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节 答复:严格遵守这种制度并不那么容易。 梅瑟院长──如果你们愿意测验这个制度的限量,请你们严格遵守规定的标准,不论主日或瞻礼七,也不管是遇到有弟兄来访,永不增加煮的事物。如果这些日子有所增加,自然身体就可以支持较久,别的日子就需要较少,甚至整天不吃也下感觉饿。如果严格保持上面所说的定量,隔一天不吃就不可能。我记得我们的长辈──我们自己也多次遇到过同样的情形──对遵守这个制度感觉很大困难,不得不用很大耐力来压制自己的食欲,往住吃完饭,还不想离开饭桌,甚至从饭桌上起来就难过得要哭。 第廿二节 总论食量与节食的限度。 关于节食问题,应该遵守的总原则是:要食用为保持身体,所必须的食物,但不是以吃饱肚子,所须要的食物。 饮食度量不正常,有时守斋太过,有时吃的过饱,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害的。缺乏必要的食物营养,精神不能振作,祈祷时就感觉困乏无力;疲劳过度,无意中就昏迷想睡。反之,吃得过饱,精神发胀,也不能作活泼纯洁的祈祷,洁德也不保不受影响。就是在肉身被斋戒压制得最严的日子,及过度的熬夜时日情欲之火仍可能燃烧起来。 第廿三节 节制过剩的方法。 营养充足的人,骨髓里集结的情欲必然要泄出来,这是人身体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感到这过剩的营养存在体内,是有害的,是反常的,必须把它排泄出来。所以必要用完全合理的、均衡的减少供应的办法,控制住我们的身体。虽然我们在脱离肉身之前,不可能绝对避免自然的需要。至少也要把这种不洁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后,年内不超过三次。此外,这种现象不应该带来性欲的满足,而应在平静的睡眠中出现,也不应由不正当的想象引起。因为这就是暗藏的肉欲的标记。 先辈们在规定节食标准制度时,是从正当平衡,经常一律,和节食定量,三方而来考虑的:每天只用一餐,每餐只吃干面包,这样整天经常有些饿。用这种办法来调济生活,灵魂和肉身始终处在同样平静的境界,既不因守斋而损害身体,也不因饱食而头昏脑胀;遵守这样的淡泊制度,修士们在晚上往往感觉不到或记不起自己日间吃了什么东西。 第廿四节 坚持定量制度并非易事。论本雅明兄弟的贪饕。 遵守这个制度并不是没有困难。有些不懂鉴别的修士,宁愿拖长守斋的时间,把今天的面包留到明天,好能在明天用饭时饱餐一顿。 你们知道,最近你们的一个同乡本雅明就是固执地要这样做的。他为了避免这种天天一律的难熬生活,为了摆脱经常不饥不饱的处境,宁愿连续两天不吃,第三天吃饭时,拿两天的定量来满足肚子的要求,四个面包当然可以让他吃个饱,他的希望就算达到了;但我可以说,他守这两天斋的目的没有别的。无非是想尽量的填饱自己的肚子。 他固执己见,任性自专,不守先辈们的教训,最后得了什么结果呢?你们当然还记得。你们也知道他为了追随世俗的狂妄哲学,享受虚假名誉,最后怎么样离开了旷野。 他的失足正好可作为先辈们这种合理制度的反面的证据。凡是只信个人判断,只随自己见解的人,永远达不到完善的高峰;更坏的是,他们不可能避免被狡滑危险的敌人拉下水。 第廿五节 问:如何经常保持定量。 曰尔曼──怎么才能恒久不变地坚持你说的标准呢?往往在九时开齐以后,有别处的弟兄来了,这时为了招待他们,不得下比平常稍加一点东西,不然就完全违背了我们收留客人,为人服务的责任了。 第廿六节 不可超过定量。 梅瑟院长──当然,我们要同样细心顾全这两种制度:一方面,为了克制肉情保全洁德,要一丝不苟地遵守饮食标准;另一方面,为了表现爱德,对来访的弟兄们要尽到收留和互相资助的责任。 既然接待一个兄弟,按圣经上的话就是接待耶稣本人,那末,我们不陪他用饭,却站在一傍像个陌生人,那未免太荒谬,太不近人情了。 我们要在这两方面都不感到遗憾,有一个妥善的办法:九时用饭时,我们可以在规定的两个面包里面只吃一个,把另一个留到晚上。以备中间有人来访。遇有弟兄来访,我们陪他用饭时,就可以吃留下的那一个面包,这样在日常定量之外就不加任何别的东西了。本来其它弟兄来访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善事,却往往给我们造成困难,利用上述的方法,我们就不必为难了;同时在毫不放宽节食制度的情况下,也很好地完成了款待弟兄的任务。在没有弟兄来访时,我们还可以安心地吃掉存下来的那一个面包,因为这是按制度规定应该用的。何况我们九时只用去了一个,再吃留下的这一个,份量减少了,不会感到胃口负担过重。这和那些没有特殊原因,故意把面包留在晚上吃的人不同。他们以实行更长久的斋戒为借口,把早饭全部食物留在晚上,这时因为他们刚吃过饭,晚经和夜课时精神就不能那么清醒和自由。我们上述的办法,绝对可以避免他们那种不合理的情况。 ※ ※ ※ ※ ※ ※ ※ 梅瑟院长已经两次用他热情博学的谈话哺育了我们。这最后的谈话给我们揭示了鉴别的恩宠和鉴别的德行。他的第一次谈话,给我们指出了弃绝世俗的眞意和性质,修士生活的目的和最后终向。在这以前,我们可说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一腔热望,想归向天主,而是闭着眼睛向前摸索,不懂内心清洁这个目标,并缺乏眞正的方向和路线,彷佛是走到那里算那里。现在经梅瑟院长从各方面一讲,我们才恍然大悟明了眞谛。根据他的谈话,我们切实地想了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要掌握世间任何一种有形的学问和技术,尚且需要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和必需的定向,方能有成就,何况我们要进行神圣的、超性事业呢?因此我们对这一点的感受,就更增强了。 |