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分享
如果说,导读是引发读者的兴趣,乐于深人阅读,那么本文勉强可以算是。不过,我还是觉得名之为「译者的分享」比较贴切。因为,译完全书,再译英译本的长篇导论之后,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补充这篇导论,帮助华文读者更快进人《建院记》,掌握全书的脉络,品尝其精华,我写下了 「译者笔记」。接着,写了一点翻译此书的花絮,一些心得、感想和感谢,名之为「译者心语」。最后,由于长上表示,中文的相关资料太少,希望我整理一些历史典故,我奉命而写,所以有了最后两篇分享的史事。
所以,本文成分三个部分:「译后笔记」、(译者心语」和「历史典故」。
一、译后笔记
圣女大德兰的主要著作中,《建院记》是最少被引用的,虽然如此,其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自传》、《全德之路》、《灵心城堡》;基本上,它不是解说灵修,而是见证灵修。我们从建院的记述中,可以一览无遗地看见大德兰的使徒热诚,她对耶稣的爱和顺服。眼看着病重垂危的她,依然风尘仆仆,奔波在建院的路途上,甚至死在归途中。英译本前面,柯文诺神父写了长达八十二页的导论,最后,神父说:「没有天主,没有来自耶稣基督的恩宠,她的生命是不可解释的。」
A、基本韵律
圣女大德兰服从神师李帕达神父的指示,要如同《自传》中记载亚味拉的建院经历,记述后来的七座新院(1 -19章),写完七座新院后,古岚清神父要她继续,再写出接续建立的新院,不只记事,还要写得趣味盎然。基本上,每座新隐修院的建立,都是独立的单元,首先是天主的推动,借着人与事的发生,耶稣如何以神谕指示她,有时鼓励,有时责备,有时安慰,大德兰总是把耶稣摆在第一位,不断地强调,是主耶稣建立了这些隐修院,是祂大能的手完成一切。
再来是建院恩人,或帮助建院的朋友,大德兰详述恩人们的功德,提醒修女们,无论他们或生或死,都要记得在主前为他们祈祷,为了表达感恩之情,这是必须的。读者最好准备笔记本,记录一下人名和地名,抱着和大德兰一起结交好朋友的心情,让她笔下的每一位都成为自己的好友,如此一来,会读得津津有味。否则的话,恐怕不断出现的人名和地名,会令读者招架不住,难免觉得眼花撩乱。
接着,买地购屋的经过,常是困难丛生,若是遇见当地主教的刁难,事情会陷入更糟糕的窘境,然而,一次又一次,天主总是胜利者,祂粉碎魔鬼的恶势力,彰显祂的光荣。
以上是《建院记》的基本韵律,此外,会母大德兰也插人特写人物的见证故事,有自己的会士、建院的恩人,特殊的圣召故事等等。
《建院记》中有一个很长的中断,就是从第四章至第八章,是大德兰畅谈灵修的小论文。大德兰累积了许多的经验,写下非常重要的教导。在这五章中,大德兰提出辨识神秘经验的具体原则,包括如何处理忧郁症的病患,她透视事情的真相,彻底的务实令人叹为观止。柯文诺神父甚至这么说:「大德兰的忧郁症小论文,是西班牙后来相关主题的先驱。」
B、结构
本书可以清楚地划分为三本小书,或说分为三卷,第一卷是第一章至第十九章,中文字数大约六万七千;第二卷是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七章,字数约三万四千;第三卷是第二十八章至第三十一章,字数约三万七千。要了解本书的结构必须分成这三个部分来探讨。
圣女大德兰一生建立十七座女隐修院,以下页的表格标示本书的基本架构。
1562年,亚味拉,首座革新隐修院,写于圣女大德兰的《自传》
《建院记》第一卷1一19章(约67000字)
1567年,梅地纳
1568年,马拉岗
1568年,瓦亚多利 1568年,杜鲁耶洛(男)
1569年,托利多
1569年,巴斯特日纳
1569年,巴斯特日纳(男)
1570,撒拉曼加
著书时间:1573年8月开始写。
《建院记》第二卷20—27章(约34000字)
1571年,奥尔巴
1574年,塞谷维亚 1575年,贝雅斯
1575年,塞维亚
1576年,卡拉瓦卡大约写于1576年7月至11月间。
1574年,修女们逃离巴斯特日纳,废弃这座隐修院。
《建院记》第三卷28—31章(约37000字)
1580年,哈拉的新镇
1580年,帕伦西亚 1581年,索里亚 1582年,革拉纳达
1582年,布格斯
无法确定开始写的时间,完成于1582年6月底。
革拉纳达的建院没有叙述,因为是圣女安排人去建立的。
C、历史背景
既然《建院记》是分成三个时段完成的,我们也要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其著书的历史背景。
第1时段:1 -19章
一五六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建立后,大德兰度过了约五年非常宁静的隐院生活。期间,一位从墨西哥返国的方济会传教士,亚龙索•曼多纳多来访,告知许多灵魂丧亡了,因为没有机会接受福音。大德兰为此深感痛心,流泪哀求上主,希望能做点什么来拯救灵魂。上主应允她的恳祷,对她说:「女儿,再等一等,妳会看见大事。」上主说的大事果然应验,半年后,远在意大利的总会长来西班牙视察,甚至出现在亚味拉,圣女得以会晤总会长。不但获得总会长的赏识,也得到大力的支持,主动颁给她所有的许可,要她建立如头发一样多的革新隐修院;但只限于在北部卡斯提,不许在南部安大路西亚建院。总会长也答应她,可以在北部建立两座革新的男会院。
一五六七年四月二十七日,总会长鲁柏授权大德兰建立其他的隐修院。同年八月十五日,在梅地纳建立第一座新院,也是《建院记》记载的首座修院。从一五六七至一五七一年,短短的四年,大德兰一共建立了七座隐修院,两座男会院,这样的速度是够惊人的,充满活力的大德兰,完全卷入革新的建院浪潮。
这时,一股逆流出现,教廷的视察员斐南德斯,他负责监管加尔默罗修会在卡斯提的革新,由于降生隐修院问题丛生,眼看着大德兰的革新修会如此成功,于是想出一个妙招,任命大德兰返回降生隐修院担任院长。大德兰万分无奈,俯首听命,暂停建院的工作。面对新的处境,她迫切需要一位得力助手相帮,她想到的不二人选是圣十字若望,于是向斐南德斯请求,派圣十字若望来担任修院的听告解司铎。降生隐修院在两位圣人的指导下,彷沸立竿见影,获得相当成功的改善。当然,也博得斐南德斯的欢心,致使大德兰很容易得到他的支持。
在她担任降生隐修院院长期间,由于先前建立的撒拉曼加隐修院没有妥当的住屋,斐南德斯命令她回去撒拉曼加,帮助修女安顿住处,时为一五七三年。这时,李帕达神父命令圣女写《建院记》。
李帕达神父比大德兰小二十岁,之前,一五七0年,建立撒拉曼加隐修院时,大德兰曾把她的《自传》给神父看过。他是圣女的告解神师与挚友,获悉上主曾在一五七〇年二月九日显现给她,要她建立更多的隐修院,并且写下建院的经过。为此,他坚持命令大德兰写《建院记》,记载这些新修院的故事。
大德兰深感为难的理由很多,的确如此,她正在撒拉曼加为修女们购屋。另外,塞谷维亚的建院也在酝酿中,这个建院牵涉到预备放弃巴斯特日纳隐修院,把修女们接到塞谷维亚。多么艰难的策划,她必须写信得到斐南德斯的许可,才能继续建院。总之,在如此的情况下,健康不佳,职务缠身,极想推辞时,上主对她说:「女儿,服从给予力量。」这样,她动笔写出《建院记》的前十九章。
一五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开始写,我们无法确定她写完的日期。这十九章中,第四章到第八章是个中断,可以视之为独立的单元,专论隐修院中一些困难的灵修问题。正如《自传》有四十章,圣女把全书分成四部分,每个部分约十章,在第二部分插入「四种水」的灵修专论,讲解祈祷上的修持。《建院记》前十九章,大德兰也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讲解隐院生活中很难处理的课题:活动与默观、假的神秘经验、如何处理忧郁症及各种精神官能症、神见与启示。这五章是很有价值的灵修教导,尤其写给院长们,帮助她们管理修院时,如何对待和指导属下。
第二时段:20-27章
二十章至二十七章,叙述一五七一年建立的奥尔巴隐修院,及一五七四年至一五七六年间建立的四座隐修院:塞谷维亚、贝雅斯、塞维亚和卡拉瓦卡。大约写于一五七六年七月至十一月间,确定完成于十一月十四日。
一五七一年大德兰返回降生隐修院担任院长,她的建院暂时中断,这个期间,她写了《建院记》的前十九章,认为李帕达神父给她的命令已完成。一五七四年,降生隐修院院长职结束之前,她得到长上的许可,建立了塞谷维亚隐修院。十月初,她返回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重新担任革新隐修院的院长,接下来的两年,又建立了三座革新隐修院。
革新修会的快速发展,累积了新、旧修会之间的冲突与误解,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一五七五年五月,总会在意大利碧山城召开大会,决定镇压革新修会的发展,同时命令大德兰选择卡斯提的一座隐修院,留守院中,不许再建立新院。大德兰十二月得到传达的命令,次年六月底返回托利多。正是在此时期,因古岚清神父的命令,她以短短的时间写下二十一至二十七章。
二十七章的末了,圣女大德兰好像写跋一般,做了结束的交代,她真的以为,建院的工作至此已完全结束,她说:「愿光荣与荣耀归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现在和将来永远为王,阿们。为了我们上主的爱,我请求阅读此书的兄弟姊妹们,把我交托给我们的上主,为使祂怜悯我,摆脱炼狱的痛苦,如果我堪当在那里,使我能享见祂。既然当我还活着时,你们不会见到这书,而写此书的劳累,及怀着热切的渴望所写下的,恰巧说了些安慰你们的事,如果合宜,但愿在我死后,你们读到这书时,能对我稍有裨益。」
从一五七六年起到一五七九年,革新修会处于暴风雨中,大德兰被禁足。一五七七年底,圣十字若望被绑架,关进托利多的监牢。此时,圣女大德兰在亚味拉摔断左手臂。一五七八年,情况更形恶劣,古岚清、玛利安诺、安道三位神父也遭监禁和处罚。一五七九年,得到国王斐理伯二世的大力帮助,终于得以脱免一切灾难,一五八0年,教宗国瑞十三世颁布诏书,批准赤足加尔默罗为一独立会省。这时,大德兰再度奔波于建院的旅途中。
第三时段:28-31章
这个部分,大德兰写下的建院有四:哈拉的新镇和帕伦西亚(一五八〇);索里亚(一五八一);布格斯(一五八二)。也许是建立每座隐修院之后立刻就写,总之,一定是在建立布格斯隐修院之后写完的,那是一五八二年六月底,圣女大德兰逝世之前四个月。
当然这是古岚清神父的命令,要她写下每个建院的故事,圣女以完全服从的精神,完成这个她所说「使我备尝艰辛和劳累」的工作。
第二十八章开始,为接续已写下结语的二十七章,圣女写道:「塞维亚建院完成后,四年多停止建院的工作。理由是,极大的迫害开始强烈地打击赤足男会士和隐修女,虽然之前已有好多的迫害,但都没有这么极端,几乎完全将之毁灭。」
大德兰的健康日渐衰微,最后的这四章都没有写上章数,只写出小标题,尤其到了最后一章,「出现许多的错误拼字、重复和语意不清,显示出她的虚弱和耗损,但记述的内容依然活泼生动。」
此时的大德兰,已达到灵修的高境,经过许许多多的磨难后,天主总是胜利者。风烛残年的大德兰,仍奔波于建院的旅途中,她的内心如此平安,我们可以想象,她那高贵的神情,所流露的是何等的光彩。是的,这是大德兰写这一部分时的心境,遵照古岚清神父的指示,写下建院过程所发生的事,写得趣味盎然。她的《建院记》完成了,实际上才是开始,五个世纪过去,她的女儿们继续不断地建院,至今遍布全球各地。
四、年金VS守贫——巧妙的平衡
「圣德兰以令人敬佩的巧妙平衡和超性的谨慎,使隐修生活适应女隐院的环境。除了祈祷和默观外,圣德兰也保存了隐修精神、独居和静默、赤贫、克修和补赎。」( 1990会宪:绪论一)
在圣女大德兰建院的过程中,建立祈祷默观的隐修院,维持隐修的精神,这些听起来都容易了解,然而,打从一开始建立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有一个问题让大德兰举棋不定,考虑再考虑,后来的建院亦然,这个问题一再出现,很可能一般的读者会看得满头雾水,这个问题就是守贫与年金(定期收入)。我们不妨在此稍微解释一下,欣赏会母大德兰的巧妙平衡。
定期收入建立修院时,大德兰一定先要得到主教的同意,申请建院时,主教必会询问,修院是否有定期收入。意思是,修院有否固定的基金,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有一定的供应。在当时,由于社会阶层严明,贫富悬殊,所谓有定期收人的修院,并非意指修女们不守贫,而是指建院的恩主承诺定期供应所需,恩主多半是王家贵族或富豪。如果所承诺的定期费用,足以维持修女们的生活,通常会毫无困难地得到主教的建院许可,否则会很难获准,大德兰在谈及梅地纳的建院时说:「由于是守贫的隐修院,在所有的地方都很难得到准许;因此在交涉上拖延了几天。」(3.1)
守贫在《自传》第三十五章中,圣女大德兰诉说建立守贫修院的初衷。「上主告诉我,我绝不可不建立守贫穷的修院,因为这是祂的父和祂的意愿,而祂会帮助我的。这事发生在很深的出神中,且有这么许多的明显效果,这个渴望是从天主来的,不容我丝毫的怀疑。另一次,祂告诉我,定期收入会造成心思混乱,及其他夸赞贫穷的事。祂向我保证,凡守贫穷者,不会缺乏生活的所需。」
为此,大德兰努力排除众议,深得圣伯铎•亚尔刚大拉的鼓励和支持,圣人甚至前往罗马,为大德兰申请到教宗的建院许可。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因此而诞生。这是一座守贫的隐修院,没有定期收入,修女们以手工操作,及教友的捐献维生。
大德兰非常满意地在圣若瑟隐修院度过五年,之后,因圣神的引导,总会长的命令,她开始创建其他更多的隐修院。第二座是梅地纳圣若瑟隐修院,这地方是当时的贸易中心,教友们的捐献足以维持修女们的生活所需。
然而,当露薏莎.瑟达夫人请求在马拉岗建立第三座隐修院时,大德兰拒绝了,因为那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修女们绝对无法靠捐献生活。瑟达夫人却执意坚持,请求大德兰的神师,道明•巴臬斯神父的帮助。巴臬斯神父一面倒地帮助瑟达夫人,甚至责备大德兰,圣女自己这么说:「(巴臬斯神父)说我的做法不对,因为神圣大公会议准许有年金,我不该因自己的意见,而不在那能这么事奉天主的地方建院。有此反对,再加上这位夫人许多坚决的请求,因此,除了接受,我别无选择。她提供足够的年金;因为我总是喜欢我的修院,或是完全贫穷,或是这样(译按,有充足的年金),修女们不必向任何人,一再强求生活所需。」(9.3)
巧妙的平衡圣女大德兰建立的十七座隐修院中,守贫的有十座,有定期收入的七座:马拉岗、巴斯特日纳、奥尔巴、贝雅斯、卡拉瓦卡、哈拉新镇和索里亚。我们看得出来,大德兰多么顺服神师,即使在如此坚持的事上,她仍能按实际的情况接受天主的安排。
当她记述建立奥尔巴隐修院时,她写下自己对此事的反省:「在建立有定期收入的隐修院时,我总是希望能有相当充足的年金,务必使修女不依靠亲威,或任何人,修院要能供应吃和穿的,及所有的必需用品,而且病人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为,当必需用品缺乏时,会导致许多的弊端。至于建立许多没有年金的守贫修院,我从不缺少勇气和信心,我确信,天主必不会辜负她们。至于建立有年金的修院,年金却很少,一切都使我受挫。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建立这样的修院。」
大德兰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母亲,她确实以「巧妙的平衡和超性的谨慎」,奠定了革新加尔默罗隐修会的重要基石。
二、译后心语
《建院记》什么时候会翻译出版?每当这个询问传来,我会这么说:「快了!快了!」然而,真的着手工作,立即发现一点也快不了,好一本不容易翻译的大书,全书出现的人名大约两百多,必须制作长串的人名清单,再加上出现的地名约一百多个,真是够瞧的了。
这本书开始写的时间是一五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结束此书的时间是一五八二年,前后长达九年,也就是说,圣女大德兰用九年的时间,记述十五年的建院历程。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使用的语词也不尽相同,译者必须随著作者转换,有翻译经验的人会明白,这也是困难之一。再加上作者因繁务缠身,常是振笔疾书,难免用些当时的通俗用语,有时很难确定其明确的意思,导致译者经常发现,对照两本最好的英译本时,两者的翻译并不完全一致。这可真的令人头痛。
写《建院记》和灵修教导大不相同,对大德兰而言,她从不认为写灵修道理让她感到厌倦,因为谈论灵修之事,彷佛再次沉入与主的亲密,甚至有修女见证,当她写《灵心城堡》时,常是在领完圣体后,而且圣女的面容发光,似乎沉浸在神魂超拔中。然而,写《建院记》则是另一回事,大德兰清楚表示,绝不说谎,所记述的是真实的事件。像这样的一本书,必须清楚列出正确的人名、地名和日期,在记载事件时,要明智下笔,兼顾当时可能的读者,及还活着的人,诸如此类的基本要求,的确相当烦琐。 大德兰是很认真的人,做事绝不马虎,就是这样,如她说的,尽力写出每个建院的故事。时至今日,我们甚至惊讶于她写作时选择的文具,纸张和笔墨都是当时最优质的成品,我们真的感谢大德兰的彻底认真,致使她的原稿能无损地保存至今。
话说回来,一旦深入大德兰的写作状况,当我从翻译「灵修书」的小格局跳出时,顿时开始和大德兰携手共游,那是另一番翻译的心境。感觉上,彷佛在听慈爱的母亲说故事,分享大德兰经历的事件,陪伴她经历伟大的冒险之旅。
我也从「两本英译说得不同」的陷阱中得到释放,翻译本来就没有绝对答案,甚至可以多选,尤其像这样游记似的文体。A.P.译本倾向译得多彩多姿,带给读者传神的感觉, K.K.译本倒是非常忠实地逐句翻译,两者我都欣赏。整个翻译过程,不断阅读原文,对照两种译本,设法以最忠实的方式,用华文表达会母的初衷。虽已尽力为之,但自觉才能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尚请读者不吝赐教与指正。
《建院记》终于译完,也翻译好柯文诺神父的英译导论。在这篇导论中,神父对《建院记》的当代环境、文化,甚至修会历史做了彻底的交代,是深入了解《建院记》必读的上选资料。此时,正好读到一篇文章,是一本圣女大德兰传记的附录,记载大德兰逝世后,她的遗体没有腐烂,其被发现的经过。大德兰的《自传》述说她的童年、圣召、人会修道和创立第一座革新加尔默罗隐修院,《建院记》叙述的是从第二座隐修院,直到她逝世前三个月,其所创立的十六座隐修院的生命故事。大德兰死而不已,她不朽的遗体继续光荣天主(详见本文历史典故段落)。大德兰革新修会的建院故事依然进行在历史的洪流中,仍有太多可以分享的故事,长上说,中文的相关资料太少,要我尽力整理一些历史典故,和读者们分享,最后,我写了「痛心的史实」。
感谢美国华盛顿特区加尔默罗灵修出版中心的慷慨授权。
译者的分享 许多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修院的长上和姊妹们,她们的宽容与支持,给了我足够充裕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艰辛费时的工作,姊妹们无私的爱是我最大的帮助和鼓励。还有许多的亲友给我的默默鼓励,天主知道一切,愿祂给予最美好的回报。
二十多年来,房志荣神父给我的协助,是无可言喻的,一本又一本,会父圣十字若望、会母圣女大德兰的著作,全都经过他的审定,根据原文修正我错误的地方,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幸运又幸福,拥有这么一位博学有德的神长呵护,无疑地,这是天主的特别祝福。
去年年底,译完此书时,立刻打电话邀请房神父,他一如往常,满口应允。多年前,神父会来隐修院小住几天,特别拨出时间,专心校阅。渐渐地,神父年事已高,不能独自前来。只好把书送到神学院,请他批审。这一次,我耍了一个赖,请房神父亲自来隐修院取书,他先是一愣,我紧接着说:「神父,如果您不来隐修院,我根本没有机会见您的面。」神父立刻会意地笑了,满口答应。真好!
就这样,-位热心的教友把神父带来,我和神父在会客室叙旧。九十高龄的房神父,身着旧得不能再旧的夹克,早已褪色的蓝色夹克,上面还留有「辅大神学院」的标志。我不禁对神父说,这件衣服好老旧,神父开心地笑着,疼惜的表情让我知道,他对神学院的爱有多深。对他而言,这是宝贝。
聊起一些认识的神长时,我发现,神父非常正向与积极,在他的口中,我听到的是对自己修会弟兄的欣赏与爱,他总能列举他们的优长。比如说,一谈起谷寒松神父,他马上赞不绝□,对他照顾痲疯病人的慈善工作、各种爱德和神学工作,表示钦佩,甚至还说一句非常夸张的话:「如果我是教宗,我会立刻给他列圣品。」天哪!这是何等的兄弟之爱。也印证了从前一位老姆姆告诉我的话:「耶稣会的兄弟们非常相爱,他们从不说自己弟兄的不是!」
神父临走时,我再耍一次赖,请神父审阅完后,亲自移驾送还。慈祥的房神父好似找不到拒绝的理由,面不改色地应允。回想起这些事,内心回旋的是感恩与爱,天主啊!愿祢亲自酬报祢的忠仆。感谢关永中教授、曾庆导神父、陈新伟神父、孔令信教授和张达人医师为此书写推荐序。我知道,他们之乐意为之作序,是出于对圣女大德兰的仰慕和深爱。感谢旅美艺术家范毅舜先生,再次热情洋溢地为本书提供图档,他是一位非常直爽的人,获知所需,立即行动,为我们挑选可能采用的照片,不只一幅,他的慷慨支持使本书增色不少。
最令人欣喜的是,得到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院长姆姆的序言,真是太棒了,直觉上,彷佛是和会母大德兰直接联机,得到她亲自的祝福一般。诚如姆姆说的,「在大德兰的《建院记》中,你们会找到基督徒智慧的宝藏,能够回答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这确实是一本值得深人阅读的好书。
最后,深深感谢星火文化,这些年来出版了一系列的加尔默罗灵修书,使基督徒的灵修经典呈现在各书局,几乎是史无前例之举。每念及此,内心的赞赏与感激,诚非笔墨所。
自从受命翻译会母与会父的全集,至今《建院记》已完成,自觉松了一个气,好像已经告了一个大段落。会母圣女大德兰和会父圣十字若望的大著作:《自传》、《全德之路》、《灵心城堡》、《攀登加尔默罗山》、《黑夜》、《灵歌》和《爱的活焰》都已完成,再来就只剩下小品著作待译。然而,译者也日渐年老体衰,能否译出小品,全交在天主的手里。圣会母在本书的序言中说:「为了祂的爱,我请求凡读本书的人,念一遍圣母经,为能帮助我离开炼狱,得以面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圣父及圣神,永生永王,阿们。」我则请求读者,为我念三遍,向荣福圣母祈求,盼能与诸圣相聚天堂。
三、历史典故
A、圣女大德兰的不朽圣身
一五八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大德兰离开布格斯,这是她的最后建院,踏上返回亚味拉的归途,途中于十月十五日逝世于奥尔巴。但是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一般而言,世人「盖棺事始定」(杜甫诗),但是对天主教的圣人却不然,往往「重新开棺」又是一件大事。圣女大德兰埋葬后,第二年再度开棺,她的不朽圣身经历一番波折,彰显了天主的奇工妙
第I次开棺
根据真福安纳.圣禄茂的记述,大德兰逝世的次日,隆重地举行葬礼。遗体入殓,接着埋葬,堆满了许多石头、砖块和石灰,所有这些碎石全倒进去,把灵柩掩埋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奥尔巴修院的建院恩人,德兰•雷氏夫人下达这个命令,要把这些碎石塞满坟墓。谁也阻止不了她,她以为只要多放些石头,大德兰的遗体绝不会被人移走。
毕竟人算不如天算,大德兰的坟墓不断散发出愉悦的芳香,奥尔巴的修女渴望再看一次会母的遗体。趁着省会长古岚清来视察修院,她们抓住机会,向他表明这个愿望。神父批准了,于是他们着手进行,偷偷地移开石头。石头多得不得了,古岚清和他的同伴花了四天的时间予以清除。
一五八三年七月四日,就是在大德兰逝世后九个月,重新开棺,他们发现棺材盖已被乱石砸碎,棺木腐烂了一半,满是霉菌,潮湿的气味扑鼻而来。圣身满是渗入棺材的尘土,也全是潮湿的,不过却新鲜而完整,彷佛昨天才下葬一般。
古岚清是现场目击者,他的见证是,圣女的圣身保持得如此完整,当修女们清理圣身上的尘土和腐烂的衣服时,他和他的同伴暂时避开。叫他返回时,圣身上盖着一条床单,但胸部没有盖住,他很惊讶地看见圣女的胸部这么丰满与结实。
整个房间满是美妙的芳香,修女们重新为遗体穿上新会衣,再把她用床单包裹起来,放回原来的棺木。入棺前,古岚清神父取下圣女的左手掌,装在一个布帽里,再用纸包起来;油从中流出。他把圣女的左手留在亚味拉,装进一个密封的小箱子。当古岚清切断她的左手时,也切下她的小指,做为私藏的随身宝物。后来,当古岚清神父遭遇海难,被土耳其人俘虏时,他们夺走圣女大德兰的小指,古岚清神父说,他花了约二十雷阿尔和几个金戒指,把它买回来。
第2次开棺
话又说回来,亚味拉是圣女大德兰的故乡,那里的人坚持圣女大德兰是属于他们的,必须返回本乡。因此,赤足男会士召开会议,出了一道命令,德兰姆姆的遗体理当带回她的家乡。为了避免奥尔巴公爵从中作梗,要秘密进行这事。
亚味拉主教座堂的总管若望.卡利友,及大德兰生前创会的跟班胡利安.亚味拉神父,两人在一五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五一大早就出发,次日,星期六,他们很早就抵达奥尔巴,一如国瑞•纳祥神父给他们的指示。进城之前,若望总管通知国瑞神父,他们已经来到,国瑞神父传话过来,要他们偷偷进城,谨慎小心,也要若望总管在晚间七点时,到他所住的旅店会合。总管准时到场,不久古岚清神父也从撒拉曼加到来。他们一起商讨进行的对策,最后决定第二天,也是主日那天,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会合,在那之前,谁都不许露面。
次日,国瑞神父急于完成此举,他也比古岚清神父大胆多了,他们就来到奥尔巴隐修院,修女们请求容许再看会母的圣身。晚间,这两位会士取出棺木,他们发现,圣身上的会衣和覆盖的布已经很糟糕。他们把圣身请出来,放在修女们可以看见的地方,大家欣喜无比。当修女们念夜祷的时间到了,必须离去时,古岚清神父出命令,要修女在楼上的经堂念诵读日课,他有意拖长时间,不让修女们太快回来。那时,只留下这两位神父、院长姆姆、副院长和华纳.圣神修女•,神父认为时机已到,拿出会议决定的法令,命令将圣身送返亚味拉圣若瑟隐修院。三位修女当场闻言,悲伤难过万分。所以,神父们决定留下会母的手臂,以宽慰修女们的心。
国瑞神父负责执行截肢,虽然深觉不愿,也感到这是他一生中献给上主最大的犠牲,但为了服从,他从腰间取出刀子,切下大德兰的左手臂,就是之前已被古岚清拿走手掌的那只手臂,也是在一五七七圣诞夜,圣女大德兰在亚味拉从楼梯摔下来,跌断了的左手臂。令人惊奇的是,神父不费吹灰之力,好似切开一个香瓜,或切下一片新鲜乳酪,他轻而易举地取下左手臂。之后,他们再次为遗体穿好衣服,用一条起绒粗呢包裹起来,国瑞神父将她抱起,放在他的双臂中,预备安置在修院对面的一个房间。古岚清神父跟着走在后面,胡利安神父已在等待他们。
当他们把圣身放在床上,古岚清神父揭露遗体,他们都见证圣身从头到脚,完整无缺,甚至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失落。彷佛是刚刚逝世的人,用手去碰触时,是柔软的,不过体重轻盈多了。面部有些变平,显然是埋葬时放进太多石头所致,但没有被打破。圣身散发出极甜美的芳香,靠近时香气更加浓郁。这香味相似什么呢?谁也说不上来,勉强形容的话,有点像车轴草的芳香,但要轻淡得多。他们检视圣身之后,重新穿上为她准备的会衣,包
裹起来,一切都处理好之后,他们再回到旅店。
国瑞和胡利安彻夜守着大德兰不朽的圣身。准备踏上归途时,他们把圣身放在骡子上,两旁各放一大把稻草,圣身散发出来芳香,弥漫在她所停留过的任何地方。
返回亚味拉
大德兰逝世后三年,一五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一清早,天还未亮,他们带着圣身离开奥尔巴,再次翻山越岭,返回亚味拉。一路上,气候温和,宛如六月天,傍晚约六点钟时,抵达大德兰的故乡亚味拉。当这珍贵的圣髑交还给圣若瑟隐修院时,修女们欢天喜地,与奥尔巴修女的悲伤难过,恰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圣女大德兰的圣身被安置在修女们易于亲近之处。首先是放在会议室,以制作精美的布料包裹着;然后,制作一个灵柩形的长箱子,里面衬上黑色的塔夫绸,配上丝和银线的装饰,外面盖上黑色的天鹅绒,装饰着丝与金,安上镀金的环扣,及镀金的锁、闩和钥匙;又置入两个金和银的盾牌,一个是修会的盾形徽章,另一是耶稣的至圣圣名。在这个坟墓上的题字,是以金丝银线绣成的 (耶稣•德兰姆姆)
亚味拉主教,伯铎•斐南德斯•德密诺,获悉此事,立刻宣布来院探视。九点钟时,主教与大约二十人一起前来,其中包括法官、两名医生、狄耶各. 叶培斯神父、胡利安•亚味拉神父,他们来到修院的门廊处,通往外面街道的门关闭起来,圣女大德兰的遗体安放在长箱内,在火把的光中,圣身是敞开的,所有人都跪下,并且脱帽,注视着不朽的圣身,满怀敬畏,同时流了许多的眼泪。
医生检视圣身,宣布是真实的奇迹,无法给予自然界的解释,因为未曾涂香油防腐,经过了三年,全身完好如初,而且不断散发香气。
主教严禁所有在场者谈论这事,以绝罚加以威胁。可是,他们说:「啊!我们看见的是多么大的奇事!」这些人强烈地渴望描述所见证的事,使得主教必须撤销他的绝罚,这事就此传遍全城。
重返奥尔巴
大德兰的圣身被迁移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奥尔巴公爵的耳朵,他勃然大怒。开始扬言恐吓奥尔巴隐修院的修女,如果那为安慰她们而留下的手臂,要是再被取走,他将要施以严厉的报复,此外,他开始直接和罗马交涉。这位在西班牙超级强势的公爵,顺利地获得教宗的批准,圣座下令,大德兰的不朽圣身该归还奥尔巴修院。于是德兰姆姆再次走上旅途。这一次从亚味拉迁回奥尔巴,同样极其隐秘地进行,深恐引发民众的暴动,偷偷地从圣若瑟隐修院搬回去。从此以后,德兰姆姆的圣身从未再返回自己的家乡。
耶稣会士方济各•李贝纳,是写大德兰传记的早期作家之一。他曾在一五八八年见过大德兰的圣身,作证说,圣身是直的,虽然有些弯曲前倾,如老人家行走时,仍能看出她的身材很好。当有人把她的身体扶起,只需一只手撑在后背,就能保持直立;也能够为她穿衣和脱衣,如同活人一般。双眼是干的,但却完整。脸上的痣,毛毛仍在上面,她的脚很好看,比例很匀称。
李贝纳继续说,看见这个隐藏的宝贝,对他而言,是这么大的安慰,他不认为,在他的一生中,还会有比这更棒的一天。他觉得唯一的遗憾是,想到有一天,因重要人物,或大德兰其他隐修院的请求,圣女的圣身会被分割。
李贝纳的预料果然成真,圣女大德兰的圣身被肢解,分送到不同的地方。至今,她的右脚和一片上颚在罗马,左手在里斯本,右手、左眼、手指、身体的片断遍布西班牙全境,或说,全球世界各地。她的右臂和心脏装在圣髑匣,连同不朽圣身剩余的部分,全都留在奥尔巴。
结语
在大德兰的时代,人们对圣髑的敬礼和热爱,近乎疯狂。不朽的遗体,无疑地,彰显神性的大能,唤醒更多人热爱天主。天主行奇迹,随心所欲,祂知道祂所做的是什么,人无法质问理由,只能从内心深处赞叹祂的奇工妙化。
圣女小德兰逝世后二十三年,一九一〇年九月六日,在里修,约有一百个人围绕在埋葬圣女小德兰的墓地。到场的人包括教区主教、负责列品案件的神长、修会总会长的代表,许多神父及听取列品案件的法庭人员等等。重新开棺时,散发出紫萝兰的芳香,而小德兰的身体只剩下骨头,但令人惊奇的是,放进棺木同葬的棕榈枝却依然青翠,如同下葬的那一天,至今仍保持其不朽。真是令人赞叹的另类奇迹。当小德兰病重垂危期间,多次声明她所渴望的是,在她死后,只会剩下骨头。在她死前不久,有位初学生问她:「妳一直都深爱天主,祂会为妳行奇事,我们会发现妳的身体没有腐烂。」这个说法使她觉得难受,她略带感伤地说:「啊!---不是这种奇事!这会偏离我的谦虚小路;在我身上,小灵魂必找不到有什么可羡慕的,所以,妳可以期待,除了骨头,什么也没有。」天主俯听了她的渴求,但也行了另类的奇迹,彰显祂慈爱的大能,确认了小德兰的神婴小道。
圣女大德兰是革新修会的会母,她一生热爱天主,在《自传》中,当她描述灵魂达到结合的高境时,会渴望「全然化为唇舌,好能赞美上主。吐诉千言万语,神圣的痴话连篇,不断寻求取悦现已占有他的那位。」(自传16• 4)这正是她自己灵魂的写照,她的热烈渴望死而不已,不朽的圣身散发出甜美香味,不只见证天主的大能,也邀请每一个人赞美颂扬天主。
B、痛心的史实
圣女大德兰写《建院记》时,多次提及古岚清神父,对他的重视和珍爱流露无遗,然而,为什么在提及革新加尔默罗会的会父时,我们说是圣十字若望呢?大德兰在世时,作梦也不会想到,她深爱的古岚清神父,这位极优秀的会士竟然会被逐出修会,提到这事,确实牵涉到一段令人痛心的史实。
此一事件的高潮是一五九一年,修会的最高领导多利亚神父,在那一年六月召开会议,无情地眨抑和放逐圣十字若望,因为他的意见与多利亚相左,直言反对他:对修女们的报复,及陷害古岚清神父,若望因而遭到如此的下场。同年十二月,十字若望会士如圣人般病逝,次年二月,古岚清神父被逐出修会。所有忠于大德兰的杰出修女,如安纳•耶稣、玛利亚•圣若瑟和真福安纳.禄茂,也都遭到多利亚的迫害。限于篇幅,本文无法深人详述细节,在此仅将主题聚焦于介绍尼古拉和古岚清,从中点出这个令人痛心的史实,让读者一窥此发人深省的典故,从中取得神益。
一、尼古拉.多利亚神父
出生与圣召一五三九年,尼古拉•多利亚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属于望族门第。早年是个银行家,一五七〇年,三十一岁时,来到西班牙的塞维亚,谋求致富,在短短的时间内,极有成效。有一天,他遭逢船难,几乎丧生,此时,碰触到天主恩宠的他,决定舍弃以往的挥霍生活,追寻自己灵魂的得救。妥当安排财务之后,慷慨大量地布施给穷人,然后成为一名教区的司铎。一五七六年,三十七岁时被祝圣为神父。
一年后,由于好友玛利安诺•圣贝尼多的榜样,他进一步决定加入赤足加尔默罗会。
一五七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塞维亚的雷梅地欧斯赤足加尔默罗男修院,由古岚清神父手中领受修会的会衣。一五七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誓发圣愿。他的初学陶成充满克苦的修行,这位热心的弃俗者完全投入,而且终身标榜严格的克苦和守规。
初学一结束,多利亚立刻被任命为初学院的代理院长,因为一五七八年正是赤足加尔默罗会最艰难的时期,修会的领导者,如古岚清、玛利安诺和安道神父,都被监禁或处罚。多利亚充分地显示出是个能干与果断的领导者。一五七九年,他以圣女大德兰的名义,前往马德里交涉事情,并在同年六月,在亚味拉和会母晤谈数天,也在这一个月,他被选为巴斯特日纳初学院的院长。
多利亚在修会内的晋升非常快速,发愿后一年,成为巴斯特日纳初学院的院长,这是男修会中最重要的会院,两年后,即一五八一年,他被选为第一参议,甚至超越圣十字若望和安道神父。
走极端的克苦根据方济•圣玛利亚会士的报导(他是专门颂扬多利亚的人),我们会看到多利亚对古岚清的态度有多么过分。
一五八三年五月一日,省会长古岚清神父召集会议于奥默多瓦。多利亚离开巴斯特日纳修院,带着一匹驴子,载着他的大斗篷,有时也骑坐牠。驴子上毫无舒适的装备,只有一条普通的缰绳。到了托利多的旅店时,正巧省会长古岚清神父和随从的神父也到达。这两位神父骑的骡子,装备十足,样样俱全。多利亚神父一看,认为这样阔气的装备,哪会是真正贫穷和谦虚的人,而他们正是应该为人榜样者,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满,故意面带笑容,讥讽地说道:「昨天,我们的神父,您规定我们不该使用鞍座,您和您的同伴,竟然这么快就违犯规矩?」古岚清笑一笑,命令人取走装饰用的马具,可是多利亚还是不满意,执意地要他们除掉一切,只剩下一条缰绳,他才心满意足。
接下来,还有更糟糕的事。当他们停留在马拉岗隐修院时,修女们预备了一顿极丰盛的餐点,热情地招待神父们。神父们一来到,进入隐院外界的餐厅,看见满桌的佳肴,有鸡肉、山鹑肉,甚至还有I只火鸡。多利亚这下子可真火了,完全失控,抓住火鸡的腿,高高举起,咆哮说:「我的神父们,餐后,我们就要去开会革新修会。让要吃肉和蛋的人,给我吃下去……」
方济.圣玛利亚会士没有记载,后来享用这宴席的人有几位,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家必是胃口全无,良心不安,即使是在省会长的面前。
然而,加尔默罗的《原初会规》上,关于戒食肉类有明文规定,「因为你们旅行时,常该沿路求乞,所以出门在外,可以吃与肉类同煮的菜肴,免得烦劳招待你们的恩主。」 (会规15)古岚清神父经过许多的辛劳,革新修会终于成为独立的会省,这是第二次召开大会,路过时,修女们当然会尽力招待,本是无可厚非。此外,古岚清神父不善骑骡,常会从骡子上掉下来。大德兰开他的玩笑说,神父骑骡时,最好用一条绳子绑起来。为此之故而装备马具,情有可原。《会规》上说:「必需之事,不受法律的约束。」(会规14)
多利亚当选为省会长一五八三年奥默多瓦会议中,多利亚针对古岚清神父大肆批评,尤其是他的不够克苦和守规。然而,古岚清为人天真正直,一点也觉察不出多利亚的排挤,甚至已经到了非常过分的地步。
一五八五年,修会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大会,选举省会长。多利亚远在意大利,并没有参加。然而,因古岚清的推荐,他获选为省会长,这是当时修会的最高领导。选举毕,古岚清神父还沾沾自喜于所推举的人获选,圣十字若望则直言相告,说出后来应验的预言:「神父您所推举的这位省会长,来日会剥下您的会衣。」
一五九一年事件一五九一年六月一一日,圣神降临节,于马德里召开总会会议,这是修会的高阶会议,会议中选举参议和修会中要职人选,同时讨论重要的议题。
圣十字若望参加这次的会议,他在修会内的重要职务完全被撤消,主要的理由是他反对多利亚的观点。这次会议的焦点问题有三:一是古岚清事件;二是男会士和隐修女的法规问题;三是隐修女从教宗得到诏书,不得更改会母为她们写的《会宪》,多利亚决定要放弃管理隐修女。在这三点上,圣十字若望完全不赞同多利亚的作法。在此我们只能论及古岚清的事件。
圣十字若望勇敢地表明,不该如此极端地布局,公开地反对古岚清,甚至让修会外的人知道这事。他甚至明言:「即使我们已经开始追查,我们的执行不宜让外人参与。」他的意思是,对会士的规过要有爱德,而不是采取这么极端的公开羞辱。为了不让古岚清有任何逃脱的借口,多利亚透过国王的干预,把古岚清从葡萄牙的里斯本,送回西班牙马德里受审。的确,如果我们详读史实,会清楚看出,多利亚利用他的职权,布下天罗地网陷害古岚清。圣十字若望透视整个大局,即使明言相劝也无济于事。
古岚清一到达马德里,无疑地,等于是开始他的加耳瓦略,他受到最冷酷无情的监禁和审讯,我们可以说,不亚于圣十字若望在托利多的牢房所受的折磨。限于篇幅,无法在此细谈拖延数月的审讯与监禁。几近精神崩溃的古岚清,无论如何天真,他终于梦醒。审讯后的定罪是给他许多无理的补赎,冷酷至极的羞辱和眨抑。他明白了,就算他接受这些补赎,多利亚对他的追杀也会没完没了,直到把他驱逐出会。由于他拒绝接受处罚和补赎,多利亚立即把他赶出修会。
一五九二年一一月十七日,在马德里的男会院,多利亚、参议会、咨议会、会院院长、一名道明会士等人,公开宣读开除古岚清的判决。随即进来两名会院的会士,前来剥除他们前省会长的会衣,古岚清举手阻退,他带着尊严的神情,自己脱下会衣,掷在地上。大德兰最亲信的长上和神师,就此离开赤足加尔默罗会。令人痛心的是,十五年前,古岚清神父为多利亚穿上会衣,如今,他却无情地剥下古岚清的会衣!
天谴 外表看来,多利亚平步青云,以他的严格克苦,哗众取宠,深得国王与教廷的青睐,古岚清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又以出众的组织才干,排除异己,意图建立他理想中的革新修会。因为他的积极奔走,修会得到完全的独立,将于一五九四年五月底选举修会的总会长。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多利亚志在必得,修会的第一任正式总会长,非他莫属。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临近凯旋之际,前往马德里的路途中,在亚尔加拉时,突然生病,十五天后病逝。
主持选举总会长的大使致书罗马的枢机主教,报告多利亚的病逝,及后来会议选举的结果。他说新选出来的总会长厄里亚•圣玛定,是多利亚死前推荐的最合适人选。大使在信末说:「多利亚神父的逝世,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慌乱。的确,事情倒是有个好结果,因为,虽然他是很有功劳的人,他的当选为总会长,却不是一件好事;他无休止地管理修会,已经令人憎恶,也开始造成修会的分裂。」实际上,当修会的会士获悉古岚清之被逐出,大家也开始看清多利亚是何许人也。甚至有人说,即使他没病逝,也不一定会当选为总会长。
最后,我们要说,回顾多利亚义正严词地追杀古岚清,加给他无数的罪状,指出他的自由和平易的作风,是一种品行不检。他自认为,这么处理古岚清,是为了团体的益处。也许,他从来没有面对的一项事实是,他对权力的热爱,使他满怀成见,也迫使他毫不手软地穷追古岚清,因为多利亚管理修会的唯一对手,且在声望名气上,唯一超越他的会士,正是古岚清。
二、古岚清神父
出生与圣召 一五四五年六月六日,生于西班牙的瓦亚多利城。他具有西班牙和波兰的血统,父亲狄耶各•古岚清•阿德雷特是国王斐理伯二世的「拉丁文秘书」,也是个十足的人文主义者。狄耶各是卓越的书法家,通晓多国语言,又是古典文化的行家。他担任主教们的秘书,翻译多部著作,尤其是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年轻时,有机会结识未来的岳父若望•当提斯克,他是波兰驻西班牙和德国的宫廷大使。古岚清从父亲与外祖父继承了对文学与文化的热爱。
古岚清在家中排行老三。母亲华纳.当提斯克)是位极虔诚的教友,她的孩子中,其有七位进人修会,其中五位是加尔默罗会士。古岚清从小就有一位耶稣会士做他的神师。他就学于著名的亚尔加拉大学。十九岁获得文学硕士。接着研读神学,二十四岁被祝圣为司铎。当他被祝圣为神父,且得到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考虑要加入耶稣会。正巧此时,他认识了巴斯特日纳加尔默罗隐修院的院长及修女,她们的生活和精神深深令他着迷。一五七二年,他进入巴斯特日纳加尔默罗男修会的初学院。
古岚清的家庭背景,与西班牙王室的密切关系,加上他个人的古典文学和耶稣会的陶成,加入革新修会后,很快脱颖而出。当他仍是初学生时,就被指定为初学生上课。一五七三年八月四日,即发愿后四个月,二十八岁的古岚清,被任命为宗座视察员,监督安大路西亚的加尔默罗会。
与大德兰会晤《建院记》的第二十三章,圣女大德兰详谈古岚清的圣召经过,从中可看出会母对他的寄望、期许和赞赏。接下来的第二十四章1至2节,大德兰描述,一五七五年四月,第一次在贝雅斯会晤古岚清时的心情,她甚至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我开始与他交谈,我的喜乐非常非常的大,因为,按照他之令我满意,我觉得那些对我称赞他的人,其实是不认识他的。」
此后,大德兰开始和他密切通信,圣女对他完全信任,甚至向他许下服从愿,在一切事上服从他。我们也要感谢天主,因为有这个服从愿,大德兰写下了《灵心城堡》及完整的《建院记》。还有,一五七六年,当大德兰必须离开塞维亚隐修院时,古岚清命令一位辅理修士画了一张肖像,至今,这张画仍是最真实的大德兰画像。
彻底的净化前文已经概略述说了一五九一的事件,多利亚的病逝使革新修会的发展稳定,一切纳入正轨。至于古岚清呢?一五九二年脱下会衣的他,继续他传奇的朝圣之旅,也受到彻底的净化。
古岚清被逐出修会后,他在西班牙的东海岸停留一段时日,等候带他去意大利的船。不幸得很,多利亚派去罗马的特使也上了同一艘船。到了罗马城,古岚清真的是百口莫辩,无法得到信任,虽然教宗命令他加人修会,问题是,没有一个修会要接纳他,他已被贴上背叛者的标签。他申请加入「加布遣会、熙笃会、赤足方济会,及其他所有修会......没有一个修会愿意接纳我,我看见自己之被拒绝,好像是世上最卑劣的会士。」
古岚清离开罗马,路经那不勒斯,在西西里停留约八个月,在一座医院帮忙和听告解。一五九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他接获教宗的诏书,确定自己被赤足加尔默罗会开除,并命令他加入奥斯定会或其他修会。古岚清随即离开嘉爱塔海港,返回罗马。
岂料竟在途中被巴巴利海盗袭击。开始时,海盗以为他是个重要人物,要去罗马受祝圣为枢机主教——真是太讽剌了!起初相当礼遇他,期盼从他获得可观的赎金。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渐渐发现,这个俘虏不如所想的那么重要。接着,想也知道,海盗会如何对待他。
古岚清当了三年的俘虏,受尽折磨,身带锁炼,脚底被剌青,满是十字架。虽然处在肮脏和杂乱的俘虏群中,他还是满怀传教救灵的心火。古岚清后来自己写道:「我听俘虏中基督徒的告解……当他们挨打后,安慰他们,和解他们之间的争吵,生病时去探望他们,若有人想要砍掉某人的鼻子或耳朵时,我设法用点小钱使之化解,这些钱是那些基督徒给我的。」
后来,有位好心的犹太人,名叫西默盎•艾斯卡南西帮助他付赎金。一五九五年四月十一日,突尼西亚的海盗头目签署他的自由状。
重返罗马,多利亚已逝世,古岚清的案件重新再审,教宗下了一道诏书,允许他再返回赤足加尔默罗会。虽然修会的总会长是温良的厄里亚.圣玛定,他和参议们都认为,这么快让古岚清重返是不明智的。一五九六年三月,教宗送来诏书给总会长,正式批准收纳古岚清。结果,虽然多利亚死了,但国王斐理伯二世仍健在,他并不赞同此事,最后,教宗对国王让步。
教宗对古岚清深表同情,再次命令他加人意大利非赤足的加尔默罗会,这一次他得到慷慨的接纳,允许他在修会内遵守《原初会规》,给予他应有的修会地位(意即,就像他在一五七二已经进入他们的修会)。
美好的丰收 接下来的十八年,一五九六至一六一四年,经过彻底净化的古岚清,深受老加尔默罗会的恩待,得以展现他的才华,结出丰美的果实,在此不多赘述,只提及他的忠于圣女大德兰。修会赋予他很大的自由,致使古岚清仍能继续帮助大德兰的女儿们,他在意大利帮助创立首座革新女隐修院。甚至,也去西班牙拜会加尔默罗隐修院的修女,穿梭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间,除了宣道与牧灵的工作,他不断写作,是个多产的作家。
一六0五年,总会长建议古岚清到法兰德斯,在那里出版他的著作。因为那地方的印刷,质量好又便宜。古岚清欣然前往,以西班牙文、拉丁文和法文出版他的书。一六〇九年,古岚清为大德兰的列品写了一篇报告。一六一◦年,古岚清出版了拉丁文的《大德兰自传》,此书一出版,立刻广为流传,不只法兰德斯,甚至达及德国、法国和英国。一六一四年四月一一十四日,古岚清得以参加大德兰的列真福品。同年九月一一十一日,古岚清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我们会以为,古岚清的故事应该就此结束,其实不然。时间流逝,到了二十一世纪,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二千禧年,公开对历史的过错道歉,赤足加尔默罗修会的总会受到鼓舞,对古岚清的事件,也公开认错并道歉,并且予以平反,接纳古岚清重返赤足加尔默罗会。二〇一四年,古岚清逝世四百周年,非赤足和赤足加尔默罗会双方的总会长联合发表一份文件中,对古岚清有相当深入的肯定和赞扬,甚至也听说,要开始申请他的列品案。
结语
赤足加尔默罗男修会初创时的两位俊杰,一位是文化才子,另一位是金融高手。历史评论家认为,如果多利亚留在世俗中,无疑地,他会成为金融界的巨子。然而,他把商界的手段带入修道生活,这根本是行不通的,一时的丰功伟绩,瞬间化为泡影。事实上,类似的戏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各种团体中,多利亚的事件足资鉴戒。
文化才子古岚清,是个地道的文人,大而化之的自由风格,辨识不出许多的危机状况,善良的他吃尽苦头,受到至极严酷的净化,但仍忠于他的初衷,即使身带锁链仍努力做个好神父。他留下的著作,述说亲身经历的一切,与大德兰的友谊,被修会开除,被海盗俘虏,重回修会。。。。。他那宽广的胸怀,流露出深堪的宽恕、爱和灵修。
开始时,我们问:为什么圣十字若望是我们的会父?现在答案应该是很清楚了,圣十字若望是个圣人,可惜的是古岚清和多利亚都没有获益于他的圣德。
最后我们以圣十字若望的教导总结这段史实:少许这样纯洁的爱,在天主和灵魂面前,都更为宝贵。也更有益于圣教会,远胜于其他所有工作的总和。(灵歌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