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的章句):“虔诚热心人,因了天主的默感启示,他所领悟的智慧,与博学之士的知识,大不上同。”(B.3:C.31)。 问:其中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呢? 答:主要的差别在三方面。 (一)、首先,热心祈祷的人的智慧,来自“光明之父”(雅:1:17),而且“从天上默启领悟的道理,较之用人力苦学所获得的知识,高贵得多。” (B.3:C.31)。由此可见,这天上默感启示的智慧,既然来自所有光明的泉源、那非受造永存的真理,当然是不容置疑的永恒真理;因为它始终是颠扑不破、永恒不变的,没有乌云或黑暗蒙蔽;至于用人性理智所推论出来的知识,有许多人类智力的弱点和瑕疵,自然受到人们的怀疑,有时甚至自欺欺人。连异教徒的哲学家们都承认,那些未经苦思冥想,油然而生的灵感思想,是最有价值的,远胜过我们理智思维所得到的结论。如果连世俗的学问,都有这种情况;那么,超越人类理智的灵性真理,更加需要天主神光的启迪,我们才能领悟到它。 (二)、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天主在我们热心祈祷默想时,传递给我们的超性智慧,轻易地就进入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不必费心费力去思索;至于世间的学问知识,则必须通过努力学习研究,才能获得,而且需要我们勤苦钻研,费尽心血,才能够彻底理解。超性而神圣的智慧的特质,就是它能够令我们的心灵豁然开朗,感到舒畅安慰;至于需要我们研读思考的世俗学问,往往令我们的脑筋疲惫不堪;正如古代智者所说的:“智慧愈多,烦恼愈多;学问越广,忧虑越深。”(训:1:18)。 (三)、第三方面,永恒神光所照亮的智慧,总是或者几乎都是突然间烙印在灵魂内,令她恍然大悟;至于人们通过沉思默想所得到的灵感,则是缓慢地逐渐形成的;正如我们的作者假借我们救主的圣口所说的:“我是启发谦卑人心灵的天主,能令他瞬间豁然贯通,彻悟永恒的真理,真是胜读十年书。”(B.3:C.43)。这是由圣神在我们心灵完成的圣工,祂在我们内心注入非常纯洁的神光,没有任何复杂的影像,光中蕴涵千万种不同的永恒真理。 要正确地理解这个道理,请设想两个人,其中一位用笔书写,另一人用机器印刷。前者需要很多时间,写下每一个字母,然后整理连接起来成为字句,才构成一篇文章;而后者只需要在印刷机上,一次就印出一份精美的篇章来。因此,一个勤奋好学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读研究,可以获得一些关于天主的知识;但是,超性神光所启示教导的人,却会在瞬息间领悟奥秘的道理,使她能够滔滔不绝地畅谈最奥妙的灵性真理。 然而,她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天主亲自将圣神传递给她,正如我们的救世主对祂的门徒们所许诺的:那位从圣父那里来的“真理之神”,“祂要引领你们进入所有一切的真理。”(若:15:26;16:13)。因此,我们每天都看到,《圣经》的话在我们眼前应验了:“善人的良心有时告诉他更多实情,远远胜过七个坐在高处观望的哨兵。”(德:37:18)。 我们有很多实例证明这一点,尤其是关于亚维拉的圣女大德兰(St. Teresa of Avila)。当时有十五位博学之士,在亚维拉集合,来判断圣女是由什么神灵所引导;他们详细审查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天主在她身上所完成的惊人事迹,其实全是魔鬼的作为!但是,圣方济各修会的一位很有圣德的修士,刚好经过,立刻意识到他们的错误,便宣称圣女是随从天主圣神在她心灵的默感引导而行事(迦:5:25);同时,坎地亚公爵圣方济各. 波吉亚(St.Francis Borgia),天主恩赐他的默观境界,比他的学问更杰出,也异口同声地证实那位修士的判断正确。 在圣女嘉勒满地科高(St. Clara of Monte-Falco)的传记中,记载她如何发现一位隐蔽的异端邪说者,当时竟被人们公认并尊敬为圣人。不过,天主的确在祂的忠仆身上,显现许多圣迹;譬如祂派遣圣伯尔纳铎圣师(St. Bernard),去挫折许多错误的学说,暴露许多异端者的邪恶身份。然而,圣伯尔纳铎在他年青的时候,没有什么时间读书研究学问,即使以他与生俱来卓越的天赋和才华,也不足以使他给我们留下,如此令人钦佩的神学杰作,那全是天主神光默启的心得呀! 甚至于妇女们,像锡耶纳的童贞圣师圣女加大利纳(St. Catherine of Sienna)、圣女大德兰(St. Teresa),和其他的圣女们,都有著作论述我们信仰的奥秘,使我们对她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耶稣会的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t. Ignatius of Loyola),蒙天主圣神光照启迪,领悟天主圣三不可言喻的奥秘,他尚未研究过这个神学课题时,就能够完成一本关于这个道理的书籍。当人们以许多《圣经》中艰难的段落,向圣方济各·亚西西(St. Francis of Assisi)征询意见时,他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讲解得那么清楚,令有学问的人都惊叹不已!我们只需阅读他修会的《编年史》,就会看到许多异乎寻常的实例。所有这些不可思议的表现,完全不是来自人类思维的智力和洞察力,而是天主神光的默感启示。因此,这应当被称为“智慧”,而并非“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