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拉纳达,除了著名的摩尔人阿尔汉布拉宫,还有一个半著名的建筑物,就是格拉纳达的加尔都西会修道院 。人称基督教的阿尔汉布拉宫。屋子里面所有的空间都刻满了花,真的让人眼花。

这是西班牙特色的巴洛克建筑内部装修的典范,这种锦上添花,花上添锦的华丽有一个专有名称,叫做Churrigueresque流派风格,这个修道院的内部装修华美精致,真的让人吃惊,可以说是典型Churrigueresque。
这个修道院创建于1506年,陆陆续续修建了300年,这些西班牙巴洛克的作品主要是在1727年 到1764年的。
加尔都西会(Carthusians)是天主教隐修院修会之一。1084年由圣布鲁诺(St. Bruno)创始于法国加尔都西山中。以本笃会会规做蓝本,但更严格。修士各居一小室,以便独自专务苦身、默想、诵经;在每年四十天的封斋期内,仅食面包和清水,有“苦修会”之称。
这一支天主教的门派是隐修会的一只,隐修院修会中注重苦修的修会。会规严格,专以斋戒、素食、苦行、静默、神修、祈祷等为事,他们的教规严格到要终身严守静默,只能在每周六聚谈一次;
2006年一部关于天主教加尔都西会教士生活的纪录片《走进宁静》,获得欧洲电影节学会的大奖。德国导演菲利普•格卢宁在同法国天主教加尔都西会教士们共同生活了半年之后终于制作出了一部名叫《走进宁静》(Into Great Silence)的纪录片,该片片长162分钟。当初导演写信给天主教加尔都西会,想进入修道院拍摄,15年后才获准许。该片获得欧洲电影学会艺术单元的2006纪录片大奖。这个片子电影节对该片的评语是:菲利普•格卢宁这部细腻的影片触及到了信仰的神秘本质,以及现代生活中我们对于宁静、静谧的渴求。导演以极大的耐心获得了这个封闭共同体的信任,并收获了让人惊艳的影像和声音。《走进宁静》是一部出色的关于人性和我们欧洲空间背景的影片。
这些都是题外话,总的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教派,他们的教士以苦行为生活,可是他们的修道院可是一派豪华。这可能也是对那些苦修者的一种考验。
谨守着格拉纳达的建筑传统,这个修道院,从外面看很不起眼,有一点灰头土脸。两个老人在门口聊天,他们一定不是隐士,门口朴素,门里的玫瑰花长得正好。 
买了门票进去,依次参观,第一间屋子就令人大吃一惊,这是一间宗教画博物馆,很多著名画家Juan Sánchez Cotán 的作品,这个画家成名以后突然皈依,并且皈依了以苦修闻名的加尔都西会。他的晚年就是在格拉纳达的这一所修道院度过的。这里很多宗教画画着圣徒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殉道的事迹,真的是色彩鲜艳,让人不忍卒睹。
良人还在里面仔细欣赏,我还是来到院子,欣赏一下这可爱的庭院吧 
可爱的回廊,鲜艳的玫瑰,凉风习习,香气阵阵,真是一派舒适的南国风景。

西班牙灿烂的阳光,很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每个建筑物的庭院,都可爱极了。
果实累累的桔子树,是安塔露西亚的典型风景。 
这些桔子都是不好吃的,种桔子树是为了闻香和遮荫, 桔子的味道很好闻,桔子花的味道更好闻。
一尘不染的走廊,提醒这里是修道院 
从清静而朴实的院子进入他们的正殿,才发现反差很大
这就是这个修道院著名的圣体龛,由Francisco Hurtado Izquierdo设计建造。 
Tabernacle

教堂里面的画,大部分是Juan Sánchez Cotán 的作品,这个屋子重重装饰,这就是Churrigueresque流派风格


里面的柜子也是一件艺术品,镶嵌的真精细 
看看这个门,看看这个大理石柱子,看看墙上的装饰, 豪华太过,简直有点神秘。

屋子里面所有的空间都刻满了花,真的让人眼花。
屋顶的细节
教堂大厅,这是一个修道院的教堂,所以面积不算大
但是到处都是精工细刻阿 
天窗,中间的白色浮雕,边上的彩色浮雕 
墙上也是花色繁忙,连铁栏杆的花纹都是繁复,让人对于西班牙的巴洛克风格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墙壁细节
在这些屋子里面, 简直是接受巴洛克风格的震撼教育 
十字架,屋顶 
在屋子的尽头,就是这个教派的创始人圣布鲁诺,他很好认,如果在教堂看到一个拿着骷髅的雕像,就是圣布鲁诺,整个大型神龛都是褐色大理石,天然的花纹看上去真美啊。
圣布鲁诺(1030-1101)生于德国科隆,是一个神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也是加尔都西会的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