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4.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0.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1.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2.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3.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4.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55.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57.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9.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 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1.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2.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3.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4.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5.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6.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印光大师嘉言
不杀生:凡属动物,皆有知觉,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顽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 不偷窃:凡事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不邪淫:淫欲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不说谎:言为行表,是本心术,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望尔后生,切勿妄语,口是心非,终无结局。 不吸烟:烟俱勿吸,以伤卫生,口气常臭,熏天熏人。鸦片香烟,其毒极烈,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不饮酒:酒是狂药,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祸,聪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赌博:赌钱博奕,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阴,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不奢侈:奢侈夸富,买祸买贱,君子下看,盗贱来劫。布衣蔬食,圣贤仪式,现生后世,人各取则。 不傲慢:傲慢轻人,实自呈短,明人知伊,学养俱罕。纵到圣位,犹不轻人,绝无贤圣,存慢于心。 不嫉妒: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业报夺汝,宿世慧思。 不偏见: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不迁怒:有富贵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怒,是无价宝。 不耻问:不问不能,多问不寡,希人从已,故先自下。若是无知,尤当问人,博学审问,造诣方真。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诚实守信名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老子的处世哲学------遵循道修身处事三要点
老子认为天之道也即是人之法,自然法则也应是人的行为规范,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人类行为价值的高度。人类应“放德而行,循道而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则,用于修身处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的基本思想。 老子认为"抱一而为天下式"有三个要点:"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一)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老子认为,天慈万物,道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也应该效法天道"执左卷而不责于人"。范应元说:"吾之心慈爱素具,由爱亲爱君推而爱人爱物,此皆自然之理。夫慈爱故能勇于行道,使亲安君尊,而天下无弃人,物无弃物也"。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在说应该做到以宽厚仁慈的心态待人接物,成人之美,与人为善。 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韩非子注曰:"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 宽厚仁慈,既是爱人,又是爱己,这可谓是安心立命之本。
(二)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老子说:"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不贪欲,则甘于恬淡而不奢侈,不因贪欲充塞其中以欲乱情,故而内心清静,以至能顺应本性以行天道,则能尽自然之理,以应万变而依然能平安如故。 老子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范应元解释说:"躁极则寒,寒则万物凋零;静极则热,热则万物生长。是知躁动者,死之根;清静者,生之根。故知清静者,为天下之正也。体道者,成而若缺,满而若冲,直而若屈,巧而若拙,辩而若讷,亦无不出于清静矣。虽然,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但不可躁暴,常以清静为正尔。" 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不必成毁系于心,荣辱劳其神,从而达到哀乐不能入,以理化情的逍遥境界。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经常保持澹泊清静的心态,致使神安体健,这是老子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要。 (三)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满招损,谦受益。老子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因为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善为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我能虚静谦柔,明白天道,知一理包乎万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者道之用",凡物凡事,不可违自然之理,顺则吉,逆则凶。去其主观任意,因物之性,随易应物。"为无为,事无事","不敢为天下先",顺应客观规律,不与事物的自然之道相争,则将无所不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物极则反,过盛必衰,盈满则覆。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这也即是孔子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过犹不及",孟子所谓'仲尼不为已甚'之意。列宁也说:"真理走过一步,即是谬误。" 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柔顺自然,持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虚则明道,柔能克刚,不盈则弊不新成。谦虚柔和可谓是老子教导我们的立身处事之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