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难中要有勇气 ……“……(我们)知道,患难生忍耐”(罗5:2)。这话是什么意思?患难最大的益处——硕果是使人受苦而日见刚毅。譬如一棵树,生于阴山背后不大通风之处,表面看来,果然青枝绿叶,欣欣向荣,但骨子里,柔软娇嫩,不堪一击;相反,一棵山顶上的大树,饱经风霜雨雪的吹打,却能不屈不挠,好似钢铁一般。同样,我们的身体,若生于安乐,养优处尊,不时洗澡敷油,锦衣美食,则不能忍苦耐劳,从事宗教敬礼。我们的灵魂,也是这样,若是度着无痛苦的生活,自然躭于逸乐迷于世福,宁愿享受今世暂生,不愿效法圣人之所为,甘心受苦;结果灵魂柔弱不堪,与世浮沉——好像软腊一样,毫无自主能力——而陷于永火的祸!相反,若是一个灵魂,备尝艰辛险阻,为主而甘心忍受一切,作为罪过之补赎,则日渐茁壮,刚毅不拔,如钢如铁,百折不挠;慷慨大方,不惜牺牲;毕竟愈战愈勇,养成坚忍刻苦的大无畏精神,善莫大焉!又譬如坐船,起初踏上船板,就要头昏晕船,呕吐而感不适,若习惯之既久,饱经了惊风骇浪的磨炼,一定不怕航海生活了。同样,若一个灵魂,经过了许多试探,遭遇了许多挫折,自会任劳任怨,养成坚忍的习惯;一旦大难临头,亦能镇静自若,处之泰然;因为这样的灵魂,已经修养有素,成竹在胸,其“卧薪尝胆”,“含苦茹辛”,自然易如反掌了。 不知圣经之可愧 一定的,若我们不念全部圣经,只念我们认为更显要的一部份而忽略了其他部份那是出于怠惰疏忽的缘故。而且,我们若不愿念圣经的整部,而妄想一部份圣经,是多余的,不大重要的,那是引入异端的端倪。何况,我们对于别的学问,总要细大不捐,欲窥全豹;而于圣经的研究,却敷衍了事,不想专研精通,岂有此理!请看:那些看马戏的戏迷,连每匹马的名字,种类,出于何处,怎样受训,甚至马之年龄,马之竞赛史,以及某种和某种马交配所生的马,是为获胜利的,某种马给某马夫负责豢养,悉心训练,必能胜过他马……也能一一查明,言之极详,同样,那些跳舞明星,对各种大小戏院的各类戏子,不管手艺高下,都能津津有味,道其底蕴;看来,似乎令人难予置信,但我可以说,他们连每个戏子——明星的出生,籍贯,资历以及其他的一切,都能一清二楚,了如指掌。而我们呢?或有人问:保禄书信有几封?有那几封?那我们就瞪口呆,连书信的数目,也答不出来了。也许有人,知道保禄书信的数目,但若追问:保禄写给那个市民的?那也就面红耳赤,无以为答了。(按宗徒大事录记载:)一个蛮族太监,日理万机,尚能专务圣经,连风尘仆仆,驾车旅行时,还手不释卷,朗诵圣经(宗8:27-28);而我们呢,没有他——太监——那样的忙碌,而且,还每主日进堂,听念宗徒书信,竟然,连那些书信的名字,都记不起来,真是愧死! 哀矜之高贵性 我们灵魂的医生,是穷人,恩人和保护人。你不是给人多少,也就受人多少;你给人的是钱而受的是天国;你所赒济的是穷人,而你所中悦——恢复交情——者是天主。你见到其收支的大平衡么?你所支(给人)的是地上的东西,而你收(受)的是天上的财富,是万古不朽的。是故我们的先人,传给我们,集穷人于堂门前的遗规,好叫铁石心肠的人们,一见穷人的可怜,也打动慈心,而慷慨解囊,予以赈济。请看:堂门口站着的人是:一群伛偻曲背的老人;他们衣衫褴褛,面目苍白,扶杖彳亍,状似不支;有的还是双目失明,浑身颤动。试问: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他们这样的年老力衰,家贫眼瞎,衣不蔽体,形单影只怎能视若无睹,毫不动情而不思救济他们呢?为此,他们之立在堂门口,远胜于任何言语,唤起进堂的人,一见动情而予以济助。的确,堂门口安置着水缸,叫人在进堂拜主之前,先行洗手,那是肃然起敬的事。同样,我们的先人,在堂门口结聚穷人,代替了水缸,那是叫人,如同用水洗手一样先用哀矜来洗涤灵魂,然后才进堂祈祷。水能洗涤人身的污秽,哀矜却能洗涤灵魂的骯脏;所以,进堂而不先行洗手,固属小事,但你不洗手,总不敢进堂;同样,在你进堂祈祷之前,总不忘记行哀矜,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