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指的是一个名叫齐里诺(或基黎乃人)的人,他的几个儿子当时刚从塞浦路斯的城市撒拉米(Salamis) 回来,并在此与耶稣和门徒们的队伍会合,一同前往矿工村庄。
耶稣带着门徒们——包括刚从纳因赶来的门徒和齐里诺从撒拉米归来的儿子们,一行约十二人——从玛肋普动身,前往基特卢斯附近的一个矿工村庄。他们特意选了绕远的小路,走了近七个时辰。一路上,耶稣不时停下脚步,走到不同工人群的劳作者中间,亲切地与他们交谈,讲述善度生命的道理。
这次来访是应巴尔纳伯家族和几位基特卢斯居民的邀请,因为当地犹太矿工正在庆祝他们的节日——除了能分得收成之外,他们还从雇主那里收到各式礼物。耶稣选择绕道,既是为了能与门徒们安静交谈,也是不愿过早抵达打扰人们的准备。途中,祂特意让那位从纳因来的门徒仔细汇报他所带来的消息;尽管耶稣自己早已知晓一切,却从不轻易显露,以免让身边的人感到不安或惶恐。
这位门徒是在五旬节前夜离开耶路撒冷的,那时圣殿的献仪刚刚结束,比拉多的阴谋也已悄然展开。他一路直奔纳因,再经过纳匝肋抵达仆托肋买,最后从那里搭船来到塞浦路斯。他向耶稣回报道:圣母和其他圣妇们,还有若望及一些门徒,已在纳匝肋虔敬而平安地度过了五旬节。圣母和亲友们都深深问候耶稣,并恳求祂在塞浦路斯多停留些时日,待人心对祂的议论渐渐平静。他还透露,法利塞人已经开始散布谣言,说耶稣是仓促逃离的;黑落德也企图召祂去玛革鲁斯,表面说是为商议提尔匝释放囚徒之事,实则想像当年逮捕若翰一样囚禁耶稣。
那位门徒也沉痛地叙述了五旬节前夜,当犹太人带着献仪进入圣殿时,比拉多所设下的诡计。耶稣的两位朋友——既是匝加利亚的亲属,也是圣殿忠实的侍役——不幸在混乱中丧生。耶稣早已知道这个噩耗,心中充满哀伤。这消息再次触动了祂和门徒们共同的痛楚。
比拉多在前一晚就已离开耶路撒冷,带着一队士兵向西前往约培路上的私人城堡。他为了修建一条长水渠,竟强行索要人们为庆节献给圣殿的捐献。更在圣殿各入口的石柱上挂满金属牌,刻着皇帝头像,下方标注征税告示。百姓一见这些像就义愤填膺,黑落德党人借机煽动一批属于已牺牲的高卢人犹达党派的加里肋亚人起来闹事。当时秘密留在耶路撒冷的黑落德,对一切暗中观察、了如指掌。
到了晚上,群情激愤达到顶点。人们扯下铜牌,砸成碎片,践踏肖像,把残片扔到总督府前的广场上,高喊:“这就是我们的献仪!”随后人群渐渐散去,一时无人追究。然而第二天清早,当众人要离开圣殿时,却发现出口被士兵堵住,强索比拉多规定的税捐。犹太人抵抗并试图冲出,混在人群中的士兵便拔出短剑刺杀他们。刹那间场面大乱,那两位圣殿侍役闻声赶来,不幸遇害。犹太人奋勇抵抗,最终将士兵逼回安东尼亚堡。
途中,耶稣语重心长地对门徒谈起玛肋普的居民,他们怎样贪恋世俗财物,又如何不情愿前往巴勒斯坦。祂提到同行中的外邦哲学家,并教导门徒将来在巴勒斯坦应如何与这些人真诚相处——因为门徒们似乎还未完全接纳这些同行者,心中仍存着隔阂。
傍晚时分,他们抵达离基特卢斯仅半小时路程的矿村。村庄环绕一片高耸的岩脊而建,许多房屋的后部嵌入山岩之中。岩脊上有花园和一处适宜讲道的场地,四周绿树成荫,石阶蜿蜒通向顶端,从那里可俯瞰全村。耶稣一到,先来到监工所住的客店;这位监工负责管理矿工、分发食物和支付工钱。人们满心欢喜地迎接耶稣。正值节庆,村口和监工家门前都装饰着绿枝拱门和鲜花编织的花环。他们迎耶稣和门徒进屋内,为他们洗脚,并向主献上茶点。之后,耶稣随他们登上岩脊上的讲道处。祂安然坐下,群众恭敬围坐。祂讲到安贫乐劳的真福,告诉他们比起撒拉米的富足犹太人,他们更为有福,因诱惑更少,更不易得罪天主——在天主眼中,唯有德行才是真正的财富。祂还说,祂来是为证明自己从不轻视他们,反而深爱他们。直到夜色降临,祂仍用比喻为他们细细讲解《天主经》。
各类物资——包括成衣的布料、食物和谷物——从基特卢斯源源运抵;第二天,巴尔纳伯的父亲和兄弟、几位显赫的市民和矿主,以及一些当地的拉比也相继来到村庄。当这些礼物被整齐安放在村中广场时,人们已按序坐定,访客们也缓步进入会场。
礼物分发开始了:大碗满盛的谷物、两尺见方的大块面包、金黄的蜂蜜、新鲜的水果、陶罐盛装的饮品、皮制的衣物、家用罩布,以及各式器具。妇女们也收到一码半见方、厚如地毯的布料。耶稣和门徒们也亲临现场,之后祂再次登上高岩,向聚集的群众讲道。祂以葡萄园的工人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比喻,娓娓讲述安贫的真福、为每日食粮感恩的道理,并深入讲解《天主经》。教导结束后,大家在绿荫棚架下共享盛宴,耶稣、门徒与尊贵的客人一同服侍众人。孩童们吹奏长笛、欢快歌唱,餐后更玩起纯真游戏:奔跑、跳跃、蒙眼摸人、躲猫猫……他们也跳起传统舞蹈,排成长列,时而躬身礼敬,时而穿梭交错,最后携手围成圆环,翩翩起舞。
傍晚时分,耶稣带着十名六至八岁的男童走向矿区。孩子们仅系宽腰带,胸前或腰间佩戴着羊毛与羽毛编成的节庆花环,显得天真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为耶稣指点矿藏丰富之处,兴奋地分享所知的一切。耶稣温柔地回应,从孩子的言语中引出属灵的教训,也给他们出谜语、讲故事。尽管矿工常在地底从事粗重劳动,满身尘灰,但他们的家和节庆服装却保持得十分洁净。
之后,耶稣和门徒们陪伴从纳因来的门徒前往五小时路程外的港口。一队人在前,一队人在后,耶稣与那位门徒及几位同伴行在中间。离别之时,耶稣举手降福这位门徒,众门徒也与他拥抱道别,随后大家返回矿村。那位门徒则继续前往基提翁附近的产盐区。这里的港口离城不远,不像撒拉米那样遥远。海水蜿蜒深入陆地,整座城仿佛浮于碧波之上。不远处耸立着一座高山,附近便有盐矿。盐矿旁的码头上停靠着小艇与木筏,水面上漂浮着大量木材,都是为建造船只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