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挚爱中华——戴德生传列表
·序 言
·第一章 储物房中的转变
·第二章 从阿罗本到郭实猎
·第三章 堪作典范的两位德国人
·第四章 极佳的投资
·第五章 从面包与水到牛排和酒
·第六章 中国传来震动心弦的消息
·第七章 重重险阻赴中华
·第八章 追寻人生的意义
·第九章 初抵上海
·第十章 危险中的歌唱
·第十一章 你的话是真理
·第十二章 县大老爷的款待
·第十三章 在中国的遭遇
·第十四章 打破藩篱
·第十五章 快乐的日子
·第十六章 汕头及长安的艰苦旅途
·第十七章 见死不救
·第十八章 祷告的果效
·第十九章 爱情道上
·第二十章 好事多磨
·第二十一章 额上的玉手
·第二十二章 她是我的珍宝
·第二十三章 取得资格
·第二十四章 伯莱墩的奇事
·第二十五章 稳渡风浪
·第二十六章 杭州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新巷回复生气
·第二十八章 撷取了的玫瑰
·第二十九章 谁言要安息
·第三十章 扬州教案
·第三十一章 炮舰下的基督教
·第三十二章 喜乐能力之路
·第三十三章 在天家相聚
·第三十四章 爱是不嫉妒
·第三十五章 百般的试炼
·第三十六章 没有缺乏
·第三十七章 梦想成真
·第三十八章 已是家传户晓
·第三十九章 比板球更好的事
·第四十章 作美好的工
·第四十一章 推翻慕迪的原意
·第四十二章 基督命令的再思
·第四十三章 渴求圣灵的能力
·第四十四章 一次家庭旅行
·第四十五章 面对不同的质疑
·第四十六章 少种少收
·第四十七章 配得殉道者的冠冕
·第四十八章 回天家的路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二十四章 伯莱墩的奇事
第二十四章 伯莱墩的奇事
浏览次数:2432 更新时间:2007-4-19
 
 
 

  「中国人会成为世上最好的基督促——他们用心钻研圣经,象他们研读古代经书一样。」

    戴德生听过这样的话,但他知道如果没有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中国人又怎能成为基督徒呢?

    他尽力向各差会进行游说,鼓励他们派遣传教士到中国内地还没有福音传到的十一个省去。他写信给英国各大教会,又拜访他们。他们每次都细心听他讲述,并且表示同情,但答案总是:「我们的经费不多,连目前的工作也应付不来,讨论增加新的负担!最好还是等候神把中国完全开放再说吧!」

    然而,戴德生这样想:「如果使徒等到情况转好的时候才传福音,哪里还有欧洲的基督教?如果现存的布道组织和教会团体不能传福音,或者不愿承担此责,那么谁会去做呢?」

    当他和高富一起修订宁波话圣经的时候,他们常常举目望着挂在墙上的中国大地图,想起未曾听过福音的千万生灵。戴德生想:「今日,又有三万三千个中国人在没有神、没有希望之中死去。」

    1864年底,戴德生开始计划重返中国,但时机还未来到。他拣选的五位传教士中,第二位已在1220日离英赴华。她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小姐,名叫金乐曼。戴德生送她到南安普敦上船。她的船票和行李都是戴德生的支持者捐助的,包括布迦、穆勒和托顿咸的朋友们。戴德生对金小姐的衣物行李,都有详细的记录:一件冬天大衣、二条裙子、一袭伞型大裙、三套印花裙、三条内衬裙、六套睡袍、三件背心、十二条长筒睡裤、九件衬衫、一条丝质围裙、两打(二十四条)手帕、九对袜子。记录中还有许多杂项,包括由牙刷到书桌,以及一切零星对象。

    1865年春,他完成了一部小册,书名是《中国——属灵的需要与要求》,引起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这本书是戴氏夫妇合作的成果。戴德生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方步,把意思说出来,由玛莉亚手录成书,就如多年前他的父亲口述讲章,由母亲笔录时的情况一样。他为书的每一段祈祷,最后写成一本很好的书。例如他描述中国地大人众,用了一个传神的比喻:「如果中国人排队经过你面前,以每日走三十哩的速度计算,他们不断地走,日复日,年复年,也需要走上十七年又三个月,这条人龙才走得完!」

    但书中的话并不叫人读着会感到心安理得:「英国的基督徒能否袖手,坐视不救,眼见这千万人走向灭亡?他们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不知道福音。但英国却充充足足的得到这个知识;使英国有今日,也使我们有今天,全赖这福音。我们的主怎样教训我们?是否一百只羊之中不见一只,也要放下九十九只去寻找失掉的那一只?现今的比例几乎可说是相反的,我们在家守着那一只羊,却不理会那九十九只正走向灭亡!基督里的弟兄们,想一想我们伟大的救主和领袖赐给我们的重要使命——到世界各地,把福音传给万民听!想一想贫穷愚昧的中国里有千千万万人,竟没有一个主的门徒愿意带给他们『大喜的信息』,或者告诉他们救恩的福音!……」

    这部小书或许使很多读者难过不已,且它的销路极佳,多次重印,到1887年已经印了七版。戴德生写成这部书,似乎也经历不少痛苦。在研究和思想中,戴德生得着更深一层的异象,使他明白要到中国内地传教,必须有一个特别的组织。当然他可以设立这样一个组织,但应该采用怎样的体制?会不会引起其它宣教团体的不满?会否象中国传道会一般,遭遇同样的不幸和危机?

    虽然有这种种顾虑,但他还是清楚知道设立这样一个组织是必须的。它将会是一个海外布道团体,由不同宗派背景,但对宣教、植堂和教会培训很有负担的男女信徒组织而成。他们需要借着祈祷,单单信靠神的引导和供给,进人中国内地,向十一省未得之民传道。这个组织至少需要二十二名传教士。

    他反复地想:是否应该立刻按照计划去做,还是开始时不要动用太多的资源?他和玛莉亚、布迦、皮尔士及托顿咸的友人们多次恳切的讨论和祈祷,又坦诚地切实商量各种策略和可行性。由于不停思想和考虑,以致他数月来不能好好安睡,每次只睡得两个小时,有时甚至完全不能入眠。他是否愿意跟随主的呼召呢?他相信在他思考的当儿,每月就有一百万中国人走向灭亡。

「我想我不该再用理智考虑了,」他写道:「但我不愿降服!最后我病倒了。玛莉亚对我的心事略知一二,但我不能对任何人倾吐一切;我不愿把这样一个重担压在她的头上。」

看到戴德生这个情形,皮尔士认为他应该稍作休息。他邀请戴德生在62426日到伯莱墩度周末。星期日早上聚会时,他听到长老会的牧师邓尼顿讲道,很受感动。之后,据他自己说:「看见一千多基督徒在那里喜乐地聚会,千万人却因不知道福音而失丧,我不能再忍受了。我在沙滩上漫步,灵里极其痛苦;这时,救主征服了我的不信,我完全降服在他面前,献上自己,为他所用。我把一切困难和后果交托给他,我和我的同工只能作他的仆人,服从他,跟随他——由他引导,由他看顾,由他带领。

   「不用说,平安立刻涌进我烦恼的心里。在此时此处,我要求他差遣二十四位同工到中国去,十一省每省二人,另加上两人往蒙古。我把这个请求写在圣经的页边上。回家时满心喜悦和平安,是多月来没有尝过的,同时还有主的应许:他会赐福他的工作,我也必分享他的赐福。我以前曾经祈祷,也恳求别人代祷,求主兴起工人到那十一个福音未传到的省分去,求主使他们奋勇向前,靠赖他的供应,却从不肯屈服下来,叫自己成为他们的领袖。」

    戴德生提字在旁的那本圣经,至今尚存;数天前;我还把它捧在手里。打开圣经,在约伯记第十八章上面,有戴德生亲笔写下的一行字:「为二十四位甘心而能干的工人祈祷。——伯莱墩,1865625日」。再往后看,又见几行字:「争战已经结束——只有平安、喜乐。仿佛要立刻振翅高飞,越过车站旁的高山,直朝皮尔士先生的家飞去……那晚睡得真香甜!戴太太以为神在伯莱墩行了奇事!但确是如此。」

    他把握时机,立即和皮尔士到伦敦郡立银行,用「中国内地会」的名义,开了一个户口,存入十镑,虽然数目不多,但正如戴德生后来所说,它是「十镑另加神所有的应许。」

    接着下来是一段极为忙碌的日子,主要向着两个目标努力:一是鼓励他的家人和朋友为这二十四名传教士祈祷;另外是马不停蹄地到英国各处讲道。在这些聚会中,戴德生无意强调新成立的内地会,也没有恳求捐助,而是论述中国的情况,以及神如何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有一位听过戴德生讲道的商人,如此描述戴氏:他说话的声音很轻,用字谨慎。最使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戴德生谈到中国时,他声音充满深情,对各差会正在进行的宣教工作报导得很详尽,但也指出内地还有许多需要。他没有咬文嚼字,也没有呼吁捐献,他的讲道只专注在属灵的影响和能力上。

    戴德生在挑选二十四位传教士的标准上,似乎和一般宣教团体不一样。英行教会及伦敦会派遣的人都先要按立为牧师,最好是大学毕业。所以戴德生不在这些教会里寻找人选。他要找聪明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论男女,但最重要是其属灵质素。因此,一些少受正式教育的人,还是有机会被选上的。戴德生认为最重要的属灵质素是——对神的信实绝不疑惑,加上有能力地和甘愿地去相信他。

    其它差会很少差遣女传教士,而少数被差的妇女多半是在学校当教师的。从内地会创立始,大门即向适合的妇女开放,愈是年轻愈合适,因为她们会很快学懂当地的语言。内地会的女传道在中国妇女当中工作,扮演着不可缺的角色。

    新加入的人都得接纳戴德生和玛莉亚为领袖:因为只有他们具备在华生活及传教的经验。相对而言,戴德生会提供他们基本的训练,以及为他们预备制服。

    戴德生原定中国内地会有六样特色:第一,它的传教士并非来自一个宗派,而是从许多教会来的——只要他们签署一份简单的信仰宣言即可。事实上,当内地会不断发展,它的传教士还会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

    第二,内地会的传教士并无固定的薪金,只信靠主的供应;所有收入大家分用,不能向外借贷。

    第三,内地会不会进行募捐,也不设收捐站;捐献者的名单亦不公布。但捐献者将收到一份注明日期和编号的收据,可与列出之奉献数目参照比较,然后再对照每年印行之收支报告表。

    第四,由于避免重蹈中国传道会的复辙,戴德生决定国外的传道工作不得由国内的委员会管理,应由在中国工场里工作的人自行负责,将来也应由在中国的传教士继续领导。

    第五,内地会的活动必须有系统,并切合实际。要福音传遍中国,需要有详尽的计划,知道如何在一些重要之地建立据点,目的并非增加内地会的人数,而是尽快使福音传遍整个中华。谁是收害的人,只是次要的问题而已。

    第六,为了对中国人民表示尊重,内地会的传教士均穿着中国服装,在中国式的房子内崇拜——而非象宁波一样的西式教室。

    到了1866年,戴德生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春天时,他在英国西岸巡回访问,分别到过依萨他、托尔庇。普利茅茨及干沃尔的柯灵顿。他在托尔庇收到弟兄会一位虔诚而备受尊敬的牧者翟文寄来的信,恳求他到班士得堡教会讲道。他依约前往;翟文在六、七年后告诉他:「自从你到了中国,我每天都探望你。」意思是每天为他祷告。

    五月,戴德生又接受普杰上校的邀请,到巴纳附近的托特烈治讲道。象往常一样,他预先声明会中不收捐献。但普杰上校提出抗议,说从来没有这样的规定,不过他最后还是答应了戴德生。

    在那次聚会中,戴德生挂起中国的大地图,告诉会众关于中国的地理。人口,以及属灵的需要。普杰上校看到会众深受感动,因此在戴德生讲道后起来发言:「戴德生先生请求我们宣布在聚会中不收捐献,但是我觉得如果不给你们一个机会,为中国的传道工作尽一点力的话,你们必定耿耿于怀。我现在所作的提议,完全是我个人的意见,但我相信也代表了会众中多人的心愿。我希望戴先生不会反、对我们在会中收捐吧。」

    然而,戴德生立刻跳起来,说:「主席先生,我请求你还是遵守先前的诺言。虽然我听过不少赞成收捐的理由,而你提出的理由尤其叫人无可推搪。但我不想会众现在因为受到情感的影响而进行收捐,乃是希望每一位会友在回家之后,心里对中国有负担。并求神指示他们当作的事。

「反省及祷告后,如果他们认为需要捐献金钱,那么他们大可捐给任何差派传道人往中国去的宣教团体,或者寄给我们内地会的伦敦办事处。

    「但很多时,神所要的并非金钱的奉献,而是摆上自己为主到海外工作,又或者把儿女献上,为主事奉。这种奉献更胜于金与银。我认为收捐予人的印象是金钱最重要,但其实没有一个金额可以叫一个人悔改归主。我们需要的,就是受圣灵充满的弟兄姊妹,献身为主工作。我们绝不会缺少金钱去支持他们。」

    当天晚饭时,普杰上校对戴德生说:「我想你可能犯了错误。纵使有少数人把些微捐献交给我,但我仍是认为我们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第二天甲早餐时,邮差送来一封信,是给戴德生的。它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艘叫「兰茂尔号」的船正在伦敦下碇,将于520日启航赴华。整个船舱已经包下来,载送内地会的传教士到中国去,请戴德生立即到船上视察,看看是否合用。

    普杰上校这时才从楼上下来,看来昨晚没睡得好。他说:「我整晚没有好睡。」早餐之后,他请戴德生到书房中,说:「这里是昨晚收到的奉献,用来支持你的工作。我昨晚以为你不收捐是错误的,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昨晚我想起那些中国人一队队的走向黑暗,禁不住流起泪来。我问主说:你要我做些什么?我想我已经得着他的引导,这是我的奉献。」说着,普杰上校便递给戴德生一张五百镑的支票。他说:「如果昨晚收捐,我大概只会拿出几榜而已!」

  当时的五百镑,价值高于现在的一万镑,是个相当大的数目了。

上一篇:第二十三章 取得资格
下一篇:第二十五章 稳渡风浪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