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预言耶稣受洗的地方
洗者若翰在约旦河边向他的门徒讲道,告诉他们默西亚(救世主)即将受洗。他说:“我虽然从未见过祂,但为了证明我的话是真的,我要指给你们看祂将要受洗的地方。你们看,约旦河的水会分开,河中央将出现一座小岛!”
就在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亲眼看见约旦河的水分开,水面浮现出一座洁白的小岛,形状是圆形的。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以色列人抬着约柜渡过约旦河的地方,也是先知厄里亚用外衣分开河水的地方。
门徒们准备受洗的圣所
看到这奇迹,众人都惊讶不已,纷纷祈祷赞美天主。若翰和他的门徒们把大石头放进水里,在上面铺树枝和碎石,搭成一座从岸边通往小岛的桥,桥下的水仍能流动。
接着,他们在小岛周围种了十二棵小树,把树枝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凉亭。又在树之间种上灌木作篱笆,这些灌木在约旦河边很常见,开着红白相间的花,结着金黄色的果子,非常美丽。
受洗的圣水池
这座小岛原本是河床的石头地基,比若苏厄时代更深。但当若翰为耶稣的受洗预备这地方时,河水似乎变浅了,让人分不清是水退了,还是小岛升高了。
在桥的左边(靠近小岛的一侧),有一个深坑,里面有清澈的泉水涌出,旁边有台阶可以走下去。水面上有一块光滑的红色三角石,耶稣受洗时就站在上面。石头右边有一棵细长的棕榈树,耶稣受洗时用手扶着它。泉水的边缘装饰得很精美。
与旧约的联系
这个地方和旧约的历史紧密相连:
1. 若苏厄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时,河水高涨,但当抬约柜的司祭们把脚踩进水里,河水立刻分开,像墙一样立在两边,百姓从干地上走过。
2. 司祭们把约柜放在河中央的四块红色方石上,周围还有十二块三角石。若苏厄命令十二支派各选一人,把十二块石头搬到岸上,作为纪念。
到了若翰的时代,这些石头有的可能被埋在地下,有的可能因战争被毁,但若翰的帐篷就搭在当年放石头的地方。后来,圣妇赫肋纳(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在这里建了一座教堂。
耶稣受洗时的神圣安排
耶稣受洗的水池就在当年约柜停放的位置。水池是八角形的,周围有台阶,可供几个人站立。十二块三角石排列在水池周围,四块红石沉在水底。耶稣受洗时,站在一块特别的三角石上(这块石头上布满花纹,可能是若翰从岸边带来的),右边扶着棕榈树,左边站着若翰。
这些石头可能早在默基瑟德时代就被放在这里,后来被泥沙覆盖,如今成为神圣的标记。若翰胸牌上的宝石,可能就是从这些圣石中取出的。
(这是真福艾曼丽修女所见的神圣异象,让我们怀着信德默想这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