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连古教的法律也不但在行动士,而且在思想上禁止忿怒。 我们不必对福音和圣保禄宗徒的诫命多说了,就连理想较低的旧约法律也作出了同样的禁令:“不可存心怀恨你的弟兄”(肋19:17);“对你本国人,不可心怀怨恨”(肋19:18);“记恨得罪过自己的人,引人丧亡”(箴l2:28<七十贤土本) )。 从以上这些禁令中我们看到,旧约不但不准有打击人的行动,还反对怀恨人的隐秘思想,因为它不攫要制止打击报复,还勒令不准存心怀恨和记恨别人的凌辱。 第十六节:人若不避免错误,逃避到旷野也无济于事 我们满脑子骄傲,满胸膛怨恨,而不愿改正,却高声叫嚷要到旷野里去独居,自以为到了旷野没人激起我们的怒火,马上就成了能忍的英雄。 这不过是为我们自己的冷淡懈怠找借口。实际上,不检查我们忿怒暴躁的内在原因,归罪于我们弟兄的过错,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无论走到哪里,永远得不到完善的忍耐。 第十七节:我们内心的平静不应求诸人,只应求诸己 改正错误及获得和平决不应求诸人,只应求诸己,因为别人能忍耐与否,无论如何不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消灭忿怒是我们自己修德的结果,不是别人完善的成效。内心的平静,不能靠别人的忍耐,惟独靠本人的宽宏大量才能获得。 第十八节:到旷野去应抱什么目的,什么人能在旷野得到进步? 只有完善的人,只有清除了一切恶习的人,才应该到旷野去。除非与弟兄们同居共处改正了一切缺点,不然不应进入旷野,因为到旷野去不是为给怯儒者找一个避难所,而是要在那里更好地神晤天主,透切更高的天上事理,此二者是独居和完善人的特权。未经治疗,仍带着恶习到旷野去,只能隐藏恶习,却不能消除恶习。独居固然可为改善了生活的人,敞开极清澈神晤的门,驱散掩盖在灵性奥迹上的阴影,使他们获得极深邃的知识,可是为没有改正恶习的人,不但只能保留恶习,甚至还要促其发展。不与人共处,没人惹自己,很容易自信是良善心谦的,但是一遇到不顺心的机会,暴躁的本性立刻爆发。以前隐蔽的恶习,很快故态复萌。这就像一匹烈马,长时间养着不做活,一旦放出栅门,必然任意奔驰,野性大发,谁驾此马就该倒霉啦!与人共处时所实行的各种操练一旦停止,我们的恶习若没有消除,必然变得更凶。向曰混在弟兄中间,我们由于不敢得罪他们,或由于怕别人批评,假装忍耐。现在一人独居,这些顾虑都没有了,虚伪的假面具立刻摘下,露出了真相。 第十九节:不受任向刺激才表现忍耐的人,应当比作什么? 你们看各种毒蛇猛兽住在旷野,钻在它们窝里是多么老实啊!可是谁也不会说它们无人可伤就算真正老实了。因为它们决非秉性驯顺,而是无人可伤,被迫不得不如此。一旦有伤害的机会,它们立刻从肚里吐出毒液,天生的野性倾刻立见。 同样,追求完善的人,只躲避向人发怒还不够。我记得我一人独居时,往往因为一支笔不合我的意,不是太粗,就是太细:一把小刀太钝,削起来耽误时间:一块火石在我急于要看书时不能很快打着,我就表示有些不耐烦,不能解决和排除心里的急躁情绪,以致对这些死物或对魔鬼骂不绝口,发泄自己的怒气。如果以前没有修成忍耐,对死物也会发怒,可见眼前没人以发泄我们的怒气,对完善没有多大好处。忿怒若仍留在我们心里,我们就会不平静,也不能避免别的恶习。有时偶而对死物发发脾气,自己感觉稍微畅快一些,因为没生命也不会说话的东西,不能同我们斗气,也不能和我们对骂,不会惹起我们更疯狂的发作。 第二十节:福音如何邀请我们铲除忿怒 福音上说:“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我们若想全部得到天主的这些赏报,不但要从行动上除去忿怒,而且要从灵魂深处加以根绝。仅仅阻止忿怒发作,不让它表现在言语上或形成恶劣后果,这还远远不够。心里的秘密瞒不过天主,只要天主在我们心灵最深处,还发现有隐藏的忿怒情绪,表面的克制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所以福音上命令我们铲除的,与其说是忿怒的果,毋宁说是忿怒的恨(参阅玛3:10)。很明显的,根除掉了,果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在行动上避免恶习,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只有从形成思想的灵魂深处将恶习拔净,才能使人坚定于忍耐和圣德。为阻止犯杀人的罪,就要禁绝忿怒和仇恨,因为没仇没怨,不生气不暴躁,不会出人命。圣经上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玛5:22);又说:“凡恼恨自己弟兄的,便是杀人的”(若一3:15)。怎么是杀人的呢?人人都看到,那个人没有用手或用什么武器撒过自己弟兄的血。殊不知他是在心里盼望自己的弟兄死。天主不但按行动,而且按企图和愿望定赏罚,所以声称恼恨就是杀人。天主曾藉先知的口说:“我要来聚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及各种语言的民族”(依66:18)。又说:“他们的思想有时在控告,有时在辩护;这事必要彰显在天主审判人隐秘行为的那天”(罗2:15—16)。 第廿一节:福音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 是否应该加上“无绿无故”呢? 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有些圣经版本有如下的字句:“凡无故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无故”二字在这里是多余,是那些以正当理由为借口,不愿完全铲除忿怒的人,有意加上去的。无论忿怒是如何缺乏根据,但谁也不会承认自己发怒是没有理由的。由此可见,加上这个字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圣经上这段话的意图。圣经的童思是要人绝对铲除忿怒的根源,不给它留有任何可乘之机,惟恐准许有理由的忿怒,为无理的发怒造成借口。忍耐的目的不在于有理才发怒,而在于完全根绝忿怒。我知道有不少人这样解释“无故”二字:既然没有权利在发怒时寻求报复,所以无论何时发怒都是“无故”的。不过,我想最好还是保留近代许多版本,以及古代所有版本的原文。 第廿二节:从我们心里拔除忿怒的特效药 基督的勇士若愿意按规定作战,必须把忿怒连根拔除。这里有一味专治这病的良药。 第一我们要相信,无论有无正当理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发怒。如果人心的主要部份被忿怒的黑暗所蒙蔽,必然立刻失去清醒的鉴别及坚决的主见,如此连所谓正人君子的正义感也保不住。 其次必须考虑到,无论何时发怒,灵魂的清洁立刻就要被扰乱,不可能再做圣神的圣殿。 最后要认定,只要发怒,就不可能再有向天主祈祷的自由。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时常想念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每时每刻都有脱离肉身的可能。千万不能怀疑,即便没有别的罪,但凭忿怒与怨恨就应受普世审判官所定的永罚。那未,克制与洁德,弃绝一切财产,轻视富贵,守斋守夜,又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