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到玛窦福音的第21章,以色列的司祭长、经师和民间的长老们,质问主耶稣,在圣殿里质问主耶稣,你的权柄从哪来的?
主耶稣反问他们,若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
主耶稣这样问他们,就等于说,你们问我是否有权洁净圣殿,是否有权教导群众?你们是不是把我当成了一个只想寻求众人拥戴和称赞的人,爱慕虚荣,贪图权利地位的人?现在你们问我的已经够多了,我也要问你们一个问题,洗者若翰的洗礼,他的权柄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
主耶稣的问题含有很深的意义,如果他们承认若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那么他们所问的关于主耶稣的问题就立刻迎刃而解。因为若翰原本就是主耶稣的先锋,开路先锋,耶稣一开始公开传教,若翰的事业就宣告结束了。若翰曾经说过: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
如果这些司祭长,经师和长老们他们接受若翰,他们就用不着问主耶稣你的权柄来自何处,而且他们对洗者若翰的事清清楚楚。
主耶稣这样反问他们,就是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理解若翰的?你们怎样对待若翰?如果你们告诉我答案,我就回答你们,我的权柄是从哪里来的?
司祭长,经师这些人,他们到底能不能接受主耶稣的引导?能不能接受更多的亮光?事实证明他们不能面对主耶稣的问题,他们该怎样回答主耶稣提出的反问,让他们非常为难,而且他们的难处是双重的。
圣经上说他们心里思量什么,如果我们说若翰的权柄是从天上来的,耶稣肯定会对我们说,既然是天上来的,你们怎么不信?如果我们说若翰的权柄是从人来的,可是我们害怕民众,因为这些人民都以为若翰是一位先知,所以我们怎么说都不对,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就说明他们害怕天主,既怕天主,又怕得罪民心,又怕天主,又怕老百姓。他们真的不知道若翰的权柄是从哪里来的吗?
他们心知肚明,他们就回答主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若翰的洗礼从哪来的,从他们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怕人过于怕天主,他们讨好人过于讨好天主。
人如果恐惧的话,就没有立场或者害怕表达立场,他们不诚实的回答主耶稣的问题,主耶稣对他们的问题当然也不会给予答案。
他们曾经亲眼看见若翰传道的结果,也看见了那么多的人,热烈的跟随着若翰,圣经说若翰传道的时候,那时耶路撒冷全犹太以及全约旦河一带的人都出来到他那里去,好多的人都跑到若翰那里去,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他们看不出是天主的旨意吗?
司祭长,法利赛,经师,包括民间的长老们,他们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上都有一定的层次,按现在的话,他们有一定的档次,若翰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难道看不出这背后是谁在安排在计划吗?是出于什么权利权柄吗?现在他们竟然敢对主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这是绝对的不诚实。
主耶稣就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凭什么权柄做这些事,主耶稣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因为告诉他们也是白费。
有那么多证据,证明若涵的工作是从天主来的,他们还装作看不见。那么即使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耶稣的工作是从天主来的,他们也一样看不见,他们没有诚心,那么主要是无论对他们怎样说,说什么也没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有句名言,欲正其心者先成其意,没有诚意,心就是歪歪的,心就不正。这些司祭长老们,经师们法利赛人,对主耶稣没有诚意,心里打的是歪主意,那么你给他什么答案呢?什么答案他都不会接受,都不会理解的。所以主耶稣也不告诉他们答案,也不告诉自己的权柄是从哪里来的。
下面主耶稣接连讲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警告以色列尤其是这些司祭长,法利赛人和民间的长老,这些宗教领袖们不要拒绝天主的恩宠,不然的话就会有很不好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二者的比喻,在玛窦福音21章28~32节,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这个故事,一开始就让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路加福音记载的荡子回头的故事,荡子回头的故事里面也是一位父亲跟两个儿子,而且我们看到这两个故事,悔改的都是小儿子,二者的比喻里面,这位父亲对第一个儿子应该是长子,对他说,孩子你今天去葡萄园干活去,这代表人必须马上行动,基督徒不能拖拖延延,清楚的知道天主的旨意后就马上行动。
第一个儿子听见了父亲的吩咐,就对父亲说我去,但实际上他没有去,然后父亲对第二个儿子应该是小儿子,说了同样的话,你去葡萄园干活去,第二个儿子回答说我不去,但是后来小儿子就后悔了,转头就回去干活了。
讲完这个比喻,主耶稣就问那些司祭长、经师和民间长老,哪个儿子遵循了父亲的命令,哪个是听话的?当然是第二个。
民间长老们,回答主耶稣说是后一个。接着主耶稣就自己解释这个比喻,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史和娼妓还要在你们以先进入天国,因为若翰来到你们这里履行了正义,你们仍不相信他,税利和娼妓都相信了,至于你们见了后,仍不悔悟去相信他,以上是基督的福音。
主耶稣在这里说的第一个儿子,就是说去而没有去的儿子是指谁呢?是指现在的这群司祭长,经师、法利赛和民间长老们,包括拒绝主耶稣的以色列人,第二个儿子就是说不去,后来悔悟就去了的儿子是指谁?是指跟随主耶稣的这些人,鱼夫,税史、娼妓等等。
主耶稣在这里把这些经师、法利赛等宗教领袖跟税利和娼妓放在一个故事里,结论是什么?
结论是这些人并不如税史和娼妓。税史和娼妓就是这些悔改的罪人,要在你们以先进入天国,这是多么让人吃惊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司祭长、经师、法利赛人、民间长老,外表看起来是非常虔诚的听话的,但是他们就像第一个儿子一样,不过是跟父亲玩玩嘴而已,玩嘴皮子,心里却不愿意听父亲的话,始终没有悔改。就像先知以利亚说的,这民族用嘴唇恭敬我,心却远离我。
民间长老们的回答,哪一个是听话的儿子?他们答说后一个,他们的回答,正是自己对自己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