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琪.梅芝小传
Ellen Mary Mylod, OSU 撰
有些圣人因其一生充满奇事,他们很容易让人广为传颂。如圣本笃因他的会规,奥斯定因他的悔改,圣方济澈底的神贫,大德兰的神秘经验与著作。而安琪.梅芝呢?
人们对她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描绘,好像她一生没有什么特色。可是,根据一位富商思定.迦洛后来的做证,当1540 年1月27日她结束了这样平凡俭朴的一生后,卅天之久在碧夏市圣阿法教堂内,几乎全城的人都前来向她的遗体致敬。的确, 她从未给我们留下任何传奇性的事迹,但是她的人格与慈爱精神却深入人们心中。而她所创立的一个小小妇女团体─圣吴苏乐会(Company of St. Ursula),在她逝世四、五百年后竟然扩展至全世界。
少女安琪
对安琪出生的日期,史籍从未提供清楚的记载,我们仅知大约在公元1470~1475年间,她出生于碧夏市(Brescia)岱森农镇卡斯提洛一间不算大的屋子内,父亲若望.梅芝是一位技工,母亲出身毕安哥西望族,弟兄姊妹至少四人,安琪幼年时,全家迁往市郊果拉斯(Le Grezze)。
安琪的童年是在果拉斯农舍中度过,梅芝一家到果拉斯之初,并没有被邻人们接受,因为不太清楚当地农村社会中许多繁琐的传统及法律,所以常遭邻人控告,如:不小心采折了他们的树木,或羊儿越界吃草等等,孩子们也常因触犯这些规矩被罚款,许多年后,若望一家才真正被接纳为村内的一份子。
安琪早年的生活,我们知道得很少,只有一些她向几位好友叙述的事而已。她曾分担一般妇女的工作,如提水、打扫、煮饭、烘面包、洗衣等。除了家中父母的教导外,安琪与其他兄弟姊妹并未接受正规教育,但是父亲常从家中珍藏的书籍中,为他们选读一些圣人传记。安琪的生活沉浸在祈祷、操持家务、教会敬礼以及阅读里。
这段时期安琪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然而她逝世不久之后, 就有一些奇异的故事开始流传。有人说当少女安琪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美貌时,曾故意用煤炭洗坏她漂亮的金发,以免陷入虚荣的陷阱,或成为提亲的对象;又有人说她曾与一位小弟弟( 或妹妹)离家出走,模仿早期基督徒为爱天主往旷野中隐居修行。
这些中古时期的传说,是时代性的产物,当时人们惯常将圣德与奇迹异能划上等号,而如今我们可以超越这些,直接体悟安琪简朴单纯的圣德。
当安琪年少时,失去了她最亲爱的姊姊与同伴,她每天恳切祈祷,只为求知姊姊是否已在天堂。某天的中午休息时刻, 她独自坐在田中,看到一个异像,那是一种超自然的启示,指引圣人们该走的路,安琪看到─天开了!一队光辉的天使与贞女,正在两两并肩前行,天使们奏乐,贞女们歌唱,那首歌给安琪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事后仍记得怎样唱。当这队伍经过她身旁时她认出其中一位是她才逝世的姊姊,队伍停下来,姊姊站在她身前,然后望着遥远的前方,告诉安琪说:「天主希望你创立一个献身贞女的团体」。当时安琪回答:「靠天主的恩宠我会创办一个献身贞女的团体」。这个经验成为安琪一生神修生活的方向,年轻、被保护的她,从未怀疑过这个异像定会实现。虽不理解,仍然坚信着,这就是安琪的信德。这工程的巨大,或她个人的无知都吓不倒她,她可能感到敬畏,但从不退缩,这就是她的个性。
方济第三会
尔后,若望.梅芝及他的妻子陆续地离开人间,双亲的逝世,使果拉斯的家解体,安琪顿成孤女,被送往邻地沙洛镇舅父家中。
在这几年中她加入了方济第三会,这个组织是方济本人的构想,为协助教友们进一步为教会服务。身为第三会会员, 安琪的生活有了规范,她得遵守会规,有祈祷的本份,遵守衣着的标准;同时也享有权利,例如能常领圣体(普通教友不能),以及与其他第三会会员相互切磋的机会。无疑地,她的圣召因之更形巩固,对于自己方济第三会的身份,她看得极为认真,甚至在她创会以后仍继续自称「第三会会员安琪姊妹」。
公元1516年安琪四十岁左右,因为方济第三会长上的指示,她往碧夏市去安慰一位方济大家庭的成员─加大利纳.潘亭欧拉,她刚失去她的丈夫与三个孩子。
安琪来到的碧夏市,曾是蓬勃充满活力的地方,十四年前,市民曾群起反抗统治他们的法国势力,不幸失败。军队在失控下滥杀无辜,奸淫抢掠,死伤成千累万。史家记载着无数教堂与公共建筑被掠夺一空,私人及公共资源也因此被破坏殆尽。当时,许多神职人员离职,或过着不道德的生活,大修院或隐修院变成知识贫乏,生活散漫的地方。
安琪,这位来自乡村的娴静女子,第一次面对战争的破坏,以及更严重的,因缺乏道德所导致的更深层的破坏。
那里的惨状令她震惊,但未使她退却,反之,更加强了她服务的志愿。她心甘情愿地留在这残破的城市,彰显她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活力。也许就在这时期,她得面对超人的使命时, 才更深切体会到天主是一切力量与行动之本,后来她写给跟随她的女儿们时曾说:
「如果对这项特殊任务的要求,你们感到能力不足,或不知该怎样恰当地去应付,不要气馁,要怀着希望坚信天主,因为祂必会在一切事上协助你们……,要振作自己,采取行动,有信心,有希望,努力以赴,全心向祂呼喊,那么毫无怀疑的,你们要看到奇事,只要在一切事上,你们寻求的是祂至尊无上的光荣及人灵的益处」。
不久之后,安琪已能把握状况,不仅照顾潘亭欧拉一家, 还扶持更多其他人的需要。
在潘亭欧拉家中,安琪认识了在她一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三位人物,加大利纳的侄子业乐.潘亭欧拉( Girolamo Paten- gola),和他的朋友思定.迦洛(Agostino Gallo ),以及事业飞黄腾达的商人安东尼.罗马诺(Antonio Romano )。透过他们,安琪在碧夏市的使徒工作有了雏型。在短短几年中,安琪周遭已有群青年男女从事看护病人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此外,他(她)们设法找地方来安顿可怜无依的孩子, 他们是贫穷腐败的碧夏市中最悲惨的一群。
自从安琪见到异象以来,已过了廿五个年头,当时天主曾指示她去创办一个年轻女子的团体,而迄今她尚未起步,是什么原因呢?是缺少冒险的勇气吗?或为应付每日急需以致无暇计划未来?亦或她已忘去年轻时代的梦想?事实决非如此,安琪与天主间默契很深,当天主的时刻来到时,她不会不清楚, 只是,时刻尚未来到,所以她耐心的祈祷行善。也许此时安琪的心情正如百年后,她著名的弟子玛丽.闺雅(Marie Guyart), 描述自己在相似状况下的心情一般:「祂有祂的时间表,我们这位天主」。
安琪在潘亭欧拉家停留不久,然后她接受安东尼罗马诺的邀请,迁往他住于碧夏市中心的居所,从罗马诺处我们得之一些安琪日常生活细节,与刻苦功夫,他曾作证说,她三餐吃的很少,不吃肉,不喝酒,睡眠也不多,祈祷占了她夜晚大部分的时间,白日则看到她不停地为人服务。思定.迦洛曾写说:
「可敬的母亲多年来,最好说她一生在世,曾是许多人的支柱,他们来找她,有的需要改善生活,有的心怀悲伤,有的需立遗嘱,有的待决定终身大事,或为儿女安排婚姻,许多人来征求她的意见,各自有各自的需要」。
她运用她的智慧为那些因种种困惑而寻求她的人,给予适当的劝告,并依照他们的需要,提供恰当的协助。因此,她的住处常是人来人往,在这里她住了十四年之久,同时,等待上主的时刻,以开始她创会的工作。
朝圣之旅
她在碧夏市的生活步调因着出门朝圣有所改变。安琪去过的地方包括曼都阿(Mantua),在瓦瑞洛(Varallo)的新耶路撒冷及罗马,当然,最重要的是1524年她和安东尼.罗马诺伴同往圣地的朝圣之旅。
那次朝圣由方济各会士领导,在耶稣圣体庆节的第二天自威尼斯启程,一路平安无事,直到他们在坎地亚Candia(今日克里特岛)泊船。在那里,安琪不可思议地突然失去部分视觉,她得一步一步地被人牵着走。虽然如此,她仍未考虑过放弃朝圣的目的。这奇怪的失明一直继续到她离开圣地之后才消失,和它出现时同样地不可思议。
安琪逝世后,安东尼.罗马诺的证言中说到这件事:
「她自己告诉我,当他们由一处圣地带她往另一处去的时候,她用灵魂的目光默视每个地方,好似她用肉眼看到一般」。
也许天主愿意她知道,虽然她肉眼无法驱散黑暗,祂仍会启示给她,祂要她看到的一切。
返回碧夏市不久后,安琪又再度踏上朝圣之途,这次是去罗马庆祝禧年,在那里,她曾与教宗克肋孟七世单独会面。他曾风闻安琪的圣德与善工,因此要求她留在罗马参与慈善中心的工作。令人惊奇的是,一向与教会长上非常合作的安琪,却婉拒了教宗,因为天主曾清楚地表明祂希望她完成事业是在碧夏市。
碧夏市的平静日子很快地就被扰乱了,一年多以后,查理五世的军队冲陷罗马城门,于1527年洗掠全城。不久,碧夏市亦告危急,许多人逃往乡下避难,在友人思定.迦洛、业乐. 潘亭欧拉的保护下,安琪迁往克里孟那(Cremona),等候战争结束。
在克里孟那时,安琪突患重病,几乎已回天乏术,潘亭欧拉因而为她撰写了墓志铭一则,并且天真地朗诵给躺卧病榻的安琪听,「欢乐吧,母亲!」他说,「明天我们就会把这安放在您的墓上」。安琪感到如此深的喜乐,竟坐起来谈论起蒙召者在天上的福乐,约半个时辰之久,这喜乐治愈了她,她竟康复了。不久后,我们又看到她开始另一次朝圣,这次是往瓦瑞洛(Varallo)去,那里模拟圣地修建了新耶路撒冷朝圣地,为方便那些无法去圣地的信徒。
1530年,安琪回到碧夏市,身材弱小的她这时看起来更为孱弱,虽说精神上她仍活力充沛,但体力已不如前,容易疲惫,再过几年她即将迈入花甲之年。那指示过她的异象,要她创立一个贞女献身团体的,在四十余年之后,催迫她开始积极布署起来。
首先,她由思定.迦洛舒适的住宅迁往附近一所教堂旁的小屋中,1532年时已有一小群年轻女子与寡妇聚集在她那里。是年八月她再次去瓦瑞洛朝圣,这是她最后一次的旅程,从此,她将全心全力投入创会的工作。
创会 献身贞女的团体
天主用了什么奇妙的记号让她明白时刻终于到了,我们无法得知,也许根本没有什么记号,而是安琪在内心深处敏感到圣神的推动。后来,在给会中最高领导妇女的遗训里,她写道:「要跟随爱德与圣神的启示与建议」。现在经过多年在祈祷与服务中与圣神的唱随,安琪毫不迟疑地迈步向前,完成她的使命,她的秘书加播.哥萨诺事后写说:
「如果没有吾主基督在她心中清楚之指示,呼唤催促她,或甚而温和地强迫她负起创会的工作,她决不会开始」。
安琪很清楚知道她该做什么,她不仅要把一群热心慈善工作的妇女组织起来,她的团体除了外在的使徒工作之外,更当有内在的活力,她们应该是祈祷,有德行的女子,遵守简单的会规,有神师之领导,交流与鼓励。她们不像一般修会会士得发圣愿,也没有修院,安琪的女儿们继续住在自己家中,也可以与两、三位会员同住。她们的〈会规〉简明有启发性,而不繁杂,论及守斋、祈祷、圣事的功效,解释服从、贞洁、神贫的美德。勉励会员们在自己的生活状况中活出它的精神。
透过这简单的原始会规,安琪为日后使徒型的献身修会团体开创一条新路,让献身的女性得以在教会中扮演新的角色, 正如加播.哥萨诺,她的好友与秘书,作证时所说的:「她受圣神灵感的推动,由心中孕育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安琪对当时代大环境的清楚掌握,多植基于实际生活中,会规最后一章论行政管理表示十分明显。因为她聚集的贞女们大多年轻缺乏经验,她们无论在神修生活或有关世俗的事务上都需要细心的照顾。为此,她要四位最有能力的会员,做「神修上的导师」,有责任每两周到姊妹们家中去访问一次,或依需要而加强,给予她们勉励或协助她们解决困难;除此之外,四位谨慎受尊重的寡妇应当作母亲,关心她们的一切福利。不但如此, 还应选出四位有经验有深厚德行的男士做父亲,照顾团体的日常所需。这个管理模式,如此有创意,且又如此地配合了这团体的宗旨与结构,充分证实了安琪的智慧与神恩。
她的团体,她一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1535年11月25日安琪集合了她的同伴(共二十八位),在邻近圣阿法教堂的一间祈祷内,新的团体在很简单的礼节中诞生了。正如安琪一生那样朴实无华,会员们先参与弥撒,然后鱼贯地在团体登录簿上签名,隆重地表示她的忠信。自此,这团体正式取名「圣吴苏乐会」,圣吴苏乐是位殉道贞女,被当时代尊为青年人的主保。
仁爱为怀 与时俱变
在六十岁的高龄,安琪终于落实了她青年时代的梦想,自从克里孟那一场大病后,安琪愈形瘦弱,她自知为培育稳固这小团体的时日已不多了,事实上,她仅再活了五年。这段日子她完成了两个文件─〈劝言〉与〈遗训〉,留给那些在她离世后将领导这团体的人们,如同前述〈会规〉一般,文件简洁有力,充满智慧,常引用福音。
安琪从未刻意去规范会员生活的细节。她们服务教会的方式,或神修上细微规定,会随时代而改变。她知道,她的团体如欲保持活力,必得适度变迁。但有一项原则是重要得牢记遵守的,这原则曾引领她的一生─即遵从圣神在各种境况中的指引。她也警诫团体领袖们总不可忽视的危险─新的时尚与趋势会吸引会员离开福音的真理,或因团体内的不和引致的破坏与不安,以及由世俗事务中寻求满足的欲望。领袖们应当仁慈为怀,不可用权威当武器,且要明了自己不配担当领袖的重任。在她的「遗训」里也强调同一个重点,是写给四位担当母亲责任的寡妇们,她说:
「可否请你们尝试用慈爱去照顾她们,用温和仁慈的手,不要高压或疾言厉色,要常怀仁爱」。
她从未低估她们生命中会遇到的困难,但坚信任何试探决不会超出她们的能力,只要她们知道往哪里寻求力量:
「如果对这项特殊任务的要求,你们感到能力不足, 或不知该怎么恰当地去应付,要怀着希望,坚信天主必会在一切事上协助你们」。
她又说:「让你们求助第一个去处,总是在耶稣基督的脚前」。
1540年1月安琪知道自己死期已近,她用动人的话向她们保证,死亡不会隔离她与她所爱的团体,她会比在世时更接近她们。最后,满怀信心,她热情地写道「我说的每个诺言都会圆满实现」。27日,安琪于阿法教堂旁边,她居住的小屋内安逝,没有惊人的痛苦或异像,那是一个平凡简单的离去,正是她一生平静安祥,信实到底地写照。
碧夏市当时的日志明白地表达了人们对她圣德的景仰,「有关安琪姊妹:1540年1月27日,碧夏市岱森农梅芝家的女儿逝世,享年约六十五至七十岁,是一个中等身材极为瘦小的妇女,身着灰色服装,该月28日下午四时,她的遗体被安放在圣阿法教堂─我亲自目睹─那隆重的仪式与围绕着的人群,好似一位王侯的葬礼,因为安琪姆姆、姊妹曾教导过远近许多人有关至高天主的道理,她受每个人爱戴」。
安琪逝世后数年内,她的团体迅速扩展,最初仅在碧夏市区,后来,也在别的意大利城市内,特别是在热心的总主教查理巴禄茂领导的米兰。自创会后不到一百年间,安琪的团体已扩展到法国、德国,不久后,比利时、荷兰、瑞士也都有吴苏乐会的出现。1639年,第一位吴苏乐会传教士,玛丽闺雅,号称道成人身的玛丽(Blessed Marie of the Incarnation),由法国出发往加拿大魁北克去开办学校。十九世纪这股传教热火曾遍及北美洲及南美洲若干国家。廿世纪初,吴苏乐会修女们的冒险精神延伸的更远,在中国、日本、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喀麦隆及其他非洲地区建立学校、孤儿院及诊所。
虽然,安琪不曾预料到这粒芥子的成长,无形中,她却已为它留下空间。在〈劝言〉中她说:
「假如,按照时代的需要与变迁,有必要制定新规或做任何变更,不妨征求可靠的意见后,慎重为之」。
自从1535年第一个11月25日的早晨,第一批奉献的会员在安琪准备的登录簿上签名后,时代与环境已历经巨变,整个世界已向她们展开。为了因应这扩展,新的会规、准则必然不可缺少。许多团体已由原先单纯的家庭模式,过渡到正式有禁地规定的修院,宣发隆重愿(Solemn Vows)代替了原来简单的誓言(Promise),使徒工作有了固定型态,以适应禁地的规定。但是主要外向的动力从未丧失,为最有需要的人传播福音仍是安琪后人冲刺的目标。极少第三世界的国家还没有吴苏乐会的团体,有些地方虽因为政府的压制使得公开传扬福音无法进行, 吴苏乐会修女们仍设法以忠实于信仰的临在为基督作证。
终其一生,安琪在需要她的地方工作,在提供给她生活的地方居住,恒心热诚祈祷,从未间断。她选择了圣神启示她的道路,她认为当服从圣神在我们心中赐给的教导与灵感,我们的良心愈清无玷,也愈能清楚分辨祂的声音,耶稣说,圣神将教导我们一切真理。长年的神修生活和人世的磨练,使她具有吸引人的神恩、超人的智慧。凡家中有丧亡之痛者,或有待立遗嘱者,或有个未嫁的女儿等,他们愿意向她倾诉,安琪也都能给他们劝告。她所创立的吴苏乐修会,以圣化自己、家庭, 转移社会风气为己任,安琪的理想,后来遍布世界各地,更致力于青少年及儿童的工作,本着天主教的教育宗旨,造福社会。
几百年来,安琪自己对她许下的诺言是忠实的。她逝世前不久曾这样说:「我自己会在你们中间,为你们祈祷」。她进一步又说,不仅对她们同时代的人,还有日后可能参加她团体的人:「要坚信不疑,这会规经祂亲手种植,直到世界末日,祂也不会放弃本会,因为,既然是祂先栽种了, 又有谁能拔除呢?要相信,不要怀疑,坚信一切必将如是,我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些全心留意它的人是有福的」。
那些全心投入这份使命的人是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