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姆姆的生平事迹,对她的纪念,宛如一股天香缭绕在她的女儿和友人们中间馥郁地散发着,她的纪念,她的足迹……因她的多所修院而继续下去了。现在已在各大洲分建至九所,且邀请前往建院的叩门声仍不问断。同样地,大部分会院中都满了圣召……。但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先注意陶成、稳健,具有高度的精神、纪律、合一、生活……。然而,显而易见,天主的手,天主的降幅在此运行着。当教会中的隐修生活及其圣召方面正处于危机之际,德兰姆姆所成就的工作,可说是向它做了一个正面的答覆,也可说是个挑战。并非仅于理论,而是拿出了实际的成果,真确鲜活的事实……。至于其秘密所在,是非常单纯的:隆重的庆祝礼仪,充满爱与使徒精神的默观,朝气蓬勃地生活度日,过着传统纪律的生活,严格的禁地规炬,守静默、清贫、工作、喜乐……。 完全按照默观生活的制度,很少新发明,单单是去活出它们来。默观生活不需去“分沾” ,而是“全给”默默地付出。她就是如此地生活过了。她是一位先知先觉的女子,是天主在祂圣教会中所兴起的一道呼声,赐予宣道会的一份厚礼;也是神圣夫人——天主之母的一个散发其清香的足印。 凡与她接触过的人,都对她留下了一份不可磨灭的纪念。对许多人而言,她宛如天主的一道回响。下面我们节录一位曾忘我地尽全力为她医病的医生所写下的见证: 「她在一个远离人世尘嚣的处所,虽痼疾缠身,却完成了一份真实的伟业,为隐修默观生活注入了一股超性的生命。在隐院圣堂前方,置有一地球仪,多少次她注视着它,在那儿将她的那份信德,透过世界各地的新隐修院而散至全球。 唯有当人面对面,一天天,时时刻刻地,凝视天主,无倦无休地看祂,视线不离祂……终至双眸满是祂,光明渗入生活,整个人转变成了天主的透明体时,唯有如此,美事方能成真。 自1968年开始照顾她以来,四年中,她的病历已多至百页以上,一天天的纪录串成了一串串的病苦的经珠,但她始终笑意盎然,喜乐地将之奉献给了至纯、至美的童贞圣母玛利亚,在我那些顶着酷阳或忍着严寒而驶过漫长旅途的朝圣之行中,当车抵达欧梅多,人一进入隐修院的会谈室,看到那将近百位满脸欢欣,流露着满心感激的修女们在等着听我叙述,我这丁点、所知有限的诊断报告时,一切的劳累都忘了。 德兰姆姆曾是一团火焰,是一片赤诚向慕天主的纯渴。“焦渴着天主”!就是她的生存之秘,生命之义。渴盼、火焰、焦渴……解释出了她的心焦,她的行动、生活以及死亡。如今这份《渴》已被她所沉没于其中的天主无穷圣爱的活水永远止熄了。 这份《渴》化身为一块顺着天意而滚滚于世途,在各处付出的天岩,而它又把那“渴望”激起,使之生气勃勃。《作天主的滚石》……曾是她的圣召,是她的使命,要她将这种渴慕天主的热切之情,播入许许多多人的心田中。她深感下地的流徙之苦,在世途中,朝着那《绝对者》的行旅,常梦想着那“决定之渊”,那能窒息她心中《无限渴望》的宁静之泉……。但,天主却为她设计了一条难路:滚动……滚动……无定点、无安闲、无地上的周末。先在公教进行会中,担任宣传队工作。后来入了塞比亚修院,表面上似乎结束了外在的行动。但仅有一瞬间,很快地,她又得被派至欧梅多,再派至此蒙得,最后又回到欧梅多。从此地继续计划并前行,也是从这里开始,再度往返于医院,进出手术室……最终又逝世于隐院之外的一个小角落。《作天主的滚石》……曾是她的圣召,是她生存的方式以及天主为她计划的具体成圣之路。人们曾以为她应是继续在使徒性质的工作上滚动的,但她却感受到另一种的召唤。是的,滚石,是需继续担当,但却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实践,一如她往后所生活的方式。 我们切勿忘记,这块天岩的滚滚动力,是来自那份《渴》,……这份向慕天主的焦渴推她滚滚于途,造成轰动、吸引众人齐奔天主。同时也磨练她、柔化她,使她为天主而粉身碎骨……。再重复一次:这份《渴》,就是她生命秘密的所在,是她灵中之灵,而今,她的这份《渴》遗留给了她的女儿及友人们。 她怀着爱而吃苦耐劳,吸引了天主,充满了天主,并沉浸在天主内。她是: 饥渴天主的…… 滚动之石……。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