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耶稣基督圣传与圣经神视录·第三册(真福艾曼丽)列表
·目录
·壹 耶稣在葛法翁及周边地区的传道
·​一 百夫长科尔乃略
·三 复活纳因青年的奇迹
·四、耶稣在默基多与若翰的门徒
·二、耶稣显奇迹治病及以比喻教导的
·五 耶稣离开默基多·治愈癞病人
·六 耶稣在葛法翁会堂施教并治愈两
·七 复活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
·八、耶稣舟中施教·召叫玛窦
·九 最后召叫伯多禄、安德肋、雅各
·十 若翰的证言送达会堂及捕鱼的奇
·十一 山中圣训与瘫子痊愈
·十二 雅依洛之女与患血漏妇人
·十三 治好枯手病人 众人赞叹“怀
·十四 耶稣在玛达拉与革辣撒:驱魔
·十五 耶稣在贝特赛达显奇迹并重返
·十六 宗徒与门徒的传教使命
·十七 耶稣巡行贝特阿纳特、加尔加
·十八 耶稣在卡黎阿塔因与亚巴郎
·《真福艾曼丽圣经神视录 第三册 第
·贰 从玛达肋纳的第二次皈依到授予
·​一 耶稣在阿匝诺特施教——
·二 耶稣在加特赫尔、基斯罗特与纳
·三 耶稣在塔波尔山附近的教导(位
·四 圣若翰洗者殉道
·五 耶稣在塔纳特-史罗与安提帕特里
·六 耶稣在贝特敖龙与伯达尼
·七 耶稣在犹塔宣告若翰洗者殉道
·八 夜盗圣骨:圣若翰遗骸从玛革洛
·九 耶稣在伯达尼与耶路撒冷·治愈
·十 耶稣在提尔匝解救囚徒
·十一 耶稣在葛法翁及周边地区
·十二 五饼二鱼的奇迹
·十三 耶稣海上行走
·十四 耶稣教导生命之粮的奥迹
·十五 耶稣在丹及乌尼托城
·十六 耶稣与客纳罕妇人的相遇
·十七 耶稣在革叔尔与诺贝·庆祝普
·十八 耶稣在勒加巴与凯撒勒雅-斐理
·十九、山中圣训的结束 · 增饼四千
·二十 伯多禄领受天国的钥匙
·第三卷导读
·一、耶稣在伯达尼与耶路撒冷
·二 在拉匝禄家中的逾越节
·三 富人与穷人拉匝禄的比喻
·四、耶稣在阿塔洛特与哈达德黎孟
·五 耶稣大博尔山显圣容
·六 耶稣在葛法翁及周边地区施教
·七 耶稣在加巴辣附近山上的教导
·八 耶稣前往奥尼托城并乘船往塞浦
·九 耶稣在撒拉米施教
·十 耶稣受邀前往撒拉米罗马司令官
·十一 耶稣在门徒约纳斯父亲的家·
·十二 耶稣造访犹太城
·十三 外邦女祭司墨丘利亚与外邦哲
·十四 耶稣在基特卢斯施教
·十五 巴尔纳伯的家族与耶稣在基特
·十六 耶稣在玛肋普城
·十七 耶稣与外邦哲人讲论·赴犹太
·十八、犹太人的五旬节——耶稣论圣
·红海通道的异像
·十九 耶稣在会堂发表严厉训诫
·二十 耶稣探访基特卢斯附近的矿工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十九 耶稣在会堂发表严厉训诫
十九 耶稣在会堂发表严厉训诫
浏览次数:6 更新时间:2025-9-4
 
 


当天会堂诵读的经文,涉及天主对违命者的诅咒、什一奉献、偶像崇拜、安息日的圣化等内容。耶稣的讲道恳切而严厉,许多会众深受触动,不禁哽咽哭泣。会堂四面通风,祂的声音清亮而有力,远超常人。祂严厉指责那些依赖受造之物、向人寻求安慰的人,并论及通奸行为对双方灵魂的腐蚀,以及受害配偶的诅咒将波及无辜的私生子女——虽然这罪责完全由行奸者承担。群众大受震撼,讲道结束时,有人不禁感叹:"祂讲话的口气,仿佛审判之日已经迫在眉睫!"耶稣也指责人的骄傲、对琐碎知识的卖弄和过度钻研,暗中批评当地为犹太学子所设的高等学府——他们毕业后还周游四方,以博学自夸。

 

这番严厉的训诫之后,许多渴求与天主和好的人来到耶稣所住的客店。其中有本地学府的学者和年轻学生,前来请教为学之道;也有人因为不得不与毗邻经商的外邦人往来,心中感到不安。那些被妻子向耶稣控告的丈夫,以及其他犯下同类罪过却未被揭发的人,也一一来到耶稣跟前,跪在祂脚前承认自己的罪,恳求宽恕。他们最感痛苦的是,担心妻子的诅咒会落在无辜的私生子身上,于是询问这诅咒能否被撤销。耶稣回答:只要呼求者发自内心地宽恕,犯罪者真诚痛悔并做补赎,这诅咒就可以消除。祂进一步说明,这类诅咒虽不伤害灵魂——因为"一切灵魂都属于我"——却会损害身体、血肉和现世的福乐。而身体是灵魂的居所和工具,受诅咒的身体必会给本已负重的心灵带来更大的困扰。诅咒所带来的恶果,也取决于呼求者的心意和孩子自身的倾向:许多患抽搐病或被魔附身的人,正源于此。私生子往往天生聪颖,却倾向世俗与罪恶,他们外表灵巧俊美,内心深沉,欲望强烈却不形于外,常不自觉地吸引万物归向自己。他们的血肉带着原罪的烙印,灵魂也往往因此陷于丧亡。

 

耶稣——劝勉这些罪人之后,请他们带领自己的妻子前来。祂对每一位妻子分别说明她们丈夫悔改的情形,鼓励她们从心里宽恕,完全忘记过去,并收回所发出的诅咒。耶稣郑重告诫:若不全心和解,丈夫再犯的罪过也要归在她们身上。妇女们都流泪感谢,并答应照耶稣的话去做。当天,耶稣就让好几对夫妻重修旧好:祂让他们来到面前,如同举行婚礼时那样重新询问他们的意愿,让两人携手,覆上一条具有宗教意义的布,覆盖在夫妇二人牵起的手上或他们的头上,以此作为他们婚姻盟约被神圣地恢复和祝福的可见标志。其中一位曾被辜负的妻子,郑重收回了她过去对私生子所发的诅咒——这些孩子的母亲是外邦人,孩子被收容在犹太人的孤儿院中。这位选择宽恕的妻子与丈夫交叉着手,按在孩子们的头上,收回诅咒并为他们祝福。耶稣吩咐犯奸淫的人要做补赎,包括施舍、守斋、克己及祈祷。

 

那位曾与外邦女子犯奸淫的人彻底改变,谦卑地邀请耶稣和门徒到他家里用餐,他还请了两位拉比作陪。全城的人都感到惊讶,因为这人一向轻浮世俗,从不关心司祭和先知的事。他家境富裕,拥有田产,由仆人耕种。他家离之前耶稣治好人们忧郁症的那个疗养院很近。宴席中,这家的两个小女儿走进餐厅,将珍贵的香液浇在耶稣的头上。

 

宴席结束后,耶稣与众人一同走向会堂,参加安息日最后的礼仪。耶稣延续了前一天的讲道,但语气温和了许多。祂坚定地对大家说:“天主绝不会抛弃任何真心呼求祂的人。”接着,祂深切地谈到他们对房屋和财产的过分依恋,殷切劝勉道:“如果你们真心信从我的教导,就该离开这个与外邦人杂居、充满诱惑的地方,到应许之地与同信仰的弟兄姐妹共同活出真理。”祂告诉大家,犹地亚地域广阔,足以接纳和养育他们,哪怕起初只能暂住帐棚。“与其因贪恋华屋美宅——这何尝不是崇拜偶像——而丧失灵魂,不如舍弃一切;与其为贪图安逸而陷入罪恶,不如完全放弃。要迎接天国的来临,你们必须主动走向它。”祂郑重地警告:“不要倚靠这片沃土上的华美宅院,因为天主的手随时会降临,使你们四处飘散,家园倾覆。”祂直视众人的心,直言不讳:“我清楚你们的德行只是表象,根基其实是冷淡和贪图安逸。你们贪求外邦人的财富,用高利贷、贸易、采矿和通婚去获取,但终有一天,你们必失去所有不义之财。”耶稣也严肃告诫不可与异教徒结为那种婚姻——双方漠视信仰,结合只为财产、情欲和所谓的自由。这番话深深触动了众人,许多人含泪请求与祂单独交谈。

随后一整天,直到深夜,耶稣逐户探访,劝勉、安慰并宽恕罪过。有两个妇女来到祂面前,为自己所生的私生子哀痛哭诉。耶稣请来她们的丈夫,宽恕了他们的过犯,使这对合法夫妻重新和好。丈夫们也接纳了这些孩子,视如己出地为他们祝福——尽管孩子们还不明白这一切的意义。让妻子接受丈夫的私生子尤为不易,需要她们极大克制自我。但这一次,每个人都做得格外真诚,甚至可以说,她们的宽恕反过来打动了丈夫,使他们更珍惜妻子,也衷心祝福非亲生的孩子。就这样,广泛的和解实现了,丑闻得以避免。

许多人也来向耶稣倾诉心中的不安,因为祂强烈劝他们离开这异教之地。耶稣的教导的确让他们感动,作为流落外邦的犹太人,祂的亲临使他们深感被尊重,但他们仍不愿随祂离乡背井。在这里,他们生活富足安逸,拥有自己建起的城邑,共享矿场收益,经营着兴旺的买卖,藉着与外邦人交易积累财富。他们不受法利塞人责难,也不遭比拉多压迫。就世俗生活而言,他们的处境令人羡慕,但他们与外邦人的密切往来却极不可取。外邦人的田产和作坊紧邻其居所,外邦女子也愿意嫁给犹太人,因为在这里她们不像在本族中那样受轻视,于是她们以礼物、殷勤和各种手段吸引以色列青年。这些女子入犹太教并非出于信仰,而是别有意图,以致家庭中渐渐渗入悖逆和冷淡。玛肋普的犹太人不像巴勒斯坦的同胞那样纯朴热诚,他们举止更优雅,社交更讲究,血统也不那么纯粹,因此对耶稣迁回圣地的劝诫,他们提出种种担忧和难处。耶稣提醒他们:你们的祖先在埃及也曾有房产田地,却甘愿放弃一切离开。祂再次预言:如果执意留下,灾祸终必临头。门徒们——尤其是巴尔纳伯——在周围地区不停奔走,教导、劝勉众人。百姓在他面前不再拘谨,纷纷向他诉说困惑。他身边总围绕着渴望指引的人群。

 

译注:Lev. 26 et Jer. 1 7.

这是一个注释,指明了耶稣在讲道中(特别是关于警告灾祸、诅咒和离开外邦之地部分)所依据或暗指的《旧约》圣经章节。它并非正文的一部分,而是作者(艾曼丽)或其抄写员为说明耶稣话语的圣经背景而做的标注。

Lev. 26: 指的是《圣经·旧约》的 《肋未纪》(Leviticus)第26章

这一章被称为“祝福与诅咒”之章。天主通过梅瑟(摩西)详细陈明了如果以色列人遵守诫命将会得到的祝福(例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战胜仇敌),以及如果他们背弃盟约、崇拜偶像、违抗律法将会招致的可怕诅咒(例如:恐怖、疾病、饥荒、被野兽侵袭、战败于仇敌、最终被逐出应许之地,流散列国)。这正是耶稣警告“天主的手会突然降临,将他们驱散四方,倾覆他们的豪宅”和“灾祸必临到他们”的直接律法背景

et: 拉丁文,意为 和”

Jer. 1 7: 指的是《圣经·旧约》的 《耶肋米亚先知书》(Jeremiah)第17章(第7节或整章)。

耶肋米亚先知在第17章中强烈对比了“信赖世人”与“信赖上主”的不同结局。第5节说:“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为自己的臂膊,决心远离上主的人,是可咒骂的!”而第7-8节则说:“凡信赖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边的树木……枝叶茂盛。” 这直接对应了耶稣“痛斥那些依赖受造之物、从人身上寻求安慰帮助的人”以及劝诫他们“不可倚仗……华美的居所”,而应信靠天主的教导。

 

这个简短的标注“1. Lev. 26 et Jer. 1 7”非常重要,它表明:

耶稣的教导并非新创,而是根植于犹太教的古老律法和先知传统。

祂的警告——关于因不忠信而招致灾难和流亡——是对梅瑟律法(Lev 26)和先知话语(Jer 17)的重申和应用,针对的是玛肋普犹太人当时具体的生活处境(与偶像崇拜混合、贪图财富安逸)。

它赋予了耶稣的讲话以神圣的权威性,表明祂是在传达天主一贯的旨意。

 

 


上一篇:红海通道的异像
下一篇:二十 耶稣探访基特卢斯附近的矿工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版权所无 2006 - 2025 xiaodelan 我们的域名: Www.xiaodelan.Love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粤ICP备07010021号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