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祈祷自由,爱也自由列表
·简 介
·导 言
·第一章 天主无条件的爱
·第二章 求自由的祷文
·第三章 静观的召叫
·第四章 穿上基督
·第五章 直观与祈祷
·第六章 黑夜
·第七章 仁爱与公义的召叫
·第八章 热爱大地
·第九章 追寻真我的旅程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七章 仁爱与公义的召叫
第七章 仁爱与公义的召叫
浏览次数:3005 更新时间:2008-9-7
 
  

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且打发自己的儿子,为我们做赎罪祭。 可爱的诸位,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彼此相爱。(若壹四1011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谈到我们身份的基础:天主无条件的爱。之后,谈到各种不同的祈祷方法。从自由祷文起,到圣经默想、想像祈祷、归心祈祷以及比较宁静的静观。然后我们也谈到,当我们与天主日益结合时,我们的意识会发生转化。

祈祷的目的不是遁世,而是更深的入世。即使隐修士们也不是为了逃避世俗才度隐修生活。我们应该永远关怀社会上那些被伤害的人,正如隐修士多玛斯·默顿在《新静观的种子》一书中所说:

我们到沙漠去,并不是要避开世人,而是学习如何找到他们;我们不是要避开他们,不与他们有任何关系,而是要使他们受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一些受到伤害的人。不管我们所关怀的是某一个人或某些正遭受贫乏之苦的人,是有毒瘾或身患绝症的人,是因堕胎而不能出生的胎儿或遭受堕胎威胁的胚胎也好,我们都应不时回到自己本身价值的基础——天主对我们的爱。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反省一下我们为什么关怀社会正义并实践爱德。我们不妨从《出谷记》开始探讨。

《出谷记》第一章八至十四节,记载以色列人早期的生活。他们置身在埃及人残忍的奴役和压迫中,然而他们越被压迫,人数却越增加(注1。他们恳切呼求天主,求天主把他们从埃及人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在这情况下,梅瑟出现了。一天,当他正在牧放岳父的羊群时,他体验到一件不寻常的事。梅瑟看到荆棘丛中有火,但火并没有把荆棘烧毁,于是他走进察看。

上主见他走来观看,天主便由荆棘丛中叫他说:「梅瑟!梅瑟!」他答说:「我在这里。」天主说:「不可到这边来!将你脚上的鞋脱下,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又说:「我是你父亲的天主,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梅瑟因为怕看见天主,就把脸遮起来。(出三46

对牧羊人梅瑟来说,这是个宗教的经验,这经验不但令他震惊,更令他得到能力去做那超乎他想像所能做的事。这时梅瑟的使命,也许,天主并没有像召叫梅瑟那样,戏剧性地在燃烧着的荆棘丛中召叫我们,可是祂同样是当年召叫梅瑟的那一位天主。天主对梅瑟说:

“我看见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听见他们因工头的压迫而发出的哀号;我已注意到他们的痛苦。……现在以色列子民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压迫。(谷三79

天主仁爱、慈善的天性,是我们仁爱行为的基础。天主并不是一位对流离失所、焦虑惶恐的人漠不关心的天主,而是一位对人的需求有所回应的仁慈的上主。祂看到了在奴役中的百姓所受的压迫,也听到了他们的呻吟,他以关怀的心去回应他们的呼号。于是,祂决定为他们做些事:

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离开那地方,到一个美丽宽阔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谷三8

从以上这圣经章节,我们看到了天主正义的天性,而这也正是我们关怀社会正义的基础。显然地,我们的仁爱行为以及对社会正义的关怀,都是建基在天主的天性上。我们对穷人以及受压迫的人的优先关怀,其动机及最后根源,也正是天主(注2。所以,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对我们说:“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六36)。

在对以色列人表示关怀之后,天主吩咐梅瑟说:“你来,我要派你到法老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出三10)。梅瑟的反应是:“我是谁?竟敢去见法老,率领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出三11)他这样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梅瑟是谁?不过是个牧羊人而已;况且,他又因为杀死一个殴打希伯来人的埃及人而逃离王宫(出二1116)。他对天主的回应让我们想起耶肋米亚先知被天主召叫时的反应:“我还太年轻,不会说话”(耶一6)。当天主圣神对东我们去对抗一些不公义的法律或制度时,我们往往也会像梅瑟或耶肋米亚先知一样喊出:“我无能为力!”、“我是无助的!”、“我怕!”、“我要付出什么代价?”、“我对整个事情懂得不够多。”天主对梅瑟的反应也就是对我们的反应:“我必与你同在”(出三12)。天主对耶肋米亚先知的回应也是一样:“你不要害怕他们,因为有我与你同在,保护你”(耶一8)。天主不但一再向我们保证祂与我们同在,而且也赋予我们能力,使我们完成祂交托给我们的使命。

在此,让我再分享我个人的经验,或许能使人对天主赋予人能力的意义有所启发。在第六章中我提到,在1986年我到南非去了解在种族隔离制度下人民的生活状况。在去南非前,我去赞比亚停留了一个月(而在此之前的两年,即1984年我曾到南非去,主持几次有关教会的社会使命的研习会)。离开赞比亚前一星期,美国政府决定对南非展开经济制裁,南非的情况变得很紧急,我很害怕再回到南非去。行期越近,我的心情越紧张,身体也开始有所反应。我的胃口变得很差,对团体生活不感兴趣,也很难和人沟通。

启程前一天,我在一位神父前办了告解。他提议我念“圣母谢主曲”,以感谢天主的一切恩典。我返回自己的房间,翻开圣经,找出路加福音第一章“谢主曲”那一段。可是圣经翻开之处,竟是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一章。我心想:“好吧,但这不时我要的那一段。”我再次寻找我要的那一段,可是我仍然翻到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一章!

是我,是我亲自安慰了你。

读了这句话,我的心神顿时开朗起来。越读,我越觉得心神开朗。轻松自在之感似乎渗透全身。过了一会儿,我再继续读下去:

你怎么还怕那有死的人,怕那命如草芥的人呢?

我以一种连我自己都被吓着的声音喊出:“不,我不必害怕那些人!”当我默想这一句话时,我觉得全身沸腾,接下来的一句是:

你怎么竟忘记了那创造你,展开诸天,奠定大地的上主?

我不禁大声喊出:“对!天主的能力必我在南非所要遇到的任何事,都伟大得多!”新的信心点燃了。而下一句话更令我惊奇不已,它清清楚楚地描述了我当时的情绪:

你怎么竟终日不断地对那压迫你,

决意要消灭你的人的狂怒感到恐怖呢?

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天主的临在,祂就在室内。天主好像就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对我说话,并且赏赐我回到南非去所需要的一切力量。天主更进一步藉着下一句子安慰我:

如今,那压迫你的人的狂怒在哪里呢?

我在这里所引述的这件事,使我想到许多正直的人,在面对政权迫害时所说的话:“他们可以夺去我的生命,但无法夺去我的正直。”默想的时间过得很快……在读第十二、十三节时,我又瞥到第九节:

醒来,醒来!施展威能吧!

那时,我觉得自己好多了!强壮多了,心灵也平静下来。我认为自己第二天可以平安启程了,天主已经给了我力量去面对考验。

奇怪的是,在这次祈祷之前,我记不起自己曾读过这些章节。我坐在那里,为所得到的这一切恩宠而惊奇、感谢不已。我要看看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一章的第一小节到底写了是什么,我一面读,一面不禁微笑起来:

你们追求正义,寻觅上主的人,请听我说:

你们要细察那岩石,你们是从那上边凿下来的。

第二天,我登上飞机,飞往南非。

 

慈善的本质——爱

让我们看出谷记第三章:

我看见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听见他们因工头的压迫而发出的哀号;我已注意到他们的痛苦。(出三7

我认为,要了解别人的痛苦,不死后随随便便和他们接触几次就够了。对仁爱和社会正义的投身,基本上在于和他们交往。当我们和被压迫的人、受伤害的人和病人成了朋友时,我们自然会透过他们的眼睛去看人生。我们会进入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和他们一起进餐、翻看他们的家庭相册、聆听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同娱乐等待。总之,我们会和他们共处相当长的时间。

在我个人的生命中,我对那些非法进入美国国境的墨西哥家庭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关怀。这是因为我曾在墨西哥住了一段时日,也曾到过不少墨西哥家庭作客。我深深明白贫穷所带给他们的苦楚,例如:失业率高、儿童缺乏教育机会、疾病、环境恶劣、卫生设备差等。《仁爱》一书作者们写道:

仁爱的心要求我们到那些受伤害的人那里去,到有痛苦的地方去,去分尝他们的苦楚、焦虑、惧怕和惶恐。仁爱向我们挑战,要我们和那些在悲苦中的人一同呐喊,和孤独的人一同哀悼,和流泪的人一同哭泣。仁爱要求我们和软弱的人一起软弱,和脆弱的人一起脆弱,和无力的人一起无力(注3

在墨西哥时,我有时会到我们耶稣会所属的教堂附近的山边去,静坐下来默想。从那里,我可以看到当地居民简单的房舍,周围树木不多,山路是泥泞的。小屋子纵横交错,没有厕所和任何卫生设备。被弃置的破旧汽车乱七八糟地堆放着,衣服在摇摇欲坠的栏杆上晾晒着,而小孩就在那儿高兴地嬉戏。我坐在那里,尽量不去分析所见到的一切,只简单地置身其中,任由天主透过贫穷的现况,对我的心神说话(注4

谁需要我们的仁爱?很明显,是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不论是在肉体上、情绪上或精神上。然而,在今天,有两个理由让我们关怀那些在物资方面有所欠缺的人。第一个理由是: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是生活在物质贫乏之中的;第二个理由:对这些物质贫乏的人,我们内心的抗拒极大。我们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失业?为什么他们要领取社会福利救济金?我们认为,若他们愿意工作,他们就有工作,失业是因为他们太懒惰,他们欺骗政府等等。于是我们对是否要帮助穷人,变得多少有点犹豫,因为我们怕他们并不真正有需要,而是要占我们的便宜。

几年前,我读到下列圣经章节:“我儿,不要拒绝救济穷人生活的急需,也不要使急难人的眼目长久望着你”、“不要转眼不顾乞丐”、“你要倾耳垂听穷人,又要和颜悦色地向他答礼”(德四158)。我们让急难人的眼目长久望着我们,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存着判断的态度,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比较,而觉得内疚,所以索性不去理会他们。无论如何,对穷人首先必需有一种聆听的态度。我们必需承认对方也是人,他们是我们在主内的、有急需的兄弟姐妹。聆听那些流浪街头的无家可归的男、女、儿童、难民,礼貌地回应他们,并不一定表示要给他们金钱上的帮助。事实上,我可以不给他们经济上的资助,但仍然友善地招呼他们;在和他们说话时,用和善的目光注视他们(注5

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常拒绝面对那些受伤害的人,不愿意视他们为兄弟姐妹。我们要把这些障碍放在天主前,求祂治疗我们。我们可以利用自由祷文,求天主赏赐我们不被恐惧、内疚和罪恶感所束缚,而能自由地对人表达爱。

需要我们关注和照顾的,并不一定只是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人。因为除了经济之外,人还会遭受其他的伤害。耶稣不但和乞丐、穷寡妇等经济上有困难的人接触,祂也和税吏、妓女来往,而这些人不一定在经济方面有困难的。麦克斐力(Peter McVerry)认为,在耶稣的时代,耶稣优先关怀的是“那些被排拒、被轻视、被认为毫无价值,或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人(注6。在今日,上述这些人仍是我们优先关怀的对象。

关怀和皈依有关,“方舟团体”的创办人范尼云写道:

关怀,不是片刻的情绪反应,也不仅是一种没有承担之心的温柔态度而已。关怀,是对那些在困苦中的人敞开心怀。它要求我们有一颗了解的心,要求这颗心常充满着良善与仁爱,尽力寻求方法去帮助与支持那些受伤害的人(注7

有时候,天主会在一些早已存在的痛苦境况中,引导我们透过皈依的经验去表现仁爱。记得好几年前,在艾斯伯兰沙有一个家庭,要求我带一位医生去诊治他们的女儿方济佳的怪病。他们住在一间简陋的小木屋里,屋内没有家具,仅有两把椅子。我和那位年轻的墨西哥医生抵达时,太阳已经西下了。亲戚们都围过来观看,屋内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油灯,我带了一把手电筒给医生。每一位被我带到这里来的美国朋友,都在这儿得到心灵皈依的经验,我深信这位年轻的医生也不例外。事实上,这次的经验,让我们两人都得到了心灵的皈依。

当我拿着手电筒让医生检查方济佳时,发觉身旁有些动作。我转身一看,但见一个女孩躲在她母亲的怀里,她是个畸形的孩子,让人看了反胃。我连忙转过头去,不敢再多看她一眼。我突然发觉这是多么不仁爱的举动,于是我祈求天主医治我对这女孩的反感。然后,我再望向那女孩,并向她伸出手。她对着我微笑!她母亲见我向她伸出手,就把她放在地上,她慢慢向着我移动,来到我旁边。我坐在椅子上,一支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把她拉进身边来。我们就这样彼此靠着,直至医生诊视完毕。在向方济佳的父母道别时,我弯下身去亲吻那畸形小女孩的前额。自此以后,每逢经过她的家门,我总会进去看看她,我们成了朋友。方济佳的情况也相当不错,那位年轻医生所开的药,让她的病得到控制。

范尼云说:“仁爱,是对受苦的人打开心怀。”那畸形小女孩西尔维亚让我理解到:在仁爱方面,我们可以继续不断地皈依,天主会在我们料想不到的时刻来治疗我们。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西尔维亚的天赋才能竟然就在于她的软弱无助,因为她的缘故,我这个身体健康、头脑清楚的人,如今得到皈依,变得比较仁爱了。

 

直观、仁爱与正义

在第五章中,我们谈到直观的只是及其特质:是存有而非行动,是接纳而非进取,是深沉的聆听,是从象征、姿势及礼仪中去领会。直观是真正的知识。华翰认为,直观是我们从潜意识的大仓库中取出存货来。葛里夫斯说,一旦我们穿越过理性,我们就能发掘更深的自我。可见,直观和静默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那么,直观这种丰富的心灵资源又怎样和仁爱、社会正义的行动有所关连?

在《我怎能帮忙?》一书的第四章“聆听的心”中,作者说,我们能否帮助他人,完全在于我们的心灵状态。当我们的心灵激荡不定时,很难聆听别人说的是什么。而当我们的心灵平安宁静时,比较容易体察他人心灵的创伤和痛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障碍影响我们,使我们失去对他人的灵敏、体察之心,让我举出我们常常会遇到的四种:

第一个障碍是忙碌和好分析的心理。我们不专心聆听他们,反而忙于思索、分析。这和“心斋”是在相差太大了。“心斋”的意思是:以全副心灵去聆听一个人,这得空下自己,空出全部官能,好使自己的整个存有都能聆听。“心斋”使我们那被忙乱所肆虐的心得到解放,而安居在内在的合一中。

第二是判断的态度。我们往往在还没有完全认清事实的真相前,便已经下了伦理判断。我们早已在内心抹杀了那人的真正价值了。嘉伦·珍奇认为,判断是一种防御机转,判断别人是出于自身的不安全。她摘录莫顿·克尔瑟(Morton Kelsey)下面这段话:

要真心爱一个人,必需先知道这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必需要意识到这人的真正存有,才能爱这个人,而不是爱你脑海中对他的形象……发掘出一个人真正存有的最真实的方法,或许是聆听他……。

我们一旦对人下了判断,便无法听到他到底在说什么,因为我们的心早已封闭了。

第三个障碍是精疲力竭。我已经疲于帮助人了,但还在设法顾及别人的需要。原因也许是我不由自主地要人认为我负责任,或者是我有一种需要让人觉得他们需要我的心理,也可能是我认为好基督徒必需随时忘我地为人服务。我们要祈求天主让我们能够自由地挪出时间来休息,而不感到内疚。圣保禄宗徒说:“这不是说要使别人轻松,叫你们为难;而是说要出于均匀”(格后八13)。过度工作不但会影响我们自己,也会严重影响来求助的人。

第四个障碍是幻想自己比别人优越,而且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一旦我们有这样的态度,就很难看出别人的长处,也不会认为他们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怀着这样的心态去帮助那些陷于困境中的人,很容易使受助者养成不健康的依赖习惯。Servol(Service Volunteered for All)的哲学,是对付这种心态的最佳方法。Servol是创始于拉丁美洲的特立尼达岛的一个专门为物质缺乏的人服务的组织。

这组织的行动三步骤是:

第一步,在接触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必需用无知的哲学,就是说,你切不可假定自己已经知道求助的人的需要。你要问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哪一类的帮助。

第二步,是留心倾听那些前来求助的人所说的一切话。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们相信求助者的言语、心声是他们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步,在细问、留心倾听之后,以尊重的态度介入他们的生活。在此,我们认为,不论是求助者或聆听者都从交谈中学到很多东西,都从经验中获得益处。

《我怎能帮忙?》一书的作者狄斯和哥曼认为,帮助人的理想心态是时时刻刻留意着腾出空间,也就是要有“空间的觉察”,正如在做静观祈祷时,我们要从思想中抽身而出。同样,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也要有“空间的觉察”,就是不去认同一个进入我们心中的思想。“这样,我们可以保持宁静,并且知道哪些思想是我们要选取的。我们在纷纭的思想中保持警觉,并且处在一种完全开放和了悟的新层次中”。这种觉察不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聆听他人,而且也让那个我们聆听到自己内心的一切:能力、需求、限度、力量……“我们越深刻地聆听,便越能调适自己去面对痛苦的根源,也会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帮助他人。”我认为,当我们的心灵越宁静时,我们越明白天主要我们以怎样的方法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也越能将天主的治疗、抚慰带给人。

开放的心灵可以使我们从聆听中了解别人。1960年,我在旧金山的美籍非洲人社区工作。开始时我挨家挨户探访,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身为黑人,在旧金山生活有什么感觉等等。藉着这些问题,我对非裔美籍人在美国挣扎求生、遭受歧视的情况有所了解。渐渐地,我学习从他们的观点去看那些一直有计划地排斥他们,不让他们享受权利的组织和机构。为我,这是一个新的经验。

愿意置身于自己所不认识的环境,甚至在觉得没有安全感时,仍然留在那里,这是在学习谦逊。探访癌症末期病人、在不同的文化中服务、选择居住在经济环境较差的社区、和不公义的政府对抗,这些都会使我们觉得无助与无能为力。这种无能的经验使我们和其他人团结,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活在残缺、不健全之中,也都需要治疗。

耐心,是我们对所遭遇到的难题的正确解决之道。而纪律以及深入的聆听,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一种信任的态度,信任那储存着大量与个人及集体的潜意识有关的直观能力。印度的圣雄甘地便是一位懂得“在忍耐中倾听”的天才人物,我们可从他的生平事迹中略窥一二:

 

一次,甘地的支持者因为不知道下一步要采取怎样的行动,而深感困惑。然而,甘地只是静静地聆听,整整听了三个月。一直到支持他的人都不耐烦了,甘地才采取行动。他启程坐“盐地游行”。他聆听出“大地之盐”对印度人所具之意义。他听到盐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盐从大地而来,是自然的产品,然而英国人却从中抽税。他听出,只要一提及盐是来自天主的海洋,群众就会大受感动。他听出英国政府是脆弱的,英国的舆论开始改变,而工会对印度的奋斗已表示同情了。他也听出,如果他开始步行,不论是独自一人也好,是几个人一起步行也好,其他一人会欣然加入。他听到,是开始步行的时候了……于是,人们跟随他,跟随的人越来越多。当他们走到海边时,甘地用海水沐浴净身,然后抓起一把盐,高高举起。于是,一个月内,七万印度人因私自采盐而被监禁;许多人起而效仿,监狱人满为患,英国政府别无他法,只好就范。所以,唯有一种与天地万物的行动和谐地相配合的心态,才能在正确的时间产生出正确的行动。

宁静的心,可以使人对别人的需要敏感。在加纳婚宴中,圣母就因有一颗宁静专注的心,才发现酒已告罄,同时也体会到主人的尴尬,于是把这件令人扫兴的事托付给耶稣(参若二110)。正如出谷记第三章所表达的:真正的关怀,必会产生行动。圣母为此树立了一个典范。

在第四章中,我们谈到,意识到当前这一刻和祈祷的关怀,那么,当前的这一刻和为他人服务又有什么关系?为艾滋病人服务的嘉伦·珍奇这样说:

艾滋病给我们极大的无助感。大部分人做事都希望有结果,希望看到明确的成果,希望得到外在的肯定。然而,艾滋病绝少有这样的结果……一个人若要在这种牧灵工作中坚持下去,必需要有其他的据点……对我来说,我的据点是:此时此刻的临在。我接受此时此刻的临在,这也就是所谓无条件的爱。

要无条件地接受那些受苦、患重病的人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的形体已毁损得令人难以接受。德兰修女鼓励我们为“受苦的基督”服务。她说:“当你碰触受苦的人时,你就是碰触基督”(注8

如果受苦的是你的亲人,那么更令人难以接受。这时,我们应该从圣母身上得到启发。对那位站在十字架下的母亲,范尼云写道:“她知道自己儿子的时刻已经到了。她站在十字架下不是要除去祂的痛苦,而是要支持、鼓励祂,帮助祂完成天父给祂的使命”。当圣母以她的临在陪伴耶稣时,她超越了自己的痛苦,但是她也不否认在亲眼看见爱子受苦时心中是如何痛楚。

耶稣亲自教导我们如何接纳此时此刻的临在。首先,祂留意穷人和病人的困苦,祂不怕面对残缺的形体。其次,祂让人觉得祂是可亲近的。那些身患恶疾而自惭形秽的人都来亲近祂、触摸祂。在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如何无条件地爱了麻风病人、患血漏症的妇人以及瞎眼的乞丐……穷人及病人都在耶稣身上找到了无条件的爱,甚至罪人也因和耶稣接触而寻回自己的尊严(参若八111,路七3650)。

第三,耶稣在医治病人时会用手碰触他们。这表示祂参与每一个人的事,与每一个人个别地接触。“日落后,众人把所有患各种病症的,都领到祂跟前,祂就把手覆在每一个人身上,治好了他们”(路四40)。姿势或动作,都直观的一种表达,藉着碰触到他人的身体或感官,我们自由地表达出对他人的关怀。

甚至在与经师和法利赛人对抗时,耶稣仍然试着用直观的功能去触碰他们,劝他们悔改。祂希望他们能重新思索自己的地位,也希望他们能因祂所说的比喻而放开心胸。当一切方法都无效时,祂以强烈的言辞谴责他们:

你们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因为你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义、仁爱与信义;这些固然该作,那些也不可放过。(玛二三23

耶稣要祂的门徒“拂去你们脚下的尘土,作为反对他们的证据。”(谷六11),这是对付硬心肠的人最后一招。

第四,耶稣知道牧灵工作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作适当的休息。

宗徒们聚集到耶稣跟前,将他们所作所教的一切,都报告给耶稣。耶稣向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很多,以致他们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谷六3031

耶稣也鼓励我们腾出时间来祈祷和歇息,因为从事爱德与社会正义的工作必需付出许多心力,我们不能单独地去做,也不能不停地去做。如果我们不给自己保留一点时间来祈祷和休息的话,我们也不能期之有效。耶稣说:

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玛十一2829

 

(注1)受压迫的人口增加,提醒我们今天在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所谓第一世界国家中受压迫人民的情况。在南非,非洲人的出生率比白人要高很多;在美国西班牙语系的人民虽然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都很贫穷,可是人数却正在增加。

 

(注2)“对穷人优先性的选择”,这个词语来自1979年拉丁美洲的主教们在墨西哥的波布拉所举行的会议。这个会议所提出的两句话特别有意义:“耶稣优先选择穷人,但并不排他。这是一种有意识、偏重性的选择,却为了达到全体……为穷人服务是一种受到特殊祝福而又没有排他性的效法耶稣的服务方式。”这是一种出于爱的抉择。耶稣会会士麦克斐力用以下的方式来解释这项抉择:“它是一种对穷人呼喊的献身,它使穷人的呼声成为一个人生命、时间、资源和精力的首要服务对象,使穷人的悲惨状况成为一个人职务和服务的首要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只为穷人服务,因为福音召叫我们向所有的人传扬喜讯。它是说,即使在为社会中的非穷人服务时,首要的关心(也是这项服务是否有效的试金石)是:这服务对这个社会中的穷人的生命产生了什么效果。”

 

(注3)作者贝尔·诺德是一位有名的南非白人。他以下面的方式表达了同意的感受:“如果你谈到饥饿,就到有饥饿的地方去看;如果你谈到不正义,就到有那种不正义的地方去看;如果你谈到人性的尊严,就到人性尊严被侵占的地方去看;如果你谈到种族的偏见,就到那些知道并经验到自己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的人那里去,并且与他们相遇。除非你愿意如此做,否则永远不可能发现福音的全部真理。

 

(注4)瓦特·伯伽特重述加尔默罗会士威廉·麦克那玛拉对静观所下的定义:“一种出于爱的的对存有的纯粹直观,它是对‘现实’的经验性的醒悟,也是一种与现实直接共融的方法。”伯伽特指出,静观并不常常唤起愉快,因为真实的静观包含了“罪恶和战争、贫穷和种族、疾病和死亡”。

 

(注5)多玛斯·默顿在讨论“天主的旨意”有何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时,写道:“在任何要求我们能够与别人在爱中合一的事情上,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天主的旨意。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称它为自然律的基本信念,那就是:我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怎样对待别人;我们不愿意别人对我们所做的事,我们也不应该对别人做。换句话说,自然律简明地要求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人和自己一样有同样的天性、同样的需要、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生命目标……我们的行动方式不能好像只有我自己是一个人,其他的人都是动物或是一件家具一般。”(《静观的种子》)

 

(注6)这是一篇带来光照且具有挑战性的文章。此文虽然是在爱尔兰发表的,但作者的洞察力一样可运用在美国。作者及其他人指出,在耶稣时代,病人之所以受到隔离或放逐,是因为那时的人们相信,病人的病是由于他们所犯的罪而招致的来自天主的一种惩罚。(参若九2

 

(注7)范尼云是“方舟团体”的创始人,方舟运动寻求为智障人士提供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注8)强士顿评论德兰修女所提供的服务:“这是一种神秘主义,不是一种淡化的方式……。它是一种深奥的降生性神秘主义,是以爱的眼光在潦倒不堪的穷人的残缺身体上看到耶稣。

上一篇:第六章 黑夜
下一篇:第八章 热爱大地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