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士荣神父出身于加拿大魁北克省,黎塞留河谷一个有名的家庭。他的父亲乔治是那士荣和埃路易斯.加德布瓦小姐的第13个孩子。他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农场。1899年,他同伊贝委尔的阿芒达.莫兰小姐喜结良缘。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保罗于1900年出生,后来,他娶埃德维治.当瑟柔为妻,很凑巧的是,他们也生育了13个孩子,他们也给第13个孩子取名--那士荣。而我这本书的主人公--我的叔叔那士荣则出生于1902年5月2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由于生活所迫,家族需要从国家的这一头迁徙到另一头。就如同那士荣神父在稍后面解释的,这或许是天主不愿意他的子民过分沉溺于小日子的安逸、舒适,而降临在人们身上的考验。 1915年9月,那士荣进入一家学费昂贵的神学院作寄读生。尽管家庭不是非常富有,但还是为这个已开始表露愿望,想成为一名传教士的小男孩的学业,积攒了一笔足够的钱。在那儿,他和他的同学们建立了持续一生的友谊。 1918年春天,举家搬往距蒙特利尔6000公里的艾尔博塔省。那士荣在西部度过了四年的青年时代。他在埃德蒙顿学校继续他的学业,假期在农场帮工。他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由学生直接投票选举,经老师认可,艾尔博塔省省长亲自颁发的优秀学生金质奖章。1921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被容许跳级,这一喜讯使他的父母非常高兴。 从孩提时就萌发的献身神职的想法,时时缠绕着他。在写给一个朋友的信中,他向他吐露了心中的秘密:很久以来,这种全职侍奉天主的想法就萦绕着我..我试着用凡世的许多美好事物来诱惑、说服自己,但主的召唤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一切都是徒劳的。最终,经过长久的思考以后,我坚信我是属于天主的。 1922年9月6日,20岁的他进入初学院修道。生活使他变得更成熟了。家庭经挤的拮据剥夺了他很多物质享乐;生活环境的动荡不安使他更想早些摆脱凡世的纠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清楚地感到,归依天主是他最好的选择。他的母亲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上天要把这么多的灾难降临到这个世上?1938年,在给他母亲的一封家书中,他回答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思索,对这些灾难的诠释,对我来说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楚。天主比我们任何人都要看得远、看得透彻。他是想通过这种方法,使我们丢开凡世的缠绕,为了真正的幸福和永生而祈祷。如果尘世生活太美好,人们就会留恋他们家园! 因此,他义无反顾地决定献身天主!在进初学院的那个晚上,他写信给他的父母:请不要再为你们的儿子担心啦!现在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很快,他就适应了这种苦修生活。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一个谨慎的、忠实的,然而又是极超自然的人。1924年9月8日,他宣誓永远全职侍奉天主。接下去的两年,他专心学习文学。从1926年开始,他用三年的时间在另一家神学院学习哲学。1929年,在为<<圣心福音>>杂志撰写的关于<<论传教士使命>>的一篇文章中,他写到:我们总是感到传教士的缺乏,尤其自战争以来,简直成了一个灾难。枝繁叶茂的天主教正面临危险,因为战争夺走了他们的神父。 永远夺去她的儿子之前,天主给了她一个极大的安慰。1928年夏天,那士荣被派回他母亲的身边,埃德蒙顿城执教三年。他开始喜欢这个工作,忘我地完成着人们交给他的所有工作。教书生涯使他很兴奋,以至于他差点放弃了他已获得的到中国传教的使命。1937年,他对他的耶稣会省分会长说:我越来越感到我有教书的才能,并且,我也深深地感到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个神父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我也看到中学师资力量之缺乏。因此,经过思考和向主祈祷,我想在中学教书来度过余生。 1932年9月,他开始在蒙特利尔的神学院学习。他度过了三年与世隔绝的苦修生活。1935年8月18日,他在蒙特利尔格西教堂被授予神父神品。他的母亲和妹妹德兰从艾尔博塔省赶来参加了他的宗教典礼,而他的父亲和兄弟们不得不留在农场里为秋收而忙碌。 神学院最后一年的生活,是在交织着欣喜和痛苦的矛盾中度过的。外界毫无觉察,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到这两种力量在激烈地较量着。5月27日,他通过了他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考试,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神学学士证书。 天主用他那温暖而有力的手,又造就了一个杰作。现在,这个35岁的主的捍卫者已羽翼丰满,他将信心实足地开始他的生活。15年来不断地激励他献身天主的意愿将把他推向人生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