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前祷 早上静默与祈祷的时间以重新在圣堂集合收尾。那时差不多是上午九点,也就是太阳升起后的第三时辰,因此前辈们称此短祷为午前祷(或译为:第三时辰短祷) ,旨在使隐修士的一整天都身处天主的临在之下。 短祷时除了赞歌及一小段《圣经》宣读以外,《圣咏》也是其重要内容。每次集合所作的短祷都有教会传统所赋予的象征性意义,例如第三时辰让人立刻想到第一次圣神降临于宗徒们身上的时刻。 午时祷及午后祷 日出后的第六时辰,人称sexte,隐修士们再度聚集在圣堂里。他们先唱《圣咏》然后聆听一小段《圣经》,最后以祈祷结束。他们在午时祷(第六时辰)所追念的是基督的被钉十字架。「从第六时辰起,直到第九时辰,遍地都是黑暗了」。在日正当中之时,世界之光基督就这样在忍受十字架的苦痛;普世大地顿时陷入一片黑暗,直到第九时辰。根据福音记载:「约莫第九时辰,耶稣大声喊说:『厄罗依、厄罗依,肋玛撒巴黑塔尼!』天主圣子死在十字架上。因此教会每天在下午三时左右纪念耶稣圣死,此时的集祷称为None ,即午后祷(第九时辰祈祷)。 时至今日,隐修院每日数次短祷的传统,有的修会的则加以修改,以调适祈祷与工作的时间。在一天内时时以短祷默念基督奥迹,确实使人获益匪浅,能使人时时回归到天主圣父的喜悦之中,深深融入天主圣子在世的经历之内。 在这些短祷中常用的《圣咏》就是「登圣殿歌」,即《圣咏》第一二O 首到一三九首。这些都是犹太人每年在大节庆日前往耶路撒冷朝圣时所唱的传统诗篇。在旅程的最后阶段,就是登上圣殿石阶(因此称之为「登圣殷歌」)时,他们就德地高唱这些圣咏。 因此,隐修士们在用心做一天的各时辰短祷时,都把自己的努力,结合这些特选圣咏的内容,登上寻求天主的石阶: 「我喜欢,因为有人向我说: 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 耶路撒冷!我们的双足 已站立在你的门口。 各支派,上主的各支派都齐集在那里, 按照以色列的法律称颂上主的圣名」。 圣体圣事 圣体圣事即弥撒,是隐修生活一天的中心,也是其活力的来源。每一隐修院的弥撒时间都不尽相同。 隐修士们以前不是每天都有弥撒,因为最初进隐修院的人,不必一定要受神职作神父,因此很少有平日弥撒。 在第四世纪时,最早的埃及隐修士们习惯于在主日齐众举行弥撒,他们选择旷野里各人居住小屋的中心点,共献圣祭。主日的聚会给他们互相见面的机会,增进彼此友爱共融,也可以向前辈请教灵修问题,或共同商量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领受圣体圣宠。 圣体圣事的意义要从教会礼仪深植于犹太传统的事实来看,才能更明白基督在祝圣饼酒时要给予此圣事的含意。 饼与酒本来就含意深远,而饼更与犹太节日有直接的关系:就是春天的无酵饼节(或逾越节)及五旬节,那是在农作物收成圆满结束后,对上主献上发酵饼。这两个节日所纪念的是以色列历史中的出埃及,以及在西奈山上蒙天主所颁发的十诫。 酒的意义在于纪念采收葡萄节或帐棚节。帐棚使人首先想到搭建在葡萄园里的棚子,然后联想到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民在旷野里所搭建的帐棚,最后是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本是天主在祂子民中间的大帐棚。 在祝圣饼酒时,这三个节日的祭献都包括在内,同时也概括了犹太传统及基督信仰的全部启示:人类得到了解救,天主赐下了新的律法(圣神),以及教会在世聚合天主的子民。 尚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就是逾越节的羔羊。宰杀羔羊祭献上主,是游牧民族春天必行的礼仪,旨在求神护佑初生的小羊。耶稣以新逾越节羔羊的身分来到人世间,祂处处散播天主的爱,以毫无保留的自我奉献承行了天父的旨意,而使天主对人类的爱得以在人间展现,万民因而深蒙护佑。 耶稣在最后晚餐时用了以下祝圣的关键语: 「这是我舍弃的身体,这是我倾流的鲜血。」 这些都是犹太人节日用餐中的礼仪用语。这些祝祷语于是用来作为弥撒中心部分祝圣饼酒祷文的基础。基督这样就把祂死亡与复活的奥迹置于这传统的中心,作为天主启示的纲要。 天主是进行中的爱的关系,就是在父与于共同之爱——即圣神——中,圣父把自己不断交付给圣子,圣子也把自己不断交付给圣父,以使全人类都得以分享天主的生命。 隐修士的全部生活都隐含着圣体的内涵。弥撒使他们得以进入崭新的生命之内。圣体的圣宠远远超过各人自身及共同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与阻碍。 在欧洲目前大多数的隐修院都有每日弥撒。然而,尤其是在女隐修院里,由于神父日益缺乏,每日弥撒将愈来愈困难。不过修道生活仍然是以圣体为中心的。其实整个圣言礼仪也同样有圣体圣事的精神:人以歌唱圣言回应天主所赐下的圣言。一天多次的集体祈祷也的确是各人在接受祂赐下的圣言,而隐修士的整个生活也应充满圣体精神: 就是接受天主爱的生命,并将其与人分享,直到把自己完全奉献出来。因此,圣体既然是一切基督徒生命的泉源和顶峰,在隐修士的圣召里也占有其核心地位。 ☆☆ ☆ ☆☆ ☆ ☆☆ ☆ ☆☆ ☆ 隐修士们现在已准备妥当来迎战新的一天: 因为自太阳升起,他们已献出许多时间用来祈祷——即使有人因职责所在而不得不缺席,现在该是投入工作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