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在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三日为纪念亚味拉的圣德兰逝世四百周年,在马尼拉的圣多玛斯大学所发表的一篇演说。 整个基督徒世界,都在庆贺亚味拉圣德兰逝世四百周年纪念,或有人仍在筹备中;圣女生于一五一五年三月廿八日,死于一五八二年十月十五日;这是基督徒世界中的一大盛举,而在她的一生之中,有一点特别使得这件事,在廿世纪的末叶,更显重要,即她的神秘经验。 今天,我在各位面前,反身自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所谓的东方世界而言,她的神秘之道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的讲解是:亚味拉圣德兰与东方的神秘经验。我不想大费周章谈论这个问题,那将牵涉太多的探讨,要求太多时间来作结论。我只愿提出自己所熟习的几点,这样就不会太费事太累人了。重要的是能引发思路及反省,我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在这次谈话中,我要选择与自己的经验相附合之处作出发点。我的这个出发点,分析的不是德阑的经验,而是东方的神秘经验。 我对从东方经验中,拣选几点,看看在德兰的神秘经验里,那一些是和它们相呼应的。因此,我把自己置身东方世界,熟知佛教、道教、儒教、印度教以及其它宗教;我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对它已相当熟习,然后,我来观察亚味拉圣德兰,特别注意的,是她的主要著作七宝楼台。 一、亚洲人的易感性与德兰的女性易感性 我们所称的东方式祈祷对西方世界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引领冥想静观者,进入一种经验,并在其中发展一种内在易感性。在一个将人导向动态与具体现实的世界里,东方人唤醒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世界,西方人太疏忽它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科技发展、理性思考,给西方,尤其是基督徒,留下极糟的影响,使他们忘记天主的国,是在人心内而不是在人之外。 德兰曾在神见中,看到她的灵魂,像个晶莹的玻璃球。这一点对她本人和对我们,都是很基本很重要的。她在不自觉中,启开了一遭东方神秘者所熟习的内心经验之途。不错,内心的感应、天主住在我们内等,这些信理,早期教会的教父们,以及伟大的神秘家都很熟习,可是,教会的教导,由于极为现实的理由,总将整个基督徒人生外向化。 德兰身为女性,又极敏感,所拓展的内心生活之路,正是今日许多东方大师所传授的。德尔的经验又露出了新光,在整个基督徒世界里,她变得更可贵了。的确,她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内心经验,以科学方法作一分析,但这并不重要。她柘展内心道路,在其间她的女性敏感大放异彩。她不仅是一位神魂超跋高举在上的「姆姆」,同时也是一位大圣,进入自己生命的最深处,在那里找到了天主。当她认清天主就在她心灵深处后,便极尽其想象力与感观力,探研、描述她的内心经验,她所用的辞句能取悦东方神秘者,但他们可能为另一类,将天主置于万物之上的西方神秘家所责斥。后者的宇宙观,在东方人的思想里,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因为儒家的信念是天主宰着大地、俯察众生,不过,儒家并未发展出神秘经验。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印度和中国的东方神秘者,都循内心之途发展,到人性的中心点,寻求生命之源,物性之本。圣德尔与多数东方大师,在这样的内心透视上,是非常相近的。 二、返回中心 返回中心是东方神秘者习以为常的,印度大师和中国大师都一样。大多数菩提树下的佛像,都是双月垂视而不仰望,就是因为他已为自身经验所吸引而回归中心,剎那间他感悟到他的「本性」中。操持坐禅默想的人,也是循此路线,返回自己中心的。道家静观时,同样转回自己中心,即丹曰所在,以便觉察生命的大小泉源,由此内心之门涌出。印度教的「不二」教义的整个传统是,人灵的最中心处,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层次区分,与「梵」一体。瑜伽登至最终目标时,便要将「心」层层脱解,,以便提升更深的「自己」,人的中心所在,同时也是与绝对者相化的所在。这返回中心的道理,今日在印度的基督徒神秘经验者,也非常熟习。我们可以列出更多的实例,但上述这些已足够引介德尔的伟大神视了,其中很多方面与这些走向中心之道,是相附合的。 Diego de Yepes神父,一位热罗尼莫会的会士,也是德兰的好朋友,他谈及德兰所经历的,给了她写「七宝楼台」蓝图的那次有名的神见时说:「这位神圣的院长,一直渴望探知一些享有恩宠的灵魂的美丽。就在那段时期,她受命写一本有关祈祷的书,她在这方面早已有很丰富的经验。圣三节的前夕,德兰正在思索选择什么题目,适时安排一切的天主,也在此时满足了她的心愿,赐给了她一个题目。祂显示给她一个极美丽晶莹的透明体,形似琼楼玉宇,共有七层楼台。第七层也就是最内的一层,是光荣的君王,光芒四射广被所有。离中心越近,光芒越明。楼台宝殿范围之外,就全是污秽黑暗,满是虫豸蛇蝎」。 德兰本人在她书中,并未提及此神视,不过她写道:「我把灵魂看作是一座琼宇,是一块宝石,或者说是一块晶莹的玻璃筑成的。其中有许多房间,如同在天上有许多住所一样。」(第一楼台、第一章)。这次神视的确是她的一个基本经验,奠定了她描述天主临在,是在她自己内,而不是高高在上,超越众星辰众受造的基础。 这次神视是一五七七年的圣三节前夕发生的,但并不是她的首次经验。第一次神视发生在亚味拉城,一五七二年五月廿九日,升天节后的星期二,正当她领了圣体,却倍感枯燥乏味,「突然之间」,她记述:「我的灵魂似火烧,我相信我有了一次理智的神见,见到圣三……我的灵魂得知天主是三者为一的。我觉得三位都在说话,同时三位是各自分别的存在我内……」。 德兰说明了她看到三者为一是怎么一回事。但为我们有意义的是,这次神视被描述为一种内心经验,不是任何费心思索的结果。这次的恩宠,以及她在八月廿八、圣思定纪念日,那一次所颌受的,都是一种即时光照。因此,她论及这种恩宠时说:「由于我们的软弱,我们是一点都不能明白这些崇高的奥秘;然而,只在转瞬间,灵魂尚未自觉时,就能大有收获,远比她连日的默想祈祷强多了。套句禅宗的术语,这就是霎那顿悟。 三、中心之道 天主往往如闪电一般,赐给我们内心一些直观;不过,灵魂本身必须努力奋斗,才能再次回到这点。那就是一片预许的福地,一定会赏赐的,只是必须经过多年的探寻与奋斗。如果我们以禅师的眼光,来看德兰的经验,我们会很惊讶,她的基督徒经验,竟然与禅的明心经验,即「见性」相附合。禅宗经验里,静观者会突然间明察自己的人性,并能见到此「性」与佛性是一个。 德兰所有的是基督徒的经验。她在异常的光明中,觉察自己的最深处,是一中心点,她同时也明白,天主也就在这中心处……她甚至说她灵魂的最中心即是天主……。在这里我们看得很清楚,德尔的经验,与佛家的内心自我与诸物性相一致的经验,是如何的不相同了。德兰没有「一致」的经验,她谈的是临在。这表示,她经验的是天主深居她内,也即是对天主的超越性的一种经验。 在德兰看来,对「自身」的经验,不论多深入,都不是最终的自己。她的经验并不是一般性的反躬内敛。天主以一种德尔从不能想象到的方法,向她显示自己。她认为那不是与天主位格性合一的经验,而是一种神性婚嫁,这种经验比单纯的兼容为一,要丰富多了,因为「婚嫁」包含双方和一己的和谐。佛家禅宗的明心见性,没有与神的关系,那仅仅是自己对本性的绝对认识,同时也有一种与物性相通的觉察,却没有神与灵之间的相爱关系。反过来看,在德兰这方面,她认为最深的自性觉察,导向觉察天主的临在:一位爱人的天主,灵魂和祂建起相爱关系。佛家经验的描述是基于知识,德兰经验的描述则是基于知识与爱。 按照道家的冥想之路,返回中心可以说就是回到生命本始,即根本气息,它由「道」而生。亚味拉的德兰,同样感受到圣三的生命,通传于她,其强度远胜过道家的。这生命的本始,最后归向爱。这份爱的经验,真正是基督徒神秘经验的特征。 中国哲人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从某方面说,在德阑的经验中实现了。以找的浅见,在佛家和道家的静观者身上,却是不能实现的。我觉得他们的经验比德兰的短少,他们的经验中短缺了爱。由此看来,德兰的经验是极有价值的。她首先遵循内心路径,那是东亚神秘者所熟习的,但当她认清人性之本后,天主在那里引领她进入天主自己的超群奥秘,并以神婚与之相契。典型的基督徒格调。只要我们相信天主是「位格性」的,是一位爱的天主,祂不仅能够爱,按若望的说法,祂本身就是爱,我们就能到达此高峰。 四、中心知本 现代的心理学家,对「中心」的概念相当熟习。人们都在寻求自己的中心,也就是人们本身。对多数人而言,进入中心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其实,人不可能单凭一己的努力进入中心的。瑜伽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中心」,最终最深入的自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像是一个囚犯,为身体及心神所困,要提升这「自己」,必先将「心」层层脱解……不过,「心」本身是无法做到的,我们所能做的,充其量也只是让自己安顿得法,使得「自己」足以提升它自己。这样的提升是超过渺小的我的力量的。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瑜伽走向「自己」的最终步骤,是「自己」本身的一个行动。 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经验,与德尔的第十楼台,最内层的宝殿相类似。但在她看来,进入第七楼台,不是最深的自己的给予,而是天主在给予。此处,再次出现了基督徒径验的独到特征,因为天主是一位格性的神。 我们多加细心推敲德兰描述的,进入最后楼台的经验,是很有意思的,那里面是至小无内的最内层,灵魂与天主在神婚中,到达最高的相契相合。 当她解释所谓的第七楼台时,用了一句绝无欺骗的话:「我觉得,人们在想我是在叙述个人的经验,这使我非常羞惭,这是最可怕的事,因为我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但,另一方面,不论你们怎样想,我觉得这羞惭是由于脆弱和诱惑。只要天主能受光荣,多为人们认识一点,那么即使全世界反对我,我也在所不惜。」(七楼台、一章)。不论怎样,德兰如果真没有亲身经验,是不可能写下这第七楼台的……我们很高兴,她不顾一切的写下来了。 德兰认为,第七楼台是她灵魂的「中心」,同时也是天主的住在地。「如果在天上有祂的住所,那么,在灵魂中也应该另有一个祂自己居住的房间,我们说这是另一个天堂。」(七楼台、一章)。我们一面读到德兰对天主在她灵魂内,所显示的光荣的美妙描述,一面想到在大乘佛教里,也有大用想象力的祈祷。例如,有一种默想之道就在于「观见在天佛陀」。静观者可能见佛陀所坐的莲花座,然后观见佛祖本身,看到他的面貌以及他的内在生命。我提出这一点,为的是你们能够了解,并非每一佛教徒,都操持坐禅静祷,推开一切言语或影像。在佛教世界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种默想、静观之道,与我们基督徒世界里,所用的相类似。 虽然德尔描述了光荣的君王,坐在她灵魂深处,但她说的很清楚,那不是想象中的呈现,是她所称的「理智的神见」(七楼台、一章)。她谈及这神见前,先提出了一些灵魂深处的情形:「我的姐妹们,其实,灵魂并不是什么晦暗之物,这点很重要,由于我们看不见它,便想它是晦暗的;我们忘了,除了一种可见的光亮外,还有一种内在的光明,因此,我们想象灵魂内是晦暗的」(七楼台、一章)。按圣女的说法,这种晦暗来自天主本身所投射的,强而有力的光的后果;这晦暗正说明灵魂尚未进入最后的楼台。所有的神秘学家,都同意这一点。在到达佛家、道家通有的说法,完全剔透光明之前,静观者必须历经一阶段,可称之为「空虚」、「了无」或「黑暗」。正如道家大哲人老子的一句名言:「用其光,复归其明」(道德经52)。 德兰解释说,在前几层楼台,以及「结合祈祷」中「灵魂不像在这层楼台里,会感觉被召叫,进入它的中心」……「不论怎样,是主使她与自己结合,但祂又令灵魂像保禄回头时一样,变成又瞎又哑,使她不知道享有的恩惠是怎么来的。灵魂的最深喜乐,是知道自己离天主很近。不过,当天主要与她结合时,她什么也不了解,她的一切能力都停止作用了」(七楼台、一章)。 亚洲各方的神秘者,对德兰的这层描述,都会感到惬意自在的。以禅为例,静观者在中间阶段,要让自己不思不想无执着。按禅宗大师慧能(六三八~七一三)之见地,人性完全清明无尘可染,因此。要以无思想面对它。这种说法,是以另一方式表明一事实,即人的本性之光使人呈瞎眼状态,直至光明剔透的出现。我很清楚禅师的明性经验,和德兰见真主的经验,两者间有很大的区别,但,两者都有光明使人眼盲的效果:本性的明亮之光,或天主的光。 五、非基督徒与基督徒的光明剔透 探讨德兰的经验,如此吸引东方静观者,就是因为她的最深经验,属于东方神秘者所熟习的内心光明。这分光明被叙述为非外来的,是出自内心的。她并没有攀登一切之上,受此光明,而是抵达她所称的「自己的中心」时,受此光明的。在第七楼台中,灵魂「被召唤进入它自己的中心」,它已经超越一切疑虑与黑暗的区域。「她在一种理智的神见中,被引入这楼台,而在一种特殊的方式下真理显示了,至圣圣三三位也自我显示了。灵魂的精神就好似为无比的光环点燃、照明,她看到三位是不同的,然而,由于所受的奇妙知识,她确信并明白三位实在只是一个实体、一个能力、一个智能、一个天主。我们所信仰的,现在可以说由于亲见而明白了,虽然她并没有用眼睛看见什么,既不是肉体的眼睛,也不是灵魂的眼睛,因为这不是一个想象的神见」(七楼台、一章)。 这种经验正含蓄于上面已引用过的,道家大师老子的话中:「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德经52)老子认为,最终之明就是与「常」,绝对之「道」相习;他在另一章,对明也有相同的解说︰「知常曰明」(道德16)或悟。这个悟就是人的最终经验,佛家和道家,都用「日」、「月」相合的「明」字表达它。 如果我们来比较两种经验,一是德兰在七宝楼台中,所描述的基督徒经验;一是上面所提的其它经验,我们可以找到相似处,以及大大的相异处。 相似,因为两者都谈内心静观之路,都是返回内心,越走越客观的,转回灵魂中心,或说自己的深处。根据德兰和东方大师的观点,都认为一般性的祈祷,是在人灵的上部作用的,但是,最深的经验,触及本性、灵魂的中心,或与天主相晤,则发生于心或灵魂的最深点。 亚洲主教们,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加尔各答开会,交换意见的主题是祈祷;亚洲教会的生命。他们在最后的声明中指出:「对于正确的基督徒灵修,亚洲有太多足以贡献的,那就是身、心、灵一体的丰富的祈祷,一种内敛极深的祈祷」。 我想,根据这样的声明,亚味拉德兰,有资格被认为是一位东方灵修大师。她确实持守整个人,身、心、灵一体的祈祷。很有意思的是,德兰反省自己的经验时,发现了心与灵的区别,她说:「我们是可以观看内在事物的,它们明显的告诉我们,在某种关系下,灵魂与心神是有分别的,虽然它们是一体的」(七楼台、一章)。 细看她的整个灵性经验,我们能确定那是整个人的祈祷生活,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涵盖她整个人的恩宠。她那清晰分明的观察,使她成为神类分辨的大师。某些心理学家,可能会埋怨她太没有秩序。其实,我们不应如此埋怨,因为在她内的恩赐,是真的恩赐。我们应该感谢天主,德兰能不加以制度化,而直述她的经验,她是一位证人而不是理论家。东方的灵修大师,推崇以经验为凭,德兰可以是他们的启示。 德兰不是一位哲学家或神学家,但是她能够述说她的经验。她没有局限于任何系统制度,她尽量述说、解释她所经验的。我确信她会同意,结合身体与灵魂的力量,就是灵魂的最中心点,即她所称的「精神」,只有在这一层内,身、心、灵的完全融汇通达才得以实现。 六、德兰的神秘经验的最深度 我愿意谈的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比较东方大师的神秘经验,藉以看出德兰神秘经验的特有品质。佛家禅宗对本性的悟察,或道家的与「常道」相合,确实有他们的深度。但,我觉得德兰的经验走得更深入。我承认加尔各答的声明中所提的「内敛极深的祈祷」,出自东方宗教,只是德兰的经验更为超前,因为天主引领她进入灵魂最深处,在那至小无内的中心点,召唤她更上层楼,经验天主自己的奥秘。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不相信位格性的神的人,和相信位格性的神的人,他们各自的神秘经验,我们真的觉得,非基督徒深入的,是他的本性,他的自己,却未能进入绝对者的中心;在基督徒来说,整个神秘经验的过程至神婚达到最深处。天主将静观者带入自己内,与自己的本质相结合。这种情形只有静观者相信一位格性的天主,才能实现。常有人会问:「何谓位格性的天主」最好的答复,不是申辩「位格」的意义,可能只要比较一下,德兰对神婚经验的描述,和佛家或道家的神秘经验的最终境界,那么,我们所说的,在神婚中与主作位格性结合的独特性,随即出现了。 我清楚知道,东方神秘者辩称,与位格性神作位格性结合,属于神秘经验的低等境界。不过,这一点尚有待证明。但我觉得在亚味拉德兰的自身经验里,她先经历了东方神秘者的全部过程,然后又为她的天主,一切宗教所尊崇的绝对者,带往更深处。她经验了自己的完全消失,整个的为天主所吸引,在神妙的婚嫁中相互结合。从这方面看来,我仍然相信她的经验,更为丰富更为超前。这样说并不是低估其它宗教的神秘结合,而是说明德兰与其它大师,并肩而行了一大段路程后,为她的天主所宠召,与天主在知识及爱情中相结合。这一层其它的人未能到达。 我们要再次重复问自己,为什么基督徒的神秘经验者,比不信位格性天主的神秘经验者,走得更深更远呢?答案始终不会变︰爱,天主是爱。基督徒是在爱中与主相合。不论怎样回答,反正爱的结合,一定比其它的结合或认识更深。 这样的结合,在灵魂中心产生,事实上是天主攫取灵魂,或说是人的精神,领它进到自己内。德兰叙述这最终境界说︰「我们所能说,也能懂的事,就是灵魂,更好说是灵魂的精神,在这时已经与天主成了一个……灵魂永远与天主,在我们说的中心,常相守不分离」(七楼台、二章)。 因此,我们可以结论,亚味拉德兰,在她的神秘经验里所定的路程,能为东方神秘者所明了,但是,我也相信,她能够引领他们走得更深,为一位充满爱情的神所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