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颁布的"为关爱受造界的弥撒"引发热议。作为关心教会圣传的教友,我们有必要以信德的眼光审辨这一新礼仪的得失。
一、弥撒本质的偏移
弥撒首先是基督十字架祭献的重现(《天主教教理》1330),是救恩圣事而非社会行动。新礼文中:
集祷经强调"守护创造"而非救赎
领圣体后经突出"与受造物和谐"而非与基督结合
这种倾向使信众误将生态关怀与救恩等量齐观。
二、圣方济各精神的曲解
对比圣方济各真实的生态灵修:
1神学根基不同
方济各:受造物指向天主(《太阳歌》)
新弥撒:受造物与人"共融",模糊天主主权
2 实践方式迥异
方济各:个人补赎、神贫生活
新弥撒:集体行动、政策倡导
3 终极目标差异
方济各:末世导向(格前7:31)
新弥撒:现世改善
三、潜在风险警示
礼仪世俗化
特殊意向弥撒泛滥可能使至圣所沦为"社会议题展示台"。信仰稀释
当环保主义成为焦点,基督的救赎奥迹可能被边缘化。灵修浅薄化
缺乏克己补赎的生态行动,易沦为"舒适的环保主义"。
四、正确践行建议
回归弥撒本质
在常规礼仪中为受造界祈祷,而非设立独立格式。效法圣方济各
以神贫精神善用资源
通过克己生活减少消费
在守斋中体会受造物的叹息(罗8:22)
五、持守末世盼望
"我们却等待新天新地"(伯后3:13),一切环保实践都应指向永生。
让我们谨记主耶稣的教导:"你们要先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玛6:33)。真正的生态灵修,始于对造物主的朝拜,成于对近人的爱德,终于对永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