的小教堂祈祷,他彷佛听到十架上的耶稣对他说:「修复我的教会。」剎时间,惊恐与不可名状的兴奋充满了他,就这样,他不假思索地开始沿街向人募款或请人捐献石块,着手修茸这所教堂。最后方济更因要坚持他的神贫,更在主教面前与他的父亲脱离关系。最后父子二人对质于亚西希城主教及公众面前,方济更将身上所有的衣服脱去,还归父亲,承认只有天上的神为父亲。而这只是方济实行神贪精神的开始,因为他自回头伊始,直至死去,他的意愿是:在一切事上持守绝对的神贫。另外方济更相信神贫是由天主赐给他的,所以他曾屡次向他的同伴们说:「这些事曾使我受了许多愁苦,因为那是我费尽心力,以祈祷默想由天主学得的;我明知这些事完全吻合天主的圣意;可是,若干仗恃自己经验及虚伪明智的弟兄反对我,并促使它们归于无效说:「应予主张并恪守的是这些事,而非那些事。」
圣本笃,圣道明或瓦勒度般的贫穷。他们的贫穷是一种操练或与贫苦大众的认同方法,但圣方济的贫穷背后信念是有了更神圣的召命,这召命是天主子为圣方济所求的使命——贫穷。因为我们的主曾为了我们而使自己在此世成为穷人,而我们又曾选择了追随他的芳踪,行走于真正神贫的道路上。这是我主耶稣基督为我们争取到并遗留给我们这些愿望在至圣神贫内步武其芳踪者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