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吾主耶稣离开纳匝肋后,让那座城留在祂左边,沿着大博尔山前行,来到了加纳。祂住进会堂附近一位法学士的家中。清早时分,庭院里就挤满了从恩加宁提前赶来等候祂的民众。祂教导众人直到正午,忽然看见葛法翁百夫长的仆人带着几名同伴,骑着骡子急匆匆赶来。(注:此处"葛法翁"为传统译名,即迦百农)
那仆人满脸焦虑,在人群中拼命想挤到耶稣跟前,却总被挡住。他急得高声呼喊:"可敬的导师啊!求您垂听仆人的恳求!我奉家主——葛法翁百夫长之命而来。他身为父亲,哀求您立刻随我回去,因为他的儿子病重垂危了!"耶稣似乎没有听见,但当他发现有人向耶稣指认自己时,又奋力向前挤,再次呼喊:"求您立刻动身吧!我的孩子快要死了!"
这时,耶稣转向他,用众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我清楚你们的心思——你们想借奇迹向法利塞人夸耀,其实你们和他们一样需要谦卑。我的使命不是为成就你们的计划而行奇迹,也不需要你们的认可。唯有当我父的旨意临到,当我的使命需要时,我才会显奇迹!"
主继续说了许多话,当着众人训诫那仆人。祂指出这家人早就在等待医治,只为能在法利塞人面前炫耀。祂教导说:求奇迹不该是为了胜过他人,并劝勉在场的人都该信从正道、真心悔改。
百夫长仆人的信德
我看见那仆人听了耶稣的责备,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仍坚持自己的请求,再次努力往前挤,高声喊道:“主啊,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的儿子正在死亡的边缘!求您立刻跟我去吧,或许他已经死了!”
这时,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
那人急切地问:“这是真的吗?”
耶稣回答:“相信我,就在此刻,他已经痊愈了。”
于是,那人立刻信了耶稣的话,不再强求祂同行,跳上骡子,火速赶回葛法翁。
耶稣随后对众人说:“这一次我应允了他,但并非每次都会如此俯允。”
百夫长家中的隐情
我蒙主恩赐,得以看清这件事背后的实情。原来这位前来求耶稣的人并非普通的使者,他实际上就是患病少年的亲生父亲。他是葛法翁百夫长手下的首席军官。这位百夫长自己没有子嗣,多年来一直渴望能有个孩子。于是他就将这位心腹仆人和其妻子所生的儿子收为养子,这孩子当时已经十四岁了。
患病少年的渴望与治愈的奥迹
我清楚地看见,这个孩子长久以来都在渴慕着耶稣。起初他的病情并不严重,他对耶稣的期盼,多少带着些对法利塞人的不满情绪。但在病情加重的最后两周里,这孩子不断对医治他的医生说:"这些药对我毫无用处!唯有纳匝肋的先知耶稣才能医治我!"
当病情危急时,他们先是通过几位虔敬的妇女往撒玛利亚送信求助,又派遣安德肋和纳塔乃耳去恩加宁寻找耶稣。最后,这位既是生父又是管家的仆人亲自骑马来到加纳,终于在那里找到了主。
我明白耶稣之所以迟迟没有应允他的祈求,是为了净化他心中不够纯粹的动机。主既怜悯人的软弱,又要导人向善,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来磨练他的信德。
归途喜讯与全家欢庆
我看见这位父亲策马疾驰的情景。从加纳到葛法翁本需一日的路程,但他快马加鞭,竟在天黑前就赶到了家。在离城还有两三个时辰的路程时,几个家仆迎面而来,向他报喜说:"少爷已经痊愈了!我们特地来告诉您,若还没找到耶稣,就不必再奔波了,因为孩子在第七时辰突然就好了。"
(注:"第七时辰"即下午一点)
他立即把耶稣的话告诉家仆们:"主说'你的儿子活了',果然就在那个时辰痊愈了!"众人听了都惊叹不已,急忙一同赶回家中。
我看见百夫长左罗巴伯(Zorobabel)和痊愈的少年早已在门前等候。孩子一见到生父就扑上去拥抱。父亲把耶稣的话又说了一遍,同行的仆人们也都作证。全家上下洋溢着喜乐,很快就摆开了庆贺的筵席。
在宴席上,康复的少年坐在养父和生父中间,母亲也在近旁。令我感动的是,这孩子对生父的爱丝毫不亚于对养父的爱,而这位生父虽身为管家,在家中却享有很高的权威。
耶稣治愈病人与附魔者
我目睹主耶稣在送走葛法翁的仆人后,便开始医治院子里抬来的许多病人。其中有些是被邪魔附身的人,不过并非罪大恶极之辈。这些附魔者常被带到耶稣的教导场所,他们一见到主就突然发狂倒地,但耶稣一命令"安静",他们便立刻平静下来。
奇妙的是,过不多时他们又会开始抽搐。这时主只需一个手势,他们就能恢复常态。等教导结束后,耶稣便命令邪魔离开他们的身体。这些人通常会昏迷约两分钟,醒来后都欢欣感谢,却不太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特别注意到,这些是"善良的附魔者"——他们被附身并非因自身罪过。虽然难以完全解释,但我确实看到:有时天主的仁慈会宽恕一个罪人,却允许邪魔占据他某个无辜的弱亲。这就像无辜者自愿承担了他人的部分惩罚。我们同属一个奥体,健康的肢体总会为患病的肢体分担痛苦。
那些与魔鬼合作的恶人附魔时更为可怕,而这些善良的附魔者只是默默承受,始终保持虔诚之心。主对待他们总是格外温柔,就像对待迷途的羔羊。
耶稣在会堂的教导与纳匝肋人的邀请
我看见主耶稣随后进入会堂施教。当时在场的有几位从纳匝肋来的法学士,他们用看似恭敬的语气邀请主回乡:"您的故乡纳匝肋都在传扬您在犹太、撒玛利亚和恩加宁所行的大奇迹。您也知道,我们那里的人都认为,没在法利塞人学校受过教育的,算不得真学问。所以大家都盼着您回去教导我们呢!"
但我看出他们这番话暗藏试探之意。主当即回应说:"现在还不是我回纳匝肋的时候。即便将来回去,你们所求的也必不成就。"这话里含着深意——后来主返乡时,他们果然拒绝相信,甚至想把主推下山崖。
这些法学士表面恭敬,心里却盘算着:"若他真是先知,就该先荣耀自己的家乡。"他们想用乡情打动主,好验证祂的能力。但主洞察人心,知道他们缺乏信德,便婉拒了邀请。
加纳婚宴与门徒纳塔乃耳
我看见耶稣在会堂讲道后,参加了加纳新娘父亲举办的盛大婚宴。新郎正是已成为耶稣门徒的纳塔乃耳,他与新娘及守寡的姑母同席。(注:"纳塔乃耳"即若望福音中的巴尔多禄茂宗徒)
这对新婚夫妇单独居住,但并未开伙,每日饮食都由新娘父母供给。新娘的父亲腿脚微跛,却是十分虔诚的人。我看见他们全家和睦相处的温馨场景,这让我想起先前在加纳见证的第一个水变酒的奇迹。
加纳是座洁净美丽的山城,坐落在一片高地上。数条大路在此交汇,其中一条直通葛法翁,步行约需七个时辰。这条路在接近葛法翁时略有下坡,许多商旅都经此往来。
主耶稣医治病人的不同方式
我看见耶稣在婚宴后回到住处时,许多病人正耐心等候祂的医治。主对待每个人的方式各不相同,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祂无限的智慧与慈悲。
我看见主有时只说一句话:"起来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病人便立刻痊愈;
有时祂轻轻将手按在病人身上,我能看见圣宠如光般流入他们体内;
对某些人,主会俯身在他们耳边低语;
还有些人,主吩咐他们到特定的水池沐浴;
对于盲人,主用手指蘸着唾沫和泥土,轻轻涂抹他们的眼睛。
最令我感动的是,主不仅医治身体,更关心灵魂的得救:
对某些人,祂先温和地劝诫他们改过迁善;
对另一些人,祂直接指出他们隐藏的罪过;
而有些人,主竟让他们未经治愈就离去——后来我明白,这是为了锻炼他们的信德,让他们在等待中更亲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