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剌伤是为了我们得以痊愈—伯铎之爱主历程 一、伯多禄的蒙召 伯多禄是所有跟随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亦是如此.在伯铎整个被召及跟随主的历程中反应着所有跟随者的心路特征,亦即是所有跟随者的一个精典缩影。 1、主的拣选 “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玛4:19)。当这位年青人听到这一召唤和邀请时,就立即丢弃赖以为生的工作跟随了耶稣。此时看上去难免有些盲目、冲动和草率,因他对这一召唤和邀请还未来得及有过多的认知和了解。主耶稣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陌生人,他不知主耶稣是谁,以何为生,又有何样专长及能力来培养自己成为“渔人的渔夫”。但他还是被这一召唤所吸引甚至是情不自禁的跟随了他。此时的伯多禄也是有着较复杂的心情,有好奇,想了解主耶稣是谁,是做什么的,有怎样的生活;有不解,他不明白主耶稣怎么会看上他,召收他做门徒。因为伯多禄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以打鱼来养家糊口的乡下人,无任何专长才干能被别人看得上而成为别人的门徒。再说这样的召收弟子也有违常规拜师的方式。虽然伯多禄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态,但好像过电影一样就被耶稣那简单而有力的召唤所折服。他们由此建立了师徒关系,他跟从他,开始去了解他,认识他;他引导他,培训他,让自己被他所认识。 2、由西满改名为伯多禄—召唤的转折点 他成为了他的一位门徒,他由此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他与他在一起,同行同食同寝。新的生活有新的名字,看似合理而实非如此简单。 当他们共同生活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彼此间有了些许的了解和认识。相信西满相当惊奇自己所看到的,因主耶稣在他面前所显现出来的生活是一全新的视野,与之初跟从之所料是大相径庭,也完全超乎于西满的想像。西满也听到身边的人对自己师父的言论,也在分辨着师父是谁,而此时主耶稣更想知道西满弟子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想知道西满弟子认为自己是谁,也想看看培训的进展如何,因耶稣知道西满弟子自己个人主观对自己的认识比他人所认识的更加重要。当时有人说主耶稣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有人说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而耶稣反问门徒们,让他们说出他们自己所认识的,因主耶稣不想从门徒口中得到人云亦云经不起考验的答案。此时门徒西满心直口快抢先回答主耶稣“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6)。这个答案让主耶稣感到既满意又惊奇,当然主耶稣从中也看出门徒西满也是天父所特别钟意的,从这个回答中看出了有天父的帮忙和作工,即在这个时候主耶稣给门徒西满改名为伯多禄――盘石(玛16:18),由此他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是门徒之长,教会建立在这块“盘石”之上。所以,这里是主耶稣对西满—伯多禄召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他的名字代表着他跟随主的使命。 3、对伯多禄之特别训练 在福音中看到,主耶稣对伯多禄有更重更多使命所交付,所以也就需有更多之特别训练之处。从诸多情景我们可窥见一斑。主耶稣在大博尔山显对圣容,让伯多禄分享自己天主性的圣容而体验到自己与主同在的“真好”时刻;在宽恕方面也让伯多禄知道是七十个七次,而非七次,即无数次;也让伯多禄看到自然界中的风、海及树木自己话语的听从(步行水面,平息风浪及无花果树的干枯),主耶稣让伯多禄亲眼目睹祈祷和信德之力量以此来培养他的成长。 二、伯多禄的回应 主耶稣和门徒生活在一起,但对伯多禄也有一些特别训练之处,而伯多禄也有太多的时候不知主耶稣言行之真正所要表达的,所以伯多禄也有诸多之处不能达到主耶稣所期待的回应,他在期待着伯多禄的成长。 1、伯多禄被严重谴责 虽然伯多禄也承认自己所跟从的师父就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他也愿意和这位能显各种奇迹的师父在一起,但他还是很难明白和接受召唤他的真正目的。他的期待是一位政治性的领袖,是大力量、大王权、显神迹,像达味王一样复兴以色列国家的默西亚。而不愿意接受一位软弱、卑微、受苦、与罪人在一起的默西亚。所以,当耶稣预言未来在等待着自己的是“受苦、被杀及复活”时,也显示出伯多禄对默西亚认识的迟钝“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玛16:22b),如此也就出现了主耶稣谴责门徒最严重之处,主耶稣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玛16:23)。此时的“绊脚石”与之前的“盘石”在此形成一鲜明且极为不和谐的一幕,而此时的伯多禄还未明白主耶稣之前一系列等等大力量大权威式的奇迹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降生的使命所使用方法,其本身并非是目的。也在表明伯多禄并未真正懂得主耶稣对他的召唤是“跟从我”,而此时的伯多禄是在跟从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式的跟着,“无知中”充当了“撒殚”的角色,因而遭遇严重之谴责。 2、伯多禄跟随主的期待 当时,除了主耶稣亲自主动召收十二门徒之外,还有许多主动自愿加入门徒行列中在主耶稣后面跟着的,当然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及目的,更多的是旁观、好奇和凑热闹。伯多禄在没有认清主耶稣召叫他目的之时,他也是有自己的期待,所以伯多禄开口对主耶稣说:“看,我们捨弃了一切,而跟随了你”(谷10:28)。而主耶稣当时就许下:“……人为了我,为了福音,而捨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姐妹、或母亲、或父亲、或儿女、或田地,没有不在今时就得百倍的房屋……,并在来世获得永生的”(谷10:29-30)。相信伯多禄对耶稣的回答应是满意的,他所捨弃的“一切”都将是“百倍的领回”。伯多禄跟随主的此种心理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代表着当时所有跟随者(包括十二门徒)的那种“有所期待”的心理,而主耶稣的回答也在表明着天主对人的慷慨永远超过人对天主的慷慨。正如保禄宗徒所言:“我实在以为现时的苦楚,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是不能较量的”(罗8:18)。 3、伯多禄身体中的“刺”:软弱 罪过 死亡 关于身体中的“刺”保禄宗徒也深受其苦,亦曾三次求主脱离它,但主也告诉他此“刺”正是彰显天主德能之有力工具。(参阅格前15:55-56;格后12:7-10) 虽然,当有的跟随者听到主耶稣谈到有关人子的肉和血才是真正的饮食时,其中有的人觉得这话语太生硬就离开了他,不再同他往来(参阅若6:52-70)。于是主耶稣也向那十二门徒说“难道你们也愿走吗”?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主,惟有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若6:67-70)。 虽然,伯多禄坚信、愿意自己与主一起受苦、下狱、为他捨命、受死(参阅路22:33;若13:37),而在主风平浪静时有此类慷慨激扬的陈词是因他忽视及小视了身体中潜伏着那根“刺”的存在。如步行水面时因对主耶稣的怀疑而下沉,也受到了主耶稣的谴责“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玛14:28-32);又如在山园祈祷中竟不能陪伴主耶稣醒悟祈祷一个时辰,而此时正是主耶稣真正需要他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同时也是主让他们通过醒悟祈祷去从天父那里汲取力量来战胜那根刺――“肉体的软弱”,让“心神固然切愿”在行动中得以流溢(玛26:40-41)。主耶稣这里更多的是在提醒门徒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刻就要到了,对真正的自我有一深刻的认识,而他们却睡着了。 4、伯多禄的三次背叛 “伯多禄在外面庭院里做着,有一个使女来到他跟前说‘你也是同那加里肋亚人耶稣一起的。’他当着众人否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他又发誓否认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开始诅咒发誓说‘我不认识这个人’……”(玛26:69-75,另参阅谷14:66-72;路22:54-65;若18:15-27)。 伯多禄的三次背叛在四福音中都有记载,主耶稣在以“罪犯”的身份被抓去后门徒也就逃散了,而做为宗徒之长的伯多禄竟然当众声称不认识自己的师父,否认自己是他门徒的身份,以致于发誓、诅咒且是三次不认。而之前伯多禄在“和平时期” 对主耶稣信誓旦旦所许下的一系列的“爱的诺言”也因此付之东流了。此时的伯多禄也为无视或小视于潜伏于自己身体中的那根“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三、爱的治愈—-让爱得到被爱:若望福音第二十一章 1、伯多禄的再次蒙召(若21:1-14) 门徒寄托在主耶稣身上的“世俗性的”默西亚观之梦破灭后,他们又回到被召之前的生活,伯多禄重操旧业又恢复了捕鱼为生的生活。 死而复活和主耶稣再次显现给正在打鱼的伯多禄及同伴,此时的场景和门徒初次被召时同出一辙,是惊人的相似:同样是在海边,同样是在打鱼,同样是毫无收获,同样是主耶稣主动走近他们,同样是以“言语“帮助他们打鱼,同样是网了太多鱼而网没有或险些破裂,同样是伯多禄的行动:伯多禄跪伏在耶稣膝前请求主耶稣离开他,因他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谷5:8);伯多禄一听说是主……纵身跳入海里主动走向主耶稣(若21:7)。此时他们想问又不敢问他是谁,他们知道但又不够坚信。而接下来主耶稣与西满伯多禄间的谈话是代表主耶稣与门徒们间的谈话,也是主耶稣第二次对门徒们的召叫,亦是第一次召叫的圆满,最终更是主耶稣与门徒间爱的创伤在爱内得以治愈:因爱得到了被爱。 2、伯多禄的皈依和信的宣认及爱的代价 “吃完了早饭,主耶稣对西满伯多禄说:‘若望的儿子西满,你比他们更爱我吗?’伯多禄回答说:‘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就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羔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若望的儿子西满,你爱我吗?’伯多禄回答说:‘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就对他说:‘你牧放我的羊群。’耶稣第三次问他说:‘若望的儿子西满,你爱我吗?’伯多禄因耶稣第三次问他说:‘你爱我吗?’便忧愁起来,遂向他说:‘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晓得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群。’‘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你年少时,自己束上腰,任意往来;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给你束上腰,带你往你不愿意去的地方去。’耶稣说这话,是指他将以怎样的死去光荣天主。说完这话,又对他说:‘跟随我吧!’”(若21:15-19)。 以上这段主耶稣与伯多禄间的问答式的谈话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问“为什么”,此些“为什么”又在表达着怎们的想法及目的呢? 首先,从主耶稣的问句中去看:主耶稣为什么又叫了伯多禄的原名西满,又特指是若望的儿子西满,难道主耶稣在这里有意让他与热诚者西满区别出来吗,主耶稣如此的称呼难道这是一个很重要极特别的时刻吗?主耶稣又为什么是问伯多禄“你爱我吗”,而不是要求或命令伯铎你要你应爱我,如同我爱了你一样,那又为什么“一切都知道的”主耶稣还有意要让伯多禄亲口说出来呢?是有意要让自己及其它门徒听见吗?那又什么主耶稣问他“三次”呢,难道主耶稣是有意要让伯铎忆起之前的那“三次不认”而要他难堪吗?主耶稣又为什么以伯铎回答后紧接下来所说的是“你喂养、牧放我的羊群”,而不是反问他“你爱我你为什么还背叛我呢”?应不是主耶稣忘记了吧?抑或有其它理由呢? 其次,再从伯铎的回答中去看,他的回答为什么是肯定反问式回答“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主耶稣这样的“明知故问”又在表达着什么呢? 主耶稣知道伯多禄背叛了自己,出卖者不仅仅只有犹达斯,十二门徒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出卖者,而伯铎又是出卖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伯铎和犹达斯同样是出卖者,同样是很严重的背叛,两样是悔改,但选择的方式不一样,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背叛后的伯铎凄惨、伤心放声大哭起来,相信在这个时候主耶稣已经原谅了伯铎的背叛,因伯铎的背叛主耶稣已预言过,他也理解伯铎的为人及性格,当然他也相信之前伯铎所说过的有关信与爱的慷慨陈词,但主耶稣也体恤“心神固然切愿”而“肉体却软弱”有关人存在的基本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之所以大家都是出卖者,主要原因还是跟随主时只以自我为中心式的一味索取,而不是以主为中心式的接纳,随主所赐,依主而行。伯铎因失望而“背叛”,但未绝望,希望中存有不解,不解中仍怀希望,因伯铎仍坚信主是仁慈和忠信的,主之爱也是如此。而犹达斯刚好与之相反,从自己“为人”、“人为”的爱的角度去认识主及主之爱,这无形中把自己与天主同等,那后果的确是可怕的。 下面就从主耶稣和伯铎间的问答中去看看主耶稣对伯铎、对教会所要表达的。 第一问:主耶稣为什么特称“若望的儿子”? 主耶稣之所以特称,应该也是有意在把门徒热诚者西满区分开来,是对宗徒之长西满伯多禄、对整个教会所提的问题所委托的使命。是“特称”也是在强调此时是一极为特别的时刻,是把“羊群”—-教会委托伯铎去管理和照顾的一个极其重要时刻。 第二问:主耶稣为什么是问伯铎“你爱我吗”而不是要求或命令,如同他爱门徒们一样让他们去爱自己? 一方面,主耶稣也的确知道正如伯铎所回答的那样,相信伯铎是爱自己的,因主耶稣与他在一起有三年之久已了解了他。又因爱是彼此间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是从要求或命令式的祈使言语中得出来的。而另一方面,主耶稣也有意要伯铎在自己、在教会前以言语表达出来,以此 “爱”的言语有形可见形式的表达,就建立了一种婚姻式的爱的盟约关系,此时伯铎代表着教会这位新娘对主耶稣这位新郎表达了爱的诺言。而新郎—主耶稣对新娘—教会主动的爱以行动早已证明,教会应做的只有是“以爱还爱”――接纳和传递。那么这里所发生的不知是否可以说是第一件婚姻圣事呢?同样,主耶稣三次问伯铎“你爱我吗”,主耶稣其目的虽不是有意要去碰触他的“伤疤”而伤害他,但也是有意在提醒伯铎身上的那根“刺”,明白人性的软弱及有限,他需要祈祷,需要主的助佑。当然主耶稣应该也有意在表达对他曾经三次背叛的历史记录藉有形可见形式给予一悔改的机会。这里所发生的不知是否可以说是第一件“修和圣事”呢? 第三问:主耶稣在伯铎说出“我爱你”后而未反问伯铎“那你为什么还背叛我呢,且是三次?反而是把“羊群”交给他去“喂养和牧放”。 如果主耶稣去这样反问的话, 这只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去刺痛伯铎,令他难堪,这样没有任何积极建设性的意义。彼此间的爱虽因“不认”而受伤,但爱的伤口只有爱才是良药,只有爱才能使之愈合,这一点相信主耶稣是深知的。这里所表达的是悔改的爱,宽恕的爱,被接纳的爱,让爱得到被爱的爱。而“羊群”的“喂养、牧放”是彼此间爱的诺言走向圆满的有形可见的标记和见证。此时的伯铎也真正懂得了何是真爱,如何去爱。而此时主耶稣身上的伤痕也成了至爱的典范,真爱的泉源,他被打剌伤是为了我们的痊愈,也终于有人去他的那受伤的肋旁汲取“血和水”。如说主耶稣所受的创伤是多重多深,毋宁讲更在于无人懂得和接纳这“至深至真之爱”,这爱无处得以栖息。 第四问:伯铎肯定式的反问回答:“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我爱你”? “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个回答是圣经中最美妙的回答,值得每位跟从者去反思和体味。这一回答也让我们回想与带入之前伯铎跟随主时的那些交织相映的时刻,有充满激情立即捨弃一切跟随主及步行水面因怀疑下沉之冲动时刻;有主耶稣亲自为他改名为伯多禄—盘石及被主谴责为“撒殚”的严重伤自尊时刻;也有要与主一起受苦至死及后来三次不认、背叛主之时刻…… “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主耶稣因爱所伤,亦因爱所愈,伯铎与主间的爱由此划向了深处。伯铎的回答似乎也在为自己的“心神切愿”但遇到挑战时所表现的“肉体软弱”寻求借口和理由。似乎也在对主说“主,是的,我知道我爱你;但主,是的,你也知道我身上的‘那根刺’啊!”是的,主耶稣是仁慈而忠信的,因他不能否定自己,他是至爱的存在,他本身就是爱,他对我们爱的期待是让他的爱得到被接纳—-让爱得到被爱。我们是爱的肖像,我们的爱有太多的时候是需被主宽恕的爱。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找到爱的存在;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听到爱的声音;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看到爱的行动;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获得爱的良药;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寻到爱的归宿;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闻到爱的芳香; 让爱得到被爱,让爱…… 四、基督徒爱的诺言: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 1、天主是爱 “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家在这事上已是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借着他得到生命。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且打发自己的儿子,为我们做赎罪祭。”(若一4:8b—10)。关于天主的形象相信每人都有各自的图像,但根本无法得到一完全统一的图像,因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父怀中的独生子把他启示给了我们。这也正如保禄宗徒所见证的“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藉着告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但在这末期内,他借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希1:1—2a)。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见到天主形象,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藉着主耶稣基督我们认识了天主的形象就是爱,我们有幸分享了天主的德能和美善。虽现今我们凭着信、望、爱与主往来,但我们也正是主耶稣所称许的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之人啊(若20:29)!。 2、天主之爱 天主的爱在主耶稣身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耶稣也说过“没有比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而之后主耶稣为他“朋友们”—“我们”所表现出的就是这样的爱情。为了保全我们他被打伤,他被打伤也为了我们得以痊愈。他那伤口所涌出的“水和血”就是医治我们灵性生命的“良药”,也以“捨掉性命”使我们重获新生。不管我们怎样,是好是坏,他还是在爱,还是去爱。 人是一爱的存在,是爱的领受者,也是爱的施予者。反之,在这个世界,人会迷失方向,迷失了自我。这也是主耶稣基督给我们的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若15:12)我们是按天主爱的肖像所造,为爱得到被爱,理应去爱。记得圣奥斯丁说过人的受造不需人的同意,但人的得救需要人的合作。因此,人的合作就是去接纳天主在主耶稣基督身上为我们所付出的爱,且使之得以宣告和传递,让他的创造在爱内得以圆满。 人是一被爱的存在,在爱内成长,所以人需要活出爱,释放自身的爱,这是人自身成长之需求。人类的在在、成长及人性深处之渴求就是:为健康成长,在爱内成长,渴求被爱,理应去爱。真爱内有平安、有自由、有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