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修士(Brother Lawrence,1611-1691)原名尼古拉斯.赫尔曼(Nicholas Herman),生于法国东北部洛林地区的埃里梅尼市镇(Herimenil,Lorraine)。他年轻力壮时,曾参与一场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他的坐骨神经受到几乎致命的重伤,使他终生遭受跛脚的痛苦折磨。然而,他却能够在四十余年的遁世隐修生活中,切实地锻炼随时随地与天主同在。
他早年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不过,我们知道他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仅有家庭教育,和一位名叫劳伦斯的神父的悉心教导;他特别景仰他,因此进修会时取名“复活的劳伦斯”(Lawrence of the Resurrection)。在18岁那年的初冬,他看见寒风吹落满树的黄叶,树枝光秃秃;不禁联想到,不久之后,春风吹又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而且还会开花结果。他因此恍然大悟,赞叹天主造化的神奇德能!这个造化的奥秘在他脑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像,令他铭记不忘。这份领悟使他燃起炽爱天主的心火;从此以后,他对天主的爱与日俱增! 我们知道,他在作战中受重伤,迫不得已,匆匆结束军旅生涯后,在进入修院之前,有一段时间,他效仿隐修的沙漠教父们,独自隐居在荒无人烟的旷野;这或许为他日后修道作准备吧。后来,他因残疾不能做什么,只能当法国国王财政大臣富伯先生(William de Fuibert)的侍从;他在言谈中常自嘲是个“笨手笨脚经常打破东西的男仆人”! 到了中年,他毅然看破红尘,放下整个世界,舍弃他的一切所有(路:14:33),进入刚在法国巴黎成立的加尔默罗隐修会。他有自知之明,自惭形秽,仅当从事修会庶务工作而不领受神品的辅理修士(lay brother),为超过一百人的修院当厨师;后来修院委派他到该院修理鞋子的店铺工作;尽管如此,他还经常回到繁忙的厨房去帮忙。 在忙碌如今日的日常生活中,劳伦斯修士发现一条直截了当、简便易行的灵修途径,使他能够持之以恒地与天主同在一起,而且终生坚持不懈地这样锻炼,深深地体验到与我们天父结伴同行的温馨喜悦。然而,从他自己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刚进修院的首十年,当他还在摸索中的时候,他的生活充满了考验和挑战。后来,他终于领悟到,倘若我们要亲切地感受到天主的临在,就必须竭尽全力、孜孜不倦地与祂默契交谈;离开与天主的亲密谈心,而去顾虑尘世琐碎的虚幻事务,那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因为经上说:“你在那里必要寻求上主你的天主,只要你全心全灵寻求,你就可以寻到祂。”(申:4:29)! 因此,劳伦斯修士一直生活在与天主同在的境界中,享受到灵修的益处,他自然非常热心地向他人推荐。但是他的德行榜样,比他的言辞更有说服力;因为他的面容超尘出俗, 态度温柔慈祥、和蔼可亲、平安宁静,深深地感动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们。即使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他仍旧保持心神内敛的天上神情。他做事不慌不忙,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而且心平气和地去做。他说:“对我而言,做事的时候与祈祷的时候,毫无分别。虽然厨房里喧嚣吵闹,往往有几个 人同时要不同的东西,但是我在深邃的平安中与天主同在,如同我虔诚地跪下来领受圣体圣事一般。” 劳伦斯修士性格开朗、心情愉快、十分谦卑、平易近人,总是尽量避免引人注目,不愿出人头地,只想藏匿在群众之中,静悄悄地过默默无闻的修院生活;因为他明白,外界的干扰会分散他心神的注意力,破坏他的心灵与天主同在的平安宁静。因此,直到他逝世后,当地红衣主教的代表及助理若瑟.博福特神父(Joseph de Beaufort),才搜集他的一些书信,首次编辑成小册子出版发行。第二年,博福特神父又增加了四篇,他与劳伦斯修士谈话的内容,正式以《锻炼与天主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为书名出版。这本小册子立刻成为教导我们如何与天主经常默契交谈的灵修经典名著! 在这本小册子,劳伦斯修士通过谈话与书信,简单扼要而美妙动人地清楚解释,我们该如何在今生今世,持续不断地与天主同行;主要并非依靠我们头脑的理智力,而是完全运用心灵坚强的意志力。我们只需要锲而不舍地训练自己,随时随地在心灵敬拜天主,锻炼与祂同在,热忱恳切地祈求祂的恩宠佑助,时常将身心完全奉献给祂;如果环境允许,应当每天时时刻刻这么做,甚至在忙碌的工作中也坚持这样事奉祂。千万不要将自己局限于某些严格的规矩、或某种事奉天主特殊的热心神工,只要我们用坚如磐石的信德心,和虔诚热切的挚爱心,谦卑地事奉祂就行了。他并不建议我们在祈祷时,用复杂繁多的语言,因为繁杂的言辞和长篇大论的祷文,经常会使我们心神涣散。他主张我们在一天之中,不停地用简短的谈话式祷文来祈祷,与天主亲密地谈心。 他每时每刻都惦念着天主,无论是白天或夜晚,在工作中,甚至在消遣娱乐的时候,总要忆念着祂;因为他知道,天主永远常在我们身边,将我们前后包围,用祂的手将我们荫庇(咏:139:5)。我们就不应当漠视祂,让祂孤零零地。当朋友来探望我们的时候,按人之常情,都觉得若冷落他,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冷落那挚爱我们、无上尊严的天主呢?因此,我们千万不可以忘记祂,要时常想念着祂,不断地敬拜祂,要与祂同活、同死! 我们总以为必须远离日常的世俗琐事,才能专心致志地敬拜天主;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主要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锻练时时刻刻与天主同在。劳伦斯修士却亲切地体会到,如何轻易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随地敬拜天主,而不必刻意避世隐居,或去参加一些灵修退省的热心神工。他却可以将最平凡和卑微的工作,例如煮菜做饭和洗刷碗碟,化成赞美天主和天主默契交谈的善行。他说,与天主为友的秘诀,不在于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而在于我们做事时的心态。我们可以将平日所有为自己做的事情,甚至行、住、坐、卧,全都要看成是为天主而做的。 劳伦斯修士的言论与书信,只强调一件事:就是时常与天主同在,不仅在祈祷时与祂同在,就是在事务最繁忙的时候,也念念不忘与天主同在。他这样做,让他的生命越来越虔敬圣洁,越挚爱天主。除祂之外,宇宙天地对他而言,似乎完全不存在;有了天主,就拥有一切。他的心灵时常充满天主;他的境界,正如先知所说的:“祢是我在天上唯一的天主,祢是我在地上唯一的追求!”(咏:73:25)。 他终生所锻炼与天主同在的灵修方法非常简单,可以综合成以下几点: (一)、首先,我们必须将心中所有的一切,消除殆尽,空无一物;因为天主要独自拥有我们的心灵;心灵若不清空,有丝毫尘世事物,祂就不能完全占有我们,便无法随心所欲地在我们心灵完成祂的旨意。 (二)、今生今世只专心注意一件事,就是时常思念天主,不断地默想祂常与我们同在,怀着挚爱祂的热忱,来到祂的面前,以纯朴的心怀与祂默契交谈;同时不断地赞美、崇敬、和热爱祂的无限仁慈和圣善。 (三)、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刻刻亲近天主:行动时,就在动作中亲近祂;做事时,就在工作中亲近祂;祈祷时,就在祷告中亲近祂;休闲时,就在休息中亲近祂。 (四)、要把认识和理解天主,当作我们终生的职责;我们越深刻地认识祂,就会越热切渴望要认识祂;因为爱慕天主的程度,与认识祂的程度成正比;所以我们越深邃、越广博地认识祂,我们挚爱祂的心灵,也越深刻、越真挚。 (五)、要以信心、谦卑、纯朴、和挚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与天主同行。遭遇任何事件时,就必须用最纯朴坚贞的信德心,坦诚恳切地祈求天主的帮助。因为祂总是有求必应,必定会仁慈慷慨地佑助我们。 (六)、要将世间和超性的事物,全都交托奉献给天主,无论祂引导我们受苦或享福,都在所不计;对于顺境或逆境,幸福或苦难,都一视同仁,随遇而安,欣然接受。即使祈祷时感到神枯厌烦,仍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因为这是天主在考验我们对祂的爱心,正是切实地遵从天主旨意的最佳时机。 (七)、凡是天主所不喜悦的事情,绝对不做、不说,也不去想它。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意志,只有天主的旨意;完全委身顺从天主的圣意,因承行祂的旨意而喜悦。 (八)、克己苦行和各种热心神工,虽然有助于使我们与天主结合,但唯独持之以恒地锻炼挚爱天主,和凡事都为天主而做,才是直接亲近祂,与祂亲密无间地结合共融,是最佳的捷径。 (九)、我们宗教信仰的根基就是信德、望德和爱德;通过操练这三超德,使我们完美地契合天主旨意;其它的一切只能当作方法,全都融化在信、望和爱三德中。有坚固信德的人,事事都能够成就;有虔诚望德的人,事事都毫无困难;有热忱爱德的人,事事更容易完成;忠贞不渝地操练这三超德的人,事事都易如反掌,他的担子是极其轻松的(玛:11:30)。 劳伦斯修士曾经强调:倘若他是一位宣道士,最重要的就是要宣讲“锻炼与天主同在”的道理;如果他是一位神修导师,就谆谆教诲全世界的人,都操练这个灵修方法。因为他认为这是事关灵魂永恒的救恩,而且是极其容易实践的! 他给我们留下珍贵的灵修宝典,他勤修苦练的心路历程和见证,成为后世基督徒的典范,使任何欲寻求天主永恒的平安,渴望与祂时刻同在的灵魂,无论年纪多大,处于何种环境中,都能够轻易地,随时随地付诸实践。一位寂寂无闻的修院厨房工人,瘸腿而没有受过教育,竟蒙天主恩赐如此丰沛的神奇圣宠、光荣与生命,成为祂手中称心如意的工具,令我们目睹天主应许的诺言:“谁若挚爱天主,这人才为天主所认识。”(格前:8:3);“天主偏召选了世上愚妄的,为羞辱那有智慧的;召选了世上懦弱的,为羞辱那坚强的;天主又召选了世上卑贱的、受人轻视的、和微不足道的人,来彻底摧毁被重视的一切。”(格前:1:27-28)。在我们这个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时代,花花世界千姿百态的事物,容易引诱我们误入歧途;然而,劳伦斯修士锻炼与主同在的灵修途径,在三百余年后的今天,依旧非常实用! 对于劳伦斯修士,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开始,使他全心全意、全力全灵地挚爱天主,永远与祂同在(谷:12:30)。他勤勤恳恳地锻炼,朝夕与天主同在,四十余年之后,于1691年魂归天国,永远安息在他朝思暮想的天主怀抱中,享年八十岁。他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就像他过着埋名隐姓的修院生活一样,但却给我们留下这条简朴纯真的灵修途径,引导无数灵魂直达天国,永享福乐! 最后,让我们铭记他苦口婆心的教诲:务要收敛心神,进入自己心灵的深处,扪心自问,是否作好死亡的准备?时间紧逼,刻不容缓,我们灵魂的救赎,危在旦夕啊!我们必须及早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临命终时,才不会感到惊讶。因为这是我们人生唯一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惕,竭尽全力为此作好准备,最稳当的途径就是锻炼常与主同在。需知,在灵修的道路上前进,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那些得到圣神恩宠劲风所吹拂的灵魂,即使在酣睡中,也会向这永生的目标,勇往直前!如果我们心灵的小舟,尚在惊涛骇浪中动荡不安,就让我们唤醒我们的上主,因祂常憩息在这舟中,时刻与我们同在,祂就会立刻命令风浪平息(谷:4:3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