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青年良友鲍思高神父自传列表
·1 悲惨的童年
·2 家庭的生活
·3 三月的时节
·4 幼小的演员
·6 到新堡市去
·7 我应该读书
·8 负笈基爱理
·9 知心的好友
·10 终身的抉择
·11 修院及缺点
·12 司铎的职业
·13 上主的司祭
·14 初任的铎职
·15 “我名叫禄茂·夏来理。"
·16 泥水小工的青年中心
·17 侯爵夫人柏老禄与鲍思高神父
·18 流徙无定的青年中心
·19 草地上绝望,大棚下复生
·20 小泥水匠的奇迹
·21 火药库几乎爆炸
·22 我是一个从瓦雷西亚来的孤儿
·23一八四八年的政治风暴
·24 希望全成泡影
·25 鲍思高神父与社会问题
·26 荆棘丛生,农事歉收的一八四九
·27 一幢房屋和一座圣堂
·28 上主派来一头奇犬
·29 几个草创的工房
·30 身穿军装外套的学生
·31 一八五四年:“我们名为慈幼会
·32 青少年犯
·33 与一位慈母和一个学生诀别
·34、“不管是不是会士,我跟鲍思高
·35、为了一个孩子,需要七个警员
·36、乡间旅游与院中生活
·37、梦中预见的大堂
·38 卢华神父由米拉贝禄
·39、慈幼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40 莫乃才一如华道角
·41 罗马沦陷和死亡威胁
·42 赞助员:在世俗上的慈幼会士
·43 鲍思高神父几件感人的事
·44 足迹遍天下
·45 预许之地:巴塔哥尼亚
·46 鲍思高神父和卡斯达地总主教
·47 风尘仆仆,在法西两国奔走
·48 若望贾烈劳荣升主教
·49 老泪纵横
·50 逝世归天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36、乡间旅游与院中生活
36、乡间旅游与院中生活
浏览次数:2582 更新时间:2007-4-18
 
 
 

每年十月,鲍思高神父率领品行最好的孩子,到碧基乡间去过圣母玫瑰节。起初只是二十来个孩子,后来人数逐年增加,一八五八年以后,每年多达一百余人。

  雷慕恩神父写道:十月初,一群歌咏团和音乐队的学生,以及其他的青年中心的青少年,从青年中心起程。各人自备一小包衣服以便更换,几个面包和一些奶饼及水果。”

  到了碧基之后,由鲍思高神父的哥哥若瑟招待他们。他常很殷勤;虽然有时孩子跑到葡萄园里去,采摘已熟的葡萄,他也闭眼装不见。

  十月第一个主日,庆祝圣母玫瑰节,第二天就开始出去旅游,十天或二十天不一定,甚或时间更长。

  直到一八五八年,常以碧基为基地:早上出发,前往一个不太远的市镇,晚上回来。到了一八五九年,这种远足成为真正的长途旅行,前往蒙弗辣道各地。

  事先鲍思高神父拟定路程。沿途各地的本堂司铎和各位恩人,都欢迎这群力乏肚饿的旅游者。他们走的是乡间小径,穿越小冈峡谷和葡萄园。他们分组前行,一面走,一面唱,或打鼓.有几头驴子,载着演戏用的布景等道具。鲍思高神父殿后;常有一大群孩子在他左右前后,听他讲一路所经过的各地村镇的历史故事,好象总听不厌似的。

  快到一个市镇的时候,全体排成整齐的队伍,由乐队在前开路,然后大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市镇。

  安福西神父这样记叙道:我常记得那些多采多姿的旅游,使我觉得又奇异又高兴。自从一八五四年起,至一八六。年止,每年我都跟着鲍思高神父前往旅游。我们约共一百多个孩子,发现鲍思高神父到处都已经享有圣德的盛名。每到一个市镇,就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附近各地的本堂司铎都来见他。一般地来说,就是连政府官员,也都来欢迎他。当地的居民,都群集在窗口,或到门外路旁看他走过。农人们放下田里的工作,也都来看一位圣人。做母亲的,带来她们的小孩,跪在地上,求他祝福他们。由于我们按例先一直前往镇上的圣堂里去朝拜耶稣圣体,所以不一会,圣堂内已经挤满镇民。鲍思高神父就登上讲道台,向他们讲一篇道理。接着孩子们唱圣体歌。鲍思高神父主行圣体降福礼。”

  大家吃的是袋里带来的干粮,虽然简便,却很丰富。镇民们都很乐意给孩子们送一些水果、奶饼和家中自制的面包,也给他们几瓶自酿的葡萄酒。

  晚上,孩子们就睡在大棚下,或一间大屋子里,以干草麦茎为褥子。

  一个五岁的小孩

  从一八五九年至一八六一年,鲍思高神父率领青年中心的青少年,前往蒙弗辣道各地的岁镇,最后再乘火车直达亚历出特里亚,再从亚历山特里亚乘火车回都灵。

  一八六二年,铁路局特别为鲍思高神父的青年中心的青少年,预备了两个车厢,载送他们从亚历山特里亚回都灵。

  一八六三和六四两年里,铁路局也特备车厢,载送青年中心的青少年从都灵出发;因此一八六四那一年,他们竞远达热那亚城。一八六四年后,因有严重困难,无法作长途旅行,只到碧基和道明.沙维豪的故乡蒙多尼奥去转一遭。

  对孩子们来说,这种旅游,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趣事;为鲍思高神父,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在蒙弗辣道那些风俗淳厚的农村里,选取一些优良的圣召幼苗,把他们带回华道角,培植成为未来的慈幼会士。

  一八六一年,鲍思高神父到了一个名叫路的乡镇,在李纳德家门前,看见九个孩子排成一行,好像大风琴上一列的琴音。那第八个孩子只有五岁,圣名斐理。他抬着小头,目不转眼地看着那个神父在指挥乐队;奏乐完毕后,他也跟着别人拍他的小手,显得十分高兴。

  半小时后,鲍思高神父就在李纳德家前的场地上,又看见了那个小孩。小斐理的父亲多福·李纳德,预备了自己的马车,送鲍思高神父到圣沙瓦道雷。

  鲍思高神父在上车前,抚爱了李纳德家所有的孩子。大家都静静地呆视着他。他放手在小斐理的头上时,注视了好一会孩子的眼。

  日后小斐理将进慈幼会,晋升铎品,成为会祖鲍圣之后第三个继位者,而为慈幼会的总会长;他就是斐理·李纳德神父。

  一个红发的孩子和一场大雨

   一八六二年,青年中心旅行团抵达大山镇。有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正在谷中游戏,听到了音乐队的奏乐声,连忙抛下了鞋子和玩伴,一口气奔到了镇中的广场上,只见那里已站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便使劲往人群里钻,挤到了最前面。

  鲍思高神父看见这个满头长有红发的孩子,正在好奇地睁大了眼张望,便等他离去前,拉住了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磊思·拉沙那。”“你愿不愿意跟我到都灵去?”“去干什么?”

  去读书,像这些孩子一样。”

“好啊!”

  那么你去对你母亲说,请她明天到维那雷的本堂神父那里去见我。

  磊思.拉沙那就在那个月底,进了华道角青年中心。他生性很活泼好动,却也很多情,在青年中心只住了几天,因太想家而偷跑回去了。有几位长上认为不应该再收他;可是,鲍思高神父却对他很有信心,满口保证说:这个孩子资质很好。你们看着吧!”

 拉沙那回来了,而且很爱鲍思高神父;后来他也进了慈幼会,升了神父,远往南美洲传教,是第二位荣升主教的慈幼会士。

 两年后,八月中,鲍思高神父又到了大山镇。这次发生了一件很特殊的事。

 那年大山镇气候亢旱,已有三个月不下雨了。山冈上的葡萄树大部分都快要枯死了。

  鲍思高神父到大山镇去讲圣母升天节前的三日敬礼;就在第一天,他向听众们预告说:如果你们在这三天里,办一个妥善的告解,求天主宽赦你们的罪过,并在庆节那天,你们都领圣体,那么我因圣母的圣名,向你们许下,那天会有丰富的雨量。

 讲完道理之后,看见本堂神父克理维奥显着沉重的脸色,冷冷地说:神父,你的胆量可真不小啊!”

 有什么?

 竟敢当众答应,圣母升天节那天会下雨。”“我答应了这样的事吗?”

 我们大家都听见了。老实说,这样的话,我不太喜欢。”

 那些忠厚的农民却很有信德,都遵照鲍思高神父的话实行了。卢华神父和贾烈劳神父当时也都在场。他们好几年后,还都记得有很多人来办告解,使他们在告解座里很久,累得要命。

 鲍思高神父的预言,也传到了附近各乡镇。很多人好奇地等待着,也有不少人怀疑不信。

  圣母升天节那天(星期四),早上,天空很晴朗,到了下午,连一朵云也没有。

  磊思·包尔达神父作证道:那天下午,我跟法沙底侯爵一起前往圣堂,去参加晚经时,还谈到了预言的雨。虽然从侯爵的馆邸到圣堂,距离很近,只不过十分钟的路,我们却已走得满头大汗。

 到了祭衣房里,侯爵笑着对鲍思高神父说:神父,这回可要丢脸啦!许下了今天会下雨的;可是,现在连雨的影子也没有!”

 唱完了晚经,鲍思高神父穿了短白衣和领带,登上了讲道台。当他还在念讲道前的那遍圣母经时,阳光已经开始昏暗下去。他才讲了几分钟,已在闪电打雷了。

 鲍思高神父因过分激动,暂停讲话。那时大雨倾盆而下,滴滴答答不停地打在圣堂的玻璃窗上。

 试想鲍思高神父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候,讲了一篇怎样的道理。那是完全发自他心底的一篇感谢仁慈圣母的颂词。

  圣体降福后,信徒们还留在圣堂里和前廊下;因为滂沱大雨还在下个不停。

  以上这段文字,就是摘自包尔达神父所写的证词。

  在蒙弗辣道一带,每逢夏天下大雷雨的时候,往往也下冰雹。那天也下了一些。有些好事者就去查看,发现冰雹都落在格辣那乡的葡萄园上,造成了不少损失。格辣那是大山镇附近的一个乡镇;那天镇民庆祝主保节日,不听本堂神父的忠告,没有善渡节日,却在广场上公开举行舞会。

  一位莫乃才的淑女:玛利亚·玛沙籁禄

  一八六四年,鲍思高神父率领学生旅游时,也到了莫乃才镇。那时已是晚上。镇上的居民,由本堂神父瓦雷和贝思达理诺神父领导着,前来欢迎鲍思高神父。当他走过他们的面前时,许多人都跪下求他祝福。青年中心的青少年和镇民们都进了圣堂;圣体降福后,大家都回去吃晚饭。

  青年中心青少年受到了民众一再拍手鼓励之后,便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演奏会,奏的是一些进行曲和轻松的乐调。听众之中,坐在第一行的,有一位贤淑的女子,名叫玛利籁禄,二十七岁。

  演奏结束后,鲍思高神父向听众说了短短的几句话:我们大家都已经累了。我的这些孩子们都想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我们再谈吧!”

  第二天上午,贝思达理诺神父向鲍思高神父介绍了无原罪圣母孝女会”的各位会员,其中也有玛利亚·玛沙籁禄。鲍思高神父对那些女青年们的贤慧勤劳,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他对她们讲了几句话,鼓励她们要恒心继续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勤修各种美德。

  日后玛利亚.玛沙籁禄将成为鲍思高神父所手创的母佑会的第一任总会长。

  鲍思高神父在那一年率领青年中心青少年到乡间去旅游,得到了丰硕的成果:一位他的继承人、斐理·李纳德,一位主教、磊思拉沙那,以及一位同他一起创立母佑会的圣女、玛利亚·玛沙籁禄。

  卢华晋铎,初献圣祭

  一八六0年七月二十九日,卢华修士晋升铎品。

  事先鲍思高神父叫他到传教司铎会那里去避静。在结束避静之前,卢华修士写了一封法文信给鲍思高神父(法文是传教司铎会里通用的语文),要求给他一句箴言,作为他一生之中这个重大日子的纪念。

  鲍思高神父当时也在都灵的圣纳爵堂避静,却用拉丁文回信说:你用法文给我写信,很好。不过,你只在书写和讲话时用法文,你内心的思想,和外面的行动,却应该是属于罗马的一个慷慨勇敢的人。

  若翰·范济夏写道:鲍思高神父从圣纳爵堂回来的那天,正是七月二十九日。当时我同他在一起。由于他坐在公用马车里,感到很不舒服,便同我一起坐在外面马车夫旁边。忽然看见前面远处有三个穿着黑袍的人,后来才看出,原来他们是卢华修士、杜兰道修士和安福西修士。

  鲍思高神父要求车夫把马车暂停一下,问他们道:你们上哪儿去?”

    卢华修士答道:到卡才雷去。巴而麻主教将在那里升我为司铎。

   !我多么高兴!亲爱的卢华,我为你念经,希望天主俯听你的祈祷。请你代我向巴而麻主教问好。”

  第二个星期日,卢华神父在青年中心里奉献了他第一台弥撒。在祭台旁边,有一大束洁白的鲜花,是圣磊思青年中心的那些扫烟囱的孩子们赠送的。

  经过了一天的热烈庆祝,到了晚上,卢华神父上楼到了自己的小房间里,看见台面上有一封鲍思高神父写的信:你将比我看得更清楚,将看见慈幼会的事业,超越意大利的边境,确立在世界上许多的地方。你将有许多工作毛将受许多苦;可是,你要知道,只有横渡了红海,越过了沙漠,才能进入福地。要勇敢地忍受。那么就是在这世界上,你也不会没有上主的安慰和援助的。”

  自从卢华神父献了第一台弥撒之后,鲍思高神父显然安心得多,有了很坚定的信心。青年中心已是一个很大的家庭;寄宿生快要到五百人;在四个完全发挥工作效能的工房里,有三百多名工艺生正在学习一门手艺。鲍思高神父屡次要出去办理各种事务:供养这许多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他出外向人募捐,寻找维持青年中心的经费时,可以完全安心,而无后顾之忧;因为在青年中心里,有卢华神父为第二个鲍思高神父

  一八六0年六月二十三日,却给鲍思高神父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贾发束神父去世了。鲍思高神父知道他的这位大恩人病危的消息时,已经太晚了。他由年轻的方济·谢鲁谛陪着,急忙赶去探访。可是,他来到时,贾发束神父已经气绝。他跪在死者的床前,长时祈祷。他应该对别人表示感恩的,很少像对贾发束神父那样的。贾发束神父对鲍思高神父的使命,常深抱信心,就是连鲍思高神父自己也犹豫不决,他也坚信不疑。他常常帮助了鲍思高神父,也常鼓励了他,真是他的一位“精神的父亲”,也是他最大的“恩人”。

  四百只面包在一只空篮子里

  一八六。十月十二日,方济·达马卓,一个十五岁的学生,进了华道角青年中心。他是在卡夫诞生的,而在比乃罗禄读过小学。他自己叙述道:我看了几期公教读物,就想知道,鲍思高神父是谁。后来知道他在都灵开办了一所专为收容青少年的学校,就决意到那里去上学,成为他的学生。他果然去了,被收为初中三年级生。

  但是,二十天后,他灰心了。他自己写道:我在自己家里,娇养惯了的,无法适应大众太粗硬的食物,以及青年中心里的种种习惯。为此,我写了一封信给我母亲,叫她来接我回去;因为我绝对不愿意再留在这里。”

  一月一日,他母亲来接他了。他接着写道:不过,在回家以前,我还想在鲍思高神父跟前办一次告解。弥撒中,我排队等着去办告解。出堂后,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领一个面包作为早点。

 当我正在等待办告解的时候,来了两个分派面包的青年,对鲍思高神父说:早点没有面包了。

  鲍思高神父回答说:我有什么办法?去见我们的面包店老板马格辣,叫他快快把面包送来。

  马格辣说,不再给我们送面包了;因为我们没有给他钱。”   

那么等后来再看吧!现在让我听告解。

  我听到了他们低声的说话。这时已轮我办告解,我就办了告解。弥撒已经到了成圣体的时候,那两个青年又回来说:鲍思高神父,为早点,实在什么也没有啊!”

 “让我听告解!后来再说吧!你们先到货仓里和饭厅里去看看,我想还有一些的。

  他们走了。我继续办我的告解。我刚办完,那两个青年中的一个第三次回来说:“我们收集了所有的面包,只找到了很少几个。

  把那些面包放在篮子里,后来我自己会来分派的。现在让我安心地听告解吧!”

  他继续听那个在他面前的孩子的告解。这时,在圣母台后面的那扇门旁,已放着一只盛面包的篮子。我回想自己以前听过有关鲍思高神父的奇事,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就站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好能看到究竟发生什么事。

  我母亲已在门口等我;她对我说:方济,来吧!”

  我对她做了一个手势,叫她再等几分钟。鲍思高神父来了。我第一个领到了一个面包:我往篮子里一望,只见篮子里还有十五个或二十个面包。后来我就站在鲍思高神父后面的石级上,留神观察;可是,别人却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鲍思高神父开始分派面包了。孩子们在他面前排队一一走过,都高兴地从他手中领取面包,也亲吻他的手。他给每一个孩子说一句话,或微笑一笑。

  全体学生大约有四百人,大家都领得了一个面包。分派完后,我再仔细查看一下那只盛面包的篮子,发现篮子里依旧剩有以前那么多的面包。我觉得非常奇怪,就一直奔去见我母亲,对她说:“我不回去了,我要留在这里。请你原谅我,要你白走一趟。

  后来我就把自己亲眼所见的情形告诉了她,接着对她说:我不愿意离开一位像鲍思高神父这样的圣人。”

  这就是唯一的理由,使我留在青年中心里,而且后来也是同样的理由,使我成为鲍思高神父的弟子之一。

  方济.达马卓后来进了慈幼会,升了神父,做过八年瓦沙利切慈幼会中学的校长,后来担任七年慈幼会驻罗马教廷的总代办。

 只有穷人可得救济

 一八六0一一八六一学年快要开始的时候,鲍思高神父发现有很多人申请进青年中心。他深恐把救济穷人的爱德捐款,用在那些不配接受此项救济的人身上;为此,他重印了寄宿的章程,并附加了一条新的规则:读书生最初两个月,必须缴纳规定的费用。只以实在的品行,证明可以享受爱德济助的学生,才能减少或豁免缴纳上述的费用。

 雷慕恩神父引述这条附加的规则时,写道:不过,由于爱德,鲍思高神父屡次给人例外的待遇。

  以下就是一八六0一一/\六一学年所印发的规章:

有关工艺生:

  父母已经去世的孤儿。

  年龄已满十二岁,尚未超过十八岁。贫穷无靠。

  有关读书生:

  小学已经毕业,有志进中学者。天资聪明,品行优良。

  先实试两个月,每月应缴二十四块里拉,以后酌量再作决定。关于其后一般性的章程,以下这条值得注意:一切衣履用品,应有学生自备。谁若确因贫穷而无力自备者例外。

  一八六一年成立秘密委员会

  一八六一年,青年中心里发生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也可以说是一件独一无二的大事。阿拉索纳底神父、卢华神父、贾烈劳修士、范济夏修士,还有其他十位慈幼会士,组成了一个秘密委员会。他们都深信,在鲍思高神父四周所发生的事,往往出乎寻常,甚或属于超性的事。如果不把这些事实记录下来,那就简直好象把宝物任意抛弃一样。为此,他们负责把这类事实忠实地记录起来。每一个人写笔记,然后在常会中,把所有的笔记向大家宣读出来,并按照各人的证词加以修正,以便把事实正确地传于后人。雷幕恩神父在《鲍圣言行实录》第六卷里,记述这件事时,这样写道:“所以我们对于这些证人留传下来的记录,可以确信无疑;因为它们都是真正的事实。在他们之后,其他的人继续他们的工作的,对鲍思高神父和真理,也都抱着同样的爱心。

  对于那些初期的慈幼会士,我们觉得很感激。他们虽然工作繁忙,却仍牺牲了不少睡眠的时间,进行这项可贵无比的工作。要是没有他们这项工作的话,那么很多很多有关鲍思高神父的资料,都会遗失,或被包围在传说的浓雾之中。

  不过,我们可以而且也应该提出几点意见,关于他们和那些根据他们的证词而写了鲍圣行传的人。这并不是想批评他们(这样的批评实在毫无意义),而是为能更正确地了解鲍思高神父的言行事迹。

  第一、鲍思高神父很多次是以家族谈话的方式,向青少年们,向他的学生们讲话,而不是准备做历史性的口述,他的谈话,差不多常是在这种情形下发表的。所以,应该把他的言词,看作家庭中的谈话,而不是严格的历史事件。有不少他随便说说的家常对谈,却被人一一严格地记录了下来,予以绝对的涵义,连那些最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第二、那些细心收集鲍思高神父言行的人,由于在青年中心里担任很多的工作,对于都灵城内同时所发生的事,都不大清楚,所以他们只记录鲍思高神父所做的事,至于在都灵城内及其附近各地所发生的事,却差不多完全没有记录。因此,他们关于鲍思高神父所写的,固然都是真的事实,可是看了他们的记录,似乎只有鲍思高神父做了那些事;其实当时在都灵,还有好几个人也在尝试着做同样的使徒事业,进行着类似的社会工作。

 凡是独一无二的,常是出类拔萃的第一人。看了那些记录,好象鲍思高神父常是第一个发明的那种工作,好象只有他创办了那样的事业。可是,如果我们再仔细地查考一下事实,就会发现,鲍思高神父在这种事业上,有了最大的成就;可是,除了他之外,在他前后和四周,还有许多其他的人,也曾经象他那样努力工作。

 举例来说,圣母进教之佑大堂(这是本书在下一章里所要讨论的),似乎是一个奇迹的事实:曾经用了那么多的建筑经费,得到了那么多的捐款,工程那么快完成,落成启用时,有那么多人来参加开幕典礼。不过,如果翻阅一下都灵市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在那同一个时间里,也造成了其他四座圣堂,也用了相当多的金钱,也相当快就落成。那四座圣堂就是:圣女朱丽雅堂,一八六三年落成,共用了六十五万里拉;圣伯铎圣保禄堂,一八六五年落成,共用了五十四万里拉;无原罪圣母堂,一八六七年落成,共用了十二万里拉;圣女巴巴辣堂,一八六九年落成,共用了三十三万六千里拉。

  至于圣母进教之佑大堂,是在一八六八年落成的,总共用了八十九万里拉,比其他四座圣堂的建筑经费,各多出了好几十万里拉。可是,在一八五三年落成的圣马西木堂,却用去了一百五十刀里拉,比圣母进教之佑大堂还要多六十一万里拉。

  然而,圣母进教之佑大堂,并不因此而失去了它的伟大性。它仍然是一个奇迹的实物,证明着建堂者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德,以及捐献者的慷慨。不过,把它放在其他各座圣堂之间,这样一起来看,它就显有一个不同的面貌。一株在沙漠里的松树,是一回事,一株在松树林中的松树,却是另一回事。虽然它同样是一株高雅的松树,可是我们却不能把一株长在一片松树林中的松树,称为一个奇迹

  关于鲍思高神父所开办的夜校、工房,以及他所派遣的传教士,也有同样的情形。这些都是他惊人的伟大成就;可是,它们是天主教会其他同样惊人的伟大事业之间,而为其中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鲍思高神父,他就不会好象是一个吒隆杰了,而是一位圣人,在有许多信徒奋发上进的天主教会里,尽力修成了高超的美德,因而成为天主显行奇迹的工具。当时在他四周,还有其他的司铎,虽然没有像他那样高超的圣德,却也在很努力地为荣主救灵而工作。

 第三、鲍思高神父蒙受天主特赐奇恩,在梦中预见未来之事;他所说的预言,也能完全应验。不过,他也是一个人,是一位穷司铎,很多次也像我们一样,设法预料一些未来的事,以作必要的准备。当然他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见,抱有某种希望。他的预测,有时固然猜中,有时却也估错了(例如关于挂乃拉神父,鲍思高神父原想留他在青年中心里的,其实他负有另外的使命)

  如果有人把鲍思高神父生前所作的这种预测和这类的希望,都一一完全详细地记录下来,硬要它们全部应验,丝毫无爽,他就曲解了鲍思高神父的为人。他的这种见解!简直是不许鲍思高神父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不让他像一般人那样,处理人生的常事。

 也许这一点是那些负责尽量收集鲍思高神父的一切言行者,在精神方面的一种缺点。假如那些证人,不仅仅把鲍思高神父一总非常特殊的事迹记录下来,留传给我们,而且也把这位极其伟大的,而也同时极其合乎常情的鲍思高神父生前所有的疑虑、犹豫和错误记录下来,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更加感谢他们了。

不过,我们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愿意指摘那些初期的慈幼会士所做的工作;因为,虽然他们的工作有某些缺点,却仍然具有难以评估的崇高价值。

上一篇:35、为了一个孩子,需要七个警员
下一篇:37、梦中预见的大堂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