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有一个人,超越了所有政治、社会、宗教的范畴,在民众中广泛地享有声誉和爱戴,他就是智利的耶稣会神父阿尔伯托•胡尔达多(1901-1952)。2005年10月23日他被册封为圣人。 胡尔达多神父在他的祖国和拉美是家喻户晓的,在欧洲,他的名字 以及毕生的多种著述和出版物也几乎是尽人皆知的。 1917年阿尔伯托完成了学业,1918年3月他获得奖学金进入圣地亚哥的耶稣会大学学习5年的法律课程,作为半工半读的学生,他一边帮助母亲干活维持生计,一边积极融入大学生活。他是圣母联谊会的成员,每个星期天下午都要去周边的贫民区,陪伴那些生活在悲惨境况中的人们,在关怀他们的过程中,他对穷人的情感不断地升华着。 阿尔伯托法律系的同学奥古斯都•萨利纳斯(Augusto Salinas),未来圣地亚哥的辅理主教,这样谈起他:“他与耶稣基督生命的结合,推动他走向患难的人群。”他学生时代的神修导师达米央•西蒙神父(Fr.Damian Symon)这样描述他:“我遇见他时,他已经是个大学生了。他的美德犹如盛开的花朵和纯净的结晶那般耀眼,特别是他慈善的性情强烈地使人震撼,以至于我不时地提醒自己为了避免夸大起见,只该抱一种不偏不倚的看法。只要看到苦难,他就不能等闲视之,必定会采取救助措施;对于任何需求,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解决方案。他生活在天主仁爱的行动中,不断地以各种实际行动表露着对人们的关爱。他满腔热诚,那是他爱的动力所在。他的心就好似一台沸腾的大锅炉,急需安装一个放汽阀门。” 他常常问自己:“天主要求我做什么?”阿尔伯托深知天主为每个人安排好了位置,并会按照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赐下丰厚的恩宠。为此,他提笔在主前写下了心声:“哦,主啊,接纳整个的我和我拥有的一切吧。” 在完成了智利的普通神修课程和阿根廷的人文学科学习之后,1927年阿尔伯托被派到巴塞罗那学习哲学和神学。当地熟识他的一位耶稣会神父回忆道:“这是一个极具牺牲精神、心地仁慈、踏实苦干的工作者。他怀着对上主荣耀的渴望,对邻人充满热忱,所有这一切都根植于他深厚的神修功底、与天主的契合,以及对圣母的虔心敬仰。” 他无论在培育、学习、祈祷中,他非常侧重自己德行方面的长进,避免批评他人,力求同他们建立起一种亲善友好的关系,并看重他们的优点。他写道:“不要挑剔责难我的弟兄,要遮盖他们的过失和缺陷,要赞扬他们的好品质。总要服从上司和他们的决策,总要称赞我的弟兄们,原谅他们的过错,强调他们的长处。”他的一位同学写下这段话:“和他在一起是令人愉悦的,他给人一种舒适感,他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同伴身上,他呼吸着信仰充溢的空气。尽管他时时严以律己,刻苦研习,他始终透出深沉的和蔼,总是面带迷人的微笑,乐于助人。”另一位同学回忆道:“他非常温良亲善、纯朴谦逊,很容易让人接近,与他交上朋友。”有一则证言美妙地勾画了他的个性:“他动人的笑容和探询的眼神似乎用难以言表的方式敦促我上升到更崇高的事物中去……他的微笑让我感到他正透视到我的灵魂深处,他寄热望于我为上主作更大更好的事。”比利时耶稣会神父阿茨(Fr.Arts)的证词是格外意味深长的:“胡尔达多神父具备殉道者的风范,我确信,为了救助他祖国的人民,尤其是为了美洲的劳动阶级,他奉献了自己作为祭品。我在鲁汶大学学习神学时认识并了解了他,他热情似火并细致入微的仁慈性情,洋溢着喜悦的光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受启迪。在那些日子里,他用辛勤和热诚燃烧着自己。他总是能够随时活跃团队的气氛,使大家欢乐起来。他是多么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啊!而这种爱也成了他历经极度苦楚的根源所在。我在1947年的凡尔赛大会上又一次见到他,他的激情依然是那么熠熠闪光:他内心燃点着对基督和人民的爱情。我亲爱的朋友具备罕见的品质,简而言之,他就是一位圣人,一名殉道者,为了热爱基督,为了关爱众人。” 1933年8月24日阿尔伯托被祝圣为司铎,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肯定你能理解我心中的强烈喜悦,我真是全身心地快活。我唯独渴望在内心生活和外部行动中满全地活出我的使命来,除此以外别无所求。” 1934年5月24日阿尔伯托•胡尔达多神父完成了学业,系主任评价他说:“在我多年的岗位上,从未见过像胡尔达多神父如此透射出伟大使徒精神的灵魂。神父的意愿是:”我要用袮所赋予我的全部来毫无保留地侍奉袮。” 胡尔达多神父的人格魅力:颇具创新进取精神,不仅幽默乐观,而且神修精湛。他善于洞察把握青年人的心理,知道何时说造就他们的话,知道怎样鼓励激发他们。他最重要的传教工作之一是领避静和神修指导,他能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入深广的层面与上主相遇,以赤诚之心去寻求天主的圣意。他说:“每一位基督徒须时常有这样的感动:设想基督在他们的处境会如何行事,然后勉力遵循。”胡尔达多神父热爱司铎职份和圣体圣事,1937年一位嘉布遣会②神父观察他举行一台弥撒圣祭之后,深深地被打动,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从未参加过如此富有意味的感恩祭,倘若智利的司铎都能像他,那他们一定会全都是圣人。” 他经常讲述穷人在圣地亚哥的悲惨境况,要求大家对此回应:“基督徘徊在我们的街道上,在众多贫苦、患病、无依无靠,以及被从贫民窟扔出来的人中间;基督蜷缩在桥墩底下,在不知父亲是谁的大批儿童中间;基督在被剥夺了母亲之吻的儿童中间……基督没有安身之处!我们这些有舒适居所,享用充足美食,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们难道不应该从保障儿童的未来出发,为祂提供一个住处吗?耶稣基督实在地告诉过我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循着这种率真的思想,“基督之家” (Hogar de Cristo)诞生了。 考察中,他乘汽轮去往智利的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在一个月的航行途中,他静心反思,写下了饶有趣味的考察经历。他同样默观自己的生命历程:“每次我走近汽轮的驾驶台,总看到舵手在不停地工作着,我不禁自问:‘是什么最根本地决定着我的生命走向?’” 在进行完繁忙的会议和采访日程之后,他回到巴黎,“非常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段时间,以便能消化、揣摩、记下丰富经历的积淀”,他又写道:“我虽身处巴黎,却好像是在静修室。在这满是书籍的房间里……有做不完的事情,读不完的书本,数不尽的思想—天主赏赐了我这次旅行来更新我,预备我去应对祖国艰深、庞大的课题。” 胡尔达多神父在建立智利联合工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接连不断的阻挠和误解向他袭来。在回复批评非难的信函中,他表露了率真的个性:“自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也不存在什么坦途……谁会无视这种事实?这难道就构成了放弃或拖延的充分理由吗?……我也许跌跌撞撞地走得太远了,肯定是的!可是,这要好过陷于怯懦中而无所事事,要好过意欲完美无缺的荒谬。” 他参照法国的耶稣会杂志《学习》和德国的耶稣会杂志《时代的声音》,推出了创刊号《讯息》,他在社论中解释了杂志名称的由来:“天主之子来到世间,带来了天国的讯息,我们的杂志要与之共鸣,让这讯息萦绕在我们心爱的智利,回响在我们艰难的时日。”
“基督之家”关怀着贫困的孩童、青年、衰弱的老人、亡故的贫者、精神和身体上的残障人、失业的穷人、饥饿的流浪人……基金会还设立了一个部门,专为贫苦人规划、建造房屋。在胡尔达多神父在世最后几年的使徒工作中,他一边著书撰文,一边继续讲道授课,听告解,辅导神修,领避静,他慷慨无私的奉献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如果一个人开始以克己爱人的精神为上主而活,所有的困顿苦楚都会找上门来。我常像是一块四围经受汹涌浪涛拍打的礁石,没有退路,唯有向上方伸展。一小时、一天,甚至更久,我听凭风浪撞击,不看水平面,唯有仰视天主。我蒙福的活跃生命的一切都祭献给上主,倾注给他人,它的充盈饱满使我发现我全然属于主!祂是我脱免忧惧的唯一避难所。” 1952年胡尔达多神父因急性胰腺癌骤然病倒,在剧烈的疼痛中,人们常听他说:“主,我已经满足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走到了世途的尽头,于8月18日安息主怀。胡尔达多神父在他临终前作出了强有力的见证:“我怎能不满怀喜悦呢!我怎能不称谢天主呢!祂没有使我猝然离世,祂赐予我一段病中的时光,让我预备好自己;祂没有使我的心灵苦痛,祂赐予我与这么多的朋友欢聚,看到他们每一位!上主一直是我慈爱的父亲,祂实在是最杰出的父亲。”他在耶稣会弟兄们的围绕中,写下了最后的话:“穷人的需求和痛苦显示了他们的缺乏,你们要像愿意接纳上主一样地去设法帮助他们。我向你们每一位问候并告别,我以上主的圣名将弱小的贫者托付给你们照料。”
在胡尔达多神父短促辛劳的一生中,他对永生怀有热切的渴望,希求最终与耶稣基督完全融合。他美丽的字里行间透射出光芒:“我深知在我面前铺展着永恒,我就像是一枝射向永恒的箭。我的身后亦是永恒,我的存在即是永恒之间的一声叹息,我的生命即是向永恒不断推进的一枝箭。我不应对世物有任何的依附,而是应透过它们看到未来的生命形态。但愿一切受造物都一贯呈现清澄透明,让我透过它们享见天主和永恒之境。一旦它们变得晦暗浑浊,我就失落在世俗之中了。不多时我将去向永恒……一旦人意识到眼前的光景速疾将逝,就不难得出结论:要做天国的子民,而非尘世之子。”这枝箭的图像勾勒了胡尔达多神父短暂的一生,显明生命的唯一终向即是永恒。他深信每一个基督徒是蒙受上主的召唤做祂的工程合作者,以慷慨宽宏的精神将自己彻底奉献。“造物主赐予人生命,是为了使人同祂配合,贯彻祂的计划。死亡只是这种合作的告一段落,是我们能量向造物主的回归。但愿我的每一天都为死亡做好准备,让我的每时每刻都回应出上主意愿于我的协作,履行好我的使命。天主寄望于我的,就是我能做到的。” 永恒是胡尔达多神父一生侍奉中的核心话题,他曾经在1946年的避静中对青年们这样描述:“永恒就是永远崭新,永远绵长的旅程。”之后他作出了注释:“我们被赋予今生,是用以寻求上主的。死亡让我们寻见祂,在永恒中我们就能享有祂。当我们沿着一条道路前行,终有走到尽头的时候。漂流的浪子重新回到慈父的臂弯,倾情投入爱的怀抱。慈父的膀臂是永远张开的,那就是钉在十字架上的双臂。让我们进入祂被长枪刺开的肋旁,那里流淌着救赎我们的宝血和净化我们的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