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门徒和几位经师的陪伴下,来到了门徒约纳斯的父亲——一位厄色尼人的家中。按照当地的礼节,他们先为耶稣和同行的人洗脚。这户人家陈设十分简朴,充满乡野的淳朴气息,远不如之前宴请耶稣的豪宅那般华丽。他们属于厄色尼派中成家立业的一支,一家人虔心敬主,生活纯洁,言行朴实。
家中的妇女多是已有成年儿女的寡妇,她们都是老人的女儿,一直与他同住。门徒约纳斯是老人晚年所得的独子,他的母亲因生他而离世,因此老人对这个儿子格外疼爱。约纳斯离家外出求学一年有余,音信全无,老人日夜忧心,几乎以为再也见不到儿子了。直到通过基里诺传来消息——原来基里诺的儿子们早在逾越节期间,就在塔博尔附近的达贝勒特遇见了约纳斯。
这个年轻人像当时许多求学的青年一样,游历四方、增广见闻。他探访过犹太地的厄色尼团体,到过赫贝龙附近的雅各伯墓,也瞻仰了耶路撒冷与伯利恒之间的辣黑耳墓(那时墓还在两城之间的正路旁,如今已偏到一旁)。他还走遍了伯利恒的圣迹,登过加尔默罗山和塔博尔山。他早就听说过耶稣,甚至在耶稣前往革尔格塞之前,就曾聆听过祂的一次山中讲道。逾越节之后,他随基里诺的儿子们从达贝勒特来到加巴拉,听了耶稣最后一场教导——正是在那里,耶稣接纳他成为门徒。而现在,他终于以门徒的身份回到了家。
宴席设在绿意盎然的花园里,长长的凉棚下浓荫蔽日。一道铺着白布的长长草坡成了餐桌,旁边的草坡铺着垫子当作座位。饭菜朴素却温馨:有各种烤饼、蔬菜浓汤、蘸着酱汁的鲜蔬、嫩嫩的羔羊肉、新鲜水果和小壶清饮。妇女们在另一桌用餐,她们比其他犹太妇女更自在——伺候餐桌时,她们轻轻放下面纱,事后便坐在不远处静静聆听耶稣讲话。花园两侧是一排排绿意葱茏的凉棚,我想那是这家人平日祈祷的地方。他们就像一个完整的厄色尼小团体,以农耕、放牧和纺织为生,生活简单而虔诚。
饭后,耶稣带着门徒们来到新建的洗礼井边。祂先以恳切的讲道劝众人悔改,并亲手祝福了洗礼用的水,为即将领洗的人作准备。井台周围有几个浅盆似的水池,池边有一圈小沟,新受洗的人可沿着石阶走入水中。施洗的人站在池边,将清水轻轻倾注在躬身受洗者的头上;代父母则站在他们身后,将手按在他们肩上。通过井口的机关,活水可以引入池中与沟内。我亲眼看见巴尔纳伯、雅各伯和阿左尔分别在三个池子为人施洗。在仪式开始前,耶稣将从犹大带来的皮囊中取出约旦河水——正是祂当年受洗处的圣水——滴入水槽祝圣。洗礼之后,所有水都被慎重地倒回中央井中,人们还用布仔细擦干池子,连拧出的水滴也都虔诚地滴回井里。我看见新受洗者肩上披着小白氅衣。
随后,我看见耶稣沿着花园和围墙间的小路往西走去。有几个外邦人正在那里等候祂——他们是经朋友基里诺引导而来,也渴望受洗。耶稣带着其中几人到一旁细细教导,之后约有三十人在周围的浴园里接受了洗礼。为此,活水被引到池中,由耶稣亲自祝福为圣。
除了犹太人的两条街外,撒拉米附近还有一整座犹太城。城边有座巨大的圆塔,带着许多附属建筑,就像一座堡垒。城中有许多庙宇,其中一座特别宏大,可以从里面或外面的阶梯登上高台。殿里立着许多柱子,有些特别粗大,里面甚至凿出了台阶和小房间,人站在高处就能俯看祭礼。离撒拉米几小时路程的地方,还有另一座重要的城。
从城西来了一队外邦旅客,他们搭起帐篷宿营。这些人大概来自岛的另一头——看方向,我甚至猜想他们可能从罗马本土来。队伍中有妇女,还有许多又大又壮、头角宽宽的公牛,两头一对用长杆连着,背上驮着货物。我想他们是趁着收割季节来的,带着货品,想换些粮食。
第二天清早,耶稣在洗礼井旁的广场上向犹太人和外邦人讲了许多话。祂用收获作比喻,讲一粒麦子如何长出许多粮食,也责备人们冷漠对待天主莫大的恩赐。祂说那些忘恩的人会像糠秕和杂草一样被丢进火里。祂说万物都来自唯一全能的天主——祂是天地创造者,也是众人的父亲,必会奖善罚恶。祂又提醒人,不该离开天主去追随受造之物或无生命的偶像。
人常冷淡地忽略天主的奇妙作为,反倒惊叹那些虚假的戏法和法术,甚至去尊敬行邪术的人。耶稣于是谈到外邦的神,指出人们对它们的想法多么混乱,敬拜的方式多么荒唐,还有与它们相关的各种暴行。祂一个一个问:"这位神是谁?那一位又是谁?他的父亲又是谁?"接着亲自回答,指出外邦诸神混乱的来历和家族关系,以及其中的污秽——这一切都不是从天国来的,而是出于谎言之父。最后,祂还指出这些神彼此矛盾的属性。
虽然耶稣说得直接而坚定,但祂的话里带着善意,能启发人向好,并不让人生气。在撒拉米,祂对外邦信仰的批评比在巴勒斯坦温和得多。祂也谈到外邦人蒙召进入天国的恩典,说将有许多从东方和西方来的外人,要坐上原本为天主儿女准备的座位,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救恩。
让句子更通顺、真实和富有情感:讲道间歇,耶稣略进了些饮食,众人则相互谈论着刚才的教导。这时,几位外邦哲人上前向耶稣请教一些不解之处,其中还包括他们的祖先从厄里亚那里传承下来的训诲——因先知曾到过这一带。耶稣一一解答后,便以收获和日用粮为喻,开始教导洗礼与祈祷的真义。
许多外邦人从耶稣的教导中获得启迪,心中结出善果;但也有些人因话不投机,便悄然离去。
随后,我看见许多犹太人在洗礼井边受洗——井中的水已由耶稣祝圣。三人一组围站在水池边,沟中的水漫至小腿处,施洗者将水倾注在他们俯下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