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天主教灵修学史列表
·译 者 序
·1.圣经的灵修生活
·2.初期教会的灵修
·3.东方的隐修传统
·4.西方的隐修传统
·5.本笃灵修
·6.中世纪的灵修
·7.狄尼修派灵修和新式虔敬
·8.脱利腾后期的灵修
·9.近代灵修
·10.二十世纪的灵修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8.脱利腾后期的灵修
8.脱利腾后期的灵修
浏览次数:3969 更新时间:2013-11-2
 
 
 

本章这个题目所包括的时期,与保利的书:基督徒是灵修第三册的分期相同,就是从十五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这个特别的时期,有几件事应该注意:第一,灵修的派别,大部分按国家而不是按修会团体而区分,这点和一起的时期不同。保利这样指出:

特别是从文艺复兴的时代开始,人们常用很奇妙的方式,维护他们自己的天才、语言和宗教中,反映在它的生活的每一种表现上,因此也反映矮子它的灵修上。这样一来,在近代,我们实在找到的是一种西班牙灵修、意大利灵修、法国灵修,一种就它属于天主教而言,基本上是一致,但以不同的方式了解和表现的灵修。

因此,对于这个时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的个人或修会,固然可以被视为某一个灵修学派的领袖,但大体上,甚至在这些个别的情况中,每一个国家特有的气质与特性,往往从他们的领先上表露无遗,更透过修会团体,,保存和延续过去的传统。在历史上,理念和态度,突然完全改变的情形是很少见的,在灵修史上更是如此。

第二, 这个时期的灵修著作, 数量惊人, 因此,我们只能列举少数的几个最出色的作者,加以讨论;否则,光是列出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就已可编写一本洋洋万言的巨著。因此,以下我们只集中介绍几个新趋势或学派的开创者,因为这些学派或新趋势,反映了脱利腾大会会议后至十七世纪中叶期间的灵修潮流。

 

灵修的操练

中世纪末的教会是分裂、不尊重权威和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败坏。文艺复兴引进的人文主义,既是基督信仰,又充满异教色彩;那时人们的自我放纵,非但异常普遍,甚至如赖比拉所说,生活的规则,对许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从心所欲」,在1501年,艾拉斯甚至说,即使在异教人中,也找到比普通的基督徒更腐化的人。

面对着这种情况,热心的基督徒惟有依赖一种脱离这个世界的灵修。一种配备者有规律的神操和明确的祈祷方法的灵修,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这其实不是什么革新之举,基督曾教人必须自律、与世界保持一定程度的隔离和练习祈祷。圣保禄重复同样发教导,而初期的基督徒只,那些作有规律的灵修操练、斋戒、禁欲、苦行和节制的人,被称为苦修者。隐修的传统也包括同样的教导,而且更坚持内修的祈祷练习必须加上外在的纪律。

结果,中世纪末出现了不少讨论祈祷的论文,有法则和有系统的默想,开始传达到低地区的国家、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值得注意的是,引进和推广有系统的默想的方法,最初的用意是在改革;它似乎是领导神职人员和修道人重返真正基督徒生活确实可行的方法。

灵修操练或有系统的心灵祈祷,似乎最先在低地区国家内温德士涵律修会及弟兄共同生活团里采用。第一个编写默想方法的人,可能是甘比思的一位朋友甘士福(John0 Wessel gransfort , +1489) 。默想方法一共包括三个步骤:准备默想,排除一切杂念,选择默想的材料;正式的默想必须运用心灵、判断和意志;默想的总结是把所有兴起的于念,导向天主。作为一种精神革新工具的默想,它的功效是立竿见影的,因为,正如后来亚维拉圣德兰说,我们很难想象,每日做默想的人仍然能停留在罪之中。

默想的练习,很快就由巴黎附近一间本笃隐修院的院长蒙比亚(John mombaer,+1502)传到法国。有关实践的论文:Rosetum,是根据温德士涵的操练而来的,但方法极度复杂,甚至达到令人烦厌的地步。虽然他也推崇默想玫瑰经所订的各项奥迹,基本上,他的方法与甘士福所写的一样。

我们前面已说过,有法则的默想主要是革新宗教生活的一种工具,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本笃会隐修院内的确如此,根据华迪根(HWatrigant) 的说法,有法则的心灵祈祷引进意大利,是受法兰德斯的新式虔敬所影响。不过,其它的作者如达西(ITassi)和白道奇(MPrteocchi)等,或是根本不赞成这,理论或是认为此时下定义未免言之过早。比较稳重的推测是,在南欧其实有两种平行的发展,不一定是只有从低地区引进的一种发展而已。

在意大利,两位最伟大的革新神职界和宗教生活改革家:是:圣罗兰士则定尼安(StLanurence Junstinian,+1455)h和巴布(Louis Barbo,+1443)。他们两人都认为,革新的工具就是练习有法则的心灵祈祷的默想。圣罗兰士原是圣乔治律修会士,后来做了威尼斯的宗主教。他写过无数的论文——论悔过、论谦虚、论鄙视世界、论成全的程度、论神圣的爱——不过在所有的文章里,他总是再三教人练习默想。

巴布有关祈祷的论文为:Forma orations et meditationis Modus meditandi ,于1523年在威尼斯首次出版。他描述三种不同的祈祷:有声祈祷,最适合初学者;默想,是较高层次的祈祷,要经过默想才能达到的境界。应教宗欧静四世是请求,巴布写信到西班牙华拉度立的本笃会,向他们介绍默想的法则。1492年,嘉西的辛罗斯正从这间隐修院,带了十二名隐修士,前往巴西罗纳附近、著名的蒙西肋隐修院,推行革新的工作。

嘉西辛内罗斯的声望,虽然不如依纳爵,不过,即使在西班牙,嘉西辛乃罗斯仍被视为教会的脱利腾革新和西班牙初期灵修,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留下的两部著作是在1500年在蒙西肋以西班牙文印行的。两部书是:Ejercitatorio de la vida espiritual Directorio de las horas canonicas ,其中以前为后世灵修操练的标准指南。

通常,指定的连续灵修操练是三星期;指南的第四部分是特别为默观者写的。书中有关神操的方法和默想的主题,都有相当详尽的说明。隐修士在指定的时候进小堂,下跪、画十字圣号,一面念:「伏求圣神降临」,念过三遍之后接着念:「主啊,请助我,主啊」请快来助我。」然后,在天主面前收敛心神,默想指定的当天默想的三个主题,并以一端求恩的经文结束默想,然后捶胸并重复三次念:「主啊,可怜我这个罪人。」接着站起来念一篇圣咏和一篇祷文,之后仍在收敛心神的情况下离开小堂。指定在炼路周内默想的题目,必定是会引起敬畏和悔罪之心的,就是:罪过、死亡、地狱、审判、基督的苦难、童贞圣母、天堂等。在明路周内,在方法上有较大 的自由,而且如果个别的人在虔敬或爱的推动下,可以完全不按照一定方法去做。另一方面,如果有需要,重点是放在预备妥当的悔罪、告罪和激发爱天主之情上。默想的题目是创造、超自然的秩序、圣召、成义、受祝福、天主的助佑、天堂;或者选择默想基督或圣人的生活,或者默想天主经。

和路的阶段,假定已从罪中净化或得到天主的光照;这时人影完全归依天主,一心之愿侍奉他,并已摆脱现世的 物质的羁绊。在这个阶段,灵魂趋向天主,出于爱更甚于透过理性的作用。共融的爱可分为六个层次,辛乃罗斯认为最后的阶段是神魂超拔。 和路的题目是:天主是一切的原则,是宇宙的美、世界的光荣、是永恒发爱、是一个受造物的规则、天主管辖一切、天主极端慷慨。

对于那些已达到默观阶段的人,辛乃罗斯在主题和方法上给所有的自由度是相当大的。他是住主要取材于哲生的De monte contemplationis (默观的山),不过他也提出默观基督的三个步骤:首先如圣本笃教授的那样,思想基督神圣的人性;第二从基督是天主也是人的角度看基督;第三,超越神圣的 人性的层面而集中于基督的神性。辛乃罗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有的祈祷生活的程度,追求吸引他的灵修目标。

和辛乃罗斯有同样见解的是另一位著名的本笃会士路易斯(Louis de Blois ,known as Blosius,+1566)。他象辛乃罗斯一样,也向低地区提倡以默想和灵修练习,革新宗教生活。保西欧说,外在的练习如唱日课经、念经或有声祈祷、虔敬的行动、外表的虔敬的象征、斋戒及守夜等,无疑是中悦天主的事,但是使人在内心超自然地与天主共融的神操,永远是最优越的。保西欧是滔略和苏叟忠实的读者。

保西欧的计划:Institutio spiritualis,1551(灵修指导)Consolatio pusillanim ,1555(卑小是心的安室)Speculum spiriituale ,1558(灵修之镜) 。这些论文很快家译成各国通行的语言,在欧洲各地的隐修院流行起来。其实,正如过去有些本笃会士曾抗拒巴布的学说,如今也有些隐修士害怕实行心灵祈祷妨碍隐修士的唱经——天主的工作——的敬礼。

渐渐地,神操在意大利越来越流行,辛乃罗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无数虔诚的教友,会到隐修院去做神操,很可能1522年依纳爵罗耀拉也曾在蒙西肋做过神操;1594年,方济会士也跟着效法。

 

天主教的人文主义

神操不是抗拒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侵蚀唯一的武器。一个对基督信仰更直接的攻击。来自天主教的人文主义者。有人批评他们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先驱者。固然,他们不少的批评,成了基督教人士攻击教会火药,实际上,那些虔敬的人文主义者是很有诚意的;我们实际在不能指责他们故意为教会的分裂铺路。他们的基本目标防止基督徒被异教的人文主义所腐化,培育内心的生活和练习祈祷,鼓励教友抱着接受启发和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为了研究神学而阅读圣经。出色的天主教人文主义有:古莎的尼格鲁(Nicholas of Cusa ) 、雷霍伟 (Pico della Mirandola)、圣多玛斯摩尔 (St Thomas More ) 、以及艾拉斯(Erasmus) 等。不过,只有艾拉斯和灵修的历史有关。

艾拉斯在46466年间,生于鹿特丹,曾在兄弟共同生活团所办的学校受教育,稍后进了奥斯定会。在解除了修会的誓约后,他于1492年由甘伯赖主教祝圣为司铎。他以学识渊博而闻名全欧洲,甚得教宗朱利奥二世、教宗良十世、查理斯王五世、方济王一世、亨利王八世的器重。从他的讽刺性的论文:Stultitiae laus 可知,他反对隐生活和经院学派神学。他极力倡导一种基于圣经和教父的神学。他的理论可见于:Enchiridion militis christiani (1504) ,Paraclesis (1516) ;:Ratio seumethodus perveniendi ad veram theologiam (1518)。。他1536年在巴里逝世,死前他正在督导编辑自己的著作。

艾拉斯认为基督徒的生活是不断与世界、魔鬼和我们自己的激情斗争的生活。基督徒主要的武器就是祈祷。他认为祈祷可由人的意志、知识而加强,由理智而滋养。基督徒练习祈祷必须先脱离世界而专注于基督,以为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师法基督。即使外在的宗教练习,如果运用不当,也可以变成真信仰的阻力,会导致法利塞式的死守规则,这种僵化,艾拉斯称为普通人的宗教。

Enchiridion (第八章)他列举了效法基督和战胜罪和诱惑的二十一条指示。如果基督徒发现难以摆脱世界,艾拉斯在次提醒他,现世的虚幻,死亡的必然性和人必须与世俗物质割舍的肯定性。同样强调死亡的言论,亦可见于蒙泰真的著作及十六世纪西班牙的灵修作品。

不过当艾拉斯讨论基督徒应具备那一类的知识,才能打一场胜仗时,有更强调下述各点。首先,自我的认识,这是战胜的首要条件。第二,认识圣经所启示的真理;不是经院学派所讲的那些推理和辩论的神学,而是出自正确的来源:圣经的,能引导人走向实践圣善的神学。艾拉斯说,每个人都应该阅读圣经,因为基督的教义是为每个人的。为免于步入迷途,我们应该留意教会有关圣经尚未决定的问题,只要读者带有一份虔敬和信仰的心阅读圣经,圣神自会教导他。但任何人,如果只从字面的意义了解圣经,他不如去阅读寓言或传奇故事;除非我们能理解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否则,圣经是很贫瘠的。

艾拉斯、雷霍伟和他们的同伴受到高深教育的天主教友都认为他们这些人的理论深刻而有见地,并能从他们所写的有关虔敬的论文中得益。1520年,当教宗良十世禁制路德和基督教派的运动后,他们这些天主教的人文主义者也立刻和这个运动脱离关系。

不过,批评天主教的人文主义者是有几个很好的理由的。第一,在他们热烈提倡一种只基于圣经和教父的新神学的热忱下,不免排斥了中世纪全部的神学智慧,这无形中,也许是很不仅智地削弱了教会的教导权威。第二,在他们大量研究希腊和拉丁经典著作下,对于人与生俱来的善,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结果低估了原罪的影响而不能正视人必须制欲和弃绝自我。第三,路德赞同人文主义的理论,光是人文主义的理论,光是这个事实已足以使他们受怀疑,正如当年滔略和哲生,也因为文章曾被路德引用而在天主教界,多少受人怀疑的情形一样。就这样,在事件被怪异扭曲之下,天主教的人文主义者本意在促使教会革新和更新基督徒的生活,结果竟成了他们的偏差的牺牲品,更间接促使教会分裂。真正的天主教人文主义,一直要等到十七世纪初,最伟大的人文主义典型人物圣方济沙雷出现才告诞生。比利民对于这种他所谓的虔诚的人文主义,有以下的解释:

虔诚的人文主义适应内心生活的需要,同时也采纳天主教的人文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在神学方面,天主教的人文主义纯然地、简单地接受教会的神学••••完全没有忽略基督信仰任何基要的真理,它选择带出那些最令人舒适、愉快的、也就是最人性化的真理,并极力推崇这些真理,认为是最神圣的,甚至与至善者最相符,这样一来,他们不认为原罪是主要的教义之一,反而注重救赎……也不必追究恩宠是否必须假定它只是吝啬地赋予某些预定的人;他们认为恩宠是自由地赋予所有的人,甚至超出我们接受的能力之外……

人文主义并不认为人是卑劣的。他们特别重视人的本性。即使他们看到人性可悲和无能的一面,他们也要为它找许多借口;他们总是想法子为人性辩护和保存它。

 

圣依纳爵罗耀拉

我们前面已略林业提过,文艺复兴对灵修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较小;但对于整个教会而言,它的影响似乎破坏多于建设。雷霍斯和艾拉斯所发动的新思潮,从来不曾成功地摆脱中世纪灵修的大流;反而,十六世纪灵修的主流人物,却表现了忠于传统的精神,他们更进一步发展,源于隐修传统的心灵祈祷的方法。这种情形,在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Loyola, 1491---1556) 和西班牙灵修学派尤其显著。

事实上,圣依纳爵对灵修的两大贡献使后世得益不少,他使灵修练习臻于完善,并给教会留下一个新宗教生活模式。依纳爵1491年生于巴士格的贵布之高省。1521年,他在一次保卫班洛那抵抗法国侵略的战役中,左腿受伤,不得不从此结束军旅生涯。在疗养期间,似乎因为阅读撒逊卢道夫著的「基督是生活」和韦罗真雅各伯著的「金色的传奇」,开始有归依的倾向,经过一些踟躇、犹疑和怀疑,他开始寻求天主对他的计划。

依纳爵曾接触过好些不同的修会团体。最初他曾想过加入嘉尔笃会。他有很多亲戚是属于方济第三会的,有位堂姐妹是贫穷佳兰会一间隐修院的创办人。他在曼肋沙的道明会住了很长时期,那里的院长是他的神师。难怪后来有一群道明会士,曾为耶稣会的核准出力,并多方为他们辩护。不过,对他的帮助最大的还是在曼特的列的本笃会士。很可能,依纳爵是在此处首次接触新式虔敬的思潮和嘉西辛乃罗斯的灵修操练 。在天主的启导下,依纳爵完成了「神操」的初稿;1534年他在巴黎作了修订,终于在1548年,神操获得教宗保禄二世的核准。

圣依纳爵指定灵修操练的时期是四周,不过,神师可以按退省者的实际需要而加长或缩短。本来规定每一位退省者由一位神师指导,不过,到了1539年,耶稣会士开始领导一群人作灵修练习。同样,最初规定退省者的条件必须是有善意的天主教友,有意更虔诚地事奉天主,有足够的灵修背景;后来,准许更广泛的信友使用神操。圣依纳爵在本身操的序言中所写的二十题注释助退省者净化他的灵魂,以便辨别他的圣召和忠实地实行;准许个人的自发性,这样退省者可以在受感动时,放弃漫无目的的遐想而学习祈祷;尽可能严格遵照神操所编排的程序和方法,不过应按退省者的生活背景、年龄、健康、学识而作必须的调适;警告神师不要过分干预或试图影响退省者的选择或决心。

一开始,圣依纳爵鼓励退省者培养对受造 的事物,保持神圣的冷漠。他说人受造是为了赞美、恭敬和服侍天主,并借此而救自己的灵魂,一切受造物都是为了让人用来达到他受造的目的而造的。因此,只要受造物有助于人达到最终的目标。要应该尽量使用。相反,如果它们妨碍他达到目的,他应该尽量摆脱它们。在第一星期内,他坚持退省者所做的一切,应该是为了服务和赞美天主而做。愈显主荣,这个思想 变成了后来的耶稣会士的座右铭和依纳爵灵修的特色。

接着圣依纳爵列举第一周默想的主题;罪与地狱。他建议退省者动用三种能力俩对付这个主题,那就是:会议所针对的那个罪行,尽量利用空间的结构;然后运用智力反省这事;最激发意向,在默想时,特别加上良心审查,圣依纳爵认为这对于灵修的进步和默想本身同样重要。在第一周的材料后面,他加上十条「附注」,提醒退省者应注意的事项,例如:举止行为、补赎等。

第二周退省者默想基督的一生,直到他受难之前荣进耶路撒冷时。第二周的目标是选择如何回应体制天主的召唤,这可延长至十二日。第一天退省者比较忠诚的臣民对一个仁慈和民主的君王的回应,和基督徒对基督君王应有的回应。接着他列举首三天的默想材料。第四天,圣依纳爵介绍基督和路济非亚的「两个标准」的比喻,他说基督要带领所有的灵魂达致精神的——甚至实在的——贫穷和甘受轻视和卑下的境界。从第五至第七日,再度默想基督的一生,之后,圣依纳爵解释三种不同的谦虚:为哦救恩所必须的、跟完全的和最完全的。

到了第二周末,退省者应该作出选择,当然这选择应该为体制天主的光荣和灵魂的救恩而作。如果选择与个人的圣召或其他作决定的事无关,退省者的选择最好是关于个人生活发革新或某些属于个人当时生活状况的问题。不过无论怎样,天主的光荣必须是作选择的首要条件。

第三周的默想题目是基督的苦难与死亡这样,退省者可找到忠于基督的动机,同时也能祈求实现他的选择所需的恩宠和力量。神操这个特别的部分,最后以饮食斋戒的规则总结。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圣依纳爵对于补赎的态度是多么谨慎,他要求退省者想象基督对于饮食方面会怎样做,然后仿效他。

第四即最后一周包括默想基督基督复活后至升天期间所发生的事件,此刻重点不象上周那样,放在刻苦上面而在强调克己和节制。圣依纳爵接着提议一些默想大纲,目的是在爱中培育个人成长,同时十诫和根据十诫作自我反省、省察大罪或灵魂与肉身的种种能力;默想经文上的一个字,直到从中获益,才接着默想另一个字;或者,第三种是在一呼一吸间,默念一字,或按自己的方式,念天主经或圣母经。

最后,圣依纳爵详列辨别神类的规则,这对于退省者和神师同样有价值,特别适合在退省的第一、第二两周阅读。然后是施舍的规则,和耶稣会最著名和最特别的名誉教会一同思想的规则,最后一部分是针对犹疑不定的心态而写的。

从一开始,神操已是抵抗文艺复兴的异教主义和路德教派的宁静主义最有效的武器。许多天主教神职人员及修会人士都得到更新,而神操也得到路易斯、圣查理斯保路民、圣云先等人的支持。1920年教宗本笃十五颁布圣依纳爵为圣依纳为退省主保。1948年教宗比约十二也宣布「圣依纳爵的神操永远是使世界精神重生最有效的工具,不过,条件是他们必须时常保持正统的依纳爵精神。」

圣依纳爵总不忘记强调人必须尽全力与天主的恩宠合作;他也强调人在恩宠之内的成长,是由于天主的工作于人自己努力。因此他坚持祈求体制天主助佑的重要性,不过因为他那个时代的灵修气候,他也鼓励个人与恩宠合作。因此,依纳爵灵修绝不容忍消极主义;这是一项内心的战斗,是人与他自己的罪和他最主要的过错搏斗的战事,清理他自己,好使圣神能在他之内行动和从事使徒工作。

自十六世纪以来,圣依纳爵对于基督徒的灵修的贡献,历久不衰,例如:灵修或退省的练习;练习心灵祈祷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普遍的特殊的良心省察;认识克制苦修的需要,应该应个人的健康和客观的条件;

神师的重要性;提倡使徒工作是所以基督徒的责任的神学;宗教生活适应时代的需要等等。

关于宗教生活的适应问题,圣依纳爵也和圣道明和圣方济一样,是他们自己的时代有创见的修会创办人。他们把隐修士从禁院内的独修生活和体力劳动的苦修生活带出来,派遣他们出去传扬福音。圣依纳爵给教会一种新的宗教生活,以取代小兄弟的隐修习惯、唱日课经、隐修院的礼仪和隐修士克守的清规。耶稣会士没有特别的会衣,只是跟随当地教区司铎的装束;日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祈祷练习,不过由会士私下诵念;礼仪应该是灵修生活主要的根源,作一般的和特殊的良心省察,并服从灵修指示。直到二十世纪,早俗的修道团体突然如雨后春笋地冒现,以及在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之间,有了不少新的团体,明显或不明显地按照耶稣会的模式,纷纷创办起来,教会才蓦然警觉,奉献生活内竟起了如此大的改变。

 

圣德兰亚维拉

圣德兰亚维拉(StTeresa of Avila,1515——1582)有一个双重的名衔,显示她在灵修史上的卓越地位:加尔默罗的改革者和不可超越的祈祷神学的权威。德兰在1515年生于亚维拉附近的拉蒙尼达,她早年已深深被天主吸引,不过他虔诚的精神却由父母的善表所培养。当德兰十三岁那年母亲逝世,她被送到奥斯定会修女主办的寄宿学校受教育。她离开学校时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并能为父亲掌管家务。到了1536年,德兰很肯定自己的修道圣召,尽管她父亲最初不太愿意,她还是进了亚维拉的加尔默罗天主降生隐修院。发过终生愿后,德兰决心步向成德之路,也许过份热忱而慎重不够,她不久就得了重病,她父亲不得不带她到邻近的市镇医治。可是药石无功,病势沉重的德兰被带回亚维拉的家里等死。实际上她的确昏迷了整整四天,躺在那里,简直与死人无异。她在天主降生隐修院内的坟墓也准备好了,唯一阻止下葬的是她的父亲。渐渐地她复元了,再度回到修院去,不过她曾完全瘫痪了一些时候。当她完全复元后,她告诉人说,她的复元全赖圣若瑟转祷,此后她一生对圣若瑟非常虔敬。

不过,天主降生隐修院的生活与真正的加尔默罗隐修院的精神差得远了。而德兰自己大部分的时间也消磨在会客厅里,她的道明回神师巴郎神父的劝戒也无效。归化她的是一幅画的很逼真的画:「瞧,这个人」。这幅画深深感动了她,从那天开始,她的内修生活有了改进;她越来越深沉,越来越趋向独处。她另一大帮助来自一位耶稣会神师。亚威利虽然只有二十五岁,却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他能辨认天主在德兰的灵魂内的工作。稍后,她在一位虔诚的寡妇家里住了差不多三年,这位寡妇也接受耶稣会士的灵修指导。

那时,隐修院并不很严格遵守与外界隔绝的规则,在很多方面,隐修生活很松散。1560年,德兰和几个同伴决心改革加尔默罗的生活。不久之后,德兰得知天主的命令,领导这个小团体。经过无数的困难和延迟,第一间革新的隐修院终于在1562年在亚维拉成立,并托庇与圣若瑟的护佑之下。

圣年大德兰的余生完全消耗在全西班牙各地建立无数修院的工作上。她不断受到来自教会方面的神长、贵族人士和她自己的加尔默罗的姐妹的围攻和批评。然而,天主也同时供给她最好的朋友,最忠心的辩护者;她更向她沛降无数奥秘的恩宠。在1582104日,圣方济亚西西的瞻礼,她终于在艾伯多密士奔赴她永恒的偿报。

作为「祈祷阶段」的倡导人,圣女大德兰在灵修史上可说无人能出其右,更逞论超越她了。从她那时起,历史上几乎所以的灵修作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她的著作影响,其中尤以圣亚丰索力奎里和圣方济沙雷两人最值的注意。她的作品主要是为修女和加尔默罗跣足会士的弟兄而写,可是当我们想到十六世纪西班牙异端四起的趋势,她的著作的成功就显得更加超卓了。当时西班牙流行着:西班牙——阿拉伯神秘主义、亚伦比托的启明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路德宁静主义。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严厉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当时的负责人是热忱和严酷的道明会士康诺(Melchior Cano

圣女大德兰的教导,见于她的三部著作:The life ,TheWay of Perfection,The Interior Castle(生命、全德之路和七宝楼台),尤其是后者,是她成名巨著。和圣依纳爵以前的许多论文不一样,圣年大德兰的著作,偏重实践而少理论,多描述而少陈铺,有无价的自个人经验的心理洞见和对他人的举止精微的观察。我们以下根据「七宝楼台」,探索圣德兰所剖析的祈祷进程。

她形容人的灵魂犹如一座有无数套间的城堡,它的正殿是基督君王的宝座。当灵魂的祈祷练习逐渐进步时它就是从一个套间进到另一个,直到它穿过七个套间,最后来到最里面的内室为止。在城堡的外面是一片黑暗,在围着城堡四周的 沟内,有另人作呕的爬虫在泥浆里蠕动,灵魂一旦决心走祈祷之路,和把自己从受造的包围中挣脱出来,它就踏入城堡,开始循着祈祷之路前进,首先经过动态或制欲祈祷的三个阶段,然后通过静态或奥秘祈祷的四个阶段。那么圣女大德兰所了解的祈祷是怎样的呢?

她说「「我认为心灵的祈祷不外是友谊的交谈」,经常独自和我们确知爱我们的这一位交谈」。这是朋友之间亲切的交谈,一个人祈祷的进步往往是他灵修生活进步的启示。虽然她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圣德兰坚持,祈祷的进步不完全在于想的多,而在于爱的多。同时她也和圣十字若望一样,是维护灵魂自由的大旗手。她力主灵魂应自由的臣服于圣神的活动下。为此,她常常很警觉地保护灵魂,使它免受那些既定法则的虐待。圣德兰并不认为祈祷的练习,就是灵修生活的全部;她也讨论其它的题目,例如:自我的认识、谦虚、友爱、灵修指导、灵性上的友谊、制欲、刻苦和使徒工作等。

按照「七宝楼台」所写,灵魂在祈祷之路上所经过的阶段,我们发现在第一个「套间」里,灵魂是处于初学的阶段,虽然生活在恩宠的情况下,但对世物仍有很深的眷恋,常有脱离它所立的善愿的危险。在这个阶段的祈祷完全是有声的祈祷。

进入第二个「套间」,灵魂开始诚心诚意练习灵魂的祈祷,不过这时常有心灵干枯和困难的时候,灵魂也常有放弃努力的诱惑。这个阶段的祈祷的特色是推论式的默想。虽然推论式的祈祷是属于反思之类的祈祷,但不应该全是推理的,应该以爱为终点。对于那些倾向与经常运用智力的人,圣德兰提议他们默想基督,和他交谈;对于那些难以驾驭他们的各种官能的人,她提议他们阅读和慢慢朗读一些经文,并一面读一面默想经文的字句。

进入第三个「套间」,灵魂已进到自然或培养的祈祷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培养的反思祈祷。这是真切地意识天主临在的阶段,这时人所有的官能,都集中于反思和专注于天主上。圣德兰认为,灵魂可以努力提高对天主在它之内临在的意识,把自己完全放在神圣的旨意下,即使在从事其他的事物时,也尽力养成生活在天主的临在之下的习惯,这样,它就可以养成这一类的祈祷了。既然这个阶段的祈祷是从苦修祈祷转入奥秘祈祷的阶段,人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下经验它。

第四个「套间」是引导灵魂经验另一类奥秘祈祷。这是超自然的、感召的祈祷,普通称静祷。这是一种感召或静态的反思,主要包括在智力的层面上与天主密切共融,灵魂能活跃地意识到天主的临在。

在第四阶段里的完全的祈祷,是真正静默的祈祷。在这种祈祷中,灵魂完全被神圣的爱所淹没,与天主完全合一。不过,人的记忆和想象仍是自由或不受拘束的,它们有时也足以干扰灵魂。因此,圣德兰提议在天主面前收敛心神和保持静默,把自己完全放在神圣的爱的手里。天主在灵魂之内的运作,目的是抓住人所有的官能,把它们全部定注在天主之上。接着,在第五个「套间」,灵魂进入共融祈祷的阶段,共融也有多种不同的程度。在简单的共融祈祷中,灵魂的所有官能都收摄在天主之内,然后灵魂意识到天主的临在,以至当「它深入自己,它一点也不怀疑它就在天主内,天主就在它内」。

当天主越来越全面的支配灵魂,越来越丰沛地以他的光和安慰掩盖它时,灵魂可以经验到超拔的共融,这已是进入第六套间导入奥秘的「订婚」的开始。和在苦修祈祷的最高阶段一样,灵魂这时已进入奥秘祈祷的最高阶段,它也要面临最大考验和痛苦,所不同的是,现在这些考验和痛苦是奥秘或静态的净炼。进入祈祷的这个阶段的灵魂,常会得到特殊的恩宠,有些异常的神秘现象如:神乐、神夺、神修、神见等。然后,进入第七和最后的套间,灵魂深深体会基督向他的天父的祈求:「为叫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为一体一样。我在他们内,你在我内」。(若:1722——23)这是奥秘的神婚或转化的共融祈祷,圣德兰认为,奥秘的订婚和奥秘的神婚之间,关系非常密切,第六和第七的套间甚至可以合并。

在转化的共融中,天主圣三往往以难以形容的方式,借一个理性上的意象表达,基督也常透过他神圣的人性向灵魂启示他自己。结果是灵魂达到完全忘我的境界,它渴望受苦,欣然接受迫害,同时热切的渴望众灵魂获得救恩。这样一来,奥秘的默观祈祷便戴上使徒使命的桂冠。因此,圣德兰说「玛尔大和玛利亚携手合作」

虽然圣德兰阅读过不少灵修的著作,例如:圣奥斯定的忏悔录、方济奥苏纳(Francis de Osuna)的(灵修第三字母)、拉里道伯纳汀Bernardine of Laredo(登熙雍山)以及卢道夫的基督的生活等等,她的理论却不是来自书本。事实上,在阅读时她常发现书上所写的,证实她自己的经验。照她自己的说法,她的教导是唯一根源就是天主。  但如果我们认为圣德兰的教导,只限于奥秘方面的事,我们就错了。不错,她的书是为隐修女而写的,但她明白不是她们没个人都能达到奥秘的境界。其实,她常说,成圣不包括异乎寻常的事,而在于如何把平常做得异常好。成圣的基础是完全符合天主的旨意。「这样,我们一旦知道他所要的事,我们就把全部心志放在上面……成全的爱的力量,就在于使我们全然忘却取悦自己,以便取悦爱我们的他」。达到这种完全的爱最快捷、最确实的方法,就是服从,完全放弃我们自己的意志而完全服从天主的旨意。至于促使人成长的工具,她特别注意勤领圣体;此外就是培养谦虚的精神,服从和手足之爱,恪守神贫;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爱天主。

 

圣十字架若望

我们不能讨论圣德兰亚维拉而不想到她最伟大的同工圣十字若望。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教导都密切相关,犹如构成加尔默罗灵修的两根大支柱。圣十字若望的思想和著作,未受到应得的、广泛的注意。原因有以下几点:

他的著作主要是为已经迈上成全之路的灵魂而写;他有关割舍与净化的教导,对于一些基督徒来说可是太严厉了;他的文字过份精深和偏向形而上学,不适合现代读者的口味。然而,他的著作与大德兰的著作互补长短,配合的天衣无缝,甚至要了解其中一个的思想,最好的办法是研究另一个的著作。当然,他们两人是有显著的分别,不过,所不同的是在他们的取向而不是在他们的本质。

要充分了解圣十字若望和圣德兰,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十六世纪西班牙基督徒生活的情况。当时的基督徒非常崇尚那些声称得到特别启示、神视和其他异常的奥秘现象的人。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这些特殊的礼物;也有些根本就伪装神视和伤痕,以吸引教友的注意。这是启明主义大受欢迎,尤其在纪律松散的修院里,这表示不必苦修或努力修德而获得显赫圣德的途径。排斥一切与宗教的制度和架构有关的事物,认为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是人在奥秘经验中直接与天主共融的障碍。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密切调查的对象,就是这种虚假的奥秘主义,他们无疑控制了当时的情况,却窒息了正统和正确的灵修的发展。圣德兰和圣十字若望的一些言论,如果读者不顾及十六世纪西班牙的情况,的确很容易引起误解。

圣十字若望(St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生于邻近亚维拉的方提韦罗。他出生后数月父亲便去世,因为贫穷,他们举家搬到堪宝,若望曾在此从事多种职业,并从1559——1563年间,在耶稣会办的学校就读。二十岁那年,他进入加尔默罗修会,旋即被派到沙拉曼加修读神学。回到堪宝奉献首祭时,若望第一次会见圣德兰亚维拉。他曾认真的考虑过转入嘉尔笃会,但德兰说服他留下来,加入革新加尔默罗修会的行列。

第一间革新的加尔默罗兄弟会是在杜鲁罗,若望和安东尼都是倡导人。接着以后几年,若望负责多个不同的职务;初学导师、艾卡拉书院院长以及亚维拉天主降生修院的加尔默罗修女听告罪的神师。他就是因为最后一项职务而被嘉西的加尔默罗会士绑架(1577)在陀列多的隐修院关了九个月。

从陀列多逃出来,若望的余生,大部分都在安达路西亚度过,在此他也肩负多个重要的职务。不过,在1591年在马德里召开的省会议上,若望公开的反对副主教多利亚,副主教立即把他革职。虽然受了屈辱,但他很高兴地能重过更孤独的潜思生活。史乘十字若望在禹碧达度过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受了极大的痛苦后逝世。1726年他由教宗本笃十三世册封为圣人,并在1926年由教宗比约十一世宣布为教会圣师。

圣识字家若望的主要著作是:The Ascent of Mount Carmel(攀登加尔默罗山1579——1585)The Drrk Nightof the Soul(心灵的黑夜,1582——1585)The Spiritual Canticle(心灵的赞歌,1584年第一次校编,1586——1591年间第二次校编)The LivingFlame of Love(爱的火焰,1585——1587年间第一次校编,1586——1591年间第二次校编)。以上提及的论文都是对他自己多写的诗的诠释,不过首两篇一直没有完成。一般都同意,这两篇论文《及攀登加尔默落山》和《心灵的黑夜》概括若望有关净化的全部主题,包括积极和消极净化感觉和心灵的各种官能。

因为曾在沙拉曼加就读,圣识字家若望接受了多玛斯一派的神学训练,不过他也涉猎伪狄尼修和圣国瑞一世的作品。不过,影响圣若望最深的,似乎还是滔略,尽管我们肯定,他对与圣伯纳、雷斯博克、格西安、维克多会士、奥苏纳等人的作品都是很熟,当然,他最熟悉的是圣德兰亚维拉的作品。不过,若望不是一个只知模仿他人、拾人牙慧的作者,他所有的著作,都透露着他个人的特质

圣若望的基本神学是:天主是一切,而受造物是虚无。因此,为了达到圣化,达到与天主完全共融的境界,人必须对身体及灵魂所有的力量和官能进行深入而剧烈的净化。「攀登」和「黑夜」两文,追溯整个净化的过程,从外在感官的积极净化,到更高官能的消极净化。「爱的火焰」及「心灵的赞歌」,描写在转化的共融中,完全的灵性生活。达到共融的整个过程是——夜,因为灵魂是凭着信仰走这旅程的。圣十字若望很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教导,结果我们见到的是最好的灵修神学,但这不是由于它的系统化,而是因为它以圣经、神学和个人经验为依据。

讲到灵魂与天主的共融,圣若望说,他所指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共融,不是一般所指的,天主临在灵魂之内,保守它的存在那种普通的共融。这种奥秘生活的超自然的共融,是一种「肖似的共融」,由恩宠与爱德产生。但为使这爱的共融成全和更密切,灵魂必须把它自己从不是天主的一切,防碍天主之爱的一切,挣脱出来,以便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天主。

既然在爱的共融之内的任何不足,都是由于灵魂而不是由于天主,圣若望总结说:灵魂应该完全净化它全部官能和力量——那些感觉上和心灵上的——这样它才能完全被神圣的共融之光照亮。这是在黑夜中得出的结果,称之为黑夜,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否决和削除人的欲望,或人对受造物的欲求;灵魂走向共融的道路或工具,就是信仰的艰涩和隐晦;目标是天主,他对于在现世的人也是一个黑夜。

人必须走过这黑夜,因为事实上,从天主的观点,人眷恋受造物就是是纯黑暗,而天主却是纯光,黑暗不能接受光(若15)。用哲学的术语,两个矛盾不能存在同一个主题内。依附受造物的这种纯黑暗和天主的纯光,这两者是不能同时呈现在灵魂之内的。

接着,圣若望解释灵魂应该怎样克制欲望和色欲,并应该透过积极的净化感觉和心灵,凭着信仰踏上旅程。虽然他的言论似乎很消极,而且是严厉的苦修论调,但他总不厌其烦地强调,这种净化或心灵的空无,不是去处物质的问题,而是把人对物质的欲望或依赖连根拔起。若望提出一个很简单的、净除物欲的方法:养成模仿基督的愿望,实行的办法是:研究基督的生平和工作,然后,学习他所做的一切。

若望在「攀登」第二卷内讨论心灵的活跃之夜。他说理智、记忆和意志的净化,基于信、望、爱三德的作用。接着他解释为什么信仰是灵魂与天主共融必经之路。在讨论祈祷的实践时,他说灵魂可以凭着三个征兆,知道它是从默想的阶段过度到默观的阶段。第一,不可能再按着惯常的方式默想;第二,完全不企图特别集中默想任何事情;第三,有一份对天主和独处的渴望。个人此时所经验的是:「爱着天主」的意识,这就是默观祈祷的一种。

「心灵的黑夜」主要解释消极的净化,在这个阶段,天主完成灵魂在感觉层面和心灵官能方面所作的净化的努力。灵魂逐渐被领进黑暗的默观之中,伪狄尼修称之为「黑暗中的一道光」,若望称之为「奥秘的神学」。我们可能以为,奥秘的默观应该是另人愉快的,圣若望解释它带来痛苦的原因,因为当默观的神圣之光击中尚未完全净化的灵魂时,它会带来黑暗,因为它不只是转化人的理解力,同时也剥夺灵魂的理智的运作。

不过,即使在这段黑暗中,在痛苦的默观过程里,灵魂仍可见到宣布黎明在即的一道道光线。在心灵的赞歌里,圣若望运用了新娘寻找新郎,终于得到互爱的完全共融的比喻,描写灵魂渴求天主和最后达到爱的接触的境界。天主象一块强力的磁石,吸引许多金属片到它身边,而灵魂朝向天主的旅程是越来越加速的,直到最后一切都抛在身后时,它就可享受到在一生中所能享受的,与天主最亲密的共融;即神婚的转化的共融。

接着,在「爱的火焰里」圣若望描写在转化的共融的境界内至成全的爱。灵魂与天主之间的共融是如此亲密,我们甚至可以说灵魂此时已非常接近真福的阶段,「只有一层薄薄的纱,隔在它与天主之间」灵魂现在只求圣神把现世可腐朽的生命的薄纱撕去,好使它能进入完全和成全的光荣里。灵魂是如此接近天主,它其实已转化为爱的火焰,能与天父、圣子及圣神互相通传。它预先 到了永生。

一个灵魂在困苦、试探和许多诱惑的烈火中受到考验、净化和磨炼,终能在爱中表现它的忠诚,天主子的许诺终能实现,至圣圣三将前来与爱他的人共处(若1423)这是一点也不稀奇的。至圣圣三以圣子的智慧,光照灵魂的理性,在圣神内使它的意志欢跃,并借此居住杂爱灵魂之内,强有力地、庄肃地以父的慈爱拥抱它。

圣德兰亚维拉和圣十字若望,他们两人对于教会灵修教导的贡献,一直以来,尚无人能出其右。他们影响深远,他们的地位卓绝,他们的光芒,掩盖西班牙灵修的黄金时代其他所有的灵修著作家。

 

西班牙的黄金时代

十六世纪,西班牙产生了大量的灵修作品和数量惊人的圣人。在某种程度上,这有赖于这个时期的历史情况和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庇里牛斯山把西班牙和法国、德国及低地区的国家分隔,因此,这个国家不象北方的国家那样,受到基督教的宗教改革重大的影响。相较之下,西班牙能享受较大的平安,这有助于神学家发展她的灵修和撰写有关教会生活的论文。虽然宗教裁判所岁于人所愿意享受的自由,有相当大程度的限制,不过这反而促成了高素质的灵修著作的产生。不幸的是,在一写象唐诺这样的人手中,宗教裁判所成了招致疑心、过份严厉、不公正的指控的主因,甚至最后,在西班牙造成一种与西班牙人的性情完全相反的、明显地反对奥秘的思潮。在这期间,有些很有名望的灵修作者被监禁,更多人的作品被列为禁书。

另一方面,宗教裁判所毫不放松地追捕亚伦比托(Alumbrados)分子也是有道理的。在十六世纪初期,虚假的奥秘主义凭着它种种不道德和假神视、假圣伤和超拔,吸引了不少追随者,特别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宗教人士。从1524以来,路德的教条,逐渐在西班牙散布:这些教条明确地反对道德行为、善工,并声称神圣个别领导每个人。方济回及道明会的灵修作者,试图纠正这些假奥秘主义者偏激和夸大,但是,到了1551年,情势显示,更严厉的步骤已在酝酿中了,那就是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干预。

方济会士率先提供的灵修教义非常切合时弊。马德里的亚伦苏(Alonso of Madrid,+1521)发表了一篇有关苦修的论文The Art of Serving God(侍奉天主的艺术)。他首先解释灵修生活的基本神学,并警告唯情主义和幻象的偏差;接着他提出三个基础性的主题:自我认识、德行的成长和心灵祈祷的练习。圣德兰亚维拉层向她的修女推荐此书。

1527年,奥苏纳的方济(Francis de Osuna ,+1540)发表了他有关奥秘祈祷的论文Third Primer of Spirituality(灵修的第三阶段),这篇文章对圣德兰亚维拉有深远的影响。奥苏纳有昔日的莱茵河西部地区的奥秘灵修的作风,他坚持,人只能先摆脱各种感受,然后才能收敛心神,转向天主,同时最完全的收敛心神的祈祷就是不固定地默想任何东西,使灵魂可以完全沉潜与天主之内。不过,这一切都应该带着欢怡的心情去做,因为奥苏纳认为忧伤或消沉的人,在祈祷生活中不能取得多大的进步。整篇论文是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的,这对圣德兰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这也是她的著作的特色。

这里道的伯纳汀(Brnardine of Laredo,+1540)本来是一位医生,然后成为方济会在俗的修士,1535年发表了The Ascent of Mount of Sion (登熙雍山),接着在1538年出版修订本,新版本显示他的观点已有了不少改变。圣德兰亚维拉说,特别是在她对自己默想基督的能力,发生怀疑时,她从论文中找到很大的启发和安慰。值得注意的是,1535年的版本主要是遵循圣维克多利哲的奥秘教导,但是1538年的版本却反映伪狄尼修、巴尔马的休格、嘉尔笃会士及赫伯等人的思想。

「登熙雍山」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心灵上的自我空虚的过程,这时灵魂灭罪培德,以自我认识和谦虚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伯纳汀认为默观祈祷不是专为隐修士或修会会士而设,如果基督徒培养谦虚的德行追随基督,他们也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第二部分是默想基督的生命、死亡和复活的奥秘。论文的第三部分集中讨论默观祈祷,在1535年的版本中,伯纳汀强调理性对于默观的重要性(根据圣维克多利哲的思想);在1538年的版本中,他从人的意志讲奥秘的默观,这主要是以爱的热望超越理性。

最后,方济会士中,我们应提圣伯多禄奥堪达(StPeter Alcantara,+1562)。他是西班牙方济会的改革者,也是圣德兰亚维拉的神师。历来灵修界对于归于圣伯多禄名下的Treatise of Prater nd Meditation(论祈祷与默想)的真正作者,有过不少的争论。圣德兰自己曾说他是「一些有关祈祷的小书的作者,这些小书大部分用西班牙文写成,在现时受到大多数人普遍应用。」一个普遍接受的是:1554年圣伯多禄修订了了加拿大路易斯原著的「祈祷与默想」。然后,在1555年,路易斯对他自己的书,做了一个新的修订本,于1556年最后定稿。以上这些作者的影响,都超越了庇里牛斯山,他们有关祈祷的教导,更成了圣方济沙蕾思想的根源。

格拿大路易(louis of Granada ,+1588)在十六世纪的西班牙道明会士中,是一个很出色的灵修家。虽然他一样逃不过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警告和判罪。不过,他的书流传极广,不久以有许多译本。在几部作品被列为禁书之后,路易斯把这些作品呈交脱利腾大公会议,获得大会正式嘉许他饿教导,看来似乎足以毁灭他作为灵修作者的圣召,此刻却变成了一个他一想不到的胜利,因为在1562年,他得到道明会的总会长特别给予神学圣师的名锨。此外,在他八十四岁逝世以前,他整整用了三十五年的时间,从事宣讲和著作,在1588年他去世时,道明会全体大会作简短的宣布:「vir et sanctitate insignis et intoto orbe celebris」。

在圣依纳爵罗耀拉之后,格那大路依斯是第一为教友编写祈祷法则的灵修作家,西班牙有些宗教也采用了他这套方法而加以改良。法则一共包括六个步骤:准备(通常是在前一晚);阅读默想的材料;正式默想(包括:思考、应用和决心);感恩、奉献和求恩。路依辨别想象的默想(取材于基督一生的事迹和理性默想(思考一个神的属性或一项神学的真理)的区别。有些作者推崇路易斯是推论默想的专家。

除了有关祈祷的著作外,路易斯也撰写一写旨在劝服基督徒,读更虔诚的宗教的文章。也许因为早年与宗教裁判所的冲突,路易斯很少讨论奥秘的问题,不过这也是他受到普遍欢迎的原因。一写伟大的圣人如圣德兰亚唯拉、圣查里斯保路民、圣云先、圣路易斯马力厄和圣方经沙雷等都非常推崇他的著作。

贯穿路易斯全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全体基督徒都受召追求成全,虽然不是要求人人在此时地达到成全的境界,但人人都有责任,尽最大的努力追求成全,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按自己的性情,他的生活情况,他从天主那里所领受的恩赐,去追求达到成全的目标。

每个通向成圣的途径都不同,因此,路易斯枚举多种不同的方式:直接祈祷、修德、轻视俗世、十字架的苦路、效法圣人、遵守诫命、默想在创造中的天主和在恩宠和 超自然秩序中的天主。

无论人所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路易斯常坚持基督徒必须度基督的生活,应该透过他借苦难和死亡为我们赢取的恩宠,以及他借教会和圣事传给我们的恩宠,与他认同。 路易斯一再强调,成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练习祈祷。他认为,这是以爱德为基督徒成全之要素的神学,最简单而合理的结论。因此,祈祷是爱的语言,是基督徒生活的要素。

在使徒的工作上,和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手下所受的苦上,都与格拿大 路易斯的经验相似的,是一位教区司铎圣若望亚维拉(St John of Avila ,+1569) ,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安大路西亚(Andalusia) 的使徒。他非常受欢迎,几乎每一位公认有圣德的人,多少都和他有联系。圣德兰亚维拉和他有书信来往,他也曾引导圣方济波吉亚(St Francis Borgia )和天主的圣若望(St John of god )归依。他在辨别神类方面有特殊的禀赋,在他个人的生活中,他也达到和恩高度的奥秘经验。

和路易斯一样,圣若望所教导的是一种简单的、以基督为中心、适合生活各阶级人士的默想。他对于奥秘的事异常小心,但在怀疑经验的人士面前,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为这种经验辩护。因此,当圣德兰把他的著作:「生命」 的一份抄本寄给他时,他在回信中建议她修改某些词语并向她提供另一些更恰当词汇。

若望亚维拉在1531年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所公开指责,且被监禁不止一年后获得昭雪。1556年他的论文:audi filia vide在未获得他的用意下被人们擅自出版,而且被大幅度删改。当年宗教裁判所这样严厉克制伟大的奥秘者如若望亚维拉,是他们不敢把自己在讲道和会议上宣讲的高超神学付印这种种事实,往往使后世的灵修历史学者扼腕叹息。

若望亚维拉的使徒工作最大的成就是辅导他同时代的司铎,虽然他自己并不曾为司铎组织一个团体,但许多受他影响的人都加入耶稣会,进入耶稣会也是他终生不能实现的愿望。若望亚维拉的门人提倡一种儿子孝顺父亲一般服从长上的灵修,鼓励人们练习心灵祈祷、培养以福音、圣保禄及传道为基础的灵修神学。任何向他寻求灵修指导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若望亚维拉有过人的天赋,特别掌握基督奥秘的意义,他这套以基督为中心的灵修学,可以综合如下:天主对我们的祝福,都是透过基督而来;在与极度共融中,我们分享救恩的果实;我们与基督的结合,由信仰和领洗开始,透过圣体而成全;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基督,这奉献能在我们之内产生希望和喜悦。在奥斯定会士之中,最负盛名的灵修家是利昂的路易斯(louis of leon,15281591)。他是沙拉麦加大学的教授,也是圣德兰亚维拉著作第一版的编辑,他精通西伯来文,曾翻译和注释雅歌,因此而被宗教裁判所拘捕和监禁了差不多五年。

路易斯利昂的成名作:the names of Christ(基督的名字)。此书基于圣经及教父的材料,不过,有些学者从中找到德国和莱茵河西部地区灵修学的痕迹,和近似圣十字若望的风格。虽然路易斯利昂的著作被受赞扬,而且也实至名归,不过,一般认为他对于文学与美学的贡献,比在灵修上的影响更大。

虽然个别得到耶稣会士非常积极的投入当时的灵修潮流,直到十七世纪以前,耶稣会士对于西班牙的灵修著作没有什么贡献。耶稣会士的作家,在西班牙的黄金时代什么贡献是几个原因的:第一,耶稣会的年龄还浅,还在追求他它自己确实的存在形式,必须面对主教和其他资深的修会的反对而求生存的阶段。第二,圣依纳爵已明确地定下以身操作为耶稣会士的灵修架构,耶稣会士没有什么必要寻求其他的祈祷方法,或有关灵修生活的神学。第三,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是一个不断的威胁,一个新成立的宗教组织不宜卤莽地为自己招惹麻烦/最后,耶稣会士本身也面临内部的危机,他们对于如何在会里维持默观与行动间正确的平衡,意见很分歧。

1556年圣依纳爵逝世时,他会里几乎三分之二的会士是西班牙人,他们一贯的生活方式,倾向于运动,但在他们那个时代,大部分灵修的著作都强调朝向奥秘默观的祈祷,耶稣会士对于应否硬性规定祈祷,意见纷纭。1565年地二届的全体大会也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代表们把问题留给新选出的总会长方济波吉亚。一月之后,每他宣布所有耶稣会士每日必须做整整一小时的正式祈祷。

渐渐地,祈祷的数量增加了,直到1573年第三次全体大会时,正式祈祷的问题再度提出来,希望恢复圣依纳爵原定的做法。但他们的总会长麦克利安拒绝做任何改变,不过,在1575年,他禁止阅读某些作者的著作,认为他们的思想不符合耶稣会的精神,这些作者是:滔略、雷斯博克、蒙比亚、卢儿(llull)、圣欧德、圣麦棋蒂等。

在辩论正式祈祷会的生活中的地位时,不少耶稣会士转入嘉儿笃会,但争论仍继续了一个时期,最后终于达致以下的结论:感性祈祷和默观祈祷并不符合耶稣会的的精神。少数的耶稣会士 继续维护和教人练习偏重感情的祈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高德士,他在1574年被麦克利安判罪,而亚维利却在1577年被同一位会长下令不准公开发表言论。

亚威利于1558年晋铎,他服务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亚维拉,再此,他竟有幸被委任为圣德兰亚维拉的神师。这时他只有二十五岁,根据圣德兰的自传,恶魔知道他这时正经历着一个困难的时期。后来,当亚维利被调到马钉那甘宝后,也有过奥秘祈祷的经验,而且还侍奉长命,写了一篇短文解释静默祈祷。这篇文章是当时反驳亚伦比托奥秘主义最有力的论文。

虽然培育感性和默观祈祷的耶稣会士,与从事推理祈祷,深信这是圣依纳爵真正的教导的会士之间,的确有真正的意见分歧,但我们不能夸大这种矛盾。那种向于默观的,完全投身于实践耶稣会使徒的任务,而拥护推理祈祷的会士,却深信内心的生活及正式祈祷的需要。他们这个危机在第五任总回长亚奎伟华(aquaviva)上任后终告解决,他似乎保持耶稣会的内部一致为最重要的任务。他坚决地主张推理祈祷和苦修,不过他也指出:纯粹从传道的力场衡量祈祷的价值,祈祷的基本功能是引导我们认识和爱天主——甚至达到默观。祈祷本身就是一个很高贵的目标,但在耶稣会里,永远不能把祈祷和会士活跃的圣召分开。亚奎伟华不主张对正式祈祷加以任何特别的限制,视个别会士的情况和需要而定,这 更符合圣依纳爵的教导。在亚奎华的任期之后,耶稣会士开始有灵修著作面世了。

与圣亚丰索完全不同,比他出名的多的是另一位亚丰索迪贵。他是安德路西亚耶稣会院的初学导师,他的洋洋万言的巨著是:eiercicio de la perfeccion y las virtudes cristianas(基督徒德行和成全的练习)。他超过七十岁以后,才将他历年来对耶稣会初学生活所做的灵修讲话编辑出来。致谢讲话几乎全是倾向苦修和道德论,但因为材料与初学生的培育有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罗迪贵只是用了很少篇幅,,讨论奥秘的问题,就断定他是反奥秘主义者。然而,罗迪贵几乎把灵修或推理 祈祷和奥秘之间的距离拉的太远,似乎认为爱迷的默观是异常的祈祷。他那部:「基督语成全的培育」流传很广,被译成法文。不少宗教团体也将加以修订,用作成员必读的灵修材料。不过因为他的道德规条和极端苦修主义的论调。现已废弃不用了。

路依斯保德(louis de la ,+1624)过了六十岁以后才开始他的写作生涯,他最初的一部俩册的巨著,题目是:medita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our holy faith(默想我们神圣信仰的奥秘)。从他加入耶稣会进入第三实验期以后,他已深受亚威利的影响,到了晚年,他更经研亚威利的思想,为他立传。虽然他的教导,几乎仅限于苦修阶段的祈祷,他在打破人们对于奥秘祈祷和奥秘境界的偏见,有过于不少贡献。

很自然地,路依斯推崇神操的培训,他承认奥秘祈祷是天主特别的赐予,不过,这份特殊的礼物,通常赐予经常练习默想和不断反省天主奥秘的人。他用了好些不同的名称,说明默观祈祷,内心收敛的祈祷。不过在描写默观时,他的解释是一派按正确传统教导的大师口:「默观……凝视至高的真理、仰慕他的伟大和在他内欢喜喜悦。

不过在这时期,所有的耶稣会士作家之中,巴兹的亚威利(alvarez,+1620)是一个完整的综合苦修与奥秘神学的灵修作家。其他的作者写论文,触及灵修生活的苦修与奥秘俩面,但他属于灵修辅导方面。不是灵修神学。芭兹的亚威利在秘鲁努力耕耘,先用拉丁文著作,然后在法国出版书籍(可能要逃避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他所出版的三部分的题目、所构想的神学计划是多么大:de xita spirituali ejusque perectione(1608);de externinatione mali et promotione boni(1613;de inquisitione pacis sive studio orationis(1617)。他特计划写一部有关活跃传道生活的书,不过从未完成。

巴兹亚威利把心灵祈祷分成四大类:推理默想、感性祈祷、不完全的默观和完全的默观。他提出由苦修祈祷过度到奥秘祈祷之间的祈祷形式,这是他的前辈们做不到的。感性的祈祷(affective prayer)也是他首创的。这个名称后世的作者一直沿用。不过,他指出,正如推理祈祷不可能是纯理性的活动(否则会把祈祷变成研读),感性祈祷也不可能是纯感性的活动,这只不过是那种祈祷的重点的问题,不过在各种形式的祈祷中都应该同时采用推理和感性的祈祷。祈祷的目的是增长爱德,因此感性祈祷和推理祈祷对比,前者是更纯的祈祷形式。感性祈祷有三种方式:恩宠推动下不段地重复的爱的行动;天主的临在下单纯真挚的爱的行动;和天主对灵魂某种特殊的运作(不完全的默观)。

另一方面,完全的默观也有俩种:一、天 主有时特别赐予灵魂的奥秘现象(出神、视神等);二「对天主单纯的认识……天主赐予灵魂特殊的智慧,把灵魂提升,延长它各个官能的运作,使他处于一种仰慕、欣悦和热切的爱中。」灵魂渴望默观,甚至谦逊地恳求天主赐予默观的经验,因为「这是达致成全最有效的方式。」

现在,让我们结束以上对对西班牙灵修的研究,虽然我只讨论了有数几个灵修作家,不过他们都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生辉的灵修大师,我们应该指出,历史上没有一个天主教国家比得上西班牙对于灵修神学所作的贡献。西班牙给了普世教会圣德兰亚威拉、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罗耀拉,产生了不少传道修会的创始人,派出数不尽的传教士前往拉丁美洲和东方传教;近年来,更培育了发展迅速的与奉献生活有关的组织:主业会。

 

意大利的灵修

西班牙灵修在开始时采取心理学的取向,黄金时代以后,倾向学术和推理化;十六、十七世纪,意大利灵修倾向实践,务求培育革新的精神。甚至伟大的奥秘灵修者加尔默罗会的圣玛德莲巴斯及道明会的圣佳德莲利其,大部分的注意力也放在教会的革新上。其中的原因是文艺复兴以来,整个意大利弥漫着异教习俗的影响,属于沙威纳罗拉传统的灵修作家呼吁神职界和教友,重返正统的基督徒生活。他们的努力加上对基督教的恐惧,使当时的情绪更趋复杂,终于导致成立宗教裁判所,这样一来,即使推行改革,也得非常小心谨慎。意大利人对于异端的恐惧,尤胜于对世俗化和感情主义的恐惧。

意大利抗拒文艺复兴带来的异教影响最主要的人物是道明会士琪玛若翰洗者(gohn Baptist crema)。他是一位很有声望的讲道者,是灵魂的导师和灵修作家。1552年他死后,他的作品被列入意大利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单内,直到1900年才被删除。他也是极力强调个人的努力与恩宠合作和根除罪恶的灵修作家之一。因为他坚持人自发的努力,同时因为他处理纯爱的教义不得当,有些批判家认为在他的思想里,可找到倾向于异端范围之内见到成绩:出现了一项新的修道方式:律修神职会(clerics regular)和以司格布里(Laurence scupoli,+1610)之名出版的:the spiritusl combat(灵修之战)

琪玛若翰洗者曾经做过一些很圣善的人的神师,例如:戴狄诺公祷会(1542)的会祖圣佳哲丹(stcajetan)、巴尔纳伯会(1530)年的会祖圣匝加利亚(stAnthony zaccaria)等。和在1537年来到罗马的圣依纳爵一样,这些人也深信,革新神职人员唯一的途径就是以身作则,和对一些小组发挥个人的影响力,由一小群人做起。结果,律修神职会的成立,正成了革新神职人员的工具。

律修神职会士过的不是隐修士的生活,也不象募缘会士那样严厉贫穷的规条,而强调守精神上的贫穷,和对俗物质的割舍。他们祈祷的练习是自由和简易的,不象圣依纳爵所提倡的自我斗争的程序那样复杂。

在这个革新的时期,意大利圣人辈出,同时也有大量的宗教组织成立,后世专志于推行教会革新,或是专务救济的使徒工作。例如:圣伯乐美(St Robert Bellarmine ) 司祭祈祷会会祖圣斐理伯耐里 (St Philp Neri) 、献主会会祖圣保路民 (St Charles Boromeo ) 、戴狄诺公祷会会祖圣佳哲丹乌苏拉女修会会祖圣麦丽(St Angela Merici ) 巴尔纳巴会会祖圣匝加利亚、善终会会祖圣甘美鲁(St Camillus ) 等。意大利灵修虽然充满革新精神,但从来不流于苛刻或严厉;它本质上是一种内心抑制的灵修。培育对天主是爱、柔情和喜悦,这种特质,从当代意大利圣人的生活,表露无遗。

这期间影响最深远的灵修是「灵修之战」 ,这是戴狄诺会士司格布里的作品。灵修之战反映的作者是时期是一个重视教会改革和更新的时期。此书致力于悔罪和培育内修生活。它提出一个基本原则:灵修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外在是练习,而是对天主的爱和认识。

基督徒的成全主要是内心的成全,因此,要人死于自己和透过爱和服从,完全向天主投降。作者一再强调天主的纯爱和渴求天主的光荣,是基督徒生活的正确动机,虽然对于追求灵修的初学入门这者,恐惧地狱和渴望天堂也是很好的动机。考虑到人的罪恶的情况,他认为成全只能透过不断地对抗自我的战斗而来。打这场精神之战的主要武器就是不信任自我(我们对自己根本无能为力);信任天主(在他内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正确使用身体一灵魂的官能,练习祈祷。

灵修之战,正如书名所示,主要是有关如何正确地使用我们的官能和力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书中特别讨论多种不同的官能,建议控制这些官能的办法,督促人不断地提高警觉,加紧自我监督。不过,作者无意窒息人的感受或暗示感受必定是罪恶的根源。反而,主要是问题是学习如何透过正确地使用感受以达到天主,正如圣依纳爵在他的神操内所解释的一样。

至练习祈祷(这是西班牙灵修的特色),我们找不到任何象西班牙那样详尽的解释。作者提议三种不同的祈祷方式,全部都是属于苦修的:默想特别是默想基督的苦难与死亡;与天主共融,不断地在他的临在下收敛心神,常利用突发的祈祷灵感或口诵的短经祈祷;省察良心,虽然这能导致祈祷,但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祈祷。最后,作者提议勤领圣体最好,如果实际上不可能,练习神领圣提或愿领圣体。

同期的另外两位有名的奥秘灵修者负有社会和革新的使命,与圣佳琳的工作类似。第一位是加尔修女玛德莲巴斯(stmamgdalen of pazzi,+1607)。她常有神魂超拔的经验,有能见到神秘现象的恩赐。她所有的著作都是神魂超拔时口述的,她有六个秘书不停地记录她的说话。她的著作可分为五大类:默观信仰的奥秘和基督的生活;宗教生活与德行;圣经评注;对成全的默观;和近于圣德兰亚维拉格赞颂文。

和圣玛德莲一样,道明会修女圣佳德莲(stcather-ine de ricci,+1590)也是一位奥秘灵修者。她终生致力于教会革新,她玛德莲不一样,她利用书信从事她的使徒工作,她广泛地写信给个有关人士。尽管她对教会革新满怀热忱,尽管她忍受主强烈的圣五伤的痛快,根据她的传记作者懒哲(serafino razzi)说,天主使佳德莲的灵魂满溢喜乐同时期的其他奥秘灵修者同样关心教会革新,也有类似的奥秘现象,例如道明会第三会士真福珊娜满都亚(Blessed Osanna of Mantua)及穷苦佳兰会的真福华拉妮(Blessed Battsta Varani)。

意大利奥秘灵修者的欢怡,以圣斐理伯耐里(StPhilp Neri,+1595)的表现最突出。他被称为「爱的圣人」。他在很多方面可说是圣方济沙雷精神的先驱,因为他主张「喜乐的精神比忧伤的精神更容易达到基督徒的成全」。不过,他坚持内心的克制,同时,也和圣查理斯保路民一样,主张多练习祈祷。他认为苦修是练习祈祷最好的准备工夫。他对于神枯时期所给的辅助,和圣德兰亚维拉教导的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祈祷。如果要用书籍帮助祈祷圣斐理伯建议教友持续阅读,直到内心充满对天主的虔敬为止,然后合上书祈祷。「祈祷」,圣斐理伯说:「是在超自然的秩序之内,而言论却在自然的秩序之内。」

圣斐理伯耐里常常用尽各种办法照顾病人。他甚至说照顾病人是成全的捷径。为他写传的佳伯施拉铎枢机(Cardinal Capecelatro)说他「使自己成为一个温和、和蔼可亲的、热忱诚挚的苦修者。在他的一生里仅仅两三次表现适度的严厉,其余的时候总是笑口常开,无论什么时候,对近人都充满爱心。」

这时期的意大利灵修的特质之一就是神圣的爱。从历史而言,这特色可以追溯到圣佳德莲真诺亚(StCatherine of Genoa,+1510, 意大利医院的创始人。她其中一个追随者:韦娜莎(Ettore Vernazza)创立了一个宗教团体称为「爱之颂」,这团体很快遍布全意大利。

圣佳德莲真诺亚著作,由韦纳莎和圣佳德莲的神师马拉伯度(Cattaneo Marabotto,1530年编辑成书,接着在1548年,韦娜莎完成了她的著作:Dialogues (对话),并在1551年与圣佳德莲的:Life(生命)和 Treatise onPurgatory(论练狱)合编出版。虽然「对话」不是佳德莲的作品,但忠实地反映了她有关神圣之爱的教导。「对话」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当时数位圣人的神秘经验相符;它提出一种逃脱自我中心的、更高一层的对天主之爱,并以对近人所表达的爱。做为达致这种完全之爱的条件。完全投向这种神圣之爱终必衍发为一种「友伴」的情谊,这个名称,遂成了无数新兴组织喜用的名称,这些组织在意大利的许多城市,迅速地发展起来,主要以照顾人的身体方面的需要的慈善工作为主。

圣方济·沙雷

「圣方济·沙雷独自创立了一间灵修学校。他是它的开始、发展和他的总和。」侯斯说,「在方济沙雷之内,法国的文艺复兴接受了洗礼,人文主义充满了虔诚之情。」方济沙雷也是文艺复兴与现代之间的桥梁,是从十七世纪开始直到现在,独步灵修界,对后世产生强大的影响力的佼佼者。

圣方济沙雷(StFrancis de Sales1567年撒维,最初在巴黎耶稣会的学校受教育,后转到巴图亚,并在此获取民法和教会法博士的名衔。159312月晋铎,被任为日内瓦会议(Chapter)的公祷团长,这是仅次于主教的职位,他立刻全心全力投入向加尔文派的基督徒传福音的工作,他的工作成绩斐然,不久被委任主教助理,接着在1602年,128日被祝圣为日内瓦主教。直至1622年逝世止,他终生致力与讲道、著作灵修书籍、辅导灵魂和管理他的教区的工作。他和圣贞德方济桑黛(StJane Frances de Chantal)一同创立了一个宗教团体:圣童贞往见会,这是一个为年轻女子和寡妇修道半禁闭式的修会。1887年,教宗比约九世颁布圣方济沙雷为教会圣师,他是第一位获颁这个荣誉的法国人。

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圣方济沙雷以对有关天主的事物,边县强烈的兴趣和喜好,在他一生中,有几件事显示他的司铎的圣召是直接来自天主的。麦高(Michael de la begoyere)说「方济沙雷是最伟大的圣人——至少对近代而言,最自然和直觉,同时也是超自然和最直接地反映我们的主基督的特质和方式的人。

圣方济沙雷所教导的并不是新道理,不过他的确以他所独有的方式,传达他的灵修教导,基督徒的灵修,能从许多世纪以来困囿它的隐修架构争脱,圣方济沙雷居功不少。在耶稣会士训练下的圣方济沙雷,在灵修的实践上明显的取法圣依纳爵,但他的神学却以傲斯定为宗,加上多玛斯的理想和乐观。很可能他也熟悉法兰德斯学派的著作,此外,圣佳琳(他最景仰的圣人),圣佳德莲真诺雅,圣斐理伯耐里和西班牙系的许多作者,特别是圣德兰亚维拉,圣十字若望,路易斯格拿大,若望亚维拉,嘉西辛乃罗斯等人的著作,也是他所熟读的。「灵修之战」更是他在巴图亚读书时代默想的材料。在巴黎他结识了嘉布迁会士鲍古新,贝鲁里,加尔默罗会修女和厄嘉里夫人。

圣方济·沙雷重要的作品共有二十七册,其中十二册是他书信,其余的计有:The Defense of the standard of the Holy Cross , 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e ,Treatise on the Love of God ,Spiritual Interviews(圣十字架的标志辩、虔诚生活简介、论天主的爱、灵修面试),另外还有他的答辩书和四册讲道辞。在此,我们只有综合介绍「虔诚生活简介」的内容就够了。

「虔诚生活简介」在1609年第一次面世,最后的版本是圣方济沙自己修订,于1619年出版。此书是专为教友而写的。也许圣方济沙雷是第一位专为教友灵修著作论文的灵修作家。他在序里说,前一辈讨论生活的作家,不是为教导放弃俗世的人,就是教人如何弃世,他却不同,他著作的目的是为教育那些仍留在俗世之内的人。他们一面从事自己的专职,一方面仍需留在他们的家庭之内,因此,错误地认为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度虔敬生活,他要特别为他们提供灵修的教育。

圣方济沙雷所谓的「虔诚生活」或「真虔诚」是指什么?首先,这不包括任何异常的恩宠或偏爱,圣方济相当强调这一点:

某些东西许多人评定是德行,其实不是……我是指某些书所讨论的:神魂超拔、狂喜、无知觉、神迷、神圣的结合、腾空、转化和其他类似的成全状况,说这种种情况,可把灵魂提升到纯全理性的默观境界,深入精神领域的极限,和特别崇高的生活……不过,这样的成全不是德行;而是天主对有德之士的赏赐,或是将来的生命的喜悦……不过,我们不应该追求这样的恩宠,;因为这对我们爱和服事天主根本不必要,只有爱和阴事天主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第二,真正的虚度并不在任特殊的灵修练习之内:

人人都在讲成全,然而,我只见到少数的几个人在切实的追求成全……有些人把他们的德行放在禁欲的生活上;另外一些人 却以禁食为德;有些人力行布施;其余的常领圣体和悔改圣事;也有些人从事祈祷(颂祷或默祷);一些人追求消极的、超拔的默观;更有一些人以获得特殊的恩宠为德。其实,他们都错了,以果为因,以溪流为源头,以枝为根,以次要为原则,甚至常以影子为本体。至于我,除了全心全意爱天主和我们的近人之外,我既不知道也没有经验过任何其他形式的基督徒的成全。

真正的虔诚,在圣方济沙雷看来,等于基督徒的成全,是基督所创造的双面爱德的全满(玛223440)。在「虔诚生活简介」一书中,他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他的析论,和格拿大路易斯有关虔诚的定义,大致相同。

斐洛迪雅,真正和有活力的虔诚,必先假定有天主的爱;不错,它不是什么,不过是爱罢了,但不是任何一种爱。就神圣的爱滋养我们的灵魂而言,它应该称为恩宠,就是使我们能取悦于尊威的天主的恩宠;就它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能行善而言,它是爱德,但它更能使我们毫无机心地,恒常而敏勉地去行善,这样,它就可以称为虔诚了。

尽管他提到由真正的虔诚而诱发的善行,他仍坚持,虔敬的生活本质上是内心的生活。再者,在不同的召唤下,或不同的职业的人,过着不同的虔诚生活,因此,每个人应该以自己不同的力量,不同的生活情况及责任,追求圆满的虔诚生活。

强调每位基督徒都普遍受召追求成全之后,圣方济沙雷进一步指出神师的重要性。他坚持教友需要神师的指导;不过,他承认好的神师不易求,他说这人应该是个有爱德、有学识和慎重的人。他也警告,灵修的指导,不能妨碍圣神的工作,或成为灵魂的自由的阻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受召走同一条成全的路,这当然也是圣德兰亚维拉和圣十字若望的教导。

灵魂追求成全所面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涤除罪污。在这个问题上,圣方济沙雷和圣依纳爵罗耀拉的教导是相同的,他提议最后一步是默想,并作一般性的悔罪。然后,必须完全杜绝一切对于罪的倾向,否则不可能有持久的皈依,在成全的路上也不能取得任何进步。要达到更深入的涤罪的第二阶段,我们必须躲避一切犯罪的机会,并且只在必要时,而不是因为眷恋受造物的情况下才涉及俗世事物。尽管灵魂有时必须学习忍受它自己的不完全和软弱,但它永远不能欣然接受由惯性或诱惑所造成另错误。圣方济望闻问切,要成德,我们甚至必须克服不经意的错误。

在「简介」的第二部分,圣方济提供一个灵修练习的日程表,在这个表里,心灵祈祷占了主要的地位。基本上这和「灵修之战」中所列举的律修司铎的灵修练习相同:每日默祷、晨祷和晚祷、良心省察、每周悔罪和勤领圣体、阅读灵修书籍、练习收敛心神。

沙雷式的默祷是简朴、清楚和扼要的,在很多方面和格拿大路易斯、圣依纳爵罗耀拉以及「灵修之战」所教导的相似。在一开始,圣方济沙雷遵从圣伯纳、圣德兰亚维拉和圣十字若望的教导,强调默想基督生活的重要性。

正确的默想的主要结构,包括运用理性和意志,去处理默想的主题。应该平静地、慢慢地从各方面默想所要默想的奥秘,一旦对任何一点发生兴趣和找到灵感,应该把思想集中在这一点上。这样,默想才能对意志产生好的动向,例如:爱天主、爱近人、热烈追求灵魂的救恩、师法基督、信赖天主的仁慈和仁爱。

这些爱的动向所产生的结果有两方面:与天主交谈和对将来的决意。既然默想的目的是成德和对天主的爱,圣方济坚持灵魂不能以激励情感与天主交谈为满足,它应下定决心,在一日之间付诸行动。

要做到这一点,圣方济说:「我认为我们应该编织虔诚的花冠,就是说,……当我们默想奥秘时,我们应该选择我们认为适合自己的品味和对自己的进步有益的一两点,这样才可以在一日之间,反复思考……」

圣方济也提议默想完成后应做的事:寻找机会实行自己的决意;先静默一个很短的时间,平静情绪,然后安静地从事当天应做的职务。至于默想的练习,圣方济说,虽然他提了一套进度的程序,灵魂应该立刻响应在祈祷中激发的灵感和感情。对于天主的依恋,永远不要抑制,不过,在默想完毕以前应做出决意。

「简介」第三部分讨论实践的德行,讨论教友特别需要的德行。从他所讨论的各种德行之中,除了爱德之外,可以说,沙雷最着重的德行就是温良。圣方济在一封信中这样说:「记住这个主要的教训,这是我们的主用三个字留下给我们的训言,好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使我们能一天重复几遍:跟我学,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就这么一名话,对你的近人,保持良善的态度;对你的天主保持心谦。」

最后,在「简介」的最后两部分里,圣方济集中讨论诱惑、忧虑、安慰和神枯,并以一系列的自我省察和考虑,使灵魂可以判断,它修练真正的虔诚的进度。总之,「虔诚生活简介」为教友灵修的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程序。

「简介」是为所有有善意的教友而写,「论天主之爱」却是为一群特选的人而写。根据麦奇(Dom Mackey)的说法,此书显示了方济沙雷的心灵,达到最神圣的境界的状况。论文中所包含的教导,不能得到它应得的、至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杨森主义者、寂静主义者和范耐龙的错误时,根据麦奇的分析,甚至薄士奎,当他驳斥范耐龙的错误时,也伤及圣方济沙雷的教导。结果是圣方济对于法国学派,不能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论文的目的是要从灵魂堕落的阶段开始,追溯它达到神圣之爱最高峰的全部进程,其中包括基督徒的成全和成圣。圣方为了解爱的神学,提供了一个必须的心理学的解释。接着,他讨论爱的神圣根源,显示人对于天主的爱是参与天主本身的永远的爱德。同时,既然膑本质是不进则退,不增长就是萎缩,圣方济特别处理膑成长的问题,他认为这成长甚至会受到最无意义的行为影响。此外他也讨论爱的阻力,讨论为了对受造成物之爱,灵魂可能采取的几种放弃爱天主的方法。他强调自得的爱(Love of complacency)和仁爱(Love of benevolence)的分别,说前者是指达到光荣境界的人,从默观和安憩中经验爱;后者是指尚在现世生活的人的行为。

讲到奥秘的祈祷和相随而来的超拔的经验,圣方济不断表示恐惧幻觉和厌恶奥秘的现象,他似乎在写他亲身的经验。但爱德的生活,似乎并不只包括在奥秘祈祷中的欢怡,它是一个有关服从和痛苦的问题。因此,圣方济讨论「温顺的爱」,灵魂温顺地服从诫命、训导和特别的灵感,现时,灵魂「在我们的意志和天主圣善的旨意结合下」,接受痛苦。

论文最后以综合爱的神学作为结论。圣方济讨论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训言,爱德是一切德行的维系和冲力;是圣神的礼物和果实;是使人行为达到圆满的最佳指示。

从教义的角度看,圣方济洲雷对于灵修神学最有意义的贡献就里以爱连接基督徒全部的德行和圣善。无疑,圣多玛斯亚奎纳及其他的中世纪的神学家,也曾明显地讲述这种道理,但到了圣方济时代,神学家必须再三强调,基督徒的成全,不在于任何特别的练习或实行,只在于爱天主和近人。他处理爱及其他德行的问题所表现的热切和强大的说服力,不是一般的神学家所能比得上的。圣方济的另一贡献是他坚持,追求爱的成全是每个基督徒天赋的使命,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这是天主对他们的基本召唤。最后,他详细解释基督徒生活中两种基本的练习:按个人的生活情况练习心祷和德行。圣方济可说是现代灵修之父,尽管多变的世事,大大削弱他的影响力,使他不能发挥我们希望见到的效果。

 

上一篇:7.狄尼修派灵修和新式虔敬
下一篇:9.近代灵修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