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中圣训第一段
1 耶稣见人麕集,遂登山而坐,诸徒就焉。
2 乃启口而训之曰:
3 「安贫乐道乃真福, 巍巍天国斯人属。
4 哀悼痛哭乃真福, 斯人终当承温燠。
5 温恭克己乃真福, 大地应由彼嗣续。
6 饥渴慕义乃真福, 心期靡有不饫足。
7 慈惠待人乃真福, 自身必见慈惠渥。
8 心地光明乃真福, 主必赐以承颜乐。
9 以和致和乃真福, 天主之子名称卓。
10 为义受辱乃真福, 天国已在彼掌握。
11 尔等为予之故,而被人诟詈迫辱,多方诬蔑者,斯为真福,
12 是宜欢欣踊跃,洒然而乐。盖尔之天爵大矣。前辈先知被人迫辱,亦犹是耳。
13 尔曹乃地上之盐也,盐失其味,更将何以调之?从此休矣,惟有弃之于外,而任人践踏耳。
14 尔曹乃世间之光也;城建于山,不能隐也。
15 人未有燃灯而藏之于斗下者,必置之檠上,用烛全室。
16 尔之光辉,亦当烛照世人,庶几世人皆见尔善行,而归荣于尔在天之父。
17 勿以我来为废律法,或先知之言;我来非为破坏,实为玉成。
18 吾实语尔,天地未逝,律中无一点一画可以废弃,以迨诸事之成。
19 是故人若违犯一至微之诫命,且以此教人者,天国中必小之。惟笃践诫命,而又能以此教人者,在天国中乃称为大。
20 盖吾语尔,苟尔之仁义,无以尚乎经生与法利塞人者,尔必不得进天国也。
21 尔已闻诫古人之言曰:「毋杀人,杀人者受判。」
22 吾乃语尔,凡忿怒其兄弟者受判;詈兄弟曰「蠢才」者,难免谳院之罚;曰「匪类」者,难免地狱之火。
23 倘尔诣坛前献礼,而忽忆有负兄弟者,
24 宜姑置礼物于坛前,先与之和,再来献礼。
25 尔与控尔者尚在途中,速与之睦,恐彼送尔于谳官,谳官发尔于隶,而尔下狱矣。
26 吾实告尔,非分毫悉偿,弗克出狱。
27 尔已闻诫曰:「毋犯奸非」;
28 第吾语尔,见妇人而怀邪念,心中已犯奸非矣。
29 若尔右目使尔陷罪,应抉而弃之;宁丧百体之一,莫使全身投于冥狱也。
30 若尔右足使尔陷罪,应断而弃之;与其全身投于冥狱,不如丧失一肢之为愈也。
31 古人有言:「出妻当予以休书」;
32 第吾语尔,妻非犯奸而出之者,是陷之于奸也;娶所出之妻,亦犯奸也;
33 尔又闻诫古人之言曰:「毋背誓,誓于主者当践履之」;
34 第吾语尔,毋发誓。毋指天而誓,此天主之宝座也。
35 毋指地而誓,此天主之足磴也;毋指耶路撒冷而誓,此天君之圣邑也。
36 毋指尔首而誓,尔固不能黑白一发也。
37 出言当是是非非,过此,皆属邪妄。
38 尔闻经语云:「目以偿目,齿以偿齿。」
39 然吾语尔,毋抗恶人;或批尔右颊,向以左颊;
40 人与尔争讼,夺尔内衣,并以外衣与之。
41 人强尔行一里,则与行二里。
42 有求必与,有假毋却。
43 尔闻语云:「爱尔亲邻,疾尔雠[13]仇」。
44 惟吾语尔,爱尔仇雠,为辱尔者祷,
45 庶克成尔天父之子女。盖天父使旭日上升,兼照良莠;沛然降霖,亦无间[14]乎义与不义也。
46 尔若仅爱所亲,何德之有?即税吏亦秉此而行焉。
47 若仅向兄弟致敬,何多之有?即异邦人亦类能行之。
48 故望尔等止于至善,克肖天父之至善也。
附注
「安贫乐道乃真福、巍巍天国若辈属。」此语直译则如献县新经全集所云:『神贫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贫而不怨 、居陋巷而乐、心不役于物者、斯乃真福之人也。在世以仁义为依归、心□□□国之道;死后入天国、以天国为家产、故天国属于安贫乐道之 人也。
「温恭克己乃真福、大地应由彼嗣续。」此第三真福、通俗拉丁译本列为第二。近代注疏者多从古本改为第三、此语直译如献县新 经全集之『良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福地。』温恭克己者言仁让谦和也。不怨天、不尤人;闻恶言不愠、见怒色不暴、克己以让人、温 恭以接人。斯人者、乃真福之人矣。「大地应由彼嗣续」语出圣咏第三十七首。大地谓天国也。
「心地光明乃真福、主必赐以承颜乐。」献县新经全集直译为『心里洁净的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看见天主。』心地光明言人正心 诚意、问天无愧;凡百言行、顺体天意。如是良心光明、易悟超性真谛;而天主亦或默照此等光明人、使其神见天主之妙性、而享受承颜之乐 。然承颜乐之圆满无缺、则有待于身入天堂者。
「以和致和乃真福、天主之子名称卓。」献县新经全集直译云:『和睦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之子。』以和致和者 、谓自心和乐、而能和人也。人心激于情欲则乱、克欲不妄动则和。和于己者不与人争、且其言足排难解纷、以己之和而令人致和、故将称为 天主之子。盖天主圣子之降世、使人和于己、和于人、和于天也。则以和致和者、肖似耶稣而有天主子之尊号矣。
「妻非犯奸而出之者、是陷之于奸也。娶所出之妻、亦犯奸也。」人云、耶稣于此、许人因妻之犯奸而能离之、然耶稣此语、非指 离婚、仅指犯奸耳。妻既犯奸、休而出之。妻如有外遇、奸事之成、非其夫陷之也、自招之耳、既休之妻、不能再醮。因耶稣云:「娶所出之 妻为犯奸、则娶因犯奸被休之妻亦犯奸。」是则虽因妻犯奸而休之、仍不能再娶此。所谓休妻、离居也非离婚也。
「出言皆是是非非、过此皆属邪妄。」是是非非一语出荀子。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无须另有他词。过此皆饰非之言也。
注释
↑ 麕ㄑㄩㄣˊ:「麇」之异体,成群。
↑ 燠ㄠˋ:热。
↑ 饫ㄩˋ:饮食过度。
↑ 诟ㄍㄡˋ詈ㄌㄧˋ:侮辱谩骂。
↑ 诬ㄨˊ蔑ㄇㄧㄝˋ:诽谤。
↑ 檠ㄑㄧㄥˊ:灯架。
↑ 谳ㄧㄢˋ:法院判决。
↑ 罚ㄈㄚˊ:「罚」之异体。
↑ 隶ㄌㄧˋ:下属。
↑ 抉ㄐㄩㄝˊ:挖出。
↑ 磴ㄉㄥˋ:踏足。
↑ 假:借也。
↑ 雠ㄔㄡˊ:「雠」之异体,仇怨。通「仇」。
↑ 间ㄐㄧㄢ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