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的章句):“你若果然能全心轻视自己,自然能享人世丰盛的平安(咏:37:11)。”(B.3:C.25)。 问:一个人如何才能全心轻视自己呢? 答:要通过三个步骤,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一)、首先,我们必须彻底忘却个人的利益,完全不关心自己的一切,不顾自己的自尊私爱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当人们攻击、诽谤、或侮辱我们的时候,若这只影响到我们个人的声望和荣誉,则泰然处之,若无其事,完全无动于衷;如果心中略有反感而激动,便应当立即自我克制,坦然自若地看破放下一切。这就是要我们彻底鄙视自己;只有那些恃才傲物的人,自命不凡,见自己的名誉地位、或行为功劳被人抨击时,才会惊讶不已,心里愤愤不平。的确,如果我们相信他们所说的理由:他们并非因受人侮辱冒犯而感到气愤,只觉得这种错误的诽谤,他们必须加以解释,务要澄清事实!此外,为了启发别人,避免立下坏榜样,因此他们必须为自己辩护,让人们知道事情的真相。 其实,这全是爱慕虚荣者,漏洞百出的借口,他们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骄傲私爱心。倘若他们真正彻底轻视自己,将一切交托在天主手中,则必定心如止水,对于别人的诬蔑诽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笑置之。如果有任何窃窃私语,或流言蜚语,触动他们的心灵,就应当立刻克制治死它,用这样的心语鼓励自己说:“我绝不会向自己的烦躁屈服,让全世界都批评我吧,我对他们的蔑视辱骂,如同对他们的歌颂赞美一样,丝毫不在乎!”尽管如此,虽然他们完全不在意这一切,但他们的心灵难免或多或少已经受到影响,荡起了圈圈涟漪。 其实,最直截了当、最稳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遭遇这种事情时,务要立刻将这种思想驱除出脑海,把自己的满腔愤怒奉献给十字架上的基督,让心灵真正憩息在十字架上。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得到心灵的平安宁静,这是世俗中人辛辛苦苦、竭尽全力都永远无法得到的;我们在这安全的避难所,与世无争,完全摆脱对个人利益的忧虑,甘愿放弃世人都认为该有的,反驳他人的诽谤,维护个人声誉,要求满全公义的权力;这往往是世上那些所谓的哲学家,却不是好基督徒,所认为理所当然的;然而,这却是我们的救主基督所严格禁止的,祂教诲我们说:“有人向你请求,你就给他。有人拿了你的财物,不要追讨回来!”(路:6:30)。 主耶稣基督真正的朋友、完美的学生、忠心耿耿的门徒,必定亦步亦趋地效仿祂那良善心谦的神圣典范,绝不会为他们的权利抱怨;因为他们深刻明白,若非基督放弃了祂所有的权利,心甘情愿受苦受难,他们就得不到救恩。我们这样的行为,同样是谦卑而尊贵的,是祂所喜悦的;因为祂要我们一心只挚爱祂,只珍惜祂的情谊,唯独寻求祂的光荣,要我们学习圣保禄宗徒的榜样,“为了祂,我愿舍弃一切,并视一切如粪土;只为得到基督。”(斐:3:8)。我们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平安宁静,而丰盛温馨的平安是迈向彻底全心轻视自己的第一步。 (二)、要彻底轻视自己的第二步就是:受到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冒犯时,我们绝对不要感到愤怒;受人贬抑批评时,也绝不要抱怨;反而要衷心欢迎屈辱,自愿屈服顺从他人,总是甘居最卑下的位置;情愿受人傲慢无礼对待,却不愿受人尊敬推崇;认为自己在天主的眼中,犹如地上的小虫子(咏:22:7),而在世人的眼中,是最卑贱的人,甚至“被视为世上的垃圾,人间的渣滓”(格前:4:13);时时刻刻都热爱十字架的耻辱,从中得到无限的喜悦,视之为我们的无上珍宝。 我们更要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毫无功德可言,又热切渴望步武我们救主的芳踪,学祂那样追求并热爱羞辱,因此激励我们彻底鄙视自己。我们的作者说得好:“要自我谦卑,尽心尽力贬抑自己,屈服在众人脚下!”而且,“你该勇敢地克制自己,心里不存一丝骄傲;又该看自己至微至贱,俯伏在地,甘受众人的践踏,如同路上的尘土一样(咏:18:43)。”(B.3:C.13)。谁能够如此憩息在自己的虚无中,将享受到无法形容的心灵平安;因为当天主看到一个灵魂,在祂面前谦卑自下,祂就特别喜爱探望她,与她亲密无间地默契交谈;而纯洁的她,没有任何尘世的污垢,阻碍她与天主的结合共融;因为她彻底忘我,全心全意全灵只想讨祂的欢心。 另一方面,雄心勃勃的人们,则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要在世上炫耀他们的荣耀财富;因此,他们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畏惧任何的流言蜚語,永远不会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他们对天主不满意,一心一意只热切渴望得到世人的尊敬和崇拜。然而,天主却特别乐于重重打击他们,令他们最终遭受挫折,甚至身败名裂!“因为天主排斥骄傲的人,赐恩宠给谦逊的人。”(伯前:5:5)。 那些谦卑的心灵,唯独寻找天主,则随时随地都见到祂。天主一旦向她们彰显,就会将祂的平安倾注给她们,让她们分享祂的神性喜悦。尽管祂是无限的尊贵崇高,而祂最高兴的,就是纡尊降贵,去俯就那些在祂面前谦卑自抑的灵魂。当年就是这种情怀,使荣福童贞圣母玛利亚说:“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路:1:48)。达味圣王说:“上主虽然尊高无比,但仍垂顾卑微的人;至于骄傲的人,祂却从远处就认出他们。”(咏:138:6)。因此,没有比谦卑自下,更讨天主欢心,更堪当承受祂的恩赐。人类浩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君王,也因为深刻领悟了这个真理,看破红尘,出家修道,过这种世人认为贫困下贱,极端受人鄙视的生活。 然而,却有许多修道之人,充满了世俗的思想,厌倦服从听命的生活,朝思暮想着晋升高位!一直梦想攀登教会内的高职位,他们满脑子都是会长或主教等尊高的圣职。如果他们有亲朋好友,则千方百计欲通过他们的帮助,来获得梦寐以求的圣职。至于那些效法圣安博(St. Ambrose)、圣玛尔定(St. Martin)等圣者修行的人,则截然不同;他们自我克制,更明智谦下,反而逃避名誉地位,犹如洪水猛兽;或者至少等到天主的圣召,即使那时迫不得已,责无旁贷而接受重任,他们还是渴望早日能推卸责任,放弃高位,韬光晦迹,安心修道。 这样的真正修道人士,在教会的历史上,确实十分罕见!譬如约两百年前,有位德国的神父,从修院中被提拔当主教,然后擢升为红衣主教。这位圣德卓越的神父,是如此的谦卑,临终时深深感叹说,他终生感到最悲哀遗憾的事,就是他不得不离开他的修院;他觉得自己若能轮职负责修院的厨房工作,比后来提升到世上最荣誉的高位,对他的修行更有益处!这位神父的圣洁典范,对于那些热衷于功名富贵,不甘愿安于贫贱卑微的人,不啻是当头棒喝,振聋发聩!此外,那些急于求得眼前名利的人,即使他们的投机钻营成功,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野心欲望,我们知道他们最终依旧得不到心灵的平安,还不如他们昔日在修院隐居与天主共融时,那么称心如意!需知,唯有那些能使一个人在临终时,感到欣慰喜悦的事情,才能使他生前生活得幸福快乐。 (三)、我们想真正全心轻视自己,最后的步骤就是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St. Ignatius)极力向他的修士们所推荐的方法:受到人们诽谤或造谣中伤时,不要感到不幸悲哀,应当像世人获得荣誉地位时,那么兴奋喜悦。的确,这些都是来自天上的特殊恩宠,因为我们的天主就是要通过十字架的羞辱,才能使我们越来越肖似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需知,祂“背负了十字架,不怕受屈辱,如今坐在天主宝座的右边。”(希:12:2)。 我们务要有这种心境,学习如何自我贬抑,真正轻视自己。当我们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被人们鄙视为一无是处的废物,或无缘无故遭受谴责,成为众矢之的,或成为受人怜悯的可怜之人;陷入这种屈辱的不幸困境中时,我们应当因挚爱救主,有幸能分担祂的苦难,而感到更欣慰喜悦。谁能够对这一切心平气和地默默忍受,因自己更相似十字架苦难中的主耶稣,而感到心满意足;她显然已经达到灵修自我弃绝的最高境界。圣依纳爵于是认为这就是谦卑之德最崇高的程度,更特别向他的修士们指出,这是无数天主恩宠的根源。事实上,所有达到这种境界的灵魂,从中都获得无穷无尽的恩典。正如作者所说的:“丰盛的平安(咏:72:7)”就是她们的赏报(B.3:C.25),因为天主会向她们倾注浩瀚的恩宠洪流,令她们享受神魂超拔的灵性喜悦。 有些人或许认为,圣依纳爵仅仅想给我们一点,有关英勇谦卑之德的概念罢了;其实,他自己非常清楚,这种美德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承认这确是登峰造极的完美圆满圣德,但却觉得若没有天主特殊的恩宠佑助,仅仅热切渴望是无济于事的。我们也必须承认,能够以耻辱为光荣而且感到欣喜的心灵,的确有非常崇高的品德;然而,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只要我们虔诚恳切地渴望,而且在祈祷中坚持不懈地向天主祈求,在自我良心省察时,特别作为我们反省的主题,自然有所收获。我们所有的修行人,都必须以沉重的牺牲代价,才能购得《福音》所强调的这无价珍宝。要获得这项美德,我们只需严肃深入地默想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基督,以祂神圣的模范来雕塑我们的心灵,在圣爱中与祂亲密无间地结合共融。 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我们专心致志地努力奋斗,就会逐渐一步一步地,攀登上述美德的巅峰;最终,我们除了珍惜耻辱蔑视之外,完全死于自我和整个世界,超尘出俗,浑然忘我;我们因此挣脱了所有人性的枷锁缠缚,与基督一起葬身在天主内!于是,我们可以说已经拥有了天国的钥匙,那里珍贵的宝藏垂手可得了,天乡神圣的喜悦幸福正倾注在我们身上,在我们需要时,随时随地都有来自天上的神光启示;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更肖似耶稣基督,并且能心平气和地享受心灵与天主结合共融时的喜悦幸福,这就是心灵平安的泉源。事实上,轻视自己是稳当、最有效的灵修途径,使我们迅速获得天主的情谊。 然而,我们时常会遭到自己的私爱心,暗地里煽风点火,与我们堕落腐败天性的狼狈为奸,以完全是异教的哲理原则,怂恿我们爱慕虚荣,要保护自己的名誉,犹如我们的生命财产,当作我们必须珍惜的稀世珍宝,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维护。当然,每个人都有责任,避免做出不名誉的丑事,这是我们理解《圣经》所说的:“要关心你的声名,因为它比千万黄金还要久随于你。”(德:41:12)。但是,圣人圣女们都谴责人们过分忧虑这件事,他们异口同声地赞同,我们将自己的美名,交托在天主的手中,甚至为了祂更大的荣耀,牺牲自己的名誉地位。 因此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天上恩宠的默感启示下,虽被陷害诬告他们犯下极端恶劣的重大罪行,却默不作声,不为自己辩护。这完全符合圣依纳爵的教导,他在自己的修会规章中,明确地指出,修道之士应当渴望被整个世界所鄙视羞辱,而且因此感到喜悦;当然,她的品德必须毫无瑕疵,而且在天主的眼中也是无可指责的(斐:2:15);那么,她本清白无罪,反而臭名昭著,她由衷地感到兴高采烈,就像世人为他们崇高的声誉那么兴奋喜悦。我们的作者,正如上述的,完全赞同这种理论,他更教导说,真正追随基督的修行人,务必要鄙视自己,使自己是如此的微小卑贱,成为人们践踏在足下的尘土(B.3:C.13)。 因此,还有谁能够说奥秘灵修之士是错误的呢?因为他们深信我们可以渴望被人们视为愚蠢之人,甚至心甘情愿舍弃对我们这么有利的良好名誉!一般来说,那些全心全意挚爱天主的人,她们最热切渴望的,就是在不影响天主光荣的情况下,为博得祂的欢心,她们宁愿在世人的眼中,饱受蔑视和羞辱。圣依纳爵教导我们,要达到如此热爱挫折受辱的境界:“耻辱终日在我眼前,羞愧时常笼罩着我”(咏:44:16),就必须奋力做到彻底的鄙视自己,完全弃绝自我!诚然,如果我们相信上述世俗的异教哲理,强调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声誉,那又如何能达到这种圣人高超的灵修境界呢? 圣依纳爵在他的灵修名著《神操》中,讲到第三级的谦卑之德时,更进一步说:“一个真正有灵修的人,当面对两种情况:一种默默无闻,另一种声名大振,而且两者都同样能够光荣天主的时候;她若渴望仿效被钉十字架上的基督,就应当放弃极高美誉,选择卑贱耻辱,放弃光荣显赫,选择臭名远扬。” 那些宣讲令人舒服的世俗伦理道德的人,一旦面临稍微有损面子的情况时,都必须有天主明显的命令,才肯低头忍受;他们如今对圣依纳爵的谆谆教诲,又有什么话可说呢?一个真正热爱受人蔑视的灵魂,永远不会满足于仅仅受辱而已,而最羞耻难堪的待遇,反而令她欣喜若狂;既然屈辱是达到谦卑美德的正当途径,当她在没有其它更崇高之原则的限制下,为了天主及基督的光荣,她必定热切渴望屈辱,努力寻求它,热情地拥抱它。简而言之,倘若我们想到羞辱与天主有关,而与世界毫无关系;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除了羞耻屈辱,再没有任何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了;因为这就是无限恩赐的泉源,是最稳当、最有效的途径,使我们严格地彻底死于自我,最讨天主欢心,并使我们超然物外,完全与祂结合共融。 世俗中人往往说:天主不会高兴看到,祂忠贞的仆人受辱受苦,被人鄙视侮辱,因为它与痛苦一样,本身就是件坏事,根本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而且天主根本不可能喜欢坏事。我们的答复是:就它们本身而言,耻辱和苦难没有什么吸引人之处,但天主仍旧将它们赐给我们,因为祂知道,我们必须倚靠它们,来锻炼忍耐之德,以获得祂的救恩,并修证完美圆满的成全圣德。甚至异教哲学家也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塞内卡(Seneca)(注: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政治家、剧作家。)说:“看到一个善人在不幸困苦中奋斗不息,的确是值得天主亲自赞赏的。” 当我们发觉,天主喜悦地看到祂的忠仆被迫陷入卑微虚无的困境中,令她们在祂面前消灭自己,因此有无数良机锻炼美德,我们就不应该感到惊讶了。伟大的灵魂经常热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正如圣女大德兰(St. Teresa of Avila)经常这样向天主祈求道:“主啊,请让我受苦,或让我死去!”我们不该理解这只是指殉道致命,而是指所有各式各样的十字架和克己苦行,这些都有这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洗清人们的罪过,洁净她们的灵魂,令她们超越自己,以及所有的受造物,超凡入圣,正如我们上文所讲述的;这不是靠她们自己的力量,而是通过天主的圣宠。目睹救主耶稣死亡的悲惨,启发激励圣人圣女们,热爱受苦受难;他们像圣伯尔纳铎(St. Bernard)一样认为当首领(基督)头戴茨冠,而祂的肢体(信徒)却软弱无能,那确是件可耻可悲的事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