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中圣训第二段
1 尔其慎旃!施济行善,不可徇人耳目;不然,不能望报于尔在天之父矣!
2 故尔于施济时,毋效虚伪者在堂中或市上,鸣角以求荣于人者之所为也。吾实语尔,彼已获其报矣!
3 尔施济时,莫使左手识右手之所为,
4 庶几尔之善举,隐而不显,则烛幽洞微之父必将有以报尔矣。
5 尔祈祷时,亦勿效虚伪之徒。盖若辈喜立于堂中街头,而作祈祷,故令人见。吾实语尔,彼已获其报矣。
6 尔祈祷时,入尔内室,既闭户,密求尔父,则烛幽洞微之父,必将有以应尔矣!
7 祈祷时,毋多言,如异邦人之所为;盖彼以为冗长其辞,必蒙垂听矣!
8 慎毋效之;盖尔未祷之前,尔父已知尔之所需矣!
9 祷时宜曰: 在天我侪父,
10 愿尔国临格,俾尔德化昌; 尔旨行人世,一如在帝乡。
11 我侪今尔祈,赐我以日粮;
12 鉴我恕人过,吾过仰包荒;
13 免我堕诱惑,拯我出咎殃。
14 盖尔恕人之过,天父亦必尔恕。
15 尔不恕人,尔父亦不恕尔之过矣。
16 尔斋戒时,毋戚戚然作忧色,一如虚伪者之故毁厥容,惟恐人之不知其斋戒也。吾实语尔,彼已获其报矣。
17 尔斋戒时,沐尔首,洁尔容,
18 勿令人见尔斋,惟暗中对越尔父,则烛幽洞微之父,必将有以报尔矣。
19 尔毋储富于地。蠹蚀焉,锈败焉,窃者穿窬而盗焉。
20 惟宜储富于天,既无蠹蚀锈败,又无盗窃穿窬之虞。
21 盖宝之所在,心之所存也。
22 目为一身之灯。目正则清明在躬;
23 目不正则身陷晦冥。是故心光若晦,则晦之为晦,又将何如!
24 一身不能兼事二主,不嫉此而爱彼,必附此而弃彼矣!天主之与财富,两者固不能并事也。
25 故吾语尔,毋庸岌岌于何食何饮以养生,何衣以蔽体。夫生不贵于食,体不贵于衣乎?
26 盍观天际飞禽,不稼不穑,无储于仓,而尔在天之父,犹且养之、蓄之;尔等之贵于飞禽,不亦多乎?
27 且尔中孰能凭其思虑,而自延尺寸之寿命?
28 若夫衣饰之事,更何所用其焦虑?盍视田野之玉簪花如何发荣滋长,既不劳作,又不纺绩。
29 第吾语尔,即以所罗门之黼黻文章,盛极一时者,视一朵玉簪,犹有逊色。
30 夫田间野草,今日暂存,而明日投炉者,天主尚且饰之若斯,而况于尔乎?噫!何尔信心之薄也!
31 故毋事忧虑,曰:吾将何食?何饮?何以蔽体?
32 此正异邦人之所营者,尔之有需乎此,天父庸有不知;
33 惟先求天国及其正义,则其余一切,必加尔身矣。
34 勿为明日虑,盖明日亦自有其所虑也。一日之累,不已足乎?
附注
「住圣名芳。」原文直译为『愿尔名见圣。』「见圣」谓人敬主之名为神圣不可犯者。既敬主名、则亦颂扬之、是主名流芳于人 世矣。
「俾尔德化昌、」此语于译文为附加语;韵文之不免者。然其意固隐于原文中。「愿尔国临格、」祝天主之圣宠神国、临于人心、 使人向化、是则祝天主之德化日昌也。人心既臣服于主、则将奉行主旨犹天堂神圣之奉行主旨也。故云:『尔旨行人世、一如在帝乡。』「帝 乡」者天乡也。
「赐我以日粮」「日粮」一字、于希腊原文有「继续」之意、继续今日者、则为明日。故吕译新约云:『我们明日的食物、今日赐 给我们。』然原文亦有紧需之意、故注疏家与译者多译为日需之粮。
「目为一身之灯、目正则清明在躬、」目光准、则步履稳健。如是人心正者、则清明在躬;光明磊落、意无邪想也。
注释
↑ 徇ㄒㄩㄣˊ:营求、谋求。
↑ 包荒:能包含荒秽之物,谓度量宽大。
↑ 蠹ㄉㄨˋ:木中虫。
↑ 窬ㄩˊ:门旁小孔穴;穿窬:穿壁踰墙而行窃也。
↑ 虞ㄩˊ:烦恼。
↑ 稼ㄐㄧㄚˋ:耕种。
↑ 穑ㄙㄜˋ:收获。
↑ 黼ㄈㄨˇ黻ㄈㄨˊ:衣裳绘绣的花纹。
↑ 文章:斑斓美丽的花纹。史记.卷二十三.礼书:「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
↑ 视:比较。
↑ 况ㄎㄨㄤˋ:「况」之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