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3日晚,虔诚的基督徒、台湾籍导游郑慰慈先生歉疚地说:“圣伯多禄大教堂及市内的主要景点已经朝拜和参观结束了。很遗憾,不能带大家去罗马郊外的著名修道院朝圣了。修道院在欧洲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欧洲人对她怀有深厚的爱戴和感激之情……” 郑先生的一席话唤起了我无尽的遐思,欧洲今天的文明与修道院具有怎样的渊源关系?痴心不改的我,上下求索,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从一册巨著《世界史纲》([英]赫.乔.韦尔斯著。H. G. Wells: 《A Plain History of Life and Mankind》)找到了答案。这本巨著的第六编第二十八章第十节的标题“天主教对学问的拯救”客观而不带偏见地论述了天主教的修道院如何拯救了欧洲文化;著者还谦逊地说,这并不是他本人的研究结论,而是西方史学界的共识。 “天主教对学问的拯救”一节开宗明义地阐释了距罗马50英里苏比亚科的阿尼奥河谷尽头,这里,是圣本笃灵修的场所。这与郑慰慈先生所云不约而同,可见圣本笃及其建立的修道院制度系拯救欧洲文明这一历史事实,世人皆知。 蒙特卡西诺:本笃精神的发祥地 公元480年,贝尼迪克特(即圣本笃)诞生在意大利斯皮累托城的努西贵族家中。当时战乱频仍,百业凋蔽,世风日下,异端猖獗。人们沉缅于罪恶中。洁身自好的青年贝氏愤然离家,远离红尘,来到离罗马闹市50英里外的苏比亚科的阿尼奥河谷尽头。这里群山环抱、草木昌盛、森林葱茏、环境幽静。正是他灵修和沉思的理想场所。在这人迹罕至的山谷中,他遇见了唯一的人罗麦诺修士,两人志同道合。罗麦诺送给他一件羊皮睡衣,并领他到一个山窟。此处悬崖峭壁,人兽绝迹。贝氏刻苦修炼,罗麦诺则风雨无阻地每日送食。将麦饼放在篮中,用绳吊下至悬崖洞口。就这样,贝氏潜心心修达三个春秋。 公元529年,贝尼迪克特怀着广扬圣教的弘愿,从苏比亚科南迁至那不勒斯附近的蒙特卡西诺(Montecassino)。在这里,圣本笃辛勤耕耘他的修院事业,直到547年安息主怀。在他历时18年苦心打造进程中,圣本笃精神也展翅翱翔到欧洲各修院。 刻苦灵修 圣本笃虽与世隔绝,有时也不免受到魔鬼和肉情的诱惑。有一天,魔鬼利用幻像使圣本笃脑海中出现一美貌女士,并用种种肉情引诱他。此刻,圣本笃毅然决然纵身投入荆棘丛中翻滚,直至遍体鳞伤。魔鬼见此畏惧而逃遁,肉情也随之消失。 礼贤下士 圣本笃的声望传扬四方,信友纷纷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个岳特人,他目不识丁。圣本笃却热情收录了他,给他修士会衣,教他识字读书……圣本笃的善举不胫而走,一批一批信友,不分国籍,不分贫富,接踵而至。圣本笃将他们安排在12个修院中,其中,圣德高者,委以重任。 劳动光荣 圣本笃认为体力劳动有益于灵修。他在会规中写明“劳动神圣,不分贫富,人人参加,自食其力”。圣本笃身体力行,劳动蔚然成风,春华秋实,致使修院成了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 43天严斋,感化邪教徒 圣本笃在沙比谷将修院的基础打牢固后,就前往加西诺山。那里的民众信奉邪教。圣本笃先守斋43天,然后宣讲圣爱,苦口婆心规劝他们改邪归正。最终感化了这些人,他们主动捣毁了庙宇,又在原址上建了两座圣堂。公元530年,圣堂附近建立了修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蒙特卡西诺修院。 圣本笃:缔造西方修院制度的鼻祖 在基督宗教诞生前,世上已有了修道院。一群人远离闹市红尘,到人迹罕至的幽静地区,过着一种隐居、纯洁和自我克制的生活。这种与世隔绝的单调生活,对人类文明的进展毫无意义。圣本笃奠定的修院制度,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 制定会规 历史上,修道院从各行其是的无组织的松散群体转变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灵修机构,始于圣本笃制订了会规。圣本笃的会规内容涵盖了会员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灵修圣德、广扬圣教、勤俭劳动方方面面;此外,意义更深远的是:编修典籍、科学实验、普及教育。后者,圣本笃开创了人类发展史的先河。 编修典籍 圣本笃派遣那些德行高洁者云游四方,收集古代遗稿,精心整理编修,妥善保存。这种制度代代传承,到后来,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图书馆藏书多达15万册。其中,绝大部分为稀世珍宝。 制造仪器 由于年年战乱,科研设施被毁,科学家逃离家园。蒙特卡西诺开创的科研氛围及环境,引来了大批科学家。这些人原本就是基督徒,来到这块圣地,如鱼得水,各展其能。他们制造日晷、水钟及其它各类仪器。蒙特卡西诺成了那个年代的“硅谷”。 普及教育 圣本笃因当时教育存在的普遍腐败而痛心疾首;也为欧洲的一切学问及古代文学艺术濒临丧失而忧心忡忡。因而,从一开始圣本笃就指导他的同仁弟兄,群策群力地来保存和恢复这些东西。他们撰写了哥特诸王的历史,还写了有关文学艺术等一系列的学校课本及语法教材。这些工作在乌云密布的欧洲升起了一片曙光。 修道院:重塑欧洲文明的本原 蒙特卡西诺修院迸发出来的本笃精神和修院制度,能够在遍布于欧洲1300所大修院,2200多小修院发扬光大,从而成为拯救了欧洲文明的摇篮或说“苗圃”。得力于从蒙特卡西诺修院孕育的德高望重修生中遴选出的三位教宗,特别是其中的格利高里(又称大额我略,540-604)教宗,以及圣徒卡西奥多陆斯(490-585)的大力推广。 格利高里(大圣额我略一世)大教宗的功业 公元590年,作为蒙特卡西诺修院的卓越修士的格利高里登基。雄才大略、精力充沛的他,派遣有成就的布道团到欧洲各地修院“传经送宝”,致使圣本笃的修道院组织方式,以及本笃的清规得以推广于全部拉丁修道院生活中;此外,他还象一个独立的国王,组建军队,缔结条约,感化尚未皈依基督的人。特别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去感化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这样,教宗把在“苗圃”萌生的优秀幼苗,一株一株地移植遍全欧。 卡西奥多鲁斯的贡献 卡氏显然比格利高里教宗年长许多,比圣本笃年轻10岁。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卡氏的家庭是定居在意大利的叙利亚人。在哥特诸王统治时期,卡氏有过相当的政治经历。545-553年间,因伦巴德人的入侵,卡氏退隐于修院。他在私人地产上兴建了一所修道院,招来修士们,完全按圣本笃的方式来发展这项伟大的工程。卡氏将以前以自我苦修为职志的早期遁世派改造成圣本笃模式有教化的修道院制度。从而使修道院制度成为欧洲恢复真善美圣的社会秩序的有力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