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卷四》的文献,记载了耶稣在公开传教生涯中一段较为隐晦却充满深意的行程。其中包括祂在贝塔巴辣祝福孩童、在耶里哥与税吏匝凯相遇、复活拉匝禄,以及祂远行至外邦之地(甚至寻访东方三王的后裔)等事迹。这些内容虽未被正典福音详尽收录,却在传统和神秘启示中流传,帮助我们更全面地默想耶稣基督的慈爱与救恩的普世性。
一、耶稣的慈爱:孩童与罪人
耶稣在贝塔巴辣不厌其烦地祝福超过一千名孩童,甚至包括婴儿。祂说:“让孩子们到我跟前来吧。”这让我们想起祂在福音中的教导:“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玛19:14)。耶稣的慈爱不仅给予纯真的孩子,也延伸至被社会排斥的罪人,如税吏匝凯。祂主动呼唤匝凯,并进入他的生命,象征天主愿意进入我们最不堪的处境,带来悔改与救赎。
二、复活拉匝禄:预演复活与生命的真义
耶稣复活拉匝禄是祂公开传教中最震撼的奇迹之一。这不仅彰显祂对生命与死亡的权柄,更预表祂自己的复活与将来所有信者的复活。耶稣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11:25)。拉匝禄的复活不仅是肉体的苏醒,更是灵魂的重生。耶稣向他吹了七口气,象征圣神的七恩降临,使他完全奉献于天主的使命。
三、远行外邦:救恩临于万民
耶稣秘密前往东方三王之地(传统中称为“三贤士”或“三王”的家乡),与外邦人同住同食,教导他们真理。这不仅应验了“东方贤士朝拜圣婴”的预象,更表明祂的救恩是为全人类,而非仅限犹太人。祂对外邦人的接纳与教导,提醒我们:天主的爱超越种族、文化与宗教的界限。
四、婚姻与家庭的圣化
耶稣在息哈尔-刻达尔等地详细教导婚姻的奥义。祂以葡萄园与蜜蜂为喻,强调婚姻应以信德、贞洁、克己和彼此奉献为基础。祂特别指出:婚姻不仅是肉身的结合,更是属灵的盟约,应以结出“圣善的果实”为目标。这些教导对今日家庭生活仍具深刻的启示。
五、苦难的预告与门徒的成长
耶稣多次向门徒预言自己将受难、死亡与复活,但他们仍难以理解。祂说:“我所做的,你们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若13:7)。这提醒我们:天主的计划远超人的理解。门徒们的困惑与挣扎,也是我们灵性旅程的写照。
六、信德、谦卑与服从
信德重于奇迹:耶稣强调,奇迹若不能引人悔改、激发爱德,便毫无意义。
谦卑与服务:耶稣为门徒洗脚,教导他们“彼此洗脚”的服事精神。
服从与静默:三位青年门徒被要求对耶稣的行踪保持沉默,教导我们:有些奥秘需在静默中默观,而非急于传播。
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
这份文献帮助我们以更丰富、更人性的眼光默观耶稣的生平。祂不仅是真天主也是真犹太人的默西亚,更是全人类的救主。祂走遍城乡、跨越族群,只为将天父的爱带给每一个渴望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