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于自然的圣方济各 弗朗西斯(即圣方济各)的传闻轶事,及其修会的发展,可以写好几本书来描述,但其中不可少的,除了与「贫穷女士」的永恒之恋外,就是他溶入自然的生态生活。弗朗西斯与其同伴,除了外出布道、作工、乞讨、照顾贫病外,其它的时间,就是在旷野自然中静思、默想、祈祷及亲近造物之主。他常有数周,甚至长达40昼夜的独处、禁食生活,在这样的时间里,他必然由周遭自然环境中,体会到人与生物及人与造物者的亲密关系。 弗朗西斯的故乡山谷青翠秀丽,再加上他敏锐的心灵,以及喜好创作吟咏诗歌,就更使得他与自然有着溶为一体的关系。他对自然生物之爱,远超过罗曼蒂克的情感,我们可由他创作的诗歌及一些轶事中略窥一二,尤其是他那首传颂数百年的「太阳颂」,更突显了他那拥抱、关爱万物的剔透心灵。他不只是爱有生命之物,对无生命的万有,也看到他们内在所贯穿的永恒生命,更体会到自己(人)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他称太阳、风、火为兄,视月亮、星辰、水与大地为姐妹,他对太阳及大地的尊崇,似乎又更超乎其它众物,他称太阳为SirBrotherSun,称大地为SisterMotherEarth(在近30年的环保运动中,人们所通称的MotherNatureorEarth,很可能是由此而来;只是环保人士们,对太阳的尊崇或重要性,并没有赋予相当的关注)。我们平凡人并不都「视死如归」,更不愿承认自己与死亡有何「亲戚」关系,但在「太阳颂」中,弗朗西斯亦视「死」如姐妹,视「死」为通向永恒生命的「祝福」。 在每一样受造物中,在每一种自然脉动里,弗朗西斯都看到原创者的形像与祝福,他没有现代环保运动的「回收」、「减废」、及「生态保育」观念,但他却完全溶入有生命、无生命、死亡及永恒之中。他曾对一大群飞鸟布道说:「造物主赐你们羽毛为衣、有翼可飞,并一切需用之物,且使你们比众物尊贵,以清新的空气为家。你们既不种也不收,但祂却保守你们。你们当以歌声赞美祂。众鸟们果真安静聆听,并依他指示而歌颂。
他也曾在旅行宣道途中,为农民们驯服恶狼,带着狼和农民立下和平之约,从此狼不再伤人害物,村民也饲养它。弗朗西斯曾释放被猎人捕捉的兔子,后来兔子竟成为他的好友,可是他却从无饲养「宠物」的意念;「贫穷」就是不拥有一物,但却拥抱万有,他仍使野兔归回自然。他也曾拾起过路的小虫,将之安放在路的另一旁,以免路人不慎践踩了它,伤害了它的生命。弗朗西斯如此行,不是为了赎罪、不是为来世、也不是为了功德,他是自一切创造(生物与无生物)中,看到永恒的价值。没有我执,没有贵践与物种的歧视,没有「是否有用?价值多少?」的经济判断,弗朗西斯在「贫穷」及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已将自己(人)溶入万物之中。有关他与自然的关系,及「贫穷」的神学解释,我们将另文讨论。 视万物如手足、亲人 由于经常栖身郊野,有机会浸 于优美的自然中,与周遭的生物相亲近,就更增添他对动物及天主一切创造的关爱,弗朗西斯曾释放被猎人捕捉的兔子;也曾加入群鸟,一起歌颂造物的主宰;有一次,到了野地,由于一大群鸟飞来迎接,有的落在他肩头,有的临空飞舞,他就决定留在该地栖息静修。 中古世纪的人们,常以自然当做第二本圣经,视天主所造之物为「BookofNature」,这是受到圣经罗马书一章20节所影响。 弗朗西斯也经常用生物及自然来教导众人,例如一群鸣唱不停的燕子,听了他的吩咐,安静下来,聆听他的教导,因此弗朗西斯以此告诉人们,当学习顺服,静听天主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