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息日与主日相交的黎明前,耶稣离开了阿达玛城。祂在安息日礼仪结束后向众人辞别——虽然并未明言不再归来——此刻正带着门徒与几位犹太同胞,向预定施教的山岭行进。
他们穿过当初进城时的城门离开阿达玛,那城门架着一座木桥。若走其他城门,就需乘渡船越过那条从阿左尔流向卡德斯的河流——这条河在阿达玛附近注入约旦河。队伍将卡德斯留在右侧,沿着逐渐隆起的山阶向西前行。这地方的地势很特别——连绵的山脊如同天主的臂膀,将广阔的平原温柔环抱。不像南边那些陡峭的山谷,这里的山势平缓开阔,让人想起天主以慈爱为子民预备的安居之所。
行进中,左侧高耸处便是提斯贝城。多俾亚曾在此居住,并为妻子的兄弟(或妹婿)主持过婚配圣事。他也到过"水城"阿米科雷斯,本可长居于此,但为服务同胞甘愿流徙异邦。厄里亚先知也曾驻足提斯贝,而吾主耶稣先前亦曾途经此地。
我看见山上早已聚集了大批群众。安息日刚结束的傍晚,人们就陆续上山布置场地。山顶有片围起来的空地,中央放着讲经师的座椅。住在山麓的居民忙着为搭帐篷作准备,木桩和绳索都已备齐。他们把这些材料运上山,在讲经座周围及各处合适的地方支起了遮阳篷。
这地方颇有历史渊源——当年若苏厄大败迦南人后,曾在此举行感恩祭。此刻,人们用皮囊运来清水,又用蜂巢状的篮子盛着饼和鱼。那些篮子层层叠放也不会倾倒,每层都能分开存放食物,绝不会互相混杂。
我看见耶稣穿过人群向山顶走去时,四面八方都响起欢呼声:"祢是真正的先知!"、"救世主来了!"人们纷纷向祂俯身下拜。从阿达玛到这里走了约六七个小时,主登上山顶时该是上午九时左右。
许多附魔的人被带到山上,他们狂躁地喊叫着。当耶稣看见他们时,只用一个威严的眼神和一句简短的命令,那些可怜人就立刻安静下来,邪魔也离开了他们。
我看见主登上讲坛后,门徒们便协助维持秩序,使众人都安静下来。主首先向天父祈祷——一切美善的恩赐都来自祂——众人也跟随祈祷。接着,主便开始讲道。
祂提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往事:说起以色列子民,说起若苏厄曾在此地解救他们脱离迦南人和异教的奴役,还说起阿左尔的毁灭。主一一阐释这些事件蕴含的灵性意义,将真理之光重新带给众人,以恩宠和仁慈解救他们脱离罪恶的权势。
主劝诫他们说:"不要像迦南人那样顽抗,免得天主的惩罚像降临阿左尔那样临到你们。"祂还讲了一个比喻——我后来在福音书中读到过类似的,大概是关于麦子和耕种的比喻。主也教导他们悔改和天国临近的道理,就像在邻近城镇所做的那样,祂意味深长地谈到自己与天父的关系。
我看见约安纳·楚撒和维罗尼加的儿子们来到耶稣跟前。他们是拉匝禄派来的,为要提醒主当心法利塞人从耶路撒冷派往阿达玛的两个探子。门徒趁讲道间歇时将他们引见给主。主安慰他们说:"不必为我担忧,我必要完成天父交付的使命。"并称赞了他们的忠心。
那些法利塞人派来的探子,此刻正与阿达玛来的几个心怀不满的犹太人一同站在山上。主虽未直接对他们说话,却在讲道时高声宣告:"纵然敌人设下埋伏、百般迫害,也绝不能阻止我完成天父的托付。我很快还要再来向他们宣讲天国的真理。"
我看见许多母亲带着孩子前来求主祝福。门徒们因探子在场而心生顾虑,想劝阻主。但主责备他们说:"这些母亲的意愿是良善的,孩子们也将因此蒙恩。"于是祂走下讲坛,在排列整齐的人群中为孩子们一一施予祝福。
主的教导从清晨持续到日暮。用膳时,我看见众人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同城的居民聚在一处,连街坊邻居也都按家族围坐。每街派一人负责分发食物——他们铺开随身携带的皮垫当餐盘,用骨制的刀匙进食。有人带着葫芦瓢,有人用树皮杯,还有人当场取材制作器皿来盛装皮囊中的清水。
当门徒将食物交给各组长时,主先作了祝福。奇妙的是,原本仅够少数人食用的饼鱼,经主祝福后竟使两千人都吃饱了!每个小组分得的食物虽少,众人却都饱足,最后还收拾起十二筐余粮分给穷苦人。
我注意到有几个罗马士兵在人群中走动——他们想必是奉伦图鲁斯之命前来打探耶稣消息的,因为后来他们向门徒讨要了些祝圣过的饼,小心地收进肩上的行囊里,说要带回去给长官。
用餐完毕时天色已晚,火炬都点起来了。耶稣降福了众人后,便与门徒们一同下山。但行至半途,祂就与多数门徒分开——他们取近路返回贝特赛达和葛法翁,而主则带着撒图尔宁和那位身为祂亲戚的门徒,向南往贝罗撒附近的责达德城去,在城外一家客栈过了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