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改变生命的教学列表
·引言
·致谢
·第一章 学习者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学习者的原理 〗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二章 学习者的方法与诀窍
·〖 学习者的方法 〗
·〖 学习者的诀窍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三章 期望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期望的观念 〗
·〖 期望的模式 〗
·〖 期望的原理 〗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四章 期望的方法与诀窍
·〖 期望的方法 〗
·〖 期望的诀窍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五章 应用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应用的观念 〗
·〖 应用的模式 〗
·〖 结果:成熟、有装备的基督徒 〗
·〖 应用的原理 〗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六章 应用的方法与诀窍
·〖 应用的方法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应用的诀窍 〗
·〖 诀窍一至诀窍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七章 记忆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 记忆的原理 〗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八章 记忆的方法与诀窍
·〖 记忆的方法 〗
·〖 阶段一至阶段五 〗
·〖 记忆的诀窍 〗
·〖 诀窍一至诀窍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九章 需要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需要的观念 〗
·〖 需要的模式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需要的原理〗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十章 需要的方法与诀窍
·〖 需要的方法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需要的诀窍 〗
·〖 诀窍一至诀窍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十一章 装备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装备的观念 〗
·〖 原则一至原则三 〗
·〖 装备的模式 〗
·〖 装备的原理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十二章 装备的方法与诀窍
·〖 装备的方法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装备的诀窍 〗
·〖 诀窍一至诀窍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十三章 复兴的观念、模式与原理
·〖 复兴的观念 〗
·〖 复兴的模式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复兴的原理 〗
·〖 原理一至原理七 〗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第十四章 复兴的方法与诀窍
·〖 复兴的方法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复兴的诀窍 〗
·〖 诀窍一至诀窍七〗
·〖 结论 〗
·〖 问题讨论 〗
·总结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 步骤一至步骤五 〗
浏览次数:2654 更新时间:2007-6-22
 
 
 

〖 步骤一:抓住注意力 〗

基督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抓住注意力」。那位妇人来到井边一心一意只想完成取水的目标。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坐在井旁的陌生人居然开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虽然个其中原因我们很难完全理解,但是耶稣这句话确确实实教她大吃一惊。因为实在太意外了。毕竟,以当时的文化背景,犹太拉比是永远不可能在公众场合和撒玛利亚妇人说话的。教她吃惊的不是他向她要水喝,全然是因为他主动开口对她说话。耶稣的话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位老师知道他的行动会立即引发学生的兴趣,而这就是他的目的。

 

教导学生时,遵照第一个步骤,立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句让他们感到意外的话、一篇幽默但讽剌的短篇故事、一则笑话、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一声巨响、一个突如其来的改变(改变惯常的教课风格),甚至是极具煽动力量的缄默,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记住,当学生走进教室时,他们的注意力是分散在各处。重新抓回他们的注意力就是你的职责。上一堂课结束时,他们的注意力也许已经在你的掌握之中(这是你所期待的),但是从那时候到现在,他们的注意力早已分散各处。所以上课一开始就得先抓回他们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假如他们的心不在你身上,你永远也无法教导。所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的第一个必备条件。

 

注意力是相当奇妙的东西,它往往会立刻被最明显的刺激所吸引。因此,想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全力超越此刻正盘据他们内心的那个剌激。

 

学生进到教室时,注意力受刺激的程度往往很低,所以要想超越其实不难。假如你一直觉得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那是因为眼前的那个剌激强过你的,你还得再加点油。

 

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从原本吸引他们的刺激上「抓」回来,紧接着学生就会对你的东西产生好奇:「到底在搞什么把戏?」你把他们的眼睛、耳朵和心思意念重新定焦在你身上。在那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你拥有他们的注意力。然而,除非你能立刻进入第二个步骤,否则好景是不会常在。

 

〖 步骤二:引起好奇心 〗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稍纵即逝,所以必须赶紧进入一个更深邃、更有趣的刺激,以求吸引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力。第二个步骤是启动学生的好奇心,之后,他们对外在刺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或味觉——的依赖程度便大幅降低。耶稣用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激起那妇人的好奇心,直到她渴望老师能「再多告诉我一些!」

 

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住。(9)

 

请注意耶稣如何回答。他是否照你我所想的回答她:「嗯,我渴了,可是又没有器具可以把水打上来?」没有,他甚至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地继续他那刺激需要的步骤: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10)

 

设身处地站在那位妇人的角度。耶稣的回答想必己经引发她的好奇心:「他说的神的恩赐是什么?在哪里?如何才能取得呢?得花多少钱?还有,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说话那么有份量?「活水」又是什么玩意儿?」

 

千万别轻忽了耶稣教导学生的方法,也千万别忽略了他是如何用饵引发她的好奇心。事实上,耶稣不仅放下一个饵,而是一次放三个!你看出来了吗?

 

第一饵:神的恩赐「你若知道神的恩赐」

第二饵:他的身分「(你若知道)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

第三饵:活水「他必早给了你活水。」

 

耶稣晓不晓得她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呢?他是否故意刺激她的心灵开始思考?耶稣有经过事前的策划吗?如果是,那么他的方法对你有何启示?上一次你教课时,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或者是你干脆就直接开始上课?

 

直接上课无异就是把空无一物的鱼钩放进水里,学生对那空荡荡的鱼钩毫无兴趣。耶稣明白这一点,于是就决定一口气投下三个不同的饵。过程会不会太复杂?不会,他只说了短短一句话。会不会太浪费时间?也不会,不过才几秒钟的时间。为什么一次放三个不同的饵呢?因为不同的鱼喜欢不同的饵,所以聪明的老师一次不会只放一个饵。

 

那位妇人一共咬了几个饵呢?三个全咬,不过顺序完全颠倒:

 

第三饵:活水「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那里得活水呢?」(11)

 

第二饵:他的身份「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雅各还大吗?」(12)在希腊原文,这个问题的问法是期待耶稣会以否定句来回答。她无法想像居然有人比雅各还大。

 

第一饵:神的恩赐她接着就提到雅各所留给他们的礼物,「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其实她真正想问的是:「你刚刚说的恩赐到底是什么?难道比雅各留给我们的更好?」

 

这是耶稣教导的一个极为突出的例子。耶稣的知识、智慧以及他对学生的爱是无限量的,然而他还是相当谨慎、小心。他在她心里投下小石子,激起好奇的涟漪,以致于她不得不继续寻求——甚至是渴望——知道更多。

 

现在耶稣就利用她的好奇心,顺手推舟地引她进入一些更深邃的问题,而她也马上看出那些问题。

 

〖 步骤三:刺激需要的感觉 〗

目前为止,那位妇人的心尚未对准耶稣所欲教导的真正内容。耶稣晓得这一点,所以继续加强她里面需要的感觉。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上课内容是老师的责任。耶稣是如何做的呢?他「刺激她需要的感觉」,然后引领她「思考」更严肃的问题,直到她觉得「我要!」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13-14)

 

头两个步骤不过是在为第三个步骤铺路。老师必须将学生的好奇心衔接在会立即触动需要的问题上。耶稣晓得此时此刻水和口渴是这位学生最主要的思想,所以他由此着手。任何一种教导,最佳的起点就是让学生需要的感觉浮出水面。他们在想些什么、在感觉什么,就是我们最佳的登陆地点。

 

耶稣深知她最大的盼望,就是每天不必在日正当中时分外出打水。他所放下的两个饵——「永远不渴」和「成为泉源」——让她深深觉得「我要!」

 

你越接近学生早已存在的需要,就越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聪明的老师会仔细观察学生,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思定位在何处。课前课后,他们会刻意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注意他们的对话。成功的老师让自己和学生生活的每一根纤维交织在一起,然后直觉地去感受他们的需要。

 

引言必须很有技巧地把你的课衔接在他们的兴趣上面。你不必费心猜想如何提高学习兴起,只要想办法将自己溶入他们的兴起之中。在约翰福音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如何遵照这些步骤与尼哥底母对话。

 

了解了不必替学生制造兴趣——只需引发学生心底的兴趣,然后加以配合——让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记住,学生走进教室里的时候,心思意念往往是摆在某一样事情上。

 

下一个步骤是最具挑战性的。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你所预备的主题?

 

〖 步骤四:浮现真正需要 〗

耶稣的目的显然是希望和那位妇人分享罪得赦免的恩典,只不过她离明白自己的罪和对赦罪之恩的需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当她来到井边时,并没有深刻感受到自己绝望的光景和对救主的需求。

 

然而她的老师对她却了若指掌,因此得以继续这剌激需要的过程。耶稣一心一意想凸显她内心的需要,以致再度对她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而故意改变话题(是她心中的话题,不是耶稣!),对她说:

 

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16)

 

这和她口渴又有什么关系呢?毫无关系,但也可以说有绝对的关系。耶稣要使她的渴进入更深的层面,而不是单停留在感觉需要的层面上。现在来看看她怎么回答: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17-18)

 

耶稣并没有定她的罪,反倒是嘉许她的诚实。接着他就停下来,要看看那条鱼是否愿意继续下去。她当然愿意!不仅如此,自己还丢下了一些饵。她受到鼓舞,希望知道得更多:

 

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19-20)

 

她想要多知道关于敬拜神的事,于是就间接的要求耶稣再说下去。耶稣先前引导她看到自己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需要终于浮出了水面。到此,刺激需要的过程进入最高潮,学生能强烈感受到「这就是我要的!」

 

〖 步骤五:满足真正的需要 〗

唯有当学生触及自己真正需要时,你才可以用「内容」来「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看到班上学生因为感受真正的需要而学习欲望大增,这时候你还需要处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问题吗?你还需要和他们那漠不关心的态度奋战吗?

 

根本不需要!因为这时候学生的心情一定相当激动:「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我真正需要的!」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25-26)

 

耶稣一直保留问题的答案,直到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老师若是能依循此一模式,教学效果必定大增。我们应该在学生里面放下一个渴慕的心,而不是单刀直入进入上课内容。可惜,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没有必要把上课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假如刺激需要是狼费时间,那为什么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主会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呢?在此个案中,耶稣用来刺激学生需要的时间,远超过教课的时间。为此,他树立了一个与当代教导与传道工作截然不同的模范。他视刺激需要为上课的主要部分,而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刺激需要就是在鱼钩上放饵——钓鱼的第一个步骤。

 

我们现在要倒退几步,回顾耶稣刚刚所做的。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他的心态如何?从他的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是满足需要和有效教导的必然因素吗?

 

首先,请注意耶稣是在「她所在之处」和她相遇。他坐在井旁,妇人走了过来,他就开口向她要水喝。耶稣用很自然的方法,在她所熟悉的环境里,藉一个她感兴趣的话题与她产生接触。这就是需要的第一个层面: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行为法则下手。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就必须主动在他们的地盘上和他们接触。

 

其次,主担负起引起她注意和刺激她需要的责任。谈话进行当中,她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但耶稣明显是引发她学习动机的主要媒介。从他的问话和回答当中,耶稣显然早已看出他们二人的相遇不是偶然的交会。这是需要的第二个层面:老师必须担负起指明学生需要的责任。

 

满足需要绝不可能是意外的产物。假如耶稣不觉得有责任指出她的需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她带着需要来,再带着需要离去。同样的,假如我们不承担这个责任,学生也许依旧懵懵懂懂。

 

紧接着我们来到需要观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步骤。耶稣提到她的丈夫时,大可轻而易举就把她的过去一五一十地讲出来,然后让她精神为之崩溃。可是耶稣没有这么做。他用很温柔、仁慈的语气和她谈论这件事情。这就是需要的第三个层面:以温柔、体恤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需要。

 

耶稣晓得要让真正的需要浮出水面并不容易,等到终於浮现出来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感伤、一些情感上的伤痛。就像一个小男孩在跌伤了手肘后哭着跑向母亲怀中。他需要妈妈将伤口清理干净,但是等到妈妈一碰到伤口,他马上将手伸回去。妈妈为了满足小男孩的需要,动作就必须很温柔,能够体恤他的疼痛。

 

任何时候当你开始指出学生真正的、触及心灵的需要时,一定会发现一些很敏感、很脆弱的伤口。若是你想满足他们的需要,务必得分外温柔、小心。

 

等到你这方面的技巧越来越纯熟,你就会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事实上,他们甚至会成群结队地跳到你的船上来呢!

 

至于你,也就不用感叹让大鱼给溜走了。

 

上一篇:〖 需要的模式 〗
下一篇:〖 需要的原理〗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