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利日 公元588年,安利日生于法国李马日,父亲是工人。 安利日自幼学习铸造金币。满师后,赴巴黎工作。格洛泰王嘱他以金银珠宝.制龙椅一只。他用国王供给的材料造了两只龙椅。国王见他诚实,任命他为钱币铸造局局长。 供列圣玛尔定、圣狄尼削、圣日曼诺斯、圣路爵、圣女日南斐法 及其他法国著名圣人圣女骸骨的金盒,都是安利日制造的。 安利日乐善好施,每天门口挤满着贫人。一个外乡人到巴黎,找寻安利日的住址。人们对他说:“你到了某某路,那家门口有许多穷人站着的,就是安利日的家。” 安利日斥巨资回赎俘虏。有几个俘虏恢复自由后。自愿在他手下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是田洛,田洛是安利日“七弟子”之一,死后荣列圣品。 安利日常与稣比许、白德路、德西多拉、罗斯帝古、乌恩主教交 游。这几位主教都是当代杰出的教会栋梁,死后荣列圣品。 格洛泰王的儿子谭果柏一世,非常钦佩安利曰的圣德,颁赐一方土地给他。安利日造了一座修院,修士遵守奉圣高隆庞和圣本笃的会规。谭果柏也把巴黎的一所房屋送给安利日,供创建女修院之用。安利日为了扩建院舍,请国王将屋旁的土地若干亩一并送给他。新院舍造好,发觉房屋逾越界限,安利日入宫向国王道歉。谭果柏王对左右道:“你们看,朝廷大臣侵占公家财产,视为当然的事。安利日多占一寸土地,就惴惴不安。” 公元641年,安利日当选诺云主教,与路恩主教圣欧登诺同日 祝圣。 安利日忠勤施行主教的圣职,全力劝化异教徒归正。其时恩维、根田居民风俗野蛮、敬拜邪神。安利日耐心感化他们,每主日和大瞻礼,给创立讲解要理,兴办慈善事业,医药事业,处处关心他们的福利。每年有许多人被主教劝化,领洗人教。 安利目的讲道文稿,一部分至今还保存着。他敦劝教徒放弃过去的迷信习惯,勤领圣体,患重病应领终傅圣事,怎样划十字圣号,念天主经和圣经。 安利日在诺云创建了一座修院,委派圣女古德白任院长。他全力传扬圣人的敬礼。圣妇巴蒂田太后遇有疑难问题,常向他请示。 安利日执行主教圣职,达十九年之久。公元660年,突患重病,自知死期在迩,向众人道别。信友莫不失声痛苦。十 圣巴蒂田太后得悉安利日病重的消息,由巴黎赶来探视。圣人去世后第二天,方才到诺云诚,她意欲迎遗体往查理修院安葬。诺云教友坚决反对,安利日的遗体在主教大堂盛礼安葬。 安利日是西欧和北欧著名的圣人,金银匠和铁匠都奉他为主保。 真福爱德门·江本(殉道) 真福爱德门·江本的父亲在伦敦开设书店,全家信奉天主教。爱德门生于1540年,自幼聪敏好学。年十五岁,考取奖学金。入牛津圣约翰学院读书,在学校内以口才出众著称。本城缙绅的殡葬礼,国君或大臣巡视学校,代表学生致词的,每一次都是爱德门。毕业后,在当代学术界颇负时誉,许多青年,拜在他门下。 爱德门一度被任为新教牧师。不久他深感后悔。1659年离牛津,赴爱尔兰都柏林。 1571年,真福若望史德烈在西敏寺开庭审讯。爱德门乔装返国旁听。审讯结束,爱德门首途赴杜爱,接受公教司铎训练。中途因没有护照,被官厅扣留,经过许多波折,方能离国赴杜爱。 爱德门在杜爱考取学士学位,领受五品副祭神职。1573年赴罗马耶稣会。其时耶稣会在英国省区尚未成立,爱德门被派往波希米亚省区,初学期满,赴布拉格学校执教。 耶稣会在日耳曼,波希米亚,波兰新教地区的传教工作,收获非常丰富。亚伦博士请教宗额我略十二世派遣耶稣会会士到英国劝化誓反教徒。第一批派往英国的耶稣会士是爱德门和罗拔柏逊神父。离开布拉格的前夕,一位神父似有预感地在他房门上写了这一行字:“爱德门江本神父一一殉道烈士。” 爱德门取道瑞士转往英国。那时候日内瓦是新教徒的中心,公教神父在那里是很危险的。爱德门打扮成一个爱尔兰仆人的模样,闹了不少的笑话。一个日内瓦牧师用拉丁文问他:“你是谁?”他假装不懂拉丁文,答非所问,用英语答道:“不,先生。”那人道:“你不会讲拉丁文吗?爱德门耸耸肩,装出尴尬的样子,一语不发发走开了。谁知道他是一位拉丁文专家,大学教授呢? 上船赴英国时,罗拔柏逊神父改扮成一个退伍的士兵,爱德门“摇身一变”而为珠宝商,带了一个仆人,那是莱夫依森辅理修士。 耶稣会会士到了英国,立即展开传教活动。不久他们的身份被官府查悉,侦骑四出,到处搜觅爱德门和罗拔柏逊。二人不得不离开伦敦,分头往其他地区工作。爱德门在伯夏尔牛津、南森顿工作,成绩非常美满。他写信给耶稣会总会长道:。我每天来往各地。‘农田的收获,非常,我的被捕,只是时间问题。我穿的衣服,自己看了,也哑然失笑。我每天必须更换服装,改名换姓。我常遇到不相识的人,告诉我说:‘爱德门神父被捕了!’” 爱德门一度赴伦敦与罗拔柏逊神父会晤,也往兰开夏工作,每天讲道,劝化的人很多。到处有密探追踪,总算“有惊无险”,每一次都能死里逃生,作漏网之鱼。五十年后,兰开夏公教徒对爱德门神父的讲道,还记得很清楚。 爱德门一面传教,一面编写一本拉丁文的公教辩道书。这本书写好了,印刷发生问题。普通印刷所当然不肯承印,而且危险太大。结果在兰开夏找到了一家印刷所,秘密排印。由于铅字缺乏,每次只能排一页。十二个排字工人。工作了九星期,才将全文排好,1581年出版。初版四百本秘密运往牛津,六月廿七日在牛津大学新教教堂散发。这是一个震憾人心的大胆行动。警务机关立即展开大量的侦查。三星期后,爱德门被捕(爱德门的这本公教辩道书,再版了四十八次。英文译本有五种之多,原来是拉丁文。初版孤本流传至今者,仅存四本)。 爱德门被捕的经过情形是这样的:“公教辩道书一出版,爱德门往诺福暂避,半路上在一个教友家里借宿。 最初,人们用甜言蜜语劝诱爱德门背教。爱德门严词拒绝。他被拷打,还是保持一贯的幽默,和新教牧师辩道。他的态度使在场的新教徒非常感动。例如胡华伯爵就是旁观者之一,被爱德门的英勇态度所感化,皈依圣教,流血致命,死后荣列真福品。 开庭公审时,法官问他是否认罪。他因身体太衰弱,连举手的气力也没有。另一位烈士帮助他举臂,表示不认罪。 爱德门的朋友赫利欧变节卖友,在公庭作证,证明爱德门的“罪行”。事后他到监狱探视爱德门。爱德门表示宽恕他的过失,同时写了一封介绍信,协助赫利歌出国,投奔日耳曼贵族。 爱德门判处死刑,12月工日执行。行刑时,他的鲜血溅射旁观的一个青年贵族身上。那贵族名叫享利·华波。享利后来入耶稣会修道,为主流血致命,荣列真福。 12月2曰 圣女彼彼亚纳(童贞殉道) 圣女彼彼亚纳是罗马人,父亲弗拉唯安曾任罗马知府,母亲达弗罗撒,都是虔诚的教友。 弗拉唯安因基督徒的身份被捕,脸上用烙铁烫伤,发配往远地充军,在戍地瘐毙。他的妻子不久也被捕,斩首致命。 彼彼亚纳和她妹妹旦美德利,财产全部充公,家贫如洗,照常热心敬主,守斋祈祷。五月后双双被捕,旦美德利在公庭当场毙命;彼彼亚纳被缚在石柱上,用铅球制成的皮鞭,挞笞致死,遗体丢在街头,供野犬吞食,两天两夜野犬不敢走近。圣女的遗体由一位司铎殓葬,时维公元362年左右。 相传这位司铎就是“判教者”儒里安皇帝的太傅圣毕美尼。儒里安叛教后不久,圣毕美尼逃往波斯。过了一个时期,他回到罗马,在大街上与儒里安相遇。儒里安道:“谢谢我的神道,今天又和你见面了。”毕美尼答道:“谢谢耶稣基督,今天并没有看见你。”儒里安大怒,下令将毕美尼从桥上推下,溺死在帝伯河里。 方济各·沙勿略生于1506年,原籍西班牙北部诺毕省。十八岁,到巴黎读书,入巴巴拉学院。1528年考取硕士学位。在这里结识了圣依纳爵。 1534年,以依纳爵为首的第一批耶稣会士七人在蒙马德集合,许愿献身事主。这七人中,圣方济各也在内。三年后,方济各在威尼斯领受铎品。 1540年,圣依纳爵派方济各随洛德利神父去东印度传教。方济各奉命到里斯本与洛德利会合出发。洛德利那时候寄宿在一家医院,给病人讲解要理。方济各到了里斯本,也住在这家医院里。二人常到城内各区讲道。国王若瑟三世很钦佩这两位传教士的圣德,每星期日就召他们人宫听告解。结果洛德利被国王苦苦挽留,无法启程。 与方济各同船去东印度传教的司铎有二位:意大利籍的保禄神父和葡萄牙籍的马希拉神父。 方济各搭的那艘船,是东印度总督苏沙的船。苏沙曾到东印度接任,船上有许多船员、旅客、士兵。方济各没有放过传教的机会,他给众人讲解要理,每主日在甲板讲道,侍候病人,将自己的卧室改成诊疗室。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方济各常患晕船病,所以他的工作,倍加吃力。船上的人形形色色,每天有争吵发生,方济各就给他们排解,劝说他们戒绝发虚誓和赌博的恶习。 在漫长的航程中,几乎全体旅客都患了坏血病。三位耶稣会会士一天到晚忙着侍侯病人。经过了五个月的海上生活,船舶绕过了好望角,在莫桑比克过冬,然后绕着东非洲海岸,经过马林田和沙各大, 果阿自1510年由葡萄牙管理,当地教务很发达,有教堂、有修院。可是许多人对宗教没有深刻的认识,领圣事不大踊跃。方济各到了果阿,第一件工作是灌输宗教知识,激励教徒热心敬主,过标准教友生活。他每天上午往医院、监狱探视病人和囚犯,下午在街头召集儿童和奴仆,给他们讲解要理。他手里拿着一只铃铛,大家一听见铃声,就出来围住他。方济各就给他们解释信德道理,教他们诵念经文。他每主日召集麻风病人,举行弥撒圣祭。他也向印度人传扬福音。除了公开讲道外,还常到他们家里作个别访问。 为了使不识字的文盲易于记忆圣教基本教理,他将要理用通俗的文字编成诗赋体的歌曲:教大家唱。这种新的教授方法,非常成功。在街头、在家庭、在田野、在工厂,到处都能听到方济各编唱的“要理歌”。 方济各在果阿住了五个月,就转换目标,开始向巴拉华族传教。巴拉华族在锡兰附近的宝鱼海岸;大部分都已领洗人教,但对教义一无所知,仍保持着旧日的迷信习惯。方济各开始学习巴拉华方言,搭船出发,到了宝鱼海岸,一面给已领洗的土人讲道,一面劝化异教徒归正。异教徒听了他的讲道,纷纷领洗人教,数量庞大。每次方济各付完洗,手臂都酸得提不起来了。方济各在那里显了许多灵迹。 方济各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的人过同样的生活。他吃的食物和穷人完全相同,是清水和粗米,夜间睡在地上。天主厚赐他丰富的神慰神乐,酬报他的辛劳。他说:“我常常听见在这葡萄园工作的人(指他自己而言)说道:主呀!请你不要在现世赏赐我这么多快乐!” 方济各对巴拉华族传教,收获丰富,超出了一般的理想。不久,他感到人手不足,必须增添工作人员。他到果阿去请来了两位印度籍司铎,一位辅理修士,还有那位和他同船到达的马希拉神父。 方济各顺利地对巴拉华族开展传教工作,足迹所到之处,人民成群结队地听他讲道,领洗人教。方济各常用已领洗的儿童作他的助手,这些儿童常将他们所学习的要理转讲给别人听,这样互相传述,一般人都普遍认识教义的内容。 方济各最痛心的是:在高木林和杜田,那些接受福音真光的巴拉华人,被邻族攻击,除了财产被洗劫一空外,一部分人还被掳为奴。有一次,方济各手持苦像,单身喝退暴徒。信德的种子深深地种入巴拉华人的心田,任何暴行,任何打击,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 方济各一面劝化异教徒接受信德的真光,一面劝勉冷淡的教友悔罪改过。他的态度温和而诚恳,很容易感动罪人。 方济各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说:“我已准备死在印度,今世不会与陛下见面。请你为我求天主,赏赐我们将来在天国相会。” 1545年春季,方济各启程前往马来亚海峡的马六甲,在那里住了四个月,全力传扬福音。他又到安波诺、德诺帝、祁六禄等地进行传教,一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可是方济各有的是勇气和救灵的热火,他勇往直前,什么都不怕。他写信给圣依纳爵道:“这几个月来,我遭遇的危险,执行的工作,都给予我很大的神慰神乐。我到了这些岛上,不禁狂喜流泪,身体越疲劳,倒越觉得快乐。” 十八个月后,方济各回到马六甲,他第一次听到日本的名字。有几个葡萄牙商人到过日本,他们讲起在海洋的另一端,有这样一个国家,福音的真光还没有传到。方济各的脑海里就马上有了远涉重洋,在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播撒福音种子的计划。 1548年1月,方济各回到印度。以后十五个月,他在果阿、锡兰、高木林海湾来往,巩固他的传教事业,同时进行前往日本传教的准备工作(直到那时候,还没有一个欧洲传教士到过日本)。 1549年4月,方济各启程向日本进发,他带了一位耶稣会司铎(多列神父),一位辅理修士(佛南田修士),和三个日本籍的教徒(其中有一个名叫保禄)。这年圣母升天瞻礼时,方济各在日本九洲登陆。 方济各学习了日语,编写了一本日文的要理书。十二个月内,在日本加果劝化了一百多名日本人。当局对传教士开始注意,禁止他们的活动。方济各将新奉教的入托日籍教徒保禄照管,自己带了别的传教工作人员去长崎一带传扬福音。方济各临行时,到依喜堡屋,劝化了男爵夫人、男爵府的总管和当地的一些居民。十二年后,耶稣会辅理修士到依喜探视那些孤独的教友,他们虽然一天到晚在外教圈子内生活,但还是热心保守信德,和十二年前一点也没有变化。 方济各在喜拉多受到知府的欢迎,传教工作顺利展开。一个星期内的收获比加果一年内的收获还要多。方济各将本区教务委托多列神父管理,自己带了佛南田辅理修士和一个日本人又到了洪洲的斯木。当地的人对方济各讲道的反应很冷淡,他就决定向京都进发。 方济各在十二月动身,一路上风雪交加,道路泥泞难行,经过了两个月的旅程。才抵达京都。可是京都的人民对福音并不表示热烈的欢迎,方济各改变计划,回到了野木和知府磋商。知府特许他城内传教,并拨了一座神庙给他作宿舍。方济各在野木劝化了许多人领洗人教。 那时候,有一艘葡萄牙商船到日本九洲,方济各决定搭这艘船回印度视察教务,同时准备来中国传教。他将日本的教务委托多列神父和佛南田辅理修士管理(其时,日本教徒的总数达两千人,后来日本大教难期内的殉道者就是他们的后裔),自己返回印度。 方济各在印度住了四个月,拟订方案,整顿教务。 在这个荒凉的上川岛上,方济各写信给毕莱托说:“这次我能够到这里,完全靠你的帮助。天主一定要重重地赏报你。”他和一只中国商船商量好,在黑夜带他人境。方济各立誓保守秘密,决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姓名。 十个星期后,方济各的棺柩从土中掘出,迎往别处安葬时,人们启棺检视,见遗体完整不腐。人们将方济各的遗体迎到马六甲,数日后,又迎到果阿耶稣堂。经过数百年来的多次检视,方济各的遗体始终没有腐烂。 方济各沙勿略于1622年与圣依纳爵、圣女德肋撤、圣斐理伯。内利、圣依西多禄等同时荣列圣品。 圣若望·达玛森原籍大马士革,所以就以“达玛森”为名。他是 东方教会的最后一位圣师,也是东方教会最著名两位诗人之一(另一位著名诗人是圣罗麦纳)。圣若望与圣刁多禄两人是保卫圣教正统教义,攻斥“禁供圣像”派异端的中坚人物。圣若望也是东方教会的神学权威,他的不朽名著〔论正统教义〕在东方教会所占的地位与圣多玛斯的(神学大全)在西方教会所占的地位等同。 圣若望于公元690年诞生。父亲也名叫若望,是当地的一位官吏。他替儿子请有名的良师,将各种学问教授给他,请有圣德的修士担任德育训导。父亲自己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精通文学、伦理学、算术、几何,他亲自教授神学给小若望和一个名叫葛斯默的养子,后来葛斯默也随若望同入修院。 若望虽然接受了良好的神学训练,但最初他并没有出家修道的意思。学业完成,就接了他父亲的位,在朝廷为官。那时大马士革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若望的才德,不久就很出名,他的谦虚精神,更受到众人一致的推崇。 若望的仕途虽很顺利,可是他视富贵如敝履,过了一个时期,就辞去官职,进了耶路撒冷附近的圣沙巴修院。 若望最早的几篇攻击“禁供圣像派”异端的论文,大约就是在圣沙巴修院发表的。若望和葛斯默两人,在修院里,一有余暇,就写论文,编歌词,以文字笔墨传扬圣教。 不幸,曲高和寡,若望的这种作法,受到一部分修士的误解和反对。他们觉得写文章,编圣歌,是一种太大胆的尝试。有一天,同院某修士的兄弟死了。若望应这位修士的请求,写了一首以死亡为题材的诗歌,用优美的乐调谱出。他的老师听见了,怒气冲冲,跑来质问他道:“人家遭了丧事,你居然还坐着唱歌作乐。”他罚若望把院内全部垃圾扫清,在没有扫清以前,不准回卧室。若望一言不发,很谦逊地接受处分。当天晚上,圣母显现给老师,嘱他不可干涉若望写文章,编圣歌,自那时起,若望才得了获准。 若望兄弟二人的才学,不久就家喻产晓。耶路撒冷宗主教召他两人到主教府服务。圣葛斯默(葛思默死后也荣列圣品)祝圣为默如木主教,若望晋升铎品。葛斯默在默如木治理教务,很有成绩。若望在耶路撒冷住了一个时期,重返修院,把自己以前的著作,重行校订。他还写了许多有关神学的著作。公元749年逝世。公元1890年圣教会敕封他为圣师。 在今天圣若望·达玛森瞻礼的弥撒经中,福音摘自耶稣治愈枯手病人的灵迹。这事有一段来历:相传若望在大马士革任税吏,罗马皇帝恨他常用文字为武器,但是大马士革不属罗马管,无法对若望下手,就模仿若望的笔迹,捏造一封书信,信内说大马士革防卫空虚,劝罗马乘机进攻,定可一战而下。这封信的措词,完全是通敌叛国的口气,罗马皇帝托人送给大马士革总督拆看,总督大怒,下令斩下若望的右臂,若望请求将断臂发还给他。他拿了断臂跪在圣母像前祈祷片刻,断臂重接,若望立即挥臂写感谢经一篇。 圣撒巴是巴勒斯坦著名隐修圣人之一,公元439年出生。父亲在亚力山大皇帝的军队中服务,将撒巴托妻舅照管。撒巴不堪舅母的虐待,投奔叔父。叔父嗜财如命,要求撒巴的舅父交出家产,二人对薄公堂。撒巴看破了世俗人情的虚幻,弃俗修道。数年后,撒巴的舅父和叔父息讼议合,同往修院,请撒巴还俗,成家结婚,并将家产交还给他掌管。撒巴在修院里与天主结合,神乐融融,“基督的轭是甘饴的”,不愿再堕人世俗的烦恼,婉言谢绝。他在修院里,年纪最轻,圣德却很高。 有一次,撤巴帮助一位修士在厨房工作,那修士把一件湿衣放在炉灶里烘干,过了一会儿,点起柴火,炉灶里烈火熊熊,才想起灶里还有衣服,不由焦急起来。撒巴爬进去,从火焰中将衣服抢出。一点儿没有受伤。 撤巴在修院里住了十年,前往耶路撒冷学习隐士修道方法。他在爱比巨管理的修院过冬。修士们挽留他长住,撒巴因爱好独居隐修,拟拜圣欧弟满为师。圣欧弟满见他太年轻(撒巴那时还只有十八岁)送他到山下的修院受训,那修院也是欧弟满创办的。 撒巴在修院里修炼圣德,白El工作,夜间大部分时间默想祈祷。他的体格很强壮,在修院里担任粗重的工作,砍柴挑水,都由他一人承担。 有一次,院长派撒巴跟随一位修士到亚力山大去。父母劝他还俗,撒巴不肯。父母要送钱给他,撒巴只收了三枚金币,回到修院,全部交给院长。 撒巴三十岁那年,获得圣欧弟满的准许,每星期五天独居岩洞,一部分时间默想,一部分时间编织篮子。主日晚上。他离开修院,带了棕枝,编织篮子。瞻礼七早晨,带了五十只篮子回到修院。 圣欧弟满每年往吉壁旷野作退省神工,带了撤巴和陶米里修士同去。相传耶稣往旷野守四十天严斋,就在吉壁旷野。师徒三人每年主显节礼后第八日开始静修,到圣枝主日出静回修院。旷野干旱,水源缺乏,撒巴第一次参加静修,口渴难忍,晕倒地上。欧弟满求耶稣可怜这个青年的忠仆,接着用杖击地,涌出一股清泉。撤巴饮了泉水,精神恢复。 圣欧弟满去世后,撤巴往耶里哥附近的旷野隐修四年,与尘世完全隔绝。四年后,迁居岩洞,那岩洞在悬崖,上下须用绳攀缘。水源离岩洞很远,每天取水,要走很长的路。撒巴每天采集野菜充饥,到后来,才有几个农人偶尔送些麦饼枣子给他。 过了一个时期,许多热心的教友到旷野拜撒巴为师,学习修炼圣德。撒巴亲建立了一座“洛莱”修院(洛莱修院的特点是修士各居一棚屋,棚屋与棚屋间有相当距离),修士人数一多,饮水发生问题。撒巴看见驴子常在一块地上嗅,叫人掘下去,果然发现水源。 撒巴的门徒,不久就达到105人之多,可是其中没有一个领过神品,大家参与弥撒和领圣体都成了问题。修士们将这情形报告给耶路撒冷宗主教,宗主教于公元491年祝圣撒巴为司铎。那时候,撒巴院长已有五十三岁。 撤巴圣德的名声传遍各地,许多人不远千里而来,拜在撒巴门下。其中一部分是埃及人和亚美尼亚人。这些人获准用本国语言念日课。 撒巴的父亲去世,母亲也到巴勒斯坦来,度隐修的生活。撒巴用母亲捐给修院的钱,建造了一间收容所、一所病院、一所修院。 公元493年,耶路撒冷宗主教任命撒巴为巴勒斯坦全境独居隐士的总监督,圣戴沃多赛为巴肋斯坦全境集体修道修士的总监督。 撒巴随从老师圣欧弟满的榜样,每年封斋时期往旷野静修。有一天,他在一个岩洞住宿,谁知那岩洞竟是狮子窝。狮子回来,见了这个不速之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举爪抓住圣人的衣服,把他拖出去。撒巴一点儿没有受伤,到后来,和那头狮子成了好友。撒巴每次出门,狮子亦步亦趋,紧随着他。当然,带了这样的“旅伴”在路上走,未免太不方便,撒巴就叫狮子以后不要跟着他走,狮子就到别处去了。 东罗马皇帝妄从“基督唯神性”异端,将大批拥护正统教义的主教,充军到远地。公元511年,耶路撒冷宗主教圣爱利亚派撒巴和若干修院院长为代表,向皇帝请愿,要求停止迫害圣教。那时候,撒巴已达七旬高龄。他到了君士坦丁堡宫廷,卫军见他衣服破旧,活像一个老乞丐,别的代表都准许入宫,只有他一人不许入内。撒巴一言不发,站在门外。皇帝读了宗主教的信,信上开列代表团的名字,特别推荐首席代表大名鼎鼎的老隐士撒巴。皇帝连忙问撒巴在哪里,人们到宫外找寻,他在墙角念经。撒巴请皇帝不要干涉宗教事务,准许主教自由执行圣职。皇帝一意孤行,下令将耶路撒冷主教圣爱利亚发配充军。撤巴和其他代表任务失败,悄然踏上归程。相传圣爱利亚发配充军,在红海附近去世,撒巴在旁送圣尼各老终。 公元512年,撒巴赴凯撒利亚、希多波等地传扬正统教义。规劝异端分子归正。 撒马利亚人反抗罗马政权,皇帝采用严法,镇压叛乱。耶路撒冷主教伯多禄请撤巴再度赴君士坦丁堡向皇帝请愿。那时候,撤巴年逾九旬,到了京城,儒斯蒂宁皇帝很热烈地招待他,表示愿捐巨款,给修院作基金。撤巴道:“隐士们靠双手工作,不需要钱财。此行的目的,是因为巴肋斯坦人民在变乱期内,损失惨重,请求皇帝免捐税,以减轻人民负担。”皇帝接受圣人要求,豁免了巴勒斯坦的赋税。 有一天,撒巴人宫觐见皇帝。皇帝公务很忙,撒巴坐在旁边。到了第三时辰,他出去念日课。他的门徒耶肋米亚也在座,对圣人道:“这样恐怕有些失礼。”撒巴道:“皇帝有皇帝的公务,我们有我们的公务。” 撤巴回到巴肋斯坦后不久,突患重病。宗主教将他移送到附近教堂休养。撤巴自知死期已至,请宗主教准他回院料理后事。撤巴指定了新院长,指示他管理修院的方策,让众人退出,独居默想。准备善终。 撒巴于公元532年12月5日安逝主怀,享寿九十四岁。 撒巴手建的“撒巴修院”,位于耶路撒冷十里外的旷野,至今还存在。一千五百年来,人才辈出。最著名者有圣若望达玛森、圣若望、圣亚福田修、圣戴法纳、圣葛斯默、圣刁多禄。除西奈山的加大利纳修院外,撤巴修院是最古老的修院,雄踞原野,与这位圣德卓越的老隐士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