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主,无论我在何处,你是被爱和受赞美:这便是我唯一的安慰。 那些树木对你的爱是无知的。那些百合花和稻穗也无意识地宣示它们的爱。它们都不会感受到你的临在。那些美丽的云彩飘浮于碧空,它们宛如小童般嬉戏,做着梦艺,但是对你却也是无知的。 但是,在它们之中,我认识你,也感受到你的临在。在它们之内,也在我自己心中,我认识它们所不认识对你的爱。 更欣喜的是我深深的感受到你的爱临在于我。啊,伟大而仁慈的爱,假如你不爱我又怎能来到我心中呢?因为在一切受造物当中。你更爱人,虽然最反抗你的也是人。在碧空下,你看着我,而你却宽赦了我的过错——但是我自己却无法忘怀。 我祗要求一件事:希望那些罪过的回忆不致使我害怕接受你置于我内心爱情的礼物。我将接受你的爱,虽然我是不堪当的。只有如此,我才会爱你在一切之上,并且更光荣你伟大的仁慈。 让我记得我是一个罪人。我将爱你,虽然我是满身罪恶的人,并且明白我的爱是珍贵的,因为这爱是来自你,而不是我自己的。 我的爱是珍贵的,因这是来自你唯一的儿子——基督,但更可贵的,仍然是因为这爱使我成为你的儿子。 十一、——甘于独处的圣召,是整个自我的交付和奉献,将自己完全投入在空旷辽阔的村野,山岳,大海或是沙漠的宁静中,当日出之际,静坐地聆听太阳光照下的宁静,在早晨则工作和祈祷,中午时做些劳动而后休息,傍晚便是默思的时刻。当夜来临的时候,宁静笼罩着黑夜中的大地和微微闪烂的星辰。这便是一种真实而特殊的圣召。很少人愿意完全接纳这种孤独,让宁静沉没自己,让宁静滋养自己,而将这宁静的生命变成了一个生气盎然的生活。 殉道者是一个以死亡来证实理想的人。一个甘于接受独处的孤独的人,是一个以坚决的意志情愿居于沙漠来证实他的圣召的人。这种坚决意志,也可以说是一种死亡,因为"沙漠"是充满着冒险,挑战,恐惧,被遗弃,并时刻都要面对死亡的苦楚。因此,一个"孤独者"也即是一个殉道者。这是天主圣神的催迫,使他完全臣服在基督的爱情中。 这种犹如殉道者一般的圣召,是特殊性质的圣召,是一种神恩。在人的计划中,我们不能成为殉道者,因而我们亦不可能以我们自己的计划去渡孤独的生活。纵然是那愿意孤独的欲望,也应该是纯超性的。假如孤独的生活是有效的,假如它是超性的,它当然是与我们的许许多多人性的计划和意愿背道而驰。因此,我们要看清楚这条孤独的道路,因为它终究是天主所铺出的途径,而非由人所创造的。 无论我们是被召去度团体生活或者是孤寂的生活,我们的圣召是建基于宗徒和先知们的生活上,而更是建基于基督——那块屋角重要的基石上。这里也指出我们是被召叫去意识及完成基督的伟大奥迹;这奥迹的力量,使基督从死亡中复活,然后召唤我们从天涯海角去跟随祂而生活。不论我们的圣召是属于那一类,我们是被召叫成为祂的见证者,和祂神圣慈爱的服务者。 基督徒的孤独,并非只是寻找一种孤独的气氛,而做一种特殊的神修,他也不是为着在孤寂中拥有他喜爱的东西——例如默观。他追寻孤独,是为了显示出他整个生命是天主的礼物。他的孤独不是一个为获得东西的工具,而是给天主的自献。如此,"孤独者"需要一个人对世物完全的弃绝,但不是弃绝基督徒团体。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达独修者的信念:他并不善于作团体中大多数的有形的操业,而为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团体中实行一些隐遁的职责。 十二、——独居的生活是祈祷的生活。 我们不是为祈祷而祈祷,而是为了被聆听。我们祈祷不是为着聆听自己的祈祷,而是为了使天主聆听,并答复我们。再者,我们祈祷也不是祗为了去接受任何的"答复":它应该是天主的答复。 因此,一个"独居者"应该是一个经常祈祷的人。他对天主是虔诚的;他的祈祷是单纯的,不渗入他自己的任何答复,而代替了天主的答复;他不将祈祷当成目的,异常小心地使他的祈祷保持简单和洁净,并且是隐遁的。这样一来,他可以忘记他的"成全"是依靠自己的祈祷;他可以忘记了自己而生活于期待中(期待天主的答复。) 这样看来,假如我们忘记祈祷的生活是基于"祈求",这表示我们不甚了解祈祷,虽然以后它可能会另有发展。为净化孤独生活的祈祷,"祈求"可以维持这种"净化"。"独居者"比任何人都强烈地意识到他的神贫。他需要天主的惠顾和施予。他既然直接地依赖天主(无论是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他便要祈求这一切。他的祈祷是他的神贫的象征。他不可能因循传统的要求去作形式上的祈求,而心里并没有事事都要仰赖天主的感觉。 "独居者"既然是一个祈祷的人,他将会认识天主,明白他的祈祷是常被答复的。于是在天主的意旨下,他便可以继续他的默观。 感恩因此成为独居生活的中心,也说是基督徒生活的中心。 从他第一天的独居生活开始,隐居者应该自卑自贱地全心全灵将他整个的人,用眼泪和意愿投入天主之内。那么他将像在代表天主的天神答复达尼尔的祈求时一样地说:"达尼尔,你不要害怕,因为自从你下决心要明白此事,在你的天主前,自卑自贱的第一天以来,你的祈祷就得蒙应允……"。 祈祷的特质: 一、 不犹疑的信仰,即是靠单纯不变的信念和目标。 二、 恒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